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科技进步:生产函数;劳动价值论;BP神经网络;预测

论文摘要: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方法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对大连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大连市未来近2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预测。

科技贡献率是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当前“科教强市”战略实施绩效的第一考量指标。对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主要采用生产函数法.这是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如生产函数模拟法、索罗余值法、CES生产函数法、增长速度方程、丹尼增长因素分析法,等等。但是众所周知,生产函数法需要选取至少两个以上的参数,需要各个生产要素均保持正增长,另外使用科技进步因素来代替除生产要素作用外的所有一切不可量化因素的作用,这在发达市场的西方国家容易实现,而作为转型的中国经济系统,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诸如政策因素、结构因素、计划因素、市场信息失真等因素的作用,若用科技因素来代替综合影响因素的作用,显然不妥。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选取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导公式进行测算,并同生产函数法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2002-2020年大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预测。

一、基于生产函数法的大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对于生产函数法公式的具体推导,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此不再赘述。一般根据C-D生产函数得到科甘支进步速率方程:

其中,.Y为产出的年均增长速度,A为技术的年均增长速度,K为资本的年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的年均增长速度,α为资本产出弹性,β为劳动产出弹性,通常假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α、β为一常数,并且α+β=1,即规模效应不变.令e= X 100%,即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此,对以上得到的速度方程两边同除以Y,并整理可得到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一般公式:

关于资本产出弹性a和劳动产出弹性刀的确定,在当前大约有上百种方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求取,二是根据经验直接给定.这两类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前者的基本假定是a和刀在一段时期是一个常量,这显然有悖经济动态发展的现实特点,而后者既有与前者同样的不足,更有忽略地区经济科技发展差异性的现实特点,过分主观和笼统。在下面具体测算中,笔者将采用这两种方法来分别测算大连市科技进步.可能采取的经济变量见表1

表1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为基期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和职工工资总额均为当年价格,考虑到我国统计发展的现实,这两个量的折算统一采用辽宁省零售商品价格指数进行。另外在具体计算中有时还将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限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劳动力采用职工工资总额或者采用职工人数,产出采用1990为基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资本采用价格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正如前面所述,方案一,就是严格按照最小二乘法回归求取α和β值。经过计算,当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工资总额}(1 978-1998)这组变量时,得到“α=0.093, t=40.65,概率p≤0.001,β=0.505, t=1.652,概率p=0.1 17, F=741.864, p≤0,00 1。可见这组结算结果无论是经济经验还是统计学检验都通过;当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人数( 1978-2001)这组变量时,得到α=0,504, t=223.946,概率P≤0,00 1, β=-0.889,t=-4.577,概率P≤0.001,F =703,667, p≤0, 00 1,回归结果通不过经济检验。另外笔者缩短时间序列数据或者对数据采取差分和平滑处理,其结果变化更大,如采用上面第一组变量的后11年时,得到α值为93.4410都通不过经济检验和统计学检验。可见要实现方案一,困难非常大。当采用方案二时,结合当前一些地区科技贡献率测算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测算方法,取α =0.30,β=0.70和α =0.40, β=0.60,分别采取上面两组变量,计算得到表2中的结果。

应该说在计算过程中,可能还有许多数据上的技术处理,但是不管怎样处理,测算出来的结果出入不会太大.结果表明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大多年份都为负值,而且,一些年份,贡献率绝对值超过了1,这主要是由于某些生产要素存在负增长所致,另外采用工资额来代替劳动投入也存在很大误差。同时,从表1中可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率较大,这说明大连经济主要是靠资金投入引致发展的,在测算中采用较小的资本产出弹性系数,是不恰当的,这也可以从表2测算结果中看出,随着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增加,其测算结果更趋合理。但从测算结果整体上讲,和现实之间是不吻合的。可见生产函数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缺陷。下面采用基于劳动价值沦的方法进行侧算。

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公式推导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C(称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资料的物资存在形式的改变而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并不发生任何量上的变化,不发生增值。而劳动者才是价值增值的源泉,是附加值,剩余价值的创造者.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作用一是付出体力,二是促进科技进步。这就是说,劳动力L的增长与科技进步创造价值。这样,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不变资本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科技进步,而它们促进经济的机制是不同的。这样可以得到:

Q=C+S+H (1)

其中Q为商品的价值量,C为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s为科技进步所创造的附加值,H为体力劳动所创造的附加值。因而从t到l+Δ t这段时间内:

其中ΔQ为商品的价值量的增加量,ΔC为生产资料的增量,ΔS为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附加值的增量,ΔH为在t时的科技水平上重复进行t时的劳动而带来的附加值的增量。设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η,则得到:

所以t时单位劳动所创造的附加值为: 从而由于ΔL而带来的附加值的增量为:

将(3 )和 (5)带入(2)则得:

这就是我们所建立的差分形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1)式两边取微分并经变换可以得到:

再对(7)式两边同时除以dQ/dt并变换后写成差分形式,就得到了我们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最终计算公式,即(8)式。

其中W=dL/Ldt为劳动增长率,:为同一时期的生产资料投人与产出的比,Y为经济增长率。从(8)式可以看出,没有需要估计的参数,所要的数据都是可以直接观测得到。但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采用此公式时,对于劳动力有不同的理解,通常是采用城市职工人数加上农村就业人数,物耗采用的是前期的物耗,”。在本次测算中,我们采用城镇职工人数表示劳动力,物耗采用当期物耗。

三、大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所使用的国民经济测算体系的差异,导致统计数据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当我们在引用统计年鉴数据时,受此影响,无法得到1994年以前的总产出数据,仅获得了1994年至今的几个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即为经济增长,职工人数增长为劳动力增长,中间物资消耗率即用物耗率表示。

在实际计算中,由于ε这项非常小,常常可以忽略掉它的影响,所以将上面的数据代入公式(8)中,可以得出1994-2001年大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具体数据。从表4结果中可以看出1999年的科技贡献率达到了90.33%,这是由于该年劳动力出现了大幅度的负增长,达到了16.48%,而经济仍保持了8.29%的正增长,所以该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精简人员,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所致。除去该年以外,其他各年的测算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这也同当前大多数人测算的国家层面上的结果相差无几。从现实情况看,也是比较吻合的,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连市实施强有力的科教强市战略,大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的外延式生产向集约型的内含式转变,为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轨道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个很明显的反映到了我们的测算结果中,如图1,大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表现出一种递增的发展趋势。科技进步在经济中的贡献在不断提高。

如前文所述,从理论上讲,使用两种计算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测算结果都能从整体上体现科技在经济中作用不断加强、深化的发展态势。但通过对具体城市的测算,我们会发现基于劳动价值理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优于生产函数法。除此,从测算过程看,该方法应用起来也非常简单,也易于理解.

四、大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预测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2篇

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认同。事实上,发达国家的生产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60%~80%是靠科技进步而取得的。一些产品如增加其科学技术的含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值和效益。其实这样的事实早被经济学家们注意到,1776年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就提到了经济增长与劳动分工、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之间有内在联系。192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合作,提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为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了一个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计算科技进步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

[1]索洛提出的模型,定量地揭示了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索洛也因此获得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我国,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达“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进步作用的定量分析。本文以汉中市为例,利用索洛模型,以1978—2008年汉中市相关的统计数据,测算研究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科技进步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工业化国家,一般没有“科技进步”的词条,与我们这一概念对应的是“技术进步”。所谓技术进步,通常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技术应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广义技术进步,是指一种存在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目的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包括了狭义技术进步所指的产技术水平的变化,还包括了管理技术、服务技术以及智力投资的变化。

[2]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人们用来测算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的一项指标

