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货膨胀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通货膨胀 经济 调控 对策
1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从年初的1.5%一直上涨至11月份5.1%的高位,12月份CPI同比上涨4.6%,环比上涨0.5%,全年涨幅为3.3%.去年的物价上涨,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物价新鲜词”,例如“蒜你狠”、“豆你玩”、“油不得你”、“姜你军”、到“糖高宗”等,各种新物价名词层出不穷,戏说中透露着物价高涨。2011年这种趋势依然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4月份5.3%。
2 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通货膨胀最直观表现就是物价上涨。这两年新闻里最经常听到房价上涨,油价上涨,菜价上涨。房价上涨自然是因为炒房热引起的。油价上涨基本是由政府控制的,油价上涨意味着政府要多收钱。菜价上涨或许因为供不应求。这两年国家自然在害比较多,导致农作物歉收,菜价自然要涨。石油涉及到工业,油价上涨了,许多生产成本也就上涨了,相应的产品价格就要上涨。菜价、房价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吃住问题。综合这三类,物价统统上涨,而人们的生产并没有相应的增加,造成通胀具体有以下几点成因:
1、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农产品歉收
2010年中国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过快上涨。首先,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至东部和南方地区;其次,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发生大面积干旱;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失踪270人;同时,海南作为重要蔬菜供给地却在10月发生洪灾,导致食品价格上涨严重。这些自然灾害引发食品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而引起通货膨胀。同时,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2、国家政策调整,促使物价攀高
首先,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水、电、天然气价格都上涨,从而更加加剧了通货膨胀。其次,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流动性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
另外,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释放的流动性使得中国国外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传到中国国内,是CPI增速超预期。
3、货币量发行过大及热钱的进入
自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后,全球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发行大量货币,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超过GDP两倍,市场流动性的货币偏大,当货币供应偏多的时候物价自然要上涨。同时,汇率失衡,热钱大量进入中国进行投机,投资货币又很多,促成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大,也会造成通货膨胀。
4、国内工业化加速和生产要素价格上升
中国的工业化速度与人均收入水平提升速度加快,对各类大宗产品消费规模扩张,形成中国的初级产品消费总量与世界资源可供应量之间存在明显缺口,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就会明显上涨。另一方面,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同时成本上涨向上下游企业传导,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最终由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
除了上述原因外,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物质需求增加,导致国内市场供小于求;美国对人民币的汇率施加压力,使中国形成资产泡沫也是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的诱因。
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对策一:根据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防治通货膨胀主要应采取六个方面的措施。
1.尽可能消除垄断,加强竞争,抑制非真实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市场、产权市场、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特别是要防范和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垄断和哄抬物价行为。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增强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和真实度,防止虚假信息误导民众。
2.优化信贷结构。应适当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贷款规模,逐步增加对粮食、资源等产品生产的贷款,并引导社会资本均衡流向各生产领域,增强供给能力。
3.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目前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把农业作为重要保护对象,均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应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和新技术推广,加大对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软硬环境。
4.适时推动税制改革。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率。缓推资源税和物业税改革,从产业链角度看,资源类产品是上游产品,增加其税收成本,企业必然要提高其产品价格,导致下游产品提价,这样就会推动物价上涨。目前,我国房价已进入下跌通道,逐步回归理性,但如果在短期内出现暴跌,那就不是好事,其原因:一是使国民经济陷入衰退,因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二是产生大量银行坏账;三是税收收入大幅度下降,因为房地产市场税源巨大。此时推行物业税改革,必然加速中国房价的下跌。因此,物业税改革应缓行,待房地产市场稳定后,再逐步推行。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依赖高投入,应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限制高能耗、高投入产品的生产。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我国应控制初级产品的出口,增加供给或生产不足的初级产品的进口。通过优化进出口结构,增加粮食、石油等基础产品的储备,尽量减少因成本推动引起的物价上涨。
对策二: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价格总水平调控,防止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作力度,防止原材料、能源出现过度需求和不合理需求,引发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尤其是要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努力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
2.密切关注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效应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
3.合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在加强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同时,既要适当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货币供应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不搞超经济发行;又充分考虑货币乘数效应,通过适当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或减少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4.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由于CPI指数方差的50%左右是由CPI自身波动引起的,因而要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预测、预警,尤其是要密切关注石油、煤炭、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以及粮食、食用油、猪牛羊肉等农产品价格走势。
对策三:今后治理通货膨胀应该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应该根据不同因素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实际上,自本轮物价开始上涨以来,财政部已采取多种方式又,城乡低保住户、困难学生以及学生食堂进行了专项补贴。基于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扩大财政补 贴的规模和范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产保险 措施
经济发展推动了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中的资金、资产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标志着国内社会正在积极步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居民财产的增加,相应的财产保险也成为了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国内经济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财产保险是公民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措施。在近几年,国内的财产保险业务不断攀升,创造了非常好的保险业绩。但同时,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重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盈利问题的研究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是非常常见的经济学现象。通货膨胀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同时需要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一旦超出控制范围则会对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通货膨胀控制预警机制,保障国内经济安全运行。但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来看,通货膨胀将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财产管理任务。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对做好相关工作有重要意义。
