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互联网作用

工业互联网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互联网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互联网作用

工业互联网作用范文第1篇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

工业互联网是支撑智能制造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是将机器、人、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有效连接的网络信息系统,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动态传输与高级建模分析,形成智能决策与控制,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可以理解为“网络+数据+安全”,其中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安全是保障。以网络连接与协同为支持,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在安全可信的前提下,工业互联网支撑实现单个机器到生产线、车间、工厂乃至整个工业体系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

工业互联网也是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适应信息交互需求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人与物理空间而形成的。工业互联网集成了物联网、移动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最新创新成果,并与先进制造相关软硬件技术相结合,将信息连接对象由人扩大到有自我感知和执行能力的智能物体,体现了通信、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集成优势,是互联网的演进和发展的新阶段,信息通信技术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新手段。

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开辟信息通信发展新空间

工业互联网支撑工业全流程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应用于企业生产,将带来四个方面的变革。一是智能化生产,基于海量数据的建模分析,形成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网络化协同,借助网络整合分布于全球的设计、生 产、供应链和销售资源,形成众包众创、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三是个性化定制,基于互联网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灵活组织设计,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四是服务化转型,通过对产品运行的实时监测,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性能改进等一系列服务,实现工业企业服务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工业互联网是工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实现全球智力资源、制造能力的广泛汇聚,促进从封闭式创新转向开放式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向众智众力,如支撑众包研发、在线协同、云制造等新的发展模式。不仅加速了研发迭代进程,更促进了工业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工业互联网拓展信息通信业发展空间。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发展将引导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向工业领域延伸和应用。在促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同时,带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应用和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拓展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蓝海。

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

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共同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体系,推广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下一步要着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跨领域协同攻关。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加快顶层架构设计,充分发挥互联网、电信、IT和制造业的协同优势,突破网络、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产品制约,形成统一或兼容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我希望各方面共同研究建立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的可行性,以吸纳各领域的创新主体,共同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

二是适时组织开展应用示范,工业互联网的普及推广,需要先行者的探索和实践,要加快推进总体架构和技术体系的实际应用测试,突破大范围推广应用的障碍。目前,中外都已经有一些应用示范案例,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共同进行跨国家、跨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测试工作,共同探索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成功模式和做法。

三是发挥产业联盟平台作用,工业互联网需要制造、通信、IT和互联网多领域的跨界融合。目前,工信部正在支持相关单位加紧筹建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汇聚产业链各方资源,依托联盟平台,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成果应用推广,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用范文第2篇

Abstrac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automobile cluster supply chain and the "Internet +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the role of

"Internet +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in automobile cluster supply chai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 +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in automobile cluster supply chain. The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Internet +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can be applied to automobile cluster supply chain effectivel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lou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factor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alent system.

P键词: 汽车供应链;集群供应链;互联网+协同制造

Key words: automobile supply chain;cluster supply chain;Internet +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55-03

1 汽车集群供应链和“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内涵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将汽车工业称为“工业中的工业”,不仅因为汽车工业对技术、资金投入等资源的高要求,更因为汽车产业极强的产业关联度与管理体系的复杂性。其中,汽车供应链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系统[1]。汽车供应链前端关联着材料、能源、设备生产、配套加工等产业,后端则关联着销售、后市场服务、交通运输等产业,而这些相关产业本身即是复杂系统,汽车供应链的这种特点使得零部件及相关企业有就近集群发展的倾向,汽车集群供应链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发展的。

汽车集群供应链是指在特定的汽车集群地域中,材料与零部件供应商、整车与副料厂商、整车与零部件经销商,以及政府部门、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研发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企业与组织机构,通过分工协作,围绕汽车及其相关产业有机聚合而成的网络供应链组织形式[2]。汽车集群供应链是汽车供应链与集群组织的耦合,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汽车供应链内各节点的利益博弈,还要顾及跨供应链企业间的竞合活动。集群供应链网络治理问题对集群竞争优势创造与集群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3]。

