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行业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象电影;社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48-01
一、“现象电影”的概念以及背景
“现象电影”应是一个带有多重含义的名词,它是“话语消费”酝酿出的电影,是自带“话题争议”的电影。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电影导演的更新换代,以往从事不同行业的人都加入到导演行业中,如作家、演员等。不可否认,这些新生代导演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新气象”和“高票房”。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打造别具一格的电影类型。或许是因为新生代导演更加了解现代主流文化和时尚的趋势,其内容题材更接地气,从而捕获了一大批青少年“粉丝”。
从客观上来说,网络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现象电影”的发展,网络营销、制造消费话语已成为推销电影的必要手段,也为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电影市场秩序出现了混乱,电影环境过于娱乐化、商业化,同类型电影层出不穷,大量广告的植入,明星效应,只求票房不求创新等问题凸显,都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争议。
二、“现象电影”的多样影像
电影可称为艺术片,它是以动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近年来,我国电影票房持续增长,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国产影片票房为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全年观影人次达12.6亿,同比增长51.08%。2015年成为了国产电影的“崛起年”,国产片以60%以上的份额力压进口片。同时中小成本电影如《煎饼侠》《夏洛特烦恼》都成为票房“主力军”。相比2013年校园青春、都市青年爱情片的涌现,2015年的电影质量和话题争议有了质的飞跃。在市场经济下,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电影产业呈现了新态势。《捉妖记》是一部与动画相结合的奇幻片,其中动画人物是影片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动画片风格的主要视觉因素。导演打破常规,让影设计更加有创意,细致入微的小人物丰富了细节,导演运用想象设计出创意空间。当动画场景撞上现实,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发挥创造力,吸取其中精华,让设计更丰富,使剧情具有像动画片一样的生命力,让设计同人、环境、风格、形式融为一体,和谐自然,表现完整的、自由的个性空间。这也是《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之一,但《捉妖记》广受争议也是因其动画特效,国人一直将其3D效果与好莱坞大片特效相比较,使《捉妖记》的“高票房”受到巨大争议。或许正是舆论的争议才造就了“现象电影”的高票房。
从最开始的《人在逋肌罚到2013年的《泰濉罚几乎所有观众对徐峥的系列电影充满期待,《港濉纷魑“逋尽毕盗械暮蠹讨作,已然没有了《泰濉贰昂诼怼卑愕镊攘Γ在人物和剧情冲突上都未能让人耳目一新。虽然《港濉吩谏桃瞪先〉昧艘欢ǖ某杉ǎ但却在内容上得到一致“差评”。经典桥段的拼接、元素的“乱炖”,使电影情节显得非常刻意。最大的原因在于人物的缺位,使《港濉凡饺肓苏嬲的“逋尽薄
三、对“现象电影”的思考
本文对《捉妖记》《港濉妨讲康缬敖行分析,引发一些深思。“现象电影”虽然改变了大众的审美方式,但是大众对大片的诉求越来越高,想要获得高票房仅仅通过明星效应与话题制造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成熟,市场化、经济化背景下的电影行业面临着转型和挑战。高票房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的确是繁盛景象,但如何突破自身的缺陷,新生代导演的电影观能否一直主宰电影市场的风向,娱乐化、时代化的电影是否能唤起不同年龄观众的深思,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电影工作者做出思考和改变。精神文明建设比商业助推更为重要,希望中国电影的蓬勃态势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在娱乐和消遣过后,我们相信,中国电影会真正步入一个持续发展的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当电影回归时尚本义时――从“现象电影”概念引发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4(2).
