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贸纺织 应对策略

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贸纺织服装企业是外向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利润变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外贸进出口增长,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竞争力,成为我国抵御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

一、外贸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现状

1. 企业用工成本加大。第一,根据我国新颁布的《劳动法》威海市确定了全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760元,规范了工资标准且近年来工人工资上浮明显,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以及规范化的工作时间和成倍增长的加班工资直接导致了纺织行业的劳工成本增加,因此新《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直接增加了纺织服装行业30%的劳工成本;第二,车间长期熟练工人较少、雇佣成本也较高,而短期工人需要消耗培训成本,而且不固定工作每年要固定招聘,这都给企业带来生产困难;除此之外,对相对大型企业而言,还存在规模较大、用工数量多、工人管理成本更大等原因。

2. 金融危机迅速传递,国际需求下降,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受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进口国经济疲软,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外贸纺织服装产品需求大幅下降。美国市场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重点对象,支撑着众多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贸易。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美国订单大幅缩水。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的持续走弱也无可避免地拉低全球经济。受此影响,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及日韩等国,相继出现经济萎缩状况,引发对我国外贸产品的消费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经济形势的全面恶化,纺织服装的国际需求持续疲软,加剧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压力。

3.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有第一国内同行业内同质企业和同质产品的增加,造成同业竞争加剧,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第二各国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多,进口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发展,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保护手段对对我国纺织品实施限制的意图越发明显,阻碍了我国出口规模扩大。据海关统计报道,2009年在WTO的贸易救济框架之下,国外市场对中国出口纺织类产品进行调查的立项和初裁就已超过30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行业需警惕深陷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泥潭。第三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元一度贬值,造成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产品价格相对下降。

二、企业应对策略

1. 建议国家调整相关政策,帮助纺织企业走出困境。一是国内原棉每年缺口达350万吨左右。国家应放开棉花进口,取消配额限制,使棉花流通体制完全市场化,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取消进口棉花吨价低于11397元按5%-40%征收的滑准税,应按同一税率1%征收,并适当提高棉纺产品出口退税率,以帮助棉纺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应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投融资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供服务。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以政府引导、资助为引擎,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信用担保和创业服务为两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为支架,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高校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可参考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和管理模式,建立小企业管理局和小企业发展中心。可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进行产学研合作,学校可以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培训、法律等服务。

2. 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纺织服装以初级加工和贴牌加工出口为主,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很低,缺乏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和市场议价能力。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制造阶段,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出口整体水平较低,缺乏自主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目前企业的新型大容量生产技术和设备仍然依赖于进口,部分落后的技术装备既增加了企业成本,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企业第一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如威海泰福、威海迪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提高产品品质和文化品位上下功夫,改变企业传统管理经营方式,提高企业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和开拓力,提高纺织产品的附加值,使纺织产品逐步迈进高端供应链。第二必须加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推动企业效益的好转。

3.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结构调整,改变初加工产品过大的局面。产业布局不协调、市场无序竞争。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对纺织产业发展持鼓励态度,但是忽视企业质量、企业经营人员素质等“软问题”,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增幅过猛,从而直接导致行业的过度竞争。从投资结构上看,纺织产业链中的棉纺、化纤等上游初加工产品占绝对优势,棉纺产能迅速扩张。部分企业片面追求规模、产值的增长,盲目铺摊子,低水平上项目,加剧了棉纺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企业的经营风险。纺织服装行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重点扶持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提高纺织企业的效益。

4.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企业间合作,尤其是建立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企业把合作营销作为发展战略,为了达到资源优势互补并保持原有的灵活机动性,应采取组建“虚拟企业”的形式,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企业有完整的功能产生如生产、促销、渠道建设、产品开发设计等功能。但每一个企业内部并无执行这些全部功能的组织机构,而是仅仅保留企业优势所在的功能环节,其它功能则借用外部资源实现。

参考文献: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范文第2篇

一、生产增长情况

1.工业增加值:纺织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

2012年二季度,纺织服装业工业增速呈现连续下滑态势,行业景气与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高度相关,同时服装业出口增速出现下滑拉低了行业增速,棉花价格国内外倒挂、面纱线进口保持较高增速都影响了纺织服装业工业增速。2013年上半年,我国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继续下降0.9个百分点,纺织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服装业增加值增速在2013年二季度没有延续一季度的回升势头,5、6月份服装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个月下降,使得上半年服装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仅同比增长7.5%。

