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电网与需求响应(简称DR)是当今电力行业极为感兴趣而且重视的研究内容。作为21世纪有着重大科技改革的智能电网,在不知不觉中正与DR竞争市场共同发展、进步、完善,并开始相辅相成地交融在一定的科学领域。智能电网作为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有着最先进、最科学、最系统的技术,而DR在市场环境当中的成长,已经成为了智能电网的最佳应用选择之一.并逐步成为智能电网的主流选择。
一、智能电网概论
(一)智能电网的基本含义
由于智能电网是电力科学当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电网系统结构,因此在对其定义方面还存着一定争议。但从智能电网安全可靠、先进技术的角度来看,智能电网通过广泛的宽带通信并凭借智能模式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已经能够保证电网系统中的各个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使用,并能够完成传统电网难以完成的高质量任务。
(二)智能电网的特点
1、高度智能化:当电网当中的部分系统发生故障时,智能电网能通过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和安全分析功能对其他未受害地区的电网进行继续传送,而不会导致其他用户的供电质量受到影响。
2、良好的兼容性:智能电网不仅对集中式发电的模式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进行有效的兼容,同时,对分布式发电模式也同样能适应。
3、强大的整合性:智能电网通过高端统一的电网平台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并以最佳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来激励电力市场的安全管理,从而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可操控性。
二、智能电网与DR的关系
(一)DR的定义
简单来说,DR就是电力需求响应的简称。DR作为需求侧管理的解决方案之一,可以让电力用户根据市场的价格情况或者相关供电部门做出的诱导性方针来改变自身原本的用电习惯,从而避免在短时间内出现电价上涨或某段时间内的用电量过大等问题。
(二)有关DR的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一方面可以让DR项目变得更加容易实施和推广,另一方面还能让电力用户选择最佳用电方案来提升用电效率。“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技术当中重要的系统结构,不仅改善了传统电表的可操作性低、容易发生故障等诸多问题,还在原有基础上结合DR项目,使用户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改变一些不好的用电习惯。另外,双向通信、用户门户、家域网、计量数据管理、客户服务的改进都是与DR密切相关的智能电网技术。他们同智能电表一样从根本上改变了电力用户的用电习惯,形成了更为科学、系统的用电环境。
(三)智能电网与DR合作的意义
通过智能电网与DR的相互合作,不仅可以使电力用户更为直接有效地参与到DR项目中来,还能让用户本身更加直观地理解DR项目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更合理的用电方式以降低自身的用电成本。另外,通过智能电网的尖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电力市场的发展,并借助DR资源,寻找到更为科学的新型运作模式,大大优化电力结构体系。
三、智能电网与DR的未来发展
(一)智能电网的研究方向
由于我国在智能电网方面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系统法规,因此在智能电网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在个别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智能电网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DR项目的发展经验,但依旧需要更多实践性的探索。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先从分布式能源的接入点这一块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适合我国电力结构系统的智能电网体系,从而进一步探索、研究“多网合一”的关键技术。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在输配用电的安全性与经济运行的持久性方面做出本质上的提高,而我国的智能电网研究才刚刚起步,未来的发展路程任重而道远。
(二)DR项目的未来构想
DR项目作为电网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元素,关系着智能电网的整体优化,因此,对DR项目的改善需要政府部门、供电方通力合作,并进一步加大力度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使DR项目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避免用电管理的混乱。另外,由于DR项目与智能电网的实施或许会减少电力部门的收入,因此为了鼓励相关部门的投入积极性,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量,切实保证电力部门的正常运行。
(三)智能电网与DR合作设想
智能电网要充分利用DR项目的能动性大力宣传智能电网的互动性、高效性、科学性,使大家对智能电网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另外,相关部门要有意开展一些宣传教育活动,使智能电网与DR项目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感受到两者合作能够带来的好处。其次,智能电网与DR内部要通力合作,相辅相成,在智能化技术与市场运作手段方面进一步加深相互的了解,使两者能够将智能化电网进行更大范围的普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力行业共同进步的需要,其智能化的手段与全新的管理模式都将给世界带来新一轮的电力变革。从DR的视角来看,我国需要在传统电网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统筹兼顾的思想,改变电网结构的单一性,优化电网系统的操作手段,改善电力结构基础,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优秀方案来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并同时促进DR项目的实施,让企业参与到市场运作的实践中来,努力实现电网的智能化操作,从而保证智能电网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能电网 三网融合 电力 光纤到户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227-01
1、前言
