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并紧扣文章的主题,要突出论文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使之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作用。
2.字数不应太多''''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3.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或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题目中尽量不要用标点符号。
4.必要时可用副标题来做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在正题下加括号或破折号另行书写。
5.若文章属于“资助课题”项目''''可在题目的右上角加注释角号(如、#等)''''并在脚注处(该文左下角以横线分隔开)书写此角号及其加注内容。
6.为了便于对外交流''''应附有英文题名''''所有字母均用大写,放在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的下面。
二.作者署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要能反映实际情况。
1.作者应是论文的撰写者''''是指直接参与了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对该项研究作出实质性贡献''''并能对论文的内容和学术问题负责者。
2.研究工作主要由个别人设计完成的''''署以个别人的姓名;合写论文的署名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学生的毕业论文应注明指导老师的姓名和职称。作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
3.作者的下一行要写明所在的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注上邮政编码。
4.为了便于了解与交流''''论文的最后应附有通迅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电子信箱地址。
三.摘要摘要是科研论文主要内容的简短、扼要而连贯的重述,必须将论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内容表达出来(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1.具体写法有“结构式摘要”和“非结构式摘要”两种,前者一般分成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栏目,规定250字左右;后者不分栏目''''规定不超过150个字,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学、药学期刊都采用“结构式摘要”。
2.摘要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结果要求列出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显著性。
3.一般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避免用“本文”、“我们”、“本研究”等作为文摘的开头。
四.关键词关键词也叫索引词''''主要为了图书情报工作者编写索引''''也为了读者通过关键词查阅需要的论文。
1.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要求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所列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
2.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词''''并标注与中文一一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每个词之间应留有空格以区别之。
3.关键词通常位于摘要之后,引言之前。
五.引言引言(导言、序言)作为论文的开端''''起纲领的作用,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1.引言的内容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围''''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意义以及前人的主张和学术观点''''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范围和技术方案等。
2.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3.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
六.正文正文是科研论文的主体''''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内容''''其中某些部分(特别是方法和结果)还需列出小标题''''以使层次更加清晰。
1.材料材料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需要详细说明研究的对象、药品试剂、仪器设备等。
(1)如属动物实验研究''''材料中需说明实验动物的名称、种类、品系、分级、数量、性别、年(月)龄、体重、健康状态、分组方法、每组的例数等;如属用药的临床观察''''应说明观察对象的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例种类、症状体征、诊断标准、分组方法、治疗措施、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如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的标准)等。
(2)说明受试药的来源、批号、配制方法等,中药应注明学名、来源,粗提物应标明有效部位或成分的含量和初步的质量标准,若是作者本实验室自行提取的应简述提取过程。
(3)标明主要仪器设备的生产单位、名称、型号、主要参数与精密度等。
(4)标明主要药品、试剂的名称(尽量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名''''不用商品名)、成分、批号、纯度、用量、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及配制方法等。
2.方法
(1)采用已有报道的方法只要注明文献的出处即可,不必详述其过程;若为有创意的方法''''要详细介绍创新之处,便于读者依此重复验证;若是对常规方法作出改进的''''应具体描述改进部分及改进的理由''''同时也要注明原法的文献出处。
(2)对于实验条件可变因素的控制方法(如放射免疫法的质量控制)要加以详细说明''''以显示本文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实验研究论文要设立阴性对照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前者一般采用溶剂作为对照,后者选用被公认的、确有疗效的药物,以验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
(4)在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时,通常要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以体现出药物的量-效关系。
(5)实验设计时应考虑到每组有足够的样本数以满足统计学处理的需要,一般地说,小动物(如大、小鼠)每组至少8~10只,大动物(如狗)每组至少4~6只。同时应说明数据处理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结果一般用P>0.05、P<0.05、P<0.01三档表示。
3.结果试验结果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要求将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并将经统计学处理后的结果用文字或图表的形式予以表达。
(1)表格
①表格设计要清晰、简练、规范。每个表格除有栏头、表身外,还要有表序(如表1、表2、表3……)和表题''''表题与表序居中写''''中间空一格将两者分开。在正文中要明确提及见表×。②表随文放''''一般应列在“见表×”文字的自然段落的下面。
③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
④表题应有自明性。若表中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则在表题的后面注上(±S);若表中各组的例数相等,则在表题后面统一注上(n=X),若例数不等应另加一列,分别注上各组的例数;表中计量单位若一致''''可写在表题的后面''''若不一致应分别写在每个栏头之下''''不加括号。
⑤表内阿拉伯数字上下各行的个位数对齐''''未发现的数据用“-”表示''''未测或无此项用空白表示''''实测结果为零用“0”表示。
