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教育的含义

社区教育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教育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教育的含义

社区教育的含义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8)01-0001-03

科学地执行和应用《社区卫生服务常规监测管理指标体系》,必须要明确指标的含义、标准和衡量要素,以便在执行中对指标体系的理解和评价更加规范、统一。

1社区政府监管指标体系

1.1政府政策与扶持

1.1.1社区卫生服务多部门参与指标标准: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或实际行动指标,有文件或规章且有具体行动为满分,否则酌减。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社区居民的家家户户,没有多部门的参与,就难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衡量要素:检查相关文件和规定,能够提供多部门参与事实证明。

1.1.2上级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指标标准:有政府或相关部门制订的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并有明确的制度和措施。指标含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刚刚起步,社区机构实力还很薄弱。通过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尽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衡量要素:检查是否有文件规定、合同或者是规划、计划,是否有上级医院支持社区工作的行为记录等。

1.1.3当地财政支持情况指标标准:核实各级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持情况,测算社区人均费用(据文件和实际拨款测算,以区为单位年度计)。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服务是提供基本医疗的首诊机构,各级政府财政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的基本条件。衡量要素:检查相关政府文件,检查财政拨款账目。

1.2人力资源配置

1.2.1社区全科医师人口比指标标准:全科医师与人口数之比2~3名/万人口[1]。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配置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和水平,这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充分落实的基本条件。衡量要素:根据社区居民人口数,计算社区居民全科医师数量比。区域内的社区全科医生应该包括不同所有制机构的全科医生数量。

1.2.2社区公共卫生医师人口比(或中医师配置) 指标标准:公卫医师与人口数之比1名/万人口。指标含义: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配置必要的公共卫生医师,这也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必要条件。衡量要素: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事档案检查结果,计算公共卫生医师与人口数之比。

1.2.3社区护理人员人口比指标标准:计算护理人员与人口数之比2~3名/万人口。指标含义:护理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主干力量,没有足量的社区护士作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会受影响。衡量要素: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事档案检查结果,计算社区护理人员与人口数之比。

1.3健康产出与保障指标

1.3.1婴儿死亡率指标标准:等于或低于全市指标平均数为满分,每高出1‰扣2分。指标含义:婴儿死亡率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健康的综合指标,为居民提供全面、综合、有效的卫生服务有利于本指标的提高。衡量要素:检查权威部门提供的健康指标体系。

1.3.2孕产妇死亡率指标标准:等于或低于全市指标平均数,每高出1/10万扣2分。指标含义:孕产妇死亡率的含义同婴儿死亡率指标。同时,也说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围产期服务的重视程度。衡量要素:检查权威部门提供的健康指标体系。

1.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标标准:等于或低于全市指标平均数,每高出1‰扣2分。指标含义: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除表示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功能落实情况外,也说明社区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衡量要素:检查权威部门提供的健康指标体系。

1.3.4因病致贫和返贫率指标标准:①无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②高于10%不计分。指标含义: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衡量要素:查看有关档案,检查社区贫困人口的疾病经济负担。

1.3.5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社区服务覆盖率指标标准:①纳入80%以上;②低于80%不计分。指标含义:把医疗保险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对常见疾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将会大大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保险经费。衡量要素:检查社区居民的医疗保险档案,计算纳入社区机构参保人数。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监管指标体系

2.1制度管理与设施建设

2.1.1规章制度建设情况指标标准:据制度①健全;②健全,但不完善;③不健全的建设情况判断。指标含义:规范的制度建设是有效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就不能规范运作。衡量要素:监查者核实管理制度,是否有在职教育培训制度,管理、转诊、服务、诊治、收费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各项卫生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2.1.2组织制度建设情况指标标准:依据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建设及分工要求,据①好、②中、③差判断。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建设是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能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会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任务的落实。衡量要素:是否有明确的领导及人员岗位责任制。领导职责明确、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任务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明确。

2.1.3独立财务及财务管理的规范性指标标准:检查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结果。依筹资、财务收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据①好、②中、③差判断指标含义:规范的财务管理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的基本条件。衡量要素:社区卫生机构账目,财务收支情况符合财务制度要求,社区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合理。

2.1.4房屋设施面积指标标准:建筑面积不少于1 000平方米(站150平方米)。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的房屋建设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条件不足会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居民满意度。衡量要素:面积达到建设规范要求,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

2.1.5床位设置情况指标标准: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但不得超过50张(服务站观察床位不少于3张)[2]。指标含义:适当的病床和观察床设置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就医和医疗康复过程中的及时。特别是有利于常见病治疗及基本诊疗方法的应用。衡量要素: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置一定数量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观察床。病房环境良好,卫生条件达标。

