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产业研究

电影产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产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影产业研究

电影产业研究范文第1篇

>> 旅游区旅游产业文化营销内涵及应用研究 “将你的旅行变成电影”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营销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中UGC的应用研究 旅游APP在“定制旅游”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符号在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商业微电影营销在湖南旅游产业中的运作技巧探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北回归线理念在生态旅游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旅游网络营销绩效评估指标中的应用研究 动画与游戏产业在创新型教学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服装艺术在中美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舞蹈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外来语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激励理论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CRM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在卷烟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CRM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研究浅谈 卡通形象在食品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中国经营报.http:///info/201114/201114150144.shtml

15.中国旅游报.http://.cn/site951/qiye/scyx/2012-11-28/608495.shtml

16.凤凰网.http:///mainland/detail.2010.11/08/3031276_0.shtml

17.西部网.http:///content/2011.09/06/content_5168628.htm

18.凤凰网.http:///mainland/detail_2010.11/08/3031276_0.shtml

电影产业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影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绩效特征;SCP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24-04

1 导 论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电影产业出现来了短暂的辉煌,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持续衰退,到2003年实施全面产业化发展,中国的电影产业正式被定性为文化产业,并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电影产量有了明显提升,从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01.72亿元。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快速增长,实现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历史性突破,特别是2009年,被誉为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井喷式”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选择的“先市场化后产业化”的道路的确为其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目前的改革还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仍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例如:体制不顺、节目短缺、资金困难、课税过重、不公平竞争等。垄断性质的计划经济模式仍然在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发展;相关的政府机构在扶持电影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利用政治手段和法制化的方式规范电影的生产,对于电影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参照性,部分法规在实施中缺乏可解释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国的电影产品在作为文化宣泄和疏导工具的作用上能力不足,限制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2 对于电影产业的SCP分析

2.1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基本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买方垄断、寡头买方垄断。主要从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业进入壁垒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

2.2 产业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在产业结构的分析中被广泛应用,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用于表示在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买方或卖方具有什么样的相对规模结构(市场占有率)的指标,是反映市场垄断与集中程度的概念[1]。”

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主要包括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两种。绝对集中度通常是指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的企业在生产、销售、资产、员工等方面的累计数量占整个行业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对于市场集中度的概念,按照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我们通常主要是指卖方集中度,所以在分析电影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时,我们主要也是用卖方集中度进行分析,包括制片方、发行方以及放映环节三个方面。

2.2.1 制片环节的集中度

由于市场份额数据的缺乏,要分析制片环节的集中度比较困难。没有研究报告提供每年各公司的电影制作情况以及每部电影的票房收入,也没有每年进入主流院线的电影放映名单及其票房收入、出品单位情况。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的计算机联网数据具体到每个公司每部电影的票房收入也并不对外界公布,因此没有十分准确的方法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制片环节的集中度。

因此对于制片环节的集中度不做讨论。

2.2.2 发行环节的集中度

电影发行是指电影发行方从电影出品方那里取得某部电影在一定时间和区域以内的销售权,制定执行营销策略对电影进行推广宣传,最终把电影拷贝送达院线及电影院实现电影的放映。

由此可知,电影发行包括国产影片的发行和引进影片的发行。国产影片的发行,以2009年的电影产业“井喷式”发展的一年为例,进入院线放映的国产影片有140部,可统计的票房收入为62.06亿元,其中,国产影片占票房总收入的56.60%,国产新片票房前100名影片的票房收入为32.65亿元(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占到国产影片票房收入的93%。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同样可以看出,CR4=62.75%,CR8=78.71%集中度依然非常高。虽然这种发行市场的集中度相对来说浮动空间比较大,但是从2009年、2010年这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高集中度已成为定局,主要包括:中影、保利博纳、华谊兄弟、华夏等几大电影发行公司。

另外,引进影片在国内的发行,在2003年以前,一直被中国电影集团垄断,到2003年8月,由19个国家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的华夏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将这一局面打破,形成双头垄断。引进影片的电影票房从2003年至今,基本上占国内电影票房四成的份额,如果将这一部分也计算在内,电影产业的发行环节中的集中度将会更高。

2.2.3 放映环节的集中度

在放映环节,我国所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院线制,即由一个发行主体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与若干影院组合,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发行公司拥有影院的资产或与影院存在资产连接,二者有着共同的商业利益和目标的一种模式。

