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范文第1篇

就在“市值管理”成为热议话题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却对之持冷静旁观的态度,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赵家俊就是后者的代表。

只能具体操作

《新理财》:作为全国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是否有客户要求你们提供市值管理方案?

赵家俊: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的具体操作,从资本市场一开放就有,只是没有提出这个概念,而且没有系统化。这方面的咨询也一直都有,大家一直在无意识地做。上市公司逐渐规范,特别是新会计准则出台后,这方面工作体现得特别明显。

中国资本市场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两者的界限。全流通后,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关于减持、增发、并购、重组、投资人关系管理、危机公关等咨询明显增加,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内容。我们强调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公众群体中的整体表现,用“市值管理”概括可能显得笼统。

《新理财》:在具体操作中,您通常会提供哪些建议?

赵家俊:一方面是增发、配股、分红等基本的技术操作;另一方面是公关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媒体关系管理等,要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制。比如,我们会建议客户建立公共关系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与媒体交流的机制。

难以定量判断

《新理财》:如何判断市值管理做得好坏?

赵家俊: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的价格表现就是市值。从理论上说,市值越大应该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在中国,价格与价值背离是常态,两者之间的差距要合理,不是把股价“炒”得越高越好。

《新理财》:“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赵家俊:这个要分不同市场、分行业、分公司类型去看。合理的市值,其实就是合理的股价倍数。事实上,这个“合理”很难用管理得好坏来评价。规范管理手段、用好金融工具、做好信息披露,让资本市场接受,其实就够了。就市值而言,我更关心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特别是企业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合理的市值管理可以让事情的发生不影响股价的正常表现。要不断看资本市场与本公司的关联,让市值和价值趋同,但保持一定的空间,出现偏差的时候要借助市值管理的具体措施做一些工作。这个趋势只能定性地判断,没办法定量地考察它的好坏。

《新理财》:市值管理在实践中如何与“做庄”行为区分开?

赵家俊:最简单的区分办法就是看它是否合理合规。尤其是信息披露要规范。比如,要建立媒体关系沟通机制,但不能炒作新闻热点,让投资人产生误解。

监督而非管理

《新理财》:CFO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承担何种责任?

赵家俊:CFO要时刻关注本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当发现市值与价值有背离,就需要用一些技术手段去调整。但这个调整不能只依靠CFO,还要依靠一整套的内部协调机制。通常在中国的上市公司这套机制被命名为“公共关系管理机制”,它涵盖股东关系管理、公共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目前这套机制的核心职能由董秘承担。CFO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董秘来具体协调和实现。

《新理财》:但市值管理中涉及的资本结构、资本配置、金融工具使用等,都是CFO的职责范围。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业板;市值管理

201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给市场传递了强烈的货币宽松信号,资本市场表现异常活跃。而随后股票估值过高,高杠杆配置,大股东集体减持和大盘股上市等多重原因终结了这次“牛市”行情,接下来的就是连续数日的全线跌停,这次史无前例的股灾导致近二十万亿的市值蒸发。下半年货币宽松政策走走停停,国家救市措施断断续续,加之中国发展下行压力较大,经济探底未果,通货紧缩信号驱之不散,资本市场未能走出了低迷的阴霾。在此经济背景下,市值管理必将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和价值实现最优化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市值管理的发展进程

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是指上市公司把资本市场上的市值表现作为信号,根据不同的市场时期和自身的市场表现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价值管理方法,将价值创造最大化和价值实现最优化作为上市公司战略管理目标的行为。“市值管理”这一概念属中国自创而特有,在国外并没有这一概念和业务。市值管理这一概念提出于股权分制改革启动后,是将从单一维度关注企业内在价值的价值管理理念延伸并扩展到兼顾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并强调两者的协调统一而形成的新型管理理念。2014年5月,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市值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包括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多维度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17个。由于市值管理基本指标中某些指标之间关联性较高,不能很好地综合考察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情况和客观度量市值管理效果,所以在指标的选取方面就必须寻找一组相互关联度较低和数量相对较少的主成分指标。为了避免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本文对评价市值管理效果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然后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主成分为公因子,最后通过主成分得分系数的序列乘以样本各指标观测值标准化后的序列计算出一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将从客观角度评价样本公司市值管理的效果。

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效果有效性指标体系

指标说明:

价值创造指标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现在和未来创造内在价值的能力,二级指标分为现时价值创造力指标和未来价值创造力指标。现时价值创造力指标反映的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现在所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净利润指标(公司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部分)、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大小)、主营业务收益率ROM(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务获取利润的水平)、净资产收益率ROE(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自有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大小)、每股收益EPS(反应创业板上市公司每一股获取利润的能力大小)。未来价值创造力指标代表未来价值创造能力,包括净利润增长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资产净利润率增长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资产净利润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营业务收益率增长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每股收益增长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价值实现指标主要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二级指标分为总市值指标和市场增加值指标。总市值指标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的规模、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溢价性,包括市值(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规模),市值增长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的成长型)、托宾Q(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资产溢价)。市场增加值指标反映价值实现程度和价值创造结果,包括市场增加值(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投入资本上创造的财富),市场增加值增长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投入资本上创造财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增加值率(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单位投入资本上创造的财富)。

价值经营指标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相关性,将净利润与MVA之比作为指标。(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范文第3篇

中国经济加速证券化

近两年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中国证券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也开始了加速证券化的进程。表现在:

首先,一大批央企和民企通过IPO、注资、整体上市等实现了企业资产的证券化。在2006和2007年证券市场大牛市的环境下,一大批巨型央企如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铝业、中国中铁等,通过IPO实现了企业资产的证券化;而中国船舶、西飞国际、东方电机等通过整体上市,实现了全部资产的证券化;还有中色股份、中海海盛、华电能源等通过注资等形式实现了存量资产的证券化。民营企业的资产也在加快实现证券化,仅2007年就有80家民营企业上市。2007年130家新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142735万元,融资达到4473.32亿,新增市值11.25万亿,占总市值的1/3。

其次,中国证券市场总市值获得了长足发展。经过2006和2007年的飞跃,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已达到32.44万亿元(合4.44万亿美元),成为继美、日、英之后全球第四大证券市场。沪深交易所在全球证券业的地位与日俱增,截至2007年11月底,上海交易所与深圳交易所的市值规模分别排在全球主要交易所市值排名的第6位和第15位。其中,上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首次超越港交所,与排名全球第2大交易所的东京交易所差距已缩小到了1.24万亿美元。

第三,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快速突破了100%,达到了成熟市场的水平。所谓证券化率,是指一国各类证券总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它是衡量一国经济证券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滞后,证券化率很长一段时期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按照1997年末股市市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仅为23.4%,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十年后的今天(截至2007年12月28日),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已达到37.36万亿元规模,其中A股市值32.44万亿,B股市值2510亿,海外股市值4.67万亿。这一年中国GDP达到246619亿元,我国相应的证券化率已高达151.5%。这一水平已达到同期成熟资本市场水平, 而且我国证券化率从2006年的42%一举突破100%达到2007年的151.5%的水平仅仅走过了1年历程。相应的,美国证券化率从50%提高至100%用了7年时间,韩国则用了4年。

第四,中国居民的资产也在加速证券化。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居民的收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居民先主要是把钱存入银行,后来买国债。近两年在大牛市赚钱效应的感染下,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空前觉醒,开始大量买卖股票和基金,储蓄的占比在持续下降,股票和基金等成为许多城镇家庭重要的金融资产。

截至2007年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规模已经突破3.27万亿元,而一年前只有0.8万亿元,也就是说,一年的发展是过去9年总和的3倍。2007年,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达3721.29万户,平均每个交易日超过15万户;截至2007年底,我国开户股民人数为13870.21万户,开户“基民”2597.21万户。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首次出现负增长,从2006年的16万亿下降到15万亿元。

第五,证券的市场价值即市值,成为了企业和个人财富的新标杆。以前衡量财富的标杆主要是现金和资产的账面价值,现在衡量财富的标杆是市值这个概念,不仅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还是个人持股财富的计算等,都在运用市值这个标准。“胡润百富榜”历年榜单的结构变化充分说明了财富标杆的这一变迁。1999-2002年“胡润百富榜”排出的中国前十名富人都是靠实业起家和发家的。从2003年开始,实业创富被资本创富所取代,丁磊因为网易在美国上市以76亿元的身价摘得了中国首富的桂冠。此后,中国首富与资本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04年和2005年,黄光裕以105亿元和140亿元的财富规模蝉联两届中国首富。2006年,张茵赶超黄光裕,以270亿元的市值跻身首富。2007年,碧桂园的大股东杨惠妍以1300亿元的市值财富规模摘冠,更是让市值标杆深入人心。

虚拟经济新阶段

中国经济加速证券化,是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产物,标志着虚拟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中国经济加速证券化是中国经济日益市场化的标志。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历经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两大阶段,其中,城市改革重点就是要素的市场化。要素市场化经历了生活资料的市场化、生产资料的市场化、劳动力的市场化、金融的市场化、知识的市场化等几个阶段,而经济的证券化则是最近的一个市场化阶段,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最深刻体现,表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

