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文化治理

基层文化治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文化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层文化治理

基层文化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志愿者;重要性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也被提上了特殊的高度。然而,文化在基层传播发展中,群众文化志愿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采取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以较高的热精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来,不求物质回报,甘愿牺牲自己的时间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宣传,使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改变了基层文化传播单一、枯燥的格局.基层群众文化志愿考对于促进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群众文化的发展,基层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及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社区的活动还不能满足群众文化的实际需求。基层群众经常自发的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例如,有街道社区的合唱队,舞蹈队等等,虽然,相关部门组织的送文艺下社区活动搞得很有特色,也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欢,但是由于开展的次数十分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群众文化志愿者的发展特点

(一)志愿者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志愿者等级注册以后,一般只通过相关的部门组织简单的学习后,就马上开始服务工作,而对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精神,服务的艺术缺乏系统的指导和专门的培训。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志愿者无所适从,不知道干什么或者怎样去做。一般来说对文化志愿者具有以下要求: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同样需要志愿者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才艺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二)志愿者志愿活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

对于目前的志愿工作,绝大部分志愿者都是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双休日或者寒暑假参加志愿服务的。由于没有一种既定的制度,许多志愿者参加过一两次活动后就退出了志愿者队伍。这一行为不仅影响了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和活动的持续性,限制了志愿活动的规模,而且更不利于志愿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播与发展。

(三)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近年来,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兴起,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城乡基层的文化志愿者。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文化志愿服务在我国还是新事物,蓬勃兴起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存在着总体规模偏小、各地进展不平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还有待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措施不到位、各地各单位开展工作缺少必要的支持等方面的不足。如何规范文化志愿服务、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三、基层群众文化志愿者的长远持续发展

就普遍心理而言,现代人更想追求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并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时尚。文化志愿者是以自己的文艺才能服务大众,把“文化、志愿、服务、基层”四个元素融合起来,引导基层群众创造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全民文化素质明显提升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精神上的富足与认同。在未来的持续发展中,还有很多具体细节需要进行深入的优化。

(一)为文化志愿者提供多层次、特色化的文化服务项目

群众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也需要文化志愿者提供多层次、特色化的文化服务项目。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中,各种群众文艺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社区文化中坚力量组成的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繁荣社区文化的生力军。此外,为了广泛吸收志愿者,可将社区文化志愿者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专家级志愿者,如文化艺术界名人、学者等,为社区文化提供高档次的指导;一类是拥有文化艺术特长的志愿者,如社会文化指导员、文艺团队骨干等,为社区提供经常性的文化艺术指导;一类是热爱文化艺术,愿意为文化艺术事业奉献智力、财力、精力的志愿者,为社区文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二)加大对文化志愿者精神,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

在开展群众文化志愿者服务行动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加强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以实施。加强对文化志愿活动重点项目,重大活动或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力度,特别是一些新的项目,新活动中涉及到的机制,管理,招募等内容都进行翔实的宣传报道。

(三)建立完善的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才是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长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研究制定文化志愿者奖励激励措施,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者团体给与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包括文化志愿者星级评定、表彰优秀文化志愿者、提供免费观看演出、参加培训等措施,在物质与精神上对文化志愿者进行激励,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主观能动性,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文化志愿服务。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志愿服务精神就是追求和谐、友爱、高尚、奉献、利他的人类文明境界,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变和防止精神失范、信仰缺失的重要精神实践方式。文化志愿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动中,大力弘扬社会新风,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文化厅编,《广东省文化论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基层文化治理范文第2篇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参加全国先进基层文化市场管理机构遴选材料

2010年,黔西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黔西县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为黔西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所属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当时核定事业编制20名,其中大队长1名(副科级),副大队长2名(正股级)。2014年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将编制减为18人。目前,黔西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编人员18名,有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2名,法制宣传股股长1名,执法人员14人。

执法大队组建成立后,根据三定方案,积极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了《黔西县文体广播电视旅游局文化市场重点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制度》、《黔西县文体广播电视旅游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黔西县文广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黔西县文体广播电视旅游局文化市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11个规章制度并上墙。

在开展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中,执法大队全体执法人员群策群力,创新工作思路,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促进辖区内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执法大队组建之初,由于当时全国对网吧进行总量控制,停止审批《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黔西县全县范围内证照齐全的网吧共27家,且绝大部分在县城,当时对网吧的日常监管实施包保责任制,落实到执法人员头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保持县城网吧每周检查不少于一次,乡镇网吧每月不少于2次的检查频率。