1、通货膨胀的定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出现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出流通纸币、铸币、信用货币的过度发现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2、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财产缩水,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但为什么还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流通货币的过量发行,其间接原因则是控制纸币发现的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或平衡汇率而发现的。例如:2008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国内实施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通过财政刺激拉动内需对保障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将不可避免。
3、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根据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成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整体上涨,间接导致流通货币贬值。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指数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人工工资也普遍上涨。其次,通货膨胀导致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当前国内的经济现状已经让人们意识到通货膨胀对居民存款的影响。财富缩水已经迫使人们开始关注财产保值方面的投资。最后,通货膨胀一旦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范围,极有可能发展为激烈性通货膨胀。如果一旦出现则会严重破坏整个经济体系。例如: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都对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通货膨胀环境下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货膨胀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最终都会呈现一个结果。即: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通货膨胀是居民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同时,通货膨胀也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有很大影响。
1、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分析。国内财险公司的盈利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所谓承保利润是保费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值部分。投资收益则是财险公司利用保费对外投资所取得利润。国内所有保险公司的盈利都来自于这两个部分。其中任何一项收益发生变化都将影响到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收益。
2、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利润的影响分析。通胀对保费收入影响主要基于: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等。首先,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普遍上涨,其中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也会在非常上涨的范围内。受保费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一部分放弃投保或改投其他保险或其他投资方式。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下跌是必然的。因此,通货膨胀造成了保费收入的降低。其次,通货膨胀对人们的收入造成了巨大压力。就以国内近两年的经济情况来看,通货膨胀的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但同比的工资水平上涨的比较慢。收入没有很大的增长,但居民用于生活的开支却在不断上涨。这样受生活成本压力的影响,一些居民会选择放弃财产保险的选择。最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国内的金融市场越来越繁荣。居民投资理财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例如:股票、期货、黄金等等。在通货膨胀综合压力下,居民选择其他替资方式成为威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因素。另外,通货膨胀也增加了财产保险理赔的概率和风险,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理赔成本。
3、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分析。投资收益是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而且财产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有加大的灵活性。为了实现投资较高的收益回报,一些财产保险公司会将投资锁定在流动性较高的投资项目上。目前财产保险公司主要以投资银行存款和债券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胀会提高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由于通胀率升高时,银行存款率也会随之上调,因此通货膨胀下投资银行的收益率也会提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财产保险的投资收益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有所增加。可见,财产保险的是应对通货膨胀比较有效的投资方式。
三、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提升盈利水平的措施
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据统计2006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1.78亿,2008年则损伤83.47亿,到了2010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225.59亿元,实现了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大幅度改善。而在2006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周期内,国内的通货膨胀指数变化明显,是影响财产保险收入的重要观测因素。在国内财产保险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研究通货膨胀下的企业的盈利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
1、财产保险公司要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从前面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影响的分析来看,有坏的一方面也有好的一方面。因此,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企业盈利面临的问题是关键。首先,在当前一些财产保险公司过于追求投资收益,以“现金流承保”的方式换取更多利润。该方式的操作在增加了财产保险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产保险投资的风险。其次,国内现有财产保险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通常财产保险是以承保人财产损失为赔付条件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承保人的财产损失发生概率增加,而现有财产保险制度对财产保险的赔付条件、赔付率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财产保险管理方面对财产赔付准备金的管理也不科学。这些漏洞都有可能增加财产保险的成本。最后,国内可用于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现代社会的经济现状越来越复杂,通货膨胀发生概率和指数也越来越高。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任何一项投资其风险都在增加。理性看待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盈利的影响,充分认识到财产保险公司存在的影响盈利的问题,是做好改善工作的前提。
2、财产保险公司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的财务应急预案。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用于检测通货膨胀指数。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是由于企业的反应滞后造成的。建立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监控系统,可以帮助财产保险企业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获得及时的通货膨胀指数,及时做出正确的财务处理,降低损伤。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一方面用于评估承保人的财产风险,相抵理赔风险。另一方面,用于评估财产保险企业内部投资风险,有效降低和控制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最后,重视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可替代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受通货膨胀价格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降低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做好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定制更加合理和让消费者放心的财产保险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财产保险的市场销售情况,保障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的影响。
四、结束语
财产保险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接纳和认可,但在新环境下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问题。通货膨胀的持续存在成为影响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隐患之一。重视通货膨胀对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状况影响的研究是非常及时和有价值的。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雅琴.论CPI对我国产险保费增长的影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2]周苏玉.我国财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01).