其次,中国经济加速证券化也是中国金融日益深化的标志。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国金融的深化程度,不仅反映该国金融发展水平,更反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金融化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金融结构。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先是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经济货币化,也即货币存量的较快增长;接着经历了90年代中期以来的非货币金融工具的增长加快,如信用性金融工具、证券性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等,经济金融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经济金融化沿着经济货币化、经济信用化、经济证券化的方向不断演进,中国金融在这个过程中日益深化。

第三,中国经济加速证券化也是虚拟经济在中国日益发展的标志。虚拟经济是伴随实体经济的金融化而日益发展的,尤其是经济证券化的发展,将使虚拟经济的发展呈加快之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生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表现为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将手中的闲置货币存入银行,再由银行转贷给企业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第二个阶段主要发生在新世纪尤其是近两年来,表现为资本的证券化,即通过直接向投资人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本用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以虚拟资本为交易对象的证券市场,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产品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国虚拟经济的规模由此获得了空前壮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虚拟经济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实体经济是密切联系又相互对立的。虚拟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虚拟经济具有复杂性。虚拟经济的复杂性表现在:一是交易主体的复杂性,虚拟经济领域参与交易的主体很多,有金融证券机构、各类基金、实体企业、个人投资者等;二是交易方式的复杂性,虚拟资本都是虚拟的价值符号,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信息技术发展及金融全球化使虚拟经济运行超越了国界并进一步复杂化,对虚拟经济的驾驭越来越难;三是交易环境的复杂性,虚拟经济虽然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但离不开我国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四是虚拟资本价值决定的复杂性,虚拟资本只是权益凭证,其内在价值是由其将来的现金收入流决定的,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虚拟经济具有高风险性。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还有许多投资者因为追求高收益而甘冒高风险,从而促使各种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虚拟资本价格经常大起大落,使得虚拟经济成为了一种高风险的经济活动。

第三,虚拟经济具有周期性。虚拟经济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票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投资者信心动摇、人们纷纷抛售证券资产、各种证券指数急剧下降、经济泡沫破灭、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种周期性并不是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

虚拟经济是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而产生与发展的,它与实体经济之间表现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统一性看,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从根本上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当虚拟经济合理发展并与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规模和比例时,就会发挥出积极功能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矛盾性看,虚拟经济的发展并不经常是与实体经济发展同步的,当其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时,就会成为实体经济增长的瓶颈;当其过度膨胀并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基本面时,就会形成通常所说的泡沫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众多消极影响。

虚拟经济的宏观管理

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宏观经济管理既包括对实体经济的管理,也包括对虚拟经济的管理。对实体经济的管理,着眼于GDP增长率、通胀率、汇率、就业率等。由于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虚拟经济的管理主要是对资本市场的宏观管理。

既然总市值(TMV)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对资本市场的宏观管理,首先就应该体现为对总市值的管理,即宏观市值管理。所谓宏观市值管理,就是通过对资本市场供求的调节影响总市值,从而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最佳匹配与促进。

宏观市值管理的目标,就是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最佳匹配与促进。从最佳匹配和促进来讲,就是指虚拟经济既不能过于膨胀而脱离实体经济的基础,也不能过于低迷拖累实体经济的发展。从数量上来讲,就是要使虚拟经济的总市值与实体经济的GDP之比,即经济的证券化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证券化率的合理水平取决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而提升。

由于证券化率的高低,既取决于GDP的大小,又取决于总市值的大小,一定水平的证券化率既可以通过较低水平的总市值与较低水平的GDP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较高水平的总市值 与较高水平的GDP来达到。因此,从最佳匹配与最佳促进的角度来讲,宏观市值管理的目标,即证券化的合理水平应通过后者,即较高水平的总市值与较高水平的GDP来达到,而不是前者。

而且,由于宏观市值管理的对象是虚拟经济,其目标是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最佳匹配与促进,因而,宏观市值管理的主体也应是政府相关部门。

从目前对实体经济的宏观管理来看,主要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货币政策、财税政策、投资项目审批政策、汇率政策等来实施的,涉及的政府部门有央行、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外管局和商务部等。

从目前对虚拟经济的宏观管理来看,主体主要是中国证监会,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如通过IPO、再融资以及审批新基金、新QFII等的规模和速度来对总市值进行宏观管理。但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为了确保宏观市值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宏观市值管理应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上述相关部门的政策,以达到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最佳匹配和促进。

研究结果表明,总市值可以表述为:某一时点整个市场的市盈率水平(PE)×自年初至某一时点全体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之和(E),那么,宏观市值管理就可以通过影响整体市盈率和总利润来影响总市值。我们知道,整体市盈率取决于证券市场的供求、上市公司未来赢利的走势以及投资者的市场信心,上市公司总利润取决于上市公司整体的赢利水平。

