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农经济的产生

小农经济的产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农经济的产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农经济的产生

小农经济的产生范文第1篇

绿色供应链从实质来看其基本特征与传统供应链并无二致,总体而言表现为:一是运营过程的动态性,这主要是强调供应链通过自身调整和发展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即供应链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必须随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具体形式的多样性且节点交叉性强,这主要强调不同企业所形成的现代供应链的具体形式也是彼此各异的,这主要决定于企业自身的类型、规模以及地域特性,同时,形成各异的现代供应链在供应节点上又彼此交叉;三是以顾客需求为原始动力源,这意味着虽然供应链组成节点众多,且运营过程复杂但最基本的刺激动力却是市场的基本需求,只有切实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整体统一协调运作。虽然具有一般供应链的基本特征,但其绿色特征的强调也必然导致独有的特性(刘斐斐,2010)。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利润的追求不再是企业供应链运营的唯一目标,在考虑利润回报率的同时还应兼顾环保效益,对于环保和经济利益的相互协调是绿色供应链的新目标,也是其区别于传统供应链的主要特征;其次,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融入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运作成本上不再仅仅关注于可能带来的利润回报率,更要考虑成本使用可能产生的废弃物排放,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投入而产生高污染排放;最后,对于传统供应链的运作流程进行了延伸,即将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之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处理也纳入整个结构中,避免了传统供应链下的资源浪费,可以说绿色供应链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物流系统。绿色供应链中绩效点的准确认知将直接影响企业最终双重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其绩效关注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自身协同能力,这是绿色供应链良好运营的关键环节所在。由于兼顾利润与环保的双重目标,又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结构体系中,这就必然导致企业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行为的协调统一,否则过多的行动摩擦会阻碍整个供应链的顺利运行,也会降低供应链对于市场需求变化响应的敏捷性,导致其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二是供应链运营的绿色环保性。这是对各节点的具体要求,即参与供应链运营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均应从自身的行为入手,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其中,从资源使用到最终废弃物的回收都应始终关注对外界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若是参与者依然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虽然短期内可以收到不错的回应,但与社会发展趋势相违背的行为,最终会因为能源的过渡消耗严重、污染物的过度排放而不能被容忍。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一)基本框架

综合考虑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冷链物流企业既要坚持效率评价视角客观审视自我的投入产出率,又要与时俱进兼顾整体经济发展的绿色要求,严把企业自身的环保责任。基于此,本文在传统效率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尝试加入物流行业作用于生态环境的相关影响指标,构建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的冷链物流企业效率评价体系。具体而言,该指标评价体系主要从财务、内部管理水平、协调发展、业务流程、环保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共同构建,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对于市场需求方的满足程度是考核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自身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其服务水平的高低最直观的体现又是来自于物流服务的优劣,对于市场消费者而言,又是这一物流服务水平的直接感受者和评价者,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冷链物流企业而言,自身规模的扩展主要建立于对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挖掘后续配套服务;而对于绿色环保效应的保障则需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协调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食品品质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冷链物流企业均必须共同负担相应的生态环保责任,尽量将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最小,将可能导致的环境伤害也降到最低,而对于非再生资源的使用更应该减到最小。

