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方法;信用卡;风险管理;信用卡风险;定价措施

一、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概述

就信用卡本身而言,它是一种不担保品的消费信贷方式载承体。授信数量多、金额小、使用方便是信用卡的特点,就发卡机构而言它不仅是一种风险度较高的金融产品也是一种收益较高的金融工具。而信用卡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风险。因此,要相对信用卡的环境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想提高信用卡的利润,就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实现信用卡的利益最大化。

(一) 对信用卡风险的认识

信用卡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违约拒付的坏账,由于免担保、免抵押的信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数量,给信用卡客户带来了方便但也由于这种方式给相关发卡机构增加了坏账风险。

欺诈风险是指由欺骗诈骗所带来的坏账风险。这种风险大都是由于申请人采用虚假信息申请信用卡,错误的信息直接误导了发卡机构的判断,增加了信用卡的风险。要想有效的控制这种风险的发生可以从信用局购买相关客户的用户历史数据,并要求用户申请官方材料。

外部环境风险是对信用卡排除内部操作所带来的风险的概述,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导致信用卡用户失业等情况的发生,致使信用卡用户物理偿还信用卡内所欠的款项,这也会给发卡机构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发卡机构应随时主义经济走向,准确判断经济发展趋势,采取措施控制信用卡贷款额度,有效降低这种情况所带来的风险

(二) 对信用卡风险的防范措施

对信用卡的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通过严格的管理手段来进行风险的规避。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目前,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规避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强化和改进。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为信用卡风险的规避工作带来了极大程度的便利。使得对待新客户的管理上更为科学有效。

二、 对统计方法进行选择

置换检验是指:当样本量不够大时,在样本情况分布位置的情况下,用置换模拟出样本的均值分布,然后在进行比较,对数据样本a和样本b的总体数量相加得到a+b,从a+b中随意抽取a个值,计算出均值,然后重复此过程1000次,则可得出样本均值的分布情况,然后将得出的分布与样本a进行比较,再重复以上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假设检验。

以置换检验方法验证模型预测能力的实例研究考察置换检验的作用。

例:预测初中生是否能顺利升学。以学生的初中平均成绩极其所在学校是否为重点初中两个信息来计算学生的升学概率。数据包括1000个观测值和3个变量值。其中,Y=1表示升学,Y=0表示未升学,变量M表示学生的初中平均成绩与所有学生的总平均分之差,变量K则表示学校类型当K=1时,表示重点初中,K=0时表示非重点初中。将前600个观测值作为建立数据模型的数据集,剩下400个为验证数据集。

三、结束语

信用卡风险给相关的发卡机构带来了较大风险,为了尽量降低风险,由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置换检验法是一种较优的统计方法,可以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得到适应的运用。若是对置换检验法仍存在质疑,也可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 开云.商业智能技术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A公司开发C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例[D].复旦大学,2007. 3.

[2] 李建平,徐伟宣,石勇等.基于主成分线性加权综合评价的信用评分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2004,22(8):64-68.2004.08.016.

[3] 赖钧灼,刘斌,王桂文等.单细胞拉曼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酿酒酵母菌株的成分差异[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2):412-417.0593(2011)02-0412-06.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通过资信调查或者相关数据的收集经过分析判断之后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评价,对营销行为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营销已经从质量、价格与服务竞争转移到信用竞争阶段,企业在进行营销决策时必须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实现生产扩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为宏观政策所导致的风险,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产业结构转型也使得信用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基本环境正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国家与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会使得企业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最终导致市场营销行为的失败。但是目前阶段对于因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信用风险还无法实现定量预测,一般只能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即企业在制定营销决策时对于客户与企业所在区域的政策风险无法实现精准判断,同时政策的变化也会导致风险的可控性逐渐被削弱。

(二)企业内部风险

客户信用质量对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赊销中甚至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营销成功的标志是实现货款的有效回收。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要具有较为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承担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具体职责。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成立专业部门负责客户信用质量评估与信用风险管理。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看,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客户信用评估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认识与能力存在缺陷,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往往将工作任务下放到销售部门,而大多数销售人员并不会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调查,从而使得营销埋下了风险隐患。

(三)信息风险

信用质量评估与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的信息与数据,只有以真实数据为分析对象,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实现客户信用质量的有效评估与管理。因此,信息的真实性是决定客户信用质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则是保证信息真实性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企业如果无法获得有效的信息则无法实现对客户信用的有效评价。其次,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已经获得了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针对于现阶段导致企业营销中存在信用风险的具体因素,现阶段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一)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只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才能真正的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质量。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赊销将会成为重要的营销促销方式,而在赊销当中必须要通过客户信用质量评价与管理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用体系将会逐步完善,也会成为影响营销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则必然无法把握时展的基本方向,在未来必将被淘汰。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与管理组织与制度

