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相信未来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未来从每一天开始。西方哲学家说:河流每时每刻都是新的飘》里的郝思嘉说:无论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而中国《四书?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我一定年龄后,肯定常常会和美妙的开始不期而遇,最后,请允许我把孔夫子的话改一下:不是学而优则“仕”,辉煌的未来从你今天开始。学而优则“始”圣西门当年吩咐他仆人早晨用这样一句话来呼唤他起身:奋起罢,伟大的开始在等待着你此,做一回你仆人罢。这里,把这句话奉献给你作为毕业的贺礼!同时,也由衷的感谢三年来同学们对我关心和帮助,感谢各位朋友的关怀。认识你人生一大财富,真诚的祝愿各位一路走好!再次感谢和大家相处的时光。
对我全体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大家好!级物流(1班的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更是个刻骨铭心的时刻!此,怀着万分感激和依依不舍的心情,向培育我长达四年的教职员工们深深地致谢;辛苦了同时也感谢同学们四年来的关心与帮助。
值得我回忆的事情太多太多,四年来。其中我最感谢学校对我生活的照顾,学习的关怀。正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付出,才使我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师,赋予我这四年中最有意义的收获。老师们渊博的学识,带领我走进神圣的知识殿堂;正直的品行,教会我珍惜、诚实、尊严和荣誉;博大的胸怀,给予我最无私的关怀和奉献。给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美、阐释美、创造美。一言一行都折射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高尚师德,一份对自己、对学生的责任与关爱,也许这就是为人师表”最好诠释,平凡而伟大,无怨又无悔。
更感受到一种深切的责任。站在两段历史(教学案例,今天在这里。试卷,课件,教案)交叉点上。一段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如师的老师们缔造的积淀与辉煌;而另一段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叫做未来,一段刚刚开始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一段留待我书写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这段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将是对于自身价值的诠释与证明,更是对如师的理解与发扬。
即将分别,今天。但此时的分别不是一段辉煌的结束,而恰是无数辉煌的开始。将从事各种职业,无论走到那里,为如师骄傲,愿如师也会因我而自豪。
但却无法把自己和属于花季年龄的回忆全都忘掉,虽然即将与相处三年的同窗好友分别。因为在那个美好的年龄,已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做了一次交换。
而渐渐消失,多少美丽沦桑都因岁月的流转。大学这一美好时光依然是生命中永久不变的情怀,朋友带着你梦想,用你双手去打造属于你未来,相信美好的美未来是属于你!!
一、精心准备,做到课堂有序
准备,不等同于写好教案。首先应认真学习《课标》、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适合于实际情况的本节课的具体目标。第二,搜集、选择好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除课本内容外,确定还有哪些教学用具、资料,实例、应用、故事等能为实现本节教学目标服务,还要用到哪些相关知识。第三,选择教学、学习方式方法。计划用什么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哪些内容由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教师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可提出哪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预计在学生讨论发言中,将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和规范。最后,书写教案。教案要层次清晰、实用,不搞形式主义。它主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总体规划和程序,反映在各部分具体实施中,教师头脑中未能明确记忆的东西,从而起到纲要、提示的作用,而不是知识的罗列,也不是详细的课堂实录。有时教案写的复杂、细致,反倒使课堂呆板、低效。只有周密计划、胸怀全局、精心组织,才能使课堂紧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创设环境,使学生充分展示和发挥
教育绝不是培养划一人才和服从者,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学习环境的创设,不是设下种种圈套让学生去钻,从而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利用教学计划和资源,给学生学习创造宽松、和谐、公平、民主的气氛,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给每个学生制造语言(回答、提问、表述、阅读)、行为(合作、讨论、探究、实践)、思考(分析、抽象、归纳、总结)的机会、条件和时间。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差异。针对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学生演示、演讲、讲解、回答、互答、全体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得到调动,让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尽可能的得到发挥和展示。
