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修复监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如Ni、Zn、Cd、Hg、Cu、Se,放射性核素如Cs、Sr、Ur,多环芳径,石油,化学农药,有机氯溶剂如TCE,废弃炸药如TNT等的修复研究均有报道。
草原监督管理职责划入林草部门,草原的功能由原来的为畜牧业生产服务为主转变为以生态修复保护功能为主。但目前草原工作转型发展存在“三个尚未”问题。
一是生态属性尚未强化。草原生态保护尚未形成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识,群众参与草原保护建设积极性不高,即使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指标体系中也缺乏草原保护方面的指标。如我国草原面积3.9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 ,比森林(全国2.08亿公顷)、耕地(全国1.35亿公顷)面积之和(3.43亿公顷)大,草原发挥着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长期以来草原仅仅是畜牧业发展的生产资料,其生态功能被严重忽视。
二是草原资源家底尚未澄清。不少地方草原与林地、湿地、耕地等地类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地块重叠、数据交错问题。虽2017年进行了第二次草地资源清查工作,但草原与林地、湿地、耕地等交叉重叠等问题从根本上未得到解决。
【关键词】水环境;修复与保护;对策;生态补偿
1流域基本情况
滦河流域包括滦河水系和冀东沿海诸河,北起蒙古高原,南临渤海,西界潮白、蓟运河水系[1],东与辽河流域相邻,总面积5.55万km2,其中山区4.81万km2、平原0.74万km2[2]。滦河流域地跨河北、内蒙古、辽宁、天津三省(自治区)一市,涉及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锡林郭勒、赤峰、朝阳、葫芦岛8个市(盟)31个县(市、旗)[3]。按行政区划分属河北、内蒙古、辽宁三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4.59万km2、0.79万km2、0.17万km2。滦河流域共建成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9座,小型水库418座;建成引水工程178处[4],设计引水能力16.83亿m3,现状引水能力12.63亿m3;建成提水工程308处,设计提水能力4.96亿m3,现状提水能力3.71亿m3;已建成大型灌区4处,有效灌溉面积达179万亩,中型灌区20座,有效灌溉面积达87万亩。引滦入津工程水源为潘家口水库,取水口在大黑汀水库,通过输水干渠经迁西、遵化进入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再经宝坻区至宜兴埠泵站,全长234km。年输水量10亿m3,最大输水能力为60~100m3/s。引滦入津工程极大缓解了天津城市居民的用水困难问题,也成了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水源[5]。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水平不同等原因导致流域内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河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水旱灾害频发、流域内水环境监测监管不完善、外流域供水受益方和保护方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流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发展的壁垒。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区域缺水与用水浪费并存
2.1.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现状供需分析表明,滦河流域现状多年平均供水量为37.99亿m3,缺水量为6.60亿m3,缺水率达到14.8%。其中,内蒙古多年平均缺水率最大,达到27.3%;辽宁基本不缺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津、唐山以及滦下灌区的用水需求将逐渐增加,直接加重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担负的供水任务,生活及工业用水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入海水量大幅度减少,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6]。2.1.2区域缺水与用水浪费并存流域内上游水源涵养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水灌溉面积小,农田综合灌溉定额偏大,农田灌溉用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下游工业多为高耗能、高耗水的冶金、能源、原材料等产业,部分企业缺乏监管,生产工艺落后,节水设施不完善,单位产品耗水量偏高,水重复利用率偏低[7]。流域内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偏低[8],部分城镇给水管网漏水率较高,居民节水意识不强,生活用水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2.2污染物肆意排放,严重污染河道水环境
据调查,目前滦河流域主要污染物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城镇生活和生产垃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和垃圾三大类。流域内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较为滞后[9],虽然各区(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但是城镇生产和生活污水因无法有效收集,导致大量生活和生产污水直排入河,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更是无序直排,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生活垃圾随径流进入河道,形成面源污染[10]。流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库区网箱养殖数量众多,且分布分散,缺少废水和粪便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形成了明显的面源污染和集中污染,严重影响河道和库区水质。
2.3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2.3.1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受人类活动和近几十年持续干旱影响,流域植物群落退化,水源涵养能力降低,降雨径流关系变化较大,遇强降雨,洪水来势凶猛,泥沙俱下,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滦河中上游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广泛,侵蚀强度多为中度以上;随着流域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地表植被受损,保水保土能力下降,有雨时洪水泛滥,无雨时河道基流减少甚至断流,河流生态系统难以为继。2.3.2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流域范围内人为侵占滨岸缓冲带,造成滨岸缓冲带内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陆间的自然过渡带逐渐消失,植被物种单一,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机能几近消失;滨岸缓冲带的污染物拦截与净化功能削弱,污染物直接排入河湖,造成河湖水质污染[11]。由于上游经济社会用水量的增加,使得入海水量减少,河口过渡段面积缩小,河口的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存在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河口渔场外移等生态问题。
2.4防洪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小流域洪涝灾害频发
滦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及达标比例较低,防洪体系存在薄弱环节。滦河流域有防洪任务的河段治理比例仅为35.1%;治理达标比例为32.2%[12]。以青龙河流域为例:青龙河流域河流纵横交错,降雨量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6mm,年径流深达110mm,洪水特点是峰高量大,水流急,具有较强破坏性,形成大雨成大灾、小雨成小灾的局面。在有水文资料以来的50年间,出现20年一遇洪水4次,10年一遇洪水17次。1949年以来,洪水受灾面积12.5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54.5%,冲毁房屋8020间,死亡人口164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2.5流域水环境监管与综合管理不完善