国务院于2010年1月13日通过了关于推进电信网、电视网以及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而电力光纤入户是智能电网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实现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而提出的新型电力通信手段,同时为开展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以及互联网等内容传输)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三网融合的构架特点是在经营层面上相互竞争和合作、在业务层面上进行互相渗透、网络层面上实现互联互通、在技术层面上趋向一致。通过三网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国经济产业链并并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降低重复性建设,进而节约造价及总投资额,避免占地纠纷、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矛盾。
通过光纤复合电缆建设一张光纤网络的形式来实施三网融合,并且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提供给各家运营商使用。这种建设方式,在战略高度上与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相吻合。同时,实现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实现了供电方与用电方之间的信息数据通过公网来交互。
2、智能电网与三网融合之间的关系
智能电网与三网融合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首先,是两者之间的业务关系,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前提条件是实现电力光纤到户。而电力光纤到户能在支持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实时双向传输,其好处就是能及时的发现故障并将其隔离处理,使电网效率及设备利用率提高,加速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
其次,是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国家建设智能电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建设智能电网的缺点在于投资回收慢、回报期长。而采用电力光纤到户,能够随之开展光纤租赁业务,因此可以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用于补贴智能电网建设投资,实现优势互补。如此,智能电网的建设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有研究表明,在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同时开展的光纤网络租赁业务,可使智能电网的投资回收期缩短60%左右。
在我国,智能电网与三网融合越来越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两种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同时能满足人们对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的要求,彬促进和推动网络对经济的贡献。
3、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的优势与关键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电力线模拟载波为为我国的主要电力通信手段。利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高频信号的传输通道为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PLC)的技术特征,其缺点在于当电网发生事故时容易导致处理时间延长甚至事故扩大化,究其原因在于该技术手段在电网发生事故时易通信不灵导致调度指挥的不及时。因此,PLC开始采用低压配电网进行载波通信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实现低压电力通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随低压电路线铺设,由于其低压通信接入网集成度高、节省资源、抗干扰能力强、高速稳定可靠,成为优选技术。实现电力光纤到户,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可以在降低成本,并且避免二次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
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对于运营商而言,能够降低接入成本,减少了网络投资额度,并使各个运营商能在此基础上平等竞争,使运营商能够加快其他战略重点的投资及其发展。正是由于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三网融合才能够从理念走向实际,更具战略性、可执行性,最终使得“智能城市”的设想实现,为人们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以及个性化的服务。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通过国内外实例可知,电力光纤网络建设的成本相较其他运营商有着70%以上的成本优势。
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平台,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使其能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营商,并享受其带来的各种服务内容,能够避免了由于垄断带来的额外纠纷。
4、结语
电力光纤入户是智能电网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是国家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推进电信网、电视网以及互联网三网融合而提出的新型电力通信手段。智能电网的建设可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共同建设以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为基础,搭建开放式光纤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在推进光纤到户建设的同时,也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动智能城市建设,为深化智能电网总体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陆融,黄静韬.电力光纤到户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上海电力,2010(3):227-230.
[2]常康,薛峰,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2009(17).
