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轻工业的重要性

轻工业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轻工业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轻工业的重要性

轻工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青年员工;重要性

一、前言

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青年员工是一种具有能动性、创新的宝贵资源,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的利用青年员工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企业的文化创建应该充分的重视青年员工的重要性,根据青年员工的特点,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青年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青年员工的重要性分析

(1)青年员工是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者。企业美誉度与知名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企业的公众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成败。青年员工在工作中深化素质、苦练技能、爱岗敬业并始终坚持安全生产;在企业生产中始终冲锋在战斗一线,勇于承担企业的重任;积极的额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充分的发扬“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服务精神,关爱老人和儿童,帮助弱势群体,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同时,通过“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多种评选方式,引导青年员工以高度的职业文明形成敬业奉献、勤俭自强、团结互助的理念,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光荣感,通过良好的青年员工形象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和公众形象。

(2)青年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之源。青年员工群体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知识群体,主要是因为青年员工是一种富有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宝贵人力资源,其人力资源价值对于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创建、发展以及创新的动力源泉,努力的提高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并保证青年员工终身效力于企业,积极的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凸显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最终形成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这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以及青年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青年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青年员工是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富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突出以及理论知识扎实的青年员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非常重视高素质青年人才的引进,一批精通计算机、工程技术的本科生、研究生等被引进到企业中,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年轻人毕业之后,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会尽可能的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实现青年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两者共同进步和发展,促使青年员工的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互补的整体,进而实现青年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4)青年员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推动者。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生产工作相同,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青年员工都是80后和90后,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活跃,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都非常新颖与独特,通过将青年员工的创新思维引入到企业文化的创建中,能够将青年员工的各种创新思维、想法注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这对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基于青年员工特点的企业文化建设

(1)准确把握青年员工的特点,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增强青年文化的凝聚力。想要创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准确的掌握青员工的特点,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使青年愚公形成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以此增强青年文化的凝聚力。即通过推动广大青年员工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进一步加快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创新。

(2)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反复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青年员工作为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新生力量和未来力量,承担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后备力量和中坚力量的重任。通过坚持以人为本,长期加强培训和宣传,以现金的文化理念武装青年员工的头脑,提高青年员工的文化建设,然后充分的利用优秀青年、青年标兵的榜样力量,将企业的发展和青年员工的个人成长紧密的联系起来,保证青年员工思想的先进性,并用科学的制度规范青年员工的行为,这样能够让青年员工形成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赖和认同,以此提升青年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凝聚力,保证青年员工始终保持充分的积极性建设和创新企业文化,以此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效果。

(3)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素质,引导青年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素质,倡导服务社会、相互关爱的文明风尚;形成操守为重、诚信为本的企业风气,引导青年员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逐渐的引导青年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实现青年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进程的一致性,进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青年员工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培养一批锐意进取、踏实勤勉、有抱负、有理想、有创新意识的优秀青年员工队伍,并充分的发挥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对于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以及实现企业和青年员工的共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庆.青年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J].甘肃科技,2011,27(16):103-104.

轻工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政协二届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就“如何振兴我市传统轻纺工业”等相关议题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对此,市政协提案委、财农委组织部分委员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到二毛纺厂、皮革厂等企业进行了带案视察,并和有关部门、部分企业代表进行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轻纺工业基本状况