2.产量分析:纱产量增速有所回落、布产量增速有所回升

2013年二季度,全国纱产量增速依旧低迷,6月份略有反弹,但整体比一季度增速有较大回落;布产量增速在4、5月份持续回升,6月份有所回落,增速相对较快。上半年我国纱产量完成1670.7万吨,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1.9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布产量完成319.9亿米,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一季度回升了4.8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仍有所下降。全国纱产量增速低迷,反应了行业需求不足的现状,同时由于国外棉花价格较低,东南亚面纱产能扩张较快,使得进口面纱对国内纱厂的冲击较大。布产量增速有所回升,但整体增速不快,波动较大。

二、需求增长情况

1.市场销售:纺织服装市场销售额增速保持平稳

2013年二季度,国内纺织服装市场保持相对平稳,由于消费增速略有回落,纺织服装的市场销售也没有明显改善趋势,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及零售企业纺织服装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一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4、5月份纺织服装市场销售增速曾连续回落。在外需受经济危机影响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市场扩大对纺织服装行业增速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二季度纺织服装市场销售增速平稳,难以拉动行业增速持续上升。

2.出口分析:纺织服装出口增速环比有所回落

2013年二季度,纺织服装业保持了较快的出口,出口增速比上年有大幅度回升,但环比来看,二季度的出口增速有一定下滑。根据海关统计,2013年上半年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累计出口额为5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服装及衣着附件的累计出口额为7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一季度大幅回落6个百分点。整体上,纺织服装出口增速出现一定下滑,国际市场需求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依旧回升不明显,同时人民币继续升值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订单流向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其中,服装衣着类商品出口增速比一季度有较大回落,影响了服装行业增速,使得纺织服装行业工业增速持续回落。外需没有维持高增长态势、国内市场需求也有所下滑,使得纺织服装行业景气受到较大考验。

三、产品价格:纺织品服装价格温和上涨、涨幅平稳

2013年二季度,纺织品、服装零售价格维持温和上涨态势,涨幅平稳,与一季度相比变化不大。从零售价格指数来看,2013年6月份,纺织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涨幅比一季度略有提高,但幅度不大。服装方面,6月份服装鞋帽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3%,与3月份基本持平。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平稳,外需增速有所下滑,纺织服装价格上升缺乏动力,但棉花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价格上涨使得纺织服装价格维持小幅上升态势。

四、分析预测

1.出口增速回落,抑制了纺织服装行业增速

2013年二季度,纺织服装业没有继续延续一季度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行业出口增速比一季度有所下滑,其中服装业出口增速回落幅度相对较大,使得出口对行业的拉动力减弱。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艰难,我国纺织服装外需市场没有明显起色;同时由于国内棉花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使得纺织服装的出口订单流向其他国家地区,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下降也对行业增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国内需求保持平稳,内需难以弥补外需的不足

二季度以来,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上升不明显,同一季度相比,国内消费增速相对稳定。纺织服装类商品市场零售额增速也保持相对稳定,呈现小幅波动态势,上升趋势不明显。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减慢,纺织服装市场国内需求不会有明显上升,内需平稳难以弥补外需增速下滑的不足,导致行业增速持续回落。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发展战略;数码喷墨;纺织品

经过40多年的演进和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以及构筑起来,形成许多有代表行的理论,如过程论、产业论、资源论、能力论、博弈论、风险论、环境论、竞合论、生态论等具体内容、技术与研究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被扩充和更新。其实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派或者理论,都把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作为制订和实施企业战略的两个基本目的。

在这一背景下,对战略管理理论的了解和分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企业要有效地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及时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竞争与合作的观点,建设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发展核心能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

本文结合目前数码喷墨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对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课题和方向,随后结合IW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从IW公司的发展历程实际出发,分析IW公司目前的整体运营状况,公司的优势和所面临的困境,并找出问题所在的原因,在对IW公司的整体战略分析中,为了保证企业今后高速发展扩张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提出有效的发展战略方案,对IW公司的战略管理能够有效的实施提出解决方案。因此,研究“IW公司发展战略”这一课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IW公司内外部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1)传统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过去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纺织印染行业,其污染物排放量占整个纺织行业的80%以上,加之国内印染行业创新性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低,行业竞争力不强,传统印染行业急切需要转型升级。

(2)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市场的前景分析;