独立思考和创作经验
东华大学艺术专业毕业的王砺珉先后在布里斯托大学和伦敦电影学院学习硕士课程。开始是在布里斯托大学的戏剧系学习电影专业,该学校对于学生的专业背景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主要考察的还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不过由于英国大学的研究生学制只有一年,“没学够”的王砺珉决定继续在英国求学深造,于是他就用在布里斯托大学的毕业短片作品申请了第二所大学――伦敦电影学院。这所学院在英国享誉盛名,从这里曾经走出过拍摄了汤姆・克鲁斯《借刀杀人》和约翰尼・德普《公众之敌》的风格导演迈克尔・曼,以及香港新浪潮的主将许鞍华和严浩。由于伦敦电影学院非常专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要也比较高。如果有一定的拍摄经验和作品或拥有一定的艺术专业背景,这样的申请会有很多加分。
据王砺珉介绍,在英国有两所学习电影最好的高校,一所是伦敦电影学院,另一所就是国家电影电视学院。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学制,伦敦电影学院在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所有的专业――导演、摄像、编剧、制片,美工、声效、后期制作等都得学,学制也是2年;国家电影电视学院则是和国内的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设置相同,一入学就要进行非常详细的专业分配。
实践是最好的答卷
在谈到伦敦电影学院的学习时,王砺珉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这应该是所有拥有留学经验的导演们都拥有的共同体会。和国内的硕士教学重理论课程不同的是,王砺珉在伦敦电影学院时,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赶片场。每个同学都在拍摄自己的作品,摄像、录音、导演、美工等几乎每个职位他都轮番做过,因此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对王砺珉回国后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
不过王砺珉印象最深的课程却是电影理论课程的学习和观影――大量的观影经验让他受益匪浅。学校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来校讲座,如戛纳最佳导演迈克・李(他是学校的荣誉校长,也是毕业的校友)就曾和他们进行过互动交流,主要就是讲述自己拍摄电影长片时候的经历以及回答同学们各种创作上的问题。这些课程培养了王砺珉看问题异于常人的视角,这也是他认为自己在国外所学到的最好的知识。“要想学技术的话在国内学习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学校都有非常好的设备,教学水准也是越来越高。但出国最主要的还是观点上的转变。在国外,看待国外、看待中国、看待自己的方式都会有所改变。”这样的思考,可能才是国外学习能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行业协会的资讯发达
伦敦电影学院最方便的一点是它处于英国中心城市的学院位置,这里和行业内部联系比较紧密,拥有丰富的资源。英国演员行业工会有着一本非常厚的名册,上面有大大小小演员的联系方式,有名的可能会有像是一些英国的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不太出名的可能的只演过一些短片和电视剧小龙套,他们的联系方式非常齐备。英国演员都非常乐意在学生的短片中出演,因为在英国的履历表上,短片作品所占的分量很重,特别是优秀的短片作品可以使参与者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很多英国工会都会提供这样的名单。这样公开、公平的资讯,和国内的靠人情靠人脉的行业现状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别。
王砺珉上学时,韩国留学生非常多,这当然是跟韩国当时的经济崛起有关,另外还因为当时韩国学习电影的学校也不够多,这一点像是今天的中国。这一群韩国导演们回到国内之后,扎扎实实地影响到了韩国电影的崛起,他们从产业人才的各个链条影响到了韩国电影的制作,《生死谍变》后的韩国,好莱坞化非常明显,并且赢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收益。
关键词:电影产业;文化消费;文化交流;个性化主义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95-02
一、电影产业的文化消费背景
电影,自它诞生以来,身上似乎就背负起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感叹号,在它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电影的商业趋向在它的娱乐性作用的驱使下,已经被深深的冠上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给人以视听刺激的“商业产品”的头衔。面对经济危机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改变。电影行业亦是如此。“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在没有任何公众保证的情况下就投资千万地把它完整的制作出来,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由公众使用过它的产品之后,仅仅把对他的记忆带走”[1]。在电影的身上它有它独特的文化消费背景,并且,在新媒体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下,电影文化的消费背景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所要肩负的责任就更加重大起来,它要有的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性的运营体系,更重要的是阐释好文化传承的使命,如此的定义,也就让电影文化消费背后的文化密码不禁复杂起来了。中国的电影产业更是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变革,面对如今电影质量下降所导致的观众群流失的现象,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电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到底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他们在文化产业链条中的文化交流到底出现了怎样的断痕呢。这也正是本文中所要论述的问题。
