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中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字文化产品;国际贸易;关税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数字化文化产品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税的征收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因此,应加大数字化文化产品关税征管力度,保障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数字化文化产品自身的独特性,其关税征管的难度比较大,这对数字化文化产品税收征管模式及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1.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中关税征收存在的问题
关于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中关税征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往,在对数字化文化产品的国家贸易进行关税征收的时候,对关税是否征收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并且尽管对关税征收保持统一的意见,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在技术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2)对数字化文化产品征收关税的成本要远高于对数字化文化产品所征收的关税所得。新技术出现后,在线视频点播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就给数字化文化产品的关税征收问题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尤其是付费电影的下载,如何对其进行关税征收更是存在很大的难度。以A、B两国为例,A国消费者通过服务器从B过电影网站上下载电影,并以电子支付的形式完成交易,这其中并未索取发票,因而A国相关部门对交易的发生与否并不知情。(3)不同国家对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关税征收立场不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不主张征收,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不征收关税会对自己本国数字化文化产品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2.世界贸易组织暂时免征数字化文化产品关税计划
一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对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关税征收问题都比较重视。1997年,经合组织组织的会议中,制定了适用于电子商务税务框架条件,提出了“电子商务:税务政策框架条件”的报告。1998年,世界贸易组织就与电子商务相关问题开始进行审查,并对数字化文化产品的关税征收提出了一个工作计划,即以电子传输方式进行贸易延迟征收关税。但是对于这一计划,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关税的征收存在分歧,但是发展中国家最终也赞同了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暂时免征数字化文化产品关税的计划,认为这一计划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然而关于永久性免征关税方面,相关成员都不愿意做出承诺。一方面,有的认为永久性免征将会导致相关关税永久丧失;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考虑到长远国家利益,只是希望通过暂时免征来获取发达国家更多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无论如何,在数字化文化产品关税征收问题上,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仍未达成一致。
3.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中暂时免征关税的弊端
暂时免征关税,从全局出发考虑的,既有利也有弊,因为暂时免征关税这一举措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既表现在发达国家,有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综合当前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来看,暂时免征关税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以电子传输方式进行的贸易所涵盖的范围不是十分清晰。目前,世界贸易组织各国对什么是电子交付并没有形成共识,各成员国之间对电子传输的理解存在分歧。因此,就导致了对数字化文化产品关税征管难度增大。各成员国具有不同的国情及对电子传输贸易标准的定义,并且在电子支付及电子传输中有不同的方式,所征收的关税比例和种类难免不同。因此各成员国制定的数字化文化产品及所征关税的标准具有差异,为保障各自国家的经济主体及利益,暂时免征关税也是难免。(2)暂时征税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达成的政治性共识不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援用。暂时免征关税从其名字就不难看出,该举措其实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无奈之举,是一个无法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得以强制执行的政治义务。(3)暂时征收关税在解决影响服务贸易歧视性原则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国际贸易中存在一定的贸易歧视、贸易壁垒,暂时免征关税的举措并没有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何实质性的作用。针对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进行暂时免征关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国际贸易中问题的爆发,并且正在制造新的贸易问题。因此,暂时征收关税存在很大的弊端,影响了国际贸易正常进行。(4)暂时免征关税在实践中并没有阻止对电子商务征税。从目前暂时免征关税的实践来看,以欧盟为例,认为数字化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不应该承担传统贸易不存在的税收形式,并不希望将电子商务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而增加新的税种。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导致暂时免征关税举措的实施难度非常大,且实施这一举措可能造成更大的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问题,对各成员国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经济主体、经济造成损害。
4.结语
总之,关税问题是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最为关键、最为主要的问题。数字化文化产品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处理好关税征收的问题,净化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贸易环境,及早提出一个能够长久解决数字化文化产品关税征收争端的举措,为构建一个可以预测的数字化文化产品贸易自由化框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雨微.数字化文化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关税问题研究[J].楚天法治,2015,12(7):191-192.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商标权和禁止不正当竞争权以及一些其它智力成果权等,是工商业活动中的标记所有人或者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它是人们以智力或者知识成果的方式取得的权利。
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意义
1.推动我国知识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产权经济建立的最主要法律保障,知识经济的建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正常运行的推动力,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主要体现在:(1)知识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知识产权进行保护;(2)知识经济的建立需要知识产权进行保护;(3)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知识产权进行保护[1]。