【关键词】通货膨胀 CPI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一、中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现象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从而导致货币贬值,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2010年中国通货膨胀率2月达到16个月以来新高,消费物价的年通货膨胀率从1月的1.5%升至2.7%,超出了分析师2.3%的预期数字。而且从国家统计局的经济数据看,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等都环比继续上涨,其中3月CPI公布值为102.4,同比增2.4%;PPI公布值为105.9,同比增5.9%;房价公布值为105.89,同比增5.89%;货币供应量为650000亿,同比增22.5%。针对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泰达宏利基金分析认为,未来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率将有所回落,CPI和PPI仍会缓慢地逐步上扬,这证明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有关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煤炭、铁矿石、钢材、铜和锌等价格上涨明显,主要化工产品亦上涨明显,仅水泥、原油价格出现了小幅下跌;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出现热潮,房价越炒越高,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却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米、乳业、啤酒、白酒、饮料等食品行业纷纷涨价,原材料成本的增长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材料的上涨造成的支出增加和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推高了CPI指数,这对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威胁。而官方公布的CPI指数并没有计入住房消费,实际影响居民的CPI指数远远不止于此,普通居民的生活十分直接地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原有的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沉重负担下,还要忍受什么都涨价的艰难,日常的衣食住行开销增加,略微上调的工资实在无法与物价上涨的步调相协调。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1、货币发行量过大
20世纪中叶,弗里德曼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求量而造成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货币的供应量,因此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比例过大,这是为了满足快速复兴经济的需要,现在中国又面临国外要求汇率调整的压力,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货币贬值,最终影响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2、需求大于供给
凯恩斯主义把通货膨胀视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实际经济中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缘故,需求过度拉动了通货膨胀的产生,从而形成了需求拉动理论。中国是一个消耗很大的国家,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造成了很大冲击,很多企业倒闭,尽管到现在经济开始复苏,就业压力缓解,甚至还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各方面材料的供给量增加到大于需求量,而且最近几年中国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地震、干旱等困扰着中国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造成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3、经济结构因素变动
在经济活动中,各个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一致,其中部门的兴衰更替频繁,各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度不一样,而社会经济结构并不能非常有效地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性部门转移到开放性部门。但是,生产效率提高慢的部门、和非开放性部门在工资和价格等问题上都要求和其他部门享受一致的待遇,这就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如下特征:东部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率高,而中西部企业尽管有国家政策扶持仍然相对封闭、经济效率低下,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和加工业等蓬勃发展和重工业、制造业等发展缓慢,而去年的金融风暴和今年的经济复苏也造成了地区间和部门间发展不平衡的速度加快,这些都是造成今年通货膨胀的因素。
4、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它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三、启示和建议
目前官方对外宣称,中国CPI上行中并无通货膨胀因素,统计的数据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政府不应只关注上报的数据而需要更关注具体的基层居民的生活现状,因为后者更能反映我国的CPI和通货膨胀率。现在居民普遍对持续增长的物价不满,他们的收入不能使他们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这种现象与我国飞速增长的GDP是相矛盾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而政府出台解决通货膨胀的政策能很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1、完善CPI体系
CPI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因为CPI指数不仅影响每一个消费行为,影响着每个消费者的支出预算,也左右着市场经营成本,影响着企业与个人的投资决策,影响着社会财富的分配与转移,影响着政府决策及央行的货币政策,影响着我们社会每一个居民的生活。而我国官方统计出来的CPI指数与实际居民生活消费价格变动不一致,这说明我国的CPI体系存在缺陷,使政府不能准确地了解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和严重性,就不能采取有力的手段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首先得准确了解通货膨胀的具体情况,弥补现行CPI体系的缺陷。中国CPI指标体系的缺陷在于官方一直在强调作为国际惯例,CPI不包括商品房价格,而且居住类权重过低(13%左右,国际惯例是30%以上),其基数过低,而食品类占CPI权重为33.6%,食品类通常是通货膨胀最后波及的环节,然而食品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因此,中国应该完善现有的CPI体系,使之真正切合实际和民生,将商品房价格纳入其中,同时合理地调整各方面的比重,使之能真正地反应居民的生活消费情况,否则只能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会造成居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2、央行实行货币从紧的政策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实质上是货币问题,资金过多地流向地产部门以及与地产相关的行业,造成其他行业,主要是食品等由中小企业投资的行业资源不足,供给下降,故物价上涨,而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出现泡沫,如果不遏制可能会出现崩盘的现象,到时候经济损失更加惨重,因此得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而不是采取政府管制价格的行政手段。
