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建设新常态

经济建设新常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建设新常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建设新常态范文第1篇

尽管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力要素、物质资源、人力资本等的聚集效应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但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为:(1)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无法满足人口城镇化快速扩张,致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推动力,没有的工业化就谈不上城镇化。(2)过度城镇地域扩张与城镇规模结构布局不合理,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负。人口快速集聚城市,带来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公共医疗、教育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引发“大城市病”,造成了城市各方面资源的日趋紧张,对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

1、“新常态”的提出和特征

中国经济在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近30年后,从2010-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增速减缓,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保持2012以来GDP增速连续三年低于8%的水平,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低速增长。这种这种经济态势经济学者称为新常态现象。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概念,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而经济放缓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表象,其背后的本质是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

2、“新常态”带来的机遇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不再是仅依靠对外出口,大规模市政建设、房地产和工业化投入产出拉动而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多元动力。其次,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三、“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新动力因素分析

如何适应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发挥新常态效能作用,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发展的新动力。

1、新常态经济增速减缓利于消除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性

增速减缓的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再平衡,所反映出的是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高技术创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助推器。

2、新常态经济结构升级促进城镇化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布局

“十二五”规划把GDP平均增长速度定为7%,而且决定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这就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新常态下我国内需比重提高,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增强,超过出口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0%左右,低于全球平均80%的水平,消费力的提升空间巨大。总理指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所蕴含的强大内需潜力而被认为是助推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为此,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着力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要以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解决差距较大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3、新常态“以资源承载为上限”决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报告提出:以资源承载为上限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并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系统,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如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推广,石化行业实现绿色工业化等措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非石化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站20%,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之路。另一方面,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市紧凑发展,以现代新型交通网络和数据信息网络为依托,用产业升级做支撑,高新科技为推力,依托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顺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城市走智慧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

四、结语

经济建设新常态范文第2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郑州 450005)

摘要: 全球经济陷入极大不确定的徘徊,中国经济则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背景下进入了中速或中高速增长时期;在国内,航空经济被发现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长点,2013年中国有超过50个城市把航空大都市建设列为重要发展内容,作为航空经济高级阶段的航空城建设方兴未艾。郑州航空城更应紧抓机遇,赶上世界经济变革潮流,抓好顶层设计,加快进度,早日成为“中原经济区”这一国家战略的核心增长极。

关键词 : 经济新常态;郑州;航空城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56-0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630025);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0512)。

作者简介:王洪梁(1979-),男,河南南阳人,郑州航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航空经济发展、信息化评价。

0 引言

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专家学者认识到,航空经济是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点,航空城是航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载体、实现形式和抓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民航已经有超过200个颁证机场正常运行,其中有超过50个运营机场的地方政府试图依托机场建设航空城或发展航空经济区。(罗兰贝格咨询公司,2013中国机场发展报告)

1 培育郑州航空城成为核心增长极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已有航空城发展成功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的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巴黎,美洲的沃斯堡、亚洲的香港和仁川都极力发展航空城并在本世纪初成为成功典范。特别是迪拜最近10年凭借地理及资金优势,迅速成为沙漠中崛起的航空城典范。我国的北京、上海(虹桥和浦东)、广州等4个机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航空城发展模式。这为建设郑州航空城提供了范例和参考。

1.2 经济新常态下国内航空经济规模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下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而航空经济规模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速率。2013年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71.7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61.40亿吨公里,增长10.1%,其中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12.3%;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353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32742万人次,增长10.6%,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2145架,比上年增加204架,增长10.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均远高于国内GDP增速。与之相关的航空产品制造、研发、销售、售后等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作为航空经济的另一领域通用航空领域,包括机队规模、作业时间、经济效益等指标,发展速度同样迅猛(2013年民航业发展统计公报)。

1.3 航空港/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对当地城市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航空城作为各地航空经济的物理载体,对当地经济影响逐渐增大并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根据相关数据,选择4个国内试图发展航空城的城市连续2年相关经济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城市年GDP增长率均超过了13%,远高于当地GDP增长。特别是郑州航空港/城发展迅猛,优势明显。

