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培育 研究综述
1.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历史背景
在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转变、专业结构调整,生源竞争等因素影响,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H模式到C模式的新转变”,即由提高教育质量到特色院校全面建设的转变;借用精英教育模式向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对高职人才培养带来的深刻变革;普通高等院借用高职院校教育方法、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竞争带来的外部竞争胁迫;高职院校快速扩张阶段产生的专业设置雷同及其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压力;高职院校高速发展期间产生的发展过快,资源不足等先天缺陷需要弥补;学生素质不一样,需要因材施教等。由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必要性日益提升。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
关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教育教学竞争力;从广义上讲,还包括社会服务力、文明传承力和科学技术创造力。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培育而成的并在其生存和发展中体现出的内生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高价值性和可持续性优势竞争能力。从能上可以划分为:质能、位能、动能;从力上可以划分为:教育教学力、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所谓质能,这里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内在资源种类、资源数量、资源质量和资源结构,相当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学派的观点。位能指的是排位(现在和未来可能进行相互竞争的同类型学校目前的排位次序),区位(地域位置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和定位(学校发展方向与目标等战略性、理念性能力)。动能指的是学校对发展战略、计划、规划的执行力及其过去的发展速度和未来的发展态势(相当于机制体制及其运作能力)。教育教学力是高职院校的本位能力和基础能力;对于有些高职院校而言,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是他们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方向。比如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科研上成果累累,而且走出过袁隆平这样的重量级院士,把农业科研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既是对过去历史的传承,也是符合国家农业科技发展需要,更是利用农业科技,服务区域农业,求得自我发展重要途径。甚至,怀化的行政部门领导建议将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改名为袁隆平职院职院。又比如,以传媒或人文等作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向的一些职院,可以将文明传承作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要的着力方向。而那些为企业、或社会服务部门培育人才为重点的院校也可以把培育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方向。
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模式、方法、手段、途径、体制机制),兼及定位研究(品牌研究、特色研究)、核心竞争力概念、要素、层次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
3.1教育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初始视点,因此,许多学者把它作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重点,基础竞争力指的是教学基础、管理基础和基本保障,环境竞争力包括教育管理制度、区域经济状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把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质量视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3.2定位能力研究。在2006海峡两岸高职(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新的定位,从功能定位、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发展空间定位、教育观念、办学机制五个方面入手,积极适应。如王江秋认为,战略定位准确是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3品牌及其打造。赵立增等认为:“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胡建波认为: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由职业技能培养能力、市场能力、创新能力及品牌管理能力四个要素。这里品牌能力被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3.4从力的概念研究核心竞争力。职院校需要整合发展“五大力量”:政策力、行政力、学术力、文化力、市场力。核心竞争力是资源及其利用能力。如郑俊钦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六力:管理能力、培养能力、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能力和学习能力。
3.5从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上进行研究。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由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不同,其构成的要素也可能不同。认为教育教学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学者,把核心竞争力要素构成主要归结为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些学者的核心竞争力视点跨出了教育教学以外。徐翔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由领先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氛围、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四个要素构成的。这里价值、教育理念等文化要素被引入核心竞争力要素。王前新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师资结构及其素质要求、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等八个方面的要素。
3.6从层次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上研究。如张清霞等以层次的角度,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由内涵层、中间层和外显层等三个层次构成。内涵层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院定位和校园文化等关键要素,是学校无形的精神资产;中间层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源”;外显层主要由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校企联盟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就业率等方面构成。李国艳.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他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学校文化力、管理能力、专业教师队伍及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
4.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培育方法和路径研究
4.1胡建波从培育路径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认为可以用演化法、孕育法、兼并法和联合法培育。其培育流程包括环境分析、确定目标、集中打造、深化拓展。①演化法:该法是事先设定合理的目标,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一定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实质上是通过规模较大的组织变革来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项目、多个行动方案,并且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变革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②孕育法:该法是成立专门小组,针对特定目标,在一定期限内开发、培育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元)的方法。③兼并法:该法是通过兼并手段,把具有某种核心能力或办学条件的学校纳入学院,以弥补学院某方面资源、能力的不足。④联合法:该法是通过与其他高校或企业联合办学,提升学院形象或增强办学实力,实现资源共享。
4.2许华春从全面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他认为民办高职院校要坚持“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工作、行政后勤”四轮驱动,构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的核心竞争力。
4.3刘欣从经济理论角度研讨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他以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为逻辑起点,重点从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和整合层面,阐明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能级性和匹配性三大基本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培育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战略、整合性战略、延伸性战略三大战略构想。并从外生论——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内生论——哈默核心竞争理论,整合论——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阐述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
