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农业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主要表现在农具的制作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更进,社会形态的变化也对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原始社会中,由于受到农业技术发展的限制,农业的耕作水平较低,自从秦汉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小农生产方式对封建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农业的科技发展在一些古书中都有记载,社会的不断分工也对农业改变生产方式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在以采集业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时期,人们在对野生植物的开采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的栽培方法,原始社会属于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科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石器初期,人们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因此在采集技术和打猎的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步,这些技术的进步对于后期农耕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很多经验,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农民开始不断采用新的农耕技术,从而有效提高了原始农业的科技水平,这时候人们主要依靠群体的力量进行生产,一些简单的农具的出现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自然的有限资源,如一些石器农具和木制农具的出现,这些农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改进,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农具,不同的农具有着不同的功能,到了后期,人们开始利用牲畜来进行农耕,农具的使用结合驯化的动物来进行农业生产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我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各民族实现了高度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这时候农业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处于历史中的一个高峰时期,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耕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土壤、肥料、农具和灌溉技术方面,在这个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使铁农具开始出现,而铁农具的出现使农业耕作技术更加精细;在播种方面,粮食的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利用节气和四季的气候开始播种,在播种的具体操作中,开始注意种植物之间的密度,掌握合理的米制标准有利于节约更多的土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产量。在古代,农业科技还表现在对土壤的分类和处理,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开始根据土地的质地、色泽以及土壤的肥力来对土壤进行分类,不同性质的土地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土壤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农民更加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秦汉时期,农业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技术上,这种技术的成熟又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农业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出现了大量专业省力的农具,农田水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水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古人的聪明智慧,古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农具和耕作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农业技术成果对于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重经世致用,超越性与前瞻性不足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和现实中农业的需求密切联系的,古代的农业科技像农具和栽培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中农业生产,当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而导致农业的生存受到阻碍的时候,人们会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在南北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已有的农具难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土壤耕种的需求,前代耕犁对南方的水田耕作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北方的旱田的耕作则很难进行,因此在唐代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具的独特构造促进了耕作范围的扩大,新增的构造增加了它的灵活性,至此,中国的传统犁具已经开始标准化,在技术上已经处于成熟的水平。农业技术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具体的农业生产,现实中的发展需求也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我国,实用性的思想对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特点也有重要的影响,农业工具的发明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惯有的现实主义思维。当农业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的严重制约时,农田水利技术的出现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省处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有名的都江堰地区,肥沃的土壤为农作物的有效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然而该地的河流分布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河流的分布特点在汛期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洪水泛滥,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为了解决现实中气候导致的水流的问题,当地的人们开始建筑水利工程,从而使得农作物的水量需求在一年四季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满足。