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生态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校园;环境;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99 -02
大学校园环境是由师生员工、校园自然生态系统、校园文化等因子构成的集合体,契合生态学关于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生态因子构成的整体的概念。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以生态学视角开展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是现代化大学建设不容回避的课题。
一、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学意义
以生态环境理论为依据,构建生态良好、宜教宜学宜研的大学校园环境,对推进环境育人和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生态学意义。
(一)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促进校园人际和谐
生态环境理论认为,人是环境的核心因子,是环境建设的能动因素,只要尊重人、关心人,发挥人在环境建设中能动作用,就能形成美好环境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以人为本,以体现制度管理的理性管理方式理顺干群、师生、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以体现人文关怀的非理性管理方式营造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氛围。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校园人际关系原则,引领师生教学相长。从而使大学校园环境成为人际和谐的生态系统。
(二)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加强大学环保教育
大学环保教育是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大学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其成为师生员工的基本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加强大学环保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校园环境是师生员工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环境,是师生员工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师生员工进行环保教育的最佳场所,只要学校将节能、绿色、循环再利用等环保理念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必定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响应和践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建章立制、建立设施等,为师生员工环保行为提供便利,从而促使师生员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优化校园人文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等因子组成,自然生态环境是大学校园环境的硬件,具有基础性作用。人文生态环境是大学校园环境的软件,具有精神熏陶和文化教化作用。大学的主要功能是育人。“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是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大W校园环境建设中要注重对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对大学精神的凝炼和彰显。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大学生存意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核心。
(四)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的美誉度
大学美誉度就是大学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近年来,我国大学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越来越大,如大学间的人才竞争、生源竞争、教育资源竞争等都受到大学美誉度的影响。因此,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纳入到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将清洁、绿色贯彻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中,使大学校园环境具备“天人合一”特质和“原生态”品味,具备静心治学和专心执教的条件。从而树立大学校园环境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学属性
生态学本来是研究生物物种、群落、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但随着学科的融合和发展,生态学理论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环境研究。就大学校园环境而言,它是社会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构成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同样具有生态学属性。
(一)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系统属性
生态系统论认为,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一整体内,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大学校园环境是由校园自然环境、师生员工、校园文化环境等多种因子构成的统一整体,就大学的育人功能而言,大学校园环境各构成因子具有育人功能的一致性,并因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发挥着各自独特的育人作用,从而共同维持大学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由此看,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系统属性。
(二)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物多样性属性
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它包括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多样性。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其内部构成因子同样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从多样性角度看,大学内部有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等不同学科和专业;有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后勤职工等不同工作人群;有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职能区域;有自然、人文等不同小环境。这些不同学科、专业、工作人群、职能区域和小环境体现了大学校园环境构成因子的多样性。从差异性角度看,大学校园环境各构成因子的意涵、职能区划以及工作人群中个人的能力水平等都存在差异,从而体现了大学校园环境构成因子的差异性。
(三)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群落竞争属性
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是从生物群落竞争开始的,在生物群落竞争中,适应环境的生物,就能得到生存与发展,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被环境所淘汰,从环境中消亡。这是生物进化的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同样具有群落竞争属性。从社会环境看,大学之间存在着优质师资、优质生源及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竞争。从大学内部环境看,各学科之间、职工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学科竞争表现为学校对优势特色学科的扶持和政策倾斜。职工竞争表现为竞聘上岗。当前,国内大学在用工上普遍采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聘制,这也顺应了“优胜劣汰”的生物群落竞争规律。