理论上讲,增加供给可降低PE,增加需求可提高PE,反之亦然;上市公司赢利能力提升和新的赢利公司的IPO可增加E,反之亦然。从供给来看,增加供给的方式有:IPO、注资、再融资、限售股流通、创业板开设等;从需求来看,增加需求的方式有:增设新基金、老基金扩盘,新批QFII、老QFII增加额度,保险资金扩大入市比例,更多的投资者加入证券市场、已有的投资者增加入市资金等。

从宏观市值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证券化率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上来看,证券化率既与整体市盈率水平直接正相关,也与上市公司利润率正相关。

在假定整体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允许更多盈利的企业上市,或者向已上市公司注入赢利的资产,就可增加上市公司利润率,最后也就提高了经济的证券化率,其实这一过程就是经济的证券化过程。

而在假定上市公司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整体市盈率的提高也可以提高经济的证券化率,这一过程可以看作经济泡沫化的过程。

如果整体市盈率和上市公司利润率都在提高,则证券化率会提升很快,这一过程既是经济证券化的过程,也是经济泡沫化的过程。2007年中国经济证券化率从2006年的42%上升至151%,就既有经济证券化的过程,也有经济泡沫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宏观市值管理的着力点如下:

一是通过提高市场整体市盈率和上市公司总利润可以提高总市值。提高市场整体市盈率可以通过减少市场供给如减慢IPO、注资、再融资、限售股流通等,增加市场需求如增设新基金、老基金扩盘、新批QFII、老QFII增加额度、保险资金扩大入市比例、更多的投资者加入证券市场、已有的投资者增加入市资金、降低交易成本等,以及提高上市公司的赢利预期、提高投资者的市场信心和强化市场的基础建设等来实现;提高上市公司总利润可能通过存量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让更多赢利的企业IPO上市。反之亦然。

如当市场低迷需要扩大总市值时,就可以通过提高市场总体市盈率、上市公司总利润、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和投资者市场信心来实现;反之,当市场过热需要降温时,就可以通过降低高市场总体市盈率、上市公司总利润、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和投资者市场信心来实现。这里面,有些措施是短期就能见效的,如减慢IPO速度、降低交易成本等;有些是需要时间的,如提高上市公司的赢利预期等,实践中要根据需要灵活予以运用。

二是保持证券化率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可以通过调节市场整体市盈率、上市公司利润率和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来实现。调节市场整体市盈率、上市公司利润率的措施上已所述,调节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可以通过通常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来达到。但对实体经济的调节必然要影响到虚拟经济,因此,采取上述措施时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

三是从经济证券化率来看,证券化率的提升包括经济泡沫化和经济证券化的过程。上市公司利润率的提升是经济证券化的过程,是我国经济日益发达的过程,值得鼓励和支持;整体市盈率的提高是经济泡沫化的过程,适当的泡沫对经济是有益的,但过高的泡沫是需要防止的。

需要指出,证券化率的合理水平还取决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而提升。鉴于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加速证券化的过程,我国开展宏观市值管理时应考虑到我国经济证券化率每年应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而要使证券化率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就需要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要有相应的增长。实现这一增长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现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二是让更多盈利的企业通过IPO实现上市。

当前的挑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走向深入,中国金融在不断深化,表现为经济在加速证券化。伴随着经济的加速证券化,中国虚拟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与壮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经济证券化的微观基础是目前发生在我国的以市值革命为核心的第三次企业管理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从微观上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也从宏观层面上对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不仅包括传统的对实体经济的调控,也应包括对现代虚拟经济的宏观调控。相对于对实体经济的调控,我们对虚拟经济的调控仍处于一个探索的初期,面临不少的挑战。

首先是虚拟经济管理意识的挑战。宏观经济管理包括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管理两个部分。由于有了近30年的探索,我们对实体经济的认识越来越深,对其的管理也越来娴熟,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但由于虚拟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毕竟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对立统一性认识不够,要么认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不大,要么认为虚拟经济“上升就是风险,下跌就不是风险”,所以对虚拟经济采取不够重视甚或压制的态度。这是我们面对的对虚拟经济管理意识的挑战。

其次是虚拟经济管理机制的挑战。虚拟经济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受自身供求关系的影响,又深受实体经济相关政策的影响,对虚拟经济的管理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及时的监测、协调、评估和决策。从目前对虚拟经济的宏观管理来看,中国证监会无疑是主要的管理部门,它通过调节IPO、再融资以及审批新基金、新QFII的规模和速度等来影响资本市场自身的供求,进而影响总市值;而对来自实体经济的影响因素,如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国有资产监管政策、外汇政策则是无能为力的。但一个良好的虚拟经济发展环境是需要协调和沟通两方面政策的。因此,当前我们对虚拟经济的管理存在监测、协调、评估和决策机制相互协调的挑战。

