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时代新人培养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3G、4G的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下的关键趋势。技术仍在进步,移动互联网创新方兴未艾,正颠覆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构更应该把握时机。一方面,“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方针目标要求教育机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国内教育体制专注死记硬背知识记忆等应试内容,导致教育机构普遍忽视创新资源,尽管学生个体愿意进行创新活动,但缺乏外部资源支持使创新实践往往难以实施。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技术和工具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新思路。
2创新人才的内涵
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界定,多数研究依据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创新人才的界定也不相同,如顾明远认为创新人才是运用已知求未知,去创新、开拓的人;纪宝成指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能在任何岗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局面的人才即为创新型人才。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健全的创新人格是人才创新性的两个先决条件。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设定七项评价创新人才的标准,如对新的环境能够很快适应并利用与自我创造;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可应用于实践;善于时时学习,能适应科技的发展需求,人才个性的多样化。西方国家不仅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样强调个体的个性化和综合化能力发展。笔者认为创新人才不是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是指在某一领域能够运用理论去实践思想,既有创新精神也有创新能力的个体或群体。
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特征
3.1问题滞后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的第一我国教育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而尤其严重的是,“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显现出来,到研究生期间,创造性能力问题才明显暴露出来。也就是说,由中国中小学教育提倡、培养和选的好学生的心态、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到进入科学研究前沿时,就暴露出很大问题”[1]。吴康宁认为,大学之所培养不出真正意义的创新人才或培养工作乏善可陈,重要原因在于大学自身尚不具备或十分欠缺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须的一系列精神品质。正如吴康宁教授提出大学应有“引领社会进步的魂灵”、“关注所有大学生创新潜能的眼光”“鼓励多元多样的开放胸怀”以及“拒绝依附的脊梁”,[2]才能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
3.2信息即时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手机终端、各类技术迸发盛行的时代,创新人才除了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掌握即时信息的速度与质量的标准也有要求。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用于以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2G/3G/WLAN等)的方式访问互联网,[3]信息的获取便捷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资源,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信息,过程一般不超过十秒。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在获取理论知识和创新技能的途径上更为简便,即信息能够以很快的速度传至手机或PC终端。
3.3学习移动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生活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颠覆性变化。由于信息获取接口有多个终端,因此电视媒体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介逐渐被网络端口所取代,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PC段网站的日军覆盖人数基本保持在2.3亿仁慈上下并趋于停滞,而移动端APP的日军覆盖人数则呈现持续上涨接近2亿,移动互联网的日均覆盖超过互联网成为必然。[4]教育领域中像Coursera、Udacity、edX等一些知名的MOOC课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随地随地能够学习。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工程,包括理念、目标、内容、制度等内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应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左着手,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4.1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宏观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应关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是人才培养。特里林和菲尔德认为人才应学会运用21世纪技能法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首先提及学习与创新技能,即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革新能力[5]。采取行动前,首先在理念上有所转变。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成员,应明确“创新”植根于自身,尽管因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而被压抑,但创新作为与生俱来的天性并未泯灭,只不过是处于“冬眠”状态而已。每个人生来就有创新性,都有机会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创新人才是不能培养的,而只能激发、发现潜藏的创新天性,予以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以及相应资源去培养创新人才。
4.2目标时代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变化速度快,教育领域中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紧随时代变化,以变应变,以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之处在于各类IT技术的应用,这要求创新人才必须追踪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人才必然是掌握各类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应通力合作。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善,这一阶段谈论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切实际,但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创新精神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如家长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儿童善于提出新问题,让儿童适度接触电脑、ipad等设备引发好奇心;在中小学阶段,各类课程学习占据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利用课堂随机化教学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教育重点,如教师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计算机“0-1”算法;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者的实践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如鼓励大学生参与机械模型创新设计大赛。
4.3制度保障化:创新人才除了技术等物质资源支持,还有培养制度支持,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教育事业中,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针对学生群体,也包括教师以及创新实践中的相关人员,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时,他们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首先,建立教师创新理论水平提升制度,鼓励和完善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并将其与教学考核相联系,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创新理论水平;其次,建立师生合作的创新活动制度,一方面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另一方面在紧跟科技脚步上学生更胜一筹,理论与新型技术的结合必然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增加。就各教育阶段而言,学前阶段的创新活动是以教师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为主,这一过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学阶段试行科学或技术知识的讲授制;高校应实行导师负责制,让导师对学生专业课程的选择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进行指导。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对在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学生,学校给予相应成绩加分[6]。
4.4评价多元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因此,保证培养评价的规范性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限定,创新人才多指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进行多方面评价。培养是否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细化的培养目标与宏观的总目标间有哪些不同等问题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应从由多方进行。评价主体不仅限于学校教师,还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人员,评价内容既有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要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评价,在测量创新能力方面要书面汇报与活动实践相结合等等。总之,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技术的重大进展,信息化工具的大量普及,ipad的广泛使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机遇正在我们面前。在机遇面前,势必要做出选择而非逃避。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让我们看到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给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融合以启迪。移动大数据的产生将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学与技术的深入融合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相互协作,才能保证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的创新人才能迎合社会期望,最终立足于社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包钰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饶毅.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1999-04-17(06).