2015年《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发〔2015〕62号)文件下发后,致使黔西县网吧数据激增,证照办理齐全的网吧从原来的27家增加至48家,证照不齐全的网吧(以下称黑网吧)据初步统计有100多家,导致管理难度增大,安全隐患、违法接纳未成年人问题严重,乡镇黑网吧泛滥,网吧市场秩序混乱。当时对黑网吧的取缔权仍归属于市场监管局,合法网吧受到黑网吧的冲击经营困难,思想日渐消极,甚至产生了关闭合法网吧转为黑网吧经营。针对这一情况,黔西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取消原来的网吧包保责任制,一面加强与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员的联系,迅速掌握各乡镇黑网吧情况,一面加强与市场监管局、公安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形成联合执法打击黑网吧,并将新出现的问题逐级向上反映,寻求法律、政策的支持。

2016年3月起,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66号令)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修改决定,执法大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抽派了三名执法人员成立执法中队,专门对黑网吧进行摸底排查、开展前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告诫黑网吧自行关闭。根据群众举报、日常检查发现、与公安机关形成联动机制,保持对黑网吧的打击高压态势。2016年依法取缔黑网吧24家次,当场收缴电脑主机560余台;2017年截止6月底,依法取缔黑网吧9家次,当场收缴电脑主机400余台。每次联合执法行动全程记录,并通过县电视台、广播、黔西刊社向全县人民进行正面宣传。在如此高压打击态势面前,一度如雨后春笋涌现的100多家黑网吧被劝退一批、吓倒一批、依法取缔一批,有效遏止了黑网吧遍地开花的局面,在全社会形成了打击黑网吧的良好舆论氛围,受到黔西人民的好评。

基层文化治理范文第3篇

(一)利于确保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建立科学的诉求机制首先,利于确保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民族地区的公共治理本质是实现对人的管理,直接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而这是实现广大人民利益诉求的重要方面。在对广大人民的利益与愿望诉求在获得表达之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面临的问题。面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为进一步表达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提供了一个表达路径,并采用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这有利于落实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其次,建立科学的诉求机制。创建科学的诉求机制,这本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能全面加强并全方位完善党和政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机制。创建科学的诉求机制,协调好民族地区各个阶层的权益关系,做好对社会矛盾的梳理工作,科学处置好少数民族群众内部矛盾,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权益。

(二)开通权益表达新路径,利于创新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首先,开通权益表达的新路径。在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还需要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各个群体、阶层中的整体利益表达可以有充分表达的路径,这能实现社会各大阶层利益实现进一步统筹,科学处置好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诉求真正纳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上来,进一步拓宽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表达路径,全面尊重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权利诉求,这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只有如此,才能在处理民族地区社会矛盾时,进行耐心的引导,有效疏导民族地区社会矛盾。其次,利于创新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创建新的表达机制,并且创建适宜民族地区的公共治理模式。原来的民族地区的公共治理往往是自上而下开展,这本身会导致一些政策落实上不到位,不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这主要是因为诉求机制是公正与公平的表达机制,这能为推动民族地区的公共治理进程。