二、电影产业中文化交流断层的根源
在消费主义的今天,消费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如今的生产者已经不再是消费环节中的主要角色了,他们不能再决定人们的消费需求,反而必须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结果。消费者已然翻身作了“主人”。这种“文化优势”使得任何商品生产者都必须以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来进行生产。电影的生产态势也表现在其中,电影制作者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题材、演员,更甚至是宣传方式,来迎合观众的文化需求,这样的电影才可能获得成功,仅仅是才可能获得成功。在当下,大众消费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观众和电影产品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宽泛,从观影渠道上看,中国电影产业中的观众有了更多的私人观影渠道,不再是必须进入电影院才能观看影片。虽然我们现在的院线水平已经提高,大众的影片消费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改变,他们在一部新片上映或者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演员出现的时候会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但是这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观众也只是我们十几亿人口大国中的几十分之一,如此看来在我国选择影院观影渠道的消费者其实可以说得上是寥寥可数。而相对,私人的观影渠道却特别的畅通,受众可以选择DVD、压缩碟、BT下载、在线观看太多的方式获取一部电影的观看权力。如此的私人观影渠道所形成的电影消费环境大大冲击着电影院的消费空间,无疑,这就形成了个人性消费挑战集体性观赏的现象。而个人消费的文化倾向在选择影片上,更体现了把注意力偏向在后现代感的、贴近民众小情感的影片上。
从观影大众上看,试问,究竟喜欢看国产影片的人多,还是喜欢看欧美影片特别是好莱坞影片的人多呢?或许在以前我们会毫无疑问的回答,喜欢看欧美电影的人多——早前一份针对北京市民电影消费喜欢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喜欢看大片。可是现在,欧美影片在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的好似呈现出了一种“水土不服”的现象,虽然我国的电影消费者对欧美影片依旧关注,但是它们的票房却在我国的电影市场呈现出了水平线的状态,看似没有变化,可是在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这却是下降的写照,这是因为我们的电影消费者,他们处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并且在他们的内部,有着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现实高度认同及基础上的文化思想交流,更容易形成文化上的共识性,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成为了他们不可自我扭曲的情感倾向,从而也就慢慢的产生了对欧美电影的“眼球冲击即忘”的审美倾向。这也是欧美电影和国产电影在我国电影消费中的格局现象。从国际上看,较之国外影片走进来的情况,国产影片走出去的情况则不容乐观。我国的影片在大多数国际电影消费环境中是失语的,我们大多数电影产品都是在国门内自得其乐的电影,这些电影在我们自己的文化空间中出生并且无声消逝着。我们在对外开放电影国门的时候,我们自己好像只做好了接收的角色,却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担负着走出去的责任。
三、怎样弥补文化交流的断层
在消费的生产时代,消费的逻辑表现为“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也即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2]”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中,由于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其使用价值,而主要是对他们的形象的消费,即是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在影像担任使用价值的电影中,我们又该如何在现实的背景下发展电影产业,填补电影产业中传出和接受环节中的断裂现象,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颖度的魅力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体系中,要求的是极端个人魅力的彰显,基于这样的背景,个人特色的消费习惯也会在消费文化中进行渗透,电影消费者在选取电影时,不再单单的被影片的叙事文本本身所吸引,可能还会要求影片的演员、宣传方式也要符合自己的个人性的消费文化背景,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全方位的使影片有卖点,第一,要有吸引人眼球的影片故事。当下,我们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相对集中的70后和80后消费者,他们内心需要的情感共鸣就是如今电影市场应该开拓的电影题材,前不久上映的都市时尚情感题材的由吴秀波、汤唯主演的 《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正在热映的由赵薇导演的忆青春题材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部票房都突破四亿的影片就说明了这一点,前者是点燃了受众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对受众青春回忆的唤醒;第二,更应该懂得如何抓住电影的营销优势,这也是电影在“产业”中商业性的重要体现。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2011年由文章和、白百合主演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的大卖,就是充分的把握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微博等新型的信息传播方法。我国现在也正在掀起一股制作中小成本电影的热潮,在小导演、小明星、小成本的电影构成中,如果能探索到恰当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可能会有第二部、第三部或者更多的电影来刷新《失恋33天》的神话记录。
