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成本推动型物价指数收入增长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于货币的泛滥引起的,我国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
首先,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由这些行业去投资或消费来推高商品或服务的物价水平。于是关联行业价格上涨,收入增加,从而使这些关联行业又增加投资或消费,再对这些行业需要的产品价格产生影响,最终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其次,国际上农产品和原料价格大涨以及近年来国家对食品行业的安全导向以及大型企业的扶持,导致食品行业集中度高,厂商拥有更高的定价权,于是他们通过提高价格来缓解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甚至提高利润。所以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成本拉动的成因。第三,在我国现行外汇政策下,连年持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最终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了国内流通领域,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剩,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必然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胀。最后,工资成本更是作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诱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对公职人员工资进行改革,加大了对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的补贴,提高了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居民收入提高,劳动力价格提升,扩大消费,反过来又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研究通货膨胀与局面平均收入因果关系,在三阶SUR上运用Orange因果率检验法,考察工资成本效用所得结果如图所示:
零次迭代后,模型(1,0)和(2,0)残差间存在强相关(C=-0.85),因此需进行1次迭代。先考察工资x对通胀y的影响,联合模型(1,1)和(3,0),得统计量值F=9*[(608-295)/3]/72≈13。在经济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因为F=13>F0.01(3,9)=6.99,所以99%的概率拒绝原假设,且∑Βj=0.31-0.06+0.50=0.75,即年平均工资增长的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通货膨胀增长率提高0.75个面分点。考察通货膨胀y对年平均工资增长x的影响,联合模型(2,1)与(4,0)得统计量值F=9*[(913-362)/3]/186≈8.9。因为F=8.9>F0.01(3,9)=6.99,所以99%的概率拒绝原假设,且∑?j=-0.06-0.44+0.55=0.05,即通货膨胀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年平均工资增长提高0.05个百分点。
上述说分析明x和y互为因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与职工工资成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致使物价与工资至螺旋式上升。所以要求工资和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一个必要前提。
二、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方法和对策
1.控制货币的供应量。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之与货币的需求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就必须实行适度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的几次连续加息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明显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将货币的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遏制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及股市。这才是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源头。否则,如果让大量的货币进入两大资产市场来推高其价格,那么是无法有效遏制当期的通货膨胀。
2.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3. 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这是应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关键。主要手段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乐义.当前通货膨胀形式及治理浅析[J].中国市场2010年46期
[2]高大兵.我国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膨胀成因以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这种寻求经济增长(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平衡的努力,在宏观经济学中,被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概括为一条曲线,表现为一个在两者之间的替代抉择关系(英文中叫trade-off)。值得注意的是,温总理的这段话没有被翻译为“替代抉择”,而是被直译为“平衡”(balanee)。诚然,替代抉择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译员未必习惯使用之,但是,选择平衡这个用语,实际上更反映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即不是要在非此即彼的条件下,选择到底是要多一点通货膨胀,少一点失业,还是多一点失业,少一点通货膨胀,而是要达到尽可能好的平衡。这个平衡有可能达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美国经济中既出现过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并存的“滞胀”,也出现过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同时存在的平衡。也就是说,不是非得进行替代抉择,而是能够取得平衡。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平衡呢?这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理论?