农业技术的发展仅仅依靠现实需求的推进难以推进技术取得更大的进步,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思维空间的拓宽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中国的农业科技在特定的时期虽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受到现实的制约,中国农业科技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严重落后于世界农业科技水平,特别在西方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科技突飞猛进,自己在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还广泛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我国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严重落后,农业科技的发展空间开始不断缩小,仅仅依靠现实需求已经难以促进农业科技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用性思维过多强调使科技满足现实的工具性需求,这种科技思维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因此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思维的超越性和预设性,从而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发展。
(二)重实际实效,逻辑思维难以推进
在中国自古以来农本的思想体系中,发展农业科技主要通过直觉思维来推进,这种思维方式主张强调直觉体验,与西方的逻辑思维相比,中国的思维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实证方法的运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精细学科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像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农学家在发展农业科技的时候忽视了数学的作用。在学科分类方面也受到务实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思想家在学科分类上没有对学科进行具体的分类,这些学科发展特征导致了人们在逻辑推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三)重田园生活,忽视学科基础研究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然而到了近代,由于受到科技的影响,西方先进的科技水平为其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支撑,这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迅猛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中国自古以来农业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遵循自然规律,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这些生活状况在一些诗词著作中有很多的体现。小农经济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缺少对事物的想像,人们通过耕作更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缺少浪漫主义情怀,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的实用性而相对忽视学科的基础研究,科技的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密切联系的,农业科技不仅仅需要实用性思维,而且还需要更新思维方式,不断的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特点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56-0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进入新时期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去探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未来发展之路。
1 新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消极且单一
一是缺少竞争、激励制度。许多技术推广人员不愿意到基层去服务,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薄弱,形式主义过强。二是有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合格,能力不足。三是技术推广人员不能考虑农民的真实需求,达不到实际目的。这些因素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久而久之,农民对技术推广失去期望和信心。当前,以试验示范为主的推广方式被大多数地方的基层农业技术所采用,这种方式仅仅注重推广技术,往往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土壤、地形、气候等重要因素,极有可能因为条件不同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从而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1]。
1.2 缺乏认识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要与县乡级机构相衔接,统筹兼顾,处理好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然而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大部分地区的改革推行过程中被忽略,相关部门在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并未被充分认识。应充分认识政府相关机构部门的重要作用,因为它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改革的基础和保证,它能促进政府相关机构部门改革的完善,二者应相互统一,有机整合,并同时进行[2]。
1.3 农业技术推广受资金限制
目前,政府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并为“三农”制定了农业补贴政策。但是,农村起步较晚,相对城市发展缓慢,在技术推广方面缺乏资金。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基层农村一般自由资金较少,农业技术推广往往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
1.4 农村人员大量流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快速崛起,许多农村人员选择到城市打拼。目前,农村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劳动力严重不足,造成了农业技术人才的流失。此外,留守农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对新兴农业技术缺乏了解,阻碍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措施
2.1 合理设置基层农业推广机构
遵循“公益、区域、综合、层次”的原则,进行基层农技推广改革,因地制宜地设置公益形式的农技推广部门,设计农技推广综合站、行业站。在乡、镇整合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设置,并采取上级向下级农技推广机构派驻农技人员的方式,跨区域设置站点。设置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科学的基层机构。根据推广对象的不同,进行目标定位[3]。
2.2 探索推广新方式
一是贯彻落实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建立一对一科技进村入户推广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采用传统的示范方式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将研发的新技术和新品种通过示范基地向农民直观、形象地展示,提高农民接受的积极性。三是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电视、电话和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下乡进村巡回宣传,发放、张贴宣传资料等形式,大范围地宣传农业技术[4]。