第三是虚拟经济管理手段的挑战。正是由于影响虚拟经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虚拟经济的管理手段就不应等同于对实体经济的管理手段。随着我国实体经济日益的市场化,我们对实体经济的管理就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市场化和法制化的手段,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行政化的手段。但对更为复杂、更为市场化的虚拟经济的管理,如果我们简单地套用对实体经济的管理手段,尤其是用行政手段去管理虚拟经济,其结果就有可能是南辕北辙。这方面的教训应该是很深刻的。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虚拟经济发展的规律,深入地研究和借鉴海外对虚拟经济的成功管理手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对我国虚拟经济的管理手段,更好地促进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

第四是对虚拟经济管理标准的挑战。对实体经济的管理应该说现在已经有了一系列成熟的指标作为调控标准,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就业率等指标已经成为调控实体经济发展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尺。但对虚拟经济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指标、指标值是多少去衡量其健康程度则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如此。这就对我们对虚拟经济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出了现实的挑战。从2007年起舆论就一直在称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泡沫,但是,什么样的情况算是存在泡沫,存在多大的泡沫,则一直是见仁见智。此种争论,也影响到我们对虚拟经济的及时调控。证券化率和市盈率是大家较多地用来评价资本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量化指标,但对证券化率和市盈率多高可以判断资本市场存在很大泡沫则存在不同标准,简单地套用成熟市场的标准来评判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合适也存有很大争议。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对虚拟经济管理标准的挑战。

第五是国际化进程的挑战。在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面对风险未知的国际市场,看着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速度、多大的力度来打开国内市场,以确保我国虚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不翻车,成为考验监管层监管能力和智慧的首要挑战。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价值管理 管理会计 实践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与国际经贸环境融合的不断深入,中国各类型企业在国内与海外的两个市场都面临着国际同行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经历了低成本的发展阶段之后,企业的核心能力逐渐成为了决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会计这一直接面向价值创造和管理决策优化的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使用。

一、中海油面临的挑战与管理会计实施背景

全球“四大”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近期的2013-2015年度全球商业风险研究报告显示,能源行业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周期中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如何把握这些不确定性和机遇,通过科学的管理决策实现定量、前瞻的风险管控,进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就成为了国内外油气行业公司所共同面临的挑战。

中海油作为一家专注于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能源公司,在“走出去”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不断充实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过程中,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中国到海外的业务布局。但是,随着海外资产迅速增长并逐渐占据核心资产组合的“半壁江山”,如何面对新领域的挑战、优化核心业务和资产组合并实现绩效预期就成为了公司最急需应对的挑战。在这一方向上,价值管理的理念和管理会计的方法恰恰适应了公司的需求,可以为公司战略落地、资产组合动态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基本规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体现价值导向的顶层设计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有效工具与手段。

二、公司价值管理理论框架与管理会计实践

(一)方法论与工作框架

在应对行业挑战、化解自身发展瓶颈的价值管理实践过程中,中海油充分融合并贯彻了管理会计的三大基本要素,即“提高经济效益、经济业务规划与控制,以及管理决策支持”。以此为起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应行业和公司特点的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工具体系。同时,在具体实践基础上逐步梳理、总结、提炼出了指导这一工作体系具体运行和可持续发挥作用的方法论――具体可以概括为“通过将财务和业务的二维视角结合,实现对资产组合的动态管理,目标是保障公司整体经营绩效持续优化、最终实现公司战略的有效落实”(见图1)。

(二)公司战略的量化分解与实现路径设计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对于公司战略的经典定义是,“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现状如何,以及如何实现”。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这一概念侧重于战略制定的方法和表达方式,简单据此加以定性的表述往往会导致战略制定流于形式且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公司战略只有体现价值创造这一基本目标且可以通过业务规模、地域分布、发展速度以及整体价值等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定量的设计、实施、监控与评价,才可以说真正具有生命力并可以通过运营过程得以实现(见图2)。

自1999年设立并于2001年成功实现海外上市以来,中海油公司战略的基本表述始终保持稳定,即“储量产量增长、天然气业务,以及稳健的财务政策”。这一表述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对专注于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核心业务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原则。然而,随着前述的“走出去”力度越来越大、公司的资源配置和核心能力受到缺乏清晰的转型思路制约而难以对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有效保障的问题也日益显著。为此,公司在战略基本表述的基础上,对适应公司发展目标和阶段的业务发展策略及时进行了清晰地界定,即实现“从国内向海外、从海上到陆地、从常规资源到非常规资源”这三个转变。