(四)大学校园环境具有生态平衡属性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构成因子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化的协调状态。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生态系统,其内部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师生员工、学科专业等不同因子,虽然位置不同、职责各异,但由于培养人才的目标一致,使得彼此之间都具有关联性,并不停地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大学校园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发展就是大学校园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不等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被动平衡,而是按照生态平衡规律,充分发挥人在改造环境中的能动作用,促进大学校园环境良性发展的主动平衡。
三、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生态学路径选择
所谓生态学路径,就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来开展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大学校园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环境问题。选择生态学路径对大学校园环境进行建设,对社会环境治理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
(一)以物质循环理论为依据建设生态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
物质循环理论认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完整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结构,可以自我完成从生产到消费再到分解直至再生产为特征的物质循环功能,使整个生物圈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状态。将物质循环理论应用于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良好的环境建设效益,从而形成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的“生态大学校园”建设体系。物质循环、再利用是当前国际社会通行的新型发展模式。建设生态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是面向物质循环、再利用的。
(二)以生态平衡理论为依据建设统一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
生态平衡理论认为,生态系统要维持平衡就要有效协调各构成因子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行系统整合,使生态系统形成持续的生命力。由此不难看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就是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也是追求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过程。因此,建设统一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要注重协调和解决校园内各种矛盾。当前,大学校园环境面临的矛盾中既有人与环境矛盾,也有人与人之间矛盾,既有机制造成的矛盾,也有技术性矛盾。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不能回避这些矛盾,要以理性的管理制度建设为载体,以非理性的人文关怀为方式,协调、化解各种矛盾,使大学校园环境成为统一和谐、充满朝气的生态系统。
(三)以生态安全理论为依据建设平安的大学校园环境
生态安全理论认为,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对任何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灾难。也就是说,任何发展都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进行,不能以牺牲生态安全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建设平安大学校园环境的核心是保持校园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为此,学校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要建立保护人才资源、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顶层设计及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第二,要抓好防止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严格节能降耗、加强校园环境的自净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植绿和披绿建设等生态安全建设项目的立项和落地生根。第三,要抓好生态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营造校园生态安全氛围、提高师生员工维护校园生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四)以G色环保理念为依据建设绿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生态学视角的“绿色”,象征着生命和生态文明。对环境而言,“绿色”是保持生态平衡,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建设绿色大学校园环境,要以实现大学教育功能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导,在并将其纳入到日常管理中,通过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营造环保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员工环保素养等方式,促进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推进校园环保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大学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等都具有切实要求,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贯彻落实到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中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大学建设的方方面面。只要学校强化理念引导,注重建立顶层设计、协调推进机制,积极推广节能、降耗、减排等新技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就一定能建成生态良好、统一和谐、平安、绿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07).
[2]余浩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06).
[3]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3,(05).
[4]韩英英.浅议绿色校园环境的建设与评价[J].环境教育:绿色学校,2002,(03).
[5]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04).
[6]王成平.谈和谐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6).
[7]孙孔懿.学校特色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生态化教学 教学改革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育为提高学校四六级通过率、应付考试,忽视了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破坏了以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本的课堂生态教学环境。
二、“生态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陈坚林(2010)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引申到外语教学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外语教学生态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外语教学生态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引申到外语教学,确切地说,就是要综合研究外语教学的生态系统,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生态位现状及其发展与变化,探讨如何维持教学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洪世梅认为:“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既符合英语语言的本质功能,又符合生态化要求人才培养定位,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应用型”体现了生态理论中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调适的“和谐”。