从2002年推行院线制到2010年,全国共有38条院线,2010年101.72亿元的全国票房收入中,38条院线中,有3条院线票房超过10亿,有20条院线票房超过1亿。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放映环节依然属于较高的集中度,根据贝恩的产业结构与类型划分,属于寡占Ⅳ型的产业集中度结构。

2.3 产品差异化分析

产品差异化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条件,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及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具有可区别性和不完全的替代性。这种可区别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高低即意味着产品差异化程度的高低。这是企业在经营上对抗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一种非价格壁垒。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在于对买者需求造成影响,使消费者对企业或某些品牌的产品偏好并宁愿多支付钱。在产品差别较高的市场上,企业可以扩大产品差别,巩固或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间接影响市场绩效。[1]

电影属于精神消费品,它在市场上是绝对差异产品,不同的消费者在观看电影时所获得的精神享受存在着绝对差异。并且,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不同题材、风格、技术手段等类型的电影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某一类电影存在着偏好,这就形成了电影产品的横向差异。

据统计,“2010年进入院线进行规模放映的141部国产电影包括126部故事片、11部动画片、4部纪录片。126部故事片的类型分布如下:情感15部,占11.9%;爱情片31部,占24.6%;喜剧片26部,占20.6%;动作片21部,占16.7%;惊悚悬疑片14部,占11.1%;灾难片1部,占0.8%;谍战片2部,占1.6%;传记片3部,占2.4%;战争历史片4部,占3.2%;儿童片2部,占1.6%;魔幻传奇片1部,占0.8%;歌舞青春片5部,占4.0%;音乐戏曲片1部,占0.8%。[3]”

另外,在电影产品的纵向差异中,电影质量也存在着高低之分。影片主演和导演的重复率也非常高,主创人员的高度重复也显示出,对于电影产品,优秀的主创人员成为产品高质量的保证,显示出了电影产业的纵向差异化。

2.4 进入壁垒分析

在电影产业中,进入壁垒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政府的相关政策、技术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

在我国的政府相关政策中,对于电影产品的审查制度较为严格。电影产品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同时也可以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因此,我国对于电影产品实行备案和审查制度,未经备案的剧本不得拍摄,未经审查通过的电影不得发行、放映和进出口。同时,国家对于电影的各个环节的资金准入和主体资格限制比较低,弱化了电影产业的进入门槛。

在技术壁垒中,近年来不断引入的“高概念”电影模式,使得单个企业进入电影产业非常困难。这种电影模式要求电影中聘用大牌明星,追求视听效果,提出了企业对于成品和技术双方面的要求。

在规模经济壁垒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产业的集中度,并且已经知道电影产业属于高集中度的产业,相较于产业内已有的企业来说,新企业在进入之初,不能形成很好的规模经济优势。而产业内已有企业,无论在设备、技术还是经验上,都具有竞争优势,从业经营时间长而积累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形成规模经济,并且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较之新企业要低很多。

3 市场行为分析

3.1 价格行为分析

对于电影产业来说,企业需要针对竞争环境,判断产品的边际成本,以此来制定正确的票价。目前,在国内电影的放映收费差距较大,对于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时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歧视。

一是不同的影片都是差异的,也可以说是完全垄断的,放映方通过市场对于影片的评价高低,将评价高的影片安排在较好的时段,并且对于有绝对优势的影片制定相对较高的票价,实现了对不同影片的价格歧视。

3.2 非价格行为分析

在非价格行为中,电影制作方的融资行为值得我们注意。电影的制作需要资金数额巨大,融资成为制约制片方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融资过程中,除了自有的资金外,制片方会通过植入广告、政府投资、版权预售等方式进行融资;同时也会使用私募股权投资(PE)、银行信贷、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例如:《唐山大地震》1.2亿元的投资中,唐山市政府主导的资金就占45%;《非诚勿扰2》植入广告多达20种,收益近6000万元,招商银行为《集结号》提供5000万元无担保授信贷款;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分别于2009年、2010年在内地A股市场上市,保利博纳于2010年年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中影集团于2007年年底发行5亿元期限为7年的企业债券等。

同样,为了控制风险,制片方也会为影片购买保险来降低风险。因此,大的制片公司在融资和购买风险上都会有优势,同时开展多个影视项目也可以将风险分散。而小的制片则在融资等方面出现困难,一部电影的受挫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4 市场绩效分析