第三个阶段,也是真正实现价值管理意义上的“可量化”,中海油进一步将业务发展策略的实现和价值管理目标保障效果与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及其评价标准――成为“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所需要的业务和财务绩效“硬性”标准进一步加以结合,同时增加了与上述业务发展策略调整相一致的结构化分析维度与衡量标准要求(见图3和图4)。

至此,中海油的公司战略才能够说已经适应发展阶段特点、具备了量化、可操作的属性并易于在价值管理这一维度上加以实现。

(三)管理会计行为辅助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是国内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热门概念,通常的理解是指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市值表现,通过“创造、经营和实现”三个环节落实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而通过合规的沟通机制将公司内在价值有效传递给公司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管理活动。中海油通过管理会计活动优化管理决策、最大化实现公司经济效益也和其中的“价值创造”和“主动管理”环节有了天然的交集。

1.通过管理决策信息编制基础规则落实价值导向

传统的会计准则一般被认为是指导会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的合规工具,然而中海油将在此基础上个性化制定的公司内部会计政策定位为落实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关键路径和实现价值管理的核心能力。

具体来说,会计政策一方面发挥着“按国际规则,将经营活动数据转化成财务信息、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是公司在具体业务领域内管理思路与导向的载体,将直接影响公司财务报表和价值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由此,中海油在内部建立了一整套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油气资源类型的勘探开发和经营管理特点的会计政策和应用实务,从而为公司核心业务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依据和可靠选择,并由此成为保障资产绩效质量、促进价值实现的有效手段。

2.资产组合的动态管理

资产组合作为公司价值创造和主动管理的对象和载体,其结构构成、短期绩效表现和中期发展趋势直接决定了公司战略是否可以分阶段得以实现并具备过程管理的灵活性。为此,中海油在以往重视5年业务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强化了与中期规划相适应的资产组合财务绩效预测能力以及该成果在重大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举措。

(1)构建资产组合财务绩效预测模型。这一模型的目的在于从价值管理的需求出发,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个层面审视公司中期业务规划的合理性以及战略匹配性。为此,中海油通过对所持有资产组合,价值链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加以深入分析,进而通过复制财务报告的编制逻辑实现了自下而上的个别资产绩效预测到资产组合整体结果的动态预测编制成果。

前文提及中海油此前仅是在战略层面明确了关键绩效指标的长期实现标准,在操作层面通过年度计划预算确定短期绩效目标,中间缺乏一个“战术”中间层来加以有效衔接。5年规划的财务绩效预测恰恰补齐了这一价值实现的中间环节,同时也为“战略――战术――操作”三个层次的目标管理提供了动态跟踪、评估和调整的工具。

(2)落实资产组合的管理原则。中海油将在国内外持有的全部油气资产定义为核心资产,对这一资产组合的动态管理原则概括为“进、退、维”。然而,此前在如何落实这一原则方面仅注重采用传统上的价值标准,即个别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净现值(NPV)或内部报酬率(IRR)。单独采用这一评价标准会导致公司管理决策忽视资产组合的调整对公司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在具备了这一预测模型之后,公司纳入了个别资产进入或退出对短中期的年度财务绩效整体表现影响。由此,管理决策较好地兼顾了短期和长期效果,科学决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在核心业务的会计确认和计量过程中贯彻价值管理原则,同时在资产组合层面实现动态管理,中海油作为上市公司也就真正具备了市值管理的核心能力,即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具备了对价值创造和价值经营的定量设计、评价、调整、提升的主动管理能力。

(四)保险风险容忍度评估与风险转移安排

1.保险安排对管理会计活动的需求

中海油所处的油气行业具有资本密集度高、单一资产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并且可能因各种内外部因素导致重大资产报废毁损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风险,因此保险安排是国内外油气行业所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手段。

正是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的高风险属性,某些风险事故的损失后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实务中公司往往会在风险规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的基本模式之间寻求平衡。其中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在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之间寻求一个成本效益最优的点。

所谓的自留风险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即企业或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自留风险的成本低、方便有效,可减少潜在损失,节省费用。但过于乐观的风险自留水平也可能突破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而导致保险策略失败。转移风险则是指为避免承担损失,公司有意识地将潜在损失及财务后果转嫁给保险公司的安排。

明确了保险的方法论和基本思路后,中海油的管理会计活动也就有了新的业务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如何通过对公司风险容忍度的定量分析来确定风险自留的数量规模,进而将剩余风险通过保险安排实现转移。公司的保险管理策略因此得以优化、保险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保险安排的保障有效性也更有说服力。