20世纪初,Tudor(2001)出版了《语言课堂之动态性》,Leather(2003)出版了《语言习得生态学》,标志着生态课堂教学理论体系形成。左焕琪(2007)的《外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一书,初步涉及外语课堂生态教学环境问题。范国睿提出,神态学的基本精神是系统、平衡、联系;根据生态学的胜汰原理,大学外语课堂系统的资源承受能力、环境容纳总量在一定的时空内是恒定的。Prabbu(1987)将语言课堂活动分为四类:一是以语言规则为教学核心的课堂活动,二是以语言形式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三是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结合语境、语言形式开展的课堂活动,四是利用实践过程重构语言意义的教学活动。
三、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各生态因子较之传统教学,在如下方面发生了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课程设置、师生角色和生态环境等,从而引起教学系统原生态平衡有的失调,例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的失调;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要求的失调。因此,如何处理并解决这些失调现象,优化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生态,以协调各因子间的关系,使教学系统重新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笔者调研了本校大学英语教研室采用的对策。
(一)开放“生态环境”,全方位打造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武汉轻工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中心是学校最新兴建的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外语学习与语言技能综合训练基地。该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中心,构建个性化的满足生态化教学的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为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中心每天下午两点至四点,每晚六点至九点向全校大一、大二学生开放,安排不同英语教师值班,及时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每两周一次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集体布置作业,实现学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学生通过网络完成教师布置的视听说学习计划、四级听力学习任务和自由点播。同时,网络自主学习的考核评估很客观,每学期,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数占期末成绩的百分之十。这种良性的基于网络的生态环境,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为主体”的多层次、模块化的教学体系,立足“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本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生态内容”,建立合作反思模式的教师团队。
为进一步开放“生态内容”,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拟建立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每学期定期举行教学观摩、公开课展示、教学评比活动让教师之间公开观摩、互找差距、发现亮点,并进行教学反思,即观察课堂―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设计可选策略―将计划付诸实践。以公开课《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单元“A Test of True Love”为例,教师集体备课,导入为一首Taylor Swift的英文歌曲Love Story,讲述歌曲中涉及的人物Romeo和Juliet的爱情故事,并介绍英文诗歌Red,red,rose。这种教师团队的合理定位、多元配合、分工协作、交流反思的教育模式,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确保了教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放“生态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院对2013级新生进行了生态化教学改革,包括:讨论课和讲座课。其中讨论课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分工,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取得优质、高效的生态课堂教学效果;讲座课围绕英语学习策略、英语词汇、文化翻译和演讲技巧四个方面展开,这种生态课堂真实、自然、和谐,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态情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高境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
(四)开放“生态形式”,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人文生态这一教育理念,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丰富第二课堂,武汉轻工大学举办了与英语相关的大赛活动。例如大学生词汇达人大赛和大学生口语风采大赛,词汇达人大赛在全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初赛和决赛,激发学生记单词的热情;口语大赛包括演讲、辩论、提问等环节,广大学生在台下参观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四、结语
当课堂教学不再“等同于完成教材上的内容”,课堂教学活动不再主要是“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课堂教学的功能应该发生哪些变化(束定芳,2011:5)。建构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优化模式,强调学生是这一模式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教师、教学要素、信息技术、环境等因子在适宜的生态位上发挥作用、协同变化,通过系统内外各因子间循环往复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原则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生态位、自组织和群体效应原理发展学生种内关系,关注其生命成长,以促进种群的良性发展;根据共生协变和限制因子定律,处理好种间(学生群体、教师群体、信息技术等)关系,实现协同进化,达到兼容状态。
为实施大学英语教学优化模式,在实现教师生态位的拓展上,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激发内部动力,实现教师种群的生态化建设,从而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能对他人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失衡问题,使课堂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3]Leather,J&J.Van Dam.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4]Tudor,I.The Dynamics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age:Cambridge Universith Press,2001.
关键词: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可持续发展;黄帝文化园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49-04
1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