我国政府在2015年制定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利用“互联网+”协同制造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整体水平的发展规划,并对“互联网+协同制造”定义如下: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汽车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汽车集群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却带来信息延时、交易成本高昂、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为汽车集群供应链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 “互联网+协同制造”在改善汽车集群供应链中的作用

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认为,广义的协同制造包括了供应链和用户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甚至会跨其他产业[4],即“互联网+协同制造”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整体环节的优化改善。互联网自身具有分享经济效应、去中心化效应及大规模定制效应可以极大地增进汽车集群供应链上各节点间的联系、促进汽车集群供应链上资源的优化配置。

2.1 分享经济作用

在汽车集群供应链中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的根本内生动力,是引导集群供应链内外资源的互利共享,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物流资源等,资源的共享打破了集群供应链的组织边界,使产业链相关利益体通过供需关系高效对接,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市场行为引导集群供应链上资源的优化配置。

2.1.1 信息资源地位凸显

“互联网+协同制造”使得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供应链协作体系中的作用大大增强,传统集群供应链以物质资源的流动为主导,信息分享程度低,从而导致集群供应链各节点上资源的闲置浪费,间接地拉动了交易成本的上升。信息资源在汽车集群供应链网络中作用的增强降低了交易门槛,使汽车产业内外相关体的跨界融合成为可能,从而为集群供应链的迭代创新提供了动力。

2.1.2 对集群供应链的全方位激励

马化腾认为,协同制造凸显的分享经济是“互联网+”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5]。汽车集群供应链因“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平台公共服务、免费理论等经济外部性,一方面使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因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而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供应链内外相关体的跨界融合,增大了集群供应链的内部竞争压力,优胜劣汰,激励集群供应链向更经济、高效的共生模式转变。

2.2 去中心化作用

根据霍佳震的分类,汽车集群供应链网络以整车及电机、发动机等部件制造企业为核心,属于单核集群供应链W络或平行式多核集群供应链网络。其特点是核心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强大的品牌优势,掌握着整个系统的运转,其他企业在这个处于中心地位的大企业带动下,一方面按照它的要求,为它加工、制造某种产品的零部件或配件或者提供某种服务,另一方面又完成相对独立的生产运作,取得自身的发展[3],如日本丰田汽车城。

汽车集群供应链网络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资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方向是供应链上游企业向核心企业集聚,后由核心企业向供应链下游释放,节点企业间联系较少,由于信息缺失,从而带来效率低下、生产浪费等问题。“互联网+协同制造”模式则是去中心化,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互联互通网络空间、资源共享平台上,使汽车集群供应链向数字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减少资源流动中间环节,将在集群效应基础上的组织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有效解决资源流动低效率和组织内部损耗等问题。这种去中心化的作用不仅是汽车集群供应链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而且能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各行各业连接入网,并且使入网企业在自身垂直领域不断整合与融合,即实现TCP/IP协议中互联网无限扩张的理念。

2.3 大规模定制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差异化需求已成为市场主流,而传统汽车集群供应链模式在产品差异化、及时性等方面已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规模定制技术则成为众多汽车企业的选择。低成本、定制化与响应速度是大规模定制同时追求的三大目标[2]。“互联网+协同制造”使汽车集群供应链企业在网络世界实现了差异化、低成本的“蓝海”战略。从市场角度看,“互联网+协同制造”是通过免费公共服务平台,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进行汇总,以及对消费者潜在需求进行挖掘,进而使差异化需求形成批量规模,使企业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互联网+协同制造”是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和众创行为,为企业个性化生产开辟了新空间,是传统大规模定制的升级版。此外,“互联网+协同制造”使消费者与汽车集群供应链企业的直接沟通成为可能,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提供了保障。