2.1.6临床科室设置、预防保健科室设置、医技及其他科室设置指标标准:有明确的科室编制和科室标牌,科室职责及科室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指标含义:明确科室设置和科室职责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任务落实的重要条件。便于管理上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衡量要素: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间。

2.1.7诊疗设备、辅助检查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指标标准:配备有符合标准的各种诊疗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及其他设备等。指标含义:诊疗设备、辅助检查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时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任务的主要手段,通过有效的诊疗手段和条件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才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质优价量的卫生服务。衡量要素:诊疗设备有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观片灯、体重身高计、出诊箱、治疗推车、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简易手术设备、可调式输液椅、手推式抢救车及抢救设备、脉枕、针灸器具、火罐。辅助检查设备有心电图机、B超、显微镜、离心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电冰箱、恒温箱、药品柜、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高压蒸汽消毒器等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预防保健设备有为查床、妇科常规检查设备、身长(高)和体重测查设备、听(视)力测查工具、电冰箱、疫苗标牌、紫外线灯、冷藏包、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等基本康复训练和理疗设备。健康教育设备有健康教育影像设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档案、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与费用结算有关设备等。

2.2人力资源管理指标

2.2.1中心卫生服务人员配置、医护比例指标标准: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服务站:根据辖区人口每万人配备2名全科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医执业医师。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和水平,这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充分落实的基本条件。衡量要素:计算社区居民全科医师数量比、护理人员数量比和医护比例。社区居民全科医师数量比、护理人员数量比的计算应该包括不同所有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

2.2.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称结构或质量指标标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比例配置科学,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机构配置合理的专业卫生人员结构和职称结构有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衡量要素: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2.2.3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率(%) 指标标准:社区医师近三年接受培训情况,培训的合格情况。指标含义:培训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能力和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衡量要素:检查社区医师培训记录,检查社区医师培训的专业及合格情况。

2.2.4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持证上岗合格率(%)、执业护士(或助理护士)持证上岗合格率(%)指标标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助理护士)持有合格的执业证件。指标含义:社区专业卫生人员执业持有与身份相符的证件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衡量要素: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技术人员证件,核实证件与服务身份的符合情况。

2.3服务功能及效率

2.3.1门诊服务项目范围指标标准:在门诊服务中能够开展常见病诊治、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康复、心理咨询等项目。指标含义: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及时性和可得性的常见疾病诊治以及健康维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有通过门诊服务有效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才能够实现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宗旨。衡量要素:审查常见病诊治、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康复、心理咨询、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目开展情况的记录,据测评标准对每一类内容根据开展情况和效果赋予相应的分数。

2.3.2家庭健康指导及诊疗服务状况指标标准:在家庭服务中能够开展常见病诊治、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康复、心理咨询等项目。指标含义:家庭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庭服务有效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衡量要素:审查常见病诊治、健康咨询、护理、康复、心理咨询等项目,检查服务记录。按照好、中、差打分。

2.3.3产前/后保健状况指标标准:社区的孕产妇保健有计划和登记,根据孕产妇情况进行门诊保健或家庭保健。指标含义:孕产妇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保健和产后保健是保证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衡量要素:检查有无围产期保健和保健指导记录,产前检查记录、产后检查记录。

2.3.4中医中药服务指标标准:运用中医理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对辖区内居民进行预防、保健、医疗。指标含义:中医医疗方法特别适应于社区常见疾病的防治,有特色的中医中药服务可以更好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全方位开展。衡量要素:检查中医科或中医诊室的开设情况、是否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品种数量。

2.3.5计划免疫接种率(%)指标标准:社区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各种计划免疫接种的完成情况达到目标要求。指标含义:计划免疫工作是预防保健的一项主要工作,该项工作反映了社区预防保健功能的落实情况。衡量要素:检查计划免疫工作制度,检查计划免疫工作记录,各项计划免疫指标不低于95%。检查居民计划免疫接种结果。

2.3.6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管理覆盖率(%)、精神病管理覆盖率(%)、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覆盖率(%)、康复病人管理覆盖率(%) 指标标准:各类指标相关的工作已经开展,形成规范的档案管理,登记及时,管理有效。指标含义: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的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项主要功能和任务,形成档案规范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群的健康素质。衡量要素:检点人群的档案管理,检查疾病登记和健康服务登记情况,并根据管理的规范性和及时性打分。