三、利用教学资源,引导自主学习,注重能力提高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化到学会学习,是一个重大的飞跃。在很长时期,我们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也就是学会了很多知识,会参加卷面考试,但不爱学习,不会学习,不敢探究,缺乏创新精神、动手实践和应用能力。因此,课程改革要重点突出“过程、方法”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对今后的教学、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每个学生都有承担责任、任务、研究探索的需求,学生自主探究成功的喜悦,必将使其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倍增。所以,根据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都应当力争让学生去处理。能够让学生自学的就让他们自学;需要用生活经验去探究和实践的,可提前准备材料,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和规范,使学生经历学习、探究过程,充分体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搜集证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同时,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四、做好评价,激活学习气氛
评价,除了甄别作用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发挥其具有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任何人都有希望别人认可的需要,评价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气氛,关系着学生自主参与行为的调动。我们应该运用“成功教育”思想,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注意发现学生各个方面(行为、态度、积极性、学习收获等)的闪光点,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点滴成绩,及时实施激励性多元、多样化的评价。
课堂内一般以口头语言评价方式为主,也可辅助将评价按等级,用符号简单记录,应有自评和互评(同学评、教师评)穿插、结合,充分肯定学生成功之处,同时在不伤害自信心的前提下,分析其欠缺,这样才能趋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获得进步。根据实际,在教师及时调控的情况下,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探索解决问题,讲出自己的收获、体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观点。虽然已有教案设计,但教案只是一种设想和预测,我们不能只束缚于教材、教案之中,一味追求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的知识量的大小,从而限制了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开发。如果计划的任务没完成,但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的讨论等,对其思维发展和成长有足够的价值,都应鼓励其进行下去。这样,达到生成性目标是完全值得的,如此长期坚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的楷模,张扬了爱心和人梯精神。作为一名幼
教工作者,我认为爱应该是对幼儿思想上的关爱,及时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的思想
偏颇,通过与幼儿的真诚沟通,让幼儿相信你,并给处于迷惑中的幼儿以正确的
思想指导。特别是对于班主任而言,更需要有这样一颗敏感细致的心,去发现和
感受每个幼儿的心灵,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
一、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孩子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项“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
“爱”,要求教师在心灵上与孩子相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
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我们平常总
是把对孩子的爱挂在嘴边,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孩子只应赏识而不该批评呢?
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否定这个观点。在我的身边,也有很多令人头疼的孩子。
记得有一天早晨,一个孩子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见他第一个到教室,我就派
给了他一个小任务——为我们班自然角里的植物浇水。他开心极了,兴冲冲地拿
着小水壶跑去浇水了。过了些日子,我偶然看到我们自然角的植物居然开始枯黄
了,这回我可纳闷了:不是每天都浇水么,怎么还会枯死呢?恰逢今天还是这个
小朋友去给植物浇水,我让他把我带到我们班的自然角。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居
然把我带到隔壁班的自然角去了。对于这件事情,我没有严肃地批评他。也许是
前两天我们给自然角搬家的缘故,在班上可能还有几个小朋友和他一样不清楚自
己班级的自然角在哪。
由于孩子幼稚、不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是教师
意想不到的。我们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爱因斯坦就曾说
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含着了解、信任,表明教
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的诚挚的
热爱。”教师要把孩子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当你把孩子
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你就会发现他们有许多可爱之处,
就会不由自主地爱他们。
二、关爱孩子,在教育生活中体现大爱
每个孩子就是一棵成长的幼苗,教师对孩子如同农民对弱苗一样,给它多一点精
心保护、多一点科学培养,它就能茁壮成长;教师又如船长,他用目光和爱叠成
跳板,引孩子们上船,船儿离岸,他用如弓的脊梁做桨,为孩子引渡……在教育
教学活动中,孩子是主体,是活动的主人,行使着主动权。教师的爱不是机械地
给予,而应该是慷慨的奉献。孩子是纯真的,也是腼腆的,不会追在教师的后面
吵着需要疼爱;但是孩子们的很多表现足以证明,他们是多么渴望被疼爱啊!