滦河流域监测站网体系尚不完善,调度与预警系统尚未健全。水环境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水生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环境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流域水环境监察与督查管理体系等尚需完善。引调水工程归属地与受益方分属不同地区,存在跨行政区管理问题;蓄水工程水面利用及周边环境管理监督存在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无序管理、监管空白等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流域内水环境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2.6滦河源头既要向外流域供水又要涵养保护水源,任务繁重显失公平
滦河内蒙古段是滦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这一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和污染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下游几个重要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城市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因此作为滦河源头的内蒙古段是保障下游城市供水安全的第一个环节。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是引滦入津、入唐工程的源头,而承担水源地保护工作主要责任的却是水库上游的承德市[13]。受益方与保护方不尽一致,显失公平。
3对策与措施
3.1强化需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
针对滦河上游的水资源节约利用和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的现状,必须全面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强化需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辽宁省主要是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源头节水,保障青龙河进入河北水量;内蒙古主要对农牧业现有灌溉设施进行改建,提高输水管网质量,减少输水损失,降低管网漏损率,扩大供水能力,节约水资源。同时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的涵养、保护和综合治理。
3.2大力开展污染源防治行动,严控入河入库污染物排放量
3.2.1治理面源污染,降低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在滦河流域上游地区,采用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一体化处置技术,将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时压缩转运、统一处理;逐步减少分散式畜禽养殖数量,鼓励兴建规模化养殖场,对养殖产生的废水、粪便等集中收集制作成有机肥料;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充分利用空间形成立体化、系统化养殖与种植,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制造肥料,整体减少污染物产生量。3.2.2通过点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提高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能力通过采取配套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设施工程、兴建农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提升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净化处理和偱环水利用工程,配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等点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提高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能力及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循环用水率。3.2.3大力整治污染源,保护饮用水源以潘大水库和于桥水库为重点保护对象,取缔、搬迁污染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结合河道治理、底泥清淤等措施控制入库污染物总量。划定落实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水源地监控与管理能力。3.3通过采取多样性的措施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针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差异,采取不同措施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在滦河支流的清水河与水龙河以及引滦入津的蓟县内兴建河湖水体生境改善项目,在滦河的上中游地区及天津境内发展流域湿地生态修复、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项目,在滦河中游干流和支流开展河流生态保育项目等,通过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改善河流水质、保障生态流量、维持生物多样性。
3.4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提高防洪减灾整体能力
在内蒙古滦河干流出境河段、辽宁青龙河出境河段等有较大影响区域的跨省河段通过加固堤防、修建护岸等措施以提高防洪能力,及时疏浚泥沙淤积以提高河道泄洪能力,通过开展沿岸缓冲区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项目缓解洪峰,减少洪水泥沙量,保证防洪工程长效运行。
3.5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监测全流域水情况
建立滦河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实行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监测全覆盖,通过云平台传输、大数据比对分析等技术,快速、准确地掌握流域内水质、水量、水位等信息变化情况。
3.6外流域调水的受益方应支付相应的生态补偿费
实行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全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调配。调送至外流域的水源,受益方应将调来的水所产生的收益分一部分给水源地以及上游的水源保护地作为生态补偿费用,为水源地的涵养和保护买单。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意识淡薄,专业知识缺乏
过度放牧、乱伐乱弃及无规划开发建设等违法行为十分严重,诸多活动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所造成河库淤积、生态系统退化、面源污染等危害,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应加强全国各级领导和群众对水土流失危害性的认识,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加强执法力度,整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自身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加强后期的习,做到知识进取与执法为人一体化。
1.2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随着牧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过度的放牧及对草场养护知识的缺乏,使草场超负荷放牧和对牧场周边农田过度开发,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使草原植被覆盖率下降,草原生产力降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在城市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疯狂的土地扩张和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的破坏也是空前的。
1.3土壤贫瘠,营养流失过度
经济快速发展,过度土地开发及基建工程的不文明施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土石方的开挖及其他建设活动,势必会引起地表植被损坏,使裸地在雨水冲刷下引起水土流失,从而带走土壤表层中的营养元素,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植被的生长。同时若对原有的耕植土不加以合理堆放及采取相应临时防护等措施,势必会导致耕植土的流失,流失过程中带走大量养分,从而使土壤肥力降低,影响绿化效果。如崩岗侵蚀(水土流失特殊形式)则会使地形破碎,土层丧失,土壤养分流失,良地变成难以利用的侵蚀劣地。据调查,江西赣县崩岗侵蚀区年均流失量在85000t/km2,平均每年流失土层1cm左右。崩岗形成后,土壤表土流失,碎屑层地表,地薄缺肥,温高缺水,土壤肥力极差,土壤有机质大量减少,且植被难以恢复,治理难度大。经过强烈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仅有0.3%左右,造林种草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流失,土壤满足不了植物生长需要,造成植物生长缓慢,影响绿化景观及农作物收成。地瘠民贫,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和危害。