2.3 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推广投融资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于资金运作要做好严格的管理。经费的运用要有明确、合理的规划,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加强监管,确保推广资金真正用到点上。同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制定相关措施,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资金投入[5-6]。做好积极引导与监管,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媒体平台和资源,宣传地区农业发展优势,打造独特的区位特色,吸引社各界的支持。
3 结语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应把农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农为本、工商为末”。虽然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但足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中,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后,应总结经验,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更好地推动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动力。
4 参考文献
[1] 刘春雷.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莱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情况的调查[J].农业科技管理,2015(8):45-46.
[2] 姚学慧.落后地区农业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 白亚娟.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 孔继林,刘昌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讨[J].基层农技推广,2017(1):6-7.
实际上,到现场一看就知道,这“6扇屏风岩”耸立在小广场的正面,旁边是悬崖,俯瞰着蜿蜒的乌鲁班巴河流,前方横着长方形的巨石好像是祭坛似的,另外巨大的石材成堆地坍塌在地上,不由得让人感觉到是古代神庙遗址的地方。
乍一见这山上的巨石建筑,首先想到的是巨石如何搬运而来的。从垒成城堡的石材来看,几乎用的是安山岩(火山岩的一种),这种建材在同一山上就可开采。令人不解的是“6扇屏风岩”却选用山上没有的花岗岩石材。据知最近的花岗岩采石场直线距离为10千米,实际搬运距离至少是在15千米远的山上,途中需经过高330米的陡峭山崖,然后才能把它屹立在高1509米的山顶上。显然,要完成这项搬运工作需要有与现代文明相媲美的高超技术。按考古学家的定论,在印加时代像车轮和铁器尚未被发明,唯一可依赖的搬运工具是皮革和植物纤维做的缆绳、粗的滚木,以及力气比牛马弱的羊驼的牵引力和人力。那么,古印加人何以能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个令人不解的谜。
抗震的建筑技术
最近考古学家对遗留在的的喀喀湖附近的印加遗迹建造年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即由原来的公元500年左右改为大约1.2万年前。据此,的的喀喀湖畔的古城蒂瓦纳科或其北方的萨克赛瓦曼城堡远比埃及文明古老。
萨克赛瓦曼位于库斯科以北1.5千米处。尽管今天这里已是满目荒凉,但只要看到由巨石垒起的3层18米高、400米长的宏伟石头城墙,就不难想像当年它是何等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这里的巨石几乎每块都高5米,重Z00~399吨。令人吃惊的是,印加人开采的巨石不是长方形的,而是特意切割成复杂的6角或8角多面体。连铁器工具都没有的印加人,是用什么方法开采了如此坚硬的花岗岩的呢?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印加人砌墙不用灰浆,丽是靠石与石之间巧妙咬合,其间的缝隙竟然连一枚刮胡子的刀片都塞不进去。即使是开采的长方体石材也要特意加工成与相邻石块凹凸咬合纹丝不差的接合面,建材加工成这样是因为此处是地震多发地区,所以建造者有很强的防震意识,开凿多面多角的加工方法,使石材在发生地震时不易坍塌。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消灭印加帝国后为了传教,在库斯科市区以原印加建筑为地基建起了基督教堂,经过多次地震后教堂的建筑早已被震塌,唯独坚固的印加建筑地基还纹丝不动屹立在那里。
据传说,古代印加的建筑技师手中掌握着能让岩石变得像橡胶那么柔软的“神液”(一种放射性植物的浸膏),他们可用这种液体随心所欲地造出各种形状的巨石。但是这种秘方现在已经失传。
当然,这些说法有些荒诞。
先进的的“水渠”遗迹
但是普罗森的实验报告还远远没有阐明石头的加工整形技术,理由是卡哈马卡山中至今还残存着“灌溉水渠”。
卡哈马卡位于秘鲁首都以北约600千米处,在海拔3000米的安第斯山中,其灌溉用水渠遗迹一直延伸到其腹地的山间洼地。
卡哈马卡水渠的所有部分几乎是由直线、直角、垂直面、水平面构成,那是巧妙地利用山的地形由高向低沿着不规则的折线下来。尽管岩石材质坚硬,但是在印加人手里犹如“切豆腐”那样,途中不断地被切开或是从岩石中贯通穿出,遇上陡峭的岩石就垂直拐弯,以改变水的流向,特别不可思议的是隧道部分,出入口极端狭窄,宽度在30厘米以下,深度不足半米。横截面成长方形,并且在其内部还有直角的拐弯。而且按当地年轻的向导话说,这样的窄小隧道在各处都有,最长的达百米,另外宽只有20~30厘米,但是深达2米。显然就是小个儿的印第安人也无法钻入里面进行手工作业,那么印加人是如何完成这一当时工程上不可能的作业的呢?有人猜测当时人已使用类似现代的激光钻孔工具把岩石穿孔或切割。
再者,水渠不是胡乱走向,而是经过对山地的坡度、方位、深浅、宽窄等各要素进行计算后做出合理的抉择,并且设计成经常保持恒定的流量。但是现在因漫长岁月期间屡遭地震使中途受到损坏,水无法顺利流动。据说这个灌溉用水渠是把原来流入太平洋的河流堵住,将水引向内陆用于农业灌溉,所以水渠总长达20千米以上,在古代确是一项宏伟的工程,令人咋舌。
高超技术的秘密
精密灌溉用水渠的存在直接暗示古安第斯山中繁荣的古文明至少有两种卓越的高超技术。首先,欲要建造像前文所述那样的穿越岩盘的水渠,或许确实有像切豆腐那样轻而易举切开和贯通岩石的强力机械装置,不管它是有机溶剂那样的化学溶解还是像激光或喷射水流那样物理加热、加压手段,总之是可与现代相匹敌的精密切割技术。实际上,上个世纪末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地球研究所的艾迈・瓦特金斯教授否定了原有的各种假说,提出了“超高热光线处理”的假说。他从既是印加的太阳信仰又是黄金文化的观点考虑,认为当时人或许使用了与现代反射望远镜一模一样的由黄金制成的巨大反射镜,用它聚焦太阳光线进行随意的切割、加工处理。他通过对库斯科、奥亚迪坦布,以及马丘比丘等遗迹的调查,结果发现除了巨石加工的精密性外,许多巨石表面残留的矿物成分有结晶的变形,据此瓦特金斯认为除了自己的新说外,其他假说无法做出满意的解释。
第二个卓越高超技术是农业技术。从具有这么大规模的灌溉系统来看,应当营造了相当规模的农业。但是从卡哈马卡的实地调查来看,这样先进的农业连影子都没找到。这是因为以往很多学者只着眼于梯田的耕种方式,显然这种收成低的原始落后农业生产不可能支撑印加时代婚文明社会。
直到上个世纪末考古学家才在安第斯山中的蒂瓦纳科遗迹周边发现印加时代的确存在卓越的农业技术。蒂瓦纳科位于秘鲁与玻利维亚边界的的喀喀湖南部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的荒凉高原上,那里有印加古文明发祥地的神庙遗址。20世纪末在其周边复原了被发现的3000年前古耕种方法的农田痕迹以及工整出色的灌溉水渠网。据考证,当时的印加人用粘土、沙砾、普通土等五层重叠堆砌起来一条宽4~10米、长百米、高90厘米的台地作为农田主体,与同样宽度的沟渠交替排列。使用的肥料是种在沟渠上的绿藻类植物,这种自然耕作法就是遇上干旱或洪涝灾害也无所畏惧,沟渠的保温效果能够避免高原特有的冻害。