对于“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这个政策目标,有人对其中“结构性价格上涨”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是含糊其辞,从而违背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货币现象”这个至理名言(周其仁,2007)。这句名言出自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伦敦大学的一次演讲(Friedman,1970),是弗里德曼货币数量理论最浓缩的概括,指出价格水平的变动原因、方向和幅度,是货币存量变化的结果,标志着对凯恩斯长期以来在通货膨胀成因和对策解释上统治地位的根本颠覆。
这个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也应该成为我们认识通货膨胀现象的出发点。但是,从这种认识出发,许多建议者认为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的不二法门就是运用货币政策,缩减货币供给,却未必是正确的推论。至少有若干理由使我们不能把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看作是万应灵药,简单套用去理解和应对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撇开这种政策推论对于我们面对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对症不说,这样做的结果,其实也往往导致对弗里德曼该理论本意的违背。
首先,该理论并不完全排斥通过结构性的分析,理解通货膨胀成因中的具体的但是重要的要素。事实上,就在弗里德曼旗帜鲜明地鼓吹和捍卫“货币数量理论”的同时,他也没有根本否定,在短期当中及在较小的价格波动中,货币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弗里德曼,1991,第387-388页)。另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弗里德曼实际上是一个进行结构性分析的典范。例如,针对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他将失业进行了结构性的区分,即与宏观经济周期性相联系的失业和与此无关的失业,后者即自然失业率或人们所称的“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英文简写为NAIRU)。弗里德曼认为:“惟有通过加速的通货膨胀才能将失业保持在自然失业率之下;或者,惟有通过加速的通货紧缩才能将失业保持在自然失业率之上”(弗里德曼,1991,第454页)。由此,他有条件地承认了菲利普斯曲线。
其次,货币存量与价格变动的关系,需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显示出来,而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效果,既需着眼于长期治本,也需要着眼于短期治标。例如,弗里德曼根据美国的经验指出:“平均来说,货币供给变动率达到的时间比一般的商业大约早16个月;而货币供给变动率达到低潮的时间比一般的商业低潮早12个月以上。”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与较长时期的波动相比,商业周期内货币存量,与收入、与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方向,较为不清晰和较为复杂”(弗里德曼,1991,第396-397页)。
第三,我们面对的是现实的经济问题,要解决的是通货膨胀可能造成对经济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而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理论的彻底性。所以,我们在重温弗里德曼告诫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内所存在的替代抉择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寻求不以减少就业为代价的手段,来有效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避免在把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的同时,造成失业率提高从而使居民基本生活遭受另一方面的伤害。
二、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直接成因
在超过10年的过去时间里,即使不说是生活在通货紧缩的阴影中,我们的确远离了哪怕是轻微的通货膨胀。直到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4.8%,2008年的最初几个月中,价格上涨到一个新高度,使我们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过,不管人们是否喜欢“结构性价格上涨”这个说法,迄今为止的价格上涨,的确是主要由食品价格的上涨推动的。也就是说,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提高中,食品价格提高的贡献率超过80%。而后者则是一些新的发展现象的结果。
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城乡就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幅度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明显降低(蔡,2007)。作为就业扩大的结果,城乡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显著加快,收入分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蔡,2008a)。由于中低收入家庭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他们增加了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支出在食品消费上,而这便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例如,2006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为35.8%,而收入最低20%人群的该比重为44.7%;城市居民食品支出中粮食和肉禽及制品的支出比重分别为7.9%和17.5%,而最低收入组人群的这两个比重,则分别为12.3%和21.5%。由此可以看到,普通家庭收入增长对消费特别是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进而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逻辑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而我们却无法直接看到货币发行量的类似效果。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响或不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特别是食品价格指数变动的因素。从广义货币(M2)上看,其变动在观察的时间内,与价格指数变化没有任何显著的关系,当我们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时,发现不仅不显著,甚至显示出是负数。但是,价格的变动,却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密切相关。后者与滞后一年的食品价格之间,相关系数高达84.8%。可见,即使我们并不能断言,上述关系证明了弗里德曼关于货币存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短期内并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的结论,或者证明了任何人关于此轮价格上涨与货币发行无关的结论,然而,我们从可以观察到的关系看,却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短期内认识价格上涨,消
费的扩大比货币的扩张更为相关。
一旦我们确定,食品价格的上涨因素主要产生于国内,则加快人民币升值就不是一种恰当的政策选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升值与通货膨胀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即升值会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提高出口品的价格,从而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Keidel,2007)。中国正处于一个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相对平衡乃至结构性短缺的发展阶段,推进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食品的生产和供给并不是问题所在,并不需要依靠进口来稳定价格,因此,从加快升值中,我们获得更多的是其负面效果,但对于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却无济于事。
三、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选择