很多小朋友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坏习惯——告状。然而细心的教师会明白,这并不
是孩子们的无理取闹,而是对爱的渴望。他们尝试一切能够吸引教师的办法,并
且很乐意被教师“盯上”。有的孩子觉得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才会注意到
他,即使教师给予的不是嘘寒问暖,他也会感到被爱了、被重视了。这种现象应
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处于教学边缘的孩子是最危险、也是最需要关怀的。教
师不是神,不能真正全部照顾到,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事实存在,我们就更应
该关注这样的孩子。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相信每位教师都有一套适合自己
、也有利于孩子的方法。这里我就谈谈本人的一点经验。
1.定期给孩子们换座位
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对于离自己近的孩子,我们往往会忽视;对于离自己
远的孩子,我们偶尔也会将他们遗忘。因此,我采取了换座位的方法,以最大限
度地照顾到所有的孩子。
2.提问时,将机会更多地给予边缘孩子
对于经常举手的小朋友,我们不能剥夺他们回答问题的权利,但是要把更多的机
会留给其他小朋友。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自己把握好。
三、爱满天下,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也曾有过很多的困惑: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运用
到课堂上,准备有条不紊地实施时,多希望能达到一脉贯通、一气呵成的效果。
可有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与预设的内容背道而驰。当我给孩子们展示自己
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好奇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我失望地
发现,我的煞费苦心,倒成了自己的孤芳自赏,孩子们却不以为然。虽然我们精
心设计教案时考虑得很全面,但这也不过是一个教学方案而已。课堂不应该是教
师事先编织好的精美的“鸟笼”,而应该是一片平等、民主、开放的广阔天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
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要顾全大局,放眼未来,时
刻认识到肩上担负着“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要不断学习、思考,有海纳百川
的知识容量和百川归海的心胸。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
关键词:微课堂;教学研究
“今天你微了吗?”,时下已成了一句流行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微博和微信都因为短小精悍,能进行快速地即时分享和信息,能更灵活、更智能地进行即时通讯式的网络社交,两者都像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并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世界,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微电影”、“微图书”等新名词也应运而生,在教育界,最近由微博和微信又衍生出了一个“微课堂”的概念,它将会成为教育界同行间进行教学交流与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形式。
1.什么是“微课堂”?
“微课堂”是指以教学视频实录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精彩活动的短小精悍教学过程。“微课堂”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的某一个主题式的课例片段,“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同时也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辅教与学内容,及在此“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因此,“微课堂”有别于传统的老师教室内的现场上课形式和拍成教学视频的教学实录形式,实则是在两者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研究形式。
2.“微课堂”教学研究的新特点
2.1 教学内容较少,教学时长较短。
教学实录的视频是微课堂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堂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堂”也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微课堂”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复杂教学内容,“微课堂”的内容更加精简。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堂”要解决的问题也更聚焦,主题也更突出,更适合教师间针对某一主题的研讨和交流的需要,特别是适合帮助年轻教师学习模仿课堂教学某些特殊环节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如不同教学内容的“引课”技巧、“核心概念的建构”教学等,也适合教师同行间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共性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攻关。
2.2 教学资源丰富,便于实时再现交流。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可在几十兆左右,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配套整合内容有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必须的多媒体素材、教师课后反思、学生的反馈信息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同行间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和交流,非常方便于教师间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2.3 教学过程情景化,便于多角度交流。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同行教师可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交流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交流、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如何运用“微课堂”进行教学研究?