随着纺织品印花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印花生产的灵活性并降低传统印花所需制版成本,已成为影响目前印染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采用数码喷墨印花,即使印花批量小到5米,也可以维持一个较低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几乎可以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预计数码喷墨印花在今后5年内有可能占到全部印花纺织品产量的10%,这很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接近200亿美元/年规模的庞大印花纺织品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中国和邻国印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2个纺织品印染大国,在我国周边也聚集了诸如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韩国、土耳其等印花服装企业集中的市场。

(3)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市场竞争力分析

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尽管已有多年的研究开发历史,但由于作为加工对象的纺织品,其纤维组成、织物组织结构及印花前后道处理工艺复杂,要求喷墨印花系统必须高效集成硬件、软件、精细化工以及各种辅助设备,方能协调好印花过程中的各种变量以最大程度体现数码喷墨印花效果。国外数码喷墨印花设备和墨水也处于产品性能完善和小规模市场化应用过程中,还未完全成熟。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如果能够率先实现这一技术的产业化,将大力推动纺织印染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抢占这一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先机,提高我国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内部因素分析

(1)IW公司内部优势分析

①IW公司应数字化印刷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成立,针对目前国内印染行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整升级,在研发上进行大量的投入,在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数码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纺织品印花方式,它掘弃了传统印花需要制版这一环节,在纺织品上直接喷印或者转移印花,可实现快速、小批量、多品种、多花色印花。该技术的应用与不断完善,给我国传统纺织印染业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将改变目前纺织印染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尴尬局面。

②IW公司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整套以产业化推广为目标的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系统,力争在低成本高稳定性数码喷墨印花墨水、模块化喷墨印花装备、纺织品前后道处理工艺等方面重点突破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面向海内外市场推广数码喷墨印花系统解决方案。提高我国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IW公司内部劣势分析

IW喷墨公司的产品定位是全球市场,但是IW公司属于中小企业类型,在战略管理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的基层员工几乎参与不到企业的战略定位,财务管理不健全,缺乏战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定位不准、脱离实际等问题,这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差异很大,也对自身发展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IW公司整理运营状况分析:

IW公司作为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同样面临着同行业竞争的严峻挑战,在数码印花喷墨行业上运作过程中,必然受IW公司领导者的经验,个人价值观影响企业战略定位,在很多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IW公司的战略管理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战略决策一般是非正式的,隐形的、非明确的,仅仅作为应急措施而制定。战略制订的决策人员在战略决策过程中,通常是靠自己的直觉,或对长远战略的大致设想做出决策的。同时决策人员又是公司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几乎很少采纳员工的建议和考虑其利益,战略管理的变化程度较大,战略制定期限一般较短,管理过程也仅仅局限于数码印花行业的某个领域或产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W公司有5家全资子公司,由于其组织机构划分不清,人员素质偏低,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导致管理不健全;

2.IW公司的最高决策层没有意识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眼前信息的即使利用和短期出现的市场需求而制定战略决策,缺乏长远的目标,无法清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更无法确定往哪个方向发展;

3.由于IW公司的领导者对什么是战略、战略对企业有什么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战略太虚幻,无法落到实处,因此短期决策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目标。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最高决策人员在频繁的经济活动中自身认识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已经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决策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对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怎样有效的执行战略都缺乏正确的认识;

4.IW公司从初期创业到发展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了7年多的时间,但是仍然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总是跟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后面,结果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定了发展战略,但这也仅仅是通过主观想象制定战略方案,结果其定位总是偏离企业自身的实际,难以对公司的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三、制定发展战略方案

为了使IW公司在新兴的数码纺织印花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需要制定长期并且行之有效的战略管理方案;通过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前景的分析,以及IW公司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实施战略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制定出适应于IW公司的战略管理方案。

主要实施方案如下:

1.加强IW公司决策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身能力。

IW公司作为中小型企业,虽然通过10年的经营,但由于公司把90%以上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了销售部门,在销售业绩不断提高的同时,其他部门人员发展萎缩,几乎没有晋升空间,造成了优秀的人才逐步流失,在职人员素质偏低。对于公司制定的战略规划很难执行和实现。

首先要加强决策人员的培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让决策人员真正理解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要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在制定战略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员工充分明白和理解公司战略管理的目标,并按照战略规划的方向迈进。