1.1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从狭义上指自然与一般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关系,同时也指生态系统上的完整性与健康水平的完整表示;广义上则是表示的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基本权利、生活安全、生活的保障来源、必要社会资源、经济与社会生态安全,从而形成一个人工复合型的生态安全系统。生态安全所阐述的是国家或者是区域范围内的:水、气候、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上的健康系统状况,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状况大小。景观生态安全研究基于对生态风险的评价与管理。原来早期的生态风险研究是从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生态毒理学,当前的生态安全则是开始注重生态系统及其以上的要求,试图通过以宏观上的生态学理论进来考量,讲述单一或者小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险问题相互联系,进行生态风险的评估,同时也从生态系统内的服务功能和健康作评价,注重过程的安全性和整w性,着重以功能过程上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1.2 景观安全
景观安全性如不完善,景观是不能够存在与健康稳定发展的,从而无法达到景观安全的需求,更无法称之为健康良好的生态景观。景观安全含义不光是表述景观的安全,更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景观,人为的因素在整个综合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在整体景观内安全感的获取,首要的感受就是对景观安全的判断。
景观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景观带给人的安全感,二是人为因素能否保障景观系统的持续安全发展,从而达到生态景观的和谐发展。
1.3 区域生态安全
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尤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完整性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问题的有力控制,并同时能够有效的持续完善区域空间的格局。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有效合理的综合性考量。同时面对生态系统的退化,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恢复,社会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共同都是对解决区域性生态问题的系统性回答。确保将不同尺度上的生态修复措施相互联系,合并添加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解决宏观生态问题能够保持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2)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通常上需要具有针对性与特定性,结合生态学理论,加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生态系统修复为基准。用于目前最为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解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与措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区域空间地域上,完善景观生态安全。
(3)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多由于大范围内的人类不合理的使用与干扰,应该重视小区域内的问题,并延伸发展到大区域大尺度的全球性问题上,重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修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目前生态保护的发展趋势。
(4)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合理的人为措施有益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2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为基本框架,并加入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结合的科学。系统论、等级理论、经济地理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共同构成了景观生态学。
生态安全格局的体现,是需要通过优化景观环境来得以实现。景观生态的优化,需要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都有一定了解,并分析不同的过程,排除对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过程,修复对生态过程有利的。这样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优化景观格局的方式方法是对景观的再建与恢复,主要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环,以迎进新的景观单元组,重新修复受损的空间结构,调整景观格局。
2.2 保护生物学
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他生物生存的干预也逐渐增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点。保护生物学是对保护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中地位日益凸显,景观规划上应提出多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建立国家性综合公园、生态自然保护区,建立核心保护栖息地,同时建立缓冲区以减弱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可见,面对区域景观生态环境问题,优化格局,从大尺度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性的完整,最终才能达到区域生态景观安全。
2.3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利益。当前社会某一种观念是追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总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理念不符合。针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应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对策。
2.4 恢复生态学
为确保生态系统内服务功能正常有序进行,首先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是整个生态圈内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也是自身能够合理的自我调节,应对危险自我恢复的能力。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目的是解决人类对资源使用与自身生存环境质量安全的问题,保证生态系统能够安全健康地发展进行。
恢复生态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系统的讨论,同时也是多层次的研究,如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非生物要素的恢复技术、整体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有人类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所组成的结构与功能过程的恢复。
3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3.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
(1)异质性原则。如何保证生态异质性的可持续问题,需要对异质性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地对生态破坏进行分类,确定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建设的层次,有序准确地进行设计与规划。
(2)针对性原则。深刻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确定干扰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合理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思路。
(3)综合性原则。需要对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进行考虑,使得能够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产生有利的影响。这需要进行合理的综合规划,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法则与技术,达到生态安全标准和格局的相互融合。
3.2 干扰分析原则规划
干扰分析能够对生态问题中的过程与原因进行详细的解读。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加直观。
(1)对干扰程度进行分类, 分为改变过程的、直接影响目标的、间接影响目标的和环境产生压力的类型,这需要在空间上进行定位并分析。
(2)以监测、评价和排除过程作为规划的主要目的,同时分析干扰的层次,以及组成景观层次、群落层次、生态系统层次等。确定干扰性尺度范围,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3)把社会经济文化的因素加入干扰分析中,这样更加有针对性。