中央银行应该采取央行价格机制(即利息)来收紧货币供应,着重调节总供给、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增加财政收入以减少财政赤字、减少银行信贷、遏制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及股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控制消费物价上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稳定货币作为主要目标。在紧缩财政的同时控制货币发行量以遏制纸币贬值的势头,并注重汇率的作用,防止外来资金带来的副作用。
3、控制通货膨胀必须压低房价
很多学者声称房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根源,虽然反对者很多,但也有其道理。去年以来,我国房价飞涨,一些热点区域的房价甚至一个月上涨超过10%,一年上涨超过100%。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已经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对房子的消费依然占到了居民一生收入的绝大部分。虽然国家统计出的CPI指数没有将房价列入其中,但实际上房价是直接影响到最广大的居民的,应该列入其中,而倘若将房价列入CPI指数,可以说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对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作用。
4、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逐步提高“两个比重”,一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通货膨胀持续的情况下应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增加劳动者的收入。通货膨胀对于工薪阶层影响很大,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生活水平也必然会相应降低。现有的情况不能改变,就应涨薪以解决居民的生活困难,因为存在着通货膨胀的惯性,通货膨胀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如果不采取这一措施改善民生,就会使惯性延续下去,而且会造成居民的不满。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英国在治理其1979―1981年的通货膨胀中,多次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采取了“建设性干预政策”,即增加对高技术工业的财政帮助,刺激传统工业企业在改造中大量运用新技术工艺。最后,倡导竞争,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鼓励职工持股。法国在治理经济危机时以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陷入衰退的传统部门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收缩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我国在解决现有问题上也应借鉴其方法,采取宏观调控,以干预手段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劳动生产率的速度提高到快于要素成本提升速度的水平,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这样,才能根本解决成本推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威胁,最终促进经济在长期内快速、平稳发展。
四、结语
我国的通货膨胀持续了几年,现在已经到了全面通货膨胀的地步,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危机、货币政策不力、房价过高等,尽管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但其并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根源,其手段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建议完善体系、货币从紧、改善民生等,希望中国的民生问题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通货膨胀现象得以消除。
【参考文献】
[1] 葛畅: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基于北京上海数据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关键词]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 分析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通胀预期甚为强烈。探讨通胀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对于避免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通胀预期真正转变为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通胀与通胀预期的金融学概念
(一)通胀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自从纸币在世界范围内发行流通以后,通货膨胀现象便愈加频繁地出现,关于通货膨胀的内涵,中外各国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其中:萨缪尔森把通货膨胀定义为“价格和成本的一般水平上升――面包、汽油、汽车的价格上升,工资、土地价格、资本物品的租金上升。”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就是物价的普遍上涨”。琼罗宾逊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同样经济活动的经济回报率的收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变动”。目前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同量的货币现在的购买力小于过去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上涨或持续一段时间的上涨,物价的上升部分超过了物价的下降部分,或物价只有上升部分而没有下降部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尽管至今还没有统一的通货膨胀定义,但中外学者已不约而同地把物价水平持续异常的变动作为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内涵来考察,即从现象的角度来定义通货膨胀。
(二)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生的概念,伴随着理性预期学派而出现,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的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时将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这种在市场预期心理作用下发生的通货膨胀被称之为“预期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预期如何形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后看”的,即主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适应性预期假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前看”的,即主要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分析有关变量发展变化的可能,从中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合理预期假说”。
(三)通胀与通胀预期的关系
