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体可供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可供性;新闻生产;关系与互动;媒介与技术;物质性
“可供性”是最先诞生并应用于生态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理论,揭示“环境”与“行为”的协调关系。智能技术应用下的新兴融合新闻形态给新闻消费的社会形式与社会功能带来了深刻变化,学界的研究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社会建构论)”和“社会化不足(技术决定论)”的两极对立,如何把行动的物质性与行动的社会性整合起来呢?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视角引入研究中。
一、可供性理论内涵与应用梳理
“可供性”最初是由生态心理学界著名学者吉布森提出,用于解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往我们看待周边的事物,总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这其实是一种割裂的视角,“可供性”告诉人们人与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实践的达成是建立在人与物的互动过程中的。
(一)可供性———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生态心理学理论
吉布森认为动物具有选择性地感知环境中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信息与动物的生存密切相关。生物感知环境不是通过它的本质,而是通过它能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此外,相同的物体对于不同的认知对象会提供不同的行动可能性,例如一棵树对于猴子而言就是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而对于长颈鹿而言则主要是食物的来源。可供性理论的具体意指引发了后续生态心理学领域的广泛争议。Turvey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将可供性理解为一种环境的倾向性属性。有学者对Turvey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可供性是动物—环境系统的属性,它并不涉及具体的行为。可供性是行动的机会,立足“关系”的理解认为可供性根本就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学者孙凝翔、韩松(2020)认为,吉布森的“可供性”是针对唯意志论和决定论对立的二元论的立场而提出的一种理论视角,既维护主体之能动性使之摆脱控制,又严格拒绝知觉中的任何建构性。可供性理论采用的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辩证但又不失敏锐度的认知工具,它在功能主义、个体能动与建构主义之间构建起一个关系性框架,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实践过程。
(二)可供性在其他研究领域中的使用
1.设计学研究美国认知科学及人机交互学者诺曼将可供性概念引入设计学领域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探讨日常用品的设计功能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在技术设计和人机交互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诺曼认为在设计学领域,人们以设计的方式来塑造物体和环境的可供性,区分了“通过设计提供的行动可能”与“用户感知到的可供性”,认为设计师就是要确保设计所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是容易被感知的。此外,学者Gaver提出用可供性的概念代替认知方法,认为可供性这一概念提供了知觉和行动之间的直接联系。他将可供性应用于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中,关注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基本交互,并认为一些隐藏的或错误的可供性会给用户使用带来负面影响,而这一概念对于改进设计、提升产品的交互体验具有重要意义。2.信息技术系统研究可供性理论对于解释人和环境之间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组织与技术、信息研究等领域中也应用到了可供性理论。有学者认为从现实主义或本质主义的角度看待可供性理论或对其进行关系性的解释,对于定义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学者Faraj和Azad将可供性定义为“关系结构”,强调关系的多样性,认为它不是技术或者人的单一属性或功能。学者Fayard提出物质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解释,同时承认可供性的倾向性和关系性,并且采取一个综合性视角来解释物质环境如何塑造实践,而不是决定实践。受到可供性理论的启发,学者逐渐意识到重点关注涉及技术的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孤立地关注技术,因此比起技术应用带来的可能性,人们更应该关注实践的可供性,例如交流、协作或非正式的互动。3.传播学研究随着社交媒体在全球的兴起和流行,“可供性”这一概念逐渐被传播学学者和媒介研究学者所关注,成为理解、分析媒体、技术与用户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概念,由此产生了可供性与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智能技术等相结合的研究。学者Schrock认为可供性理论为研究移动媒体类技术如何实现常规化应用并影响人类的交流模式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播可供性”的概念,以交流为中心,提出了移动媒体的四种可供性:便携性、可用性、可定位性和多媒体性。Rice、Evans、Pearce(2017)提出“媒介可供性”。潘忠党教授最早将可供性理论引入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并提出了分析媒介可供性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信息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有学者在反思和总结传播学界对可供性理论的使用后指出,不少研究对此概念的溯源或甄别不够,导致概念的混用或乱用,而可供性概念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技术特性概念化所固有的现实主义为技术决定论者和建构主义者关于技术和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辩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二、新闻生产的逻辑变化:扩展主体范畴,关注多重互动