[2]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01):11-15,50.
[3]吴吉义,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2015(01):47.
[4]杨崑.2013年移动互联网回顾与展望[J].电信技术,2014(01):7-9.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环境;创新人才
现今的社会是信息、网络、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同志曾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则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最宝贵的财富在于创新人才。学校是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面对网络与教育紧密相关的信息教育时代,高校如何才能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呢?要想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实现教育创新。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能激发展创新潜能的环境。[1] (P.21-23)目前,学校和社会都为学生创设了适宜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越环境,充分发挥出网络在信息传播和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的作用。
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大力加强学校内部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推进创新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在网络时代除了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对学生进行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培养教育之外,我们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到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温度,鸡蛋永远不可能变为鸡子。可见在内因一定的情况下外因起着决定的作用。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还在学校,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环境的好坏至关重要。目前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讲,网络信息已非常普及,校园基础网络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试验也在逐步向多元化拓展。这一切都为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需求、认识到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创新环境,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校领导不但要在硬件设施上投资,建设良好的网络创新教育环境,更要定出目标,积极倡导,拿出措施,合理组织,有效监督,正确评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软环境。[2] (P. 23)
二、创新环境发展必不可少的是组织环境的建设
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应试教育所存在的组织机构,而是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除了学校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共同为创新环境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外,团委、学生会要密切联系学生、引导学生、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兴趣小组、创新小组,展开丰富的活动。
三、课堂创新教学是创新环境建设的基础平台,创新教学离不开教材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媒体。教育主管部门、教材出版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教学大环境的发展不断创新教材。这些教材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子教材到网络教材应有尽有。同时,各学校还依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创新教材。高校编写出大量的结合自己特色的创新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甚至可以自报选修课程、自主进行课题探索、研究。中小学也开始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创新教材。多以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体验为主,充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意识、创新精神。
四、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
(一)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在网上设立创新主页。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网络的“第一生产力” 作用,是创新环境建设的首要条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参与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这些能力在网络时代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是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本能力。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成立兴趣小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是创造力的源泉。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很多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由对所从事专业的兴趣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达尔文对生物学的兴趣,写出了《物种起源》;爱迪生痴迷发明,而获得了二千多项专利;丁肇中对物理学有兴趣,而获得诺贝尔奖。――培养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小组无疑是一种好形式。
同时,适时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创新展览会、科技小制作、创新电视大奖赛、电脑建模、设计大赛、联网创造、网络远程创新大赛等等,是使创新活动充满活力的强大杠杆;
(三)根据个人能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创新活动,并受到教师更多的直接指导。同时,设立必要的“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验基地”。参与教学实习与社会实线活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
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五、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美国阿克隆大学董事会杰出教授、著名高分子科学家程正迪教授认为:“要使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和考评制度,确保教授队伍的质量。”因此,学校要开展创新教育,关键要培养懂得创新教育、有创新能力的教师。[3] (P. 52)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的教师。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落实已有的创新教育理念和经验,还能够根据自己以及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去开拓创新教育的新领域。因此,加速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也是学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
校园创新环境建设的好,学校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大、中、小学对创新人才要求的目标不同,创新环境的创设也应有所区别。高等教育阶段要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有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氛围。高校一定能够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百年的夙愿,实现伟大的复兴,再度辉煌。
参考文献:
[1]范刚.学校教育创新与课堂文化构建[J].中国教育 研究,2008.