针对于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在信用评估与管理方面还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基本状况,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与制度建设成为信用管理的重要任务。组织机构建设必须要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依据,但是必须要组件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全权负责信用管理任务,提高信用管理的专业性与有效性。信用管理部门内部还需要针对信用管理的具体任务设置不同的岗位,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避免问题发生时互相推诿责任。信用管理组织机构一般设二到三级职能岗位,存在岗位重叠设置时,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部门经理为信用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直属企业最高领导部门,下设客户资信调查人员、客户档案管理人员、信用分析人员、款项跟踪催收人员、信用申请受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时必须要以科学的制约机制为制度设计依据,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信用信息搜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决策制度、账款监督制度等多方面的具体制度。

(三)加强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在于获得准确的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信息获得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允许企业从海量般的数据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并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从而提高信用管理效率。现阶段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信用管理中。

三、结语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营销已经进入到信用时代,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新宇.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J].今日科苑,2010.

[2]何耀,唐清平.论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防范[J].中国商界(上),2010.

[3]陈莲芳,陈晓红.基于系统视角的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理论月刊,2008.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用管理 信用风险 “5C”原则

一、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概述

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中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合理的利用应收账款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扩大经营规模是企业常用的经营手段。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达到8 .2 万亿元, 较2011年同比增长17 .6% ,应收账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的效率、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二、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的框架

(一)选择适用的信用管理模式

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企业风险成因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先进适用的信用管理模式。

(二)进行必要的组织结构优化

进行必要的组织结构优化,首先需要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一方面使其在职能方面,能够弥补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现有缺陷,填补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漏洞。这样,信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各司其职、互补遗缺,满足了企业管理上的需要,达到风险可控的目的;另一方面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整合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资源,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经济高效地完成信用风险分析、应收账款管理等工作,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既不会像财务部门谨小慎微、缺乏客观信息造成客户流失,也不会像销售部门轻率冒进导致信用亏空。

此外,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掌握和评估客户资信状况, 对每笔交易的价值和风险进行独立的、科学的、定量化的审核, 并以此对应收账款发生和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

当然,现代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对信用分析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一个合格的信用分析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统计、信息检索、商法、民法、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及网络、客服经验、公共关系经验等职业技能。

现阶段下,大型企业可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小企业则考虑设置一名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掌握和评估客户资信状况。

(三)构建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管理工作流程

信用管理制度是指导信用工作开展的纲领,在建立信用管理有关制度之前,首先要了解企业对风险的取向,确定信用管理工作的基本行政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制度。

事前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信用评估模型、信用审核流程、合同审核流程等。信用评估模型是信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信用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信用评估的结果进入信用审核程序。信用审核完毕后,企业就可以进行合同会签,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信用条款),为未来的经济业务确定合同双方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事中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发货审批流程、风险转移制度、定期信用审核制度、信用条件(额度、期限等)、调整审批流程等。发货审批是信用控制的关键环节,只有具有信用审批权限的人员审批同意后,仓库部门才能据以发货,否则,企业信用管理的一系列工作会形同虚设。此外,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的同时,应根据风险转移制度的有关规定确定是否需要执行担保、保理、保险、抵押等风险规避措施。形成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后,企业要定期根据客户的交易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信用审核,根据审核后的结果调整信用条件是信用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事后管理制度一般包括:收款流程、争议解决流程、有关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等。制定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催款流程既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对客户的重视和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同时又可以向客户传递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使企业的款项催收工作成为一门艺术而不再僵硬、没有人情味。

(四)加强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没有奖罚并进、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的管理工作很难得到最终落实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非常关键,目前许多企业以DSO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DSO=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本期内的销售额X销售天数),信用管理部门只要降低DSO就从整体上既符合了财务部的利益(公式中分子降低),也符合了业务部门的利益(公式中分母提高),充分调动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三、基于5C原则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

(一)5C原则

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以及各个企业实际情况的千差万别,我国企业尚没有完整的、规范的信用管理模式可供借鉴。依据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总结归纳出的“5C”原则,用以建立我国企业自身初步的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现实和理智的选择。