1.4 郑州航空城发展框架和趋势逐步清晰

在富士康的带动下,UPS、俄罗斯空桥、南方航空、深圳航空、联邦快递、阿里巴巴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超过70家富士康配套企业已在航空港区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上百家富士康协理厂商落户周边地区,并将带动100多个产业、400多个配套企业陆续落户河南,亚洲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基本形成。航空偏好性产业如高端服务业、电商、医药、电子信息等已初具规模,成聚集态势。郑州机场空港区周边土地已按照规划,陆续建成了大量道路、桥梁、商业区、仓储区、居民社区。产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人员也开始向港区周边聚集,郑州航空城的框架和发展模式逐渐清晰。

1.5 各地航空城经济竞争加剧,郑州航空城需加快进度

航空城逐渐成为各地政府加快本地快速发展的“法宝”,截至2013年12月,国内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的有24个城市,具备了发展航空城的初步条件;其中郑州排名第18位,吞吐量为1314万人。郑州在国内8大区域枢纽中排名最后,同时远低于多个干线机场如深圳宝安(3227万人)。河南省提出“以货代客”战略后,郑州货运市场发展迅猛,2013年、2014年货运吞吐量稳居中部6省首位。

距离郑州较近的西安、武汉都提出了自己的航空城计划,基础设施进展迅猛,并争取国家级扶持政策,都试图通过航空城的建设拉动本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除此之外,青岛(黄岛)等一大批干线机场城市也在积极谋划本地航空城发展,郑州处在更加激烈的航空城发展竞争之中。另据报道,渤海湾一带2013年近10个机场新开工上马,这些不太知名的城市也在加快跟进。在此情况下,河南省必须整合各类资源,加快二期航站楼、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航空城的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地区经济核心增长极。

2 加快郑州航空城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与路径

2.1 进一步优化航空城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郑州航空城的建设将郑州甚至河南推到了和北京、上海等城市同等的竞争平台,实践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引领”。目前在国务院大的规划下,航空城的各项分类规划和详细规划陆续出台,在此过程中,应考虑机场核心区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周边经济发展、功能区域划分、产业引进政策等,继续细化功能性区域的设计,应瞄准国际性航空城标准,超前规划。

在此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一套良好的引人、用人、管人机制,对航空城建设作用发挥大的干部、人员,给于充足激励,由此带动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氛围。具体说来:一要建立项目建设全程监控机制,强化跟踪反馈,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和建设能够及时纠偏。二要建立违规建设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合同约束和违规责任追究,确保规划得到刚性执行。三要建立严格的规划调整机制,确需调整的,要经过政府、规划单位和专家组的严格评审且不得影响整体规划品质前提下,方可进行局部调整。

2.2 加快构建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按照美国航空经济专家的观点,空间摩擦力严重影响航空城的发展,为此必须加快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降低机场的空间摩擦力。上海浦东便利的立体交通为当地航空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也为郑州航空城建设树立了标杆。郑州航空城也规划了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还应继续完善,实现郑州主城区任意一点30分钟到机场候机楼的目标。

2.3 引进战略型投资者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发

航空城的建设需要巨额资本投入,融资问题是每一个航空城面临的头等大事。为了加快进度,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郑州航空城建设应创新融资思路和模式。引进战略型投资者是可供选择之一,选择投资能力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财团、大基金公司、大投资公司或地产公司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政府可以把项目进行拆分打包,采用BTO或BOT模式,引入民营资本,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可靠性。

2.4 培育多个特色支柱产业

航空城建设初期都面临着“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产业体系规划问题。在国务院通过的规划中,郑州航空城产业体系规划是:航空物流、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创新中心、绿色智慧航空都市;但实践中还要根据郑州的区位特点和自身优势,细化产业政策,培育出几个大规模特色产业。目前形成了智能终端制造集群,但是否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端奢侈品集群?这要求政府负责前置审批的部门在引入企业时就明确标准,细化规则,向着国务院的规划和郑州的特色考察和引进企业,逐渐形成支撑航空城发展的大产业。