近年来对于通胀与通胀预期,宏观经济学家最新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资产价格和物价之间可能并没有一个很强的因果关系,两者可能都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外部经济环境和财政货币政策的“果”。笔者非常赞同上述观点。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不一定等于有明确因果关系,而以往的相关性规律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可能会分崩瓦解,这次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所有资产价格的共同下跌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更倾向于对每个特定环境下经济变量的关系进行符合逻辑和市场共识的推导。通胀预期就是我们认为现在值得重视的一个变量。可能导致通胀预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价本身的上涨以外,宽松政策没有及时回收,或者是汇率、黄金价格,甚至是资产价格上涨的正反馈都是重要原因。但是由于缺乏衡量的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判断更多是依赖于日常生活的直观体验(比如媒体开始鼓吹通胀到来)。必须指出的是通胀和通胀预期是两回事,有了预期不等于一定会真的有通胀。通胀未必和资产价格互相影响,但是至少在短期内,通胀预期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会是正面的。
二 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国内通胀预期的诱因及表现
(一)国内通胀预期的诱因
近年来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之后,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国内学者对其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西方传统的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有人认为,“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不能简单归为传统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的任意一种类型,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既有需求扩大导致供不应求的原因,也有成本价格上升引起的产品价格的上涨(如: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导致肉类产品价格上涨等),还包括经济结构变动的因素(如房地产、公共建设形象工程、基础建设等行业投资过热导致价格水平上涨)。”也有观点在分析我国近年的通货膨胀成因时得出三点结论:①货币供给量过剩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②资源稀缺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③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国际贸易顺差,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式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国内通胀预期的表现
总理在今年的多次讲话中提出信心比货币和白银更加重要,在经济学中信心所对应的便是“预期”。对于预期较早的研究是从凯恩斯开始的,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曾专门论述了预期对就业和资本的影响,此后预期成为经济学中常用的重要术语。经济学中的预期是指对同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的预测。我们知道,在经济理论中,资产价格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预期影响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直接影响着产品和资本的价格,所以无论对产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预期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价格本身就容易产生泡沫的投机品,预期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币值是稳定个人预期的关键环节,随着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显著增加,如何有效控制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是未来经济学家和各国中央银行所需要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
变幻莫测的预期转变和投资者的“牛群跟风行为”,是金融体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之一。许多经济学家喜欢用“非理性”来解释预期转变和“牛群跟风行为”,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胜枚举。无论理性还是非理性,金融市场的“牛群跟风行为”,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个人预期的形成是难以判断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大师卢片斯把主观预期和现实的关联,描述为最复杂的哲学问题。1945~1970年,基于固定汇率体系的全球经济体系,热钱流动规模非常有限,个人预期相对稳定,保证了真实经济稳定增长,预期稳定让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保持稳定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紧接着两次石油危机触发全球流动性暴涨以及个人预期的剧烈变化使新古典综合模型失效,随后兴起的新凯恩斯经济学、行为宏观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动态凯恩斯模型等,本质上都是要回答一个问题:个人预期的转变怎样导致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而他们的一个共同基本结论是:只有当个人预期稳定的时候,经济政策才有可能实现所希望的目标。
在我国,人们更加关注将来价格水平的走势。央行表示,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压力正在逐步积累。货币政策的目标也由保增长,逐步转变为保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的轨道上来。去年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V型增长,经济增长的势头逐步增强。同时,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作用的效果逐步显现,随着经济步入上升区问,通货膨胀预期也在上升。目前保增长的经济目标基本达到,防范通货膨胀预期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将是下一阶段又一任务。实际上,从2008年9月开始,央行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基础货币供应,不断下调法定准备金率,货币和信贷持续上升。随着经济转好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物价水平将会进一步上升,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潜在的风险也在上升。
三 通胀预期的预测分析――理性看待国内通胀预期
(一)通胀是否会发生
通胀预期如此强烈,是否就意味着真实通胀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当前美元汇率持续贬值,货币供应量激增,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人们的通胀预期来自于对这些因素的正常担心,但这些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只是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正常化过程的一部分。我们不否认这些因素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现阶段,经济复苏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这些因素还不太可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通货膨胀局面。
(二)理性应对国内通胀预期