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逻辑和规则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考察新闻的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过程,更要把握其所处的网络结构以及其中的各个主体节点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强调“关系”与“互动”的可供性理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研究,可以开辟更多的研究视角,为理解新闻生产中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与意义提供理论支撑。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转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工作的时空节奏问题、常规选题的变化、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常规消息来源的变化、模糊了新闻与事实关系的议题内爆等。作为新闻生产融合转型典型的中央厨房以及绝大多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生产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可供性理论启发学者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融合新闻生产机构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观察与深描,探究传统的生产理念、习惯和规则如何做出相应的调试和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又反过来对技术应用和新闻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此外,新闻用户、新闻工作者、自媒体从业者、技术人员、广告商、平台等都应当是独立的多元行动者,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国家、市场和技术如何对媒体融合与新闻创新产生影响?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应用如何导致传播秩序的变化?他们与其他主体之间如何进行互动、如何相互影响并带来最终的结果?如何建构新闻的真实性和透明性?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结合可供性理论进行探索的话题。
三、融合新闻的物质性讨论:促进理论创新,追问历史形态
詹姆斯·凯瑞的传递观和仪式观注重传播过程中信息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忽视了媒介的物质性。在近来的研究中,媒介物质性重新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学者孙萍(2020)在研究中指出,近些年社会建构思潮和智能技术不断勃兴,媒介的虚拟表征与意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但关于物质性的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而强调“关系”的可供性理论正是一种打破二元对立的理论视角。学者陈昌凤、仇筠茜(2018)也曾在研究中指出可供性理论有助于将技术、人及间性都纳入研究考量,打造出多元认同的意义空间。借助可供性理论关于融合新闻中物质性的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在技术、身体、空间等方面回应媒介化的现实建构问题,以促进更多的理论创新。此外,可供性的框架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追溯途径,研究者可以不再把技术呈现形式上的每一次转变都看作是对以往的根本性突破,任何一种技术形态都应该是历史性的,可以通过对人们的媒介实践和使用习惯跨时间段的追踪,打破宏大历史观之下的“新—旧”对立的格局。这有利于进一步印证可供性如何体现并融入技术,有利于理解新兴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新闻用户的个体价值:应对异化挑战,回归人本主义
在可供性看来,技术的应用为个体提供了“行动的可能”,个体能动的实践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当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传播的全流程,融合了多种媒介形态的“新新闻”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行动的可能”,新闻用户得以突破过去新闻消费的时间、空间约束,获取新闻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发生的实践,甚至在不断延伸感知的范畴和边界,以追求更好的感官体验。不过,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有代价的,每一次技术的进化都会提出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同时包含了善与恶。技术由人创造,应当为人服务和存在,人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技术及其引导下的实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强调动态互动性过程的可供性理论提供了一个思维视角,它关联用户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协作。从可供性的角度来看,用户不仅是内容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的供给者。环境为人们提供可供性,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一种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供性的理论视角对于了解技术的运作逻辑、技术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个体能够发挥的作用价值以及回归人本主义的终极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anesJ.Gibson.TheEcologicalApproachtoVisualPerception[M].London:PsychologyPress,1986.
2.FayardAL,WeeksJ.Affordancesforpractice[J].Information&Organization,2014(4):236-249.
3.孙凝翔,韩松.“可供性”:译名之辩与范式/概念之变[J].国际新闻界,2020(09):122-141.
4.DonaldA.Norman.Affordance,conventions,anddesign[J].interactions,1999(3):38-43.
