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信息应用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测绘 地理信息系统 特点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71-1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地理信息系统这种新型的测绘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收集汇总以及处理信息数据,同时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水平、含量越来越高,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面积越来越大。就测绘工作而言,有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加强测绘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推动工程测绘信息系统的完善与建设,给予工程测绘信息系统更多的解决方案以及技术支持。

2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2.1不被外部条件所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不同于传统的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不被外部自然条件因素所影响。这是由于传统测绘技术往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的测绘区域,传统测绘技术不仅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会出现不能进行测绘工作的情况,如果只是利用高线等技术含量低、简单的测绘方式,会导致测绘结果直接失去科学性,导致较大的误差结果。除此之外,如果遇到非常恶略的气候天气,利用传统测绘技术进行的测绘工作会被迫中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卫星手段进行监测,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合理使用卫星接收器就能够完成测绘工作,带给了测绘工作极大的便利。另外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依赖于卫星监测手段,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不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侵扰。

2.2监测水平效率高

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测绘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在地面安装接收器即可,省略了很多手动测量步骤,比如说观测、调节或者是估读,所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测绘工作效率。

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1输出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绘制地形图这一特点,地理信息系统的绘制地形图功能属于输出功能。研究制定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地形图自动化绘制这一功能,进而提供给地形图数据库成立完善基本的保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地形图不仅产出效率高,同时精准度也远远高于手工制图。

3.2管理以及控制地理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手段实现地理数据信息的输入,同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管理、控制以及维护数据库。除此之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准确查询以及检索各种需要的信息数据,这样决策者就能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极快的查找到需要的空间以及地理数据信息。总体而言,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利用现代化手段充分掌控管理数据信息的目的。

3.3遥感图像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遥感技术得到各种数据信息,当前绝大多数的地理信息系统都能够处理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处理功能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一般通过自动影像匹配等高新技术完成图像处理工作。

4在测绘工作中地理测绘系统的实际应用

4.1收集数据

在刚开始进行测绘工作时,需要对各种客观现实对象施以不同形式的离散或者是抽象,以得到矢量连续对象实体以及栅格连续对象实体,并将这两种连续对象实体有效储存在地理测绘系统中。通常在表示空间数据时,一般使用栅格数据以及矢量存储这两种方式,另外还可以用其他手段来表示空间数据。如果使用传统的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就需要利用纸上已经存在的数据或者是聚酯薄膜地图上已经存在的数据,同时为了得到数字数据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或者是扫描处理。而现在较为先进也是较为常用的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寻找所需要的位置坐标,再将位置坐标直接输入到地理测绘系统中即可,地理测绘系统会根据预期设定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

4.2转换以及处理数据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全面细致的对数据进行收集,同时还能够转换以及处理数据信息,直接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转换为能够直接利用的数据资料。地理信息系统不但提升了数据的全面性、准确度,同时还有效提升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可靠性。地理信息系统转换以及处理数据信息的工作步骤是:首先需在地理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然后地理信息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处理工作,其次地理信息系统会施以拓扑建模,将已经存在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通过数据收集所得到的测量图形一样的部分叠加起来,最后是对数据信息施以相应的分析。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自动识别在数字化空间信息资料条件下属性不同条件各自的空间关系,提供给地理信息系统下一步分析工作基础。另外,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重构收集的全部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转变为能够识别格式,这样不同的数据源均可以得到兼容。

4.3对可观对象施以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非常强,可以对已经获取的数据施以有效、可靠的空间分析。可以利用地理测绘系统探究计算图形数据,或者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以达到研究计算空间事物关系的目的。一般而言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探究分析拓扑学以及地理信息等学科知识体系,而达到认知空间构成的目的,最终得到空间数据。

5结语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含有非常强的信息输出功能以及收集处理,已经成为了当前测绘工作的新宠。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同时还要大胆创新、敢于借鉴,使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范围更广,取其精华,这样必定能够推动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领,岳东杰,王瑞,周甬涛.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籍的建立研究[J].测绘科学.2009(06).