2.3.7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居民健康建档覆盖率(%)指标标准:充分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居民健康档案。指标含义: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档案的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加强社区重点人群管理和重点疾病管理的基本条件。衡量要素:检查档案管理情况,检查相关项目开展的登记和记录,以及健康教育开展的次数和健康教育专栏开设状况,根据管理的科学性和相关工作的效果打分。

2.4可及性及连续

2.4.1为社区居民首诊比例指标标准: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社区首诊制度。指标含义:建立首诊制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衡量要素:调查除急诊外就诊的社区居民,社区首诊率不低于60%。

2.4.2转诊及转诊病例符合比指标标准: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进行转诊,及时告知病人不能转诊的原因,对上级医疗机构和外部转来的病人做好安排,并能够延续其必要的治疗护理方案。指标含义:形成规范的转诊机制,对于合理救治病人和降低医疗费用有很大益处。衡量要素:根据转诊制度能够把符合条件的病人转至上级定点医院或相关医院,同时把符合社区治疗和康复要求的病人及时转回社区。

2.4.3入户访视率指标标准:建立医师对辖区内居民的巡访制度。指标含义:建立巡访制度可以密切联系辖区内居民,了解居民健康状况,更好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衡量要素:检查医生每月巡访量,巡访日志是否内容真实、完整。

2.4.4医护人员知晓有关制度与程序、诊疗记录归档合格率(%)、诊疗记录归档及时率(%)指标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知晓卫生服务中心(或站)的各类规章制度,执行过程明确,形成自觉遵守制度的行为。指标含义:制度建设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有效落实的基本条件,只有严格执行制度才能够发挥制度的效力。衡量要素:检查制度建设情况,抽查社区卫生服务员工对各类管理制度的知晓情况,询问实践工作过程中执行制度的情况。

2.5医疗范围、规范及质量

2.5.1急诊处理知识合格率(%)、基本用药目录知晓(知晓/总人数)指标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熟知基本用药目录。指标含义:作为疾病首诊机构的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医疗服务的知识和方法,更应该熟练掌握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用药目录是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衡量要素: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掌握急救知识、急救操作和基本用药目录的掌握情况。

2.5.2医疗不良事故发生率(%)指标标准:诊疗过程中有效控制或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掌握发生不良反应后积极的应对处理方法。指标含义:诊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避免的现象,社区医疗条件和救治条件较差,避免诊疗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和发生后的及时救治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衡量要素:检查了解不良现象发生的情况、考核医务人员处理不良反应的知识和能力。

2.5.3隔离、消毒合格率(%)、处方合格率(%)、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合格率(%)指标标准:诊疗物品的隔离、消毒符合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要求;开具的处方合格;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符合要求。指标含义:隔离、消毒、处方规范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都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所必需的条件。衡量要素:按照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要求对隔离、消毒、处方规范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进行检查。

2.5.4基本目录外用药费用比(%)指标标准:基本药品目录外用药费用不超过用药费用的10%,特殊情况的药品目录外用药应有明确的解释记录且符合诊疗规范的要求[3]。指标含义:基本药品目录外用药费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既是诊疗规范的要求,也使控制医疗费用的需要。衡量要素:检查用药情况和用药记录,重点检查有基本药品目录外用药或基本药品目录外用药超标的病例。

2.5.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指标标准:依据对病人和社区居民抽查结果。计算内容包括:对医疗质量、医药费用、病情处理全过程、转诊及预防保健等。指标含义: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和服务质量的标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否持续发展的依据。衡量要素:社区居民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按照居民满意度和监测者评价结果计分。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关于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2001

[2]董先雨.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5.

社区教育的含义范文第2篇

1.1缺乏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高等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已经达到本科甚至硕士水平。而我国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以岗位培训和社区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为主,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社区护理课程或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但本质上缺乏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

1.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学校学习阶段授课教师缺乏社区实践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不能将社区护理的理念、实质传授给学生。社区实践阶段由于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太健全,从而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准确理解,很难达到在社区实习的预期目的。

1.3缺乏符合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特点的社区护理教材

由于我国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严重缺乏,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其社区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均不够丰富,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借鉴国外、预防医学的教材,所学内容有许多与原有的其他护理教材重复,难以突出“社区”、“护理”的特点,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的思考

2.1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在一个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下,临床带教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社区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带教老师应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与社区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涉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社区保健内容及保健制度、社区健康与健康促进以及社区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妇女、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保健及护理知识等。

