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节约粮食

谈谈节约粮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节约粮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谈节约粮食

谈谈节约粮食范文第1篇

节约集约用地是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最佳结合点,也是今后保障用地需求的根本出路。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创新“三挂钩两引导”政策,将土地指标分配与供地率、产出率、土地使用税征收率挂钩,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形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和政策导向。

“三挂钩”,即实行土地指标的差别化管理,把土地指标分配与供地率、产出率、土地使用税征收率三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能力,避免在指标分配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两引导”,即引导不适宜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镇(街道)项目向重点园区集中,对“飞地”项目落地园区再奖励相同数量的土地指标;引导居住向社区集中,对增减挂钩项目按复垦耕地最高标准每亩15万元进行补贴。

实行“三挂钩”,一是可以大幅提高供地率,有效解决批而未建、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等问题,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莱芜市为了及早审批用地,保证项目开工,实行预支指标,但在报批阶段要求提供“一落实四保证”材料时,一些项目由于难以缴纳办理土地手续资金,主动要求压缩占地规模或分期供地,甚至在省厅批准农转用后供地时,因企业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流拍”,导致供地率偏低。2008-2011年供地率仅70%,有1.2万多亩土地省政府批回后尚未供地到位。实行这一政策,可以倒逼各级政府和用地单位抓紧批地供地,防止形成遗留问题。

二是可以将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真正保障大项目、好项目用地需求,提高土地产出。产出率低,一方面说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优,新上项目主要以高投入、低产出的传统项目为主;另一方面说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投资强度,而且闲置、撂荒等浪费土地资源现象严重。国土资源部修订通过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闲置土地”认定标准更加严格,不允许以“围墙”为动工标志。如果开发商“囤地”造成土地闲置的,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闲置土地,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市国土部门积极建立市、区、镇三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实行最严格的管控制度,把土地产出率纳入考核范畴。

三是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倒逼企业自觉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或主动退还多占的土地。今年下半年,莱芜市组织了土地使用税税源情况联合普查,从检查的情况看,部分单位土地批而未用、圈而未建现象严重,不交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现象严重,征管工作还存在较大潜力。土地使用税征收不到位,降低了违法占地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低效闲置用地行为。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作为地方税种,收入全部归地方财政,这样一个税源,在当前经济增速趋缓、税收增长乏力的严峻形势下,对于莱芜市举足轻重。财政、地税、国土等相关单位联合对所有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摸清了税源底数。清查中高度关注未经政府批准的实际经营用地、实际使用土地面积与应税面积不符的企业占地、批地后未缴纳土地使用税的占地等。相关部门强化普查结果的分析和运用,分类梳理,对查出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处罚,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对违规占地、土地闲置等情况,根据相关规定予以收回;建立土地使用税普查档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土地使用税征管秩序,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税收返还奖励机制,对确实经营困难的适当返还,对土地利用率高、税收贡献大、足额纳税、需重点扶持的企业,适当给予奖励,逐步建立良好的土地使用税征管秩序。通过税收征管,莱芜市妥善解决了一批批而未建、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等问题,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了用地市场秩序,对全社会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提高了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和建设用地产出水平。

实行“两引导”,一是鼓励“飞地”经济。利用必要的经济手段,建立利益调整机制,加以引导和规范,可以优化产业布局,进而改善用地结构和布局。莱芜市不宜发展重化工业的镇引进过亿元的工业项目进重点园区,园区把项目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的90%给引进方,市政府再对园区按项目占地面积给予相应指标奖励。以一个投资2亿元的项目为例,按160万元/亩的投资强度,占地约120亩,以1:2的投入产出比计算,项目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提供税收约2000万元,形成地方财政收入约1000万元。奖励园区120亩土地指标,按15万元/亩计算,可实现土地指标收益1800万元,加上地方财政收入10%留成部分约100万元,合计1900万元。这样,把财政分成和土地指标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动相关镇和园区两个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也必将极大地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飞地”经济可以利用腾出的优质耕地、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更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工业集聚发展,形成“马太效应”,减少基础设施重复投入,实现信息、技术、物流、人才等资源要素共享,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谈谈节约粮食范文第2篇

你看,孩子们有的刮得很辣,有的刮得蜻蜓点水,很多孩子在刮之前还礼貌性地与陈部长握握手,算是先礼后兵。陈部长不时停下来把弄歪的眼镜扶扶正,半是尴尬半是欢喜地笑笑。

你听,座位上“观刮”的同学们则一齐拍着桌子,不断呐喊:“使劲,使劲,使劲!”恨不能“代劳”。

事情还没结束――刚刚享受了刮陈部长鼻子的25位同学,在陈部长要求下发表自己的“刮后感”呢!