(二)具体评价指标构建

其一,作为对企业自身运营效率的评价可选择相关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流动比率;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利息支出额度一般较大则应在计算总收入时计入其中,而在计算利润总额时也要将企业所获得的补贴收入、所得税及运营外收支净额计入其中(吴岚,2012)。其二,作为反映冷链物流企业业务运营状况的评价指标则应基于具体的物流流程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冷藏运输、仓储与库存两个不同的时段分别进行评价(薛湖,2005)。具体而言,冷藏运输阶段的效率评价主要侧重于对运输工具效能的评价,常选择冷链单位运输成本、冷藏车利用率和冷链运输的货损率等指标;仓储与库存阶段效率的评价则主要侧重于对农产品保存效果的评价,一般常选择以下指标做具体评价:冷库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和食品缺损率。其三,作为反映企业客户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则多考虑了农产品的生鲜易腐等特性,多侧重于对物流企业交货准时率和交货准确率的衡量(杨芳等,2011);除上述两个评价指标外,客户满意度与食品质量安全性也是反映企业客户服务能力的直接评价指标,理论界多选择抱怨率为最科学和有效的衡量指标;而选择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作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直接评价指标,且该指标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水平成反比。其四,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协同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多侧重于各个成员间的融合性的评价,其具体评价主要从战略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是否具有兼容性,以及信息的共享程度来进行具体描述。其中,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主要侧重于对冷链物流企业与合作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评价;企业文化兼容性则侧重于对企业凝聚力的评价;而信息共享度则着重关注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以及行业效率的提高。其五,对于企业绿色环保责任的评价则主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侧重于对企业能源与资源的利用、环保成本投入以及清洁燃料使用率等方面情况的评价。通常选择能源消耗率、绿色包装使用率、包装回收率、环保投资率和清洁燃料使用率为具体评价指标。其中,绿色包装使用率可以反映企业在资源再利用及再循环方面的贡献度;包装回收率则侧重于对可以回收利用包装物的实际回收利用情况的衡量;环保投资率则直接显示了企业在环保设施及环保技术等的投资;清洁燃料使用率则直接测量了运输工具具体的尾气排放情况,是对企业环保行为执行情况的直接检测。其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则主要侧重于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评价,只有确保自身绩效的稳步提升才能始终占据有效的市场份额。因此,常以客户规模、服务效能、员工素质等为主要具体领域(张瑞夫等,2008),其常选择的指标则主要包括新客户开发能力、新服务收入率、员工素质和员工培训率等;其中,新客户开发能力与企业新服务研发能力成正比,直接关系着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维持;新服务收入率则主要评价了企业在新服务研发方面的状况;员工素质则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它又决定于企业员工培训率的高低。综上,绿色供应链视角下冷链物流企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首先,从政府管理者角度出发,为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履行生态环保责任应加大政策扶持的必要性。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专业化物流服务已经在我国发达沿海地区出现,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一方面,应积极准备与当地实际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相符合的政策措施,以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要求;另一方面,应积极启动与物流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便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交通枢纽的效用。其次,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应积极构建农产品物流联运机制,以实现对物流机制整体规划性的提升。物流产业尤其是以生鲜农产品为主的冷链物流发展更应具备高效的运输服务,多式联运的模式自然应运而生(曹影,2011),其在货物周转速度和商品运输成本方面更具优越性。这就要求企业应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间建立起有效的互联机制;同时实现销售终端与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有效对接,必要时可构建有效、长期的购买渠道,并将冷链食品的质量生产和检测标准以及农产品冷链的基本行业标准放到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中,确保冷链食品质量的安全。最后,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配送模式,通过必要的产业链延伸,保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完整性。考虑到农产品的特殊性,其对于冷冻保存的温度控制要求极为苟刻,从企业投入角度来说,通过合作共建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成本将远远低于独建储藏仓库,而且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还能实现农产品的共同配送,有效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降低了合作运营成本,也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降低产业总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低碳环保的绿色供应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作者:李耀华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馨.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J].北方经济,2009(22)

2.刘斐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安全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3.宋华等.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2)

5.吴岚.乳制品低温物流市场分析[J].产业经济,2012(4)

6.薛湖.基于绿色供应链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

7.杨芳,谢如鹤,刘鹏飞.基于GO-FLOW法的苹果冷链物流系统安全性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5)

小农经济的产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4-0037-05

海南是全国唯一的热带农业省份,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又拥有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潜力,是我国宝贵的热带农业基地,发展热带高效农产品得天独厚。随着农业国际化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我国农产品贸易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贸易额高速增长。但是海南省农产品出口一直不理想,农产品出口量在全国所占比例不大。2006年海南省和国家质检总局签署了《关于建立共同促进海南热带高效农产品扩大出口合作机制备忘录》。本文基于这一机制的建立背景下,采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从海南农产品出口的状况,论述了海南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及面临机遇,分析了当前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指出了提升海南农产品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一、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出口状况