4.1 票价过高

在如今,许多产业都已经回归到价值本位,而电影产业仍然被称为是“最后一个暴利行业”,中国电影票价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票价过高成为很多人不去影院观影的首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电影平均票价从2002年的17.62元上涨到2010年的35.82元,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从2002年的433.5上涨到2010年的536.1。在与其他电影大国相比较时,我们引入票价收入指数,即:

票价收入指数=平均票价人均GDP×100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票价收入指数排名第一,且远远高于第二名。如表7所示。

4.2 技术进步

由于近年来“高概念”电影理念的不断发展,电影行业中对于3D立体、特效等技术的运用不断加强,观影者对于电影的视听效果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厂商也注意到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为了保持影片在技术上具有竞争力,许多有实力的电影公司都组建了自己的数字技术研发和制作团队,并且购置最为先进的设备。

从整个市场来看,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影片的质量提升,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上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电影,并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并且中国电影制作中的电影特效使用和后期处理技术也已经进入更高的平台。第二,数字银幕、3D银幕和IMAX银幕的数量不断增加。根据统计: 2012年中国银幕总量达到13118块,IMAX巨幕超过100块,位居世界第二,2009—2012年的4年时间内,银幕数量增长近3倍。第三,影院档次提高,传统的单银幕影院被现代化的多银幕影院取代。第四,院线制的诞生使得信息技术在影院中广泛应用,计算机售票系统的普及使得行业数据能够被及时可靠地统计出来。

5 总结及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它具有明显的商品属性。虽然“先市场化后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总体还是偏小,发展轨迹呈现“U”形。从集中度上看,中国电影产业整体集中度很高;经济性的进入壁垒较低,但社会性壁垒较高;并且在差异化程度上,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高差异化的产业。

电影产业研究范文第3篇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5.04.006

一、日本与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日本与韩国的电影产业都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历经了二战摧残后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美国文化渗入。在20世纪里,日本电影产业经历了电视的冲击、经济衰退的影响,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在1960年的国产电影发行量最大为547部,1991年的国产电影发行量最低为230部。进入21世纪后,日本国产电影的年产量、发行量逐渐回升,从2000年的282部上升到2014年的615部;年观影人次从2001年的1.163亿人次震荡升降,维持在2014年的1.61亿人次;国内票房从2001年的13.8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0亿美元。

20世纪后期,韩国金大中政府为复苏经济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以电影分级制度代替电影审查制度,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从而将民间资本大力引入电影产业。进入21世纪韩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电影年产量从2001年的五十多部,增长到2014年262部;观影人次从2001年的近1亿人次增长为2014年的2.15亿人次;电影票房则从2001年的近5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5.2亿美元 。

表1的数据列示了2007年―2014年日本、韩国两国电影的年产量、国内票房、观影人次和银幕数量情况,总体而言,韩国电影产业基本指标的发展速度高于日本。

表1 部分发达国家电影产业近年来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国家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电影产量(部) 日本      407      418     448     408     441     554     591     615

韩国     124    113     138     152     216     216     217     262

国内票房(亿$) 日本 16.85      19.48       22.00       24.30       20.55       24.81       24.00       20.00

韩国    9.40         9.20       10.30        11.0       11.60       13.70       14.60       15.20

观影人次(百万) 日本     163.20     160.50     169.30     174.40     144.70     155.20     155.80     161.20

韩国 158.77 150.83 156.96 149.18 159.79 194.89 213.32 215.06

银幕数量(块) 日本   3 221  3 359  3 396  3 412  3 339  3 290  3 318  3 364

韩国   1 975  2 004  2 055  2 003  1 974 2 081  2 184 -

日本的年人均观影人次近年来有所下降,从2004年的1.33次下降到2013年的1.29次,韩国的年人均观影人次则出现了明显的升势,从2004年的2.78次上升到2013年的4.25次。我们用每百万人拥有的银幕数量考察电影产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情况,可以发现,韩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银幕数量不仅增长明显,而且远高于日本,2014年时日本每百万人口拥有27块银幕,韩国每百万人口拥有44块银幕(表2)。

表2 2004-2013年日本和韩国人均观影次数和百万人口银幕数

年份 人均观影次数 百万人口银幕数

日本 韩国 日本 韩国

2004 1.33 2.78 22 31

2005 1.26 2.98 23 35

2006 1.29 3.13 24 40

2007 1.29 3.22 25 42

2008 1.26 3.04 26 42

2009 1.33 3.15 26 43

2010 1.41 2.95 27 41

2011 1.13 3.15 26 41

2012 1.23 3.83 26 42

2013 1.29 4.25 27 44

二、日本与韩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电影票房比较

美国长期以来保持着票房全球第一的翘楚地位,日本和韩国均是票房收入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国家。日本的电影年产量曾创造过世界的记录,其票房收入长期位列美国之后,从2012年起中国取代日本变成了票房收入排名第2的国家,日本退居第3。韩国在2011年时票房收入排名第8,自2012年起排名提升至第7位。