[2]蒋付民.GPS RTK技术在大比例尺全数字化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7(03).

[3]靳海亮,吴庆忠,金继读.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技术装备.2003(04).

[4]黄文武,钟海.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土地开发管理

引言

当代社会发展,人口的增多,使得土地的开发管理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如何做好土地开发管理,在我国现有国情条件下,笔者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加耕地面积,保护农业发展,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使用质量。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开发与应用,减少由于土地的开发破坏耕地面积的情况发生。土地测绘技术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 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1 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主要是指用高科技技术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为技术核心,将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信息,主要用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中。而土地测绘技术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进行测量控制点、界址点等操作技术进行观察测量。而测绘技术信息化主要表现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等信息化上。以此来实现地面影像信息能够快速实现高精度、高动态的获取,实现空间信息的自动提取、空间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三维景观的可视化与虚拟再现、3S技术的紧密结合和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快速或实时采集处理。

1.2 土地测绘技术的地位作用

1.2.1 土地测绘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

土地测绘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中,为建筑规划与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土地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政府部门开发土地过程中,土地测绘技术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它能提供可靠的地理数据信息,为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参考。

1.2.2 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一代又一代计算机更新特别快,信息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融入各行各业发展建设中,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土地测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技术测绘模式,土地测绘技术从数字化走向信息化。

2 土地开发管理和土地测绘的关系

土地开发管理和土地测绘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土地开发与管理需要土地测绘数据做基础保障,以利于进一步工作的开展,为土地的开发指明方向。土地开发管理过程需要依靠土地测绘技术获得该地区的地形、位置、面积等实施开发的基础内容。土地测绘工作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没有土地测绘最基本的数据支持,土地开发将很难确定方向。

2.1 土地测绘技术是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

在进行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据所开发土地的地形、附着物的位置等所有地理因素来做整体规划,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农村、乡镇等的不同特点,使能更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而这些数据就需要靠土地测绘过程获得,因此说土地测绘技术是实现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

2.2 土地测绘技术是土地开发管理的技术支持

土地测绘技术在整个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从项目申报开始,到地质勘测,再到施工前的勘测,竣工后的复测等,都需要利用土地测绘技术,甚至对于违法占用地的测量,也需要使用土地测绘技术。所以说土地测绘技术服务于土地开发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土地开发管理的技术支持。

3 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的要求

3.1 土地测绘的结果要形成书面的技术资料,测绘图纸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资料,要保证测绘质量,测绘图纸比例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合理确定比例尺,对于土地开发管理的精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在测绘图上,对于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等关键点要做好标注。如测绘图上除了要反映居民田地,要标注沟、渠、电等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给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便于工程施工。

4 土地测绘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整个土地开发管理过程,对于土地开发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开发决策时,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在施工过程中,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测绘结果指导施工工程。对于整个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更离不开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它能够提供基础的数据,为信息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4.1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来精确各种测量点的物力坐标为特点,使得测量度更加准确,这也是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所需要的新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除了打破传统的通视条件的测量技术以外,采用的是用静态的工作模式完成测量工作,省时省力省财。如果gps-rtk技术运用到定位系统,这样我们能够及时掌握精确的定位结果和测绘精度。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广泛应用到土地测绘技术中,就使得土地测绘技术达到新一轮的发展期,这样能够不断丰富测量资源信息,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以上叙述,土地测绘为开发管理提供了很重要基础性数据资料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也为土地开发管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土地开发管理的准确度和开发管理的科学性,从而使土地测绘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

因此,农村集体土地的开发管理中,只有运用土地测绘技术中的正影响技术对土地权属界线和位置进行准确划定,才能确保土地测绘的精度,从而达到农村集体土地开发管理的要求,有效提升农村集体土地开发管理的科学性。