关键词:本科 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65-01
高校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把握好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要重视起导向作用的培养目标。只有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一个好的培养目标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并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测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还需兼具一定的学科性。针对我国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建议:
第一,要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具体明确的培养目标。我国各高校实行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首先要抓住拔尖创新人才中“人”这一概念。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要结合本科生的成长规律科学定位本科阶段学生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成长特点等。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本科生阶段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阶段;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阶段;博士研究生是进行基础研究和集成创新的阶段.只有理清了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才能在人才培养中不至于目标不清楚、任务不清楚、措施混乱[1]。但在21世纪这一充满挑战的新时期,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和特定的本科阶段培养对象,我们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还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科优势制定特色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质量30条》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师范、艺术、体育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支持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2]不同领域各个学科都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这时就更加需要凸显特色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当今时代我国高校普遍追求综合化,向综合性大学靠近,但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保持其优势学科的龙头地位, 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品牌学科。以龙头学科来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总体的学科办学水平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保持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各高校应该找准自身定位, 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制定特色合理的目标,在不同学科和领域培养出特色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三,培养目标要兼顾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急需一批拔尖创新的工科人才,国家和高校应当重视工科人才的培养,但在有所偏重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西方大学如美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英、法、德对学生宽厚知识面的开拓,启发我们:创新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来自知识的广泛综合。如人文社会科学的审美取向有助于丰富人的想象力,对他文化的全面关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视野[3]。无论是哈佛还是斯坦福,或是美国其他大学,他们的跨学科课程,往往更多地要求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美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人文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由于美国高校这种培养理念和目标,才使有不同兴趣的人得以发展自己的特长,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成就,既避免了人才匹配上的浪费,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样化提供了选择的环境[4]。
第四,要结合学科分类和学生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5]由此可见国家政策注意到了创新人才的多元性。现如今开展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大多是部属重点高校,这些大学也多为研究型大学,比较注重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是有不同的个性和发展潜质的。而且社会这个复杂的系统是由不同领域构成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科技领域的尖端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在工程领域中取得新技术、新工艺,在经济领域中形成新的经营模式、提供新的商品或在文化领域内创出新的演艺形式和作品的人也同样属于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应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人的发展特质制定灵活多样的培养目标。
总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不过我们坚信在国家和高校的不断努力下,只要遵循相应的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就一定能确定出更加合理的培养目标,创造出更可行的培养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培养出一批批各具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光明,段书凯,杜彬恒,邹显春,朱亚萍,陈时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01(1).
[3]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信息、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在信息社会中,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质是其中的基本层面。什么是信息素质,国内外学术界尽管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培养人才信息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的培训与教育,即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信息含量、评价信息价值、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
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信息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
创新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介而进行的,没有信息,创新教育就无法实施。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
1.创新意识发源于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内容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发现意识和发明意识两个方面。发现意识就是有意识地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发明意识是指自觉地进行创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技术或方法的心理活动。而这两种意识活动都源于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能动反映,包括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力。一个具有敏锐信息感受力的人,可以从大量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和现象中捕捉到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发现意识;同时,他还会将所获取的信息重新整合,使之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发明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的人,才有可能在貌似平凡的事物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新的观念和想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信息意识是其感知的来源。因为缺乏信息意识的人,就缺乏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就不可能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多种知识的积累,更不可能出现新知识的火花和新观念的创新。
2.创新思维的训练要依靠信息源的指导。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创新意识、还应具有创造性思维。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训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期刊、音像材料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数据库等)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要学会并自觉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探索,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自主的学习方式必须依靠正确的信息源的指导,学生只有具备了对信息资源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才能不拘泥于课堂的讲授,通过自主寻找学习材料,了解更多知识,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3.信息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等。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个体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地收集各种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通过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的方法。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存储和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的利用指的是对于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掌握。信息整合和信息传播能力指信息主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并将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的能力。
上述因素都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与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各种系统软件的处理。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的研究都不同程度上地依赖于人们对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起码的信息技术都不会利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所适从的人,能在科学研究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观点。因此,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学习或工作中有创新精神的人,其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显然会更胜一筹。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是培养信息素质的目标。创新与一个人的信息素质是分不开的。在信息社会里,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能赢得发展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应该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两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面教育,目的要使每个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只是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等方面,同时还必须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文化素质等。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应当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2.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讲授基本的信息理论、认识各种信息源的特点及搜集方法、让学生学会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进行相应资料信息的采集、获取、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实现知识的扩展和学科间的交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联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造力。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用户的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用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预见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来看,它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的能力。
三、信息素质教育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也是善于自主学习的人,而独立自主地学习正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与危机,信息量的增加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划分成为历史,学习成为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事情。这意味着学习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急剧扩张的情况下,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一个大学生无论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多年以后,都会碰到相对应用领域而言的专业知识过时问题。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只有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87.5%则来自工作实践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主动地获取知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需要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新学习模式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即从“学会”转向“会学”。大学生只有通过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顺利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能使信息素质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十年,真正把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从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在很多高校,对作为信息素质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文献检索课”重视程度很不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选课学生人数偏少、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课程的投入与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在部分高校实行的课程改革中,受冲击最大、压缩学时最多的公共选修课就是文献检索课。有些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课”。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总学分数、与其他专业和基础课程冲突的影响,许多学生虽然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最终仍只能放弃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改革相应的课程内容,重视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介绍与利用,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将信息素质教育放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把握。
信息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基本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方法,还要通过信息理论的指导,使他们能自主地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和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信息,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阶段,要设置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修改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获取、评价和存储利用等能力,通过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全力造就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成为信息时代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赵建明.信息时代的学习执照——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26):30-34.
