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1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行业也在紧跟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和完善自身的发展,将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已经成为现阶段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社会的经济进步促使着电力行业的业务服务升级,加大力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电力系统发展模式,现阶段电力信息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就是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质量以及运行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技术的可操作性,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信息;电力通信技术;技术融合;研究策略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本质上是相互融合的,这样可以地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智能化电网,使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两者的结合是需要实际的网络技术应用,而电网数据信息又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电力系统,能够有效提升两者的控制效率,构建新型电网结构。两种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效益管理,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现阶段我国主要是使用电力通信系统实现地区供电,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升化,电力通信将不再仅限于提供通信服务,还将其应用在控制电网生产,管理和运营企业,这就促使电力通信技术和电力信息高度融合,这样才能为电力企业创造技术平台,实现经济效益增长。

1制约电力通信技术和电力信息有效融合的因素

1.1技术环境制约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力企业积极引进新型技术是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新型技术主要体现在软交换技术、核心技术以及接入网技术。要想实现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有效融合,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三种新型技术开展工作,以此作为发展平台,基础性技术作为出发点建立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有效融合,这样能够构建企业信息化的综合平台。

1.2经济环境制约

目前,网络科技的进步带领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作用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经济发展市场,这其中就包括推动电力企业的业务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要提升电力企业的信息传输速率以及制定相应的处理手段,就必须融合电力通信技术和电力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平衡电力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稳固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开发和建设电力项目是为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大众生活的需求。但是建立电力项目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实现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融合,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和降低投资资金成本,促使电力企业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电力企业开发和研究网络化管理,建立网络化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够进一步摆脱传统的发展制约,使电力企业卖相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

1.3文化环境制约

文化环境制约只要表现在:电力企业在追求网络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电力通信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比如电力企业开展网络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工作形式,现代化通讯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发展,能够为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融合信息数据并优化处理手段,能够提升企业总做的实效性。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固步自封只能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需要强化管理措施,提升工作效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并且利用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员工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真正的现代化电力信息服务。

2促进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

2.1技术融合

结合电力系统发展现状,考虑电力通信技术和电力信息的技术融合。未来电力行业的数据信息是以动态方式存在,虽然现阶段电力系统具有承担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必然会加重电力系统的负荷量。电力系统是依靠数据发展的,因此电力行业的发展价值就在于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技术融合,技术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核心网络层,网络接入以及软交换技术等三方面的融合。(1)融合核心网络层。核心网络层的融合主要是通过IP技术实现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这种网络层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及时延控制,通过电力系统的扩展性来实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带宽的利用率。由于配电网络自身具有较强的延展性,以此融合核心网络层能够帮助电力系统充分发挥扩展性。(2)融合接入式技术。通过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应用的推广与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网络发展还不是太理想。因此接入网技术没有良好的兑现环境,无法进行推广和使用。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推动接入网技术的发展,如图1所示。图1是将监控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实现系统监控与网络连接,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接入网可以实现公共数据网的宽带接入,能够影响电力通信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上能够能适应时代的要求。(3)双向融合软交换技术。要实现软交换技术的双向融合需要连接多个通信系统,业务、控制、传输以及接入等四个方面左右着软交换网络的演变,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结合,能够优化各个层面的数据传输,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缓解不同层面的信息传输量,比如技术和业务平面。还能在信息传输方面改善多样介质的复杂性,实现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一体化操作。在使用软交换技术,融合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能够推动企业的信息系统早日建立标准化的开放式端口,促使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友好的传输。

2.2制度方面的融合

(1)建立统一的调度体系。建立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调度体系,并且确保两者在统一的调度基础上,将企业的调度部门与机房独立设置,推动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全面融合,这就要求电力企业早日建立自动化调度系统,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架构进行系统构建。将电力企业的子系统与虚拟化层进行融合,利用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实现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的连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电力数据信息的异步传输,提高技术融合的可能性。构建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统一调动,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为企业信息提供了专业的传输渠道,还能够实现电力信息监控的而效果反馈。(2)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机制。为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有效融合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机制,以企业业务作为基础制定通信管理体质,完善技术要求,能够实现电力企业规范化开展通信维护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操作的可行性,利于企业进行通信业务的现场管理;规范企业员工的操作行为,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考核,执行以上措施,能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通信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化信息通信领域的构成,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的有效融合需要科学技术的检验和指导,将电力通信技术作为发展的核心技术,能有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通信的作用,实现电力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与高度信息化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企业的度无质量,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孙浩,张超.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分析[J].电子测试,2017,02(17):112~113.