数字化/社交媒体的多样化发展意味着公司要想跟客户、员工或者竞争者建立友好关系,必须使用多种多媒体平台,同时提供吸引眼球可供分享的内容。
他们必须使移动设备上的一切资源都可以利用。营销人员要做出明智的决定,在营销工作中,大数据的作用不应该只是“锦上添花”而应该是“不可或缺”。当然,也有人采用敏捷营销,他们研究怎样应对变化,而不是仅仅按照营销计划来开展工作。
那么,让我们对这些营销趋势做一下更深刻的观察,来看看营销人员怎样利用这些趋势
趋势一:员工宣传和社交销售
社交媒体出现之前,很明显你的员工就是你最好的品牌大使。脸谱网,推特和其他网站上的公共可见性使员工的观众成倍增加。
多年来,公司对员工的在线交流进行了多方限制试图控制在线品牌讨论。然而,营销人员意识到他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广泛性,今天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希望员工可以跟外界讨论他们为之工作的品牌。
随后公司开始进行拟定社交媒体计划,使媒介成为有价值的商业工具,用来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率。管理员工,让他们宣传企业,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成为品牌大使。
这里有三个最佳实践——或者说3个c字开头的单词,可以让员工宣传计划更有效:
便利性:你的员工品牌最大最有力的支持者。他们在工作中或者工作之余最有可能对公司进行或好或坏的评论。通过使用员工宣传计划,你可以创建一个中心枢纽,在这里员工可以轻松的观看,创建和分享内容。一个员工宣传平台甚至能够通过电子邮件提醒员工新内容的可用性,并且推送通知到他们的移动设备上。这样一个中心可以让你控制品牌在线管理方式,让你大幅提高品牌声誉和信誉。
服从性:即使你拥有责任感很强的员工,他们也有可能并不清楚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分享公司信息的规则,可能也不清楚哪些内容能够提高公司声誉,哪些内容会损害公司名誉。创建和执行社交媒体应用政策能够确保公司中的每个人依照规则做事,同时也为怎样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与品牌相关的话题交流提供了准则。一个出色的员工宣传平台能够让公司方便的安全的品牌内容以供员工分享。而且,在到社交媒体上之前,你可以对员工提交的内容进行审核和批准,这样员工们就能够知道哪些内容是可以的,他们在选择自己想发表的内容的时候就不必担心了。
信用:不管是通过转发推特,在脸谱网上进行评论,还是在linkedin上跟有影响力的人物建立联系,你的员工都在巩固品牌,帮助你跟潜在客户取得联系。他们有能力通过社交网络找到未被发现的潜在客户。这难道不是一个奖励分享内容的员工合理的理由么?创建一个积分榜,让员工积极参与竞争,推动他们跟潜在客户进一步的接触。为参与者提供奖励,奖励分享内容最多的员工。通过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的奖励,你可以激励他们,让他们为企业的成功投入更多的经历,同时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士气。这是双赢策略。
趋势二:移动和消费导向
移动设备不再是“第三个屏幕”。现在,它是最重要的屏幕,是消费者和员工进行互动的完美方式,不管这种互动是通过平板电脑、应用程序、社交媒体还是云服务来完成,都离不开移动设备。
移动处于公司应用的中央位置,今天的it消费导向是一场真正的社会变革。员工们越来越希望他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技术能够使工作简单、有趣,而且可以把这种技术体验应用到他们的个人生活中去。
带上你自己的设备这种趋势和政策,使移动设备得以进入工作场所。营销人员要想让员工、客户及时得到信息、分享内容、参与讨论,就要首先考虑使用移动设备,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趋势三:内容营销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消费者可以获得大量的私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产品价格、特性和竞争厂家。这些内容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每个阶段,影响着他们的决策过程。因此,营销人员在使用引人入胜的内容吸引消费者的时候需要注意策略、投入的精力和预算。
成功的品牌和公司创建可以快速生成内容的工具,使用社交内容中心,在这里按期更新品牌和客户创建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被阅读和分享
5年前,正值博客概念风行之时,《互联网周刊》曾以搜狐和雅虎中国的改版为引,提出“个人门户是门户网站的未来”的观点。时至今日,随着SNS社交网络大热、微博等社会化应用兴起以及移动互联网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走向成熟,传统门户的用户被分流情况越发严重,而这个观点放在今天来看,尤不过时。
7月3日,已经在广告收入上跃升门户第一的腾讯正式改版。在这次改版中,腾讯将门户、视频、微博等平台进行了深度整合。新版腾讯网依托腾讯7亿用户和极强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用户在腾讯视频、门户、微博以及社交平台等方面的浏览习惯与用户行为作为依据,在用户“一键登录”腾讯首页后通过“大家爱看”、“我的自选股”和“个人中心”等变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精准信息服务。
