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跨学科背景下“时空观念”的内涵
除地理学科外,哲学领域、物理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都提到时空观念,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与地理学科有关联,还与其他更多的学科有联系。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认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最早是在哲学领域认识时间和空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出物理学科的时空观,主要探讨“时间与空间是什么”,把时空当成客观的存在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认识的进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实了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即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具有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哲学中的时空观主要是讲“人与时空的关系”,强调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揭示了时间的实践本质,他所关注的时间不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而是属人的时间,在实践中看待空间,他把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区分开来,认为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所以,与地理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空间更强调社会空间。
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应该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讲的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作为指导,“在时间与空间中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把时空当成不断运动中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神秘的永恒;另一方面,充分认识人类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改造时间与空间并与之构成关系。这样一来,“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解释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有两点:
一是要理解历史中的时间有着双向互动关系。历史中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有着双向互动关系,不仅过去决定未来,未来也同样决定过去,即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与视角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由于实践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而社会时间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以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为例,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在20世纪70年代曾这样评价:“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二十世纪初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时间因素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节约劳动时间,实际上等于创造人类争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理解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哲学认为,由于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观察时间与空间,所以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成为可能。比如说,人类实践活动经过世代积累,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中断人类的进步。世代传递的不只是人类的工具,还包括人类的思想、知识、经验和价值等,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进化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时间上凝固下来,转化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反过来,空间的历程也构成了时间。
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原来空间的突破,使实践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例如,1840年的爆发,当英军远渡重洋来到珠江口时,这场战争就不是简单的位移而发生的中英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是处在不同文明阶段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时间之争。所以,我们无法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古代军事理论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因为这不仅仅是两军对垒,也不仅仅是两国交战,同时还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那么,如何把历史教学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立意教学推进到“时空观念”素养立意教学?
例如,有学生问到,“三国中的吴国是什么时候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哪一年?”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但是:
从知识层面来讲,教材中关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和“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这两个史事的叙述,并不能回答学生对于历史时空的困惑。
从能力层面来讲,这里涉及到“吴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个问题。“吴国”到底是“王国”还是“帝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到底是指的形成(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还是三家疆域的基本确定(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抑或是三个独立帝王的并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从素养层面来讲,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点的学习与判断,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其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比如三国鼎立形成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更多地是由它所在时空结构来决定(比如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空本身在变动(时人观察三国局势,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成为重要的历史拐点),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动(我们今天在判定三国局势变动时到底持何种态度?是忠奸观?压迫与反抗观还是复杂局势中的发展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我依旧以“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为例,进一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1.什么样的教学活痈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实际上,上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其中,情境教学被许多历史老师运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恰当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神入历史,回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例如上海交大附中彭禹老师上《新航路开辟》一课时,采用了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地图,包括托勒密世界地图、中世纪T―O地图以及新航路开辟期间的地图等。在不断变化的地图所营造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看到了欧洲人观念的变化,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展示了欧洲人探险的足迹,学生体会到了历史发展的“有渐无顿”,看到了欧洲人终于从那个混沌的中世纪走向了近世―这种“走进”,不是像有的教师说的那样,文艺复兴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中世纪的黑暗。
也有的历史教师尝试带着学生回到历史中去,去体验历史中的人和事。广东李月霞老师在情境教学中有许多可贵的践(见表1)。
2.什么样的知识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到底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这个目标观决定了教师把哪些内容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以此为教学的支点。从素养立意来看,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中,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或多个启示,可以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有的启示是独特的,有的启示是共通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学情以及课程目标,恰当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例如,广东东莞易翔老师在上高三《明清史》复习课时,经历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设计是立足于“感受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立意的教学,让学生再次重温明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及特征;第二次设计立足于“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把握明清时期所处的位置,以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同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这次教学设计突显了能力立意,把明清放在更长、更宽的时空里去认识;第三次设计立足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自主地对明清时期的‘近代因素’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在史学界关于明清阶段特征“封建社会末期说”、“近代说”、“帝制农商社会说”基础上,自己评判明清的历史地位并进行论证。第三次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对之进行历史解释,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是一个明确的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
3.什么样的课堂目标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重新理解课程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建立课堂核心目标,即在宏观的教育目标体系中,综合三维目标框架与核心素养视野,构建起一节课的教学核心目标,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找到落点(见图1)。
如果用这个模型图对上文中高三复习课《明清史》一课进行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的定位如图2所示: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当下我们的思考可能具有时段性,因为有些问题与困惑在实践中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因为时空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思考在当下,依然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超越经验、走向理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定彝.时空观念的嬗变[J].哲学动态, 1989(2):50-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卷.532.