(二)类型化消费
纵观国产电影的发展,经过好莱坞电影的诠释我们的电影被分成了众多的影片类型,延续到今天,似乎好像已经不能完全界定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影范围了。比如说小成本电影和它所形成的特色,在过去是完全不被关注的,而它现在却成为了国产影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电影。 电影产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挖掘和总结电影类型体系的时候了。这一重新挖掘和总结,并不是在传统意义上增加新的电影类型,而是要针对观众群体来划分电影层次。上面我们说了现在的消费者更多的成为了个性化消费的主体,他们的个性化消费已经演变成固定的文化消费习惯,所以我们要通过完善的类型体系满足不同观影人群的需要,同时建立个性化人群组成主流群体观影的良好机制,从而不断提供更新类型电影。我们要改变现在国产电影市场偶尔出现一两部轰动一时的“节日式”影片之后就无声无息的现象,要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消费群体。
(三)文化关怀
电影中的艺术属性告诉我们,电影消费行为毫无疑问是一个充满文化关怀的行为,没有文化关怀的电影无论如何也不会赢得人们的喜爱。文化关怀并不是一个很难与商业电影扯上关系的词汇。简单点说,文化关怀的电影只是需要电影可以激发消费者思考,可以让消费者的思想情绪得到释放。如书一样,没有读者喜欢看和揣摩一本毫无文化内容的书,电影亦是如此。电影中的商业属性又告诉我们,电影自身是作为消费者的一种娱乐形式存在的。娱乐作为我们不可缺少的消费方式,它存在于各个生活阶层里。有调查甚至表明,“从各消费阶层之间的比较来看,最富裕阶层把时间用于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或者主题,而‘娱乐’的家庭比重最低,而用于‘学习’、‘运动’和‘旅游’的家庭比重最高;在‘社交’方面,富裕阶层和中上阶层家庭进行这方面闲暇消费最多;但特别令人意外和深思的是,最贫困阶层中将闲暇时间用于‘娱乐’的家庭比重也高达66.4%,仅次于中等消费阶层而排在第二位。[3]”或许从这里我们能得到启示,新文化消费环境里的电影主要是要抓住对哪个阶层的人群的文化关怀了。
四、总 结
作为现代人的消费者,想要从电影中获得的已经不仅仅是消磨时光或者满足思想,更是想要获取交流的话题、空间、材料和主题。因而我们现在的电影是要足够担负起文化交流的职责和重任的。从我国电影消费者多种多样的交流欲望来看,我国的电影产业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使我们的电影产品丰富起来,进而避免出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无极》这样的交流中断现象。我们期待我们的电影产业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逻辑,期待一个众生喧哗的电影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美)巴里里特曼(BarryR.Litman)著.尹鸿等译.大电影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我已经找到了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对抗的方法,
就是坚持电影创作的本土性。
离开这点,我们很快就会被好莱坞吃掉了。
2016年,我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继续修改已经写了3年的剧本《疯狂的外星人》,另一件是对外宣布了“坏猴子七十二变电影计划”。
一下子多了十个导演的电影需要我来监制,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自己的电影本身也要花去大部分精力,这让我感到时间严重透支了。但我认为“坏猴子电影计划”的问世定会是个好的开始。让资本更尊重创作者,是对电影市场最大的尊重。
对于青年导演,我的培养方式是取巧的,这些人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被各种比赛所肯定过的,选择起来相对容易。我是个陪练的角色。艺术是没办法“教练”的,“教练”就是按你这方法来,“陪练”就是陪着他,激发他自己的东西。
谈到电影市场,对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能获得相对更高的票房收入,对于这点我并不惧怕。在“陪练”青年导演的过程中,我已经找到了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对抗的方法,就是坚持电影创作的本土性。离开这点,我们很快就会被好莱坞吃掉了。但必须坚持有差异化的做法,我不觉得某种成熟的模式是可以直接移植的。同一个故事放在不同的民族背景中是会转向的,会有不同的意义。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是有国别差异的,最好的方式也许是从历史层面来分析这种差异。
美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美国的意大利籍导演拍黑帮片,中国籍导演拍武侠片,法国籍导演拍喜剧片,这种多元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他们电影文化的强势。而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电影类型不够多元是正常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发展到哪个阶段,中国的文化才能发展到哪个阶段。中国以前都没有汽车,怎么能拍公路片呢?电影跟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能够直观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
2016年电影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是增长状态,主要是因为2015年的电影售票市场受到资本行业的深度介入,几家票务平台(美团、格瓦拉、微票儿等)大量补贴票价,致使票房虚高。2016年的增长则会放缓到正常水平。我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