(一)出口比重

2000年,全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57亿美元,海南为1亿美元,仅占全国出口额的0.63%,占全省农业产值的4.2%,占全省进出口额的12.4%。2006年全国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10.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98%,海南为2.58亿美元,虽然增幅达到158%,但仍仅占全国出口额的0.83%,占全省农业产值的5.9%,占全省进出口额的18.8%。虽然海南农产品出口增量明显。但由于原本底量小,出口比重不高,这与海南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基地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热带高效农业在海南出口创汇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二)增长速度

海南农产品出口额多年在1亿美元左右徘徊,20世纪基本没有突破1亿元的年份。近年来,海南农产品出口有了很大发展,2001年和2002年的出口增长较快,至2003年从海南口岸出口的农产品达1.8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3%。但这个增长速度仍低于36%的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海南GDP为1052.43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344.20亿元。占32.7%,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达到了74.4%。高于当年全国14.1%的增幅,呈现出良好局面。但应该看到,这是基于海南农产品出口基数不高的情况下的增幅,出口总量仍然较小。与山东、浙江等省市数十亿的出口额相比,海南农产品出口额还很小,全省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出口龙头企业不多,与全国的农产品出口份额相比、与海南的农业产业优势相比、与海南的农产品实际生产能力相比,还有着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三)结构特征

目前,海南出口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有:(1)水产品。水产品出口已占海南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0%以上。在出口水产品中,养殖水产品和海捕水产品各占一半。2006年,水产品出口克服了国外技术壁垒影响和生产成本上涨压力,虽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仍然实现较快增长,水产品出口额首次进入我国沿海省份前6位。(2)果蔬饮料和罐头。出口种类主要有椰子汁系列饮料、浓缩菠萝汁、菠萝罐头、竹笋罐头等。(3)热带水果和冬季瓜菜。主要有香蕉、菠萝、荔枝、龙眼等鲜果。以及鲜辣椒和少量的椰子系列产品。瓜菜的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万分之一,水果的出口量也仅占总产量的万分之六左右。(4)胡椒。胡椒是海南传统的热带作物产品。历史上最高的出口年份是1998年,出口量达6700吨。(5)畜禽产品。海南的畜禽产品出口量极小,1998年以来仅有活猪供应香港,年约6000头8000头。2006年开始有冰鲜文昌鸡经深圳加工供香港,2006年海南共对港出文昌鸡1.23万只。显然,海南出口农产品种类少、领域窄,出口产品结构极不合理。

(四)市场分布

海南农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泰国、新加坡、越南、香港等,但出口量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贸易技术壁垒高筑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香港等。2006年出口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的农产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八成以上,出口市场集中于贸易技术壁垒高筑的发达国家。带来的是应变能力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扩大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多。

二、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及面临机遇

(一)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1.成本优势。海南省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由于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海南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非常有利。如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力。

2.质量优势。长年的温暖气候和充足雨量,加上优良的空气和水质,造就了非常适宜农作物、畜禽及水族产品生长的环境。同时,由于海南岛四面环海,是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天然屏障。即使在非典、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爆发流行之时,这道天然屏障也让海南始终保持着一方净土,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

3.资源优势。海南具有热带气候资源、海洋资源、类型多样化的土地等资源优势,它是全国的育种基地,目前,在海南选育的良种达1000余种,占国家同期选育良种的30%左右:是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是南海渔业生产基地,已逐步形成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产加工等产业体系:是天然橡胶及热带作物基地。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椰子、槟榔、胡椒及热带水果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冬春季菜篮子基地。

4.特色优势,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很多农产品具有“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优、我早”的优势,尤其是经过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发展无公害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发展各类“名优特”农产品,对于提高海南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如海南近几年推出的“订单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等特色农业是海南省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5.市场区位优势。亚洲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2004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3%,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印尼、泰国等都是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家和地区。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海南对亚洲市场出口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