(2)插图
①图包括示意图、曲线图、照片图等。
②图要求大小比例适中''''粗细均匀''''数字清晰''''照片黑白对比分明。与表一样图也要随文字放''''先见文字''''后见图。
③每幅图都要有图序和图题''''通常写在图的下方。图题要有自明性。
(3)结果处理时要尊重事实''''要求结果中的数据精确完整、可靠无误,同时要注意不应忽视偶然发生的现象和数据。
(4)药物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要注意交待与药物有关的全部信息''''如疗效、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4.讨论讨论是结果的逻辑延伸,是全文的综合、判断、推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作者充分运用自已对该领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本课题的实践''''提出新见解、阐明新观点之处。
(1)讨论应从结果出发''''紧扣题目''''不宜离题发挥。具体地说应对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结果''''分析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否证实有关假说的正确性''''找出结果中的内在规律''''与自己过去的或其他作者的结果及其理论解释进行比较''''分析异同及其可能原因''''根据自己的或参考别人的材料提出新见解。
(2)讨论中应该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教训''''例如本研究所用方法是否有局限性等;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及本结果可能的推广应用的设想''''这往往对读者的思路有所启发。
(3)篇幅较长的讨论''''应分项目编写''''每个项目应集中论述一个中心内容''''并冠以序码。讨论的中心内容应与正文各部分''''特别是结果部分相呼应。讨论中不应过细重复以上各部分的数据。
(4)为体现讨论的客观性''''写作时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语气。
(5)讨论切忌写成文献综述,更不应简单地重复实验结果,而是从理论上有选择地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解释、推理''''对主要问题''''特别是本研究创新、独到之处加以充分发挥,提出新的假说''''揭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七.致谢凡不具备前述作者资格''''但对本研究作过指导、帮助的人或机构''''均应加以感谢,但必须得到被致谢人的同意后才能署其姓名。致谢一般单独成段''''放在正文的后面。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求引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文献''''包括公开发表的出版物、专利及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1.论文所列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10条''''综述不超过30条。
2.文内标注法:著录时按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直接引用作者全文的''''文献序号置于作者姓氏右上角方括号内。
3.文献序号作正文叙述的直接补语时''''应与正文同号的数字并排''''不用上角码标注。如:实验方法见文献〔2〕或据文献〔2〕报道。
4.著录格式
(1)杂志:序号(顶格).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年、卷(期)、起始页码。如:刘康''''季晖''''李绍平等.三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4):13~18
(2)书:序号(顶格)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码。如: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1~916
5.著录规则
(1)作者:3名或少于3名者全部写出''''并用逗号分隔''''3名以上写前3人的姓名''''后加“等”或“etal”。集体作者要写全称。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
(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
(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
(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
(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
(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
(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五、总结
1.1培训制度不健全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制度普遍不健全、不完善,培训计划经常变动,“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两种现象同时并存。作为真正培训主角的教师也处在被动的局面,在时间、地点、费用等培训的关键问题上不能很大程度的自主,使教师对学校的培训政策、培训计划信心不足,对培训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漠不关心。
1.2培训形式单一
多数学校的师资培训还停留在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上,培训方式主要为教研室活动、同行之间相互听课、督导听课等,这些活动由于缺乏较好的操作性与规范性,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甚至名存实亡。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1.3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价
不能对教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微格教学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1微格教学的准备
2.1.1微格教学原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2.1.2制定微格教学计划。微格教学区别于传统集中培训的地方,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具体单一的技能,并逐项进行训练,必要时对某一单项技能进行多次反复强化训练,当每种技能都掌握后,再进行整体练习,最后形成综合的技能,这是一项具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制定微格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规则地进行培训。
2.1.3确定技能培训内容,制订技能评价标准。
2.2微格教学的实施
2.2.1布置教学场所,必须具备摄像机、三角架、电视机(电脑或多媒体)等基本设备。
2.2.2将受训教师分组,每个小组5~10人。
2.2.3确定训练技能,编写教案。
2.2.4提供示范。指导教师先展示技能评价标准,然后播放一段生动形象、规范有趣的教学示范录像片,在播放录像的同时,指导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示范录像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2.2.5微型课堂实践。10分钟左右。一名受训教师讲课,其他教师听课,主持人录像、计时、时间一到马上结束(无论是否讲完)。2.2.6重放录像,自我分析,讨论评价。所有教师一起观看录像,观看完毕后,先由受训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剖析,说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再由指导教师引导其他教师对受训教师讲课的表现做出平等、客观、公正的评价,先提肯定意见,再提中肯的建设性意见,指导教师做好记录,然后进行总结或作精辟点评并记录,最后将记录交给受训教师保存。
2.2.7根据反馈记录修改教案,重新进行微型课堂实践,重新评价,如此循环,直至掌握所培训的教学技能。
2.2.8其他教师轮流接受训练。
3结果