2.2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以整合优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为指导,着眼于护理岗位需求,从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利用暑期个人实践、社团活动、家庭访视、社区见习、社区实习等,深入社区,早期接触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并要求在活动结束后要写出详细的体会,然后进行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升华,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能够认真理解社区护理的真实含义,以利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

2.3加强学生的基本社区护理技能培养

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社区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在注重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特殊人群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三、结语

社区教育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镇(乡)成人学校;特点与功能;发展趋势

一、镇(乡)成人学校的时代意义

(一)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首先提出;得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肯。之后,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制订法规,倡导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在中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第一次正式明确“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并列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行动目标。终身教育不仅仅是指每个个体在他的一生当中都要接受教育,而且是指全社会的所有人都要终生学习。世界各国之所以接受并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是与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分不开来的教育。

(二)知识经济时代与终身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的范围迅速扩大,种类成倍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不再是目光所及的范围,而是整个地球,甚至包含着宇宙空间的一切领域。因此,联合国对现代文盲赋予了新的含义:不识字;不会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包括文字、图表符号;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理。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科盲或信息盲。即不懂得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就是“文盲”。新的科学进展和信息爆炸使得终生不间断学习成为必须。对于常人即使终身不间断学习也很难把握新的知识和信息的万一。

(三)教育功能的拓展与终身教育体系

一般说来,中国的教育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构成的。

于是一些人把成人教育视为普通教育的补充与延伸。也有人把成人教育视同职业教育。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下,甚至有人主张成人教育产业化。它们至少可以说明,镇(乡)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主导环节。

镇(乡)成人教育是属于社区教育的范畴。社区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人德威(deway,1915年)使用,他提出学校是社会基础的思想。一些学者在美国进行了实验。这一实验内容庞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特殊教育。包括成立低成就教学班、成立天才儿童教学班,以及对残疾儿童实施的特殊教育。

二是辅助或补充教育。包括为青年、成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机会、推行职业合作教育,辅导部分学生在上课的同时,给予每周15小时的就业训练,并安排其毕业后的工作。与各大学合作,开办给予学分的夜间大专补习教育等。

三是自我完善教育。包括推行社区辅导计划,征募热心的义务工作人员、学校与地方的卫生机构合作,推行社区保健活动、训练各种运动技能,推行社区体育活动,每年举办社区运动会、推行社区福利活动,注意社区环境的美化和公害污染的预防等。

这一实验把学校与社区协调起来,学校成为社区的资源,被社区所用,为社区服务。最初在欧美流行起来,并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成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

毫无疑问,这种教育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更加关注人本身完善以及与环境的和谐,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扩大。

二、镇(乡)成人学校的功能特点

(一)国内外关于社区教育的几种见解

马丁(J.Martin,1987)认为,社区教育主要针对社区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使他们认识自己,改善他们的政治地位;哈格雷斯(d.hargreaves,1985)则主要从社会角度看待社区教育。他认为:社区教育有利于创造教育公平,促进地方政府与志愿者之间的和谐,使人们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鼓励社区获得教育资源,使教育成为民主和社会和谐的促进剂;弗莱彻(C.F.Fletcher)则从教育本身来看待社区教育。他认为:社区教育就是教育领域内的社区参与、是把教育中心纳入为社会生活的主动服务中、社区教育就是把中、小学和高等学校转变为适合一切年龄人的教育中心和娱乐中心的过程。

可见,由于对社区教育看待角度不同,人们对社区教育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在中国,人们主要从与传统教育的区别的角度看待社区教育,有两个不同的角度。

王文轩、陈格从多角度看待成人学校。认为:镇(乡)成人学校有如下特点:它集教育培训、生产示范、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于一体,以投入少,效益高、直接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镇(乡)成人学校处在县、镇(乡)、村三级成人学校网络中的居中位置,起着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桥梁作用;镇(乡)成人学校在“科教兴农”、“农科教结合”、“普职成统筹”等农村教育改革中发挥基地作用;镇(乡)成人学校既可以办学历教育,又可以办各种短期培训,层次多样,形式灵活,最贴近实际。

曾法松、王朝利则从成人学校本身体现的特点来看待成人学校。认为镇(乡)成人学校有如下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了文化教育为基础,以技术教育为重点的综合性教育特点;在办学形式上,体现了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的特点;在办学规格和时间上体现了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灵活性特点;在办学性质上,体现了横向联系,联合办学的特点;在管理体制上,体现了教育部门宏观指导,镇(乡)政府具体领导,部门协作、统筹规划等特点。