轻纺工业是我市历史悠久的传统支柱产业,曾是全市利税贡献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轻纺工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非凡贡献的产业,占工业总产值65%,利税70%左右,财政收入33%以上,就业人数达12万多,在我市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上世纪末,由于受政策、体制、管理、设备、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轻纺工业全面滑坡,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停产、破产。到本世纪初,衰落到谷底,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6%左右。近年来,稍有所回长,20xx年,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0.9%,20xx年1—6月份完成总产值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3%。我市轻纺工业的基本特点是产业分布较广,各县区都有,有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皮革、皮毛、医药及工艺美术等十多个种类;有食盐、食品、饮料、白酒、啤酒、西服、防寒服、地毯、毛毯、花炮等几百种产品。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将对我市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我市毗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与我市基本相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发展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990年全市轻纺工业总总产值7.5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6.97%。20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70.1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45%。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鄂尔多斯市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将优势轻纺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激活了企业经营机制。同时,政府对鄂尔多斯集团等强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采取拨款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打造名优品牌、建立轻纺工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出鄂尔多斯集团等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也创造了鄂尔多斯品牌形象。20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是我市的7.7倍以上。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工业经济多元发展,也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市轻纺工业总体上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竞争力弱,处于自由发展、自我生存状况;二是国有集体企业纷纷破产关闭,民营企业各自为战,影响做大做强;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在轻纺工业上没有存续的知名品牌,毛纺、地毯、制革及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已退出市场;四是在农产品加工上,处于小、零、散状态,加工简单,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五是以工业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如进行日用化工等终极产品生产、拉长能源化工产业链的项目几乎是空白;六是当地城乡居民就业率底,就业结构不合理。

影响我市轻纺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能源化工产业“挤出”效应影响,能源化工大项目与地方产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带动不了轻纺工业的发展。二是能源化工产业巨大投资回报,影响了投资者的创业心态,也扭曲了一些地方、部门领导者的政绩观,影响了持续发展理念。三是对轻纺工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宏观政策措施不强。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行业管理缺失,政策引导困难,协调服务滞后。过去轻工业由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管理,现在,轻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其职能分解,造成行政资源分散,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五是扶持资金分散、总量少,企业自筹资金困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无法实现。目前,市上还没有扶持轻工业专项资金,对轻工业的发展不能从整体上宏观调控、形成合力。六是观念落后,政策滞后,错失了国有向民营和股份整体转制,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趁势做大做强的时机,在改革上往往是关门走人,流失了大量的生产要素。七是民营企业的一些经营者眼界不宽,存有抱残守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不思进取、不想联合重组、影响做大做强,致使目前产业仍是小、散、低、弱的局面,形不成产业龙头,发挥不了规模优势。

三、振兴和发展轻工业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振兴榆林轻纺工业指导思想。各级领导要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轻纺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竟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 程、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认识到重工业是强国工业,轻工业是富民工业。要吸取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要学习毗邻地区如鄂尔多斯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要认识到我们有充裕的土地资源、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优势。

2、制定政策措施,确保轻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市委召开常委会、政府召开常务会,专题研究我市轻纺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振兴和发展轻纺工业工作指导意见,制定10年规划,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恢复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从发展目标、领导机构、扶持措施、考核督办等方面全面指导我市振兴和发展轻纺工业工作。从而使我市轻纺工业逐步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

3、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多元化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改变目前我们“跛脚”发展方式,即重工业“一条腿粗而长”,轻工业“一条腿短而细”的不合理状况。要大力发展轻工业,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项目的引进上有所侧重。要坚持三个“两手抓”既要抓能源化工产业,又要抓传统轻纺工业;既要抓大型企业的引领,又要抓中小企业的发展;既要抓国有企业的改制,又要抓民营企业的发展。建立三个反哺机制,即工业反哺农业;重工业反哺轻工业;城市反哺农村。大力发展毛绒、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

4、理顺行业管理,加大协调服务的作用。一是要扭转轻工业管理方面的混乱和缺失,明确经委行使轻纺工业行业管理职能,引导轻工业健康发展。二是政府成立类似于“扶持南部发展办公室”的临时机构,或成立轻纺工业发展振兴指导小组,由市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经委,发改委、财政局、农发办、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委,这样可以整合行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各部门的相关政策,集中各类扶持资金,力争到2020年左右,实现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轻工业自身健康发展的目标。三是鼓励支持轻纺企业成立联合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实现自由发展。

5、加快园区建设,力争项目早日落地。加快《榆林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确定在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轻工业园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吸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通过招商引资、联合重组、政策优惠等措施,创造条件,吸引各种经济成分的轻纺企业入园,引进国内外大型轻纺企业集团落户榆林。把园区建设成具有经济规模最佳,专业化程序最高,拥有生产、科研、信息等多功能的现代化纺织工业生产基地。到20xx年,总投资9600万元,建成毛纺、制衣等传统产业集中园区。