3 汽车集群供应链应用“互联网+协同制造”的难点

与一般供应链相比,集群供应链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存在多个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二是供应链纵横交织、相互关联,存在跨链合作;三是兼有垂直、水平一体化的特征,且网络化、专业化更明显[3]。基于集群供应链的特点,汽车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结构在应用“互联网+协同制造”时相较于其他产业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3.1 体制变革

“互联网+汽车”可预见的高端境界是车与车、车与路的联网。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技术障碍,而在于体制。其中涉及通信、汽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四个目前相对独立的领域。从当前的情况看,各个领域都在研究和推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对策[6]。在汽车集群供应链网络内,供应链成员通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链内及跨链的竞争与合作,使集群获得了相当的规模经济效应,汽车集群供应链企业间利益关系复杂,“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引入必然引起集群供应链网络内各方的利益博弈,关于汽车集群供应链发展各项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互联网+协同制造”在汽车集群供应链中应用时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可延展性都需要不断累积经验并深入探索。

3.2 信息资源整合

“互联网+协同制造” 是指以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构筑起来的制造业共享经济新模式。核心是物理信息空间和商业逻辑空间进行深度、无缝链接、及时互动,根本方法是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的协同效应凸显[7],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汽车集群供应链各个节点构建起虚拟化、智能化的网络协同,实时同步生产模式是汽车集群供应链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实质。然而在汽车集群供应链网络中,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间的联系及跨链企业间的联系为“互联网+协同制造”对信息资源的整合造成了困难。企业信息的创建、传递、共享等模式须与集群供应链整体发展保持一致,且企业间的信任机制也成为制约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因素。另外,“互联网+协同制造”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等拓展了汽车集群供应链的边界,外来信息的涌入,更增加了信息资源整合的难度。

3.3 协同制造理念提升

纵观国内汽车市场,虽不乏比亚迪、吉利等优秀汽车品牌,但优秀汽车产品的丰富程度较之国外品牌仍差距巨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汽车集群供应链在实施协同制造时更关注生产环节,而普遍缺乏对协同设计的重视。

在整个汽车供应链中,从前端的创意生成、概念设计到产品设计、详细定义产品性能,再到工艺规划、工装设计、小批量试装一直到规模化生产,整个过程都需要高度精确的协同制造技术的支撑,国外大企业更重视工程协同设计,而将生产制造环节进行外包。国内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也是因为缺乏对协同设计的重视,从而在制造有特色的汽车产品方面缺乏竞争力。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对汽车集群供应链的改造,更应该从提升汽车供应链上企业的协同设计理念入手,单纯制造领域技术的提升并不能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4 汽车集群供应链中“互联网+协同制造”实施策略

4.1 建设工业云

在汽车集群供应链中实施 “互联网+协同制造”的首要目的,是增强集群供应链网络节点间联系,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优化集群资源配置,提升集群协同效应。由工信部主推的工业云服务创新平台对信息在集群供应链网络中的共享传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工业云通常指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工业云平台和基于工业云平台提供的工业云服务,涉及产品研发设计、实验和仿真、工程计算、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及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8]。汽车集群供应链的工业云平台是区域工业云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之存在一定的界限,通过工业云平台将集群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连接入网,企业通过工业云平台在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工装设计、规模化生产等阶段实时了解集群供应链中其他企业的信息,并分享企业自身信息,从而使得集群资源合理调度。

增强工业云与区域经济体资源禀赋及主导产业的结合,是工业云的发展方向。就现阶段而言,工业云往往用于解决中小型企业由于工业计算机软件平台建设、计算机仿真等技术经验不足,从而限制了其创新能力的问题。在汽车集群供应链中,以“政府支持+企业实施”的模式,以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核心构建集群工业云,为集群内企业信息共享提供支持,集群工业云与区域工业云链接,实现与集群供应链之外企业的交流,同时,对集群供应链网络企业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4.2 建设智能工厂

从技术层面来说,在汽车集群供应链中实施 “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升集群供应链上企业的协同设计、协同生产能力等,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工艺规划、机加仿真、物流仿真等,形成与实际生产过程并存的虚拟生产过程,降低生产不确定性,缩短生产周期。