(二)镇(乡)成人学校的功能

镇(乡)成人学校无疑是一个地域-社区概念。因为镇(乡)本身就是一个地域概念。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社区居民。其布局、组织、协调以本地行政辖区为基本范畴。当然,镇(乡)政府并不是唯一主体,社区以及社区成员也是镇(乡)成人学校的主体。其多主体性还包括镇(乡)成人学校服务与被服务对象的多主体性,镇(乡)成人学校协调的多主体性;因为服务对象的多主体性,使得镇(乡)成人学校的目标也是多样的。至少包括社会目的,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员;社区目的,实现社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居民目的,满足社区居民自我完善的需要。因而,镇(乡)成人学校具有多功能性。镇(乡)成人学校服务于社区内部的各个群体。凡能够满足各个群体的活动都可以是成人学校的功能。例如,王文轩、陈格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镇(乡)成人学校具有如下功能:扫盲功能、培训功能、学历教育功能、科技推广功能、辐射功能和自学考试功能。外国的一些专家认为社区教育有6个功能:社区公共资源利用功能、无差别服务功能、反映服务对象需求功能、多种教育计划功能、组织协调功能、经费筹集功能。

综合各方意见,镇(乡)成人学校具有如下功能:第一是自我完善功能。社区和居民都需要自我完善。社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自我完善;第二是技能提高功能。为职业服务的技能在社区教育过程中得到提升;第三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功能,―是通过提高人本身的素质来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第四是净化社区环境功能―主要是通过教育改善人文社会环境;第五是社区资源利用功能。社区教育大多利用公共设施和资源,主要是借助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来实施计划。实际上目前的中国镇(乡)成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都是由镇(乡)政府提供的。而教员主要是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一些成人学校还具有经费筹集、自我完善造血功能。

经费来源是判断镇(乡)成人学校性质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主要是私人捐助和政府资助。多数是私人捐助为主而政府资助为辅。这保证了社区教育的社区自我组织特征。在中国,由于正在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过程中,目前政府仍然在社会中起着主导作用。私人捐助很少,政府拨款成为镇(乡)成人学校生存的基础。也许,正因为如此,目前镇(乡)成人学校还不太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组织教育体系。

三、国内学术界对于社区教育性质的看法

(一)社区教育的性质

一种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体制。是一定地域内,政府统筹、社会参与,促进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教育体制。包括教育与社会两个方面。另一种相近的看法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大的教育概念。它包括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动力机制、教育体制和社区教育的本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认为社区教育是实现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途径。

(二)镇(乡)成教在教育分类系统中的位置

目前,中国对于教育的分类有4种方式。

1、按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划分。有人把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于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学校教育。

2、按地域空间划分。有人把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社会教育;是校外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

3、按规范性程度划分。有人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把社区教育划分为非正规教育。

4、按教育系统划分。把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系统、行业(企业)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社区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系统。

基本结论是,无论怎样分类,镇(乡)成人教育既不属于传统的教育系列,又不属于狭义的社会范畴,而是教育与社会结合的范畴。

国家教委把镇(乡)成人学校的任务确定为“镇(乡)成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农民开展广泛的适用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基层干部技术人员等进行岗位培训。”镇(乡)成人教育的性质界定为“镇(乡)成人学校是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镇(乡)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的综合体、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基地。”

四、镇(乡)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成人教育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扩展到县、镇(乡)、村各个层面。宁波市现有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5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城区100%的街道、社区都已经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社区教育已经走进城市、走进乡村、走进山区。成人教育成为覆盖城乡,形成全新教育体系;经费筹集趋向多元化,但经费支持主要依靠政府。虽然有的镇(乡)成人学校也开展一些婴幼儿早期教育、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老年教育,但短期的技能培训仍是镇(乡)成人学校的主要业务。目前,镇(乡)成人学校的管理人员都是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以宁波象山县为例,镇(乡)一级的成人学校管理人员,是以镇(乡)为单位设置的,是镇(乡)政府的在编人员,实行所谓“编制在校,工作在镇,管理在县”管理体制;通过政府组织的检查评比强化了政府作用。为了促进各个镇(乡)成人学校开展工作,各级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都会进行各类评比和检查。国教委颁布了“示范镇(乡)化技术学校规程”,浙江省教委要对镇(乡)化技术学校进行等级评估,通常制定教育强县标准,各市、县又制定教育强镇标准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年审达标工程,还需要检查、评比。镇(乡)成人学校都是检查、评比的对象之一。这些检查、评比既关系到各地的荣誉,还关系到经费的拨付。结果是镇(乡)成人学校的日常活动也纳入到镇(乡)政府的计划之中。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仍然会继续,直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到小政府大社会的阶段,真正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1999(3).