表3 日本与韩国电影票房的地区及全球市场占比情况

%

项目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亚太票房合计(亿美元)   99 104 108 107 109 106

日本电影票房亚太地区占比(%) 30.6 28.6 22.8 23.9 21.6 16.1

韩国电影票房亚太地区占比% 14.3 12.9 12.9 13.2 13.2 12.3

全球票房合计(亿美元) 294 316 326 347 359 364

日本电影票房全球市场占比%  7.5  7.7  6.3  7.1 6.7 5.5

韩国电影票房全球市场占比%  3.5  3.5  3.6  3.9 4.1 4.2

从亚太地区的票房占比看,近年来日本电影票房亚太地区占比显著减少(从2009年的30.6%下降为2014年的16.1%);尽管韩国电影票房亚太地区占比也在减少,但减少幅度并不大(2009-2014年减少了2%)。从全球市场的票房占比看,日本电影票房全球市场占比从2009年的7.5%下降到2014年的5.5%,降幅达两个百分点;而韩国电影票房全球市场占比则从2009年的3.5%上升到2014年的4.2%(表3)。

(二)电影产品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比较

根据联合国数据库中的贸易数据,2004年日本电影产品出口额占国际市场份额为15.14%;韩国电影产品出口额占国际市场份额为0.27%;日本的电影贸易情况远远好于韩国。但此后,日本电影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一 路下跌,到2013年时下降到0.52%;而韩国电影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则呈上升势头,到2013年时已增长到0.53%(表4)。

表4 日本和韩国电影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份额

年份 电影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份额 服务贸易占比/%

日本 韩国 日本 韩国

2004 15.14 0.27 5.10 12.10

2005 11.68 0.31 5.30 12.30

2006 15.37 0.25 5.80 12.60

2007 9.15 0.15 6.40 13.90

2008 5.57 0.25 6.60 18.90

2009 3.16 0.18 5.50 17.20

2010 0.96 0.36 5.40 16.50

2011 0.72 0.58 5.30 16.10

2012 0.77 0.49 5.40 17.40

2013 0.52 0.53 6.20 16.20

韩国服务贸易占比近10年来保持在16%左右,远高于日本的服务贸易占比,这说明韩国电影产业出口的大产业环境优于日本。从出口地区结构看,日本电影的主要出口地为香港、美国、中国、韩国和德国;韩国电影出口地主要为中国、美国、香港、日本和台湾;日韩两国电影出口地区市场相似性高,竞争强烈。

(三)电影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

为了进一步比较日本和韩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引入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进行分析,该指数通过反映特定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来揭示该国家在该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TC = ( Xjj - Mjj ) ( Xjj + Mjj )

其中,Xjj表示j国i产品的出口额;Mjj表示j国i产品的进口额。我们利用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相关数据对日、韩、美、德、英、法、中7个国家电影国际贸易相关数据计算出各国电影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表5)。

表5 电影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

国家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日本 0.667 0.680 0.628 0.403 0.216 -0.259 -0.429 -0.514 -0.482 -0.343

韩国 -0.790 -0.818 -0.895 -0.778 -0.750 -0.429 -0.333 -0.586 -0.482 -0.475

美国 0.047 0.018 0.067 0.194 0.222 0.328 0.326 0.264 0.306 0.482

德国 0.531 0.440 0.441 0.469 0.508 0.511 0.430 0.362 0.331 0.313

英国 -0.312 -0.235 -0.340 -0.290 0.092 0.093 0.279 0.248 0.206 0.217

法国 0.200 0.290 0.186 0.235 -0.014 -0.067 -0.205 -0.171 -0.287 -0.489

中国 -0.100 -0.077 0.391 0.657 0.406 0.413 0.250 0.053 0.033 0.002

表5反映了七个国家电影产品的TC指数,比较而言,日本电影产品的TC指数由正变负,表明其电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近年来不断弱化,在国际市场上从竞争优势地位逐步下滑至竞争劣势地位;韩国电影产品的TC指数一直都是负数,表明其电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存在较大的竞争劣势,但纵向比较有向好的趋势;近年来英国与中国电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美国与德国的电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保持着绝对的竞争优势。