4.4雷久相、丛峰从校企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雷久相认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丛峰认为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是可行的,是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要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需努力做到“全程、全面、全员”的多维度立体的互动与融合。
4.5焦胜军等从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配置角度研究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坚持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与源泉,高职院校必须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宋惠敏认为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培育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4.6运用企业理念培育核心竞争力方法。台湾学者介绍的将企业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引入台湾技职院校办学和管理中的做法为大陆高职院校办学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新的思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翟轰,通过对本校“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分析,介绍了具有机械行业背景的老牌职业学院在构建“前校后厂”办学模式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准确的学校定位、科学的培养模式、强大的实训体系、合理的管理体制、企业化的实习工厂”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建国科技大学廖仁杰等教授介绍了将企业的ISO 9000质量保障体系运用到本校的经验。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经济发展彰显目标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专兼一体锤炼教师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文化特色,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其他方法:如彭新宇等提出高职院校需要从办学理念、战略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去构建核心竞争力。
5.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上,目前差异性和独特性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大专院校的四个社会功能,把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分教育教学力、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并认为任何一个院校只要在任何一个方面具有重要水平和影响,就可以认为具有核心竞争力。
在核心竞争力研究内容上,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其他领域也有一些研究,但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本文将核心竞争能力的能,界定为质能、位能和动能,且将力界定为四个方面就是希望把核心竞争力研究从新的视角予以考察。
在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和途径,归纳总结的方法较多,引入的概念也不少。但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要直面现实的问题,要更多的注重本土化,注重对手研究等。
在评价体系上,过去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其他内容纳入不多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建波.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及培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2]刘欣.对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18
[3]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职教论坛.2010,12
[4]王前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27.
[5]丛峰.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9,S2
关键词:军校任职;通风空调;有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26-04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明确提出了军队院校“学历教育+初、中、高级任职教育”的教育体系,综合性大学作为理工大学新型院校体系的龙头和基石,承担着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学历教育培养任务和国防生任职培训任务。任职教育是以基础学历教育为基础的大学后的职业教育。任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重点。
据统计,近年来参加通风空调课程任职教育的学员中本科所学专业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占22%,其他专业占78%,而近78%的学员毕业后将从事防护工程内部设备(通风空调)安装与维护工作。由此可见,国防生任职培训的生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虽然大部分学员具备良好的工程科学素养,但缺乏通风空调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那么在短短3个月培训时间内,如何使国防生实现教学目标是该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有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一)确立教学内容是实施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
有效的教学始于恰当的教学目标。只有清晰地界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才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作为国防生任职岗位的专业核心课程,通风空调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有效掌握防护工程通风空调系统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以及防护工程战术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为从事工程设备安装、维护管理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学校工程技术类任职学员是来自于地方院校的国防生,是一群高素质的优秀青年。然而,由于大部分学员来自非相关专业,这对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提出了要求:既能有效补充任职所需的理论知识,又能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员
岗位工作能力。根据学员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内容分为空气调节和防护通风两部分内容。补充制冷循环、换热过程等空调基础专业知识;强化通风防护的概念;删减地下工程热工计算、通风管路设计计算、热湿处理设备的换热计算等相对任职岗位偏、远、专的内容;增强防护工程战时环境保障措施,防护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实践性内容。
(二)贴合教学内容,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教学模式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基础上,为实现特定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型。选择何种教学方式,取决于预定结果或教学目标。只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才容易被学员接受,才能鼓励学员学习。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往往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常见的教学模式有:直接讲授模式
、概念形成模式、探究模式、因果模式、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模式、综合模式、PBL模式等。丰富有效的教学模式可将课堂变成“情景的课堂”、“思辨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合作的课堂”。
教学内容明确后,即可制定教学计划,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具体措施见表1所示。
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模式
第一章:绪论2采用直接教学模式,分析防护工程内部环境特点,构建通风空调系统整体概念
第三章:防护工程通风集体防护6融合探究模式、综合模式、因果模式、课堂讨论等教学模式。通过预习题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分析重点、难点,建立初步的知识构架后,结合典型防护工程案例教学
第四章:防护工程通风量计算1融合直接教学模式、因果模式,结合典型防护工程案例教学,认识通风方式对工程维护管理的作用
第十章:地下柴油电站通风1融合直接教学模式、因果模式,结合典型防护工程案例教学,认识不同工程柴油电站的通风方式
第二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焓湿图2融合直接教学模式、探究模式、综合模式,补充专业基础知识。设置生活中的不同现象问题,分组合作学习,认识湿空气的特点
第五章:空调热、湿负荷计算2融合直接教学模式、因果模式,结合典型防护工程案例教学,认识地下工程的负荷特点
第五章:空气的热湿处理2融合直接教学模式、因果模式,补充专业基础知识,穿插介绍各种热湿处理设备的使用情况
第七章:空气调节系统8融合探究模式、综合模式、因果模式、课堂讨论等教学模式,通过预习题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分析重点、难点,建立初步的知识构架后,结合典型防护工程案例教学
第七章:地下工程的防潮除湿2融合直接教学模式、因果模式、课堂讨论模式,结合典型防护工程案例教学,认识不同除湿方式的原理、设备的使用
第五章: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防火排烟2融合直接教学模式、因果模式,结合典型防护工程介绍空气分布的方式特点,风口风量调试,防排烟主要设备的使用方法