不过,上面的实证结果也有被滥用的危险性。由于是普通劳动者务工收入的增长导致能够引起食品价格上涨的消费增长,有人竟然把“防止务工收入过快上涨”作为缓解通胀压力的政策手段之一(参见谭朝阳,2008)。按照这样的逻辑,既然就业扩大是普通劳动者从而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扩大的原因,是否应该把“适当放慢就业增长”也列入政策备选方案里呢?尽管近年来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以往有较快的提高,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工资增长速度下,并且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2007年中国制造业工资仍然远远低于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图2)。如果我们没有忘记治理通货膨胀的出发点是保障人民生活,则这种政策建议是不能接受的。
作为前面分析的结论,把“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结论当作教条,简单地认为减少货币量、控制信贷,或者将人民币升值就能够治理通货膨胀,也是天真的愿望。不仅如此,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用货币手段压经济增长,则无异于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这是因为,在银行系统存在大规模存差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收紧银根的信号和上级银行限制贷款规模的指令,都是与基层银行的激励相悖的。由此导致,它们在对货币政策信号做出反应或执行上级银行指令时,一定会按照最有利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原则进行,这就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项目结构和企业结构,具有一种二元的性质,即一端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单位投资的就业吸纳能力比较低;另一端则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和小项目,是当前就业创造的主要力量。而在一个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面临的两难处境便是:由于货币政策信号的导向和上级银行的强制要求,贷款规模必须压缩;同时,由于庞大的存差规模的存在,又不能不贷,贷款质量必须绝对保证。“理性”选择的结果则是,一方面压中小企业和小项目贷款,既满足政策要求,又保证贷款安全;另一方面给大型企业和项目更多的贷款,以相对安全的贷款实现“堤外损失堤内补”。
每一轮宏观经济调控,中央政府都会强调不要“一刀切”,要“有保有压”。但是,中央调控当局与基层银行激励不相容及其产生的目标不一致,最终必然导致压的是符合比较优势、有利于就业的小项目和中小企业,保的是投资周期长且处于产业链条上游的大项目和大企业,甚至是一些违背比较优势的不良投资(mal-investment)或过度投资(over-invest-ment)项目和企业。宏观调控的结果最后与其初衷南辕北辙,并非仅仅一种担忧,而是人们在历次宏观调控时期经常会观察到的实际情形(蔡,2008b)。
在面对食品拉动的结构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要避免调控目标与调控结果的脱离,必须走出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在货币发行量的认识误区,尤其要慎用单纯控制货币量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要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防止通货膨胀之间的良好平衡关系,应该从认识直接拉动农产品价格的几种因素人手,把目前政策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推动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第一个因素,是由于原油价格攀升导致的一系列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的任务是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刺激农产品供给。例如,通过现行的粮食直补和农用生产资料购置补贴的渠道,加大补贴力度,弥补因外部因素造成的成本上升。但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并不能长期建立在这种补贴基础上面,所以,这类补贴手段的应用范围应该限于防止通货膨胀。或者说,它们属于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范畴。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扬导致的国内粮食价格跟进,是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第二个因素。针对这个因素,短期内国家可以适当调整农产品的进出口政策和安排,把国际市场价格的提高变为国内供给的刺激因素,而不是增加出口的刺激因素。很长时间里,中国粮食等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主要的表现就在于国际市场价格长期维持在低于国内价格的水平上。例如,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的很多年里,国际粮食价格处于走低的态势。但是,这种状况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不久就逆转了。尽管中间出现过波动,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从2006年以来一直处于向上的趋势,并且上涨到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果按照有些人的预测,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今后将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实也为中国农业重新获得比较优势创造了条件。当前的主要任务无疑是利用国际市场居高价格,扩大和稳定国内农产品供给。长期来看,为了建立一个粮食供求的稳定平衡,根本解决务农收入问题,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应该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最终出路。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供给管理 流动性过剩
我国今年3月份的通胀率维持在中央确定的4%的目标之下,并且似乎呈现了一种缓和的走势,而韩国的通胀率则降至20个月以来的新低。但是有关学者称,其他数据显示,物价压力在2月实际上出现了回升,工厂支付了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原材料。也就是说,我国的通货膨胀依然没有完全退去,随时有走高的风险。[1]下面就围绕本次通货膨胀,谈些个人的浅见。
1. 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
首先,基本上是物价普遍上涨。2011年9月,在8大类消费品中,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持平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为上涨;最为明显的食品类价格自6月以来连续上涨幅度均在13%以上,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幅度均在10%以上,居住类价格也保持着5%以上的涨幅。
其次,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今年4月食品CPI已经高达7.5%,远高于3.5%的平均水平。而在食品类价格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粮食、水产品、油脂价格又领先于其他商品的价格,与去年的鲜菜、鲜果价格的上涨形成了轮涨。
第三,本轮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飞涨之后发生的。与商品价格的上涨相比,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更为引人注目。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上涨,其中仅2009年,从年初到年末,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的房价都翻了一番,而政府的房价调控措施见效甚微。各类收藏品、高级酒等可以储藏的商品价格也大幅度上升。[2]
所以,我国目前面临的是物价普遍上涨的局面,这种局面包括资产价格的上涨和商品价格的上涨两个部分。其中,资产价格的上涨从时间上领先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涨幅也远远超过商品价格的涨幅;而在商品价格的上涨中,食品类价格、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幅度又高于其他商品价格的涨幅。