(4)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性结合,保持景观生态的异质性,把不利于景观生态发展的排除,使得景观恢复中人类干扰能与安全格局相互发展。
干_分析的规划是将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体现,因对生态系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是个极其复杂而且困难的过程,而用干扰分析生态学,对影响生态安全因子的产生、经过、结果的分析变得简单清晰,所以能对区域安全格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3 格局优化原则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有完整和系统的框架,如下。
(1)背景分析。综合考虑区域当中的生态作用、景观生态格局空间关系、人文与自然过程的特点和相应的影响。
(2)整体布局。通过分散与集中的原则,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总体布局模式,用以满足生态规划的要求。
(3)关键地段识别。是在景观生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的部分予以重视,其中包括,生态中的关键点裂点、生物种群的生活环境类型、影响景观发展的重要单元。
(4)空间属性规划。通过生态的角度,对现实存在的景观问题和特点,用整体的布局与目标来对景观进行优化。
(5)空间属性规划。空间属性有如大小、形态、边缘宽度、长度等复杂的边缘属性;廊道的连通性、水文过程的多层网格格、河流通道的缓冲区、空隙的大小位置、道路廊道与缓冲带的位置为主的网络属性。景观格局优化是对环境生态问题,用景观的手段来解决的生态学途径。
3.4 预案研究
预案主要是针对未知的可能性进行某种探索,并且加以实现的方式途径,以系统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决策者顺利解决问题。生态规划上主要以“由上至下”或者是“由下至上”两种不同的方法。预案方法是通过格局优化与干扰分析的规划来实现的,相互影响促进,格局优化作为“由下至上”因子提出各种不同的预案的可能性;干扰优化则是把影响生态安全水平的干扰因子作为“由上至下”因子,提出能适合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需要。这两种因子同时对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规划的完美体现,从而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发挥出二者之间融合的特点与优势。
4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法是整合了格局优化、干扰分析与预案分析等方法,分为4个步骤进行。
4.1 景观生态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运用GIS、RS技术,对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功能分析,干扰源、频率、强度等特点与风险状况,区分区域生态景观问题与格局状况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与生物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功能问题的分析,生态系统中健康状况。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中,需要仔细研究。
4.2 安全层次设计与总体规划目标
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所得出相应结果,对生态安全的现实问题与状况进行合理评估,把先前的预案作对比,得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整体目标。区域生态安全规划的种类也各有不同,如以人类活动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区域,农业活动发展区域等,都有各自相应的安全指数。
4.3 预案设计
需要把干扰控制对策,社会经济文化对策,对生态功能修复对策相互结合,对将来不同情况下的干扰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保证在有利的干扰和不利干扰的变化中能够进行设计预案。研究中应采用预测模型,空间模拟等方法,对不同状况下所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对比参照,同时也应当对生态文化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等处在不同生态安全方面的预案结果。
4.4 适应性管理
主要是针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多样性,采取不断完善的理念,对区域内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案,进行适应性管理。第一步,应当对方案实施的效果展开分析调查,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包含有对动植物的评价、景观生态的评价、社会文化经济的评价、生态系统的评价,也需要对过程中的作用与之前的目标之间的不同做出评价,从中得出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反应到设计之中,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新问题,区域内的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区域生态规划中的设计规划的新发展等,都将经过监测和评估,在新的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案中体现。所以适应性管理是一个在不断变化、整合的过程,是区域生态安全设计的重要基础。
5 建立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步骤
5.1 “源”的选取
考虑搭配生态安全格局中“源”的确定,主要方式是把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或者区域看作“源”。在对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是单一的物种作为目标,也可以是某个需要被保护发展的区域,都是可以被认为是“源”。
5.2 阻力面的建立
人类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是被认为是对空间的掌控与覆盖的过程,然而要进行控制需要对克服当中所存在的阻力。阻力面就是反应人类对空间作用所产生影响的趋势。最小阻力面为模型,公式为:
其中f为未知的正函数,反映空间中任意一点的最小阻力与其到所有源距离和景观基面正相关关系[2]。Dij的是物种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所穿越的某景观的基面i的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某物种运动的阻力[3]。尽管f是未知量,但是(Dij×Ri)之累积值可以被认为是物种从源到空间某一点的某一路径的相对易达性的衡量[5]。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目前已应用到景观生态战略点的判别。
5.3 由阻力面来判别景观空间
根据阻力面的理论,对生态安全格局中发生的景观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活动、生物物种活动等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来判断过程中对哪些是景观生态安全有利的与哪些不利的,包含缓冲区、源间连接、射道和战略点等,划定各级的生态安全格局水平等级。
6 结语
区域景观安全生态格局的研究,不仅是对该区域自身生态系统上的安全性研究,也是考虑人类活动不断扩张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理论上,进行对不同级别区域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多层次的安全格局是对生态系统安全的多重保证。同时,随着自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也会有所变化与进步,管理思路也在不断适应新要求。这也是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现阶段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升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人类对于生态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管理的政策也在不断改变。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官紫玲.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肖 科.GIS技术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3(7).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生态平衡;生态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生态建筑”的概念在房地产开发商和大众传媒的的宣传而渐渐为民众所熟悉。生态建筑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并为这一新学科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二十世纪60年代,保罗・索莱里将生态学(Ecol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相结合,建立“生态建筑学”(Acrology)的概念框架,并指出任何建筑或都市设计如果强烈破坏自然结构都是不明智的,主张对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适宜的设计和利用,反对使用高能耗,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时至今日新一轮的全球生态热把生态建筑学再次推向了建筑学科的前沿阵地。