2.5 绿色发展,培育软实力,树立品牌和包装理念

郑州航空城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南水北调中线贯穿全境,规划中的新107国道两侧绿色走廊会让整个区域有良好的生态基础,但依然要按照按照“绿色智慧都市”标准进行建设,包括绿色公交模式、绿色低碳建筑模式、绿色生态水系、绿色经济等,逐渐培育出绿色郑州航空城的发展模式,培育和增强郑州航空城的软实力。在这个基础上,还应树立品牌和包装意识,扩大郑州航空城的宣传和推介,形成与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加速推进郑州航空城融入世界经济和中国航空经济的进程。

3 结语

郑州航空城的建设是伴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而产生的,是航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和多因素经济条件达到后的产物,属于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范畴。全球经济陷入中高速增长背景下,在重大机遇面前,应严格规划,依托国家战略给予的“先行先试”优惠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大力引进人才,绿色发展,破解金融难题,加快进度,才能在国内经济中速增长新常态下真正使郑州航空城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成为世界经济链上关键节点。

参考文献:

[1]张大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全球化时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J].区域经济评论,2013(3):5-13.

[2]John DKasarda,Greg Lindsay著.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M].曹允春,沈丹阳,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曹允春,席艳荣.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9(1).

经济建设新常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云南烟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云南烟草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烟草产品和烟草行业体制的特殊性,因此使烟草行业对外面临着控烟、反垄断和社会舆论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对内面临着引入市场竞争、承担不断改革和发展空间受限等困难,在经济新常态发展环境下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还远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企业人才资源,是云南烟草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其重要意义在于:其一是增强云南烟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烟草科技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其二是适应发展新常态,实现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其三是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云南烟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云南烟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人才队伍建设的系列方针政策和相关要求,以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能建设为重点,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建立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切实开展好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逐步实现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逐步构建起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骨干作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全系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还远不能满足云南烟草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云南是烟叶大省,烟叶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强。但是,以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企业急需的专业术人才特别是拔尖骨干人才相对缺乏,人才创新能力不强。云南烟草至今只有2名烟草行业学科带头人,而且都分布在烟草育种领域,在烟草栽培和调制领域缺乏拔尖人才,这与云南烟叶种植大省的地位不符。另外,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与布局不够合理。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仅占1.2%,中级占21.1%;年龄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存在老化现象,后继乏人问题突出;专业结构不合理,从专业领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领域,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62.3%,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发展不平衡。第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由于政企合一的特殊体制,烟草行业行政管理色彩较浓,因此在队伍管理方面存在泛行政化模式问题。尽管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在行业建立了分类管理理念和基础,打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重管理、轻专业技术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选拔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反映在待遇方面,专业技术岗位的待遇比对相应等级的管理岗位待遇进行兑现,但又适当低于管理岗位,且上升空间受限;对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条件支持程度不够,特别是在团队支持方面,缺乏对专业技术岗位的有效人力资源支持,难以形成由不同等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创新团队,容易陷入单枪匹马的工作环境等。这些倾向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技术岗位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资源向专业技术岗位系列流动不够。目前,云南烟草员工中仅有10.9%分布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而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中,仅25%的人员分布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以农业技术岗位为例,2014年各州市烟草公司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共35名,但聘任到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仅有4名。第三,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这主要体现为“三重、三轻”: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选拔方面表现为“重评聘、轻培养”;在专业技术资格评聘方面表现为“重评审、轻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方面则表现为“重聘任、轻管理”。

三、加强云南烟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云南烟草应着眼企业未来发展,坚持人才优先,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企业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队伍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坚持以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使用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坚持创新机制,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有利于企业科学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体制机制;坚持高端引领,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具体如下。