目前我校成立了师资培训专门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培训队伍,制订了较完善的微格教学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评价标准,对我校专、兼职教师进行了初期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1)90.4%的教师认为培训形式很好,尤其是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医疗工作本身就繁忙,还要不断地更新新业务新技术和进行科学研究,压力越来越大,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传统的集中培训。而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培训,培训场所随机,培训时间灵活,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空隙时间或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工作地点安排培训,能够保证自己在兼顾临床工作的同时顺利完成培训。
(2)80.3%的教师认为培训一针见血,能深刻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决心改正。以往督导办老师听课提出的意见,自己没有直观的感受,因而很难予以充分重视,即使重视了也没有机会立即改正。而采用微格教学培训,自己身上的优势与劣势能通过录像亲眼目睹,印象深刻,从而决心改正,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94.6%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很适用,涉及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项技能。
(4)76.7%的教师认为培训成效显著。费时不是太多,但实践机会多,能进行再循环练习,不断改进,确确实实提高了教学技能。
(5)88.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技能提高的同时体会到了教学的乐趣,并使教育理论知识得到了更新。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的授课艺术发生了变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总体满意度,78%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16%的学生认为“满意”,6%的学生认为“一般”。
4讨论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在1963年提出,是一种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视听技术(如录像等)为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它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并逐项进行训练,必要时甚至对某一单项技能进行多次反复强化训练,当每种技能都掌握后,再进行整体练习,最后形成综合技能。通常将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对每组每一教师轮流进行培训。培训时,受训教师进行10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用摄像机将实况当场摄录下来,随后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像,观看完毕后,先由受训教师做出自我评价,再由指导教师引导其他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讨论和评议。这样,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就变得可被观察、分析和评价,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也可进行选择性的模拟。微格教学在教学技能培训中具有很大优势:
(1)理论联系实际。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使教育教学理论得到具体地贯彻和实现。
(2)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微格教学把一堂课的各教学环节和各种技能分别独立进行训练,每次只训练1~2种技能,便于受训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并通过反复训练、反馈与讨论,更容易完成训练任务。
(3)多层次反馈系统、及时准确。微格教学利用录像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一结束便可立即回放教学录像,受训教师作为“第三者”参与反馈(这是别人的评价不可比拟的,受训教师跳出当事人范围亲自观察自己的讲课,直接看清自己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印象深刻,易于改正),并与同组其他教师和指导教师一起讨论作出评价,反馈全面客观。
(4)实践性强,缩短教师成长时间。进入再循环练习时,扬长避短,激浊扬清,反复实践,直至达标,使受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提高。
论文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的就是反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传播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专题式 教学模式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原则或线索组合为一个个专题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不象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按照教材章节体系依序授课,而是针对学生和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教师根据这些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专题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对于这门课来说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值得尝试。
一.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通识性公共课程,一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教学时间只有几十课时(据笔者所知有的院校28课时、有的36课时、有的48课时不等)。然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从时空上贯穿古今中外,从文体上各体兼有,选文内涵、思想、情感深厚丰富,富有张力、活力。如果依照教材内容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逐章分篇讲述,要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么一鳞半爪,支离破碎。这对于基础薄弱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甚至让学生产生“学无所获”的感觉,另外由于课时紧张及大班授课,课堂上比较占用时间的实践性教学不得不被压缩,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理想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每个人的根。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学会与人合作,与现实和谐相处,奠定从业基础,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常识,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世俗的影响,就业前景的压力,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的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对似乎“没用”的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再加之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大班授课的限制,尽管老师费尽心思的讲,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的失衡。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很多自私、偏激、冷漠,没有是非观念,缺乏道德自律,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修养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可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一般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上课形式一般是大班,学生人数多,要想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或者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不可能的。