[3]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学术月刊, 1998(5):20-25.
[4]格・普・阿波斯托尔著,陆象淦,刘开铭译.当代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79:34-35.
[5]刘 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一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
[6]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
长阳高家堰中心学校 邹君 郭玲玲
历史的车轮转到20世纪下半叶时,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迅速膨胀,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知识爆炸”。信息社会带来的知识爆炸,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从而带来了新一轮的物理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只包涵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包括教师的信息意识。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摆在物理学科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推进物理教学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机整合,让信息广泛进入物理课堂。
一、改变教育观念,增强信息意识是推进物理教学与教师信息素养整合成功的前提条件。
信息的价值在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对信息的追求和捕捉不同于一般凭直觉和经验的信息感知。时代明确告诉我们信息处理能力将是21世纪的人应具有的如同“听、说、读、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在不断涌现的浩若烟海的信息中要准确地选择,迅速地获取所需要的那部分特定的信息,往往取决于此。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还要有一段从认识到自觉应用的过程。为了使信息革命的浪潮加速学校教育的“技术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减轻学生负担,全面融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我们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讨论,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大家普遍认识到现代教师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渊博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与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增添了我们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信心,因而教师应积极主动的运用网络信息,从网络上下载可用的课件和信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学校教师仅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主,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信息意识下降的现象普遍存在。俗话说:“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获取信息,增长新知识,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只要物理教学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机整合,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从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是推进物理教学与教师信息素养整合成功的关键。
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很难成为“名师”的。尤其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既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必需,那么如何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呢?
一、对学生时间思维的培养
每学年开始时,笔者都会将中国历代代表和民国时期的政权更迭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好,并背诵下来,然后当堂检测,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背熟,为了防止学生遗忘,笔者会不定时地进行抽查。这是一项基础工作,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如果根基打不牢,其他的一切都将会是空中楼阁。
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渗透时间观,比如,在高一下学期,学习的是经济史相关的内容,笔者会经常提到必修一政治史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这是属于哪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在高二的会考复习中,笔者会按照时间顺序给学生列出一个大事年表,让学生按此表进行背诵。如果是在高三复习课上,笔者则会按时间顺序来梳理历史事件,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我会让学生凭着已有的记忆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同一时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具体关系,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是在怎样的经济、政治背景下形成的。
学习某一历史事件,学生要先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比如,笔者在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时候,会从中世纪的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讲起,然后述及议会与国王之间的斗争,进而过渡到1640年英国的革命是由于议会不满国王的专横统治,随后讲到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时代的结束,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体,1721年责任制内阁的建立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随后英国又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扩大了享有民利的民众范围,君主立体逐渐趋于完善。
二、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
教会学生使用地图册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手段。比如,课本中讲到秦国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那么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只有对照地图册中秦统一六国形势示意图,学生才能直观地看出因为韩赵魏离秦国较近,而楚燕齐离秦国较远,秦国很难真正跨越邻国去消灭另一个国家,所以才采取了这种“远交近攻”的方针。除了历史地图册之外,课本中也有一些地形图、示意图之类的材料,以人民的三大战争为例,为什么首先打,中为什么要先打锦州,教师只有和学生一起观察三大战争示意图,学生才能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看示意图,学生可以发现:如果不先攻占东北,就可以对实行南北夹击。而如果没有先攻占锦州,就会导致关内敌军大量出逃,继而无法达成大量歼灭敌军的既定作战目标。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思维,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看地图,还要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例如,中国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时期,基本处于同一时间段,但为什么一个地区是民主制度,一个地区却逐渐走向了专制?这样的比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关键词: 高校 数学教师 素养 能力
1.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对于高校数学教师而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专与多能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制约着教师向复合型、全面型素质方向的发展。大体来讲,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养。
1.1政治素养
高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社会意识和献身教育的职业理想:教书育人;具有热情、坚定、同情、关心、耐心、自制等良好的师德素养。师德是执教者的魂,是耕耘者的根,只有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塑造学生,才能不计个人得失,执着地追求事业的成功。
1.2数学文化素养