6、实施品牌战略,引领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是要把“绣鸡牌”毛线、“古城牌”毛毯、“长城牌”地毯、“娇舟牌”呢绒、“三爱牌”服装、“天舟牌”羊绒衫、“古城牌”皮革等曾经具有宝贵财富的驰名品牌保留住、宣传好。二是要在传统轻工企业实施改制时,必须要努力做到保住牌子、留住队伍,门不关、人不散。即使是破产企业,相关部门也要注入一定的商标保护专项资金,确保商标在近期内不被注销。通过政府整体打包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用无形品牌调动有形资源,让老品牌展现新魅力。三是要创新机制。从研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扶持、创新成果激励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制定高质量、高标准的具有地方特色产业产品质量标准,用特色化推进品牌化。四是要加强产品宣传力度,政府应在扶持经费中专门列支一块用于补贴支持本地产品在国家级媒体上的广告宣传。

轻工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政收入 回归分析 R语言

一、背景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等部门。其中工业和农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

第一,农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不仅可以提供粮食和生活副食品,保证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而且还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基础越雄厚,轻工业就会得到越快发展;而轻工业的发展中资金积累水平的提高,为重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重工业的发展又可使国民经济的各部门获得先进的技术装备,这一循环链条中,农业起着重要的基础环节作用。

第二,工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门。就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相比,工业部门的技术装备、劳动生产率要远远高于农业,积累水平也要高的多。因此,在财政收入中来自工业部门的收入占绝大比重,工业部门完成上缴任务多少,对保证财政收入起决定作用。

第三,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看,他们也都与财政收入密切相关,如商业部门的收入也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商业活动虽然一般不创造价值,但它在实现其职能过程中,参与商品价值的分配,因此商业活动的经济效益如何、盈利大小都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多少。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部门,这些部门在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的运行状况如何必然影响经济总体的状况,进而使财政收入的来源发生变化。因此,协调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广辟财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1]

二、建模过程

在R语言环境中,先确定初步分析模型如下。被解释变量为Y,代表财政收入,解释变量为X,有9个,代表我们所选取的9个因素,顺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受灾面积,能源消费总量。

开始进入建模阶段,把初步模型进入R语言环境,先进行9变量模型的t检验和F检验如表1:

如表中所见,取0.05置信区间的情况下,通过t检验的有X1,X2,X3为对模型影响显着的变量。再看F检验值所对应的p值为2.20E-16,比0.05置信区间小得多,所对应的可决系数和校正系数也接近1,初步可以应为模型有效。但由于模型中有对模型影响不显着的变量,且变量越多对模型的自由度影响越大,影响模型的预测。

见下表(左),是R语言中的选模过程。可以看到全部变量进入模型时AIC最大,到了Step2的模型时,达到了模型变量和AIC减小最小的情况。通过降维技术使模型变为Step2。再见下表(右),是R语言中的逐步回归法分析,RSS为残差平方和,表中的变量为需要删去的变量,NONE为没有变量删除时模型的AIC和RSS值。如果删去x7,AIC的值会从385增加到388,是增加得最少的。另外,删去x7令模型增加的残差平方和也是最少的,从这两项指标来看,应再去掉x7。再作回归分析表2。

因此我们选取X1,X2,X3,X5和常数进入新的回归方程。现在我们对每一个变量进行单独分析,见图(1)。可以看出X1,X3与y的回归比较接近直线模型,而X2,X5拟合得较差,因此我们对X2和X5进行修正。对X2进行平方修正,得出图(2),可以看出似合度比较高,X5有着与X2相似的图形,因此把这两个变量平方后再进入模型。