1.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储备

(1)深入推进教育培训改革,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以企业发展需要为导向,针对烟草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特点和职业特点,创新培训手段,通过网络培训、基层调研与研讨、基层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坚持以业务技能培训为主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围绕“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培养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人才支撑。优先安排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国际烟草科学技术交流等活动。此外,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参加一定时期的脱产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2)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发挥人才激励和导向作用。切实转变“重管理人才轻技术人才”的观念,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建立反映能力、鼓励创新、突出业绩、优胜劣汰的专业技术资格评聘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资格评聘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推荐办法,严格标准、严格程序,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建立以专业技术成果为核心的评审推荐制度,加快培养和选拔科研开发、工程技术、烟叶生产、财务审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员要及时评审或推荐评审。做好各系列评审委员会和专家库管理,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提高评审质量,确保评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既要重视抓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又要适应形势发展,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开发利用好内外两种人才资源。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人才招聘和引进力度,提高科研开发能力和水平。科学分析全系统人才队伍现状,制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规划和管理办法。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以国际化眼光和更加宽容开放心态,克服保守狭隘思想和近亲繁殖现象,灵活运用引才与引智并举办法,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要坚持用当适任、用当其时、各展所长,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2.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

(1)优化专业技术岗位配置机制。结合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进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完善聘任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坚持因事设岗、突出重点、结构科学、动态管理、责权统一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将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纳入劳动用工收入分配改革和企业人力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突出“两烟”生产经营为中心,科学设置农业、经济、工程、会计、政工等五大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2)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在坚持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分离、行政职务与技术职务不得同时担任等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首席农艺师等高层次人才师承培养使用制度,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另外,也要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其提供可持续成长的发展空间。

(3)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考评机制。建立以专业技术能力为导向,以业绩和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在考评机制中要坚持“四原则”,即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注重实绩、分类考核、综合评定的原则;坚持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考核必须与管理岗位考核有效区分的原则。比如对科研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考核,云南烟草科研系列岗位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农业科学研究周期较长,如果考核周期过短,不符合农业科学研究客观规律,则容易导致科研人员急于求成、浅尝则止、不注重长远,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开展。

(4)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激励机制。结合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要逐步建立向关键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的收入分配政策,重奖在科研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增强科技人才的荣誉感、责任感,努力实现表彰奖励的示范导向和激励作用。

(5)健全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机制。加大烟草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力度,健全人才交流机制,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进步,有效推动全系统各单位平衡发展;实施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从政策上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一线,转化科技成果,推广实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基层人才,培养基层创新和实用人才。

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梯次式培养,提升人才队伍规模和整体素能

(1)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在新时期下,云南烟草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大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为全系统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阵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重点围绕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在推进烟草育种、减害降焦等战略课题和品牌发展、原料保障、市场营销、基础管理各项工作中,着力培养烟草基因工程、植物保护、育种栽培、烘烤调制、减害降焦、营销物流、国际商贸以及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专卖管理、投资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在重点研究领域探索建立首席专家制度,以重大项目为平台,推进首席专家、科研骨干在创新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通过科研团队建设和实施项目负责制,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凝聚、稳定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包括学科带头人、团队负责人、项目主持人、科研业务骨干、后备人才等多级人才梯队。加大选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外知名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学术研究的力度,全面提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烟叶科技领军式人物,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大力加强对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中青年科技人员在科技项目中的比例,形成具有烟草特色的优秀创新团队。

(3)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工作在生产经营一线的广大员工,既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更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力军。要构建基层人才队伍教育培养课程体系,明确不同人才在不同阶段、不同岗位需要重点培训的能力和专业,开展全员培训。将培训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有机结合,推动各类技术人才学技术、提技能、比贡献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型组织氛围。在控制用工总量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基层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储备质量。打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晋升通道,建立有利于调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袁东,段永军.企业加强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思考[J].管理观察, 2014,(18):98-99.

[2]赵群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烟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J].现代企业文化,2010,(3):56-57.