关键词:电网监控系统;智能电网;核心技术
在能源问题环球化的今天,智能电网技术成为了各国所看重的技术。怎样设计出更合理的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性的论题。受到经济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影响,电网的自主运行能力也将持续提升,更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环保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为了能够更彻底的缓解能源危机,增大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使总的电网监控系统能够接入更多的子系统,智能电网技术就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智能电网技术得到国家重视,大批科学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有了显著成就。虽然,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以日俱增,高压电网工程建设如今突飞猛进,建设力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智能电网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1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及主要性能
1.1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监控系统中的作用
(1)科学配电。工作人员依靠以电网监控系统为基础实施的智能电网技术,能掌握每一位用电客户的用电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专业分析,电网系统的配电就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安排。(2)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更好的对电网进行监控,这有利于掌握设备运行、线路传输的相关情况,从而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有所警惕,方便提前布置相应的规避措施,进而提升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能。
1.2电网监控系统应用的智能电网技术的主要性能
智能电网的操作及控制工作的智能化是通过高度集成物理电网实现的。智能电网利用某种技术,把各级电网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中,实现了各个子电网的同步工作,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自动化控制。(1)较高的灵活性。智能电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决定了即使供电网络在发生某种突发故障及突然出现的紧急状况时,该电网仍然能维持负载的电荷量的稳定,不会影响到电能的正常使用。智能电网拥有极强的可变性和协调运行能力。甚至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下遭受了破坏后,智能电网依然能保证工作稳定而安全的开展。智能电网还能够实现双向的信息采集工作,有效促进了信息的传递。(2)较强的自动恢复能力。当无人管理时,电网只有实现高度智能化,相关设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够进行自我处理,后续的工作才能够持续进行。智能电网在网络上随时在线,有利于实现随时随地的监控,从而对电网运行的状态持续记录,电网的自我诊断功能和紧急状态下自我处理的功能才能得到实现。(3)良好的兼容性。电网系统操作兼容性良好,在各种平台上都能友好地使用,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接地气。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有利于开发出新的领域,从而衍生出更多有用的插件和功能。(4)较高的完全系数和稳定性能。电网供电能力的可靠程度决定于其完全系数以及稳定性能的标准化程度。智能电网中的各级设备之间能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它对某些可能造成危害的紧急状况能够做出提前预防,这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是十分有好处的,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即使出现问题,电路也不会长时间瘫痪。(5)使电能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能源短缺并且重视环保的当今社会,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是各界的宠儿。而这些开发出的能源大多会转化为电能这种更易保存和输送的二次能源。为了缓解能源短缺,我国正逐步建设智能电网,相关电能的开发和输送设备也正不断完善,配合清洁能源的研发及投入使用,将会推动现今的能源改革迈出一大步。除此之外,我国能源地域分布严重失调的情况也将因此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6)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智能电网使得电网系统中的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都能有效而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如今,电网的在线分析功能、报警功能以及某种意义上的决策功能都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来帮助实现,在提前设定的程序控制下运行相关设备。(7)改善互动能力。智能电网帮助用电客户与电网平台实现人机双向互动,有利于用电客户的相关需求及时被电网探知,并提供最优质的电力服务。此外,智能电网能有效掌握各种用电量及电价的情况,减少甚至避免用电高峰期,提高客户体验。
2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目标及方向
2.1智能电网设备中的核心技术
智能电网涉及到广泛的领域。任何一门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领域的帮助,在我们这门技术中,像计算机、自动化、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都是帮助我们做出进步的关键。(1)电子核心技术。在我们这个行业中,电子技术应用的时间并不久远,但它的影响不容忽视。电能主要是通过电力电子的组件来实现控制和转换的。有了这种技术,无论是数百兆瓦,还是几瓦甚至零点几瓦,都是能轻松实现的。电力电子的主要技术即为电力的转换。(2)通信核心技术。若要实现智能电网长期稳定的发展,网络控释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就必须被重视起来,因为这两种技术就是通信技术的保障。就目前来看,通讯技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无论是处理的数量还是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3)控制核心技术。这门技术是实现电路智能的关键之一,它保证了对电路的检测和一般事故下的紧急处理。它是用来管理供电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滋扰的一种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将来可能还会在这种功能的前提下引进一种专家系统,以确保操作必须得到专家系统的允许才能继续的运行。(4)传感器核心技术。智能电网中大量的用到了传感器技术。而随着科学的进步,衍生出不少新型的传感技术,它们也普遍得到应用。打个比方,温度传感器是电网中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而近年来温度传感器变得越发灵敏,这也就让它在电网技术中有了更大的利用空间,能更好的检测电路的险情,防止火灾的发生。
3智能电网工程新课题
就目前来看,智能电网变电站试点工程已有不错的成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正是智能电网设备研发的新课题,为我国智能电网工程的设备研发及制造指明了方向。
3.1一、二次电力设备
一次电力设备与二次设备在划分上的模糊性使得在电网智能化过程中二次电力设备的生产标准产生分歧,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及责任界定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科技的发展就是在解决人类所面对的各种难题,这个难题,正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我们今后进一步研发的课题要瞄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它对工程的影响,各控件在装配过程中必须有合适的环境及兼容性,如温度和湿度条件对组建柜就有很重要的影响,只有良好的条件下lED才能正常工作。另外IED内部也要求电磁兼容性能好,各个控件在布局安装、内部兼容及性能配置上都有十分苛刻的条件,在这个方面一次电力设备传感器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此外,电网试点过程通常通过改变各个部分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电路的合理控制,但是这一过程对整体化、紧凑化的缺失,还需慢慢解决。
3.2有效传递通信信息
就现在来看,IEC61850标准被大多数工程认同采用,但因为此标准没有经过试点工程深入的研究与沟通,工作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各异,所选用的工具和材料千差万别,对这个试点的准确性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此标准进行诠释并按规范执行。另外,各站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依旧不够完善,这要求我们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各变电站内,更快速有效的传递信息。
4结束语
总之,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监控系统中的大力运用,对实现科学配电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并且能够及时发现电网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智能电网由于优越的性能,较高的灵活性,较强的自动恢复能力和兼容性,能够优化电能资源的配置。智能电网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全系数和稳定性能,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放异彩,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翠芝,智明.泰州电网负荷特性分析及负荷预测[J].江苏电机工程,2011.