二、行政法语义下困扰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构建的因素

(一)财政困境、经济困境方面的束缚民族地区财政困境重点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少。民族地区的基础政权所获得的财政收入不多,特别是在国家开展税费改革之后,民族地区的基础政权收入大大减少,并且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在进行必要支出后,基层政府不得不采用借贷的方式进行维持,这直接导致基层政府的赤字规模在持续扩大,债务负担也越来越大。二是政府的公共职能难以落实。民族地区的基层组织在进行资源争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行政成本也进一步增加,在支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财政资金对民族地区的支持量也持续增加,不同地区之间因为基础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就会陷入到项目的争夺中,不得不负债去想办法,这样就会导致政府公共职能难以实现。三是行政成本增加,收效不高。民族地区人口、环境差别大,这导致成本的投入高,并且收效不佳。虽然政府拨款增加,但由于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这样就会使通讯、交通和技术等方面的利用比较困难,伴随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强化,行政成本就进一步增加,使一些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得不了很好的公共治理效果。经济困境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方面。从表面上来看,生态环境不应该被界定在经济范畴内,这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民族地区本身的发展水平低,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处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这将会导致贫困、自我发展能力上的束缚,过分依赖环境。并且还有些民族地区的群众居住在一些自然障碍区,这些地区本身就不适合人居住,在贫困与恶劣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渐渐形成恶性循环。有的民族地区为了加快发展步伐,不得不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付出了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耗费自然的沉重代价,引进了属于高污染的制造产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二)民族地区文化本身的复杂性民族地区往往是多民族聚居地带,在这些地区,人口数量少的一些少数民族处在劣势地位,民族特点以及本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就陷入困境,会让这些民族有自卑感,这是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此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处在不同的交往中,不同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不同的信仰与不同的文化间交互碰撞,这样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也直接影响到不同民族间的团结。在当前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有些地方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并不尊重少数民族信仰与风俗,这样就会导致群众、干部之间的关系紧张,人际关系进一步淡化。一般来讲,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资源,是为了全面融合民族地区的各个民族,全方位培养少数民族感情的纽带。

三、行政法语义下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构建的策略

行政法语义下的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解构

(一)确定公共治理主体,建立基层公共治理评估机制

1.确定公共治理主体传统的民族地区公共治理都归入到民族问题内予以解决,采用的是族际主义治理模式,该模式对科学处置民族地区纠纷,创建新型的民族关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伴随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转型已经提升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由此出现的民族地区的稳定问题、发展问题、环保问题等并不能看成是单一性的民族问题,而是民族地区的治理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只依靠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是很难实现的,主要是因为这些问题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需要开展全面治理。因此,探索适宜民族地区的公共治理模式。公共治理模式是在对民族地区的区域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从解决该区域矛盾的问题基础上,制定具体政策。但是这一治理方式也因为只是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局部性情况,并未从民族地区的发展大局出发,所以,结合传统的模式,实现传统治理模式与现代公共治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民族地区公共治理取得一定实效,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结合建设双重治理主体结构,不同主体都是围绕民族地区公共治理进行协作,全面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好民族地区在公共治理中面临的复杂因素。中央与地方政府都要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宏观性指导作用,比如,确定整体规划、提出宏观性政策等,而基层政权需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差异性,让中央、地方政府提出的一些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才能提升民族地区的公共治理效果。

2.建立基层公共治理评估机制在民族地区建立基层公共治理评估机制,能全面激发基层治理的运作的活力。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开展的绩效考评、人事任免等采用的都是量化指标与上级考核的模式,该模式不仅操作便捷,而且也方便上级政府对基层政权的管理。然而,这一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短期的量化指标未科学反映该民族地区的治理情况,还存在不科学的量化标准,未能全面发挥民族地区基层工作人员创造性。要从《宪法》规定出发,民族地区的基层政权有一定的自,然而,当前采取的绩效评估方式,导致基层部门人员为了避免出现错误,不愿意进行大胆实践,因此,在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模式下,要明确民族地区基层主体的地位,发挥其自力。所以,需要创建基层公共治理评估机制。该机制需要将综合性绩效管理作为目标,舍弃简单做法,对民族地区的基层部门工作人员考核,将会对公共治理效果长期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类型的基层公共治理评估机制,评估操作复杂,需要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有效纠正公共治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基层政权能全面投入到公共治理中来,因地制宜地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治理水平。

(二)经济发展中坚持多元化发展道路,公共产品实现多元化供给模式

1.经济发展中坚持多元化发展道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整体竞争实力并不占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部性优势,比如,自然景观、天然资源、矿产资源等。从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出发,在民族地区不能照搬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这需要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相互结合,进行科学地创新与选择,探索适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路。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适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是在资源相对丰富的一些民族地区,并且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对好,可以坚持市场化的开发机制,但需要做好监督管控工作,保证在资源开发内的综合性辐射效应。二是在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假如外部资金引入存在一定困难的话,需要从利于区域公共治理的长效性出发,维护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长期利益。三是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但是蕴含大量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价值高,需要避免采用“杀鸡取卵”性开发模式,坚持走集体开发之路,创建好的机制,确保环境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做到地区综合发展的一致性。四是在资源相对匮乏或者农业生产不发达的地方,可以发展一些特色经济,比如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特产等。