以智能工厂为载体,深入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集群供应链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融合,集群供应链网络中的各项资源集成了存储、感知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在生产价值链中的资源、设备等实现自组织功能,并根据从集群供应链网络中获取的信息灵活进行生产过程,从而打造开放、共享、协同的智能化汽车集群供应链。制造过程的虚拟化,将企业生产过程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体化,并实现与消费者的对接,为生产定制化提供了支持。汽车集群供应链企业智能工厂的建设是与区域及集群工业云联系在一起的,智能工厂是工业云信息资源的来源,而工业云则是智能工厂协调发展的渠道。

4.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人才体系

汽车集群供应链实施 “互联网+协同制造”以提升汽车工业的升级需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互联网+协同制造”是对汽车集群供应链体系的全新构造,此过程伴随着集群供应链网络的结构性变化、信任机制的改变以及交易模式的改变甚至各相关体利益分配模式的改变,这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集群运作模式、企业行为等进行详细而明确的界定,涉及到利益调解方式、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同样,引入“互联网+协同制造”是以高端人才、适用性人才的引入与培育作为支撑,人才体系的完善是协同制造理念与技术不断提高的根本动力。

5 结语

“互联网+协同制造”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性技术,是制造业领域内各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性手段。汽车产业是一国综合制造能力的象征,我国在汽车制造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汽车产业的改造创新对我国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此从汽车集群供应链的角度,考虑“互联网+协同制造”技g的实施应用,改善了集群供应链网络本身的问题,同时,为汽车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永斌.基于供应链的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构建[J].物流技术,2008(27):11-13.

[2]程德通.汽车集群供应链实施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及其策略[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38-39.

[3]霍佳震,吴群,谌飞龙.集群供应链网络的联结模式与共治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7(10):13-18.

[4]魏东.熟悉的“陌生者”――新常态下审视“互联网+协同制造”[J]. 中国信息界-e制造,2015(09):22-33.

[5]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92.

[6]张永伟.“互联网+汽车”带来的变革[J].中国公路,2015(17):78-79.

工业互联网作用范文第3篇

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我国工业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然而,由于美国、德国的先发优势,我国发展自主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前景相当严峻。当前要奋起直追,将其置于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地位,在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竞争中尽快占据有利地位。

工业互联网的深远影响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奠定现实基础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一方面,物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应用管理范畴,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以及产品生产制造流程的各个过程,都接入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使得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成本更低、效益更高、运行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这些技术进步为工业制造业全面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也就水到渠成。

近年来,一些国家加紧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工程实验甚至是项目建设。这些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以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为主要内容的理论研究,以“智慧工厂”“未来工厂”为代表的关键技术环节的试点实验,以参考架构模型为主要内容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体系化构建。这些研究、实验与项目建设,为全面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本内涵

当前人们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尚缺乏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人们通常从某个方面的属性去界定“工业互联网平台”,如GE将其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称为“制造业云操作系统”。实际上,所谓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兴制造业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众多行业及众多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与售后服务等产品生产过程,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都被迁移到云数据中心,并通过一个统一的云操作平台实现远程智能制造。

与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不同,工业制造业实现平台化所需技术更加复杂、门槛更高、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直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并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之后,工业互联网平台才开始出现。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与现在的工业制造业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统一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仍然是当前工业竞争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则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加宏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试图将各行各业的技术和标准裹挟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上。

二是改变分工格局。平台化使得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发生重大变化。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得以整合所有工业企业的各个制造环节,并通过大数据技术监控平台上各企业的产品生产及其生产要素与市场动态。因此,平台不仅是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实现远程智能制造的操作界面,而且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进行分工协作、产品交易、服务保障的虚拟市场。

三是平台生态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包括不同产业的众多企业,也包括生产同一产品的众多企业;不仅包括生产制造企业,也包括产业链的其他相关企业;不仅包括企业,也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最终需求者以及各类服务型机构。网络效应将使得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组织全社会甚至是全球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复杂网络。