[2]汪鹏,周虎兵.湖北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建设探讨[J].湖北电力,2011.
[3]李融,郭凡.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3):34+48.
[4]曹江春.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35+56.
【关键词】电力通信 智能电网 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高度融合的电力通信技术正在获得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的支撑智能电网的建设,应建立完善综合配套电力通信基础传输网络。在建设过程中,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持续地推进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的革新,促进我国智能事业的发展。
一、电力通信系统
(一)电力通信接入网方式
智能电网需要依靠通信技术延伸到最终用户,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和方便快捷的服务。目前,电力通信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1.利用电力线路,用PLC技术作为接入网。是电力特有的通信手段,应该具有应用基础和条件;2.部署电力专用的无线或有线网络。这需要额外的工程建设投入,在无线通信方式上包括了公共频率和专用频率方面的采用,这些都涉及到频率资源申请,同时还包括了先进的无线传感器技术。有线通信方面则包括了电力专用光纤、各种同轴电缆、各种网线双绞线等等;3.租借电信运营商的有线或者无线数据高速链路。
(二)电力统一通信技术是发展的大趋势
智能电网应建立在全面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技术架构上,使智能电网变成一个动态的、交互的,用于实时信息和功率交换的超级架构网络。为了满足智能电网丰富多样的通信业务需求,必须使业务与控制相分离,控制与承载相分离,承载与接入相分离。其好处为组建网络成本低,不再需要大量硬设备,而且易于升级,通过标准协议和各种网关易于和各种网络以及各种终端相连接。这样一来,多业务的灵活性就易于实现了,这也就是下一代NGN网络的概念。电力统一通信技术建立在下一代NGN网络基础上,是将多种业务融合在一个基于IP的基础网络平台上,从而对网络智能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控制中心、保护系统和用户建立一个安全的“即插即用”式应用环境,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快捷的应用多种通信模式和其他用户或设备保持联系的一种解决方案。通过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用户还可以按照喜好随时进行彼此通信,并可使用任意设备通过任何媒体进行通信。
二、智能电网中用到的通信技术及优缺点
(一)ZigBee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这些特点使它成为实现智能电器、能源监控、家庭自动化和自动抄表的理想技术。然而ZigBee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处理能力不足、内存空间较小、延迟要求较小、易受其他使用ISM免费频段电器的干扰。
(二)无线网状网
无线网状网又称为“多跳(multi-hop)”网络,是一种与传统无线网络完全不同的新型无线网络技术。在传统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每个客户端均通过一条与固定的接入点(AP)相连的无线链路来访问网络,用户如果要进行相互通信,必须首先访问一个固定的接入点,这种网络结构被称为单跳网络。而在无线Mesh网络中,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AP和路由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无线网状网具有无单点故障、快速灵活组网、高性能、非视距传输、高速移动支持、与现有网络融合等特点。
(三)蜂窝网
蜂窝网络是智能电表、电力企业和远程节点之间通信的很好的选择。2G、2.5G、3G、WiMAX和LTE都是可用于智能电表部署的蜂窝通信技术。现有的蜂窝通信基础设施使电力公司无需支出运营成本和时间来构建一个专用通信网。蜂窝网络解决方案还可以将智能电表部署到更广阔的环境。应用广泛和经济实惠使蜂窝通信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通信技术。在安全方面,蜂窝网已具有强大的安全控制能力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如目前广泛应用的GSM技术就具有匿名性、身份验证、信号保护和用户数据保护等特点。
(四)电力线通信
电力线通信(PLC)技术是指利用现有的电力线传输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该技术把含有信息的高频信号加载到电流上,然后用电线传输到对端适配器中,再把高频信号从电流中分离出来以实现信息传递。目前电力线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3Mbit/s。由于电力线直接连接到电表,在郊区其他通信技术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电力线通信是目前电表通信的首选方式。在中国,基于低压配电网的电力线通信系统已成为智能电网的研究热点。在典型的电力线网络中,智能电表通过电线连接到数据集中器,数据再通过蜂窝网技术传输到数据中心。PLC技术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重新布线就可以在现有电线上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业务的承载。智能电表和其他智能电气设备只需要插上电源就可以实现通信传输。