4.2 遥感技术(rs)什么叫做遥感技术呢?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主要优势是具有信息丰富化、全天候、信息获取速度快、多光谱等特征。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遥感技术,这样能够广泛应用到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动态监测管理中,也能用在居民住房产权调查等工作中。

4.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将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顺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图形编辑、数据库管理、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这种技术主要运用在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开发规划有关的土地信息系统。因此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土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在这个系统平台上,能够实现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评价,地籍管理等多项工作。Gis技术可以实现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和数据的分析、管理与输出操作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地的开发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土地测绘信息化为土地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指导土地开发的方向,使土地合理开发,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开发管理中发挥着基础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提升。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地图制图技术

近年来,空间数据处理要求不断提高,为更好地满足数据现代化处理需要,要落实地图制图技术升级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基于这一核心技术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已成为必然趋势,能真正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双赢。

1地理信息系统及地图制图技术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随着GIS实践领域的拓展,GIS功能逐渐丰富化,为使用者带来了良好体验[1]。GIS数据在空间表达中起载体作用,GIS动态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表达能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精准数据和价值信息。简言之,GIS数据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地图约束性、地理属性。

1.2地图制图技术

地图制图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如今,该技术向数字化领域迈进。数字地图技术应用步骤为资料获取图像图形数字化编辑与处理格式调整图像输出[2]。数据信息可以借助系统软件以可视或非可视形式转换,为地理信息系统高效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2地图制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中的具体应用

2.1应用表现

(1)空间数据转换。地图制图技术表达空间数据时,往往根据要素编码进行关系转换,必要时附加处理。其中信息符号化操作不可或缺,其能确保关系准确对应,提高空间数据表达的精确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地图表达过程即空间要素符号化过程,在此期间进行模型转换、程序设置,能使面状目标及时、完整呈现。

(2)补充地图信息。为直观显映地图信息,应补充地图信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合理配置属性及地名注记,将实物动态、真实地显现,同时,做好地图整饰工作,尽可能提高空间数据利用率,为地图制图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助力。

2.2应用要点

(1)优化融合生产流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属于基础数据,这类数据在信息数据库构建中起关键作用。其中,数据间组织形式及关系均反映了GIS系统要求,从应用角度看,GIS数据具有便捷采集、灵活应用等优点。深层次开发GIS数据,能为地图制图奠定基础,使地图制图技术应用价值最大化。借助软件系统进行融合生产,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最终满足应用需求。实际上,GIS数据与地图制图技术融合的重要环节即图形数据,经图形数据转化充分发挥融合效用,能为地图信息丰富化、多类型产品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在数据库构建、地图制图有机融合的过程中,要合理制定数据标准,这既能规范融合发展行为,又能为融合生产实践提供正确指导,最终为地图绘制工作提供推动力。

(2)有效应用关键技术。关键技术的应用能为GIS系统融合提供可靠支撑,帮助获取所需数据,基于制图需求完成实体标注。①对地图编辑工作者来说,应灵活使用GIS技术,确保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在地图制作期间,加强各类数据间联系,基于规范性原则实现数据统一化处理,并标注易识别符号。②进入地图投影环节,从实际情况出发完成高度一致的地图投影任务,即便变形需求多样化,仍能满足这一需求。当前的角圆锥投影方式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得到了地图制作者的高度认可。③顺利转变数据格式,根据数据转换需要编写相应程序,为空间数据的获取提供指导,同时,基于数据格式调整坐标,以便数据形式自由、灵活切换。

(3)做好智能化标注。兼顾位置标准、重复标注、位置调整等方面,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标注。在此期间,做好数据处理工作,合理确定标注间隔参数,同时为重复标注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真正迎合缩放需求。最重要的是,探索注记转换的有效路径,对注记编辑来说,应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保证注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信息系统动态更新。在GIS数据与地图制图技术融合期间,一定要落实信息系统更新工作,为地图的完整呈现奠定数据基础,同时,还要支持数据延伸,实现新旧数据的有效衔接。GIS系统既负责数据信息接收,又为数据信息传输提供可靠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GIS系统实用性,满足了系统循环应用需求。对管理者来说,GIS数据的大量更新,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有效性,使数据得以充分利用,完善空间数据机制对完善地图信息有现实意义。