(四)促进电影出口的扶持政策比较

1. 日本

早在1996年,日本文化厅就正式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标志着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正式确立;日本政府于2003年6月颁布了《内容产业促进法》,以法律形式推进内容产业的国家战略;2007年5月通过的《日本文化产业战略》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出台的《内容产业振兴政策》则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新构想”;2010年更确定了《文化产业大国战略》,确立了向全球全面推销日本文化的目标。

从财政支持与金融扶持政策看,日本政府逐年增加对文化产业预算支出,并通过政府出资与民间捐款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了“艺术文化振兴基金”,从2000年开始即由政府和个人投资家、银行、证券公司及其他民间企业共同成立投资基金,投资于电影、电视和广告公司。2004年12月全面修改“信托业法(2004年法律第154号)”,允许向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提供贷款,并以此为契机成立了政策性投资银行,设置了向创意产业提供融资和债务保证制度[1]。从日本电影出口扶持政策看,日本利用“政府开发援助”中的“文化无偿援助”资金对动画电影进行版权购买,然后在海外实施免费播放,培养海外观众的消费偏好,为动画电影及衍生产品的出口打下基础。日本经产省与文部省联手促成建立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拨专款支持该机构的“酷日本”计划为日本时装、设计、漫画、电影等文化商品向海外输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隶属于日本文化厅的日本映画国际振兴协会每年举办一次“东京国际电影节”,为国际上优秀电影人士提供交流平台。日本影像产业振兴机构(VIPO)与美国电影协会、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以及其他海外内容产业相关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举办电影研讨会,进行产业调研的同时搜集海内外电影产业数据,为日本电影产业相关企业的海外拓展提供数据支持。除了高校培养电影专业人才外,日本文化厅为了扶持年轻有为的导演,针对这些导演专门设立电影工作室。同时,鼓励专业实习生到剧组实践,以培养出在电影每个制作环节的高度专业人才。此外,日本影像产业振兴机构(VIPO)也通过举行研讨会,针对优秀制片人以及致力于日本内容产业海外拓展的人才进行培养交流活动,活动范围从大学生到独立企业家以及商业人士。

2. 韩国

1962年韩国颁布了振兴韩国电影产业的纲领性文件《韩国电影法》,目的在于“促进培育发展电影公司,谋求韩国电影文化在质量上的提高,振兴民族文化”[2],1995年,韩国将《韩国电影法》更名为《电影振兴法》,将实现审议制度改为上演等级赋予制度,并由韩国公演艺术振兴协议会对电影进行评级。此外,金大中政府制定的《影像专门投资制度》,给予电影产业金融税制的优惠待遇[3]。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rean Film Council,简称KOFIC)是韩国政府文化体育观光部委任的支持电影相关事业的专门机构。它通过对电影振兴金库的统筹管理,积极推动有关电影的研究、教育和培训业务,同时还开展了多项活动,比如鼓励和支持电影创作工作、拓宽国产电影的海外市场、多方面听取观众的意见及时解决问题等。2007-2014年,电影振兴委员会设立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接近4.3亿美元,其中有1.72亿源自于政府财政,1.72亿美元源自于电影票房收入3%的税收。电影振兴委员会补贴专门播放独立电影和艺术片的影院,对独立电影、艺术片和纪录片给予一定的预算拨款[4]。

电影振兴委员会对本国电影打入国际市场起着导航的作用,增强海外推广、促进国际合作也是该委员会的宗旨之一。据电影振兴委员会数据显示,其平均每年将890万美元用于支持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近12年来已将4300万美元投资到602部电影制作中[4]。该委员会还下设电影艺术学院,为本国电影产业输送人才并对电影人提供资助。此外,韩国“首尔电影节”和“釜山电影节”在亚洲电影圈里也享誉盛名,为国内外电影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将韩国电影推向世界。

三、小 结

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也曾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交椅上座了42年之久,日本故事片年产量曾创下世界最高纪录,它的电影质量曾代表着亚洲的最高水平。韩国政府非常关注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进入21世纪后其电影产业发展速度和品质成就有目共睹。

电影产业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酒店经营特色民营资本

在2006年上半年,富有经营特色的商贸城市——义乌市的发展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分析这座城市的前期崛起和短短若干年里的蓬勃发展,可知义乌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是商贸业直接带动了该市的飞速发展。