1、生态建筑学的意义及现状
生态建筑学是由于生态危机和建筑学发展危机而被推向历史舞台的,目标是通过平衡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创造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人工生态环境。整体有序、永续利用、循环利用、反馈平衡、有偿使用可以概括生态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是必然的,只是在远古和农业时代对自然的干扰较小,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至于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工业社会之后随着人类对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量索取,伴随而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气温变暖,造成了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生态建筑学的理想状态就是尽量把人类的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通过生态补偿性设计达到正干扰和负干扰的平衡。一方面,人类要通过对自然的索取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又不能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生态学的关键问题是探讨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套用到生态建筑学上就是人类建筑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平衡问题。理论界曾经以生态学思想结合建筑学科探讨过很多生态建筑学的可能范式。比如,从生态空间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来探讨生态建筑学的自然范式、以场所的概念来探讨生态建筑学的社会范式等。同时还涌现了很多基于材料学、节能、可再生能源等具体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建筑学的内涵涉及广义建筑学的范畴,涵盖从宏观的区域规划到室内环境设计的广度。
实际上传统建筑学并非完全背离现代生态建筑学原理,有些常规性设计恰恰包含了很多生态设计的要素。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所倡导的甚至被写入规范的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节能设计等等。但是现实是到处可以看到考虑一点生态设计的就打着生态建筑、生态园林、生态…的招牌。生态建筑学很容易就沦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标签或者是有些部门光耀政绩的噱头。因此,所谓生态建筑学就成为了一种理想或者说类似于人类自律的道德准则。什么样的设计才可以说是生态设计并无定论,资源零耗用和污染零排放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从现实角度来看把生态建筑学尽快更多地溶入到常规性设计中更加可行。考虑到人们的观念、科技发展、利益权衡等因素,生态建筑学的理想还任重道远。
2、生态建筑工程与使用
生态建筑工程初步可以归纳为10个方面,生态建筑的实质就是要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自然和人文生态交流量。利用现有技术和材料,在保证住宅安全、耐久、舒适的前提条件下,使新能源、新材料(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各种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可再生材料等)的利用达到一种合理的水平,排向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如温室气体、废水、固体生活垃圾等)应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上,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1结构活化生态工程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使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充分体现自然通风、采光、隔热、制冷、绿化、美化及其他生态工程原理对建筑结构的要求。
2.2能源利用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能源,降低对矿物能源的消耗。以太阳能供热、制冷及动力系统为主要目标,生物质能可考虑作为太阳能供热的辅助能源,推广和采用保温隔热技术。
2.3生态建材产业工程
生态型建筑材料主要指建筑材料来源的可再生性、本土化、易得性,建筑材料生产及使用工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无害化,建筑材料对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节能性、经济性、对内外环境设计的适应性等。
2.4生态智能系统工程
主要指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原理及信息技术设计的居住小区的通信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及服务系统等智能化综合服务网络。可按不同消费水平设计不同档次的生态智能系统。
2.5废弃物再生生态工程
垃圾处理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处理两部分,干垃圾收集到小区外进行处理,湿垃圾采用庭院式小型发酵装置进行处理,生产的肥料用于小区绿化等方面。粪便可采用大、小便分离马桶系统,使后期处理更方便、更节水。
2.6活水净水生态工程
采用卫生净水、分质供水系统,保障人饮用水卫生安全。设计雨水利用系统保证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采用无动力厌氧及耗氧结合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变静水为动水,死水为活水、污水为净水、废水为利水。
2.7景观生态工程
指建筑的外观标识性及生态空间的营造。如绿色空间和建筑绿化、动植物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营造、水景观和其它人工景观的特异性、外观的易维护性、公共空间的美化、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充分体现地域特点,与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建筑风貌和本土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独具特色。
2.8居室生态工程
指建筑内部的光、温、湿、气的控制,内部环境及设施的舒适性、无害性、方便性、经济性及生态合理性(内部的美化、绿化、自然性的体现,废弃物处理设施的优化设计)。
2.9土地恢复与再造生态工程
在小区引进城市农业和庭院经济,在建筑的顶层、中层及立面营造绿色立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占用土地的原有生物生产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对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补偿,为居民提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空间。
2.10社区生态工程
以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美学、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针对不同阶层和年龄人群的生态需求,进行社区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和管理。使人和自然、人和人得以和谐共生,使居民的生理、心理和文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使建筑工程和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环境间达到高度的和谐。
结语
生态建筑学的发展使很多生态设计已经融入到常规性设计之中,在这个过程的初期,政策导向和优惠扶持也许更加重要,例如对建筑节能产业的优先发展,形成人们自觉选择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荆其敏.生态建筑学[J].北京:建筑学报.2000(7):6-11.