联教联训:知识拓展讲座2融合直接教学模式、因果模式、课堂讨论模式,结合部队实际,介绍防护工程通风空调系统现状、剖析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实践20采用PBL模式,通过不同的现场见习(典型防护工程通风空调系统、除湿空调设备厂、实验室),掌握通风空调系统的组成、设备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工程维护管理的重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模拟授课10融合探究模式、因果模式、概念形成等教学模式,由小组合作集体备课,推选代表轮流走上讲台授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教育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胡总书记的这番话,再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实现教育手段与方式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从而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会贯通,切实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以学生为本”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础
一般都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了解自身、完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兼顾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知识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落脚点。但这种认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就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如何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去对待这两者的关系,不能用一种精神去替代另一种精神,更不能实用主义地把一种精神凌驾在另一种精神之上。而应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践中尽管是有所侧重但力争使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在以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往往使得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种做法的后果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注重精神世界向上向善的提升;二是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理科学生文化修养相对欠缺,文科学生科学常识知之甚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长期被人为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忽视或淡化“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直观地讲,“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察和规划我们的一切工作,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应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归属。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应用在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体贴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布局上,既考虑学生今天的需要,又有力地把握学生未来走上社会自身发展大展拳脚的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应作为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基础。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统一协调起来,明确地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健康人生观形成和知识结构完善两者之统一,扭转那种重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系科和课程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大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而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有过一个很精当的描述:“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在谈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时,马克思又有一句名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尽管“这将是一门科学”今天还远远没有出现,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是占主流地位的。
人们通常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升华。
在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实践,其成果同属于人类文化的升华;其基本作用都可归结于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体现出人类不断认识世界的理想追求;其主要内容都包含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存所涉及的方式与手段;而其终极目的都落实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需要把全面教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和主要内容融合起来。回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上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就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失任一“一轮”“一翼”, 会造成学生或者知识面狭隘化,或者高分低能,或者有才无德,或者走上社会后面对不同角色的适应性、选择性、转换性差,等等。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提出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标准:“21世纪要实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培养出知识眼界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换一个角度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兼顾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从终身学习的层面讲,今天的高等教育同样亟待着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
三、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根本方法。第一课堂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的教育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教化功能,努力做到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交融。
以往的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的缺失,但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人文教育遭受冷落。要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进而改变现状,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积极实践。具体地说,第一课堂的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高等教育的组成架构,实行院校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内部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淡化专业的细分,突出大专业大学科;在低年级实施大类授课方式,适当增设文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兼顾学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知识。
2.控制源头,改变以往文理分科的招生制度。不再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来限制专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地确定自己所喜好的专业,避免高中阶段的文理偏科现象在大学加剧。
3.优化课程设置,变换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首先,需要均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学生中学分中的比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基础的课程纳入核心课程。第二,开设兼顾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融入综合课程。第三,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分为自然科学类、生物医学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科类五类,要求五类课程均在选修学分中占一定的比例,鼓励和引导偏重文科的学生选修理科课程,偏重理科的学生选修文科课程。
四、统筹兼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广阔天地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授课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打破了传统室内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对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为载体,紧贴学生实际所开展的一系列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开放性活动,是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广阔天地。