值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二)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

1.全球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在经历了从1997至1999年三年的负增长以来,从2000年开始稳步增长,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均保持着10%以上的增幅,根据WTO统计,2000-2004年全球农产品贸易年均增长9%,与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率持平。另外,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从不到60%增长到70%以上,发达国家农业购买力充足。

2.农产品出口模式发生变化。目前,海南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正逐步普及,出口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突破技术壁垒效果显著。在首届“珠洽会”上,海南就提出要建成全国“菜篮子”、“果盘子”,在本届“珠洽会”农业专场推介会上,海南提出近期将重点抓好“”商品基地建设,以引导特色农产品向优质产区集中,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商品生产,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生产。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加快。海南正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项目推进计划”,在完善橡胶、椰子、槟榔、胡椒、咖啡、文昌鸡等系列产品开发、扩大加工规模的基础上,抓好绿橙、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和畜禽产品深加工,使全省农产品加工能力从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目前。海南已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鲜加工业的条件。据悉,近期海南省首先要大力发展果蔬冷藏保鲜加工业,将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模式,分别在海口、三亚、琼中、儋州、乐东等果菜主产区市县扶持建设一批5000吨以上的冷藏保鲜库,使全省果菜冷藏保鲜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

4.市场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多年来,海南农产品出口的传统市场集中在日本、香港、欧盟、美国、韩国、东盟六大市场,但近年来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远远高于传统市场,一些商品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率先打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如2006年的“海交会”参展产品类别由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和农资等拓展到旅游、医药、房地产等方面,出口农产品由过去以水产品和林产品为主转为瓜果菜、水产品、生猪、文昌鸡、林产品、花卉、种子种苗等多产品并举;出口国家和地区在原来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香港的基础上向法国、乌克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澳门和台湾等扩展。

5.农业发展战略向国际市场转变,目前,中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为海南农产品进入市场探索出了成功的道路和经验。2006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把“冬交会”发展延伸为“海交会”,成为展示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发展成果,推动海南农产品销往岛外,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WTO、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泛珠三角地区合作都为发展海南外向型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是今后海南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

三、制约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出口的因素

尽管从长期看,海南农产品出口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和机遇,但目前还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海南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发挥,制约着海南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出口增长。

(一)出口种类少,品牌产品缺乏

目前。海南的大宗农产品有粮油类、瓜菜类、水果类、畜牧产品类、热带亚热带作物类、甘蔗类等6类57种产品,但注册商标不足2000个,其中全国驰名商标仅2个,全省著名商标仅22个,能出口的农产品种类不多,只有瓜菜、香蕉、菠萝、芒果、荔枝、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海南的农产品中有许多不错的品种,但在长期的经营意识中形成“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缺少“名牌”观念熏陶,品牌意识淡薄。加上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宣传力度不大,还未能形成海南的品牌产品。这种落后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国内农产品的销售。形成“卖难”的局面,而且影响到海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如前几年,海南的荔枝、香蕉等水果就曾因为没有自主品牌,被省外经销商以低价从农民手中买去。然后换上好听的名字高价出口。而海南的果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果品多以原始状态或初级加工状态进入市场,处于“为人作嫁衣裳”的窘境。

(二)生产规模小,市场过于集中

目前海南农产品生产的经营主体大多数是农户农民,生产组织松散,规模小,势单力薄,经济实力脆弱,遇到强冷空气、台风、干旱、病害等,处置不力,损失大,抵御风险能力差。农业规模小也给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业化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优良品种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如菠萝,传统品种“巴厘”占种植面积90%以上,但品质好、纤维低、糖度高、耐储运且倍受日本市场欢迎的“台农”系列优良品种的种植规模不大。不少客户有出口订单却组织不到货源。香蕉也同样如此,海南目前以“巴西蕉”为主,而倍受日本市场欢迎的“北蕉”只有个别基地少量试种。同时,出口渠道不畅,销售方向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正是技术壁垒比较高的国家。容易遭到进口国的限制,而且这些国家的市场容量有限,也会影响出口量。