事实上门户模式或这个名词,主要是由1994年雅虎成立而形成的。在中国,门户一直是互联网公司争夺的中心之一。对于许多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观察者来说,早期三大门户时代的品牌影响至今尤存,以至于腾讯凭借海量IM用户推出的腾讯网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真正进入视线,这种“偏见”一直延续到2008年奥运报道大战之时才有所转变。
也许正是浓厚的产品基因,促使腾讯在门户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提前迈出了一步。
早期的门户主要通过罗列海量新闻满足用户对资讯的需求。然而随着Web2.0概念的兴起,社交网络的无所不在和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正在深刻改变每个人接受信息的习惯和路径,微博等新的媒体形态不断对传统门户网站发起挑战。与此同时,门户网站同质化严重、模式单一、缺少用户黏性的短板越发暴露出来。数据显示,当下美国用户在社交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为上网总时间的16.6%,而门户网站则为16.7%,二者的地位预计将在年内发生调换。这个现象在中国也将发生。
究竟下一代的门户会是什么样?或者说,门户这个形式还会一直存在吗?在周刊编辑部的讨论中,“个人门户是门户网站的未来”这一观点再次被提及,并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
概括地说,“个人门户”应该是一个理念上的概念升级,而不仅是产品上的改变。在这个论题下,无论是传统的资讯列表,还是新兴的基于兴趣推荐的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络都是表现给用户的不同形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是目标,而相近群体的阅读历史、搜索记录、爱好、点评等用户行为产生的数据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是基础和支撑。
但我们也要看到:
社交网络让现代人找到“精神家园”,同时社交网络也让现代人进入“灵魂坟墓”。人们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但在现实世界“脱网”的状态也越来越明显。
其实长期以来,基于网络弱连接的社交网络就已经凸显出种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社交网络找到了新的载体:手机。如今,在手机上玩各种社交软件早已不再新鲜,一方面是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入到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恐怕还有与手机号绑定的设置让用户感受到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换言之,运营商提供了一个安全、强大的底层账号体系。然而,拥有庞大用户群的运营商却没有好好利用手机号码资源,而是把精力大量用于传统业务方面,至今最具创新精神的也不过是些模仿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而已。
在我看来,大量的用户群本身就是巨大的金矿。只要用心挖掘,或许能产生比现有业务更大的效益。那么,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机会呢?
没错,就是通讯录。
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现代人拿起手机后常用的功能有哪些,但无论怎样,恐怕通讯录一定是排行最前的。既然通讯录是使用频次最高的“应用”,何不就通讯录做些改进,让它更加“智能”和“友好”呢?回忆一下,微信之所以能够与微博分庭抗礼,不就是依靠微信与手机号捆绑后造成的“熟人社交”更有吸引力吗?从人性角度出发,比起陌生人,普通用户也更愿意与熟人、半熟人在一起分享、交流。
社群是人类进化发展自然形成的社会现象。在传统社会中,成员通常根据爱好、生活方式、共同语言、交通方便等因素形成社群。互联网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交流。
但网络缺乏担保机制也是不争的事实,普通用户大多对“网友”心存芥蒂。缺乏安全感的社交更多像是在“刺激”、“娱乐”,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社交才会更有质量。因此,利用好通讯录入口,打造基于熟人体系的社交网络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把握通讯录入口的关键在于,建立运营商基于手机号码的核心账号体系——要知道,这可是多少互联网服务商梦寐以求的资源。
把握好通讯录,也就把握到了通讯录背后的用户,这不正好解决了运营商发愁的“存量运营”么?
很多时候,要解决问题,只需要换个思路。那么,运营商如何依靠通讯录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呢?窃以为,有以下两点可供参考:
一、打造基于“半熟人”的社交平台
有人说,互联网的吸引力来自于用户对未知世界、对陌生人的强烈好奇心,这也是QQ等传统IM软件大放异彩的主要原因。
还记得互联网发展初期,很流行的一种打字能力测试是你能同时和几个人聊QQ。在那个服务贫乏的年代,互联网基本可以等同于OICQ等聊天软件。
随着时间推移,网民们渐渐对基于“陌生人”、“弱关系”的社交软件产生审美疲劳,基于“熟人”的社交网络逐渐成长、壮大,Facebook、微信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我们不妨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半熟人”会成为社交网络的主流趋势?