所谓的“5C”原则,即:(1)品质(Character):指客户的信誉特征,包括:历史背景、股东情况、管理水平、经营能力、经营特点、市场竞争力、信用状况等;(2)能力(Capacity):指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3)资本(Capital):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如负债比率、投资额、借贷资本的效益等;(4)抵押(Collateral):指顾客或客户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做抵押的资产,主要考虑客户用以获得信用额度的抵押资产的可靠性以及保值性;(5)条件(Condition):指可能影响顾客或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行业状况。

(二)“5C”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

依据我们对“5C”原则的理解,可以构思信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管理控制环境,管理层对信用管理工作的全力支持,在全公司范围内加强风险意识并推广信用管理工作。

其次,需要客户信用评估制度体系的建立。

再次,作为交易的风险规避措施,必要的债权保障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就是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收账。

这个步骤下,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即:客户信用评估)。客户的信用档案需要随时更新,由专门的信用分析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客户信用分析档案的内容至少要包括:(1)客户的商业背景;(2)客户的其他供应商或银行提供的参考信息;(3)财务报表;(4)交易记录;(5)其他信息,包括庭审记录、客户实地拜访记录、网络报道等;(6)客户信用申请表;(7)客户信用评估表。

(三)建立客户信用评估表需注意的问题

客户信用档案的核心资料是建立《客户信用评估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主要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商业风险、公司管理、财务风险等方面;主要风险评估因素应具备的属性:1、可比性;2、对未来公司现金流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企业应针对所处不同行业确定主要的风险评估因素,以汽车行业、包装行业、电信行业为例,分别说明。

汽车行业 包装行业 电信行业

市场地位 多元化经营状况 经营环境

成本状况 品牌经营状况 公司策略和执行力度

现金流 分销渠道及价格的灵活程度 技术

流动性分析 成本效益及利润率 资本实力

融资需求量 财务政策和财务杠杆 发达或是发展中国家市场

公司风险

利润率

技术及特殊风险因素

银行/政府支持

此外,还要普遍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公司政策的严格性,国家、地区风险,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流动性分析,集团结构等。

确定主要风险评估因素后,还需对其进行细化,以包装行业为例,上述5个因素可细化为:

包装行业

多元化经营状况 总销售额

地域的多元化

产品的多元化

品牌经营状况 市场份额

销售额的增长

量化的品牌效应

分销渠道及价格的灵活程度 分销商的数量和控制权

成本效益及利润率 量化成本分析

税前利润

平均资产利润率

财务政策和财务杠杆 财务策略

财务杠杆

投资后现金流/负债

投资前现金流/负债

第二步,评估及量化风险评估因素。包括:质化的分析、量化的分析、行业分析、竞争者分析、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测试等。在这里需要企业采取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搜索、第三方提供、政府注册信息、法庭记录、新闻、媒体、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接触客户有关人员等方法获取尽可能充分、适当的相关信息,以利于利用相关信息进一步集成、分析后,管理层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第三步,对评估结果进行打分、得出风险等级。这里还要分为历史评级、预测评级。所谓历史评级,就是根据客户以往资料对其信用等级作出的客观评价;所谓预测评级,就是对客户未来将要与企业进行的交易等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通过建立《客户信用评估表》得到客户所处的风险等级,结合销售部门、信用部门的《客户信用申请表》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采集到的客户其他方面信息资料、企业以往与客户的交易资料等共同构成了客户的信用档案。通过持续丰富客户的信用档案,就可以为信用管理工作提供客观、详实的资料和信息。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应作为企业的主要风险管控领域之一,信用管理工作无疑是现代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不可或缺的主要措施。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全面实施信用管理,为企业稳健经营提供合理保障乃信用管理工作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鄢菊兰.浅谈企业信用管理中的应收账款管理[J].科技资讯,2006;35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范文第4篇

外贸信用风险是企业在外贸活动中,由于提供商业货币信用而债务人不能按期按量的偿还对该企业债务的可能性。据有关机构对我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

据调查,大多数中国外贸企业的逾期应收账大约为销售额的5%,而在美国,一般外贸企业被拖欠应收账或变成坏账的发生比例约是销售额的0.25%至0.5%。

此外,我国外贸企业平均账款拖欠时间长达90余天,远超发达国家水平(美国企业平均账款拖欠时间为7天),这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企业80%~90%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而欧美企业为10%~20%,理论上讲,我国外贸企业的坏账率应比较低。但事实相反,这表明,我国外贸企业存在的大量信用风险不仅是由结算方式引起的,而且是由于外贸企业严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导致的,这不仅意味着企业在经营中时刻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而无力解决,而且说明企业无法或不能正常地发挥信用能力,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起,境内所有企业都自动拥有进出口权,即进出口权完全自动放开,这意味着国内更多的企业将从事出口贸易业务,为了我国外贸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更加迫切。