摘要:依托农业科技活动开展的农业科技旅游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农业科技旅游的内容广泛,这种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层次的审美活动:一直蕴含了农业美学自身所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以及劳动本身的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
关键词:农业科技旅游美学审美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农业生态旅游的热潮,而农业科技旅游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现象是在已经取得辉煌工业文明成果的后工业社会里,人们希望回归自然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人们追求自然、崇高质朴的一种审美需求。所谓农业科技旅游就是依托古今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遗迹,现代农业科技景观设施等所进行的休闲旅游活动。当我们从审美角度去分析认识这种活动时,就能够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兴起是必然的。我国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发展计划局在对西安市民进行旅游调查显示,近40%的人有到郊区特别是田园风光景观旅游的愿望,有近35%的人有想亲自经历农耕和养殖作业的愿望,其余25%愿意到度假山庄去疗养。[1]同时,对于长期居住城市的人们,还有青少年来说,则更青睐既能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增长知识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因之,对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进行审美观照,便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
审美不是人类天生的禀赋,也不是人类在进入艺术领域后才增长的才干。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而产生的。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在这些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这些形式成为人的智慧、灵魂和力量的标志,能唤起人们的愉悦而成为美的事物。因此,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用上述观点来观照古今农业科技就能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美学因子实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美学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及劳动本身的美: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人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能够深切体悟、领会农业美
学本身无穷的迷人魅力,同时,通过对农业科技的了解,认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再次,认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美学的发展,把握社会、科学、美学发展的规律,以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农业科技旅游可以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更好地发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种农业科技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扩大,同时也是人们审美范围的扩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互动,自然而然提高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审美的同时,又受到思想的洗礼,知识的丰富,这就是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有异于它种旅游形式,是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必然地会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的又一个热点,且会越来越热。
二、农业科技景观的审美内容
农业科技景观是地球上的一种景观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景观所具有的客观的地物、地貌特征外,它更是社会的一种空间,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生产劳动的场所,因之,它也就具备了视觉审美的内容。农业科技景观内容,从宏观上,所有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地貌和人群,都可包含于内,从微观角度分析,即以人的视觉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农业科技景观,有水利、梯田、农具,技术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及其设施等,这些景观各自有不同的审美内容。
(一)水利设施的社会美、动态美
我国从古到今,有关水利建设的成果不可胜数,工程景观多有遗存。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劈山导洪,古今之龙门,传为禹所开凿,今人睹之,亦称其奇。四川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陕西关中农田水利,新疆坎儿井等均为天下名胜,近现代以来的长江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库,均为世上奇观。在技术上,过去自然条件的自流灌溉,到今天的节水灌溉,材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设施景观旅游,人们首先受到震慑的是它的社会美。当人们看到巨大的山峰被劈成两半,或滔滔大江被拦腰锁住,或暗河百里而清流欢腾,或“玉龙”随着人意而畅流不息,自会感叹人类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坚不摧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进步。笔者曾于2003年参观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对这一点感受颇为深切,曾作诗一首对其赞颂。诗云:“生民自居造化力,掘地饮水举世奇。雪水奔涌五千里,清凌润口兼沁脾。灌出良田碧似洗,育得果瓜含饧饴。我披骄阳饮此水,江山同醉花影迷。”这恰是这次旅游产生的效果。同时,通过水利景观的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水的认识。人们对水的传统的认识是人与水的对立,水只是一种物,随人处置,故或视其为洪水猛兽,排之去之,或视水为索取无厌的物,灌溉、发电、不加节制地利用之,浪费之,污染之。要说审美,水之美也仅仅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借水论人,诗人、作家借物抒情,画家、音乐家发泄牢骚的寄托物罢了。现在,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水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亲水意识增强了,爱水护水,人与水和谐相处,通过水利科技景观,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的参观,更能很好地理解人喜择水而居和依水傍水的环境美,依供定需、量水而行的规律美,人水共处、相得益彰的和谐美。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其技术美亦令人叫绝。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22600年的历史。它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其特色,位居成都平原顶端、岷江的出水口,居高临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进水,三者珠联璧和,协调运行,互相制约,饮水入田,分洪减灾。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都江堰工程科学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世界水利技术难题。由此可见,古代水利工程确实具备了科学美。