2.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知识产权。企业战略同知识产权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知识产权等同于知识资本的子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因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早已从本质上改变了竞争的意味,知识产权已经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创造新竞争优势和生产要素的基础,然而这种无法察觉的智慧创造活动一定会成为本世纪最具价值潜力的财产形式。目前,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占80%以上,已取代初级产品。然而,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我国主要依靠国外零部件进口,使用国外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做一些组装或进料加工的低技术含量工作。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低价格、低成本优势,主要是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和产业中体现。即使那些中外合资企业,核心技术仍主要由外方掌握,我国企业始终处于被动低位。倘若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仍然有很大被边缘化的可能性。所以,我国一定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
最近几年以来,科技进步飞快,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持续增强,依靠科技优势,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形成贸易壁垒的方式已经被世界各国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所谓知识产权壁垒就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口号,对那些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专利产品,和那些享有著作权的唱片、计算机软件、书籍等实行进口限制,或依靠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对我国进行不公平贸易。知识产权壁垒的实施手段相对隐秘,具有极强的歧视性和报复性。在国际贸易中面对世界各国跨国巨头的竞争压力,我国企业只有充分开发自己技术上的优势,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
三、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立法保护
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由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法律三个部分构成。专门法律主要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专门行政法规包括《商标法实施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专门行政规章包括《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等。除此之外,我国的刑法、民法、国际贸易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中也包含了一些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规定。我国在不断对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进行建立健全的时候,也根据某些特殊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应修改。另外,我国根据现实情况积极研究制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法规、新法律。
2.我国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状况
迄今为止,在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问题方面,我国仍然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在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上,我国仍未出台有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这个领域还是空白。对有关的部门法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平行进口问题的无法可依的状态。因为我国目前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体系中也属于低价位国家,因此我国并没有涉及到很多的平行进口的案件。但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和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的数量和渠道必然会有巨大提高,知识产权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就会变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了[2]。
四、完善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1.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面对着当今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大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是保证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参与到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会给先进技术的引进增加不少困难,但如果仅仅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放弃参与的机会,那我们将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迅速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所以,我国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从而以尽快与TRIPS协定接轨。
2.重视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运用
我国已经加入了WTO,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就要注意到TRIPS对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还要对主要贸易国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实践也要有一定了解,掌握他们的主要法律规定、立法趋势和法院的判例,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撞入知识产权壁垒的可能性。同时,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经营者,还要注意到进口的货物有没有侵犯本国专利权人的权利。如果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具有有效的专利权,还要在取得本国专利权人的允许之后,才可对该产品进行进口。
3.建立预警维权机制
专利预警机制的主要职能需要有:采集和分析与中国国际贸易相关的重要专利信息,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进行相应的专业处理;调查国内重要产品出口市场对该产品的专利申请状况,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调整情况,对中国一些出口产品进行遭遇专利侵权诉讼等一些贸易风险的分析等,还要使用设定某些的参数来完善预警系统。专利预警机制需要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商务部联合构建,并充分发挥两者的比较优势。同时,完善该机制还要建立与企业之间与政府部门以及中介组织之间即时信息沟通的渠道,确保信息交流的及时[3]。
4.开发利用自主知识产权
从国内创新同知识产权的关系分析,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直接引进知识产权;二是通过联合创新(即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产学研相结合)获得知识产权;三是通过自主创新获得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刘亚军,张念念.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的解读与启示——以利益平衡为视角[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4).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量的加大,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进入进出口贸易行业,但却有大量学生并不能直接进行业务操作。为此,国际贸易专业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实践与实验环节。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正是为了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当前,如何加强国际贸易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一、《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的特点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正是为了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