二、外贸信用风险外部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并非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意外事故,以致有关当事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义务,发生意外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免除违约的责任。如地震、洪水、风暴、冰霜、火山、冰雹、泥石流等。

针对不可抗力,企业首先应将哪些事故构成不可抗力及当事人享有何种程度的免责等具体内容在订立不可抗力条款时作出明确的约定,而且贸易双方要及时办理保险。其次,我国若为进口方,在不可抗力发生后要及时向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二是政治风险,又称国家风险。它是指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或者企业从事经销活动所在的东道国政治制度的总体不稳定而对市场销售造成的不确定性,对于这种风险要以防范为主。要防范政治风险,首先,有条件的大企业可以在国外贸易对象较集中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办事处,掌握国外贸易环境变化的最直接资料。其次,要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对防范政治风险的积极作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政策手段。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涵盖了出口企业难以抵御的政治风险。

三是贸易纠纷。在外贸企业信用销售中,贸易双方由于对合同中的某些条款有分歧而产生纠纷,导致货款迟付或拒付。外销合同是出口商和进口商通过磋商后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买卖合同。合同签订不规范,会给合同执行过程发生贸易纠纷和出现收汇风险埋下隐患。同时还要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港口的惯例。针对贸易纠纷,首先,要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其具有全面的外贸知识和外销经验。其次,强化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规范的外销合同,合同用语要严谨、准确、前后一致,严格审查合同的各项条款以便使合同权力义务关系规范、明确,保证合同合理、完整和准确,还要加强公章使用的管理。最后,合同签订后,要妥善保存合同原件,保留与对方往来的信函、文件等,以备后用。合同生效后,应根据合同条款履行约定的义务并保留履约的所有证据。要保持合同顺畅履行,警惕对方变更合同条款的请求,更不能允许中间商的随便介入,中间环节越多,产生风险的机会也就越多。

四是客户蓄意欺诈。国外有些客户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不完善,外贸企业内部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又利用许多外贸企业急功近利的心理,肆意拖欠国际贸易货款,恶意欺骗。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统计分析显示,我国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起因结构中,有意欺诈的拖欠所占比重最大,达60%之多。国外客户欺诈形式多变,欺诈行为越来越具隐蔽性。针对客户蓄意欺诈企业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要做好客户信用存档,并就客户在贸易中的变化做好跟进调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和国际保理服务。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涵盖了卖方无力偿还债务或破产,买方拒收货物并拒付货款和买方拖欠货款等商业风险。在国际贸易中,国际保理服务针对赊销、承兑交单等非信用证交易方式的特点提供如下服务:对海外进口商进行商业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并根据出口商的要求确定进口商的信用额度;为出口商承担100%的买家信用风险;可以提供预付款;负责账务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追收,减轻出口商的业务负担,节约管理成本;可对新的或现有的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付款方式,以拓展市场,增加营业额,排除了信用风险和坏账损失。

三、外贸企业信用风险内部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是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2003年我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和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公司联合对全国近10万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我国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只有11.2%建立了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其中我国国内企业只有不到1%建立了信用监管系统。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政府,由于政府对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对企业缺乏积极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来自企业自身,由于外贸企业长期对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在信用管理手段上的缺乏和管理能力上的相对不足。培养和树立信用管理的意识。首先,在企业文化中加入信用风险的内容,使其成为员工的基本素质。澄清信用管理认识上的误区。例如,信用证虽属于银行信用但也可能产生风险,开证行本身的资信以及软条款都会威胁出口收汇;客户的大小、新老和客户所在国市场的发达程度都不是决定收汇风险的根本因素。其次,信用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外贸企业需要大量具备信用风险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业管理人才。外贸企业在利用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同时,加紧信用管理人才的培训,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等都应积极进行信用管理培训,提高企业各类人员的信息处理专业水平、调研能力和数理分析等信用管理水平。

二是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以及授信额度的确认和信用中期管理都没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大多数由财务部门来担当,财务部门缺乏信用评估和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且往往己经处于后期的追账阶段,由于缺乏前期的信用评估和中期的债权保障,财务部门的追账效率很低,往往采用消极的处理办法――拖延。“拖延”使很多原本可以收回的账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为坏账。据美国商法联盟调查数据显示,当逾期时间为一个月时追账成功率为93.8%,当逾期半年时,成功率为57.8%,而逾期两年左右时,成功率只能达到13.5%。针对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特定的部门才能有效地完成,让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介入签约―履约―货款回收整个过程。企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外贸企业应尽快设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领导、信用管理部门、业务部和财务部组成,定期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制定重大政策。信用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是:负责制定公司的信用管理政策,管理客户的信用档案、调查客户资信,授予客户的信用额度,对客户的货款进行跟踪管理、催收或委托催收欠款等。其次,突出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制约作用。业务人员所涉及的客户应由信用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再次,建立信用风险责任制,改善应收款项的考核管理。明确规定信用管理决策人员、信用管理专职人员、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等相关的信用风险责任人在信用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并采用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促使这些人员认真行使职责,合理确定考核指标。