义乌的发展,首先得归功于义乌人的开放意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刚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义乌人率先办起了小商品市场。当年他们独具的商品意识很富有时代眼光。“华夏第一市”的市场成效额连续12年雄居全国市场榜首。

商贸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义乌宾馆酒店业(包括宾馆、饭店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义乌市的宾馆酒店业呈现了国内县级城市少有的经营优势。

一、义乌市酒店经营现状

眼下,义乌已经成功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获得了跳跃式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是浙江乃至全国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小商品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小商品市场以价格低、品种全、信息灵、守信誉的经济特色,小、多、快、新的特点招来四方客商。义乌已逐步成为中国小商品生产、出口和外商采购的重要基地。义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规模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众多人士的认可。

在义乌,发达的商贸业也直接带动了会展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在商业气息足够浓厚的义乌市,每年大小会展连续不断,参加会展的客商来了一拨又一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义乌旅游也逐渐成为走向现代化,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酒店业的快速崛起。依托以上优势,该市的酒店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近些年,高档酒店接连拔地而起,到2005年7月为止该市已拥有12家高星级酒店,其中准五星1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6家。从入住角度看,高档酒店的生意很红火,客户“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一片繁荣。到了周末高峰期,有的酒店入住率高达100%,这被一些经营者认为是“奇迹”。

分析义乌酒店业的经营,民营资本对义乌酒店业发展的贡献很大。经过前些年的精心创业,不少人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随着商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投资政策的放宽,有一定积累的民营业主看中了利润颇丰的旅游业。不少人则以酒店业作为主攻方向。

诸多业主选取酒店业作为主业外的又一经济增长点有其原因。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义乌充足的客源。义乌市民营资本的资本积累主要依托强健的物流业。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张,每年旅游接待量急剧增长。光说2004年,全市的旅游接待量就达309万,其中有外宾18万,旅游总收入达到22.6亿。在本地人口约67万上下时,外地人口就高达75万。

截至2004年为止,义乌市区有各类宾馆近600家。在28家星级饭店中,民营资本投资的22家,占总数的78.6%。全市星级饭店投资总额为16.8亿,民营资本投资11.36亿,占总数67.6%:2004年星级饭店总收入为2.51亿,民营饭店收入1.29亿,占总数51.4%。

民营酒店的经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业主自建宾馆自主经营,如华丰宾馆等13家;另一类是以租用酒店建筑的方式经营,这一类主业往往主营其他行业,而在装潢、设备、管理等方面采取租赁的形式,如信联大酒店、银龙大酒店等9家。义乌市的酒店主要分布在几条宾馆专业街,如稠州北路、宗泽路、江滨路和城中西路。眼下,义乌市的二星级宾馆和酒店基本已经饱和,有几家高星级宾馆在建。

二、义乌市酒店经营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

1.义乌市酒店经营的发展历程

(1)“一枝独秀”阶段(1994年~1995年)。当时,义乌酒店相当零星,几乎不成气候。那时最典型的酒店属天鹅宾馆。它在当时规模最大,然而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宾馆,但是在这阶段仍能“一枝独秀”。

(2)逐渐兴起阶段(1995年~1998年)。在那几年,出现了“无商不富、无工不强、繁荣经济、义乌领先”的说法。当时义乌的酒店业刚有起色。开业于1992年的商城宾馆在1997年成为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华丰宾馆于1995年开业。从此,义乌开始出现了三星级宾馆,行业开始上规模,管理上逐渐上档次。

(3)蓬勃发展阶段(1998年~2002年)。1998年义乌大酒店开业,2000年凯信大酒店、信联酒店的开业,2000年义乌市第一家四星级宾馆银都大酒店在1998年开业后重新装修开业,是义乌市酒店业上品牌的重要标志。在该阶段,酒店品牌不断扩张并逐步提升,酒店投资业呈现不断扩张的兴旺局面。

2.义乌市酒店经营的成功经验

(1)民营资本投资初显成效。分析义乌的酒店产业,试想假设没有民营资本的投入,多说酒店仍主要由国有模式在经营,很难想像眼下红火的经营状况。目前民营资本是发展义乌酒店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是酒店业重要的投资主体。