加强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应搭建好软件和硬件的平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我们设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组织专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借此强化深化广大师生对第二课堂建设的认识,进而水到渠成地把第二课题建设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
2.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第二课堂的管理。建议把第一课堂教学的学分制管理引入第二课堂,使得第二课堂活动状况与学生的毕业成绩挂钩。
3.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音乐会、文艺晚会、著名科学家的成就展览和相关讨论会等,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4.积极推广学生课外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活动应由大学生自己主办,采用主题式的交流方式,选题尽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科技前沿,经典命题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五、结束语
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娇子了,他们只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通的劳动者。苛求他们,放纵他们,依照旧有的教学模式塑造他们,都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为突破口,才有可能培养出闪烁着科学之光和人文之光的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
[注:此文章系“2007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标课题《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XJG-07-1-7)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教育研究》,2002.7。
[2]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3]赵杨群:《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教育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
1.教学服务型大学概念
对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建设,在近十年的探索道路上很多学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将"服务本位"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并用新的内涵指导科学科研活动,他们将服务的对象扩大到社会,包括了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所有与高校有一定联系的组织或个人。而服务的对象被定义了理想型的特性,由于任何一所高校自身的资源有限,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受到能源的限制,必须将服务的对象缩小到特定的组织个人中,坚守核心服务宗旨。此外,还对不同服务对象层次与阶级进行了先后区分,在高校的服务任务中,大学生必须是首要服务对象,这是所有高校履行职责的前提。
教学服务型大学概念的出现,有着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与动因,这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生源、结构以及环境等多个因素发生变化下催生的理念[1]。
2.在教育产权结构的视域下,服务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分析
2.1教育结构与性质决定了高校的核心战略定位必须是服务学生
众多高校有着多元化的服务对象,从宏观微观,或是组织个人等不同角度来看都有着不同的认识,而前提在于首先服务的必须是学生。例如有很多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并不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主,也不是社会力量扶持,更不依赖于教育企业提供的资金,而来自学生本身的费用缴纳,这在利益关系上就决定了民办学校的核心服务人群。但也有很多学者将服务产业看作是学生就业出路产业,尽管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但学生求学目的的多元化也不单一味在找工作方面,甚至上完大学也不以找工作为由,有可能只是感受高校校园氛围,提高生活层次与品质。大学中还分配了各种职能,比如育人的原生性功能、科研与服务的派生性功能,但在核心战略定位的指引下学生的需要与发展始终是首位。
2.2组织属性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者向教育服务者角色的转变
高校角色的转变与定位是必须进行重新检视的,比如很多民办高校是通过社会爱心人士筹资捐赠而举办,也不属于国家财政支持的对象,那么这些举办资金的来源与运用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在新的教育产权指导下,教学服务型的大学在自身的职能与角色上必须进行转换,从原本的资格身份筛选的行政形式转变为以服务满足和发展为目的的服务机构,真正从行政组织实现教育服务组织的转化。另外,在定位的突出性质上还有教学与服务两个方面,由于学生和社会两种群体分属互不相同却又可以相互融合的角色,所以在理想的服务状态下两者是可以保持一致的,但必须注重学生是学校存在前提的条件,坚守办学必须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则。总之,产权经济学中指定了高校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契约网,学生必须成为契约网的中心地带,并将企业与社会划分到了外围的位置[2]。
2.3高校教师的角色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
大学的功能包括育人、科研与社会服务,而不同的大学中这些功能也表现了不同的侧重点,服务型大学最为重要的在于为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其中扮演了教学服务直接提供者的角色,不再是过去知识断层的垄断者与语言霸权统领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并始终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将目标的确定与执行附带上个性化与风格化的标签,在教育服务的指示下把学生从被管理者的身份转变为客户的身份,努力做好尽守职责、提供服务的工作。
2.4教育质量的考评保证以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服务中心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高校的大众化教育不但要扩大规模,更要在教学理念与办学模式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其中比较重要的变革就在于突出教育教学服务型,例证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且个性化的教学服务。随着生源的减少以及高校数量的增加,全国范围内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了非常严峻的形势,全面且个性化的服务必然成为重要的市场占有砝码。教育服务的个性化是国际趋势与要求,我国很多高校也秉承了个性教学原则,比如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需要报具体专业,在进行1年的基础训练后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确定专业等。如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入院后转专业不设转出门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等。
3.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路径
3.1建立教学服务型的治理结构
在服务型大学的建设战略中,治理结构是推动其运行的重要基石,在服务学生和社会为宗旨的基础上,要在决策层与执行层体现代表学生立场的意愿,实现形式包括校务委员会必须保证学生与社会代表的席位,并确保都能参加;每年定期举办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联席会,广泛征集意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与讨论,一一全面的回应进展;及时将有关学情的调研报告与新的功能设置放置在每一个职能部门中,设立相应的学情社情发展研究中心,保证有专门的工作队伍收集反馈最新的信息反馈意见,引导学校进行持续的改进。
3.2建立实现目标的优化资源配置
实施策略的过程必须依靠相应的资源配置,学校应该将具体展现服务学生的资源配置进行准确设定,整合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并以座谈会或调查问卷的形式及时了解师生需求。同时,培养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实现对战略定位目标的最大化价值实现。积极利用人才市场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办学工作中,充分结合在待遇、能力等方面的问题,真正铺设育人、留任的激励政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组织架构;学习资源;团队优势;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符合《规划》的内涵要求,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变革性影响。在成人教育中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引起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项目都包含了通识教育内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必将对通识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笔者拟对翻转课堂在成人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理解和接受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他们于2012年1月30日在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观看翻转课堂的运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做法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