哈哈,这没能难住这些孩子们,他们一个个落落大方地宣讲着刚才刮鼻之感。除了“高兴”、“激动”之类的话外,还有种种妙语:

“我觉得小学生能刮部长的鼻子,很滑稽,我还没刮,就先笑疼了肚子。”

“我感觉陈部长的鼻子很硬,把我的手都刮疼了。”

“我建议下次打赌,不要再刮鼻子了,改拔头发,那样更过瘾。”(陈部长吓得赶快声明:“我可不想做老一休。”)

“我以后要表现得更好,好更多地刮部长的鼻子。”

“陈部长是真正的男人,说话算数。”(说这句话的同学赢得了陈部长一个额外的拥抱,并且获得部长赐予“你跟我一样是真男人”的荣誉。)

“我觉得我们做得有些残忍,把陈部长的鼻子都刮红了。”(陈部长“总算”发现一个有同情心的学生,感激地抱了抱他,并夸他善良。)

……

陈部长的鼻子吃了苦头,其实犯错的是它的邻居:嘴巴。那天,陈部长课间巡视的时候发现有同学的点心没吃完就扔了。他就悄悄地把那些丢弃的面包捡回了办公室,要求各个年级带着这袋“礼物”,召开一个“节约粮食习惯训练动员会”。

在三年级的动员会上,陈部长可能是一时高兴,与同学们打起了赌:哪个班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每个同学每天每顿都能把饭吃干净,他就认输,同学们就可以刮他的鼻子,否则他就刮同学们的鼻子。

经过30天的严格检查、记录和评比,结果出来了,三年级9个班中有5个班的同学都做到了每人每天每顿吃干净,被评为“节约之星”。陈部长信守诺言,于是“节约粮食习惯训练阶段总结会”上,这5个班每班选出5位表现好、进步快的同学享受特别奖励――刮陈部长的鼻子!

谈谈节约粮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德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件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当今的教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以课堂为载体,用德育过程的设计同化学生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驿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殿堂,对于学生而言,大部分知识、能力、习惯、品行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1、挖掘与爱国有联系的德育设计例如:在教学《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时,我会对学生说:“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有着壮丽的河山和丰富的资源,那你们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述,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学习百分数时,介绍我国的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用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在学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时,可以把从05年——08年度,每年:中国电脑的拥有量、公路的总长度、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费用、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奖牌数等等作为统计的素材,体会到祖国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关注,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挖掘与环保、节约有联系的德育设计前些日子,班内有一部分学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随意往地面上扔垃圾,为此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我们学校有400人,每人每天往地面上扔一片垃圾,一周按5天计算,则地面上将有多少片垃圾?如果每人每天少丢一片垃圾,自觉捡拾一片垃圾,则地面上将少多少片垃圾?计算完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在课前设计了一分钟口算练习,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有时我给学生出一道他们身边的数学题:一学期(按20周,每周5节数学课)我们真正用于学习数学的上课时间是多少?

学生计算40×5=200(分钟)

200×20=4000(分钟)

4000÷60÷24≈2.8(天)

从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节约时间。

有时我还用有关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能源、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设计进行数学教学,如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3、挖掘与团结合作有联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有时设计让学生合作能完成的问题,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小数乘法的法则等,又如每个学生手中只有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我请同学们拼成一个稍大一点的正方体(至少要用8个一样的小正方体),那就需要他们合起来才能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概括、学会合作。

二、剖析教材,用德育素材感染学生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在认识《圆的周长》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西方国家要早一千多年,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在教学数的产生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会用算筹记数,赞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讲简便运算时,把数学家高斯童年的那道数学题让学生做,鼓励他们向小高斯挑战。教材中,还有许多像“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知道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课堂上,我还适时给学生们讲华罗庚、陈景润……我国数学家立志成材的故事。以上这些,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三、回归生活,用数学活动中的德育塑造学生

