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体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其中“核心素养”一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地理学习而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与观念,或者说是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是不能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获得的,是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过程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
依据众多专家、学者的探讨,结合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由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构成:
1.地图技能。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的类型相当丰富,既有传统的纸质地图,又有现代的电子地图。引导学生把握地图的“三要素”,且能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初中地理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也就是说,初中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
2.空间视角。空间视角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展开范围和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事物、地理效应和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地理空间之中,空间视角就是对这些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进行正确透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地理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如空间位置、形态、组成、层次、排列、格局、联系和制约关系等,而上述认识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类如何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是初中地理教育的又一价值追求。
3.综合思维。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又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无论是对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还是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调用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的地理知识或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探究区域中的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综合思维特征。因此,综合思维的培育理应成为地理教育核心的内容之一。
4.人地关系。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以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通过地理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人的生命发展质量及终身发展所需的地理意识和观念。可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让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始终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抓住地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落实在课堂主渠道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与任务。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用与知识点相关的形式来归纳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具体分析如下:
1.对地图技能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地图三要素,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世界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规律,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逐月降水柱状图来判读该地的气候特点等。
2.对空间视觉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认识地球,各种聚落的区位与形态,城市分布的规律,各大洲、各代表性地区与国家的地理位置,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铁路干线分布与铁路枢纽等。
3.对综合思维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东南亚为何盛产稻米,西亚(中东)为何冲突不断,西欧居民饮食为何偏好乳肉制品,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何是临海型而俄罗斯却是资源型的,中国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响中国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等。
4.对人地关系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生活中的地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问题与对策,非洲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的伏季休渔制度,北京的环保经验分析,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等。
三、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当然,学生通过完成课外作业、参加复习考试,以及参与各种地理兴趣小组活动等,都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阵地采取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1.教师心中应有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做好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嵌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这是先决条件。在具体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吃透课标,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用的知识点。
(2)不要因为某些知识点不是考试重点内容而简略处理,放弃有利的培养时机。
(3)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也是地理素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某些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地图的使用、运用很少,这是不允许的。
2.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力和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要把握好,即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应有趣味、带有层次性和开放性。问题的趣味性是指问题设置带有生活体验或有足够的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自然而然不突兀。问题带有层次性是指问题的提问所涉及的对象要兼顾好、中、差各种层次的学生;而开放性是指问题的答案不是规定的唯一性,应允许有不同角度的尝试。这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敢于回答;教师也才能由问题导向结论,实施启发与发散思维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2)有效的提问是指不同难度的问题应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不要把深奥、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让“差生”回答,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样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让优生来回答,使他们丧失好奇心,久而久之,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
比如在进行“世界的人口分布”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有这么四个地方――南极冰原、撒哈拉沙漠、人间天堂苏杭、青藏高原,让同学们选一个地方安家,你愿意选哪里呢?请说出选择的理由?请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判断一下你的选择与世界上多数人的选择一致吗?下面请同学从气候特征、地形类型、海陆位置等地理环境条件来解释一下人口分布稠密区有什么有利条件?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充分调动各层次的同学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回答,把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设计、选择有趣的活动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是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的活动内容,它们与文字、图像内容共同构成了教材的主要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内容是文字内容的深化与补充,更是图像内容的延伸与发展。学生参与活动就是课堂上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活动内容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等诸多能力得到训练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地理综合思维的全面发展,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设计了“制作中国行政区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的活动。因为我认为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拼图板,一定要事先把中国行政区图转绘到硬纸板上,再用小刀逐个把每个行政区一一刻下来,然后组装成一套拼图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反复熟悉34个行政区的名称、外形轮廓、相对位置、分布情况,才能最后完成一套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这对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空间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比传统的反复做填图练习来说,学生更乐意接受、参与。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熟悉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构成,结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利用课堂主渠道落实好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学