不知道你有没有相同的经历,当我们面对特别熟的朋友和完全的陌生人时,我们的交流欲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在面对那些不太熟的人时,自己的社交热情才会被激发到高点。
正因如此,我可以断定未来的社交网络将更加注重“半熟人”关系链的确认,在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同时还将更加注重社交质量。而运营商拥有巨大的用户规模的同时,还拥有者用户的关系链(通讯关系)。这是天然的金矿。
也许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说这样不会侵犯用户隐私吗?
我的观点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往往最不好的一面也能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
二、打造基于个人的云服务平台
曾几何时,我们通过114查询某个机构的电话?曾几何时,我们通过95539查询航班信息、预定航班?曾几何时,我们通过10086查询话费余额、定制业务?
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尽管互联网大行其道,通过电话咨询服务或完成交易的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很多时候,人们更乐意通过电话完成交互,因为那样感觉更加安全可靠。基于这点,运营商完全可以打造更加方便的公众服务入口。
今后要查号,翻一翻通讯录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通讯录的公众服务号内,有日常需要的各种服务号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设置常用服务号(如:订餐号、快递号等)。更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坐拥用户数据的运营商还能够搭建基于个人的云服务平台。
此话怎讲?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都有擅长领域的人脉资源。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信息中介”。想象一下,这将是多大规模的市场!
如果说搜索引擎是信息中介的入口,那么通讯录完全可以成为服务中介的入口。在每个人的通讯信息中,可以增加相应的服务标签,通过云通讯录可供其他用户查询、搜索和联系。甚至可以学习淘宝,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在用户界面提供可查询的信用等级。
其实,无论是社交平台还是服务平台,通讯录要真正成为杀手级业务,只有充分发挥“平台效应”,才能显示出威力。也许会有人质问,现在市场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通讯录应用软件,也没看见哪个做得风生水起啊。
我的回答是:那是因为缺乏统一、开放、融合的标准,各个通讯录软件尽管提供着不错的服务,但在处理“互联”问题时,却显得缺乏变通精神。作为普通用户,接收一条带有下载广告的信息,客户感知一定好不到哪去。而运营商却能够真正从底层做到让服务“无感知”升级。
另外,根据宽带网供应商Sandvine的数据,Netflix在流媒体服务商中占据了互联网黄金时段下行流量的33%,这个数据高于谷歌的YouTube14.8%、Bit Torrent5.9%、苹果的iTunes3.9%、Amazon Video1.8%以及Facebook1.5%, Netflix成为互联网黄金时段的赢家。从2011年Netflix决策失误沦为“华尔街弃儿”到2013年重回巅峰成为产业先驱,短短两年时间,Netflix已从“美国人最厌恶的公司”咸鱼翻身,打败了最强劲的对手HBO,并重新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赢回华尔街的青睐,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Netflix是如何成功翻身并在新媒体领域突出重围的呢?本文对其业已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国内视频行业有所启发。
探索商业模式:从在线DVD租赁到流媒体服务
1999年,Netflix的CEO里德·哈斯汀斯(Reed Hastings)推出了通过邮件寄送的DVD服务,并且承诺无到期日和滞纳金,此举改变了美国人在周围实体店里租看电影的习惯,从而导致以前随处可见的影视出租连锁店百视达(Blockbuster)在2010年宣布破产。
随着宽带与即时点播技术的进步,在互联网上流畅的观看高清电影成为可能。在线流媒体业务出现井喷式增长,Netflix将业务转向了流媒体视频领域,凭借已有的用户基础和全新的商业模式抢得了付费视频市场的先机。
在战略转型的探索中,Netflix也曾遭遇重大挫折。2011年,里德·哈斯汀斯将该公司的业务一分为二:Netflix主营流媒体服务,Qwikster主营 DVD服务,并上调了包月费用。此举导致用户的不满,继而有80万用户流失和近12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在Qwikster品牌22天之后,哈斯汀斯意识到策略失败从而迅速悬崖勒马,宣布取消Qwikster品牌并新战略。