尽管一些学者和市场人士对明年的通货膨胀持乐观态度,认为明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很高,但是笔者认为必须尽早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为将来经济稳定增长打好基础。从实证数据的研究来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都有一定的时滞,货币供应量对总产出的影响通常是一个月到两个月,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弗里德曼的测算,大约需要两年时问。尽管通货膨胀不会马上出现,但是笔者认为等到通货膨胀起来,再采取措施控制,可能更加困难。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及早管理,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必须控制引发通货膨胀发生的源头。货币主义的大师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加速度高于产出的增加速度而产生”。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恢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总需求上升和货币扩张总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从货币政策的调控角度来看,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预期,必须调控好货币和信贷的变动。
一是控制货币和信贷增加的节奏。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消费和投资信心下降,信贷市场冻结,需要政府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一旦经济恢复,信贷市场活跃,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必将推动物价水平上扬,因此央行就要适时控制货币和信贷投放的节奏,防止物价水平的过快上升。
二是调整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力度。我国央行主要是用数量型工具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进一步来控制货币和信贷的扩张。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都在考虑刺激经济的政策何时退出,充裕的资金如果不能够及时回收,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预期会转变为现实的通货膨胀,我国央行也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公开市场业务调控的力度,回笼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
关键词:通货膨胀;投资决策;现金流量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选择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社会中的货币发行过量造成物价上涨,导致单位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的一种现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又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研究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对企业正确进行投资决策,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与其他的经济活动一样,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决策在经济活动中对企业的各个方面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有其经济学理论上的依据。
我国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研究正处于认识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用经济学相关原理来对企业投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加以指导,这样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发展,另一方面丰富了相关投资方面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本文分别从通货膨胀的现状和长期趋势以及考虑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和解决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二、企业投资决策的环境条件
1.国际性趋势
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普遍存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中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都需要面临的经济问题。当在市场经济中,物价的普遍上涨,货币流通大于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居民就会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存在。而对于企业,对通货膨胀的反应更为敏感,企业要在经营活动中时刻关注着通货膨胀的变化。
近两年由于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巨大,相应投放的基础货币仍然相当可观,这将会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离不开世界经济体,美元的贬值,会导致全球大宗商品、资本、原料产品价格上涨,进而也会推动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虽然在世界上的主要货币兑美元大部分采用的是浮动汇率,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相对固定,所以美元的贬值会导致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从而使其他货币兑人名币也升值,此时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即输入性的。再加上微弱的经济复苏,美国加息困难,短时间内很难转变美元的弱势。所以,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仍继续加重,相互作用美元的贬值,恶性循环就会加大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影响,整个国际市场很难避免这种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问题。
2.我国当前趋势
2008金融危机后,货币流动性泛滥,美元持续贬值,主要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节节攀升。再加上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一直坚持经济刺激政策,货币的发行量太多,理论上已经超过GDP的两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大,这时候物价自然要上涨。流通性过大又使得资本的保值增值等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在这样的环境状况下,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居高不下,通胀预期也越来越严重,控制通胀迫在眉睫。
不过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温和型通货膨胀,不会给我国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尽管中国目前出现了局部物价水平的上涨,但由于受到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约束,中国还没有形成全面的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格局,还没有给中国当前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加上经济调控手段尤其在货币调控依然有效的范围内,通过调控银行储备金率,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的主线最可能是商品价格温和上涨。