高校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主要是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程度和知识结构,包括哲学的理论修养、扎实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等。特别强调,高校数学教师要有丰富的数学史知识,使数学内容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因为“一个把数学仅仅看成是工具的老师,他只会给出大量的公示和呆板的例题;一个把数学仅仅看成是逻辑体系的教师,他只会依循一种有条不紊却异常枯燥无味的定义―公理―定理的方式去讲授;一个把数学仅仅看作是智力游戏的老师,他会偏爱刁钻的难题而忽略基本工夫;一个认为数学除了包含以上各方面之外还有更丰富内涵的教师,他的教学才会别具一格”。
1.3身心素养
高校教师应具备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付各种压力和突发。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数学教师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挑战,保持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以宽广的胸襟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工作中的困难,能以“酸葡萄”的哲理淡泊名利,能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生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将个人的烦恼、不良情绪带进教室,迁怒于学生;要善于以健康的心态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竞争的环境。教师具有很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愉快地、高效率地投入教学实践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1.4创新素养
没有创新意识的高校是没有希望的高校,高校的创新主要依赖于教师创新意识的确立。高等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创新意识的确立。如果教师的创新素养缺乏或缺失,那么所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必将无法落到实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对高校教师获取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高校教师的创新素养提出了非同以往的要求。创新素养的确立,旨在强调创新素养应当成为日常工作中的一种自觉与自律,并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和创造。知识的不断更新、创新是新世纪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以此类推,肩负培养人才重任的教师,若其不具备创新素养,显然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因此,创新素养应当成为衡量高校教师素质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
2.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使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数学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2.1知识(学术)更新能力
高校数学教师如何应对已从网上获得大量学术新知和创新思维的学生,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新问题,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具备不断补充知识和学术养料、拓展视野、更新理念的强大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容量,在知识方面时刻保持“居高临下”的优势。
2.2数学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本职工作。高校数学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数学教学能力,要善于吸收国内外高等数学教学的最新思想,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能力。高校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紧张的良好氛围,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科研能力
为适应高等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使高等数学的知识更好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数学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由过去的教书先生向教育家转变,就要善于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自愿、主动地提出科研任务和要求,具有选题、搜集信息、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写作等科研能力。教师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究、改进数学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提炼、总结成功的经验,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
2.4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指导学生教育实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的重要标志。
2.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具有对现代教育技术熟练的操作能力(能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就能正确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和化解问题。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技能,既要是专家,又要是杂家;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博学多才,能开设多门选修课;关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指导学生在包罗万象的信息面前学会选择信息。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技巧灵活而巧妙,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有效增加高等数学教学的信息量,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概念 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46-02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偏向形式化,基本是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之后再总结实验结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形式并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政策,这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实验,而这一切都要基于物理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并寻找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
1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1.1 概念
高中物理教学主旨是在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而物理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正确理解物理的基本内涵将有利于学生系统物理思维的建立,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物理操作技能,以及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和学习态度之上提出的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强调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运用,不仅是理论知识,还包括科学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学导向,由此可见,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和社会认知的决定性条件[1]。
1.2 重要性
由核心素养的概念可知,学生借助学校教育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动力,而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增长,只有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有效提高,物理的内涵才能够充分体现,也才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二者相互促进且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离不开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物理这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支持,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才是正确的物理教学方向。