[3]。它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科技进步的测定模型于2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有关的理论,技术进步及其测定的方法也非常之多在迄今为止的20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对技术进步及其测定作过较入的研究,索洛余值法便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目前进行科技进步定量分析最为常见和方便的方法2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2.1索洛余值法模型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在研究美国的经济发展时发现,影响经济发展根本因素不是资本积累,而是技术进步。1957年,罗伯特•索洛发表了《技术变化与总量生产数》一文,他指出:“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力、资本投入数量增长因素之后,所有产生作用的其它素的总和,都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索洛进一步给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公式[4]:a=y-αk-βL,(1)式中,a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1%时,产出增加α%),β为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在规模报酬不变时,式(1)为α+β=1。(2)如Ea为科技进步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GDP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比重,则Ea=ay×100%,(3)同时,亦可分别计算资金和劳动投入的增加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资金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Ek为Ek=αky×100%,(4)劳动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EL为EL=βLy×100%。(5)产出(y)为GDP,资金k为全社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之和(以“资本形成总额”代替),劳动(L)为全社会劳动者年末人数(以“全社会就业人员”代替)。

2.2科技进步对汉中市社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2.2.1索洛模型中各因素指标的确定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汉中市统计局编《新汉中六十年》(2009年9月)。其中,总产出标选取汉中市生产总值为指标(GDP);资本投入直接取年鉴中的固定资产完成额;劳动力选取业人员总数为指标。经整理,1978—2008年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指标数据结果见表1。产出、资金和劳动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均按水平法计算,以产出为例,计算公式为y=(tyt槡y0-1)×100%,(6)其中:yt为计算期t年的产出,y0为基期的产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的确定,在当前大约有上百种方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求取,二是根据经验直接给定。这两类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前者的基本假定是在一段时期内是一个常量,显然有悖经济动态发展的现实特点,而后者既有与前者同样的不足,更忽略地区经济科技发展差异性的现实特点,过于主观和笼统。这里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的弹性系数。

2.2.2索洛余值法对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对生产函数[5]y=AkαLβ,两边取对数,得出ln y=ln A+αln k+βln L。根据表1中1978—2008年汉中市的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为:综合技术水平A=2.916,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0.367,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0.633。用公式(6)分段计算y,k,L,然后将α=0.367,β=0.633分别代入公式(1),(3),(4),(5)可得汉中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见表2。在表2中,我们把汉中市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88年,这一时期汉中市的资本、劳动、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是68.83%,12.52%,18.84%。可以见得,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的大幅增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二阶段(1989—1999年),汉中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由22.78%下降到21.22%,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2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略有上升,较第一阶段上涨5个百分点。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下降到7.54%。这一时期,资金投入、科技进步以及劳动力对汉中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其相应的作用,而资金与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较为明显。第三阶段(2000—2008年),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为3.69%,资本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较第二阶段上升10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这一时期,汉中市经济增长有39.11%是科技进步带来的,53.35%是投资贡献的,劳动的因素已降到较低。从表2我们也看出,在1978—2008的30年中,汉中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投入,其次是科技进步。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61.15%,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1.01%。在三个阶段里,资本投入的贡献呈下降起伏的趋势,而科技进步贡献率却稳中上升。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在汉中市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显著。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是评价当今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经济学家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同的[6]。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5%~25%。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44%。进入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50%。工业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和劳动者人数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降低资本、劳动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者素质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来增加产出,也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才能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大发展。3汉中市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3篇

本周又将是宏观经济数据密集的时期。从周一公布的价格数据看,CPI降至2.6%,维持一个相对平稳、温和的水平,而PPI环比几个月来首次转正,同比下降1.6%,也是近15个月以来的高点,经济整体在短期已经形成一个企稳的态势。

在经济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虽然对资本市场不能过分看空,但趋势性的经济复苏和市场上涨,一时间可能也很难被市场广泛认同。不断创出新高的创业板以及新兴行业,让越来越多的人望而却步。经济企稳、通胀温和的宏观格局组合,给主题机会,或者是“存量博弈”,创造了环境,而创业板和新兴行业或也将演化成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更加重要的是试图清晰认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结构性机会可能变化的方向,以及潜在的风险爆发点。 [ ] 

可能的变化一:并购重组风生水起。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参与的并购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电子、计算机、传媒和通信四大新兴行业成为并购重组的主要领域,交易金额均显著超过以往多年的水平。技术、市场估值、以及前期融资环境促使今年资本市场迎来了“并购潮”,且在结构上更集中在新兴行业。新兴行业在“并购潮”中将更趋集中化,这是新兴行业分化的一条路径,行业龙头将更加凸显相对价值。