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多是通过外贸实习平台来进行的,比如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通过外贸实习平台让学生熟练掌握贸易进出口业务中交易磋商的各种基本技巧和各环节的成本、费用核算的方法;熟悉合同中货物的流转程序、国际货款的结算,了解成本构成、培养风险意识,从而让学生体验进出口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为学生就业上岗创造条件。
通过模拟课程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进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学习到贸易合同的签订方法和技巧、体验合同的履行过程,并培养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学习争端解决的办法。
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方法与手段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一般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进行,利用外贸实习平台的相关软件来实现。
(一)利用相关教学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是通过在网络上建立接近真实的国际贸易模拟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亲身实践。学生可以在虚拟的贸易环境中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工厂、银行等角色,进行广告、搜索信息,同业务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模拟交易磋商的全过程,办理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保险和索赔事宜,办理进出口报检、报关,通过各种商品的模拟交易来体验贸易流程,通过缮制单据、议付结汇、办理出口核销退税等来体验资金的结算过程,进而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利用相关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讲授方法比较单一,即使加入一些课堂案例,也难免使学生觉得实务课枯燥无味,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外贸实习平台软件的引进,使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外贸实习平台上进行演练,通过扮演进出口贸易交易中的不同角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贸易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增加学生的就业几率。通过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的实践训练,学生更加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增强了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理论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如何正确填写各种单据(包括出口业务中的报检、报关、议付单据,进口业务中的信用证开证申请),熟悉了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学会了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了解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学会合理地利用。通过在国际贸易仿真环境中的锻炼,让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为即将进入社会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也增加了就业几率。
三、《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综合性强,教学难度较大。《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其模拟过程运用到大量先导课程知识,如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而这些课程知识每个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有些学生英语水平太差,甚至无法看懂英文电函和英文单据,再者由于各校的教学计划不同,有些必要的先导课程却排在模拟课之后上,更降低了模拟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有一些学校为了加强其应用性,非国际贸易专业也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这些专业学生缺乏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根本无法正确理解整个国际贸易过程,其教学效果也较差。
(二)外贸实习平台具有局限性。外贸实习平台软件的运用,使得国际贸易业务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办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出口商、进口商、银行、货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检验等部门,在实验室的模拟仿真环境内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过程。但是由于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多是各高校花大量金钱引进的,而该软件多数仅安装在实验室内,学生只有在课堂时间可以进行模拟操作。由于学生对先导课程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不同,以及受实验室网络影响,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得到的实践训练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贸易流程,而学生又无法在课余时间运用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来加强训练,这就使得外贸实习平台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实践作用。
(三)课程成绩难以合理评定。通常外贸实习平台系统会自动给学生评分,其评分的依据有二:一是学生操作的业务数量或完成业务流程的程度;二是学生的财务状况。这种简单的评分方法导致学生业务操作数量多且能够完成业务流程。但是实际业务操作质量却较差,如学生单据填写不认真,该计算的报价不计算,只是随便进行报价;该进行的数量核算不核算,没有注意运费的节约;只注重完成交易必须填写的单据,而忽视了交易的本身,导致学生完成交易后对交易流程仍很模糊;有的交易完成后发现竟然是亏损的。而如果凭任课教师来弥补这些评分的缺陷,又会给任课教师增加大量的工作。
四、改进措施
(一)提高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综合性很强,势必要求学生对其先导课程的学习要更加用心,其中商务英语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对于像商务谈判等其他先导课程可采用课堂模拟谈判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谈判水平。必要时可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开课前对其先导课程的知识进行复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增加学生实验时间。改变学生只能在上课时间进行实验的做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模拟训练,以提高实验效果和外贸实习平台的利用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外贸实习平台建立在校园网上,让学生在校园、寝室等校内环境中也可以进入到实习平台进行模拟实验。
(三)改变课程评分方式。将学生成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贸实习平台系统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另一部分是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对学生出勤、上课表现、模拟操作准确程度等都进行考核,并以合理的比例记入平时成绩。因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并且要公正、公平的打分。两部分成绩的加总成为学生的总成绩,使学生的成绩评定更为合理。
(作者单位:1.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2.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办)
主要参考文献:
[1]杨芳,崔磊.试析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经贸,2010.3.