再把修正后的模型进行检验,见表3。可以看到全部变量在0.05的置信水平下都通过t检验,且可决系数与校正系数比之前的模型更优。

我们对该型形进行Shapiro-Wilknormalitytest检验,得出W统计量为0.9599,对应的p值为0.3079,在0.05置信水平下通过检验,可以认为模型通过正态性检验。最优模型如下:

Y=743.6+0.495X1+8.852e-06X2^2-0.3179X3-2.04e-05X5^2+μ

三、结论

通过R语言统计分析软件,我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最后得出以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农业总产值为解释变量,得出回归模型为:

模型的经济意义为:从模型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成正比例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财政收入会增加0.495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增每增加1%,财政收入会增加0.5873%。同样,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支出每增加1%,财政收入会相应的减少1.00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每增加1%,财政收入会减少0.3179%。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选取9个因素作为分析,但最终只有4个因素进入模型,并不是说这些因素对财政收入没有影响,只是因为在理论上这些因素在模型中没有通过模型检验,对财政收入影响不是那么显著。

通过该模型的研究,传统的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弱,我们这里所说的越来越弱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失去了支柱性地位,而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状况等的限制,传统的产业部门已经趋于饱和,想要有所突破已经越来越困难,发展空间有限。虽然它的重要性在减弱,但是从它所处的基础地位还是不容动摇的。

分析中,我们主要看到,国内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比较大,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称为财政依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国内生产总值分配中,国家(或地方)所得占的比重。

再看看,农业总产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模型可以看出,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当中有很大程度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科学技术的投入。说明我国的农业在慢慢的摆脱传统的农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发展到今天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在发展的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也在不断地演进,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发达国家实现了这种转变,才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我国也将遵循世界发展规律,目前正面临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契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jwch.tjufe.省略/netcourse/jiliang/kcjx/sjhj/9.htm 穆兰.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EB/OL]

轻工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球产业链;制造业;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035-02

1 综合情况概述

长三角总占地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仅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的5.8%,但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约20%),构成了中国经济崛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全球讲产业链讲,长三角的一大优势是资源成本的价格偏低。长三角目前的经济水平其实已经达到了欧美先进国家的水平,是整个长三角相对于全球产业链中其他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而言,资源成本明显偏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三角的周边地区如江西、安徽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各种产品的流通使物价水平无法提得过高。从整个亚洲的来看,能与长三角竞争的工业地区主要由台湾、日本、香港等地,其湾日本工业带技术先进,但资源成本偏高。而渤海、珠三角工业带的基础设施建、资本、人口素质、科技研发能力等都不如长三角工业带。

2 地区主要特点

2.1 上海的特点

首先,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拥有江苏与浙江所不具有的地理优势,即处于长江的入海口。从出口来看,任何由中国国内生产的产品要出口如果通过长江进行运输,其目的地必然是上海。而任何进口产品如果要通过长江进入内地,第一站也必然是上海港。

其次,上海的服务业相对于江浙两省比较发达。近年来,上海的制造业发展远不如服务业发展的快,目前上海的服务业不仅要满足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整个长三角的需要。目前,上海市的服务业产值增量约是农业的一百倍,明显超出制造业。

服务业对于产业链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譬如发达的物流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制造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发达的金融业已可以给制造业提供巨大的财力支撑,降低制造业本身存在的市场风险;而雄厚的科技研发能力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长三角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

最后,上海的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由于其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海无法发展大规模的发展重工业,而相对密集的资本与技术却使上海具有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条件。虽然目前上海制造业整体滑坡,但高技术产业却蓬勃发展。上海无论是从事科技活动机构与人员还是对于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每年都有明显的增长,从2002年到2007年上海市从事科技人员增加了四万人,支出增加了200亿元(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上海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会从根本上提升整个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2.2 江苏的特征