[2]黄良初,赵慧敏,付立涛,等.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7,05(22):206~207.

[3]杨逸.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06(12):97~98.

[4]陈建国,张旭,方钟.电力信息通信调控融合发展探讨[J].通讯世界,2016,17(28):135~136.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电 一体化 技术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尤其是在机械技术工程方面,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更是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从而使机械工业逐渐朝着一体化的趋势发展。机械工业的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的特殊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在与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理论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力、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的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等诸方面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直接导致了自动化技术的产生。

二、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 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 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 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 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 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 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 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 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 减少能量消耗, 提高效率。

2、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 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 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 进而提高处理速度, 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3、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 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 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 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4、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 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 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5、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 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 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 包括程序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6、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必须使数据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 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耦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国外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占据主导地位是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制造产业是整个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因而机电一体化在当前激烈的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各工业国家的极大重视,并给予资金支持和必要的政策优惠。就国外而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在1959 年以前,这个时期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很多制造产业不断的将电子技术运用于其中,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大量涌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并结合其原有的技术,不断开始创新,新产品不断的涌现于市场。第三,也是机电一体化备受关注的时期,各国都开始探索机电一体化的工艺流程与产品技术。

2、国内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就中国而言,我国最早关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与使用,是在1989 年。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种有关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文件。在2010 年,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我国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在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时候,不断的摒弃那些不好的技术措施,在一些大的学校和大的企业进行实践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在机电一体化进程之中,相对于国外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1、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OP 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加强了CNC 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 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3、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4、工业机器人

第1 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第2 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 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 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结论

机电一体化的出现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领域;装备制造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改变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思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将打造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的数字化企业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企业信息化成为沈鼓集团经济腾飞的灵魂。沈阳机床的信息化是国内装备制造业最早的企业之一,早在1978年10月,沈阳机床就提出要用计算机管理改造工厂的管理,提议引进一套外国信息管理系统,并多次邀请了德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专家商谈引进管理技术和管理软件及开发事宜。在经历了“九五”期间严重的经济下滑以后,沈阳机床厂面临着产品种类、规格型号非常繁杂,零部件层次多,基础数据工作量浩大等困难,严重制约了集团公司的发展。因此,沈阳机床在2006年正式启动ERP项目,通过三年多的不断努力,在2009年沈阳机床成功搭建起以财务为核心的ERP系统平台,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目前,沈阳机床厂已经形完成了以ERP为信息集成、两化融合的基础平台,在前端供应链上完成了SSA WMS仓储管理系统的搭建,供应商可远程登录到系统上随时查询订单信息并及时反馈到货能力。

紧密结合辽宁经济发展实际,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辽宁在技术、人才、资源和区位优势等发展因素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困难时期,辽宁不断调整发展思路,针对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明确发展方向,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九五”初期,辽宁经济正处于低谷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结构优化、外向牵动、科教兴省”和发展“两高一深工业”战略都需要科技提供支撑,CAD应用示范工程正好找到改造传统产业这个切入点,并以“甩图板”为标志引发了设计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在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辽宁的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积极转变,确定以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出发点,为产品研发和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支撑。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也使企业效益得到大幅提高。2005年以来沈鼓集团产值、资产、收入连年大幅提高,国家项目加大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提升了企业信息化水平。此外,辽宁还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这个平台,凝集了全省乃至全国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自动化、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的顶尖人才,形成强大的企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和实施队伍,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联合攻关,使辽宁一些重大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得以保持和巩固。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介绍目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专项合作模式、“1+1”课程合作模式以及深度专业合作模式3种主要校企合作形态,指出深度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客观要求。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不少高职院校IT类专业的校企合作采用“校内学习+校外实习”的模式、校企共建实验室、聘请企业人员到校授课、课程教学中引进企业项目案例和教学资源等形式。校企合作,特别是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过10万亿元。信息技术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和变革时期,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没有深度校企合作,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势必会存在较大的危机。

1 校企合作是高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1.1 信息技术产业与专业办学现状

据IDC调查,2010—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每年同比增长10%以上,与此相反,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办学规模却稳中有降、毕业生职业能力泛化严重。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存,探索符合校企双方共赢机制,进而确立专业品牌和特色,是目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0—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每年同比增长10%以上,其中软件产业收入年增长比例为20%以上。