关键词:生态;文化;城市水系;治理
1引言
大运河扬州段是有明确文献记载的中国大运河中开凿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长的运河之一,是大运河的发祥地和枢纽城市。扬州城池的变迁、城市水系的沿革变化,形成了复杂的大运河水域或水系。境内河湖广布,“水城共生”是其独特的城市形态。江河之水孕育了扬州的文明,托起了扬州数度繁华。水也影响了扬州人的生活方式,城内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密布,房舍多滨水而建、临水而筑,可谓“千户人家尽枕河、万户商埠向水开”,就连星罗棋布的宅第园林也是“无水不成园”。水与扬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
2扬州水系现状
现今的扬州既有过境的长江、大运河,还有境内的淮河入江水道(廖家沟)及古运河,这些大小河流在扬州城纵横交错。但随着扬州城市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加,多数河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少数河道甚至已断流。
城市水系的破坏与污染,导致了扬州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扬州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制约了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威胁到大运河及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扬州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到目前为止,扬州先后投入30多亿元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包括瘦西湖活水工程、瘦西湖水上游览线拓展工程、古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内河综合整治工程等。通过建设水景观,弘扬水文化,在局部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城市形象。
3水环境综合治理框架
城市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且河道整治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加之水系不活,局部地段截污不力,部分河道治理后缺乏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这些因素仍然制约着市区水环境质量的提升。
扬州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应站在高起点上,用生态理水的理念来规划治理城市水环境。根据城市水网布局,沟通内外水系,使扬州水网恢复纵横贯通;实施雨污分流,改善水系水质;治理水系周边环境,营造城市生态化水系景观,最终形成以江、湖、河为构架,“城水相依、水系相连、天人和谐、水清城绿”的水系网络。
3.1沟通城市内、外水系,形成“两外一内”相互贯通的水网
扬州有长江、淮河外江流经,拥有流域面积较大、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外江水系。同时,中心城区水道密布,形成局部的、成网状的内河水系。对内、外水系实施清淤、整治,修复水网河流生态,使其合理对接,形成互相贯通的循环水网,既可提高城市内部的雨洪调蓄能力,又可以实现引外江水源入城,为通盘考虑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3.2建设污水处理厂,切断城河污染源
建设高标准污水处理厂,完善市区污水截流管网系统,健全网络,同时实施雨污分流,确保工业和生活污水不排入市区河道,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消除影响水系质量的外部因素。
3.3疏河道、砌驳岸,修缮历史建筑,配植花草树木
按照生态理水的原则,运用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生态技术,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减少河床硬化,市区河道治理尽可能做到岸体平缓,采用通道式的多洞结构,以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加强水生、湿生植物、生态景观建筑的运用,保护城市天然植被,以满足生态园林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要求。同时,充分挖掘水文化,建设具有扬州古城文化内涵的滨水景观带,形成滨水景观网络。通过城市水环境的全面治理,达到有效提高水环境质量的目的,以彰显“水城”特色。
4水系统治理的生态化保护、修复措施
4.1根据水系功能采取不同保护修复措施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框架内,依据不同水系的功能和性质进行适宜的保护和修复,治理时充分挖掘其蕴藏的文化内涵,依托不同的文化积淀及周边居民生活习俗来体现其个性的景观。扬州水系依其性质可划分为以下四类。
4.1.1通航河道:长江、大运河
长江是过境河流,扬州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和重要水源保护地,按工程要求,加强江边滩地等湿地资源的保护,加强区域内河流污染的防治,营造清洁的水环境,为山东、天津等北方地区输送洁净的水资源作出贡献。