一、何谓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是学生满足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的需求,适应难以预测情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道德素养和能力。[1]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重视对学生音乐理解力、音乐鉴赏力、学习态度、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音乐的核心素养,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育人模式;核心素养;生物课程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育人模式的转型的重点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生物素养的提高。以《光合作用的原理》一节为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首先要强化的观念是以人为本,对科学家们为了追求真理,一丝不苟的实验精神予以尊重;其次要强调课程的设计思路和知识网络的构建;再次要培养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和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与社会、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在构建生物课程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要的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对学生提出的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要给予肯定。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生物课程体系
对生物科学领域中的核心素养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是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中要体现灵活性,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不同区域的教学需求。“自我提升”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目的,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为主体构建课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创造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采用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提倡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生物科学技术现状,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适应时代的进步。育人模式下的生物课程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探究。构建以人为本的生物课程体系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从人文的角度回溯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科学实验来自于原有知识的理解、内化并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强调的是科学家们的科学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亚里士多德”、“海尔蒙特”等科学家们科学实验的过程,让实验变得鲜活、立体起来。在课前同学们要寻找科学家们进行实验的背景故事,以小组合作为前提回溯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进来并总结出实验的观点或关键词,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设计上,通过讲述、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还原实验的历史时刻。
三、归纳与概括知识点构建现实生活中的模型
用学生自己的观点归纳与概括知识点构建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模型建构中,要让学生自己尝试构建模型,为了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重点是锻炼思维过程,从而掌握并巩固生物学有关的概念。经过小组讨论后,有的小组提出了很有个性化的模型(如图1、图2)。
图1中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物流”模型是在小组讨论的模式下构建的,进货系统有两个分别是来自光反应的H2O和暗反应的CO2,当然CO2一部分来自于空气,另一部分来自于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所以这个模型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搬运系统是在叶绿体这个仓库内进行,一部分货物的搬运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另外一部分的货物则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那么吸收光能则可以理解为创造的财富,有光能最终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图2是光合作用的“地铁”模型,模拟南京地铁的1~3号线路,有轻轨还有换乘的站台。其中1号线路是能量的变化,由太阳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由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碳水化合物中稳定的化W能。2号线路是一条轻轨,表现的是光反应的进行,O2是出站的旅客。而[H]是换乘3号线的旅客。3号线代表的是暗反应,通过CO2含量的多少以及[H]、ATP的含量变化,还可以分析C3、C5的含量变化。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体现了小组成员间的集思广益,既注重了个人个性化的观点,也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分工合作中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会潜移默化的融入到知识体系当中,对于重难点的解决会让小组成员间感觉更有挑战性,从而打破被动学习的局面。
四、建立多元化的生物教学评价体系
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要兼顾主客观角度、多元化、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情况,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展现个性化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原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改变课堂上被动学习的事实。构建育人模式下的生物课程体系还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生物问题并带着探究的精神对待问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小组合作的意识,一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做准备,让课堂从静态性走向生成性。
【参考文献】
按学期初教学计划安排,促进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我校在10月份开展了青年教师展示课。现把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青年教师汇报课共有10位教师作课,参与讲课的老师,思想重视,态度认真,准备充分,基本上呈现出了自己的授课水平。准备的过程就是自己提高的过程。大部分做课教师都能虚心请教,提前试讲,邀请同学科教师听课导课,为自身的成长助力。各学科教师也都能按要求积极主动听课学习, 并结合自身取长补短。
上课之后,分教研组组织了评课研讨。大家态度诚恳、开诚布公,都能客观的评价每一节课,指出优缺点。发挥了教研活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作用这次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师的一次自我展示,更是一次我们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良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曾多次欣喜地听到学校领导或老师讲到青年教师教学已出具风格,日趋成熟。
按照活动的计划,学校评委组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针对每位老师的上课情况坐在一起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评课选优活动,下面我将代表评委组将各学科评委的评课意见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第一位授课老师,***老师,是我们这里老教师,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很多,可能也是命运的安排,让她做了第一节课,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示范。