(二)梯田景观蕴含的韵律美、智慧美
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农田”。[2]一般说来,在磅礴逶迤的山坡峻岭上修建的梯田,将巍巍山岭依起伏之势,劈山积土,累石为界,便形成了高阜之田,其平如盘,层层映绿。[3]是体现农业进步的一种科技景观资源。梯田景观在世界各地均比较引人注目,其有名的如菲律宾伊富山上,2000多年来一直沿山修筑水稻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它被誉为“当地土著……通往天堂的天梯。”世界文化委员会已将巴纳韦高山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生生不息,辛勤劳作,开山劈石,垒土造田,在荒山秃岭上开掘出了梯田。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成就。著名的云南哈尼梯田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开发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传统人居环境和农耕文明的典范,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活动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古代科技、自然生态的巧妙结合的典范。当我们欣赏哈尼梯田时,一面面山坡,一道道山梁,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让人惊艳,30多公顷的梯田世界是中国大陆的最神奇的景观之一。20世纪的最后一年,哈尼人为其千百年来创造的梯田奇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各地,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都遗存有大量的梯田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梯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大寨几辈人数十年的艰苦劳作,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条件,人力造出的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绵延不绝。当我们欣赏这些高低错落、蜿蜒在等高线上的田块时:观赏水田,则田如层境,波光粼粼,细瀑清泉,飞花溅玉,水车飞鸟,别有天地;观赏旱地,则绿波涌涛,千迭起伏,山随田动,田随山高,一派生机,尽奔眼底。此时,梯田形成的“蛇形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绘的是“灵动”的感觉,这就是梯田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的韵律美。当然,我们观赏梯田,往往被劳动人民的力量所折服,被劳动人民的精神所震慑,越是条件艰巨的地方,劳动人民越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奇迹,创造出新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梯田所带给我们的社会性的人工美。
(三)技术景观蕴含的技术美、功能美
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技术的发展往往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标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自由自觉的创造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出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以至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例如,精细农作技术的形成多熟制的应用,水利设施的多样等,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也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知识层次。在这里,重点例说的是我国的天文历法知识。这种知识,在我国远古时代就非常普及。《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故“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4]《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差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远古时代,是民由渔猎而进入耕稼,因而仰视天文以测寒暑季节,以备衣食住行之需,农耕稼穑,皆侍观察昏旦中星。所以我国极其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候学基础。现在保存下来的北京古观象台,模仿元代仪器,制成筒仪、浑仪、浑象、圭表等,还有紫薇阁、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监制西式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等。清乾隆初年戴进贤制作玑衡抚辰仪,这里有世界现存古观象台中保存最旧的连续观察记录。倘佯在这些古代人们精心发明出来的科学观测仪器中间,我们怎能不为其精巧绝伦而摄心动魄,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呢?我国传统的历法,就是本着“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的原则设立的,所以年分十二月,又订立了二十四节气,还在一年中有许多与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节日,这些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当我们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来审视这些古代历法、节气时,便可体悟出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到何等发达的程度。当我们欣赏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木,或历经春种夏收秋播冬藏各种农时时,我们在这种游览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美的律动,美的演变,自当令人陶醉,从中我们看到了农业技术发展、应用的作用和魅力。
(四)农具演进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
在人类历史上,工具是生产技能的客观化,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具的演进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去欣赏从原始农牧业到现代农业生产工具,除深刻地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外,更能欣赏农具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我们知道,新旧时期的石器,便具备了砍砸功能,如现知最早的非洲奥杜韦文化的阿舍利手斧,一端较为圆润,适宜手握,一端锐利,适宜砍砸。我国山西丁村尖状器,也体现了这种双重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对称、圆形、椎形、方形等行制,同时又体现出光滑、比例和谐、均匀对称等美感要求。在传统农业活动中,我国农具丰富多彩,仅元代《王祯农书》所描述的农具就有200多种。在历史上发生重大作用的如曲辕犁、三角耧、龙骨车(翻车)等。各地都有多种多样的适宜当地农活的农具,无论从材料、形制、功能等方面,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不断地解放出来,才会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机械化农具的开发应用。