其次,对新员工有全面的培训计划,尤其对销售等部门进行特殊培训项目,对所有员工都有持续不断的培训。

2.公司决策层不再居于信息传播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机会理解企业的战略制定。

为了能够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理解公司的战略制定,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开放的沟通;IW公司可以把公司绝大部分信息向员工开放,或与供应商和客户共享,充分发挥信息互动的作用,使其公司信息能够提高透明度,信息共享为充分交流创造机会。当然,谁有权阅读何种信息,都要有明确的规范。(2)充分授权;IW公司在工作上应有很大的自由度,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工作。同时,充分授权不仅可以提高公司流程的顺利进行,还能够让员工更灵活地处理和解决问题。(3)团队合作;在当今社会,只有依靠团队精神和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功。IW公司应强调组织上下团队协作,同时也要注重个人成功的获得。

3.寻找差异化市场战略,制定特色经营战略。

IW公司的决策层制定的战略方案更多的是为了完成销售业绩而制定的,因此偏离了战略定位的意义,战略方案变成了销售目标,让公司员工认为公司的战略发展就是销售的发展,销售业绩的达成就成为公司发展的唯一目的。

因此,要正确理解战略管理,并制定多元化的战略方案。依据行业发展和本公司自身优劣势分析,应制定差异化的战略方案,即在新兴的数码纺织行业的市场中以发展创新的高速度起到重要作用,公司的竞争策略在于不断的开发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从而在数码印花行业异军突起,快速占领市场先机。

4.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变管理人员滞后的管理理念建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等。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数码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同时对IW公司内外部因素和竞争力的分析,以及对IW公司发展的战略管理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从新兴纺织行业来看,IW公司从研发,市场营销,产品定位等充分说明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由于目前来自外部的竞争力相对较少,但依然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面临着来自同行业各方面巨大的挑战。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而调整自身管理,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IW公司采取的企业战略是实施差异化战略,才采用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方面已取得进展,要使差异化的战略能够持续成功,IW公司应不断地升级顾客重视的独特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以抗衡竞争对手在该市场产品同质化的努力。同时必须抓住发展空间很大的数码纺织行业的新兴市场。

3.任何一家在行业发展成功的公司都实施了成功的战略管理,但是要立足于对本公司的竞争力的充分认识,包括公司在行业竞争环境当中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以及挑战等。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发展的机遇,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是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环节。

本文主要是从IW公司发展战略中的数码纺织行业分析其在战略上的优劣势,通过分析制定相应的战略方案,对于数码纺织行业的制造商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玉辉.员工培训与开发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1日第1版.

[2]陈能浩.浅析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战略管理[J].管理探索,2011年第9期.

[3]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8,5总第75期.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纺织工业 现状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纺织工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的支撑性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体系[1],在全球9000多万吨的纺织生产总量中,我国的产量超过一半,达到5000万吨,也是目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产业。我国纺织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论对国家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一、我国纺织工业现状

2011 ~ 2015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5.1%,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主营收入年均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1.5%,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6.6%,占世界的比重由2010年的34.3%增长到2014年的37.4%。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口总额和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速明显回落并趋于平稳。2016年1 ~ 5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行业(不包括纺机部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较去年同期放缓4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010.16亿美元,同比下降1.97%。

总之,从生产看,中国纺织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从消费看,衣着消费保持增长态势,消费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投资看,行业投资稳步增长,机器代人成为投资重要领域,新疆成为行业投资热点。就出口而言,受人民币升值、国际需求不旺、订单分散等因素影响,201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出现下降。就品牌而言,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在价值、结构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二、转型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仍较为复杂,棉价走势不确定性增强、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国际竞争加剧、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突出,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较大的压力。我国纺织工业须从阵痛中找寻突破,促进产业升级改造,进行深度调整优化结构,但仍面临着五大突出问题。

(一)原料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棉花“政策收储”并辅以“进口配额”的制度。正常年份,棉花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政策收储可以保护国内棉农。但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外价差开始倒挂。去年10月,“政策收储”改为直补政策,但配额制仍然存在,目前,国内外价差还保持在2000元/吨左右,给国内纺织业带来的是高成本和低利润。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多纺织企业被迫转型,寻求生存之道。与棉企面临的棉花价格过高不同的是,化纤企业面临的是由于传统化纤产品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供需失衡。PTA与PET产业链的产能压力问题在整个纺织工业中具有典型性。涤纶纤维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化产品中的PTA、MEG和PET,约占产品成本的85%。我国PET产能在2011年就已经超过PET的表观消费量,产能开始出现过剩,未来PET产能过剩问题将进一步突出,涤纶纤维行业的议价能力将有所下降。