2.保险风险自留的定量分析方法论

确定公司可接受的保险风险自留定量标准过程中,首先是决定公司整体层面的风险自留水平,这也是风险自留定量分析的起点,其方法论如图5所示。

第一步,中海油将风险自留进一步界定为风险事件发生后公司财务损失的可容忍上限,超过这一上限的损失金额将对公司业绩和可持续经营能力构成实质的重大影响。

第二步,明确哪些关键绩效指标的重大影响构成了不能接受的容忍极限以及具体评价标准。容忍极限界定的一个解释是会导致公司债务评级因此降级,另一是公司相关绩效指标的表现会跌出国际同业公司一流水平的范畴。

第三步,则是为支持上述方法论进而实现关键绩效指标组的可计量和可比较。中海油一方面选取了穆迪(Mood’s)和标准普尔(S&P)对公司在全球发行美元债券债务评级所适用的部分绩效评价指标和门槛值,另一方面则通过对国际可比公司的广泛对标以及统计分析来界定业内一流公司的绩效标准以及门槛值。

第四步,使用公司三年历史和两年预测财务绩效的平均结果来与对应的门槛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单一风险事项发生对每个指标对绩效改变的敏感度。

第五步,根据公司管理层在实际使用所选取的绩效指标以监控公司表现过程中的重视程度差异对敏感度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公司可接受的财务损失上限,也就是保险风险自留的上限。

在这一阶段完成后,公司的风险自留总体规模还要具体分配到各个类型的保险安排和具体保单上,才可以最终实现保费支出与保险水平的平衡。鉴于后一阶段的分析更多运用保险专业的风险测算方法,超出了管理会计活动的工作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五)管理会计在应对低油价周期的应用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且持续时间远远超过了最近一次的低油价周期(2008年-2009年)。这样的行业周期性低谷极大地破坏了油气行业公司管理策略的延续性和价值创造能力,但也为管理会计活动提供了危机模式下的实践空间。

在中海油内部,管理会计职能为危机应对所开出的“药方”是深入认识公司核心业务和资产特点,通过调整关键绩效指标组合的管理侧重点和优先顺序,利用局部绩效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整体的主动绩效管理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继续保持对“储量替代率”、“产量递减率”和“资产摊销率”这三个指标作为独立个体的重视基础上,利用其相互的影响关系,以优化储量替代率为龙头实现三者间的平衡,进而实现成本控制和绩效表现改善的目的。这其中两个关键的业务指标是储量替代率和产量递减率。前者的重要性在于这是一个油气行业公司生命力的最直接表征,是衡量公司所持有的储量以当前的开采速度加以开发的剩余年限(公司寿命),而后者则用于衡量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因此,这两个指标代表了油气行业公司核心业务管理所最为重视的两个领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对储量替代率指标的影响因素加以深入分析和精细化管理,以开发成本与储量动用“费效比”最优的原则来调整可投入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新增储量规模,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总储量和替代率的增长。这一“费效比”按照油气行业的会计实务实际上构成了未来进入生产阶段的资产摊销率――是公司财务报表上期间成本结构中占比最大的单一成本项目。公司随后将对参与储量评估程序的所有个体资产在公司整体储量替代率和资产摊销影响的两个维度上进行排序。

第二步,通过使用产量递减率影响分析,对前一步所初步确定的排序和取舍结论加以优化,就能够结合公司在“低油价极端条件下公司整体实现当年自由现金流和盈利为正值”的目标设定来确定个别资产的开发顺序与具体储量动用规模,最终形成公司在低油价条件下的整体资源投入产出和财务绩效综合平衡的应对策略。

这一模式在2015年得到推广,为中海油在传统上采用大幅压缩资本开支和日常运营成本的危机应对方案基础上,提供了内容更为丰富、效果更为显著的升级版。

三、实施效果与结论

如前文所述,中海油在近年来的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并把握了其本质特征与核心要求,即充分发挥会计作为业务和财务兼顾的综合信息系统优势地位,将财务团队的工作与核心业务需求实现了深度融合,进而将价值管理原则贯彻到公司核心业务的管理决策过程并借此实现了对经营绩效优化目标的主动管理。

由此,公司的管理会计活动也已经逐步从全面预算、责任中心和平衡计分等传统的实现方式层面超脱出来,将探索和实践的方向与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生命周期发展阶段需求实现了多层次的结合。其间通过广泛使用业务建模、统计分析、风险量化、系统论以及资产组合理论等科学决策工具将核心业务的管理决策和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见图6)。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KMV 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直是信用资产的买卖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而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度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其在我国的投资管理中的价值。如何对信用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全面和系统地进行度量,选取怎么样的模型,是先当今风险度量的最重要的问题。