《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指出,近几年高中毕业生人数处于历史低位。《教育与职业》调查数据显示,2008—2012年全国高考人数从1050万下降到915万。由于几年来就业形势严峻,高职信息类专业招生数量逐年下降。

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出现招聘与就业“供需两旺两难”现象,2010—2012年招生规模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以浙江为例,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2009年招生达到峰值595人,以后逐年下降,2011、2012年稳定在约400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2010—2012年招生人数分别为590、520、508;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2010—2012年招生人数分别为450、420、405,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近10年来,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PC等硬件设备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价格的普遍下降,作为办学成本较低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在各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该现象在总体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导致大部分院校信息类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产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传统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严重滞后,两方面的因素叠加后导致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泛化,而这一现象又进一步影响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1.2 信息技术非学历教育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行业产业技术更新快。IT从业者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必须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信息技术非学历教育恰好能满足该需求。近年来,信息技术非学历教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对高职信息技术类学历教育造成一定冲击,原因在于与知名IT企业深度合作,具备深厚行业企业背景和人脉资源,师资均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经历,以企业真实项目教学,教学灵活,以就业为导向,实用技能为核心,以“起点低、见效快、形式灵活”见长,其优秀的办学经验和先进模式值得高职信息技术专业借鉴和学习。

2 校企合作现状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部分院校取得明显成效。例如,北京吉利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与北京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案例入选北京市民办高职高专《2010年北京市民办高职校企合作案例集》;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8年来与联想集团北京阳光雨露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源晨动力有限公司联合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已成功培养600多名“联想班”学员,均分配到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联想售后服务体系就业;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双方真正坚持互动、合作、共赢原则,突破难点,成为校企合作成功典范。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高职办学的主要途径,但不是根本目的。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共赢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龙头企业掌握了产业核心技术,这正是高职院校最为欠缺的;职业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正是企业所希望的;深度校企合作使得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对企业的产品、技术甚至是价值观有一个更为广泛的认同。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是学校联系企业,然后安排学生实习。校方多是考虑如何调动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而对实习教学的组织和效果关注不够,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种合作方式由于校企双方缺乏共同的利益,学生仅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很难学到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同时,由于管理上的不足,往往使合作出现学校、企业、学生都不满意的局面。在合作过程中,如何构建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如何使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已经成为高职信息技术专业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

3 校企合作的主要形态

根据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现状把校企合作分成3类,分别为专项合作模式、“1+1”课程合作模式以及深度专业合作模式。

3.1 专项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专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合作企业的状况,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专项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最基础、最具有实施力的合作方式。

3.1.1 共建实训基地

2010年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培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结合实训室的功能特点,积极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建设有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室、网络攻防实训室等。这些实训室承担着不同的实训任务,根据其实训项目,分别与思科、天融信、浙江华正等企业共建,形成具有浓厚企业文化氛围、具备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

3.1.2 共同开发教材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建立以职业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是当今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课程标准开发、教材案例选取及组织方式,需与目标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相结合。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与思科、天融信等企业合作编写思科网络技术基础、安全网络构建,该教材从安全网络构建的角度出发,通过介绍国内主流安全厂商的系列产品,以中小企业网络安全的真实应用为例,详尽描述常用安全产品的应用、选型、配置、管理和典型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设计流程。

3.1.3 其他专项合作

除上述的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等专项合作外,在师资培养、顶岗实习、师资队伍建设上也可进行相应的合作。专项合作模式以其方式灵活、多样的特征,在专业建设中往往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相对于课程及专业合作而言,这种合作形式相对单一,涉及面有限,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被广泛采用。

3.2 “1+1”课程合作模式

所谓“1+1”课程合作模式,是指学校方和企业方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学校课程负责人及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全过程。深度课程合作是通过对学校原有滞后于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加以变革来实现课程的科学、优化配置,将知名企业、成熟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需求的IT人才。

3.2.1 课程内容建设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应突出课程开发各方的岗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各方的工作知识、工作经验融入到课程开发中。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专业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力量。企业的专业技术、岗位任务、职业能力、工程项目都是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要实现课程开发的准确性、实用性、前沿性,必须要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为课程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邀请职教专家为课程开发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职教专家运用职教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指导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并为课程建设成果的质量进行评审。校企合作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3.2.2 团队建设