可能的变化二:改革红利仍在继续。目前看来,在经济增速全年下限7.5%无忧的条件下,以自贸区、土地流转、金融改革乃至二胎政策放开等为代表的改革主题开始被市场热议,也成为近期市场表现突出的领域。虽然,对每个改革和政策措施的市场反映,我们无法完全区分开“炒作”和实质获益的成分,但至少能够说明在转型的经济大背景下,市场对改革的溢价非常可观。

可能的变化三:科技进步即将发酵。除了新兴行业本身迎合社会需求变迁而产生增长机会外,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而获得的竞争优势,在体量上更加庞大,也符合经济去产能和优化升级的需要。产能周期下的设备投资及更新周期,必然伴随科技应用。同时,从投资者行为角度考虑,今年以来传统与新兴行业拉开的估值差距,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在价值投资者的理念中也更容易获得认同。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4篇

技术的进步肯定会对设计产生影响。但反过来说,设计师的想法促使了科技的发展。比如说前大灯的设计,设计师就融入很多科技元素。

奇瑞 James Hope

内饰上,比如人机交互界面的中控台,现在的中控台都是触控屏,还可以远程控制。未来它可能改变整个汽车的内饰设计,比如显示屏就在你的前窗上。

奇瑞 Hakan Saracoglu

技术总能打开设计的新疆界。你可以运用科技做一些非常新的尝试。我没法预测。你看十年前就和现在很不一样,比如灯的设计,用了很多LED技术。科技会让我们与汽车的联系更紧密、沟通交互更简单。

观致 Gert Volker Hildebrand

数字时代是一个沟通的时代,所以在内饰上我们力求将观致3轿车整个界面设计得简洁优雅,将仪表盘上的很多功能整合到触摸屏上,不需要很多繁复的按键,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一个变化。减少对驾驶者的干扰,更好的保障驾驶者的注意力。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你看看我们设计的BMW i3 电动概念车就知道,在设计电动车时候不太一样。例如在设计前脸和引擎时,前面不需要太大的空间。电池系统放在了后面。

吉利 Peter Horbury

新的材料、新的能源,包括车的重量减轻,但对车内空间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可能会带来设计上重要次序排列的变化。对于设计来说也是有很多的机会。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科技进步带来两个改变:一是,你怎么操作信息;另一个是,你怎么可视化信息。这是将改变汽车交互设计的两件事。操作信息中,又分为语音操控和体感操控。而信息可视化方面,未来你会看到非常多灵活的呈现方式,围绕仪表盘会有多样化设计的可能。

宝马 Laurenz Schaffer

科技进步总能带来新的机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从而带来新的设计。例如iPhone这样的手机,外观上基本上就是一块屏幕,从硬件设计角度来看新的设计机会不多。但手机上的交互和内容变得更重要。

奔驰 Olivier Boulay

电子和互联网技术只是诸多新科技中的一部分,还有电动、数字化等,它们无疑会为汽车设计带来一场革命。但另一方面,汽车工业确实是重工业,面对新事物恐怕不会改变的那么迅速。事实上,这对中国汽车品牌反而是一个机会,有机会实现全新的跳跃式发展。尽管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关注设计大车型,但新技术潮流也会帮他们开始学习设计便利车型的。

观致Gert Volker Hildebrand

技术的发展肯定是会带来一些影响的。但是有一些技术的发展不一定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比如说无人驾驶。因为其实开车时有些人就是想开车,喜欢享受驾驭的乐趣。他们开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享受的过程。这种技术其实是不是可以被人接受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吉利 Peter Horbury

新能源等也会影响车的外形,比如发动机没有了,变成电动机了,油箱的尺寸都不一样了等等,车的外形、内饰甚至座位方式可能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无人驾驶,是不是司机都可以朝后坐了?这实际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

福特 Kumar Galhotra

LED头灯的设计将使外观将变得更加紧凑;MyFord Touch车载多媒体互动系统使用超大尺寸的触摸屏设计,以及语音操控技术,这些将促成内饰以及性能方面的改变。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 高校德育