[3]高歌农.论烟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J].经济视角旬刊,2012, (6):76-78.

[4]罗劭洋,崔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4,(4):64-64.

[5]刘伟.烟草企业的“三新”管理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2010,(6): 52-53.

经济建设新常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五位一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建设

一、 引言

当前,关于五位一体的研究较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而非关注布局落实的有效性,已有的评价体系多为单目标评价体系,重于指标的丰富性而非量化可行性,部分指标也因提出时间早而不能较好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环境。基于此,本文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研究目标,从各建设层面出发来构建一个更为系统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的理想值与权重分配,进而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 设计原则。丰富性原则。五位一体是覆盖多方位建设目标的宏观政策布局,具有可持续性和全面性,因此设计评价体系时不能片面强调单目标的发展,而应充分包括总布局的各建设层面,需从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引导。

实用性原则。为保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五位一体的落实度进行较为合理的考量,在指标选取上应考虑数据来源的普遍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从而增强指标的量化性,为后续系列研究提供便捷。

时效性原则。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持续降速且正在进行结构转型,当前环境形势也日益严峻,因此,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中不能脱离时展要求,而是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与宏观背景,加强指标的时效性。

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十三五”时期下的经济新常态背景,本文从五位一体布局的建设任务出发,重点研究经济、生态文明、社会这三类综合建设目标并分别选取相关指标来建立评价体系,后期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扩充以形成更加完整的五大目标综合评价体系,图1展示了本文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目前用于衡量国家经济建设的指标有很多。本文的评价体系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活质量3项二级指标和10项三级指标。

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程度是直接衡量经济建设成果的指标,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与增长结构正在实现优化转型。因此本文用“GDP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三次产业占比”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速、我国在国际层面的经济建设水平、经济增长结构以及人民生产效率。

②创新驱动。为积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满足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实现经济的协调持续增长,我们应该坚持实施科技创新。因此本文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衡量科技等创新元素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贡献度、国民创新性以及通讯网络的完善度与科技产品的使用度。

③生活质量。国家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为人民创造更好的服务条件,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通过生活质量水平来衡量国家经济建设成果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幅”来判断个人的生产价值、国家居民生活水平与实际消费能力以及国家通胀率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度。

(2)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更会关乎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将其纳入总布局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把握。本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包括了污染控制、节能降耗、资源利用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

①污染控制。工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有着较大改变,但是之前快速发展中所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本文用“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衡量空气质量;用“污水处理率”来衡量水源质量;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

②节能降耗。在经济新常态理念的背景下,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单纯依靠投入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的方式,而是通过集约型增长来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增大能耗较小的产业比重。因此本文用“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来衡量能源消耗状况。

③资源利用。我国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当前过量的开采与滥用也导致部分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提高珍惜资源的意识是现时的迫切需要。本文用“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以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来衡量土地利用状况、森林资源丰富度与绿化程度以及城市公用设施的环境质量水平。

(3)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包括五大建设要素的有机整体,在总布局中各个要素紧密联系且共同促进,其中社会建设为四大要素建设提供了稳定有利的环境,是其余四大要素发展的前提与枢纽。本体系包括贫富差距、医疗卫生、教育水平、就业情况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

经济建设新常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资源经济;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07-02

我国一向号称是一个“资源强国”,在陆地面积上具有强大的优势,而且大自然是“富裕”的,似乎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水域都蕴含着无尽的“财富”,于是,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资源的开发力度日益加大。在此情形下,虽然我国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资源强国”似乎已经慢慢名不副实了。资源的几近枯竭对我国以资源为主的资源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同时明确指出,相关各国应共同努力,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一项宏大、长远的战略,它将对亚洲甚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带来极大的改变,也将毫无意外地推动我国企业、装备等“走出去”战略不断向前发展。不可否认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优化我国经济的外部发展的环境,而且对我国国内资本、产业以及产品的输出同样大有裨益。

“一带一路”战略将会给资源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而推动资源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但同时也对资源经济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状况与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状况