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如下:
2.1 开展小组合作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虽然思维不够缜密,却有着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所缺乏的不是刻板固守的强硬纠正,而是有力有效的方向引导,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想要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正适用于高中学生,也适用于实验教学[2]。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促进比教师督促更加有效,例如,教师要进行实验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名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这名同学不动手操作,而是指导小组其他成员亲手操作,出现疑问时可以讨论解决,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电流表的改装及内接外接法》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电流表的改装知识,以及内接外接法等知识,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水平。
2.2 结合生活实际
虽然人类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等框架的制约,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恰恰相反,这种制约反而会使学生走向更加正确的道路,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有约束的,这为教师制定了教学思维的导向,教师需要根据这一内容将实验设计得更加贴合实际生活,脱离开实际的实验都是不科学的,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不符,因此,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探寻物理实验的踪迹,并将其运用到学习中,才能达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越来越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利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如矿泉水瓶瓶盖的内外径、小水杯的深度、水笔笔盖的内外径等,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
2.3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因此,教师要将这一内容体现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参与,加强学生主动认知与学习,物理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抽象学科,学生参与将提升物理思维的建立能力[3-4],例如: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曾经分别让三个同学上台做演示实验。第一个同学在同一高度同时放开两个摆长相等、质量不同的单摆,结果两个单摆摆动同步。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基本一样,因此得到实验结论“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第二个同学在不同高度同时放开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实验结果两个单摆摆动也同步。同样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因此得到了第二个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第三个同学则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个质量相同、摆长不同的单摆,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里发现两个单摆摆动不同步。这一下子,这位同学有点慌了,赶紧再做一次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只好红着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笔者问全班学生:“从刚才第三位同学的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本来预想,学生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单摆的周期和摆长有关。”但出乎预想的是,学生的回答是:“第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位同学的脸更红了。笔者想马上反驳,说结论应该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这样的话,显得苍白无力。那应该怎么办呢?笔者接着说:“既然大家觉得刚才这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么我们就请一位“高手”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样?”在大家的推荐下,一位大家认为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重新做了第三个演示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的摆动,甚至有个不相信的同学又上台做了演示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此时,课堂上安静了许多,笔者接着说:“其实,不是第三个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而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第三个同学得到的不应该是大家的质疑,而应该是大家的表扬。”疑团彻底揭开了,上台做实验的同学得到了鼓励,其他同学通过这次小小的“曲折”也明白了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还学会了应该更深入的看问题。再如:老师在进行打点计时器实验测定匀变速运动时,首先老师示范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而后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期间老师游走于学生之间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2.4 鼓励实验创新
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物理实验的创新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会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又能帮助学生挖掘实验的精髓,展示实验的思想和魅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时,基于本实验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笔者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下,然后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实验,但有学生按教材中的原方案操作实验后,发现误差较大。经过分析后,学生觉得误差较大的原因是实验室所提供的小车质量没有办法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实验室有质量更大的小车吗?没有。那怎么办呢?这时,几个实验能力较强的同学围着实验桌进行讨论。笔者提示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也就是更改实验方案啊!虽然已经临近下课,但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了,陷入了一阵思考和讨论中……最终得出了一个不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个前提条件的创新实验方案。
是的,对于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些老师会蜻蜓点水地应付过去,但笔者认为学生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或许会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时间内,有所创新,收获无限的知识。这也是符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创新实验教学。
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学习的重要支持,而物理这门学科对树立学生科学观和综合认知能力有很大帮助,物理实验又是促进学生物理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手段,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涛.改进方法,提高效果――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J].技术物理教学. 2013(01).
[2] 翁宗琮.城乡结合部高中学生物理探究实验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州市第一高中为例[J].物理通报. 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