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TED(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其创立的可汗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在国内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翻转课堂近年也有了全新的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全国各地不少中学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如山西新绛中学,每天只上半天课(每天上午是研讨课,下午全是自习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重庆市聚奎中学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一面旗帜。在聚奎中学的翻转课堂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被彻底“翻转”,由“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向“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转化。
当前教育界出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微课、MOOC等研究热点,既是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的时代需求,也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密不可分。
二、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笔者一贯认同采用李曼丽和汪永铨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核心概念来界定通识教育的概念。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理解,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和非职业教育,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是所有人的教育。从通识教育的目的理解,是关注学生做人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关注其作为社会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理解,是一种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教育,它更关注人们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这种教育涉及范围更广泛、更全面。
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罗伯特・梅纳德・赫钦斯是通识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把通识教育的对象扩大到每一个人,并对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教育实践方面,典型的有哈佛大学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试图把文明经典都介绍给学生。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大学等,试图以通识教育的方式扩充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同时兼备人文与科学等多种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开放教育与翻转课堂
成人教育在学情、师资、硬件配备、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都有着明显区别于全日制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自身特点。开放教育是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办学实体的人才培养项目,开放教育采用的就是基于网络、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开放教育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学生教学形式、课堂内容、技术应用等诸多要素上,有着极高的相似度。那么,开放教育本身是否就是一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呢?
在开放教育培养项目中,学习的基本状态是准分离和自主学习、自学为主等,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只是讲重点难点,具有支持服务的功能和性质,还有开展网上小组讨论等环节,也就是说,开放教育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问题在于基层电大在教学实施中全面“复辟”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把翻转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又翻转了回去。通过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地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课堂探究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高要求等,均与真正的翻转课堂有着巨大差距,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国家开放大学的正式挂牌,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拉开了序幕,地方开放大学的全面筹建也已经起步。无论是广播电视大学,还是开放大学,办学宗旨始终保持一致,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开放大学背景下,在成人教育中全面践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既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办学宗旨与人才培养目标。
四、开放大学通识教育领域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1.课程教学组织架构的合理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具体的课堂组织可以简单地分为自学(A)、讨论答疑(B)。那么在一门课程的一个有效学习时间当中,可以根据课时合理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如:AB、BA、ABAB、AABB、BABA等。通识课程的教师应当根据不同通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为其架构合理的教学结构,将课堂外的“先学”与课堂内的“后教”有效地组织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2.开发新型通识教育学习资源
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人通识教育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新的资源类型。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已经起步,原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应将传统的通识教育学习资源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二次开发,转换成符合现代成人教育学习规律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应形势发展之需要,全新开发新型学习资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大至MOOC,小到微课,这些新型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将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而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后的“先学后教”主要借助于微课资源这一桥梁,并非传统的教学资源。所以,只有开发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微课等新型学习资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推行。
3.整合教师资源,发挥团队优势
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自成一体,省级电大在转型开放大学的契机下,需要发挥其主导优势,集合全省电大系统通识课程的教师资源,根据通识课程的特点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发通识课程学习资源。可以由省电大责任教师牵头,也可以由师资力量相对突出的地方电大推荐骨干教师牵头,组建不同通识课程的教学团队,重点开发便于自主学习的新型通识课程学习资源。
4.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升
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反转,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环节转移到课堂之前完成,知识内化环节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方式变为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信息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微课资源的建设,都对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课堂内的组织引导与答疑解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必须借助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能够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之一,教师具备一定的新型学习资源开发能力也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改革明确了方向。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符合《规划》的内涵要求,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变革性影响。而在开放大学通识教育领域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而全面推广到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领域,将引起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华.通识教育的中国境遇[J].江苏高教,2013(3).
[2]王斌.论通识教育与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3]陆欣.美国通识教育对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研究,2012(5).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