1.4影响居民生活,经济损失惨重
水土流失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许多灾害频繁发生。由于水土流失而引发的灾害,给社会、经济及居民生活均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首先,边坡倒塌、地面下陷等灾害会造成居民房屋受损、掩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河道、雨水管网淤积会影响行洪,从而破坏公路、铁路及航道等交通设施,使基建设施受损。
1.5科研不够成熟,技术进展过慢
生态修复是一项长久的工程,我国生态修复研究近年虽然对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和实践已有过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恢复重建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研究中只注重恢复有效的植物群落模式试验,相对忽视了对自然界自然规律恢复过程的研究;注重对植物多样性及小气候的研究,相对忽视对动物、土壤生物的研究;注重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其评价的研究,缺乏对生态功能和结构的综合评价。尽快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促使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及措施
2.1加强国策宣传,提高全民意识
应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在生态建设中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提供科学标准和依据。对实施的生态修复建设要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减少盲目性,增加科学性。对人类进行宣传教育、增强技术学习,用专业知识指导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让人们了解到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及治理后的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及建设生态修复示范科技园,使人们从根本明白上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内在的道理。
水土生态园的建设,对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增强市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生态理念,对颂扬传统水土文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土保持宣传上应强化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意识、水土流失是头号环境问题意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主体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坚持面向领导、面向建设单位、面向市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对治理动态和水土流失案件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城镇周边、主要交通要道和生态修复实验区(点)设置水土保持宣传牌,提高人民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2.2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监督执法
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加强预防监督执法工作,把预防保护方针放在首要位置,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对现有植被和治理成果的保护。多方实践证明,坚持“预防为主”水土保持方针,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可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植被恢复。其中封山禁牧等生态修复措施,投资少,见效快,是一项在短期内治理水土流失和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
生态环境的破坏涉及到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道路及房产等方面的开发建设。同时诸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更加重要,坚持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建立统一高效的决策管理制度,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管和审批力度就必须建立专门的机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监测、预警、应付、决策和执行等功能的综合重建组织体系。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执法力度,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对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非法取土采沙及无规划建设等现象,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2.3制定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由于各地水土流失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亦较大,因此生态修复规划应区别对待。以全国4个大生态修复类型区为依据,结合各地域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规划,明确修复时限、修复面积、修复方式及保障措施等。城市生态恢复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按景观生态学原理,依轻重缓急进行分年度整治,优先治理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水土流失。
以深圳为例,改革开放后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同时过度开发建设也给城市带来了遍体鳞伤,特别是采石取土、房地产开发及公路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景观破坏和污染饮用水源等,对城市景观生态构成严重破坏。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和解决对城市景观的严重影响问题,针对水土流失产生类型不同,整治的措施不同,投入的资金和投入的机制也不同。分类的规划、分布指导,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水土保持原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措施应充分利用措施的优势,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并与其他措施有机结合整体治理措施。坚持“草本优先,乔灌草结合,慎用藤本”的原则,植物合理搭配,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形成多层次、立体的生态结构,取得最大景观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生态修复成败关键在于管护措施的落实。“三分治七分管”,治是基础,管是关键。
三、结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部分地区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新思路、新策略、新举措及新办法在各地正在逐步展开。实施中需坚持做到:一是管重于治,监督管护力度需加强,减少人为水土流失的产生;二是封重于补;坚持以封山育林为主,补种栽植为辅的原则,降低人畜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三是实重于形,各主管部门应付出实际行动,设身处地的为群众谋福利,为社会创效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进程和发展,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所有人都应该参与到其中来,自觉维护我们的大家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黄松柏.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2,(11).