我国资源在总体上呈现出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少的特征。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总量,这表现了我国资源的有限性和短缺性,再加上较低的资源利用率,我国资源总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无节制的开发造成我国资源的几近枯竭。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众多自然资源的一种,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物质基础,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

(二)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

资源经济,从字面看即可以知道,此种经济形态的关键在于“资源”二字,而资源又意味着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够运用到经济发展当中去的。将“资源经济”调换一下位置,即“经济资源”,也就是说,只有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才符合资源经济中的“资源”二字。因此,我国能够利用的经济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也表明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非常重要。

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现状是,为了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经济产业对经济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开发,且缺乏科学的规划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可利用,在这种发展方式下,资源消耗急剧增长,资源的储藏量越来越无法满足资源产业的“大肆开采”,从而造成无法适应资源经济原本的发展速度,我国的资源经济发展即到达一个“瓶颈期”。

二、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4年5月,在河南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由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形态的更高要求,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从高速增长逐步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第二,新常态要求经济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第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新常态背景下,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四,新常态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更高的追求,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都是如此。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的提出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不断达到新常态提出的高要求时,我国资源经济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

首先,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减缓,但实际增量依然是比较可观的。引用的一句话,即使是仅有7%左右的增长,不管是速度还是数量,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资源经济主要是以资源为发展依托,而资源的有限性就决定了资源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为了保证资源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提高发展效率,科学性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下,资源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较为稳定,从而有利于资源经济产业进行结构升级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减少的资源总量的现状。

最后,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下,政府不断减少对市场的过多干预,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从我国国内的形势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内新的一轮改革吹响了号角,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举措,都将为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二)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挑

2013 年开始,大型矿业公司的市值出现大幅度的缩水,全球对勘查的投资也大幅下滑,重要的矿产品价格随之全面下降,主要的金属矿产品出现供应过剩的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尽管市场和资源都呈现出有限性,各国对此的竞争依然日益激烈。全球化的最重要表现在经济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强,对矿产资源的配置也逐渐趋向于全球化,矿业的发展与竞争格局日新月异,资源经济作为其中关联性最为密切的一项产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资源经济发展伊始,由于该产业热衷于追求发展速度,对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进行野蛮的、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随之而来的矿产资源的急剧减少,甚至无法满足高速下的开采力度,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新常态的提出,也对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严格按照其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科学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应对机遇和挑战的策略

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为资源经济的新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范围,一方面为我国对全球资源的进一步实施、境外资源和市场的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了亚洲、欧洲和非洲,涵盖65 个国家(含中国)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大多数是新兴的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与我国具有资源互补、经济互助的合作基础,尤其是在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一)充分认识现状,主动适应新常态

如上文所说,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经济的发展已经到达 “瓶颈期”,资源经济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而新常态对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前提下,资源经济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且由于其经济结构依然滞留不前,难以适应新常态的要求。

我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国土资源在新常态下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观大势、谋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的发展新路。”在资源经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同时,着重对资源的科学利用和配置,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全面深化资源经济产业的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资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是一种耗竭性的经济地质体。我国在经过建国以来的十年的经济建设后,科技、经济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也对矿产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消耗,部分矿产资源甚至已近枯竭。因此,为更好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解决能源的需求短缺,我们应该更多将视野投向境外,在加强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的大力合作的前提下,对该地区的现有的丰富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三)科学规划资源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的资源经济在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这主要是当时开采利用的技术处于落后的状态,从而导致利用率不高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对资源进行开发时的不当行为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较大破坏,生态压力随之剧增。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减速转型和提质的重要新阶段,是生态减压的新契机,我们需要不断推进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细化利用步骤,提高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解决生态问题,提高我国的生态承载力,推动资源经济形成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模式。

结语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新常态”也不例外,其提出意味着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因此对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资源经济产业的向前发展,需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并在新常态的要求下不断优化自身经济结构,以不断获得突破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平.姜大明: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的机遇和挑战[C].201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