(三)加工增值程度低,保鲜包装滞后

加工保鲜包装滞后是扼制海南农产品出口的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种互补性差;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多,高附加值少:单项产品多。系列品种少。果蔬方面,目前加工转化率只有2%左右。且局限于保鲜果蔬产品的出口;深加工的精致包装速冻蔬菜、脱水蔬菜、糖盐渍果蔬产品及干果产品都很少:畜禽产品方面,注册出口肉类加工企业只有一家,注册的出口加工产品仅一种,这也说明海南的出口肉类仍处于起步阶段。水产品是海南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但由于保鲜、加工等滞后,每年仍有数千万美元的海南水产品被广东、浙江等地收购出口。同时,包装也是海南果蔬出口的一大缺点,出口果蔬大多使用箩筐、大纸箱、塑料编织袋作为包装。运输标记有的用手写,有的用纸贴。包装上粗制滥造现象比较普遍。

(四)质量标准建设程度不高。应对国外技术壁垒能力有限

农产品不符合国外的质量标准,是影响海南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南一些农产品因技术、生产方法等问题。许多具有热带特色的果蔬产品。因不符合国际卫生与动植物标准而难以打入国际市场。如欧盟执行茶叶农药残留量新标准,海南许多出口欧洲的茶叶因农药残留量超标纷纷受阻,出口量下降一半以上,与茶叶一样,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对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鲜或冷冻蔬菜水果的出口上,明确规定不得在采收前施以各种生长(催熟)剂,更不允许农药残留超标。从氯霉素风波、孔雀石绿事件

到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门槛越来越高。相比之下,海南农产品在种养和加工过程中,疫情疫病防控、农兽药残留监控、安全卫生质量控制等方面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远远不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从2006年3月海南省组织的迎接欧盟残留监控考察团的预检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兽药和饲料的销售和使用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二是种植养殖期间疫情疫病防控体系和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不健全:三是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自我检测能力不强、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到位。另外,我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也是海南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因素之一。

(五)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形成,贸易促进机制不完善

目前,出口管理体制还不完全适应开放的市场需求,贸易促进机制还未完善。一是农产品出口营销渠道不畅。海南农产品出口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不长,缺乏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与扩大出口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针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市场开拓、国际营销、监测预警、技术推广和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机制尚未形成。二是出口企业融资困难。金融机构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9%-10%,企业难以承受;土地、山林、农用基础设施等资产无法作为贷款抵押品,出口成本高。此外,金融对外服务跟进缺失也是制约海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三是出口协调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农产品贸易体制实行生产与贸易相分离,农产品生产企业难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因而生产不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缺乏出口经营权,不能直接参与出口贸易,而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对生产企业缺乏指导和信息沟通。使得生产与贸易脱节,这种信息闭塞、行业分割的出口经营秩序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四、提升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挖掘、培育长效优势品种,创建海南农产品出口品牌

提升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出口,首先应努力挖掘、培育新的出口商品。一是从选育和培植优良品种人手。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大力选育和培植具有季节差、名优特的优良品种。好的品种是成功的一半,如海南“妃子笑”荔枝。正是由于其品质优、上市早而引起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盟客商的浓厚兴趣。2003年对外出口实现直接出口“零”的突破,2004、2005年出口连续增长,2006年再攀历史新高,共有2866.8吨、货值381.1万美元的保鲜荔枝输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二是挖掘、培育新的出口品种。海南良好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如花鸟鱼虫、竹藤木贝等具观赏价值的物品,以及以此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各类工艺品、用品,这些产品出口不仅避开了严格的食品检验,而且不用保鲜,便于存放,方便运输,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看好。同时,由于进口国设置的技术壁垒一般都是针对食用农产品,因此,大力发展非食用农产品出口是避开技术壁垒扩大出口的有效途径。三是打造“政府品牌”。在抓好品种的同时,海南可以规划适合具体品种的最佳区域,发展区域名、特、优品牌产品,并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开展品牌传播,努力打造一批自己的品牌。如三亚芒果、儋州长茄、乐东豆角、海南文昌鸡、琼中绿橙等品牌,都是由政府打造的“政府品牌”。在眼前的条件下,打造政府品牌,是将海南热带农产品实现“质”的飞跃的必然途径。