Netflix考虑了多种付费模式,最终决定在不增加现有会员额外费用的基础上,将流媒体作为在线DVD租赁服务的一部分免费提供,即订户花费7.99美元包月费就可获得Netflix的DVD租赁服务和流媒体服务,通过此举Netflix顺利嫁接了用户资源,获得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重新赢回了用户的支持。
改善用户体验
如何与用户达成一种长期的订阅协议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公司需要重视用户的长期价值,不断改善用户体验,做到“用户第一,盈利第二”。
提供高度个性化体验,不断完善用户推荐系统。Netflix拥有一个包含20000部流媒体的视频库,这个强劲系统可以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Netflix通过数据分析向用户推荐影片,不仅搜集用户使用其服务时产生的各种数据,还从第三方调查机构取得数据,并对Facebook或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不断完善推荐算法,使得推荐准确度越来越高。通过推荐系统进行影片推荐,并将用户引向未曾被关注的电影或节目。这不仅优化了各类影片的使用率,也有效发掘了用户需求。
Netflix能稳步发展,并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原因之一是它能为用户提供优秀的推荐服务,目前,用户选择的电影已有75%来自Netflix的推荐。不像其他传统的广播电视台或者有线电视运营商,Netflix通过数据分析与技术驱动向新客户推荐影片,而不需要等待客户提供大量的评级数据后才能作出推荐。
加强互动式体验,整合Facebook进行视频发现。Netflix意在整合一个视频发现的平台,未来的视频发现渠道将主要来自用户信任的信息源,如朋友的推荐等。
由于社交网络逐渐成为在线视频流量的重要入口,Netflix日前宣布其美国用户可以链接到Facebook上。与Facebook整合后,登录Netflix时,用户将看到链接到Facebook并共享内容的选项;这意味着Netflix用户可以向Facebook好友共享自己正在Netflix上观看的流媒体内容。人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往往存在着网络社交的需求,这些社交元素本身也构成了视频平台用户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平台的用户黏性,不仅依赖于内容也依赖于社交元素。用户在观看内容的时候,如果能够针对内容发表评论,并邀请其他人也这么做,事实上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以内容为中心的小型社交网络。从社交的角度看,视频可以增加社交的深度,展现出社交的价值。人们往往根据“人以群分”的原则构建自己的社交和人脉圈,与朋友分享感兴趣的话题。这对于视频的价值在于,内容的制作可以与社交圈的某类主题更加契合,这样的视频内容更容易找到目标受众。换句话说,具备社交要素的视频,更容易帮助上游的视频制作环节进行精准的内容制作,也有助于广告主更精准地投放广告。
独到的内容运营策略
扩充内容库,长尾内容盈利。Netflix每年用于电影和电视剧内容库建设的成本达到2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发生在内容授权交易上,从而解决用户对优秀内容不足的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通过会员对个人清单的填写以及系统的推荐让许多冷门电影进入了候选榜单,而这对于Blockbuster的传统DVD租赁店面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客户一般都是冲着热门电影去的。从公司的电影资源成本方面考量,热门电影的成本一般较高,Netflix公司通过增加冷门电影的比率,从而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数据挖掘需求,渠道定制内容。大规模的版权费用支出也不可能网罗所有的视频节目,仅依靠第三方内容供应不是长久之计。视频的核心竞争力是原创内容,这也是Netflix一直渴望涉足的。通过数据分析发行《纸牌屋》,Netflix高调进入原创内容市场。
数据显示,每天用户在Netflix上产生3000多万个行为,比如观看视频时点击暂停、回放或者快进,并且用户每天还会给出400万个评分,以及300万次搜索请求等,Netflix决定用这些数据来制作一部电视剧。
每次用户的搜索、正面或者负面的评分,这些数据都会和第三方数据综合起来分析。此外,地理位置数据、设备数据、社交媒体分享数据、用户添加书签数据、每次用户登录授权的数据以及每部影片或者剧集的数据,都会进入Netflix庞大的数据分析系统里去。