20世纪的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进入21世纪,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高校德育也将受到强烈震撼,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就其意义来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现的成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新的科技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更加深刻,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德育工作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科技发展一方面为高校德育工作不断提供新的物质载体,从静态的笔墨纸砚到动态的音像资料等,都跟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更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大学生在受到学校提供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获取信息,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我。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为增强德育效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通过揭示生命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使人们对近亲婚姻有害性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来进行禁止近亲婚姻的道德教育,较之仅凭经验或习俗来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2.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各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以视听为主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材料技术,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德直观化,把抽象的理性内容通过真实可靠的、活生生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大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正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它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网上的互动交流来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收到在班会、课堂或面谈中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网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科技发展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观念的转变。科技发展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进步,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突出表现为德育主客体的变化。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知识的占有量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自我学习来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正由主体向主导方向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也更有利于他们在同教育者和德育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习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促进个体个性品质的积极发展。

二、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尽管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有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领域也是如此。高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科技进步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1.科技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伴随科技迅猛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各种思想都可以跨国界交流,科技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现在的德育工作环境日趋开放,西方文化的长驱直入,给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造成年轻人价值观念的迷乱和道德心理的困惑。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现代化,正使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充分发挥德育优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批判腐朽落后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开放的条件下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选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技发展带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科技广泛应用造成的自然资源不当开发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道德问题;对传统生命伦理关系带来冲击的器官移植、遗传工程、生殖技术和无痛苦死亡等新生命伦理问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与信息安全和隐私相关的网络道德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道德观念的扩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科学知识的主要拥有群体,其科技道德素质状况对于他们正确使用和传播高科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与传统的德育相比,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内容也亟待拓展,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科技发展给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德育效果;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导致人们盲目崇拜科学技术,导致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加。特别是在道德监控中,过多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会使得人的德行不再靠自我意识深层的良心来支撑,靠人们发自良心的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和调控,而是靠可操作的物质技术来强制性地加以规范,从而耗竭道德自觉的生命力,使得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强。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交通和通讯更加方便快捷,这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这种技术工具的发展,却容易导致人们的交流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直接交流减少,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造成人性的淡漠,容易使人格发生扭曲,作为社会人的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

三、科技发展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在科技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形式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要积极吸取有利因素,努力消除负面因素影响,进一步提高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当前,要在以下方面给予加强和改进:

1.进一步解放德育工作思想,更新德育工作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在科技发展背景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导。面对新的挑战,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从根本上突破落后的、保守的旧观念,以宽广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一方面,要改变过去简单、机械地向大学生灌输某些信条和观念,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成才的客观要求和培养方向,大学生也认识到了创造精神是跨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因而他们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

2.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指个体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践行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它是激发个体的道德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动力,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在动力。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视个人的道德需要,就会使学生失去自觉接受外在道德影响的内在动力,而且会使他们把德育视为一种外在于个人需要的、来自国家的被迫要求,疏远甚至拒绝德育。这也恰恰是高校过去在德育工作中所忽略的地方。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尊重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潜能,彰显个性,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3.应对科技发展的要求,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两课”教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种注重由专门学科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忽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的倾向,其实这既是道德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的表现,在实践中也不利于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注意道德教育的“学科方法多样性”。一方面,各学科在进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探讨的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本学科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与道德教育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些人文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在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从本学科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各学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思想。德育蕴涵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德育观,是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4.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充实更新德育内容。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引起了道德领域内某些观念、规范和行为方式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也应及时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深入开展科技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在科技道德教育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由于滥用科技成果导致的生态恶化已严重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大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习惯。二是加强生命伦理教育。科技进步使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劳动,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体现为人与机器的关系,这容易导致人的异化。因此,要加强生命伦理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和珍爱生命。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发展也会导致人际关系淡漠、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等方面的负效应,因此,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网络公德意识。

5.吸收科技发展新成果,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科技进步使得网络日益迅猛发展,这也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加强网络建设,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网络正日益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德育工作主动权。如通过建立“红色”网站,构筑高校德育建设重要阵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如通过电子信箱、BBS、聊天室等,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银德辉.现代科技对道德影响之我见[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刘天阁.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J].许昌师专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