(5)掌握融合技术应用技巧。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将这项技术与GIS系统数据集成处理,要求从业人员掌握融合技术应用方法,尽可能规避质量问题,融合技术灵活投用后,意味着空间数据以多种形式呈现,这能为空间数据的高效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合理构建地图数据库,满足属性类空间数据动态编辑需求,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图任务,为地图信息纸质化的呈现提供支持。当前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大多在数据和软件两方面集聚,为进一步拓展产品化发展空间,应动态分析互联网时代变化情况,结合实际需求研发GIS产品,并加快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软件市场,推动信息技术经济的良性发展。然而,新型产品研发与应用、新型技术融合需要多方努力,对此,GIS界从业人员应树立同一个目标,为地图绘图业的发展献计献策[3]。

3结束语

当前,地图制图技术革新速度大幅度加快,基于此技术集成GIS数据,能拓展研发人员思路,拓宽国内计算机技术自主创新空间。从长远角度看,有机融合GIS数据与数字化地图制图技术,能满足现代化地理信息更新需求,为地图制图技术的深度、广度发展起到基础铺垫作用,真正推动绘图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季鹏.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地图制图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1):21.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范文第4篇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完成这项工程。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本文分别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中摄影测量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规划 摄影测量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土地规划指一国土资源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或近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地理信息技术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3S:遥感(Remote Sensing,RS)——人们在航空器或者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物进行远距离感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1 遥感(RS)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的进程日益加快。为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对土地利用现状跟踪管理,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管理、加强土地产权的有效监督、建立“以图管地”的土地资源管理新模式。遥感技术可以给土地规划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是信息时代土地现状数据采集、更新和修正的重要手段。遥感图像具有信息量丰富、形象直观、覆盖面广,多波段、多时相、准确等特性。通过遥感图像,可分析土地利用类别和土地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航空图像像片可用于编制大中比例尺影像地图,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为城市规划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底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影像应用步入全数字阶段,进入1m甚至1m以下的高分辨率和立体成像后,在土地规划中的利用越来越广,减少土地规划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特别是在贵州铜仁思南条件困难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更是难度大、周期长。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益。但是遥感影像解译还必须与外业调查相结合,否则解译质量很难符合要求,同时在遥感影像解译过程中,人为影响因素较大,要求作业员有较高素质。

2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中的空间定位,并能辅助遥感。目前,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利用少量的几个控制点或仅利用一个控制点(基准站)即可取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完全可满足大、中比例尺的测图要求。随着GPS动态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GPS接收机的不断推出使得动态确定载体姿态的技术有了巨大发展从而大大开拓了GPS在遥感中的应用领域。目前,GPS已与多种传感器(如合成孔径雷达、机载激光断面测量系统等)组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这类传感器的定位与测量精度。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应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

(1)GPS辅助航摄飞行导航,以实现精确定点航摄;

(2)高精度动态像机定位,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3)与其他传感器组合,确定载体的位置、姿态、速度和加速度。

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既解决了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这一难题,又克服了机载动态GPS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极大地推动了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实际应用。GPS在遥感摄影测量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土地的利用规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规划管理工作的业务数据,将规划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规划辅助编制等任务。目前,GIS在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设计分析现在GIS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已成功运用。如:土地地类适应性评价、地类规划平衡分析、规划技术指标分析、规划道路网分析、规划方案评价等。GIS的技术支持,加大了分析的深度和广度[2]。

(2)辅助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运用遥感数据和GIS对地理空间信息强大的管理和分析功能,能准确计算农田规模和环境容量,进行有关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生态指标分析,完成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田面平整、基质改良工程量、与周围环境融洽度等指标计算,从而有效确定各地块利用方向,辅助土地利用规划中各项工程的合理选择。运用GIS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正确指导规划的编制和具体规划方案设计。