关键词: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国际贸易应用
选题背景;
20世纪60年代欧美研究学者首次提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国内研究相对较晚,自21世纪初以来,国内大批
学者纷纷开展此方面的研究。研究主要涉及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如何物色贸易伙伴、如何进行电子化采购、如何进行电子货物运输及跟踪、网上支
付方式、电子售后服务及交易管理网络化等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也面临着时代的变革。 然而,关于国际贸易运用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性,税收问题和法律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本文立足于交易程序的具体化,采用文献法,结合当前贸易形式,对交易中的每一步程序做出详细阐述。
选题意义
论文的选题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本文的研究涉及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安全性的对策,税收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法律问题的改革措施。在实践意义方面,研究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可以完善传统贸易存在的缺陷,使国际贸易更加趋于合理化,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的浪潮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 也给传统的贸易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 电子商务的兴起, 改变了国际贸易传统的运作方式, 冲破了国家间设置的一切障碍, 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它改变了国际贸易运行的环境、主体和经营管理的方式, 给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的分类:
1、推广营销:包括各类的关键词、邮件、广告、博客、论坛等等,这类营销以品牌推广为主,不进行实际的销售,但是为销售做好了打前站的工作铺垫;
2、经营销售:如淘宝(B2C)阿里巴巴 (B2B)慧聪 当当等等,不管批发还是零售都属于经营销售网络营销的范畴;
3、线上线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实际属于商务活动的一种,只是它跨越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将商务活动更加扩大化,商务速度和模式更容易进行。
电子商务的其他模式还有很多,比如策划营销、网络展示营销等等,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和创新。
2、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障碍
电子商务虽然在国际贸易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改变了贸易形态,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在电子商务应用的国际贸易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安全性问题。
以电子商务来开展国际贸易是通过网络来传输商务信息和进行交易的,这就要求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处理数据和交换数据要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互联网是一个开发的基本不设防的系统,它最初并不是为了商业服务,所以单靠原来的互联网安全技术来维护电子商务显然是不够的。
第二, 税收的问题
传统的交易模式,各国政府可以通过本身能够控制的要素来行使税收权。但是网上开展贸易更多的是无形中进行的,整个交易过程都是二进制,各国政府无法控制这种服务,这将使税收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要各国在网上制定出一个统一的税收政策更是难上加难,毕竟各国的财政收入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没一样。
第三, 法律问题
传统贸易模式存在着各国国界的问题,但是,在网络中,管辖边界不复存在。因此没有全球性的贸易法律来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网络贸易的虚拟化也使知识产权受到了威胁,网络的开发性和无国界行使网络上的知识产权很容易被人利用控制。
3、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第一,针对安全性的问题,由于网络技术实在是发展太快,各国对于它的安全技术已经跟不上它发展的速度,所以只有一方面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迅速建立起一种机制,联合各国政府出台网络安全法,规范互联网的使用,严惩破坏网络安全的犯罪分子。
第二,税收的问题,税后涉及到各国的切身利益,所以世界各国要加强彼此之间的研究和协调,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各国政府都能接受的税收政策。电子商务的贸易与传统贸易在本质上以相同的,都是在进行贸易,只是交易的方式不同而已,只是说各国在进行交易的时候要采取何种税收方式,如果采取传统的税收方式,而有采取的是电子商务的交易原则的话,则是不征收关税,显然各国肯定会采取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这样就会违法了税收公平原则,同时对传统贸易方式构成歧视。而现在国际上并没有对网络贸易税收做出可行的办法,现在只能暂时实行零关税,但不能永远都实行,在技术允许后再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第四, 针对法律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各国商定,制定出新的国际立法,比如说在经过国际许多组织研究后于1996年正式制定并颁布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最初只是为了给各国在电子商务中提供参考和选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商务示范法》极有可能演变成一部强制力的国际性条约。(2)是扩大司法解释权,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或直接制定适用于网络贸易的法律。但是,这也存在着缺陷,因为它极有可能动摇到各国的现存法律。不过如果网络贸易中的电子合同,电子单证能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使其能够与传统的合同等同的话,那么扩大司法的解释权也应该是可行的。(3)成立专门的中介机构,利用第三方网络来记录贸易的全过程,这对贸易双发都具有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刘建廷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08:56-58.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务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流程和内涵,主要包括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商品的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商品的运输与保险,掌握商品的价格、贸易术语、货款的收付、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内容。