2、王文轩,陈格.谈谈镇(乡)成人学校的几个功能[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3、曾法松,王朝利.镇(乡)化技术学校的办学特点[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社区教育的含义范文第4篇

一、现代大教育的重要环节――社区

社区,一般社会学定义为在一定地域聚居的群体,它是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社会活动,是一个以区域界定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实体。它有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区域性;二是生活的共需性或文化的认同感。传统的教育,是以课堂教学班为基础的学校教育。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一个现代的大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大教育体系应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社区教育则是三者一体化的桥梁,它是现代化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也是一样:作为以终身体育为特征的大体育,也可以在社区体育中生根开花,因为社区体育是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实现终身体育并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社区体育在大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同样地反映了社区教育模式多样性的特征,它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满足着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育需求。从而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入的健康成长发挥着学校体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相互关系

学校体育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的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和重点。

学校体育之所以成为社会体育的基础,是因为它具有三个优势:

1.它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思想品质。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使学生掌握“三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2.有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

3.具有完成目的、任务的场地设施和经费保证及各种基本人力和物质条件。

但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一些机械、呆板、枯燥的成人化的体育教育方式去训练学生的身体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发展人的心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学校体育主体――学生对运动的需要和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特点及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而且,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基本是在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系统中进行,造成了学校体育和社会的隔离。

如何克服学校体育在现行体制下的一些弊端与缺陷。社区体育的出现就为我们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很好的载体。社区体育因为其具有的活动范围的区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参加活动对象的广泛性,为新世纪的体育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思路。

传统的学校体育与现代的社区体育相比较,两者的差别和特点十分明显。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人文化和终身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同时,学校体育因为其具有的三个主要特点,是开展社区体育的基础。首先,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人才资源。我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生在校学生共约两千余万人,体育教师全国约有40余万,学生有充沛的体力与精力,教师有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他们的参加,促使社区体育朝着“轻松、愉悦、活泼”的方向发展,解决了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开展社区体育的另一难点是体育活动场所不足。目前几乎每个学校都具备一定的体育设施,在搞好学校体育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投资和管理,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这样,既解决了社区体育活动的设施场地、器材不足的难题。又使学校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这将是学校和社区双赢的举措。

三、社区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社区体育作为学生课余体育的一种形式,社区作为学生课余体育实践的重要场所,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体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载体。任何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都是社区成员。学生作为个体,不但要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要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可以弥补在学校体育运动中的不足。这样,既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家庭的相互联系,树立起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又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尊师重教新风气的形成,使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更加贴近。而且,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知识、信息的同时,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2.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终身体育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从生命开始至结束参与体育,使体育成为人生中的重要内容;二是指以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指导人生的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社区体育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1)社区体育有益于培养青少年的终身体育意识。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有趣,自我选择性强,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在学校体育过程中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和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2)社区体育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学生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选择活动内容的形式,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3)社区体育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体育习惯是人经过长期体育实践而形成稳定的从事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相对于学校体育来说,社区体育活动具有的灵活性、趣味性和自主性特点,使得学生较容易地坚持活动,从而完成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逐步养成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过程。

社区教育的含义范文第5篇

研究方法

按分层抽样原则抽取上海地区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共4个年级的在读学生。实际发放并回收问卷4972份,调查范围包括8所小学、12所初中、7所高中,其中,来自中心城区学校的样本3418份,郊区城镇学校的1554份。1.2问卷制作1.根据众多学者认同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理论假设,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从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手段、内容、条件、效果等的体验程度制定问卷的最初条目。条目的回答和计分采用里克特5级评分方式,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依次计5、4、3、2、1分。

5名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价和修订,删除不合理和意见不一致条目,保留专家均认可的53个条目。3.为了使问卷的文字表述能够符合小学3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两位小学语文老师对问卷进行文字上的修改,建立小学3年级学生专用的问卷复本。4.增加4个反向条目作为诚实度检测,这4个反向条目与问卷中另4个条目一一对应,内容一致,提问方式相反。最后的问卷条目总数为57题。

在回收的问卷中,对超过5题未回答的问卷做废卷处理。另外,根据诚实度条目的测试,4道反向题与相应正向题的得分相差超过4分的问卷也做废卷处理,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055份,有效率61.4%。根据有效问卷总编号的奇偶抽取其中奇数号问卷(1528份)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假设模型的建立,偶数号(1527份)问卷用于验证模型的适宜度。