***老师:
***老师的课堂在本人的不断钻研下,已经初步建立主体式合作学习的模式与框架。就是有法预学—沉静自学—合作互学—展示汇报—评价提升—引导延伸。第一方面,她能基于学情出发,紧扣高年级学段目标,重视读写结合,把握住学生的发展区域。就是说,学生在这个时候需要什么就给她什么,学生是她课堂的中心。第二方面,她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给予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整个课堂序中有法,法中有思。真正的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了发展。第三方面,我觉得是教学准备,前两天跟语文组老师一起参加了一个培训,有位教研员说什么是教学机智,其实是教学准备,是对教材、对学生的预设有充分的准备,只有你准备好了,才能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延伸。朴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对教材的阅读与写作的延伸,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充分引导。还有就是教学细节的研究处理,例如板书,朴老师的板书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她抛弃了以往板书内容较多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这一定是反复研究、精心设计,不仅清晰明了,更加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所以这个课堂是有效的,真实的。
***老师的美术课:
教师语言亲切,表情生动,以奖励的形式赢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喜欢美术课,爱戴美术老师,体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针对一年级新生,课堂内注重养成教育,并注重安全教育,如教育学生安全使用剪刀等。细致地指导学生充分观察、尝试动手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教师所精心制作的课件与用心挑选的音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审美观奠定了良好基础,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老师:1.设计“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这一环节从假设的角度入手,将学生带进历史中,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关心祖国的命运,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救国主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通过听故事、观图片等方式,了解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祖国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们在对英雄们敬佩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共鸣。
努力方向:1.努力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核心,而不是“被灌输”,努力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学科特点。。
2.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备教材,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案;理清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改变学习方式使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课堂上真正能听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声音。
***老师:
关键词:核心素养;预习能力;培养
马云鹏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小学生在6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诸多的学习能力,预习能力是其中的一种。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习能力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从而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得到积累和锻炼。
一、预习的界定
“预习”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间接指导下的自学活动,预习过程由“问题”始,又以“问题”终。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提示而展开自学,通过思考教师的问题、借助旧知与经验而获得对于新知的初步理解,同时又向教师提出预习过程中的疑问、不解或新想法、新见解。
预习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该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预习不仅是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看一看,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包括上课前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调查,所搜集的材料等等,也都可以看作预习。例如:记录一段时间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随家长买物品时经家长还价后“几折”买到的;储蓄时选择哪种储蓄获利更多等等。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
二、小学数学预习的教育意义
预习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并不矛盾,它恰恰能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它能让探究学习更深入、更有效。因此,树立正确的预习观,让学生在预习后有更多的收获。预习具有以下的意义:
1、收获中绽放兴趣的花朵
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孩子们成为一个个小老师,充分的表现自己,尝到预习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犹如花朵在收获中得以绽放。
2、预设中突破知识的难点
学生在学习时总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这些知识无论是在呈现方式上,还是学生对其的理解都会受到阻碍。学生通过运用适当的策略进行预习后再来学习,不仅学习难度降低了,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容易了。有问题,学习才得以真正进行。积累问题的多少、深浅,也反映了学生层次的不同。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发生认知上的冲突,或多或少会遇到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些问题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不平衡甚至无序状态,是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有目标听讲的内驱力,这恰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有重点、有选择性。比起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叫做什么学生就去做什么好得多,同时也为激起学生的质疑心理做了前导,为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创新品质提供一个入口、一个契机,使教学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造了机会,也有助于老师讲课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教学相长。
3、探究中养成思考的习惯
根据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数学的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其自身的理解,要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和内部交换,对新知识进行同化、顺应或质疑、反思,这是一个思考、内化,并带有一定操作性的过程,这是仅仅在课堂上听讲所办不到的。这种在预习的前提之下进行授课,此时学生的思维已处于开放状态,比较容易激发学生良好的状态、思维启动快,使老师能适度地控制“启发”与“诱导”,达到双向反馈,使授课获得“讲而不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进行预习了,每个人所发现的问题、疑难点集中起来就成为一个丰富的信息源,利于发挥群体思维的互补作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这就使数学课由“一言堂”变成“多言堂”,这是在学生没有预习或课前阅读的情况下,很难达到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很多是属于迁移性的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的基础,例题的呈现方式也比较适合学生预习,例题大多留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
平时教学中,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总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这句话几乎成了许多数学教师的“口头禅”,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 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课本,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理解教材,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把预习当成枯燥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必要时可开设预习指导课,在课堂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创设课前预习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预习方法。
1、以“问题”为主线,科学组织预
精心设计预习问题。预习问题是学生预习自学时的基本“凭借”,预习问题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好的预习问题具有引导学生自学、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
预习问题要有可操作性。布置预习作业,既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例几或多少页”这样空泛的预习要求,又不能将问题设计得过大。教师要善于将预习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或用若干小问题来呈现,以方便学生根据预习问题来展开自学。
如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时,“预习学习单”可以这样安排:
①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②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③2的倍数的特征是怎样的?并在书上第4页把2的倍数圈一圈。
④难点: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什么?