(3)规划设计方案虚拟虚拟GIS具有观察立体细节的能力,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者通过虚拟GIS能观察房屋、田块、道路、公共设施等各层实际景观,分析出土地利用的各项效益与弊端,结合GIS数据库实时对房屋、田块,道路、公共设施定位,获得规划设计区域的3维图像。规划设计者可对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进行身临其境的感受,由此作出正确评价和筛选,辅助进行形象思维和空间造型[3]。

参考文献:

[1]汪凌.GPS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应用的现状与趋势[J].北京测绘,1996,(3):7-101

地理信息应用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信息技术;实践应用;

地理教师要按照创新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内容来加强学生对创新教育的认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的大量使用,是沟通地理与现实生活的重要纽带,为创新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首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探究创新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优化教学过程。同时,要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变信息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在合作讨论中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其次,要以大地理教育观、全球化为指导,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国内外联网、学科间融合的全球化的地理教育体系,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等,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能够产生以下的积极作用:

1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信息化

首先,信息技术有利于各种媒体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它将文本、图形、动画、静态影像、动态影像和声音等媒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将复杂综合的地理环境置身于色彩、声音以及影像等多媒体的综合环境当中。其次,信息技术有利于扩大信息量,提高时效,使教师能更注重方法的传授与教学思想的渗透。再则,信息技术有利于多种媒体相互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好奇心与兴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同样有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师角色的改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获得新知。所以,信息技术也被认为是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利器,可以帮助教师纠正“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更能引导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2 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教学互动与生成的平台

学好地理概念是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有的自然地理事物,其概念是直接反映在地图上的,如大陆、海洋、岛屿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利用地图信息比较、描述、概括、提炼得出。但是有些地理概念,如海拔高度、区位、等值线等,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比较抽象,若利用地图等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则直观易懂,静态的和动态的图像在地理教学互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使教学信息的有效互动,提倡教师把“地图―教师―学生”为主的信息传输方式,转变为“地图―学生―教师―学生”为主的信息传输方式,让地图成为学生认知的主要信息源。不同多媒体提供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分析,解读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样也会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真实的反馈信息。教师信息的多向传输是提高教学互动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条件。教师采取可行性方法,策略,使学生信息以“学生个体―小组交流―学生代表―教师―每个学生”的方向流动。教师不仅仅期待学生能够迅速得到正确答案,而应多关注学生究竟看到了什么、思考什么、存在什么困惑、需要什么帮助。

教师若用科学的地理思维方法机智引导、正面应对,教学的生成性强,学生的收获就大。这种直观有效的获取地理知识比起学生凭空想象效果要好、印象要深、理解更透彻。可见,应用信息技术在某中程度上帮助学生读取、发现、探究地理问题发挥了应有的学具作用,其教学效果也会很大不同。

3 虚拟现实技术使情景教学成为可能

所谓“虚拟现实”,是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世界,让用户可以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利用自然的技能和某些设备对这一生成的虚拟世界进行浏览和交互考察。逼真的感觉、自然的交互、个人的观点及迅速的响应是这项技术的四大特征。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真实性”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进入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4 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

我们引导学生既要学习必要的知识内容,也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素材、提出地理问题、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地理观点。尤其是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包括搜集、梳理、甄别、解释、应用、交流、公布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地理知识日新月异,是永远也学不完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素养,这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是受益无穷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吸引力的让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学会地理学习和研究方法,这种让学生通过信息的给予去解决地理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复杂事物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中,曾有学者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会遇到极大的阻力,使他们无法调整教材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恰恰是防止个体学生学习困难之发生的有效途径,网络辅助教学优于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处在于能够提供双向的交谈性的互动、合作学习和单独学习情境的自由交换。除师生间的互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亦可设计交互方式,可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使学习适合学习者的需求及个人学习的速度。

5 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对地理教与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