首先,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问卷的KMO系数和Bartlett球形检验以考察取样适当性,然后,对1528份问卷样本中的53个条目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再采用方差最大化的正交旋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寻找独立的潜在因子。因素分析时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条目筛选:1)条目变量的单个因子负荷值必须大于0.5;2)条目变量不能在2个以上因子上都有较高的负荷值;3)每个因子至少包含3个以上条目。根据潜在因子所包含的条目为潜在因子命名。

将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的潜在因子作为一阶因子,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作为二阶因子。根据因子含义建立一阶和二阶因子间的路径关系,确立理论结构模型。采用AMOS7.0软件和另一半的1527份问卷样本对该理论模型进行适配性检验。采用SPSS15.0对样本因子得分进行因子间和年级间的差异比较,显著性定在0.01水平。

研究结果

本问卷的KMO系数为0.966,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3366.98(df=1225),显著性为P<0.001,说明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该量表适宜进行因素分析。经多次条目筛选和因子旋转,本研究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取31个条目,潜在因子7个,累计贡献率为60.04%。各条目变量的因子负荷及因子名称见表2。第1个潜在因子(F1)包含6个条目,主要涉及体育课的内容、形式等,因此,命名为“体育课程”;第2个潜在因子(F2)包含5个条目,条目内容反映社区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命名为“社区教育”;第3个潜在因子(F3)包含与家长有关的5个条目,主要体现家长自身的习惯以及陪同和督促,因此,命名为“家长示范”;第4个潜在因子(F4)包含反映体育课堂之外的体育器材、场(馆)和教师的重视等6个条目,因此,命名为“学校条件”;第5个潜在因子(F5)有3个条目,反映了家长在体育锻炼上的经济投入,因此,命名为“经济支持”;第6个潜在因子(F6)所包含的3个条目反映教育制度的要求,因此,命名为“教育制度”;第,7个潜在因子(F7)包含的3个条目都是反映学生的体育锻炼目的,因此,命名为“个体认知”。各因子的贡献率如表2所示,其中,体育课程和社区教育因子有较高的权重,显示其在模型中重要性。

采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将前述7个因子作为一阶因子,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等3个因子作为2阶因子。根据各因子的含义,其中,“体育课程”、“学校条件”、“教育制度”、“个体认知”与学校教育的关联密切,“家长示范”和“经济支持”可归为家庭教育因素,因此,建立理论模式路径图如图1所示。模型的估计方法为极大似然法,样本数据为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外的另一半样本数据1527份。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很好。模型参数:RMSEA=0.045,GFI=0.93,AGFI=0.92,NFI=0.91,CFI=0.93,IFI=0.93。标准化路径参数显示,2阶因子和1阶因子间以及2阶因子间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这表明,本研究依据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体育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假设得到较好的验证。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共包含7个潜在因子。由于每个因子包含的问题变量数不同,因此,各因子得分用该因子所包含各题得分的平均值来表示。对该7个潜在因子的得分进行单因素重复测试方差分析,Mauchly球形检验显示,P<0.05,需要进行修正。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进行修正后,因子主效应显著,F(5.08,15521.25)=1106.54,P<0.01;Games-Howell法多重比较显示,7因子除学校条件和教育制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余两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因子得分从大到小顺序为:体育课程>个体认知>教育制度>学校条件>家长示范>经济支持>社区教育。

根据前述有关三位一体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计算出3个二阶因子的得分。由于每个二阶因子所包含的一阶因子数不同,因此,二阶因子的得分用其所包含的一阶因子得分的平均值来表示(图3)。采用4(4个年级)×3(3类教育)两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级学生所受三方面健康教育程度的差异。Mauchly球形检验显示,P<0.05,需要进行修正。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进行修正后,教育类型主效应显著,F(1.93,5900.13)=1683.09,P<0.01,表明在健康教育方面,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高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高于社区教育;年级主效应显著,F(3,3051)=120.78,P<0.01,表明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5.80,5900.13)=14.58,P<0.01,说明在不同年级上,学生对三类教育的认可程度的差异程度不同。单纯主效应及多重比较显示,各年级组的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从均值的变化程度看,在初2和高2年级,对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认可度差异较大,小学3年级和5年级学生对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认可度差异较小。#p#分页标题#e#