2.公共产品实现多元化供给模式民族地区农村在公共服务上面存在结构失衡、供给不足、效率不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和民族地区的基层政权建设滞后性、建设能力低等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采用建立公共服务型的基层政府,提升对当地群众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这是改变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不到位的重要选择。创建民族地区基层服务型政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全面适应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需求特殊的经济条件与文化环境,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职能分布相适应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另一方面,在社会公共服务供求体系中,还需要创建回应性制度机制,采用该机制,能全面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喜好,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类型与服务等也能实现多元化,更好满足民族地区群众的需要。

(三)转化生产方式,提升环境的公共治理水平要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应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资源低耗与经济高效的有机兼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互动。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实现平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能一定能导致当地环境的退化,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实现改善当地环境质量的目标。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整治,还需要在全面保护并尊重当地宗教、仪式与禁忌等传统文化基础上,确立生态环境保护仪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进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确立正确的环境观。民族地区环境整治的路径以及目标,将对当地的生态利益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保护也是社会政策的重要核心目标,社会政策积极效应重点表现在全面缓解因为结构性不平衡出现的再分配效应,补偿制度性存在的不利地位,不同利益相关人员对环境问题的建构方式也需要达成共识,提升环境的公共治理水平。

基层文化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 指挥员 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80-01

1 当前基层中队干部初战指挥存在的问题

1.1 中队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初战指挥要求不相适应

指挥员的综合素质是指基层干部在从事灭火救援战斗中应具备的比较稳固的智能、技能、体能的结合,概括起来就是指挥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攻坚能力。近年来,虽然基层干部治理、选拔、培养、培训等措施日趋完善,大大改善了基层指挥员队伍的素质结构,但随着战训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指挥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初战指挥要求以及消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2 中队干部的管理能力与现有中队人员结构复杂化不相适应

与以往相比,现有中队人员复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兵单纯的“学生兵”减少。现有新兵入伍前都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思想活跃,而老兵思想较为传统与新兵存在代沟;二是新兵“独生兵”增多。生活自理能力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与老兵的吃苦耐劳、自理能力强形成差异;三是新老兵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这几年入伍的战士,有大专、本科文化,有职高、中专文化,而老兵一般都是只有初中文化,甚至是半文盲。面对中队人员结构复杂化现状,中队干部往往在管理上存在着不会管、一刀切等问题。

1.3 中队干部的军事素质与提升训练水平不相适应

中队基层干部军事素质的高低是提升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中队干部普遍存在军事素质不高,未能很好做到按纲施训、训战一致、科学练兵、注重效益的原则,造成自身军事素质与提升训练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在面对现代社会火灾发展新趋势时,训练水平的实际常常效果不佳,没有得到长足的提升,从而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发挥,给完成任务带来了困难。

1.4 中队干部的学习态度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相适应

消防信息化对实现消防业务办公自动化和消防业务信息共享及其综合利用、建立消防部队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消防部队预防和扑救火灾以及处置其他灾害事故的实战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消防部队现有基层中队干部来看,存在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的问题。特别是当前部分中队干部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缺少认识、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不能与新时期基层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相适应的问题。

2 关于提高基层中队干部初战指挥能力的几点建议

2.1 形成初任定岗制度,促进部队全面发展

现在基层中队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成分新、资历浅,普通消防中队普遍配备副营职主官的意向尚未实现,中队指挥员一般都没有经过长期灭火作战的磨炼;二是基层指挥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热爱消防战训工作,心里想的是去机关、或搞防火工作,没有下功夫研究灭火指挥;三是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的薄弱与火灾对象的复杂形成鲜明的反差。上面的几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防部队当前干部定岗任职制度上存在的弊端,现有的初任干部都未实行定岗,对于自己是专门从事技术类或行政类定位不清楚,而往往都是在工作多年后,根据工作调整实际需要时才选择是从事技术类还是行政类,存在术业不专攻的问题,这对于消防部队全面建设发展不利。因此,形成初任定岗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为加强基层中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也是新时期加强基层消防中队初战指挥员管理水平工作的重要保障。

2.2 强化学习培训机制,提高基层指挥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基层指挥员具备更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形势下对消防工作新的要求。要提高基层指挥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是强化学历培训;二是抓好基层指挥员知识更新的培训;三是加强岗位培训。基层中队任务繁重,加强基层指挥员综合素质就是要依靠培训,要紧贴现有装备、实战要求和本职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2.3 强化干部治理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和目标导向机制