(二)节能环保形势更加严峻

被誉为我国迄今为止最严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传统纺织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其废水排放量与污染力都很大。据2013年环境统计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纺织业废水排放量21.5亿吨,居第三位;纺织业COD排放量为25.4万吨,居工业行业中的第四位。尽管行业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全力以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废水排放量及COD排放量与2012年同比分别下降9.3%和8.3%,但距离政府对排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纺织行业整体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主要是由于国家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纺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支撑不足及综合成本增加等多重压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受到制约。

(三)盲目扩大同质化产品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下,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高度聚集,产业与市场形成互动发展局面,纺织集群以其旺盛的经济活力发展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始显现,因为大多数纺织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存在中小企业扎堆的特征。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产品获得市场生存空间,企业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不仅带来集群企业相互间的过度竞争,也制约着集群经济的科学发展和纺织工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以福建省长乐地区纺织业为例,长乐纺织业是长乐经济的主要支柱,拥有各类纺织企业1000多家,目前已形成化纤、纺纱 、织造 、染整、纺机纺器等行业产业链的结构体系,是当前国内纺织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3年提前实现了“十二五”期间打造纺织业千亿集群的目标,跻身全国县级纺织产业三强。2013年,全市年产化纤240万吨、锦纶民用丝6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和锦纶切片生产基地。棉纺纱锭达600万锭,产能居亚洲之首,经编产品和花边产品约各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前几年由于行情好,长乐地区纺织企业一拥而上,不考虑自身的实际生产能力、消能力,不能充分预见到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飞速上涨的现状,盲目投资,纷纷扩大规模,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但却只注重纺织原材料的生产而忽视开发高端纺织品市场,导致高低端产品比例失调,常规产品、初加工产品比例高而精加工产品、功能性家用品比例低。今年以来,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国内成本优势逐步弱化的背景下,长乐地区不少纺织企业深陷订单不足、销量减少、效益萎缩的困境,有的企业甚至停掉了部分生产线,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四)以品牌和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还未完全建立,资本和人力密集而技术尚不密集

虽然我国的纺织服装生产总量占世界首位,但技术含量偏低,产品结构以中低档为主,且自主品牌仅占10%左右。另外,在人口红利即将耗尽的情况下,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时,融资、土地、渠道、环保投入等费用持续增长,企业综合运行成本显著提升。目前国内60%以上的纺织企业都没有专门的设计研发机构,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贴牌加工、模仿加工的生产模式,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低,研发设计专业人才不足,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五)国外对纺织服装的限制不断增加

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渐弱化,绿色贸易壁垒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2]。欧盟了2016年第26号法规,对纺织品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做出限制:含量不得高于0.01%。法规的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不符合限量要求的产品将不允许在欧盟市场上销售或进口。NPE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乳化、分散性能,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被广泛用于清洁、染色和水洗等工序,是纺织服装行业最常用的洗涤剂和染色助剂。欧盟还通过PFOS禁令,过渡期18个月。这个由欧盟议会通过的禁令称,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虽然该禁令有18个月的过渡期,目前国际上也已经有较为理想的替代产品,但我国国内尚未研发出能完全符合欧盟对PFOS控制标准的纺织用助剂,而且要研发、生产替代产品,又涉及化工等多行业的合作攻关问题,这样势必会大量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美国纺织服装和鞋协会第17版限用物质清单,包含了12类超过250种服装、鞋类和成品家纺产品禁用或限制使用的物质,对芳香胺类物质的测试方法、金属类物质、阻燃剂、皮革中甲醛的测试方法等做了规定。第17版清单还对杂项进行了多项删除,同时将旧版本的附录I、附录II和附录III进行了修订和重组。自7月1日起,出口越南的纺织品中,甲醛和偶氮染料中的芳香胺含量须满足新的限量要求。新规规定,在越南市场上销售的纺织品,除未经完整处理的纱及毛线胚料外,供3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纺织品,甲醛残留量应≤30mg/kg,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品,甲醛残留量应≤75mg/kg,非皮肤接触的纺织品,甲醛残留量应≤300mg/kg,纺织品中芳香胺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同时,国外对我国纺织品的通报也大幅增大。欧盟RAPEX(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3]公布2015年对华发出通报1128起,其中对华纺织品服装类产品的通报172起,占对全球纺织品服装类产品通报总数的53.75%,在全部对华通报产品中仅次于玩具,位列第二。这些技术行贸易壁垒都将给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三、对我国纺织行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正承受着严峻的挑战,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逐步取消我国对进口棉花实施的配额管理制度,调整棉花政策调控与市场供需的对立关系,减小行政干预。二是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科学整合原料、装备、产品和技术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淘汰严重产能过剩、规模小、设备落后等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全行业中大力推行高效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动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加强产业宏观指导,改变常规发展思路,防止盲目扩大同质化产能。政府部门以及协会等要发挥自身作用,在产业规划方面予以宏观指导,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装备较为落后的企业,关键是找准定位,加快与优势企业整合,果断停掉不具备市场竞争实力的老设备,进行产品调整,走差别化路线,研发前沿产品,向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发展。四是以品牌和技术为核心,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功能性的同时要在科研、营销、管理的创新上下功夫,与高校、科研单位结成联盟,组建各类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五是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了解世界各国的最新技术法规和要求,加强抽样检测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及时将相关国外技术壁垒、设限情况通报企业,加强对企业引导、帮扶、应对。生产、经营企业要及时开展相应的改进工作,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加强供应商管理,从产品源头追溯,控制有害物质添加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输入国要求,避免因设限物质超标导致产品出口受阻。