三是信用管理方法落后。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国外的信用风险控制的技术很多,我国外贸企业可以借鉴和引用国外先进的、成熟的信用风险控制技术,组织电脑信息中心开发或委托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出适合本企业使用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针对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操作中各种措施需要配合使用效果才会更佳。而且在实务中问题总是在变换不同的方式,企业需要不断的更新其分析控制技术。信用风险是外贸企业不可避免的,信用风险管理也是必需的。

信用管理风险的方法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我国的经济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格局中,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国内企业缺乏信用风险意识,盲目追求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而无序放账造成企业间长期大量拖欠债务,因此在国家大力建立和完善信用体制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应该加紧步伐发展内部信用管理。

1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广义的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授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本文探讨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是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传统的企业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学的—垂耍分支。从企业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企业信用管理就是通过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做出评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进行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产生的应收帐款进行管理。

2我国信用管理现状

2.1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国内外关于信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文献有很多。如:国际上的~w’ro的基本原则》、《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服务贸易总协定》等;国内的《合同法》、饭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我国硎法也对诈骗犯罪行为处以刑罚和规定。

22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问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水平低下,欺骗贸易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目标发生偏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信用管理。

2.3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企业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问题上职责划分不清,相当多的企业是由销售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做信用管理工作,其根源在于这些企业没有设立—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没有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2-4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信用管理包括资信调查、产品赊销、应收账款收付。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以上环节上还存在很大不足。资信调查的内容包括贸易对象的政治状况、资信情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等。由于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些信息,势必增加贸易的风险。信用管理的方法不当、技术落后,使企业产品赊销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赊销风险缺乏客的估计,造成我国多数企业面临严重的”债权’危,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3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迫切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范的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信用已成为当前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总是伴着风险的发生,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随时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我国企业IFII用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4.1树立正确的企业信用管理瑰念,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是企业力口强信用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在企业上下树立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形成企业独特的信用文化,并将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

姐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测i和落实权责对等的业务流程。目前国内大型内资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设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个别企业虽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信用控制措施一如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不予发货、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不仅要看合同金额更要看收到的款项等。但是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由销售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在信用销售上缺乏有效的控制环节~,而传统的信用交易之所以存在信用风险的隐患,就是因为缺乏控制环节。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的控制环节应该由事前预防、过程管理和事后处列组成。事前预防包括搜集客户的信用信息和实时关注,对客户进行信用的评级,然后根据客户的价值和市场竞争环境,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将信用销售的审批权利和对应收帐款追讨责任归人到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员工,有利于实现权责对等,风险到人;事后处理握岁寸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的盛刹空,对逾期贝蜷歌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此外为了保证流程的落实,企>J立该设立完整的信用管理操作规范和业务说明,确保员工对了氰用制度的理解,把工作落到实处。信用管理部门是现代企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职能部门。

43提高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素质。合格的信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强化企业信用管理的基础,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信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位能力a招聘、吸收符合信用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合格人员到信用管理岗位操作培训,使其能胜任本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b.制定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组织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后续培jlllo

4.4企业内部各部门角色定位。企业内部与信用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各自正确的角色认同有助于统一认识,加强内部协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经营规模及企伦目标等来i}i1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

对于信用管理部门,DSO(应收帐款变现天数)几乎是衡量其工作效果的最重要指标。DSO表示每_ o收帐款的平均收回时间。应收帐款变现天数袱当年年末应收帐款余韧当年总销售量)*365,即DSO=s AR/SALE)*365。对于销售部门而言销售量是衡量其业绩的主要指标,且销售量越高越好;对于财务部来说年末应收帐款越低表明其业绩越好;对于信用部门而言DSO是考核其业绩的指标,目越低越好,DSO要下降必须减少应收帐款、增加销售量。

45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是指以客户的信息资源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叻,法,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开发制度”、“客户信息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制度”等。客户资信管卫l堤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修订、完善,实行资信调查制度,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既可由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委托专门的征信机构完成。调查的内容包括:5以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客户与企业往来的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前景、客户自身的信誉、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