(二)加强基地化、区域化建设,拓宽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

一是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强化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化。根据海南不同区位的发展战略,做好生产基地区域布局规划与产业培育。以各类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推动各类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适度规模的集中,实行资源的优化配制,进一步培育、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快从传统的公司加农民、农产的生产方式向公司加基地的生产方式转化,发挥公司在技术、生产、流通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作用,发挥基地在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按照自然地理气候和农业区划的要求,形成各类有比较优势而又特色突出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彻底改变海南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产品品质不高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传统农产品出口格局。二是拓宽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海南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70%以上的农产品出口集中在亚洲特别是日本、韩国和香港地区,限制了扩大出口潜力。从长期来看,海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应主动改变过于集中的格局,分散农产品出口流向,扩大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三是实施农产品出口的品种多元化和时间均衡化。这样可以避免因产品品种少和出口时间集中给进口国带来的市场压力,有利于减少与进口国的农产品贸易磨擦和争端。也会减少海南遭遇进口国实施技术壁垒的可能性。

(三)提高加工、保鲜、包装技术,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一是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推动农产品保鲜、包装技术的全面升级,引导企业规模化经营,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二是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生产、加工技术、设备,鼓励进口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有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生物肥、生物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三是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并发挥龙头企业的吸附作用。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等方式进行企业扩张,延长产业链。四是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到海外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或贸易营销机构。

(四)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突破技术贸易壁垒瓶颈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是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一是强化对出口农产品生产源头的控制。积极推动良好农业规范(GAP)技术应用,推进标准化生产,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进行严格规定,加强对肥料和农药合理使用的监测和管理,严格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加强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全面提高动植物疫病监控和防治能力。二是强化对农产品出口加工环节的控制。加强对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和引导。通过国家免检、树立名牌等扶优扶强政策。引导企业自觉提高食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在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推行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管理模式,强化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制度,实现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鼓励出口企业获得国际要求一致的认证。三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体系。全面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出入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引导和督促行业组织和出口企业提高自检、预检能力,加强行业、企业实验室建设,培养专业检测人员。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取得实验室国家认可,重点加强和完善出口优势农产品及相关农业投入品的检验检测工作。

小农经济的产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国;小农经济;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51-01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对法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颁布的法令和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公会颁布的法令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村公有土地,使法国广大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广泛地建立起小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拿破仑上台后,又颁布《民法典》,使在大革命中“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中小企业的长期大量存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劳动力保证。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虽然居世界第二位,工业中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千人以上的大企业,但中小企业仍占很大比重。全法国有75%的企业是只有10名以下工人的小企业,将近60%的工人都从业于这些小企业。而且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工场平均只有工人1.7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资本大量输出和对德巨额赔款,影响到工业中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状况得不到改变。到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大多数还属于工人不足100名的小型和中型企业。纺织工业是法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而纺织部门又多半使用女工和童工。因之,丧失土地的农民不能被工业部门充分吸收。加之拿破仑订立的所谓“工人手册制度”继续有效(这种手册由雇主保管,工人没有这种手册到哪里都找不到工作)。这就为资本家迫害和刁难工人提供了一种合法依据。有的资本家不给被解雇的工人或是主动辞职的工人签发手册。从而,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形成了大量潜在的过剩人口,他们也不得不忍受高额地租的剥削,租种一小块土地来养家糊口。

此外,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民的土地也日益分成更小块,而出现新的小农户和细小农户。所以,直到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小农经营不仅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加。