2. 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这与以前的通货膨胀有所不同。我国以前的通货膨胀多数为需求拉动型的,现在,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国的通货膨胀中成本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大。[3]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是货币超量供应,流动性过剩。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根据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 10年1月到4月份外汇占款达到了24.1万亿元,巨大外汇占款增加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巨额流动性若不能迅速被生产领域消化,就会流入资产市场,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导致土地、房价飙升,然后再从资产层面逐步向商品层面扩散,引起价格全面上涨从而加大了通货膨胀。
第二是投资规模过大。09年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应和信贷迅猛增加。在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目标下,政府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以政府主导投资形式推高经济增速,使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各级政府和企业拼投资、上项目。从而导致投资规模过大,引起价格上涨。在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和就业增加,但也加速了通货膨胀的形成。
第三是生产成本的过快上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无论是人工成本、土地价格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明显,2011年我国民工荒加剧,农民工工资将进一步上升,此外,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新国八条等政策的出台使大量闲散资金由房地产市场流入农产品市场,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升。今年以来,原材料原料等成本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此外,劳动工资的上涨、利率上调都会使企业成本上升,从而使物价总水平上升。
第四是国际市场影响。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已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市场变化则通过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和价格预期等多种渠道对国内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受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和2011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大因素影响,包括石油,农产品和基础原材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加大了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不仅如此,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还会通过利差使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并强化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助推通货膨胀的形成。这是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
3. 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3.1在货币和财政政策上采取适当从紧政策
主要有:(1)调控存款准备金率,自2010年以来,共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1年末首次下调,12年2月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目前已稳定在20.5%,虽有部分增加流动性的举措,但不难看出,从紧仍是主流,调低十分谨慎。(2)发行央行票据,至2011年10月13日,央行共发行73期中短期央行票据,以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控制各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3)提高利率,二年来,连续5次加息,以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从而抑制通胀。(4)窗口指导和加强对商业银行各类融资性理财的管理。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采取措施防范风险。以上政策充分加强了流动性管理,控制了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基础。更有效地适当收紧银根,努力减少新增货币供应,开放投资领域、吸收和消化不断增加及被动超发的货币。
3.2强化市场调控监管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一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监控。2010年6月的房地产“国十一条”、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及之后的部分城市的房产税、限购令,土地调控相关政策也在上半年密集出台,还实行了指令性保障性住房政策等等,以控制需求和稳定房价。二是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召开关于水利建设的会议,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以达到稳定粮食价格的目的。三是调节企业税收政策,治理和规范各项收费。企业增值税和出口退税等税收项目上进行了调整,减轻了成本通胀压力。通过并出台整治不合理收费项目,在电信收费、高速公路收费、药价以及标准过高的国家机关收费等新规,降低了各种成本上升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3采取“发补贴、提工资、减税负”等措施
财政支出的重点由基本建设转向“三农”社会保障,大幅度增加农业、教育、医疗、社保支出比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通过改变个人所得税税率而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税赋,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在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调整,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
4. 政府政策的理解
本轮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综合性通货膨胀。治理这种综合性通货膨胀,单一的供给管理或需求管理难以奏效,政府从供给、需求、市场、预期等多种管理上对通货膨胀进行了抑制。
4.1供给管理
一般而言,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只强调增加商品有效供给,忽视成本管理,难以治理通货膨胀特别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此,政府从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安居工程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以降低供给成本,缓解成本推动力,力求将价格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具体包括:
4.1.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是抑制价格上涨和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完善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和农民种粮补贴机制,才能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其价格稳定。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大宗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同时,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将农业财政预算优先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和调节机制,保障其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4.1.2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增加廉租房、保障性住房供应。房地产价格刚性上涨,是本轮通胀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抑制房价上涨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点之一。政府在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加强改善了供给,落实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资金及其他优惠政策,限期各省市安居工程的建设目标,并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以平衡房地产供求,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