旅游业的发展为民营经济向酒店产业投资开辟了新天地。一些民营业主自然是看中了酒店经营的相对丰厚的利润,部分业主则将酒店经营作为自身在发展主业过程中与客户谈判过程中增加可信度的筹码。不论具体的动机如何,民营业主的酒店经营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民营资本在旅游产业的投资势头趋猛,投资规模趋大。在与国有经济的对比中,民营资本投资酒店制度比较灵活,管理高度集中,经营有明显的优势。民营资本的投资无疑扩大了酒店产业的规模,增强了诸多酒店的经济实力,为酒店产业的良性发展注入了活力,自然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特色兴店成为行业共识。诸多酒店的兴起和充裕的客源加剧了酒店间的竞争,不少酒店开始提升酒店特色。现实中,义乌已有一些酒店在经营中显示各自的优势。

例如,义乌大酒店刻意建设精品商务酒店,在打造聚拢高端客流的差异化品牌方面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经营之路。在正确定位后,酒店方着手实施差异化战略。其中,酒店在差异化方面采取设立彰显女性特色的女子特色楼层、配备可免费上网的商务套房、义乌首家现场酿制和供应全麦啤酒的酒吧——天逸酒吧等。在品牌化经营中,酒店赢得了市场的肯定。

再如民营资本投入酒店产业的成功典型信联酒店,每年拨200万元进行分区域的装修,酒店管委会还规定每年从酒店的利润中提取100万建设资金,加强“品牌酒店”的营造。在现实中,不少酒店尤其是一些等级不高的酒店在经营中比较注重短期利益,不会太多考虑品牌,因而不会投入较多的资金进行酒店的包装。然而,信联酒店的努力吸引了众多外国客商,客房入住率达到85%左右。

当然,其他的酒店也是各显神通。第一个开设专业西餐餐饮,第一个引进哈根达斯冰淇淋等等,酒店创新成了义乌酒店业的热门话题。

(3)规范经营乃酒店产业之本。质量是酒店服务的生命线。作为最早与国际接轨的酒店行业,也是最早在社会上推崇“服务质量”的行业。无论是民营资本还是国有经济主导的酒店,规范的经营行为是不可回避的。在义乌,不少酒店在规范经营的基础上强化特色,走出了一条条成功之路。不少酒店业舍得花本钱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和一般员工的经常性培训,员工的素质不断得到强化,酒店的服务意识和整体规范性在不断提高。可以说,主要是注重品牌效应和社会形象的酒店,现在都比较注重规范化经营,那些降低服务质量招揽顾客的行为和乌七八糟的社会服务的“恶习”与这些酒店基本无关。三、义乌市酒店经营的发展前景

义乌市酒店林立,自然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义乌,酒店业的价格战已经处于白热化。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中,墨守成规明显不利于酒店的长远发展。仅仅采用一味降价的方式进行经营终究不是办法,事实上也未必为市场所接纳。所以立足义乌酒店业现状如何站稳脚跟并取得竞争优势则成了业内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持续繁荣的商贸业,已然成为义乌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样的发展态势明显预示着酒店业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繁荣阶段,同时市场经济也将对义乌酒店业的经营产生新的游戏规则。因而蓬勃发展的义乌酒店业和日益激烈的经营环境无疑也为业主们敲响了警钟。

在义乌,酒店客户从总量上是十分充足的,酒店业的经营无疑也是十分激烈的。其中关键的是酒店自身能否有效地在总量中有效地获取自己的一杯羹。在义乌这样繁荣的商贸经济背后,由于客户总量大,酒店经营方可不能小看这杯羹。而要有效获取这杯羹甚至更大的市场份额,我认为经营管理层最主要的要不断形成自身酒店的经营特色,以现代化的服务理念、超前与完备的服务设施、周到与精细的服务水准立足激烈的竞争市场。尽管民营资本在酒店业的投资已经初显成效,然值得规范的方面还不少。如租赁者和产权所有者的关系要进一步理顺,人员培训要更加系列化和经常化等。

在义乌,高星级的酒店还远远未能满足市场客流的需求,因而义乌高星级酒店的建设还将是近些年义乌酒店业的热门话题。否则,仅靠眼下众多低星级经营的酒店业是无法与商贸市场的发展步伐同步的。自然,这样的整体态势也不符合义乌国际商贸城市的都市形象。目前义乌五星级酒店的建设十分迫切,义乌作为国际性商贸城市,餐饮、旅游业、服务业极为兴旺,故投资五星级酒店前景看好,效益明显。