二、小农经济对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受“小农经济”困扰,法国农业在一个半世纪里徘徊不前。“二战”以后,法国政府采取“以工养农”政策,加速土地集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仅用了二十多年,就走上了农业现代化之路。

法国搞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实行了“减”的办法: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国家负责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年轻人离土离乡,到国营企业做工;其他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班,先培训,再务农。与减少农业人口的做法相反,对农地经营规模,政府用的是“加”法: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同时,推出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父子农场、兄弟农场以土地入股,开展联合经营。各级政府还组建了土地整治公司,这是一种非盈利组织,它们拥有土地优先购买权,把买进的插花地、低产田集中连片,整治成标准农场,然后再低价保本出售。此外,国家还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着手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在法国政府的头三个国民经济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摆上突出位置。战后初期,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抛掉“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理财观,大胆向国外借款,不惜落下一身债,先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享受价格补贴,还能得到5年以上低息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为保证农机质量及其方便使用,政府颁发“特许权证”,指定专门企业,在各地建立销售、服务网点。不论哪个厂家、哪一年的产品,其零部件都能随处买到。农用机械价廉物美,售后服务有保证,自然受到农民的欢迎。1955~1970年,各农场拖拉机占有量,从3万台增加到170万台,联合收割机从4900部增至10万部,其他现代化农用机械,也很快得到普及。法国只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小农经济的产生范文第4篇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小农经济的产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直过区民族;生产关系;小农经济;带头人模式

直过区民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自然在其经济关系中体现出特殊的历史阶段性。景颇族便是一个典型的直过区民族,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景颇族寨子至今依然极度贫困落后,对其贫困落后的状况可以从生产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景颇族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在我国,一方面,直过区生产关系在解放后的一系列变化却并不完全是在其旧制度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基本上与内地地区保持一致,进一步说,并不是该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其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而是被外力强制变革的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景颇族寨子在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这是否能证明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却不能下定论,因为在同一时期,国家对其支持力度――无论是政策还是财力也是持续不断的,因此这或许也能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原因的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可知,景颇族目前的生产关系有不适合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可能性,究竟是否如此有待于更进一步分析。

二、承包制、小农经济与景颇族发展

,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但在景颇族的寨子里,承包制的特点并不像内地农村普遍表现出来的那样。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造成了同样的经济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关系。

以景颇族寨子――双降小组为例,首先,由于寨子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使得土地的管理难度很大,目前的状况是名义上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实际上农民基本完全占有自家承包的土地,甚至没有分掉的集体地也没有人负责打理,基本上是谁家愿意种便占一块为自家所有了。由于生产能力有限,农民没有能力耕种除本家之外的土地,使得土地流转政策在当地几乎没有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地处偏远,不涉及类似城市周边或者内地较发达地区农村集体地的产权问题。综合来看,在双降小组以及类似的众多景颇族寨子里,承包制几乎演变成了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长期不变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这种小私有制。

其次,寨子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使得集体管理成本很高,给集体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农民的做法是在改革初期把田地分了,之后除了一些政策支持外,寨子外面基本无人负责所谓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集体管理工作。同时,寨子里的人素质普遍比较低,无法担任管理工作,使得这里没有形成“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是只有“分”,没有“统”的纯粹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和消费。

最后,双降小组地处山区,很少有大面积的平整土地,使得景颇族居住具有“散”的特点。同样的原因造成田地被分的极其散,居住地与田地的分散直接导致生产的孤立和分散。另外,本来田地较少,加上生产能力远远低于国内普遍的种植水平,使得粮食总产量极为有限,往往不能自给自足;经济作物种植也十分有限,销售所得几乎仅能购买日用必需品;牲畜也是各家各户小量饲养,即便有剩余也是在寨子内部流通。同时,人们的观念极为落后,很少鼓励出去读书或打工,往往安于现状。

综上,诸如双降小组的景颇族寨子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关系特点如下:第一,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第二,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第三,生产的孤立、分散和自给自足。这些恰恰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描述的小农经济的三个特征。因此可以断定,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景颇族寨子里基本上表现为小农经济。