4.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货币的有效分流,化解通货膨胀。一方面加大力度将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重点来抓,淘汰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淘汰落后耗能的产业;另一方面加快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力从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4.2需求管理
在目前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启而不动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需求管理的重点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财政性和货币性需求,改善需求结构,使之既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又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政府主要采取的是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投资结构、适度从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挥利率杠杆调节总需求,以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4]。具体有两方面:
4.2.1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充分提高政府投资效率。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它可以调节总需求,影响经济走向,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在优化投资结构,政府将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还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城乡最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民众对价格总水平波动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着力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4.2.2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控制流动性的必备良方。加强金融监管,优化信贷结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当前商品、服务价格上涨与资产价格上涨并存的复杂形势下,货币政策应对各种价格变动作出前瞻性和预见性反应,根据CPI、PPI和房价变动趋势,相机采用货币政策中的数量工具调节货币流通量,抑制资本流入房地产对其价格的冲击。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3市场管理
市场规范与否有关,与通货膨胀也有一定关系。若市场不规范,出现投机、炒作等就会加剧通货膨胀。去年以来,国家以增税、限购等手段多次调控房产市场,挤出违规资金、取缔不合理收费、规范民营资本管理、严厉查处瘦肉精、地沟油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为价格稳定创造条件,保护消费者权益。
有关部门应加强价格监管,消除物人价过度上涨的另类因素。目前影响市场价格稳定的因素较多,流动性过剩、投资规模过大、经济粗放增长、行业盲目扩张、资源价格改革、自然灾害多发以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相互交织,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要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宽松的价格环境。就要坚决摒弃“只管政府定价、放任市场调节价”的错误思想,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同时强化市场监管,才能逐步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交易环境。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投机行为和恶意操弄会破坏市场秩序、助推价格上涨。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为抑制价格上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所以查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而大幅提高销售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查处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查处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造成市场脱销断档等非法和违法的行为对抑制通货膨胀也有很大的作用。
4.4预期管理
炒作通货膨胀预期比现实通货膨胀更具危害性。非理性通货膨胀预期会把人们的思想搞乱,扭曲资源配置、误导经济行为、形成虚假需求,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发展,加剧通货膨胀。所以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任务,我认为政府在预期管理上政策的透明度还是不够,所以政府应在增加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方面要采取更多的有效途经和更多的手段,来正确引导人们的思想,避免由非理性通货膨胀预期加剧现实的通货膨胀。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政策信息制度,提高政策透明度。管理通货膨胀要通过媒体明确宣示保持价格稳定是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以增强公众对稳定价格的信心。公众与政府相比处于信息劣势,如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不透明,就容易产生对政策的怀疑,甚至认为政府可能存在为了刺激经济而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因此,建立政策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时间,向公众传达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及调整政策的理由,说明制定政策的依据、实现政策目标的途径、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与目标偏离的原因等,以使公众能够准确地把握政策取向,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同时,加强政策、形势宣传报道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解释政策实施意图,及时传递政策信号,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公众对经济形势以及政府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其对稳定价格的信心,避免产生非理性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采取的不理智经济行为。政府要及时传递正确信息,积极主动引导公众对通货膨胀形成合理判断,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政府调控市场价格的决心和信心,缓解通胀预期给群众带来的心理压力。