关键词:清洁能源;监测监管网络;水样分析
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A
原先设计的根据农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苏烟水库,其库容保持在1586万/m3 ,常年来水量为1500万m3,集雨面积仅14.7km2。目前苏烟水库增加了对城区的供水量,从而导致供水不足,需要从大容山高垌水库引水,年均饮水量维持在4000万m3。其水质保持在Ⅱ―Ⅲ类。考虑到南流江水的水质逐渐变差,现已停止对城区供水,由此苏烟水库的重要性则更显得突出了,加强对苏烟水库的水质的控制,对周边环境的生态控制,控制来水的流量,对引水渠周边环境的监测以及对库区有效水源地的保护都显得非常急切。
目前的水源集水量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苏烟水库、高垌水库以及东西两渠集雨面积共计也只89.17km2,三个区域集水量年均为8000―12000万m3,由1995年到2000年,到2005年的资料可以看出,入库水量由4708.5万m3降低到2550万m3,可以看出整个水系统出现了比较的供水危机,需要尽快出台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来水的不足与企业的用水量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供水不足的问题与水库的蓄水是直接相关的,蓄水的质量无法保证的前提下,是有效供水量降低的直接原因,加快对水源地保护是苏烟水库的重点项目。
一、人工湿地和生物浮床
(一)人工湿地净化污染物
根据自然状态模拟出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系统是苏烟水库的一道保护防线,在湿地内种植一些植物来缓解污水排放速度,这些植物的繁殖力较强,对磷氮的吸收力比较强。一方面,植物可以对污水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吸收,促进植物自身的生长,起到了过滤污水的效果,另一方面,大量植物的生长,阻碍了污水速度的过快流动,起到了对水中有害物质的进一步阻挡的效果。
苏烟水库的水源地保护工程建成并投产的湿地部分面积达到了6.3亩,在苏烟二库区域内的人工湿地上,植物的长势很好,水库中央形成了一个人工绿岛,通过大双河基流引进的一些植物比较适应这里的环境,从实际效果来看,起到了吸收净化污水的效果,得到净化的污水经人工湿地植物过滤后再排放出去。
(二)生物浮床。
生物浮床技术利用植物的特有吸收功能,对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因子进行吸收,抑制有毒物质的扩散。人工培育的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水葫芦、旱伞草具有净化水质的效果,对水体的保护比较有利。苏烟水库在实行生物浮床技术计划过程中,原计划建设生物浮床6670平方米,实际完成9600平方米,这对于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十分有利。
二、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一)生态修复
对于保护区的生态修复,要按照水源地的保护要求,在整合基本生态系统之后,确定要开工的工程项目,确保水生生态、库滨生态、陆域生态几大生态系统的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矿山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继续加强入库支流的综合治理工作。以此确保保护区内的生态修复。
完成区域内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完成区域内三产业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治工程;安全防护工程;保护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以增强环境管理能力,提高预警与快速反应能力为目的,建立并完善环境监测监管网络,保障苏烟水库水环境安全。
(二)垃圾处理工程
城镇化导致了污水的处理不能及时,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对于水源的污染相当严重,必须尽早的开发新能源以替代非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强和构建水源区域内的污水排放系统,加强和管理好垃圾处理网,对于城镇的发展应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社会资金和能力的使用,以此改善水环境,加强对污水的控制能力。加快推进保护区内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置设施建设,在保护区内23个村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系统,主要工程包括:配置垃圾收集箱1725个、垃圾收集车15辆、垃圾中转站14个,同时,对其河道进行统一垃圾清理。以彻底解决这23个村的生活垃圾污染水源问题。
对水库水环境污染较重的4个乡村(以营盘村、温道村为代表)建集中污水处理系统,选用合理的、经济的污水处理工艺对当地的生活污水进行试点处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竖碑村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最大限度削减由生活污水造成的水库污染负荷,改善村庄环境质量,改善改善大伙房水库水质。
三、加大执法力度及监管
(一)加强大容山林区资源保护和管理
考虑到经济林的弊端,应该禁止速生林的栽种,增强和更新水源涵养林的补种,对于砍伐树木的做法要坚决予以严厉的监控和打击。加强对林区周边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对于木材加工和营运方面的业务需要有合法的来源证明,自2009年,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1起,收缴木材49.7立方米,处理违法人员15人,警告教育80人。制止村民砍伐高垌、龙门、佛子湾水库区的水源林70多人次。对于荒山要尽快的补种,加强对荒山的绿化工程改造,由此提高大容山林区内的植被环境水平,创造出更为适合水源清洁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加强水质水源监管
环保和水利部门每月对水质情况进行报告,通过现场水质取样来监测库区的水质变化。由水质变化的动态监测来确定是否对形成水质污染的企业的进行调研,事实清楚的情况,需要对相关企业的水污染提出警告和处理意见,确保水质在库区内能够长期稳定在较好的水平上。
参考文献:
[1] 孟盼盼,刘淑娟,蒋跃平. 人工湿地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