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师资团队。“从学校毕业就上讲台”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职课程建设需要大量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具备工程项目奖励,熟悉企业工作流程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完善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促进教师将教学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交流、参与课程建设或兼职工作,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了解行业需求、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3.2.3 课程体系建设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信息工程学院采用“1+1”(企业+学校)课程建设模式,先后与锐捷、思科、天融信等公司开展合作。学院与企业联合建立“锐捷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借助网络学院平台和企业技术优势,完成专业课程教师的技术培训,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的支持,教学内容实现了与企业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升级,将企业职业认证要求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思科网络系列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CCNA1)、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CCNA2、3)、网络高级技术(CCNA4)分别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3个学期,课程考核与职业认证相融合。

3.3 深度专业合作模式

深度专业合作模式是指以学校专业负责人为主,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质量考核与评价、顶岗实习及质量评价等环节。

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专业合作,把该专业打造成市级重点专业。该专业与联想教育集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提升学校学生就业质量,缩小院校培养人才和企业用人差距,通过联想专班形式完成招生、在校学习、就业3个关键环节,为联想集团培养适应于联想服务体系的高技能人才,满足联想授权服务体系的用人需求。

3.3.1 定制班级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技术;信息技术

在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经过近20年的坚持进取,我们已经在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有了良好发展。在信息技术中融入数学技术,这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应时代要求,国家和高校应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提上日程。

一、数学技术

数学技术被欧洲工业数学联合会定义解释为数学模型的技术以及能给出定性和定量回答的技术。之后人们使用数学计算技术替代了这一术语。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对数学技术的应用是关于数学技术较早的记载。他通过应用数学方法和技术,提出了杠杆原理等,并在其他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现在的科学领域里,应用数学与纯粹数学理论研究之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明确,数学工程技术、工程数学、控制性理论、运筹学理论等的研究界限也越来越少。当今的数学科学正在致力于其技术的形成,并将自身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放到了主要位置。

二、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

从哲学层面来看,信息是事物的属性之一,是其运动的方式与所处的状态,它与物质的概念范畴是并列的。从信息论的层面来看,客观世界可以由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

从科学层面上来看,与消息的概念有所不同,信息是消息的内容,是其核心部分;信息也与信号概念不同,它是承载于信号上的内容;信息与数据也不属于同一个概念范畴,信息可以使用图像或文字来表达,而数据和图像、文字是并列概念,都是信息的一种记录形式。

2.信息技术

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信息技术从开始发展到如今,其与数学理论的结合应用已经成为了科研和应用方面的主流。在滤波、解码、编码、信源等方面,都使用数学方法对其概念进行了定量度量和数学描述,由此促使信息技术走入精确定量时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研究信息的处理、分析、存储、传输、获取、产生等为研究方向的信息技术学科。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技术的融合

1.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本质

计算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融合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这门学科。计算科学包括对数值计算方法的分析和设计,以及对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研究。而信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利用、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获取。在信息利用方面,主要技术是控制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主要技术有计算技术和信息表示方法等;在信息传输方面,信息安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在信息获取方面,主要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技术、遥感技术等。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信息与计算科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将侧重于信息表示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目前较为完善的密码技术和遥感技术,都为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未来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研究上,技术应用的对象或许不再只是流数据或报数据,而是灵感和思维,实现机器与人类思想的对接。所以,在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认识和探究上,人类需要不断拓宽思想、开阔思路、大胆想象、踏实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自动化技术、信息系统工程学、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信息论等相关科学的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在不断进步,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包括人类、生物、机器的信息的控制、利用、处理、传输、变换和采集等,还包括对各种信息控制设备和信息机器的研制,在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努力将人脑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提升了人类的生存质量,而且也提升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前景

上世纪90年代,信息与计算科学被归属到数学专业中,旨在研究应用现代计算工具解决工程与科学问题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对信息进行有意义的挖掘、提炼和分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对信息进行这一系列处理的过程中,需大量应用统计分析、计算数学等方法,亟需在信息处理、加工和传输方面具有专长的人才。

我国在全国大多数高校中都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这方面能够有力反映出我国对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在高校中设立该专业,有利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数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革命不仅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还为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开创了光明前景,信息技术和数学技术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是刚刚起步的新兴专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应得到社会、政府及高校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广华,刘慧.普通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