总之,本轮通货膨胀目前虽然应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成因的错综复杂,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要有效治理通货膨胀,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就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形成增加供给、改善需求、规范市场、稳定预期的政策组合。从当前已出现的通胀拐点对照我国现行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来看,现行的调控政策正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国 《纽约时报》网 New York Times 专家警告亚洲仍需严防通胀
解读原因
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一定程度的温和通货膨胀对于国家经济是有利的,但是超过5%的CPI同比涨幅,显示这次通货膨胀不是简单的某些物价上涨这么简单,而是国内外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 对外说明国际环境是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本轮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国际环境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中国承担了国外经济体失误的后果,因此,中国本轮的通货膨胀有输入性的特点。
1、国外政策和局势影响
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在实施了总额为1.725万亿美元的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2010年11月,宣布实施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于大量两轮救市资金流入到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以美元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全球性资源商品价格势必会呈现出逐步上涨的势头,而中国作为原油和有色金属、铁矿石等的进口大国,在全球经济基本复苏的环境下,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上升,我国国内市场将受到直接影响,面临原料输入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2、国外资本进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不仅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旺盛,而且对于汽车、奢侈品等消费需求旺盛。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较低,而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很高,因此,投资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有更高的回报。同时,2010年全面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大量资本流出欧洲进入强劲复苏的中国市场,从而对中国资产价格、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影响。
在上述多因素作用下,中国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入压力,资产泡沫有所扩张,通货膨胀风险有所显现。
(二) 解释影响
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在对外报道中,应适当说明,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这个过程带动了大量产业结构转型,其中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加大,例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资源。这些原材料的减少引起其价格的大幅上涨,从而对下游产业进行价格传导。而这其中,直接影响到了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导致销售价格的上涨。
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2、货币因素
近几年,我国广义的货币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货币供应量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当前通货膨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高额外汇储备迫使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
3、民众的通胀预期
当前人民群众对于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其真正发生。由于近一年多以来,CPI居高不下,导致人民群众普遍认为物价将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和条件,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恐慌,而商品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会造成某种商品的大量抢购,进一步促进物价上涨。
通胀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对于国内外民众而言,关注较多的是政府在解决通货膨胀中的作为。因此,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对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1、西方媒体的舆论影响
在国际舆论场中,中国作为重要经济体,一举一动必然受到西方媒体的关注,而中国政府的经济改革行为只要影响到西方资本的利益,就会被西方主流舆论抨击,这会直接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产生影响。
2、国内舆论的影响
在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目标基本就没有动摇过,同时,近年来在注重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已经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保障经济增长目标,对于就业目标的实现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在某些阶段,过快的经济增长会造成通货膨胀。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程度,已经激起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在2011年两会期间,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统计,有关物价的民生问题占舆论抽样分析的50%。国内舆论的影响也会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对外传播策略
为规避阶段性的通货膨胀对国家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全面客观报道通货膨胀
在对外传播时,受众群体是国外公众,在对外报道时,需要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客观报道,对内外部原因进行全面客观介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介绍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引发通货膨胀的作用中,需要注意不同地区受众信息接收特点而加以调整。
2、凸显政府作为,强化通货膨胀的过程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周期波动,通货膨胀是一个长期的治理过程,很难有一蹴而就的成效。媒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化报道政府在通货膨胀中的过程管理,另一方面让民众及时了解信息,加强政府和民众的互信沟通,形成良好的舆论互动机制。
3、树立民众正确物价预期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11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在构成6月份CPI的类价格中,按同比涨幅高低排序分别为:食品类涨14.4%,居住类涨6.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涨3.4%,烟酒及用品类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2.5%,衣着类涨2.1%,交通和通信类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涨0.6%。从2010年7月份开始的这一轮物价较快上涨已经1年,CPI从2010年7月的3.3%到2011年6月的6.4%,同比涨幅一路攀升,居民消费价格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基本定义
1.什么是货币?