与当前的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有着本质的差别。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服务于产品的交易和流通环节;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环节,电子商务充其量只是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部分。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要远比目前已经出现的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重要得多,未来将跨越国界、跨越行业界限,成为超级平台,从而全面地配置全球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对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格局与全球化产生重大影响。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为争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领导地位,美国和德国正在从两个方面展开竞争。

1.国家层面。为推进“工业4.0”战略,2013年4月,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VDMA)、德国电气电子(ZVEI)和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BITKOM)联合设立“工业4.0平台”;2015年3月,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德国教育和研究部共同接管并启动升级版“工业4.0平台”建设。美国政府层面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机构,但是,根据“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计划所建立的各大制造业创新机构(IMS)都包含了相应平台建设的任务。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于2014年7月资助建立的“数字化制造与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简称DMDII)”。DMDII启动了“数字制造公共平台”,其功能定位是数字化制造的开源软件平台,旨在鼓励全社会的中小创新机构、创业家和技术狂人等开发面向不同制造业领域的软件解决方案。

2.企业层面。其中尤以GE和西门子公司最为典型。GE在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之后,推出了包括24种工业互联网产品的九大平台,2013年推出更为宏大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Predix。2015年,GE向全球制造业企业开放Predix平台。西门子建立的跨业务软件平台为Sinalytics,该平台不仅整合了远程维护、数据分析及网络安全等一系列现有技术和新技术,还能够对机器感应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保密传输和分析。此外,IBM和德国SAP公司也在开发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若干建议

1.充分认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远影响。

这些影响突出地表现为这样两个方面:将日益成为全球工业制造业的首要基础设施,成为集聚全球工厂、工业产品、市场用户的第一入口;将借助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加速全球制造业的“两化融合”进程,无论是处于工业1.0、工业2.0的企业还是工业3.0的企业,都将被无奈、无情地“裹挟”到代表工业4.0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上。因此,谁控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谁就具备了实时跟踪、优化配置甚至是全面掌控全球工业制造业发展命脉的实力。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全球领导权竞争的核心内容。

当前我们尤其需要认识到平台化所带来的网络效应对于全球制造业的“两化融合”进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平台化一旦促使其双边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阈值),该平台的价值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爆发式的增长。此时,竞争对手将很快面临经营困境,直至死亡或退出市场,该平台也将迅速获得市场垄断地位。最近20年来,我国的传统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无不验证了这个相同的过程和结局。

考虑到我国工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落后,多数企业、行业处于工业1.0、工业2.0的水平,能够达到工业3.0的企业很少,因此人们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补课”的意识和思维。实际上,这也是当前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政策的出发点。但是,面对美国和德国在工业4.0平台方面的竞争,上述网络效应给平台竞争所带来的“裹挟”作用将不会预留给我们这种“补课”的时间和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补课”的同时,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工业4.0平台的研究、规划和建设,迎头赶上,直面美国和德国的竞争。

2.明确地要求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作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

为克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总体落后局面,要充分发挥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作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主打方向,分层次地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首先,构建针对整个工业制造业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要将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作为近期成立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核心发展目标,着力研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及相关机制,并尽快启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

其次,选择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服装、家电以及部分先进制造业等),并基于产业价值链和平台生态化特征整合这些行业的相关企业,组建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联盟,创新机制,激发各方动力,以发展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第三,鼓励和支持部分有较强技术与市场实力的龙头企业,启动建设本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为此,要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多方协同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机制。尤其重要的是,一方面,要根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要求,引导、优化各地正在开展的“双创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克服“泛娱乐化”趋势,引导企业真正地参与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来。

3.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纳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重要关注问题中;建立和完善工业互联网联盟运营机制,协调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行业平台、龙头企业平台之间的业务分工与协作;设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基金,加强平台核心技术与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努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与技术标准体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加入并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平台。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工业互联网作用范文第4篇