经济型酒店的出现和发展在义乌显得非常必要。始于美国的在各大城市的悄然兴起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有限服务型酒店)已经开始抢滩义乌市场,由于其特有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市场渗透力经济型酒店在今后还将呈现更好的发展势头。从全国市场看,目前经济型酒店高达75%以上的平均入住率,已经远远高出星级酒店的入住率。尽管义乌酒店业中的星级酒店的整体发展态势还比较良好,但经济型酒店进入义乌市场后在争抢酒店客源方面无疑具有极为强健的竞争力。那些档次低、环境差、设施陈旧的家庭旅馆,如果不及时跟上时代步伐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自然就面临着关门的危险。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型酒店在义乌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电影产业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对策

    0 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5912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1678.7亿美元,占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的28.4%,占我国对欧盟出口贸易总额53.9%,电子信息产品已成为我国向欧盟出口的主导产业。

    1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

    1.1 中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Linder(1961)和Balassa(1986)等外国学者的研究,一国的GDP越大(即市场容量越大),该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越迅速。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GDP由2001年的1.32万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6.04万亿美元,期间欧盟经济也在稳步发展,2010年欧盟27国GDP达到16.76万亿美元。中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欧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1.2 中国经济对欧盟的开放程度。两国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会越高。我们通常选择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所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从这一指标来看,我国对欧盟贸易额占我国GDP的加权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0年,对外开放程度由5.8%上升为7.9%,这是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1.3 研发投入。电子信息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速度快,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只有不断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使其处于生产环节的上游阶段,才能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若用研发强度(研发经费支出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作为研发投入的衡量指标,那么199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强度仅为0.82%,2010年增加到1.24%,虽然与欧盟发达国家10%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已经是不小的跨越了。

    2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障碍

    2.1 人均收入相差水平。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认为贸易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据各年的国际统计年鉴可知,2001年以来,我国与欧盟的人均收入水平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我国人均GDP从900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4382美元,增长了3.87倍。但是,中欧人均收入相差水平却由2001年的20769.3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35597.5美元,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使我国与欧盟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性消费偏好,导致我国形成出口低质量电子信息产品、进口高质量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格局,这不利于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2 市场结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并存于市场体系,与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相比,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本和人力资源的限制而无法满足电子信息产品较快的产品更新速度,导致大量模仿创新等不良行为频频出现,最终使拥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难以充分发挥其在研发环节所产生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降低了其差异化生产的能力。

    2.3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的规模经济状况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不利的。一方面,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进入的行业壁垒较低,这使大批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中小企业纷纷涌入,阻碍了我国电子信息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经济,但从营业收入看,我国与欧盟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赶上的。所以,总体上我电子信息企业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4 对外直接投资。2010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为65.89万美元,但是这些投资主要是投于石化、汽车、机械及电气设备、钢铁等加工制造业领域,仅有10%左右投资于电子信息产业。欧盟在华FDI主要是把资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标准化的生产阶段移至我国,经过加工后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内市场和非欧盟国家,或直接出口到其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再加工,这便是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具有负面影响的原因所在。

    2.5 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向欧盟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我国技术标准体系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而欧盟为了自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用节能性、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34.3%的出口企业、41%的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损失高达574.32亿美元,而仅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的损失就占到了32%。伴随着全球兴起的产业生态化发展热潮,欧盟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严厉的技术性壁垒对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3 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对策

    3.1 大力发展我国经济,缩小中欧人均收入差距。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低收入水平自然导致我国总体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因此,要想提高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缩小我国与欧盟国家的收入差距和消费结构差距,首先要大力发展我国经济,不断提高我国人均收入,尤其是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

    3.2 加强中欧合作,规避贸易摩擦。中欧建交35年来,经贸关系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中欧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然而在国际电子信息产品的流通过程中,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欧贸易带来巨大损失,随着中欧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的贸易摩擦。因此,为了双方共同利益,我国要与欧盟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对话,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为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深远影响,为吸引更多欧盟在华投资投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我国应该积极改善目前的投资环境,使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更符合欧盟国家的投资要求。首先要加强电子信息业发展所必须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公共信息和技术平台、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等。其次,优化电子信息业利用外资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的法律体系,为我国电子信息业吸引外资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3.4 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增大对研发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并设立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尤其是对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企业,应适当予以政策及资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引进,鼓励跨国公司实行技术转让,同时对研究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减少我国在核心技术及高端技术上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综上所述,影响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我们只有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展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并克制其阻碍因素,才能促进中欧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华,刘琴琴.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01):52-55.

    [2]邓钰靖.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J].经济前沿,2008(01):40-44.

    [3]蒋国瑞,周敏.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08(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