4.学生兴趣和现实要求的需要。毋庸置疑,任何一门教学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实需要什么,社会重视什么也必须是我们今天要重视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改变学生不愿接受、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属必然。
二.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专题式教学的各专题或以主题或内容为线索,或以作家作品为线索,或以文体为线索,或以文史为线索设计,便于比较、拓展、引导、延伸,强化突出教学导向或倾向,同时,也利于教师灵活自由运用教材,借助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2.在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和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解式、专题讨论式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挣脱教材,改变与中学雷同的按部就班式的作家简介、背景说明、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分析等程式化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能力。
3.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授课时,适时适量,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时,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通识课。该课程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突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因此教学中选取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涵养真挚感情、锻炼坚强意志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实际,舍弃枝蔓,对于中小学已经进行过长期训练的内容,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要敢于放弃。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中综合性最强的科目,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要各方兼顾,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2.教学方法运用。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全面权威的观念,以点带面。教师以典型作家、典型作品、典型解读示范、引导、调动、启发学生质疑、参与、讨论、写作。其次是设计教学专题,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线索,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的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第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一方面教师的专题讲授,要做到新颖合理,系统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讨论交流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可采取提问对答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等方式,同时注意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
3.教学实施步骤。(1)确立专题。专题的确立是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专题的确立要求教师要比较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究、创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专题,各个专题要独立成篇,专题内部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2)准备教案。教师要对每个专题深入钻研,围绕相关专题搜集资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组织、编排,备好教学内容。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3)专题讲授和研讨。可由教师引导讲授专题,然后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针对专题进行资料搜集,在课堂上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再由教师小结评点。(4)专题小结。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延伸。
四.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专题化设计。专题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为教师所熟悉的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是一个促进,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此外,专题式教学要求对大量信息、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组织、编排,加大了教师课前的工作量。因此,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设计专题。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问题。运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习惯了‘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教学模式的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1]148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如果不改变这种固有的上课习惯和观念,这种教学互动也许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另外还有一些以“获取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差,更容易对课程产生消极怠学情绪。
3.“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由于专题式教学改变过去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孤立地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等老一套教学程序和方法,“而代之以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用人文性、研究性和学术性来提升课程的文化品位。”[2]26它有选择地调整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成各种专题,把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恰当的方式,系统有序、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传统的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地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授的教学模式不同,所以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陆菊.高职院校专题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新闻采访与写作》选修课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