罗成昌长期致力于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和实践,是中国创造教育开拓者之一。这也是他第四次回答“钱学森之问”。
今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中国创新人才培育现状是怎样的?
罗成昌:今天人类已进入新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发展新经济需要大批创新人才。1999年,中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将培育创造性(创新)人才正式纳入中央决议,成为国家法定教育目标,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基本国策。2010年,中国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办出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就是培育创新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成为教育的主流)和基本解决培育创新人才、实现教育公平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三大战略任务。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
2012年7月中国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到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大力提升”。为此,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拥有大批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中国第三次全教会首次提出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至今已15年,第四次全教会至今也已近4年,教育部为此出台了不少配套措施和文件,中国还开展了答“钱学森之问”的热烈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议。
由于种种原因,创新人才培育不尽人意仍然是制约中国梦实现的瓶颈。我在2012年8月24日的《三答“钱学森之问”》一文中曾提出:“中国培育创新人才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教育自身从理论到操作以及干部层面都远未作好准备。”(干部层面主要指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师训机构和院校负责人,他们对创新人才的相关问题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中国教育研究》杂志社在“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着认识滞后、制度缺失、资源不足、环境失调等困境”。
今日中国:什么是创造学?
罗成昌:创造学是适应现代社会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人类创造、创新活动,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创新)人才以及创造技法一般(共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根本宗旨是开发创造力、培育创造性(创新)人才,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
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于1988年前后率先进入新经济时代,与其广泛推广创造学,大规模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是密不可分的。
创造学是以人类创造活动、创造过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创造环境等为其研究对象。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学的核心,其本质是辩证思维。
创造学是建立在创造心理学、哲学、现代脑科学、人才学、未来学……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心理学是创造学的理论基础。
党的后,创造学随着改革开放而引进中国。经过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在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上我国创造学界已形成了可操作的四大核心技术:1、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的技术和方法;2、指导科技发明创新的技术和方法;3、在基础教育领域创造性教学,落实新课改的策略和方法;4、创造力测评的技术和方法。上述核心技术获得充分传播应用的部门、地区和单位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在一些高校已经成绩斐然,如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教授主持的研究生班和博士生班均获得创新人才培养和学员发明作品学业成绩双丰收,毕业学员成为各用人单位争相聘用的热门人选。庄教授成为创造学专业受教育部表彰的首位专家学者。
在基础教育领域,第三次全教会后,为培育创新人才实施新课改10余年来,京、津、沪、辽、鲁、湘、冀、豫、晋、川等省市都有一批学校成绩突出、效果明显、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开发创造力、提高教育质量双丰收。这些省市都有一批长期坚持创造教育的干部教师和若干专家。反之,在不少省市,没有这些资源,只能在应试教育的老路上痛苦挣扎,新课改困难重重、素质教育步履维艰、应试教育泛滥成灾。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中央四部委(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于2008年4月23日联合颁发了国科发财【2008】197号文件《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灵魂,在创新全过程中发挥作用,要认真培养,为落实197号文件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投入了大量经费,开展了多批次创新方法培训活动,力度空前。
通过培训,学员创新技能和方法有了提高。但培训涉及创造性思维较少,离开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开发,孤立地抓科学方法、创造技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单一抓方法,只能出工匠不会出创造。中央四部委197号文件自2008年启动至今的培训和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反之,如四川的东电、东汽等万人大厂,长期坚持以创造学原理开发干部职工创造力推广创造技法,有力地推动了技术创新,使产品结构调整,附加值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持续提高,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
创造学还是新经济时代省市领导干部的补修课。新经济时代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懂一点创造学,解决前述“认识滞后”问题。其下限是了解创造学培育创新人才的基本常识:如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什么是创造力?什么是创新人才等。其上限是开发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身创造性素质。
今日中国:为什么政府教育部门领导干部应尽早补课?