建立和完善基层指挥员队伍治理机制,是提高指挥员队伍素质的主要措施。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敢于探索实践。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基层指挥员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测评机制、监督机制及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竞争、优化组合、有效治理和严格制约,提高基层指挥员队伍的建设质量。二是在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等问题上,要坚持标准,公开、公正,公平,打被论资排辈的传统模式,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三是完善保障机制,落实从优待警,要结合基层中队实际,制定从优待警的相关制度规定,以此凝聚军心,解除基层指挥员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基层指挥员扎根警营、安心工作的良好环境。

2.4 不断加强基层中队干部的责任心的培养

责任心的培养是基层中队干部管理好中队的重要保证,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都不是轻易可以完成的。做好工作贵在有责任,讲责任首先要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没有水平也会变得有水平,没有能力也会变得有能力;如果没有责任心,即使有再好的能力和水平,也只能是说在嘴上、画在纸上、停留在做样子上,最后肯定干不成事。因此,作为基层中队干部,只有加强责任心的培养,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5 改进中队值班制度,不断提高中队灭火救援能力

对于日常消防部队中队值班干部上的安排,必须要是中队主官且具备3年以上的灭火实战经验,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能力。

2.6 强化大队对中队的指导与监督制度

大队领导要加强对基层中队的指导与监督,要主动深入基层中队对训练、部队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加强中队干部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使中队干部树立热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混”日子,不“忿忿不平”,不浪费时光。

参考文献

基层文化治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证考察;理性分析;辽宁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64-02

一、问题发现与解构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中央为农村环境保护设立了专项资金,决定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成效,从2010年开始,国家以连片整治的方式,分阶段选取示范省,集中资金进行农村区域环境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受益人口原则上不低于2万人)实施同步、集中整治。

2010年辽宁作为北部地区的代表成为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省。2010—2012 年,国家和辽宁省预算投入21.25亿元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整治以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为重点,延伸到输水工程供水及采水所涉及的地市,共包括抚顺、本溪、沈阳、鞍山、辽阳、营口及盘锦7个城市。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在各地没有基础、无可遵循的成功模式、建设时间紧迫,是一项空前艰巨的环境建设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展后,急需总结经验,反馈问题。

二、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实证的发现

1.实证方法。调研组选取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村庄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村民入户问卷调查、对环保局、乡镇政府等管理者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以及收集有关公共数据和记录。(1)实地考察。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沈阳市辽中县六间房镇、杨士岗镇,盘锦市胡家镇,抚顺市上马乡、后安镇,本溪市桓仁县北甸子乡,营口市大石桥汤池镇等进行实地的考察。(2)问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对村庄连片治理情况及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考察。先后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3)半结构性访谈。访谈35名当地环保人员、基层乡镇负责人员、村组织成员。

2.基层管理者视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调研表明,基层管理者普遍认为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选取特大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村进行连片整治示范,对于流域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整治的过程做到规范化。调查的村庄均对示范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了规范和监督,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责任制。对于日常保洁机制,受访村庄均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分别采取外包保洁公司或内包村民的方式,基本建立了治管结合机制。调研表明,大量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畜禽粪便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重点水源保护设施的建设。

调研中也反馈出一些实际问题。对于部门之间的协调,83%的受访环保人员认为财政部门审批手续周期长,影响环保部门项目建设;40%的基层乡镇人员认为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基层政府有效参与机制。对于环保资金的投入,30%的受访者反映资金有时不能及时到位;几乎全部受访者都认为县、乡、村各级财力有限,连片整治项目运行和维护资金缺乏,后续管理和运营负担过重。针对治理技术,57 %的受访者反映水污染治理技术趋于雷同、缺乏有效的适合北方特点的技术支持。对于基层环保管理情况,85 %受访者反映基层环保工作压力大,往往身兼数职,乡镇政府专门环保人员短缺。

通过对基层管理者的访谈,调研小组发现,从基层管理者视角,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在政府部门间的配合、环保资金、治理技术以及农村环保人力资源上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乡镇基层环保部门能力普遍较弱和后续维护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能否从项目短期管理转向日常长效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村民视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环境连片整治设施建设、连片整治效果感知、连片整治政策实施认知三方面,调研组对村民进行了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调研显示:

在连片整治环境设施建设上,村民普遍反映在垃圾处理、牲畜粪便处理上设施建设明显,97%的村民反馈本村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39%的村民反馈村庄有户用沼气池;48%的村民反馈村庄实现牲畜粪便有机肥加工利用;17%的村民反馈村庄实现有机生态农业。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上,尽管大部分村民都承认村庄修建了排水沟,但仍有66%的村民认为村庄缺乏专门的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在连片整治效果感知上,74%的村民认为村庄治理后环境有明显变好;35%的村民对村庄污染治理效果满意,48%的村民对村庄治理效果基本满意;83%的村民认为污染治理设施轻微存在利用低的现象;22%的村民认为村委会还缺乏专门负责人员;在影响农村环境整治效果的主要原因上,30%的村民认为农民旧的生活习惯不好,47%的村民认为资金投入不足;33%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治理保持长期好的效果主要靠个人自觉、61%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治理保持长期好的效果主要靠村委会和政府的监督。

在连片整治政策实施认知上,45%的村民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关政策不了解、53%的村民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关政策有些了解;在获知本村环境连片整治信息上,23%的村民通过村固定公告牌和媒体、20%村民通过村开会征求村民意见、22%村民通过村民交流、35%村民通过设施建成后;对当地领导治理态度,52%村民认为积极主动。

通过对村民的访谈,调研小组发现,从村民的视角,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在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管理行为、村民行为、政策宣传上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深层解构——基于理性的分析

1.基层环境管理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公共性,成本较高,由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人力资源与成熟的技术支持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政策资源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根本的制约因素就是农村环境治理的经费、人力资源与成熟的技术支持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或者资源不足或者轻视农村环境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中央政府以协议的方式,明确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资金保障及人员保障,并制定技术指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效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农村环境监管对象量大面广,基层环境管理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不能完全改变。在农村环境治理的经费上尤其是项目运行和维护资金供应上仍然是基层政府很大的经济负担。在技术资源上,适宜北方环境、廉价而有效的治理技术尤其是生活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发也不能依靠基层环境部门解决。另一方面,农村环境管理的复杂特点极易造成权力重叠和权利真空。农村环境管理存在纵向和横向的复杂分工,往往导致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畅,整体效率降低。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财政部门资金审批迟滞影响环保部门的项目建设进度,环保部门项目建设监管缺位加重基层乡镇部门的后续管理负担等,都表现为一种部门配合上的失力。

2.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制约因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兼有管理和治理双重含义。中国农村环境污染主体分散零落,农村环境整治不能单纯依赖点线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更需要村民与政府的合作。然而调查显示目前村民与参与环境连片整治仍然呈被动状态。

制约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因素首先来自于主观因素。村民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意识。受传统依附文化及政府机制惯性的影响,村民更多地关注个人经济利益,淡薄政治、环境权益。乡村缺乏维权气氛、缺乏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

制约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因素还来自于客观因素。一些村庄仍然沿用传统的命令式管理模式,没有处理好环境与村民参与的关系,缺少与村民沟通。村民对环境信息的占有不均衡和不充分,村民的话语权不能充分有效地实现。

四、应对策略

1.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农村环境治理,需要改变传统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来连接政府管理机制和村民参与机制。一是协调联动,加强政府部门间合力。横向联系是农村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的关系网络。平行部门之间应建立各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相互沟通信息,主动配合,形成合力。二是培育乡村环境文化,加强村民与政府间合力。环境文化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他力量,对人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2.优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资源结构。(1)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尽管在连片整治资金供给上,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明确了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措施,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供给不足或迟滞的问题。解决的路径是寻求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2)乡镇环保组织的功能化。县级及以下基层环保部门力量薄弱,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在乡镇及行政村设置专门环保机构、配备专兼职监管员队伍。在完善基层环保组织建设的同时,增强环保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创新能力。(3)环境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多元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在采取有效的方式、途径和技术措施,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北方农村环境整治的技术和模式。农村环保技术的开发完全依靠地方基层力量存在很大困难,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环境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专业人员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确保集中连片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中央财政投入120亿元资金推进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工作[J].农村财政与财经,2010,(7):24.

[2] 张克中,贺雪峰.社区参与、集体行动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学家,2008,(1):32-35.

[3] 刘侃,栾胜基.论中国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真空[J].生态经济,2011,(7):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