我们说,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直接动力是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以及使用,却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使人从自己创造的成果———工具中看到现实对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创造力的肯定,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因此,生产工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逐渐获得了审美价值。所以,当今天人们在一些博物馆,特别是农业或农史博物馆时,在农舍小院看到各种仍在使用的农具时,当我们看到现代农机具的既有科学原理,又制造精美、使用便捷省力的特点时,我们便深深地获得了一种历史演进的审美享受。因此,我们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对农具的形式美、艺术美的欣赏表现为:首先,审美的意义。人们制作农具,就是为了实用,而农具的外观的美一般要服从实用,所以,农具的外观就具有了形式美,例如整一、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在实用的前提下,符合了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其次,农具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设计师、能工巧匠在制作过程中,凝结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显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农具产品上直接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故而美便存在于其中了。再次,农具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有些转化为工艺品,用于装饰或者其他生活领域,如我国春秋时期用作身份地位区别的礼器圭、璧等,据考古学家考证,它们的前身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环等。而石铲则发展为玉铲,用于佩带,成了一种饰物。即使在现代,我们为了美观,给有些器物如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刻上交叉斜纹等,也是这样,早先在真正的武器手枪柄上刻交叉斜纹是为了防滑,而在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只起装饰的审美作用。所以。当我们发现农具的这种作用时,就使得其审美价值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五)现代农业科技景观中体现的时代美、技术美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这种变化速度快,涉及面广,与传统农业科技形成鲜明对照。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我们能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即时代的流动性、革新性,并由此引起时代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农业科技具备了时代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性的变化,如设施农业(即大棚农业)改变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动植物克隆技术开拓了育种保种的新的领域,无土栽培技术把农业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无不闪烁着技术的光芒,同时也使我们从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中充分得到技术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具有代表性。在杨凌示范区的众多景点中,不同的景点分别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光、温、湿均采用电控装置,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灌技术,运用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展现了现代农业全新的发展模式。昆虫博物馆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大、展出昆虫种类最多、展览档次最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科普基地。中国动物克隆基地集教学、科研、参观、游览于一体,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山羊群体,有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以及它们的“基因”传代。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荟萃了国内外节水设备的精品,体现了节水技术的丰富性、综合性、先进性。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施,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降雨情形。还有世界名优牛羊良种高科技繁育示范园拥有世界十大著名优良品种。中富绿色硅谷的克隆植物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自控温室以及各种名优特种质资源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农业高新科技已超乎人的想像,指示出人类可以一步步运用智慧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赢得更大的生命自由,并据此可以期望人类憧憬的美转变为惬意的生活现实,对高科技的美学诠释,就是人类本身潜能的自我审视和陶醉。同时,当下时兴的“农家乐游”人们也并不是一味去寻找原始的农村风貌乡俗,实际上也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的一种观照和认识。我国的现代农业呈二元结构表现出来。其表现一,在同一家庭小规模经营体制下,传统的农业经验、技术与适用的农业机械、必要的农业技术设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技术等并存,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的传统生产技术与依靠机械力、生产力及社会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其表现二,同一农业生产区域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农业技术相结合,这种二元农业技术结构,通俗地说,就是“镰刀+收割机”并存。故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传统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并存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开展的“农家乐游”,可以使我们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鲜明的对比中,更清楚地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容,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性,产生审美愉悦,同时受到教育,升华认识层次,收到审美活动“净化”心灵的作用,更深刻地认识现代农业科技的时代美、科技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各地迅速的兴起了农业科技游,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旅游活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深入
参考文献:
[1]杨陵区发展计划局.《杨凌区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招标书[Z].2004.