江苏省是整个长三角的制造业中心,相对于上海,江苏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低;相对于浙江,江苏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能力的优势比较明显,所以江苏省的经济环境特别适于重工业的发展,是整个长三角重工业的发展基地。江苏省将重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2.3 浙江的特征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快。浙江省的发展速度一直在我国沿海各省份中名列前茅,从1978年开始到1998年为止的20年间,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3.5%,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3.8个百分点,比江苏省高出一个百分点左右,GDP总量占全国的6.5%,到2001年浙江的GDP已跃居至全国第四位;浙江省的制造业虽然呈现快速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但与上海江苏的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制造业内部结构仍不合理。目前,浙江省的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这类行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而如从事医药品制造、计算机应用以及微电子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的单位则属于少数,并且无论在营业收入上还是规模上都比较小,与本省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相比总体实力较弱。目前,浙江省的轻工业企业数量比重工业企业数量高出了约三千家,所以浙江省的工业发展在总体上依然以轻工业的发展为主,一直未能完成向重工业的转变。由于轻工业产品本身利润不高,一般不进行分工,所以浙江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还处于初级阶段。

另一方面制造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而这直接导致了各行业规模较小,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一般地说,厂商的固定资本越少,营业成本越高;厂商的固定资本越多,营业成本越低。所以,如果企业的资本较低,必然会影响它们盈利能力,弱化它们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浙江省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私营企业,而这些企业中百分之九十又是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受市场影响大,在全经济多变的今天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竞争十分困难。

总的来说,浙江省在长三角的发展相对滞后,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形成自身制造业发展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浙江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前期,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不如江苏大,而浙江与上海和江苏在地理上隔阂又使浙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与上海关联较小。因此,浙江的制造业完全可以走其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

3 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了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但从地区的角度讲,长三角各城市的发展却是参差不齐的,上海的服务业、浙江的轻工业、江苏的重工业相互补充,取得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上海的服务业发展方向是提高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含量、技术含量。这是因为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是为制造业与农业服务的,因此,由于上海市场有限,服务业的发展应该面向整个长三角;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对外开放水平极高的城市,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作为长三角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上海服务业发展几乎直接决定了长三角的服务业能否在全球产业链中立足。

江苏的重工业发展关键在于定位问题。近年来,江苏省的制造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也逐渐,江苏省的产业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升级对上应适应整个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对下则应保证长三角整体经济的发展,只有从全国的视角服务长三角,才能真正确立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浙江由于资金条件有限、人力资源素质较长三角其他地区较低,而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主要应提高浙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私营企业提高了浙江经济的市场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使浙江的企业容易破产,所以,浙江经济要与江苏的制造业结合,争取扩大企业规模,还应与上海配合,利用上海的资本、技术优势提高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从总体上讲,长三角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一方面,长三角在整个世界产业链中正处于崛起阶段,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长三角应该围绕自身的特点发展,提高其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与作用,长三角产业的发展不仅应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该通过全球产业链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08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轻工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一)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不均衡的原因。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一直是我国能源利用的软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很低,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一)我国地大物博,资源、能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的存储量丰富致使我国工业发展首先以消耗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二)我国虽然是经济发展大国,但是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对新型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不高或者意识不健全,没能充分意识到新型能源的重要性。(三)我国对核电的开发相对落后,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核电的开发和利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明显滞后,而核能具有非常高的能源消费意义。

(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逐渐强调协调发展轻工业与重工业,以出口工业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以进口替代政策,实施优先发展经济工业的策略。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稳步上升,发展工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另外国家加强了基础工业的投资力度,引进外资和控制物品价格来促进工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二、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由以上内容和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能源消费形式、耗源类型和能耗比重都与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工业要求运用科技提高工业经济产能,建立自动化的高效生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避免工业生产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十以来,国家一直在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目的是有效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的二次飞跃。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如下,。

(一)工业能源的消费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工业能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电能、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能源科技是现代工业经济增长的创新力量,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摆脱过分依赖能源消耗换取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能源的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迅速发展,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二)工业经济增长增加能源消耗需求;传统意义上,工业经济的增长一定会刺激对工业能源的消耗,例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从而对煤炭和石油的消耗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工业科技和工业技术创新为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技术优势,能够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由单一能源消耗到多次能源消费转型,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工业能源消费的持续稳步发展。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