⑤尝试解答:教材第5页的“练一练”。
⑥想一想:还有什么疑问,请在书上记录下来,做好课堂提问准备。
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理解、解决一些问题,但通过预习学生到底能初步理解、解决哪些问题,教师不但要心中有数,而且要有较为准确的估计,不能简单化地将教学目标与预习目标混为一谈,不恰当地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预习问题要体现启发性。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试图理解新知、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有点拨作用、有启发性的预习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尝试成功。
例如,预习 “小数除小数”。由于学生已熟练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新知的关键是运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是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可设计这样预习题:
①阅读p64的《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②说说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③小数除法是怎样转化成整数除法的?运用了什么规律?
④ 完成算一算中空白部分。
⑤ 试一试:91.2÷3.8
把握好预习的适应性。有的内容教材叙述详细,形象直观,与学生的旧知、经验紧密相关,利于学生自学;有的内容教材叙述简略,抽象概括,不利于学生自学。因此,不宜将一些抽象的、必须教师讲解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划定为统一的预习内容。
2、合理确定预习形式
“读”(读书)、“想”(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试”(仿、试做)、“问”(学生提出问题或新见解)是小学数学预习的基本形式,但预习作业绝不能落入依葫芦画瓢的窠臼,一味重视模仿性做题。结合具体的预习内容,以“读”为主,或以“想”为主,或以“试”为重点,或侧重于“问”。
(1)课前读一读
指导学生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2)课前想一想
在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懂。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3)说一说
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上的模糊,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在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可以弄懂数学知识的实际用法。
(4)写一写
写一写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预习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弄明白的问题的理解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
(5)做一做
预习应用题,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帮助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到解题的思路。对于一些有关图形方面的问题,可以在预习中动手操作,剪剪拼拼,增加感性认识。
(6)补一补
新旧知识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发现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7)练一练
每课时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预习时应把例题都做一遍,加深领悟能力。如果做题时出现错误,要想想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错。如果仍是找不到错误的根源,可在听课时重点听,逐步领会。
此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设计特殊的预习形式,例如:收集数据,在教学“质量单位、容积单位”前布置学生从有关实物中收集相关数据。
查阅资料:如教学“圆周率”前布置学生查阅祖冲之的资料。
制作、观察:如教学“长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前布置学生制作学具,并观察特征。
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如教学“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之前布置学生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总之,预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能够让学生预习时“动”起来。
四、小学数学预习的具体要求
(一)低年级组
1、每次上新课前要求预习一道例题,学会看数学书。
2、每次上新课前要准备学具,再根据老师提出的预习内容进行思考。
3、预习新课时要联系旧知识,自己先试练,遇到难理解的地方做好“”号标记。
4、预习应用题时,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帮助弄清数量间的关系。
(二)中年级组
1、学习计算题时,先预习例题的计算法则和定义。
2、学习应用题时,用划线段图或用分析法、综合法、列表法等其中的一种方法作例题涉及到的数量关系分析。
3、抽象的概念或知识点先看几遍,找出生活中的例子理解。
4、预习有疑问,不理解的地方打上“”符号,等待新课学习时解决。
(三)高年级组
1、每次新课时要求预习例题的内容。
2、从预习中找出解题的方法、规律。
3、找出不理解问题的难点、疑点,并用线画出来。
4、有些重点内容,教师要给预习提纲,为授课作充分的准备。
5、根据授课内容,预先做好学具。
教师如何去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因为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锻炼的综合能力也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样,一个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他们的数学能力也必定扎实,有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数学预习,重视数学预习的作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小学数学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