但是,我们要看到,景颇族小农经济的产生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其适应该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其产生是被外力所推动,是在被强制推行的情况下,适应其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的变形。因此小农经济的生产关系可以看成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最适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

在小农经济的生产关系下,景颇族地区若要自行发展,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关系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历史积累。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应该依靠该地区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自发发展,而应该采取措施促进其生产关系的过渡和发展。

三、带头人模式的集体经济

并不是所有的景颇族寨子都像双降小组那样贫困落后,一些寨子已经逐渐地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对这些寨子的发展实例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找到适合景颇族发展的合适道路。

如勐约栋村民小组原居住在山区勐约乡,后搬迁到景罕镇安置点。勐约栋人们生活的改善与其政府投入助其搬迁下坝有直接关系,但令其至今持续保持繁荣的关键在于寨子的经济管理。促使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的人便是村党支部书记普勒业。

早在90年代初,普勒业在当地就已经是风云人物,当时他率先在当地发展养殖业、经营砖瓦厂加工获得成功。期间他先后试验种植过咖啡、甘蔗、麻竹、柑橘等十多种经济作物,带头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生活水平。1999年至2006年,他又带头种植西楠桦、杉木25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勐约栋群众积极种植经济林达10余万亩,实现低产林改造;同时他按股份制管理的办法建立起勐约乡第一个优良柑橘――门帕桔子苗圃园,该园不仅每年创收5万余元,还被列为乡“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和党员“素质教育”学习实际操作技能的授课培训点;2005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他又投资新建麻竹粗加工厂,经过四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可实现年加工鲜笋140多吨。

2008年,在普勒业的带动下,勐约栋小组成功搬迁下坝以及并成立村民理事会,共同研究决定全村的生产活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工明确,比如现有的160亩水田由5户人家集中种植,其余人家有的负责养殖,有的负责酿酒,有的在工厂做工,做到户户不养闲人。

针对景颇族人们理财意识弱的特点,勐约栋小组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由理事会管理各家各户的钱,各家各户买房子、土地、生产性工具、消费品等都需要理事会的审批。闲钱集中投资,建立农贸市场等。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对理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在普勒业的带动下,今天的勐约栋已经成为陇川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红旗飘飘工程示范村”。

勐约栋小组在经济管理方面均在逐渐向集体经济转变,但不是以前公社时期教条的大锅饭形式,而是在熟悉当地情况的带头人的领导下,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合理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由此可见,带头人模式的集体经济在实践上适合景颇族寨子经济关系的发展。

1.带头人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首先,从历史上,解放前景颇族寨子处于原始农村公社时期,家庭依赖于公社首领的管理与指导。解放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人们对于带头人(表现为政府)的依赖性无法消除。

其次,景颇族人们相比其他民族往往更加乐于接受政府的指导,更加乐于执行政府的政策,配合政府的工作,这实际上是其对带头人(现在表现为政府)的依赖性的现实表现。

再次,景颇族传承下来的文化多表现为一种集体的文化,例如目脑纵歌,农尚文化等,很少有体现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化。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景颇族人们的集体精神。

因此,在景颇族实行带头人模式的集体经济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景颇族摆脱贫困落后,与其他民族保持同步的发展。

2.推广带头人模式集体经济的关键是教育

要真正推进景颇族地区经济关系转变,首先要做的便是培养出各个村寨的带头人,关键途径是教育。

针对带头人的培养问题,可考虑采取以国家为主导的定向委培模式,中央和省级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作为对包括景颇族地区在内的直过区村寨的扶贫政策,甚至可以考虑从各个村寨定向招生。总之,必须采取特殊政策和照顾措施,以培养各个村寨自己的带头人,从而增强村寨的自身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康士坦丁诺夫.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3] 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云南省陇川县志编纂委员会.陇川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5] 金学文.农尚文化研究[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

[6]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