谈谈节约粮食范文第4篇

一天早上,我因特殊情况,到食堂吃饭比平时晚了一点儿,工作人员已经在收拾桌子了。一位工作人员指着桌子心疼地对我说:“看看你的这帮年轻教师,男的碗里剩着粥,女的留着半个馒头。还是教师呢,也不知是怎么教育学生的。”

听着工作人员的话,看着一片狼藉的景象,顿时,我的肚子里就有股子气直往上冒。难道免费的早餐就可以这么不当回事?我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地揪来大声斥责:“你们是怎么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是如何讲‘粒粒皆辛苦’的?”我真想把这些吃剩的饭一份一份地送到教室,并且告诉他们的学生:“这就是你们老师吃剩下的!”让他们在学生面前丢丢脸。要么我把他们的家长叫来,农村家长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让家长们看看已为人师的儿女是怎样糟蹋粮食的!……

慢慢地,理智战胜了冲动,我知道以上想法只能使矛盾激化,并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我环顾食堂四壁,看到一幅幅关于“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宣传画,突然来了灵感。我取出手机,以宣传画“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为背景拍下了桌子上的剩饭。

我把拍下的照片贴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并配上一行字――“猜猜是谁剩下的?”,让那些小青年们在师生的舆论中受到教育。

第二天一早我就看到,有学生、教师驻足于橱窗前,边看边议论着。吃早餐的时候,几个小青年没有了以往的说笑声,匆匆吃完就走了。我来到他们就餐的桌子旁,发现他们这次果然没剩饭。这一整天我都沉浸在一种成功的喜悦之中。

放学的时候,我发现围在橱窗前的人比早上还要多。我想,既然已经达到了教育目的,那幅照片还是早点撤下来的好,教师的自尊还是要保护的。

晚上,我来到橱窗前准备取下照片,却发现多了一张照片。照片以“禁止吸烟”的标志为背景,在“禁止吸烟”下面有一只装满烟蒂的烟缸、一只夹着香烟的手和一张吞云吐雾的嘴。图片下面也配有一行字――“猜猜这是什么地方?他们是谁?”。再仔细一瞧背景,竟是校长室!说不准那只手和那张嘴就是我们哪位校长的,因为我们都抽烟。

一天的喜悦顿时烟消云散,我的心里有一种无法言状的滋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高!实在是高!”

我立即通知两位副校长及全体行政人员到学校橱窗前集中,让大家观看橱窗里新贴的照片,谈谈观后感。

王副校长气愤地说:“到底是谁领导谁呀!这是一种目无领导的行为,不能让这种风气抬头,要不然学校今后还怎么工作?”

郑副校长不屑一顾地说:“小题大做!所谓‘禁止吸烟’,只不过是给外人看看而已的。有几个学校能真正做到禁烟?就算我们不抽烟了,接待客人怎么办?”

政教处老黄一本正经地说:“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吸烟只是一个不应提倡的行为习惯,不可相提并论。”

一向不抽烟的教科室主任笑着说:“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明知不对我们又何必去做呢?”

教导处的老沙轻描淡写地说:“这幅照片的用意很明显――要他们不剩饭,就要我们戒烟。我有近30年的烟龄,想戒,戒不了!”

总务处的小薛说:“遇事都不要太认真了,把这两张照片都撕了,不就完了吗?”说着就要去撕。

“等等!”我叫住了小薛。“校内无小事,这件事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咱们领导成员的形象,更主要的是会影响到今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撕下照片容易,但从教师心里抹去不良影响,不容易!这两张照片还保留在橱窗里。我希望大家就照片事件,反思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一夜无眠,两张照片一直清晰地在眼前晃来晃去。虽然照片事小,但暴露出学校管理中“明知不对而为之”的问题。引发这一现象的根子在领导层,郑副校长的“只是给外人看看”、沙主任的“我想戒,戒不了!”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阅读学校的各项规章,可谓管理制度“滴水不漏”、近乎完美。可是,为什么在全市综合评估中我校名次总是落后呢?这两张照片帮我找到了答案。

对一所学校来说,除了要有一套好的制度外,还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实。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障,制度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要想规范管理,首先应从领导做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我们校领导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榜样,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第二天,我把校行政领导召集到一起着重谈了两点。