三、结语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高度融合的电力通信技术正在获得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的支撑智能电网的建设,应建立完善综合配套电力通信基础传输网络,科学持续地推进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的革新,促进我国智能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一,经济环境的分析。据估计,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到2020年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而大力发展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确保经济和社会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风电设备的价格,这有助于内蒙古风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设备技术水平,从而实现风电产业的结构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分析。对内蒙古而言,风电产业是朝阳产业,它在有效解决当地能源困境的同时,可以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供有利条件。风电具有常规能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既能够优化华北地区的电力能源结果,又能够响应人们日益高涨的环保和节能呼声。
第三,技术环境的分析。近年来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大幅提升,但风电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如没有实施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对输出功率的短期预测技术还有待提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内蒙古风电产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1.构建有效的风电电价机制
第一,内蒙古政府相关部门要抓紧风电招标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对中标项目资源备案,为投资者前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要对风电项目招标调整机制进行规范,实施招标定商,在评标过程中适当下降投标价格的比重,对技术水平、开发经验、电力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和风电上网保障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虑;第三,在风电项目开发地构建风能资源使用补偿机制,要求开发商提交“风能资源使用补偿基金”,将其用于风能项目在当地的开发补偿;第四,进一步细化标杆电价政策中地区的分类,切实将地区间的差异考虑在其中。
2.加大风电产业的宣传力度
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中国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这就要求我国的能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风电的定价要稍微高一些,很多企业和居民在使用时出于费用的考虑,都会选择污染较大的火力发电,这就要求内蒙古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大对风电产业的宣传力度,转变全体成员对绿色电力的认识,自觉选择定价稍微的风电;政府对于使用风电的企业和居民,可以将电费差价在企业所得税(或贷款利息)和个人所得税中抵免,以此来激发企业和居民购买风电的热情。此外,内蒙古电网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建设常规发电能源的煤电时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积极探索风电的开发,从而为风电提供及时、可靠和方便的电网输送通道。
3.加快发展智能电网,为风电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内蒙古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但是该地区的能源需要却相应较低,这就必须通过构建智能电网来为风电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良好平台。智能电网的发展,将形成西、北部能源丰富地区的送端电网和东、中部地区能源需求旺盛地区的受端电网,切实提高电力的承载能力,实现风能的大容量、长距离、跨区域、高效率和低损耗输送。风能目前在内蒙古主要是用于生产电能,而智能电网的构建将显著提高电网接纳和调节风能的能力,从而切实促使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具体说来:智能电网使用柔性输电和特高压输电等技术,能够对大规模风电基地网架结构和送端电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满足风电大规模输送的需求;智能电网使用储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对风电并网的技术标准进行完善和规范,从而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智能电网的配用电设备能够实现对风能的接纳和协调控制,切实让用户享受到风电带来的好处。
4.健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认证体系
内蒙古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这就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构建风电机组技术标准及涵盖设计、建设、投产和运营的检测认证体系,对即将批量生产的风电机组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在模拟工况下的性能试验及完成安装调试运行后风电机组的实际出力情况进行测评。当然,构建健全的内蒙古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认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实施,在现阶段可以采用强制规则并辅以财税补贴等政策,让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批量化生产设备前,使用国际先进标准对零部件及整机进行充分检测,以消除因风电设备质量不过关而带来的运行隐患。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