至于会出现哪些有价值的电影,还是要靠时间来说明问题。20年后,谁的电影还有人提及,大家对谁电影还有念想,这就是价值。在我看来,这个时代更不容易出经典,因为诱惑太多,人们没时间也没耐心去做一件事。过去可能是一堆优秀的人去做一件事,现在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
像我这种爱钻研,爱较真的人,在用电影语言表达一个时代时,选择哪个侧面、哪个切入点,嬉笑怒骂也好,犀利尖刻也罢,都会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解读。当这些见解和解读跟观众的需求契合起来的时候,也许就会产生好的市场反馈。
行业精英共话微电影未来
此次论坛既有微电影创作者的经验分享,也有行业精英对微电影行业的解读和展望,与会者对微电影的内容创作和生存发展都提供了宝贵见解。
会上,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邢建毅表示,对微电影创作艺术、传播规律和产业发展的深入研讨,会为微电影提供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更好的引领微电影,乃至整个网络视频产业的未来发展,“同时,大量微电影创作者都是年轻人,我们愿意为更多青年导演提供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著名导演吕乐曾导演过“美好2013”优酷出品微电影《一维》,他笑言微电影是自己的“第二春”,“微电影给了创作更大的自由,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几位青年导演通过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在微电影创作方面的心得与体会。青年导演程亮表示,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微电影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最直观的反馈和评论,这对创作提高、经验积累都非常有帮助。而导演蔡聪则认为,微电影虽小,但五脏俱全,当下时代微电影受限不大,创作自由度较高,这不仅为影片创作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执行空间,也为青年导演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韩志强调,微电影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特属性,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曾庆杰则认为,微电影不应该拒斥广告,而要努力在广告商的诉求和作者表达之间寻找平衡。
与会专家们分别对互联网时代下微电影的定位问题、传播形态和特性,以及微电影的未来产业形态做了深度分析讨论。麒麟影业项目总监、制片人认为,微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呈现形式,最为核心的是传播方式问题,微电影的发展必须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自身形成有内容、有卖点、有市场、有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微电影产业不可能独自存在,它必须成为大电影的一环,成为娱乐视觉产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门槛。”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总策划王少东表示,目前微电影数量庞大,但佳作太少,“产业需要升级。假如一部微电影能投资几百上千万,就可以真正把微电影做成一个产品,制作、表演、发行、传播等各个层面都能做到极致。”
视频网站推动微电影全产业链发展
与传统大电影相比,微电影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而视频网站无疑已经成为微电影传播的主要平台。作为微电影领域的领军者,优酷土豆集团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微电影行业的发展。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卢梵溪在主题演讲中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微电影之旅”:2010年优酷出品《老男孩》标志着中国微电影元年的开启;2012年,优酷率先推出“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计划以及“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成绩斐然,如顾长卫导演的《龙头》、蔡明亮导演的《行者》等四位导演的作品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成为微电影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同时,由优酷土豆出品的微电影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都成绩不俗,如蔡明亮执导的《行者》在洛杉矶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剧情短片”奖;顾长卫凭借执导的首部微电影《龙头》斩获“最佳长片导演奖”,青年导演五百执导的《刷车》获“评委会推荐”奖。
通过优酷、土豆平台,不仅让国内微电影摆脱了“草根”的标签,引导行业向优质、精品化升级,更开始影响国际电影圈。2014年,优酷出品宣布牵手釜山电影节共同打造“大师微电影”这个王牌品牌,全面升级推出“优酷大师微电影之MN9领航计划”。
优酷土豆还致力于对青年影人的大力扶持。在此次微电影行业峰会上,卢梵溪强调,微电影是从梦想到理想的过程,互联网让梦想的门槛变低,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理想变现的机会。而优酷土豆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也正是秉承这个理念,6年来,88部微电影,21部网剧,扶持青年导演82名,累计播放量33亿,为无数拥有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卢梵溪透露,“我们的青年导演今年可能会从微电影逐渐往互联网电影,也就是60到90分钟的内容去转化。”他还现场曝光了优酷土豆的新计划《小未来》的海报,这将是一部“近时代”“软科幻”系列微电影,探讨高科技对人性、文化、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