3.1 教学名师拍“微课”,传授精彩的教学技艺。
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教学技艺的形成和成熟也离不开模仿学习。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或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利用校内或区域内名师资源,做好微课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一定的微课建设规范和标准体系,组织教研员和专家骨干力量共同确定各年级各学科的知识点谱系,各级各类的学科教学名师利用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片断或教学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的教学片断,将其拍成教学视频,同时配以教学设计思路、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后分析讲解等内容,形成一个“微课”资源包,挂到大众网络平台或学校内部资源网进行共享,建设形成一个区域“微课库”,通过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或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的形成,从而有助于年轻教师学习模仿课堂教学一些特殊环节和重要知识点的教学处理方法和技巧。
3.2 年轻教师拍“微课”,相互切磋教学技艺。
课堂教学的评比有利于年轻教师相互间切磋教学技艺,有助于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也是教育部门发现教育教学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年轻教师间进行“微课”评比,也可以成为他们切磋教学技艺的一种新形式。同一个学科的几个年轻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开展不同的教学设计,利用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和学案进行教学并拍成教学视频,写好教学反思的电子稿,剪辑好教学课件,将这些内容形成一个“微课”资源包,然后集中一起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或邀请资深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分析,以利于年轻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学习同行的教学优点,便于大家取长补短。另外,经历过这样的“微课”拍摄过程,也能锻炼年轻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媒体应用、教学反思撰写等多方面的教学能力。
3.3 “同课异构”型的“微课”,突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不同模块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知识点的教学,可以结合同一备课组、同一教研组或同一区域的教研大组集体力量从“微处入手”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根据教学中要解决的不同重难点问题,微课的类型可包括: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及其它类型等几类,参与“同课异构”的每个老师可以见仁见智地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去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同课异构”型的“微课”要突出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小”是指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也不是连续不断的线。“精”是指要有效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问题,形象直观,形式新颖,生动有趣,明了易懂。
微课堂因为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的特点,而且运用灵活方便,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像“微信”、“微博”一样在教育界同行间成为一个新的流行词,或许将掀起一次新的教学研究革命。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60-01
自主学习就是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就是让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从而积极主动地求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导学案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教师个人或者吸收学生参与研究设计的,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它是集导案、学案、练案、测验、笔记于一体的教学文本。导学案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来达成学习目标。
以“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钻研教材,自主解答导学案上的问题,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
1 设计科学实用的导学案是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关键
1.1导学案设计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是设计导学案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个理论才能保证导学案设计的方向不会偏颇。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坚持“以学为本”就是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1.2导学案设计要科学
因为导学案不是传统的教案,它集教案、学案、预习和练习于一体,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共同文本;所以为突出“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在导学案编写必须遵循主体性、目标性、探究性、情境性、创新性的基本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
1.3导学案要实用
要关注学情,提示学法,打通自助互助的通道,使学生明确该学什么、怎么去学、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必须淋漓尽致的发挥出导学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作用。
1.4导学案还必须要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将所讲内容设计好,编写好导学案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明白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该完成哪些任务,既避免了学生学习的无序性,也保证了教学进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 导学案的编写方式和主要内容
2.1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是在课前
课前,教师钻研课标教材,研究学情,制定科学可行的“导学案”。要通过集体备课、采用通案共享的设计方式;即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完成导学案的设计。先由教研组长召集同组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形成草案;再由主备教师细致加工,生成详案,并印发给同组教师,同时印出每生一份;然后教师课前根据本班学情对导学案进行微调或补充;最后是课后整理,为后续设计积累经验。
2.2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巩固训练、拓展运用等内容。具体可以设计为忆往事、学新知、试试手、小总结、练练兵、再提高六个模块。学案设计中要注意到与旧知识的衔接和互动,新知自学的引导、训练的坡度,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
3 导学案的使用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3.1课前
学生依据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材,预习新知,完成导学案的忆往事――预习导航部分。这个阶段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自我探究的阶段,也是自主学习的开始。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课前预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问题,会带着问题来听课,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寻找到提高课堂教学起点的途径及方法,及时进行教学策略调整,这样给学生留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3.2课堂上
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尝试练习。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按照导学案学新知、试试手、小总结、练练兵、再提高;围绕学习内容进行展示、交流、讨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和评价者,及时的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适时的点拨归纳。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把“讲堂”变为“学堂”,来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课堂要让学生 “会学”,让学生去表现自我,突出个性,把课堂变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的成长 。
3.3课后
学生完成“作业检测”,并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提高。学生作业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要有利于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有层次性。学生对知识的小结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温习,又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教师的反思包括对导学案设计的反思,对课堂各环节的反思,对课堂学生表现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等。
4 导学案还有整理归纳的再提高和升华的阶段
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还要在课堂结束后系统梳理提炼导学案的过程,以总结、回顾、提炼自己课堂收获,形成本节课的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