最本质最科学的定义是:货币是用来替代实物进行交换流通的替代物。金银是替代物,纸币也是替代物,纸币与金银一样代替的是实物本身,而非纸币代替金银。一个物品被赋予了支付信用,并保证这种支付信用,它就成为了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信用,是购买力。正在出现的虚拟数字化货币,如银行卡,消费卡,游戏币,虚拟币等等都是货币。
2.什么是通货膨胀?
最本质最科学的定义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就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时单位货币的信用降低。通货膨胀三个关键要素:1 单位货币购买力 2整体购买力 3 购买力平衡分布。通货膨胀从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分为1 恶性通货膨胀 2良性通货膨胀。从通货膨胀的起因又分为1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 2需求增加型通货膨胀3货币总量增加型通货膨胀 4投机推动型通货膨胀。5复合型通货膨胀。
3.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三.我国通货膨胀原因和特点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 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 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而从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出现通货膨胀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农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农产品和石油涨价较多,而国内石油涨价是国际石油涨价所致,而农产品涨价有部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但是从蔬菜、养猪业、食用油赚取暴利的事实看,农产品涨价后期主要是短缺所致。当产品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上涨,这是很显浅的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引起价格波动的道理。
第二,流动性过剩。因为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从表面上看通货膨胀是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的,但从深层次看之所以存在通货膨胀,根源还是在一个经济体内部流转中的货币太多,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钱”太多。钱太多,用目前媒体中时尚话语讲,就叫“流动性过剩”。由于中国多年的资本项目和经常性项目顺差,每一块进入中国结汇的美元,都换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去,造成了高额的外汇储备。而政府投资以及与各级和各地政府所“发动”和“促动”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也造成了投资过热。这些都对流动性过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治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在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全方位开放系统中发生的,是供给、需求和成本等因素复合推动的结果,因此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应统筹考虑、全局谋划、综合治理。
1.增强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
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规模持续扩大,但国内储量有限,国内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持续提高。再加上其他新兴国家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全球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因此必须增强我国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确保满足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快速增长的战略需要。要利用我国在国际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主要买主地位,提高我国在国际资源性产品市场的定价能力;扩大石油、钢铁等基础产品的进口地区范围,以便更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和摆脱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过度依赖。可以变部分外汇储备为股权储备,投资参股世界上大能源公司与钢铁等大原材料公司,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参股、控股等形式,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宗资源性产品的供给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各种半成品的进口,对国内基础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产业结构逐步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构转变;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原材料类产品的利用率,努力寻求和制造替代产品,以降低此类产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减少国际价格对我国价格的影响。建立石油、钢铁等重要基础产品的战略储备制度,以便在市场出现供求失衡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节物价,控制物价的上涨。
2.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第一推动力
从根源上来讲,我国通货膨胀仍然是由货币和信贷的过量投放造成的,而信贷和货币的过度投放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和民间的旺盛投资需求,以及政府政策总是在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之间摇摆,并且在很多时候经济增长是政策的重点。当前投资扩张冲动难以抑制正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因,“投资驱动、出口拉动”的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扩张冲动难以抑制的根源。而在这样经济发展方式下,经济增长率可能因此较高,但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需求却难以扩大,总需求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化解通货膨胀的根本之道在于调整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对于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一旦国内形成了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出口依赖”自然会降低,外部压力也自然会消除。为此,应着力采取扩大就业的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其有能力、也有信心消费,从而将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现实支撑。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膨胀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适度从紧,控制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制定差别贷款利率政策,按照“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方针,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的信贷结构,调整贷款投向等;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贴现和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种直接、间接的信用工具等,适时适度的调控货币供应量。在汇率政策方面,其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适时实现人民币币值的适度升值,以切实减少国际游资的积聚。
4.发展资本市场,利用充足的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随着市场化和制度改革的推进,目前一大部分尚未进入市场交易的产品和劳务将逐步变成可交易的商品,特别是与土地、劳动等资源相关的要素将日益加入市场化与商品化的领域,这意味着这部分潜在的商品需要被货币所吸收。
从货币构成来看,我国M2的总量虽然已经十分庞大,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结构相比,我国M3、M4的总量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就是在货币供应量增速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速度的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多样化,M2的增长将被转换成M3、M4的增长,金融资产规模和种类的扩张也可以吸收部分货币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