讨论

基于上海市中小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存在7个潜在因子,它们依次为体育课程、社区教育、家长示范、学校条件、经济支持、教育制度和个体认知。这7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补充。在开展以提高青少年体制健康为目标的体育健康教育活动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该7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加强。这一结果在以往的有关文献中尚未提及。目前,有关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理论模型是以学生受教育场所为标准进行分类的。考虑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区,因此提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7个因子中的体育课程、学校条件、教育制度和个体认知等4个因子综合形成学校教育因子,家长示范因子和经济支持因子合成为家庭教育因子,剩下的1个因子为社区教育因子。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与数据的配合度较高,说明因子内各条目变量间的关联性较高而不同因子间的独立性较强,同时,有些因子又受到上一级共同因子的影响。结合问卷内容显示:1)体育课的形式、内容、教师上课态度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之间有关联;2)学校的体育器材、场(馆)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的重视程度也是有关联的;3)升学考试、技能测试等制度性要求与学生对体育健康的认知之间存在相互独立性;4)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将经济投入与言传身教(家长示范)混为一谈;5)社区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因子,不仅仅是因为活动场所上的不同,其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和功能均有别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因此,本研究在验证三位一体教育模式适配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三方面教育的进一步细分,这有利于我们更确切地找到当前阻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干预。

本研究所构建的3个二阶因子中,学校教育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33.5%,家庭教育因子为16.4%,社区教育因子为10.1%。因此,学校教育是三类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其中的体育课程因子在7个一阶因子中贡献率最高,说明该因子较其他因子对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影响最大。从干预的角度,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的教育效果是首先需要重视的。问卷中的相关条目(表2)已经提示:作为体育课程的主导者,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某种培训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他们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体育课,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促进体育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国外的研究也类似结论[20]。基于上海市的调查数据还显示,学校教育的4个组成因子间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虽然同属学校教育,但学生对其中的4个方面的认可度和所受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体育课程的得分最高,这反映了当前上海地区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也就是说,学校体育课程依然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体质的主要途径。在“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中,学校体育课程居于核心地位。本研究也发现,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个体认知得分较高,但与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现象存在矛盾。也就是说,学生明知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并没有真正去落实锻炼行为,在认知和行为之间存在差距。“知、信、行”理论认为,在“知”和“行”之间还需要以“信念”为中介,学生对锻炼和健康之间还缺乏必要的信念。社会认知理论提到的自我效能感也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中介。从干预的角度,要让学生去体验运动、体验成功、树立信心,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另外,学生可能对失去健康的危机感不足;在客观上还存在锻炼时间、设备、场地上的限制。当前的教育干预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应该突出以人为本,开展多种方式的体育活动,提供各种体育保障设施。“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中,首先要切实提高学生对健康锻炼的个体认知,并在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创造条件,促进健康认知向锻炼行为的转化,形成自觉锻炼的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家长示范和经济支持两个影响因素。其中,家长的示范作用,如自身的锻炼习惯以及陪同、督促子女参加锻炼的次数等对子女的影响较大。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子女锻炼,他们愿意给予经济支持,如购买体育用品,让子女上体育辅导班等,但所实际收到的健康教育效果却不理想。从干预的角度,要促进青少年健身锻炼,应该呼吁家长能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动子女多参加体育锻炼或其他户外运动,起好表率和榜样作用。家长的共同参与能使子女体验到更加强烈的快乐感,能更好激发他们的锻炼愿望。

基于本研究的调查数据进行不同年级的三位一体模型及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首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学校教育开展得最好,社区教育开展得较差。原因是中小学生大多在学校接受各种教育,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认可度较高。学校教育受政策影响大,管理相对容易,便于统一行动。政府的监督和升学制度中的调整都很容易在学校教育中体现。而家庭教育又因人而异,家庭间的差异较大,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以及经济投入存在较大差异。社区教育方面,一直是学术界比较重视同时又是起步较晚,管理上难度较大一块。社区的体育工作缺乏专人指导,而且很多学生平时就是学校与家庭间两点一线,很少去参与社区的活动。课业负担、场地、伙伴等也是制约中小学生校外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形成的因素[7]。国外学者也发现,社区教育的工作较难开展[17],同时也提出,社区教育有着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9]。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教育。其次,健康教育的年级特征分析显示出,低年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可度高,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认可度降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年纪,年龄小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年龄大就有更高的独立性,不容易接受教育。低年级学生容易受学校、家庭或社区环境的影响,因此,应该作为开展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导,社区的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到了高中年级,一方面,学生的个性上的可塑性降低,已经养成的习惯不容易改变,对教师、家长的指导会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另一方面,升学的压力增大,学生较多考虑文化课的成绩。本研究提示,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同,应该更早地开展,同时,在教育的策略、内容和方法上应该因对象的年龄而异。#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