通信产业网讯 7月2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5(第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副部长尚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等出会开幕式。

苗圩在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互联网大国,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加快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稳步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苗圩强调,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实推进互联网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两个IT的融合和倍增发展。

苗圩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加快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二是认真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促进互联网良性有序发展;四是高度重视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大力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尚冰在开幕式上指出,我国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平台,以及培育新动能、繁荣新经济、引领新常态的关键要素,呈现出4个方面的突出特点:高速宽带网络加速建设,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推进;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创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互联网+”融合态势加快,新动能作用日益凸显;“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尚冰强调,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和深度应用,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我国互联网正处于大发展、大融合、大变革的历史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全行业需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出发,从产业融合变革以及全球互联网竞合变化等方面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开拓网络经济的新常态。

工业互联网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融合;前景

一、前言

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便利。以我们高中生的课后作业布置为例,教师可以直接将电子版的课后作业发送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互联网+”的出现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经济方面即为:“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各个行业所获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互联网+”

1.“互联网+”的概念

从本质角度来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工业以及互联网农业等。事实上,互联网与这些行业的组合关系并非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将互联网整合成相关行业的基本工具,利用这种工具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一种特殊强化模式。在实际过程中,“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要素,通过与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领域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化、融合性发展。结合我国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可知,其与我国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互联网+”的应用优势

“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可持续发展优势。对于任意一种行业而言,只有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行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和经济效益。“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了各个行业市场结构的更新与改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各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发生了明显的扩增。“互联网+”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效益竞争量最大化的方式,平衡目前发展与后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提升资源配置质量优势。从本质角度来讲,当资源被应用在适宜的位置时,才可以产生较高的利用率水平以及较多的经济利润。

三、“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进行分析:

1.工业方面

从以往发展历程可知,海尔集团率先在我国的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家电智能互联工厂。与传统的工厂相比,所属海尔集团的这一智能互联工厂已经全面实现了家电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虽然该工厂的前期投入较高,但其能够为工业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除此之外,该工厂在交互方面也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优势。除了设计师关于相关家电产品的设计理念之外,客户与该智能互联工厂中各类家电产品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客户可以将自身的使用意见反馈转化成电子信息,传输至该工厂的对外意见信息收集平台中,进而促进该工厂所生产家电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提高。结合这一情况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工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范围将得到良好的扩展,海尔集团的经验能够为其他意图发展“互联网+”生产模式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

2.银行方面

就银行方面而言,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主要是通过网上银行提现出来的。自网上银行于2014年正式成立之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便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初,深圳某互联网银行开始进入试营业阶段,经过3个月的良好试运营期之后,该银行正式面向公众开始营业。与传统的实体银行机构相比互联网银行在经营成本、业务处理效率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从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对于客户而言,互联网银行的营业帮助他们免除地域限制的干扰,且有效缩短了排队时间。结合我国目前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情况可知,在未来,这一行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客户数量,其与实体银行之间的合作项目、发展质量也将朝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3.农业方面

目前我农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融合所取得的成果相对较少。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然当前这些国家的农业互联网生产模式仍然停留在3.0水平,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经验的增加,这些国家很快就能实现农业互联网生产的4.0模式。对于我国而言,可以通过对这些发达国家先进农业互联网智能化生产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进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

4.电子商务方面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中,各个群体,如我们高中生、白领等都已经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与2015年相比,我国所有用户在2016年全年中消费金额对GDP产生的贡献率发生了3.28%的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这一数据在未来的一定阶段中仍然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四、结论

“互联网+”的提出为我国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本质角度来讲,“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银行、工业以及农业等方面。对于这些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为其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枫,陈金鹰,邱越. “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2015:3.

[2]肖岚.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

[3]刘大海,葛佳敏,李晓璇,纪瑞雪.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J]. 海洋经济,2016,02:13-19.

[4]欧阳日辉.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