参考文献:

[1] 顾庆良,张形.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动因及竞争力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4(1):57- 70.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范文第5篇

备受瞩目的大讲堂

本次会议邀请美国棉业的资深专家、中国及东南亚棉纺织企业的资深代表、中国棉花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相关领导担任演讲嘉宾,使企业对美棉的品种和产地、美棉分级制度、美棉种植生产及使用、原棉采购流程、风险管理等众多和美棉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并就中美两国及世界棉业纺织业的现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探讨。

棉花是纺织品生产企业最常用的天然纤维之一,而棉花采购则是棉纱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中国是美国棉花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国内对棉花刚性需求的缺口,使得进口棉成为中国用棉企业不可或缺的原料来源。作为美国棉花行业在世界各地进行市场推广的机构,美国国际棉花协会非常重视与棉农、国际棉商、合作社和全球各地棉纺及纺织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让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棉纺织企业也可以对美国棉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自2006年以来,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美棉棉花学校”,通过讲座,研讨会和对话交流的形式,向他们介绍美国棉花行业的状况,帮助棉纺和纺织企业从美国棉花种植生产、品种等级分类、贸易方式、合同签订、原棉采购等内容,全面多角度地认识美国棉花,帮助用棉企业买到更合适的棉花。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棉纺织产品生产的不同需求,选择最合适、最需要的棉花品种,从而有效控制和节省采购成本,最大程度提高生产利润。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举办的前三届“美棉棉花学校”,得到中国众多大型棉纺织企业的广泛认可,其中大部分企业成为COTTONUSA美棉标志认证商。

本次棉花学校日程紧凑,共一天半的会程。会议由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总监毛凯琳女士主持,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新任执行总裁Kevin Latner先生致欢迎辞,由来自美国农业部、美国棉商协会、美国全国棉花总会、美国棉花供销合作社、美国Supima协会、美国棉花公司的棉花专家主讲,中国棉花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代表也应邀就中国棉花及纺织形势作了发言。

高朋满座 共话纺织新形势

会议当天,毛凯琳女士介绍说,“美国作为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持续地提供高品质的棉花,以满足中国进口需求。良好可靠的原料,不仅是企业高品质产品的根本保证,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之本。全球的棉纺行业于2010年~2011年期间经历了相当大的格局变动,原材料市场棉价史无前例的剧烈波动,令饱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煎熬的中国纺织企业如履薄冰。虽然棉花市场经过震荡下调,目前恢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但是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放缓继续拖慢全球的经济复苏,商品成本和汇率的波动,信贷紧缩等种种现实,迫使纺织企业依然要在阴晴不定的大环境中觅求生存之道。”

今年的棉花学校除了邀请到美国全国棉花总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Mark Lange先生详细介绍全球及美国棉业现状和美棉轧棉最新状况外,来自美国棉业的专家也在第一天的会议上解答了美棉用户在买棉用棉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美棉分级及产棉区状况、美棉购买标准流程及合约履行,棉纺企业从事棉花买卖的风险管理等。来自淄博兰雁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纺织有限公司和泰国Alliance纺织有限公司的代表则就棉纺企业在美棉配棉和美国棉花公司的EFS系统的使用等问题与参会者分享了和美棉成功合作的经验。