一、KMV模型概述

(一)模型推导

KMV模型的设定思路是将权益视为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公司的出售的对公司价值的看跌期权,标的是公司的资产,执行价格是公司的债务价值,选择权表现为违约或是不违约,则可以得出:

■■

这样的公司股权价值波动性σa与公司资产价值波动性σa间存在理论上的关系:

在公式中余下两个未知数:资产市场价值A及其波动性σa。将两个等式联立,通过matlab迭代计算,可求出两个未知数。

之后由公式:

可以计算出违约距离DD,按照假设,资产市值服从正态分布,故而可以由违约距离计算得出违约概率。

(二)kmv模型的优缺点

首先,相比之前的各种序数风险度量模型来说,KMV作为基数模型更能体现风险的程度大小。如序数模型度量结果为bbb级别企业高于bb级别企业,但是能高多少,序数模型并没有能力指出。而KMV的违约距离的计算能在数值上告诉我们风险的大小。其次,KMV是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变动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具有预测性、前瞻性,因为股票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仅仅反应财务状况,还反应广泛投资者对公司的看法。KMV模型作为一种动态模型,能够时刻反应投资对象的违约风险,同时量化风险程度,具有较强的度量能力。同样,KMV模型有一定缺点,由于KMV模型是建立在获取企业的股票数据基础上来计算违约概率的,故而只能对上市公司起到度量作用,故而适用范围比较狭窄。KMV模型并没有对上市公司的其他债务、有无担保进行补充判断,故而只是在股票市场上断章取义地进行风险度量,显得有失准确性。

二、实证分析

(一)对已有评级公司的实证分析

1.数据结果。通过将两家电力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股价变动带入KMV模型,计算得出如下结果:

表1 已有评级公司的计算结果

2.数据分析。通过计算出的概率,凯迪电力为0.00008294,华银电力为0.0121,证实了推测。市场对凯迪电力和华银电力的评级分别为BBB-和BB+,表明了凯迪电力的信用等级更高,信用违约风险更小。

(二)对没有评级的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1.数据结果。选取20家我国农业、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分不同行业、总体的违约率均值以及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差异显著p值。

2.数据分析。有简单的均值可以看出,无论是农业还是制造业,通过KMV模型测定的st公司的违约概率均值要大于非st企业的违约概率。其次由符号检验以及显著性检验,p=0.125<0.1具有一定显著性,两组样本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KMV模型对st和非st企业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三)实证分析总结

实证部分先对我国现有评级的两家电力公司套用模型,测算违约率,数据显示为评级高的公司违约率相对于评级低的同行业公司要低,从而验证KMV模型对不同评级公司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再选取多家上市公司,分成st公司和非st公司两组,数据显示,两个不同行业中st公司的违约率均值较大,总体样本也显示出相同的结果。但是经过显著性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一是我国股市发展不足,很多企业的资产市值被低估。二是我国缺乏足够多的违约数据,计算出的违约率失真,如样本中有一家st公司的违约概率要低于同类行业一般规模的非st公司,说明违约距离存在计算问题,对应的经验违约率也未修正。

三、对我国风险管理建设建议

综上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种指标或是模型的运用前提是比较完善的市场和便捷的数据获取。显而易见,在我国由传统的定性分析向定量过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市场、加强数据建设、人才培养等成为新时代的要求。

(一)量化管理

我国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中,往往运用定性的度量手段估计风险,这样做并不能精确地分析出企业风险的弊病所在,故而首先要实现向量化度量的转型。而在量化转型过程之中,市场化的完善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等成为首要建设对象。

(二)加快市场化建设

数据的获取以及数据的可靠性,来源于完善的市场发展。在 KMV运用过程中,通过使用股票市场的历史数据,来测算违约概率,其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建立在强式或半强式的市场上面,这样股价信息才能较为真实的反应公司的实际经营和实际价值。因此建立合理的交易平台、设置有序的竞价方式、合理创新促进成交量,同时需要加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的投资理念、道德的教育,从体制上一起完善股票市场。

四、结论

首先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具体环境介绍,引出“风险管理急需提升”的第一结论;再从风险管理具体分析出:提升风险度量手段,即实现“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型是风险管理的必要路径,即第二结论;再次,由两家评级公司的实证分析以及对多家有效上市公司分组检验,进一步证实KMV在我国有一般适用性;最后,由风险度量指标和模型的假设要求和对KMV的推导过程,以及实证结论的不理想结果,发现国内的市场缺陷,再对我国的市场化建设提出一些可靠的建议。

注释

{1}E是股权的市场价值,A是资产市场价值,σα是资产价值波动性,B是公司的负债价值,r是无风险借贷利率,τ是时间。

参考文献

[1]夏珍,甘杰.浅析KMV模型基本框架和在中国的适用性[J].经济研究.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