[2]贾恒义.中国梯田的探讨[EB/OL].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209227.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 高品质低消耗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246-01
一、引言
古有神农尝百草得了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以来的粮食米饭,从千年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了为了充饥裹腹而进行的农业种植,中国古代阶级等级“士农工商”的划分足以说明我们的先人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千年累积下来的农业技术知识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我国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富有的传统农业知识成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提供相当优良的基础环境和前提。几十年前我国在面对日趋上升的人口数量爆发了一场农业技术的革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培育出了高产多产的新型水稻得以满足当今社会供不应求的“缺粮”状况,然而这仅仅只是我们农业进步的小小一步罢了,不断攀升的人口数量使得我们不得不加大开垦土壤,毁林造田的力度,争取利用更多的土地来种植农作物,然而这却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匮乏,并且由于土壤的不同,纵使开垦了田地种植农作物也不会有好的收成,甚至无法种植,于是我们又学会了利用地理位置,地形情况的不同来改变种植作物及种植方法,我们通过反思过去的不足,开始了生态农业发展的脚步,能够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曾经被我们肆意破坏的地球资源。
二、发展生态农业之前的调研及其重要性
为了做好生态农业发展,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地域、气候、温度及该地的特色农作物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了当地情况之后才便于制定具体的种植方式和种植作物。调研是如何进行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活动,进入该地的森林,荒地进行实地考察准备十分重要,通过观察本地作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关记录可以有利于更深一步的农业发展。虽然我国具备丰富的天然资源和累积千年的农业知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国虽土地广博,可却有许多无法利用的荒地,再加上人口众多造成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发展状态,同时水资源的匮乏,土地沙漠化的日渐严重,还有非常恶劣的天气因素及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都成为了压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座大山。
三、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流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成为了当今各国的目标,如今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应该坚持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潮流”,从而实现多产业开放的生态农业,在继承传统知识与传统精华的同时融合现代技术,从着重生产环节为主改为规模化与传统化,从简单的农业生产转向可持续循环发展。
1. 实现多产业开放的生态农业
我国的生态农业以融合各种不同的资源和工艺流向为主,从而建立完整的“食物链”或“生物链”这样的一套体系,这样才能真正让物质产生循环作用并由此实现我们一开始的“变废为宝”,持续利用目的。我国现在已经利用农业产业内部模块之间相互作用为联系解决了物质的循环利用问题,而且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但这在不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科学发展都十分迅猛的状态来看,可持续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目前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创造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普通农民与国家政府双赢的状态与生态体系。因为我国地域环境等特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区域,所以以我国国情来看,我们更需要强调发展农产业的多样性,要在单一且狭隘的产业限制中寻求突破,以品种多样的物质来满足大家的产品需求。
2. 融合现代技术和传统的精华知识
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由来已久,在人口众多,农产品需求持续飙升的现代21世纪,我们对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单单在于传承古老的农业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吸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从而将我国由简单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目前为止,我们的农业技术仍然处于传统的废物利用,资源循环状态。为了跟上现代化的技术脚步,我国的生态农业需要寻求一个切入点,一个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入点,开发出能生产高品质,多产量且能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具有优势的领导产业。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农产品,生态农业一定是不能有利用基因工程而制造的,且要少用甚至不用化学剂量众多的农药,肥料及饲料等,反之则是与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相悖而言的。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一直积极的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做着努力,但我们的生态农业仍然还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我们所生产的高品质的农产品真正与他国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优质的农产品发展少不了企业、农户、消费市场和国家单位的共同合作,大家形成共同的利益才能更好的刺激进步与发展。
四、生产环节的产业化与规模化
由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分散化,杂乱化,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生态农业产链从而导致不能适应如今市场的多方面的需求,也更加突出了大市场跟小农经济的摩擦与矛盾,所以将生产环节进行有效的产业化及规模化成为了越来越不能够忽视的问题。根据实地情况的不同发展区域化布局,将各个方面有效的链接在一起,实现建设经营服务的一体化,规模化,有效的将专业技能,企业管理集散融入。从小方面来说,让一个区域形成网状联系,往大了发展就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同融合,这是生产产业化与规模化最终目标形式。同时不要忘记发展与国外农业之间互相贸易与交流进步。
五、总结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也随之在不断的进步当中,相信在科技发展和传统农业知识的结当中,去其糟粕,融其精华,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能逐渐走出瓶颈,在生态化农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链,探索出“中国味”浓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良杰. 福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现状及对策[D].福建农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