尽管在理想中都认为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就是所达到的最好的经济体系。但事实上这未必就是最明智的。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其实在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一直存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结构还不完善出现过多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货膨胀率基本上控制在百分之三左右,时刻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通货膨胀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属于宏观经济现象,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还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通常情况下都是放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进行投资决策的探析。尽管通货膨胀是普遍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是市场经济体的通货膨胀都是相同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每个经济体系都需要的经历的,同样温和的通货膨胀并不一定会给企业投资决策造成多大影响,往往由于温和通货膨胀的存在使企业适应在不确定因素条件下的投资决策选择,提高应对能力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首先,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所做的各项投资预算都会增加,同时企业的营业收入也会相应的增加。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费,管理费和各方面的成本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企业预期的投资预算都会提高。但考虑与不考虑这种温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会产生投入价格预算个估计值方面的差异。没有通货膨胀时,一般在物价总水平的基础上,只考虑投资期间的相对价格变化。有通货膨胀时,除了要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动还要考虑市场上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因素。
其次,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也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当通货膨胀率高于贷款利率时,即使存在负债,企业也宁愿自己经营,因为此时借款投资收益率相对会较高。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一般通过发行债券或借款来。只要投资项目的报酬率高于黑市利率,借高利仍然能够获得利益,企业就会贷款扩大经营规模。而此时通货膨胀率高于黑市利率,企业自有资金的收益更不及借高利获得的收益,一定会要贷款,导致社会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乱集资”的现象。所以从企业获得报酬来看,此时投资报酬率会高于借贷利率,企业为了获得利益会通过借贷来扩大生产。
最后,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在投资过程中会有所得税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与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时的到的实际净流量会有很大的不同。而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与现金流量所受到的影响发生的时间会有相同或不同,有时通货膨胀在前有时又在后又或者同时发生。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通货膨胀会对不同的投资项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投资者对不同通货膨胀的预期估值也会影响到投资必要报酬率的预算。如果在估计现金流量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可能会由于对现金流量产生高估或低估, 而导致严重的决策失误。简而言之,如果在投资过程中忽视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就有可能选择一个无利可图的投资项目或拒绝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
四、完善我国企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投资决策的思考
如何进行有效率的投资,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投资,加大投资项目和投资决策的研究。只有在科学的投资决策下,企业才能减少风险,降低财务压力,获得预期收益。目前,我国企业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同时投资决策应该围绕企业发展战略。
1.准确定位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的发展阶段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就会避免盲目作出决策,否则当发生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时,错误的投资决策对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损害会表现出来,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要准确定位企业的发展阶段,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外部相关的咨询与研究机构,综合评判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调整投资结构,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单向影响着企业短期收益,即需要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才能够对于抗击经济冲击有着较好的效果,所以企业在制定短期投资目标时,首先应当考虑对投资结构的调整。为了避免市场不稳定因素造成不良的影响,理性的投资者们可以分散资金的投资方向,投资不同的项目,从而降低非系统风险。由于在进行投资时,不同的投资项目会有不同的风险不同的收益,只有分开进行投资,不同项目共同进行,这样就有在项目中同时出现盈利和亏本时,相抵之后还会有利润。
3.建立投资责任制,权责相结合。按照权力与风险相结合的特点, 把投资决策与投资风险相联系,形成“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体制模式,投资主体既有权利进行投资行为,又对投资行为承担责任。由于此时投资导致的后果会与决策人员和企业的利益直接相连, 投资者就会谨慎的进行么个投资项目的选择,保证了投资行为公平化、合理化。同时,投资者必须对项目运行全面负责,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审批人员,要建立起权利和责任相结合的制度,如过投资过程中造成重大失误或严重损失,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这就能够保证企业投资者在通货膨胀时更加谨慎的进行投资决策的选择。
总之,在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混乱,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入手。
参考文献:
[1]蒋琳.通货膨胀下的企业投资分析[J].内蒙古包头,2003.
[2]陈晨.通货膨胀下资本投资预算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
[3]严德功.企业投资的决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
[4]陈敬慧.中小企业投资决策问题探析[J].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分院,2011.
[5]罗荣桂,王炳志.通货膨胀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方法[J].武汉工业大学,2000.
[6]刘志阳.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2010.
[7]胜.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投资决策分析[J].山东财经学院,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