罗成昌:各省市教育部门领导是落实中央教育决策培育创新人才的第一责任人,关系到一个地区教育的方向和质量。假如他们都不清楚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创新人才是怎么回事,以及怎样才能培育出创新人才等,如何能组织指导广大教师培育创新人才呢?如一些省市政府教育负责人现在热衷于教育国际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什么是教育国际化以及怎样才能实现教育国际化就值得研究。有些大城市在中小学投入巨资,走出去请进来,大搞双语教学,广建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等,认为这就是教育国际化。其实中央教育规划纲要早已为教育国际化指明了科学方向,纲要要求到2020年要“办出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教育定位就是最高档的教育国际化。
现代教育是当达国家教育的主流,其本质和灵魂就是培育创新人才,现代教育的精髓是创造教育。新课改就是借鉴现代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因此,从一定意义讲,实施创造教育落实新课改,培育创新人才就是最大的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学和国际友好学校之类措施只是低层次的教育国际化。这样大量投入各种资源能否改变传统教育(应试教育)模式及其弊端培养出创新人才,值得商榷。这类事例充分说明,政府教育部门负责人只有懂得一点创造学,了解一点现代教育(创造教育)才能真正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培育创新人才。
今日中国:为什么组织工作应注入创造学内容?
罗成昌:政府教育部门负责人的任命、培训、考核评估等,也应与时俱进注入创造学内容。改革开放后党的干部工作重视了专业化因素,这是一大进步。在新经济时代,教育部门负责人不仅要懂教育,还要知道应懂得什么样的教育。如前所述,新经济时代需要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现代教育(创造教育)。中央教育规划纲要正是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才提出要“办出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战略任务。因此,对教育负责人的考核任命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干训内容也应增加这项科目,否则就会对教育创新造成损失。
例如,一位专业院校领导到教育部门担任负责人,往往囿于传统教育培育记忆型、模仿型、再现型人才的模式,只懂得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因而认为基础教育很简单。对于高校博导而言,基础教育倘若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当然简单。但从现代教育(创造教育)培育创新人才模式考虑,要从启蒙教育的幼教到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开发,或许其难度并不亚于高校,就不会认为基础教育很简单了。各种糊涂观念举不胜举。
今日中国:为什么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媒体要与时俱进?
罗成昌:媒体是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倡导者,在培育创新人才上有重要责任。实践中,一些省市的主流平面媒体有时也会出现某些不协调甚至干扰正确方向的情况。如每年高考后大肆宣传高考状元,就突显了应试教育的疯狂现象。又如培育创新人才应大力宣传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等,某些省级主流平面媒体却长年累月连篇累牍宣传课本倒背如流得高分等。此类现象不胜枚举。这都是媒体负责人“认识滞后”的种种反映。
今日中国: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广创造学?
罗成昌:我们应抓住机遇深入推广创造学。创造学的推广既必要又紧迫。
首先,这是中国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需要。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生产力飞跃发展,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也面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等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前正在抓紧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调整结构、实现经济转型。为实现中国梦,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加大创新力度。从本文前面引述同志2012年7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就充分说明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必要性。深入推广创造学,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尖锐地摆在创造学者面前。
其次,是中国推广创造学实践升级的内在需要。
创造学在中国传播推广已历时30余年,近15年在中央大力推动创造创新的形势下,创造学得以加速普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的信息(包括创造学及创造创新的材料)不仅丰富而且便捷。传统的宣传讲解有关创造学的知识原理尽管必要但已经远远不够了。围绕自主创新,推广普及创造学必须尽快升级,深入到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问题上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再次,中国多年的丰富实践是深入推广创造学的可靠保证。
如前所述,中国30余年推广创造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可操作的四大核心技术。这是创造学会独有的优势所在,也是深入推广创造学的可靠保证。
今日中国:深入推广创造学的途径和方向是什么?
罗成昌:首先,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是宣讲创造学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应贯穿宣讲全过程。开发创造力的途径和重点是启迪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