第一点,我们要把那张照片作为创立市级“无烟学校”的抓手,开展校园禁烟活动。禁烟从我开始,从领导组开始。我在会上保证:今后全校师生只要发现我吸烟一次,我自愿罚款100元;从今往后学校取消香烟招待。如果有谁实在控制不住,可以走出校园等吸完了再回来。树立我们的形象就从禁烟开始!我让政教处就校园禁烟出台相关条例,放到教代会上讨论通过。

第二点,管理者不能把自己“置之度外”,要带头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坚决杜绝“明知不对而为之”的现象。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升办学水平,不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据我了解,我们有些行政领导就没有完成每月的听课任务;有的为了完成听课任务,在月底前突击听课。试想,这样的“作秀”意义何在?有了领导的“作秀”,部分教师玩起“假听课”也就不奇怪了。他们为了达到听课量,竟在自己办公室里假造“听课笔记”。这样的“听课”能提高业务水平吗?这就是“明知不对而为之”!我希望,会后每位行政领导从自身查起,从自己管理的部门查起,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全校师生,把学校每一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两天后,学校教代会通过了《校园吸烟处罚条例》。学校也动了真格的,处罚了两名违规人员。后来,校园里再也看不见“烟囱”冒烟了,几个老烟民也彻底戒烟了。学校各部门工作扎实推进、井然有序,我有一种“历经风雨见彩虹”的感觉。

我摘下了“猜猜是谁剩下的?”那张照片。一个月后,“猜猜这是什么地方?他们是谁?”的照片也不知被谁揭走了。

谈谈节约粮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育部于2000年7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被列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在当今的小学教育中,教育更偏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科学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做到学科教学和科学教育的和谐统一,本文根据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实用策略。

一、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科技思想教育。

1、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册均有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发现历史和历程的和著名的数学家。如在三角形章节中,就介绍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在学习圆周长时,介绍了“圆周率”发现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等;另外像欧几里得等世界著名数学家、鸡兔同笼等我国古代著名趣题,教材中均有介绍。以数学教材为载体,有机地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古今中外在数学领域作出贡献的名人,对学生进行学好数学、学好科学的思想教育。

2、假借数学教学的素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某校六年级(1)班共有42人,假日组织去某公园游览,售票窗口这样写着“门票每人5元,50人以上8折优惠。”怎样买票合适、经济?学生通过研讨解题,可使他们亲身感受数学的价值并受到科学统筹安排思想。

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根据数学结论,再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可先让学生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学生将圆柱体容器里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计算体积。这时,教师可顺水推舟,将圆柱体容器里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这一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强烈的探究欲望,经过思考,学生将其捏成长方体,体积就求出来了。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问题而高兴时,教师可问假若是根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经过讨论学生深刻感受到必须有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这个公式可以从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关系中寻找,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诞生了。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形成过程是创新意识的前提,也是形成科学概念,认识科学规律的基础。

2、挖掘数学知识教学中的科技教育点,在教学训练中因势利导,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求简均数应用题教学中,在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基本解题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实际材料的学习,体会到客观世界存在众多的自由度和随机现象,求平均数则是从随机现象中找出统计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学“移多补少、对应、估算”等思想方法,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把科技教育从课内引向课外。

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内引向课外主要指数学课外活动,这种课外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性,因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科学的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在数学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动脑分析。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每次活动学生能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科技精神。根据学科内容,指导学生制作教具、学具等,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模型。指导学生玩“七巧板”拼摆各种几何图形、各种人物造型,制作七巧板等到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把握“四有”原则。

1、有意教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学习圆周率时,应使小学生明确:对古代人民来说,圆周率的计算是一件复杂繁重的工作,圆周率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就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数学水平及科技的进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数学家有过突出的贡献,尤其是第三世纪的刘徽利用割圆术,求得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来证实他的圆周率3.1416。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步,得到圆周率为355/113,称为密率。小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科学)史料,不仅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实其课外知识,而且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有机渗透,激发科学的探究精神

将科技教育有机渗透于数学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由学生猜测圆的周长可能与直径有关,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量出自己身边的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得到圆周率。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3、有度把握,强化科学思维方法

小学科学技术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科教学,而数学学科则是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但切忌牵强附会,盲目堆砌。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上适度地强化科学思维方法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

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出示:我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0%。让学生读读,说说,既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也让学生意识到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耕地面积极其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土地资源,节约粮食。 

4、有序推进,拓展科学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