通过对2900万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得知喜欢BBC经典剧集《纸牌屋》的用户大多喜欢大卫·芬奇导演的影片,同时又喜欢凯文·史派西出神入化的演技,于是Netflix将这三种元素融合在一起,推出了由大卫·芬奇执导、凯文·史派西主演的政治惊悚剧《纸牌屋》。正如预期的那样,《纸牌屋》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并成为Netflix网站点击量最高的剧集。
影视投资一向充满风险,收视率、票房与投资回报率的可预测性向来很差,《纸牌屋》的成功试水宣告大数据分析正深入到影视剧的创作环节,Netflix在《纸牌屋》中的“大数据制作”,可能预示着影视制作行业即将迎来一个重要拐点。Netflix赢得更多订阅用户,从而制作更好内容的良性循环已经再度出现。
打破传统内容运作的“饕餮模式”。与以往美国电视剧播出模式不同的是,这部改编自BBC名作的政治惊悚剧通过在线视频网站Netflix播出,而非依托电视台;不是每周播出一集,而是一次性推出第一季全部13集的“饕餮模式”。
Netflix带来的不仅是一场家庭娱乐的革命,也是一场电视业的革命。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习惯,如今人们想什么时候看电影或电视剧,就什么时候看。这是全新一代的观众,是习惯于点播的一代,而《纸牌屋》正是为这代人度身打造的第一部作品。
构架云计算服务平台
“我们认为,技术是一种有力的工具,能为我们拥有的内容创造一种更好的、更加现代化的体验。”Netflix首席执行官里德·哈斯汀斯说道。
在线流媒体视频服务商Netflix每月的视频访问超过10亿次,Netflix的流量在峰值时,拥有全美互联网1/3的流量,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实例。但Netflix并没有自己的数据中心,2009年Netflix开始使用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服务,到2012年11月,Netflix把所有IT基础设施都转移到了亚马逊的AWS云端。
根据客户需求,Netflix的前端服务运行在500~1000台基于Linux的Tomcat Java Server和Nginx Web服务器上,存储则采用亚马逊的S3云存储和NoSQL Cassandra数据库服务器。所有这些服务都通过亚马逊AWS的三大可用云区,确保用户无论使用移动设备还是浏览器都能快速浏览视频。
虽然Netflix的云计算架构并不完美,但是通过将IT基础设施全部转移至云端,Netflix实现了IT架构的高度敏捷性和可用性:新功能代码能在数天内而不是过去的数月,在数分钟内配置并启用新的硬件而不是过去的数周,Netflix在公有云上构建了互联网上占用带宽最多的媒体平台,并快速成长为能够颠覆传统电视行业的互联网巨头。
多屏提供内容
Netflix不仅在自己的网站在线平台为会员提供即时的流媒体点播,还通过将流媒体服务嵌入微软的X box360移动终端,以不同于DVD光碟的方式走进人们的客厅、娱乐场所,以及我们所能想象的任何一个地方,让会员更方便快捷的享受Netflix的服务,从而试图改变人们观看电影电视的固有模式。有评论认为Netflix终将让有线电视成为历史,但Netflix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电视网,在其CEO里德·哈斯汀斯看来,Netflix的未来是成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一个渠道,或者是一个应用程序。
哈斯汀斯认为线性电视频道模式(linear TV channel model)已可被替换,可向多屏提供内容的新生应用是电视行业的未来。未来的电视模式是基于应用程序的点播,作为应用载体之一的TV已在变化,终端和技术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着流媒体的发展。
Netflix现在的成功,预示着高质量的付费视频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付费视频的需求日趋增大,更多的电影、电视剧、MTV都将在网络上被用户看到。用户支出的费用只有买DVD或去电影院的1/10,同时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再加上未来互联网电视的推动,付费视频的增长空间会非常大。与此同时,树大根深的传统有线电视运营商面对在线视频的剧烈冲击,也需要正视挑战,向流媒体领域和多终端扩展视频服务,不断寻求出路。
在线视频已经成为大视频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国内视频网站从异军突起,到独领仅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目前,国内视频网站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类YouTube模式,如优酷、土豆等;二是类HULU模式,如CNTV等;三是类Netflix模式,如乐视网等。国内视频网站在内容运营、盈利模式以及技术更新上与Netflix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国内的渠道市场一直在迅速扩张,内容运营也正面临新旧转型的历史机遇,并正在对产业链产生催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