二、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寻找客户、进行业务洽谈、签订外贸合同并能够正常履行外贸合同。国际贸易业务的涉外性,要培养既懂得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又具备较强英语沟通能力的贸易综合性人才,这决定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大多数有经济贸易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但只有一部分专业外贸类学校进行了双语教学。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英语水平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双语教学对师资、教材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因此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实际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目前来看,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不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一般在国际贸易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中开设,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专业英语也很弱。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听说能力不够,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时存在障碍。自身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能够形成较好的课堂互动,而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就缺乏兴趣,这给课程的双语教学带来了阻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目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较少
目前国内的双语教材的选择很少,以国内某些外贸高校的知名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为主,也有少数高校教师自编的校内用教材。教材大都比较偏重于商务英语方向,学习难度比较大,专业知识性降低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张素芳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是目前比较好的一本双语教材,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容易看懂,应用性较强,但是偏重于文字叙述,案例较少。再者,配套的教辅材料很少,课外相关参考资料也不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消化吸收。
(三)双语教学师资力量较弱
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教师需要搜集案例给学生讲解,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容易,因此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教师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但高校中能够担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比较弱,大多数具备了专业知识的教师的英语水平有有限,这限制了双语教学内容的开展,也是制约双语教学推广的一个因素。
(四)对教材的处理不当且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教材的选择很少,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授课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难度,不能很好的针对学生层次的差异来调整知识的重难点。有的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双语教学,盲目的加大英文授课的比例,这只能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常常都是以讲课为主,而且很多时候都在给学生翻译教材内容,而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不深入,把双语教学变成了专业英语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案例的讨论和交流很少,课堂的氛围变得很不好。
(五)国贸实务实践教学环节的英语使用缺乏
目前国内高校在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大都会采用比较多的英语,而实践教学中英语的使用严重不足,甚至除了必须的专业英语术语,基本不会使用英语实践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对双语教学的效果的检验,也不能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交流磋商的能力。
四、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英语的听说能力非常重要,只懂得专业的知识,不能熟练的掌握英语的技能是没有办法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教师要在双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意识到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的必要性,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要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英语交流互动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国贸实务专业知识英语大赛、分组英文讨论等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二)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合理处理教材
在教材有限的情况下,授课教师要广泛的搜集资料,丰富教材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课程的重难点、适当的降低课程的难度,增加实践操作部分的教学,使得学生愿意学、学的懂,并最终成为一门技能。
(三)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
安排教师去双语教学示范高校学习或交流,进行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还要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到外贸企业去兼职,直接参与外贸企业的业务操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以便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还可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实践教学课程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更能够符合岗位的需求。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国际贸易实务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灵活处理国际交易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要教师在教学环节要用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尽可能的选择典型的、具有实践代表性的案例。也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设定任务和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还要加强课后分组讨论和练习,师生还通过QQ群的方式交流,也可以通过Email contact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除了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还与学校在双语课程的激励机制的支持和双语教学课程考核的制度的完善有必然的联系。双语教学授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探索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作者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静:国际贸易实务课双语教学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0)。
[2] 赵楠: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高教研究。
[3] 杜娟:浅析《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