来自香港、泰国和南韩的纺织行业及品牌采购领域的领军人物与参会人员在第二天的会议中就国内国际棉纺织市场环境、产业现状与展望,纺织生产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及美国零售市场分析及采购趋势,面料服装市场趋势等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探讨。美国棉花公司的2012年消费者市场及流行趋势报告就目前零售市场的现况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了分析。

今年会议最大的亮点是邀请了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女士就中国棉花市场的供求和使用现状做了详细讲解,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先生则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展望,使参会者不但对美国棉花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对目前中国和全球纺织供应链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及发展形势有了多层次的认知。

全方位认知 棉花供需更明朗

进入2012年,根据中储棉花信息中心研究室的数据,中国国内棉纺利润继续萎缩。纺织生产方面,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3月份纺织业、服装业的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均出现下降,表明服装企业订单不足压缩坯布面料采购,导致纺织市场纱布货源堆积,供大于求情况明显。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3月份,棉纱价差为6789元/吨,环比下跌5.1%,同比下跌10.9%,价差较2月份缩小362元/吨,棉纺利润空间继续萎缩。

同时,纯棉纱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国内纺织市场加速进口棉纱、棉布,其中印度、巴基斯坦所占市场份额上升明显。海关总署数据所示,截至2012年2月,2011年度累计进口纯棉纱50.85万吨,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合计占比为60.93%,较上年同期上升8.98个百分点:2011年度累计进口全棉布3.15亿米,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合计占比为35.84%,较上年同期上升17.15个百分点。而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更加剧进口的短期冲击效应。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宏观经济低迷态势仍将延续,国内实体经济走弱迹象明显,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在外需缩减、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纺织企业减产意愿较强,棉花消费仍处萎缩趋势中。按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最新产销存数据,维持年度后期棉花供需紧平衡的判断。此外,收储虽已结束,国家为巩固棉花市场宏观调控成果,后期仍可通过配额、抛储等政策维护促进棉市平稳运行。总体来说,年度后期国内棉价将以弱势为主,棉价保持稳中偏弱格局的可能性较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与会的企业代表纷纷向到场的专业人士们提问,并对美国棉花市场透露出极大的兴趣,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棉花学校具有很高的建设性和实用性,不仅为棉纺企业提供了最新的市场资讯,而且会议的各项安排也充分发挥了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一直以来国际化桥梁的作用,催化助力,为中美两国的棉业沟通,棉纺织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和谐共赢的对话格局。

为了使参会者对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在中国的最新主题推广活动“天然美棉,多彩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CCI在会议外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展览,将本年度活动中的特色元素包括“美国拼布棉被”、“模特秀”和“时尚路演”以图文影像的形式呈现在与会者眼前。而在“棉花学校”的会议结束后,参会嘉宾和企业代表还饶有兴致地参加了“天然美棉,多彩生活”青岛站的精彩路演活动。

全球市场与中国特色的先知先觉

记者从当天的会议了解到,美国预计2012/13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同比减11%。而据美国农业部(USDA)种植意向报告预测,2012/2013年度美棉意向种植面积约为1315.5万英亩,同比减11%。其中,陆地棉1288.5万英亩,同比减11%;皮马棉27万英亩,同比减12%。不过,由于印度建立棉花战略储备以及巴基斯坦棉花收获量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巴西棉花出口的增加,2012年的全球棉花供应市场将趋于稳定。

3月31日,国内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结束,收储累计成交311.9万吨。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本年度国内棉花产量754.8万吨,扣除收储量和皮棉销售量后,皮棉商业库存为191.8万吨。由此计算出,年度后期(3~8月)国产棉可供资源供给量为227.1万吨。而据美国农业部和海关总署数据,截至3月29日,中国签约美棉133.1万吨,累计装运量80.5万吨,2月底已到港37万吨,尚未到港量43.5万吨,后期美棉可供资源约为96.1万吨。

有关专家表示,下半年度外棉供应基本能够满足中国进口需求。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预计2011年度我国棉花进口量为457.9万吨;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12年2月,2011棉花年度累计进口棉花261.6万吨;两者相减,年度后期(3~8月份)外棉进口需求为196.3万吨。

从1956年成立至今,作为美国国际棉花总会名下的非牟利组织,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专责为美国棉花行业在世界各地进行市场推广的机构之一。他们在全球拥有长达50年的对美国棉花和美棉制品的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