扬州段运河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之一。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千年的运河是扬州繁华的重要支撑,运河遗存水系在治理时注重保护历史风貌、文化特色和周边的历史遗存,突出古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城市特有的运河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并结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造运河文化公园,弘扬运河文化,将扬州段的京杭大运河打造成一条集运输、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生态长廊。
4.1.2集景式水上游览通道
沟通古运河至瘦西湖间的水系:古运河――古邗沟――漕河――二道河――瘦西湖――宋夹城河――小运河。将沿线南门遗址、吴道台、卢氏盐商住宅、大王庙、唐城遗址、宋大城遗址、观音山、大明寺等景点串连起来,形成两条新的“扬州水陆风情游”旅游线路,让游客饱览扬州名园胜迹和历代城池变迁。
4.1.3城区内河水系
“邻里漾船过,车马少于船”是水城扬州的生动写照。遍布城区的40多条、100km的大小河道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扬州对城区的大小内河水系进行全面梳理、统一规划、环境整治、绿化美化。通过实施严格的河道保护,采取清淤疏浚、植被绿化、控排截污、沟通水系等措施,有效改善河道水质,畅通城市“血脉”;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沿河建设水景广场、亲水平台、滨河步道和园艺雕塑等服务设施,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
4.2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每条水系虽各有特色,但都包括河床、驳岸、滨河绿化,沿岸基本都有历史遗存建筑、民居等,因此治理水环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保护与修复,以形成和谐统一的水环境人文生态景观(图1)。
4.2.1维护河床生态系统
河道与河床是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治理时以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对淤积不通的河道要进行疏通清淤,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动植物生存等要求,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利用河道宽窄交替,深潭浅滩交错,急流缓流并存的特点,在现有水生植物的基础上、增补大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葱,野茨菰、野生茭白,菖蒲、水生鸢尾、芦苇等),散点礁石,放养适量鱼虾,构建多条动、植物及微生物的食物链,创造能保持水质稳定的小生态圈。
4.2.2构筑驳岸生态景观
堤岸护坡是城市滨水景观的基础。驳岸充分考虑了河道类型和地域特点,因地制宜,运用石头等原生态材料,配置绿化,兼顾亲水平台和临水建筑小品,营造多样丰富的岸线景观,构筑岸边水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及环境,使之与堤岸上鸟类、昆虫类动物的觅食繁衍场所形成生态性和功能性兼顾的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根据内外环河流的差异,堤岸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外环河作为水上交通要道,其驳岸长期经受着河水的冲刷,植被不易生长,但全用混凝土既单一又不利各种动物、微生物的生存。在治理时改变以往直立式的驳岸,采用“生态航道”模式,增加具有层次感的阶梯平台,使其不仅有平面效果,还有凹凸有致的立体效果;在斜坡面、堤顶等处,根据地形、地貌进行绿化和园林景观设计,营造生态护坡。在确保通行安全的前提下,保留航道两侧天然的芦苇,使其成为河道中一个景观。
内河一般都较为狭长,两边多为居民住宅,堤岸面积有限,主要是采用立体式石砌生态护岸技术,丛植黄馨、金钟花、迎春、野蔷薇等藤本植物遮挡固化的石驳岸,点植桃花、木芙蓉、夹竹桃等花灌木,同时配植柳树、枫扬、刺槐、楝树等乡土树种形成优美的天际线,营建滨水生态景观。
河堤驳岸上种植各式各样的绿化植物。按照植物的耐水性,由近及远栽种在驳岸上。如垂柳、枫杨、乌桕等亲水树种,草坪采用耐瘠薄和践踏的马尼拉草皮,其耐寒性和抗旱能力都很强,且病虫害很少,观赏价值也高。
通过恢复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可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提高抗洪强度,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
4.2.3营建滨河绿化风光带生态景观
滨河绿化带是城市水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水体保护、岸堤稳定、气候调节、环境美化和旅游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一些河道的很多原生态植被已被破坏,生态结构较为脆弱,基本呈现为“夏绿冬枯”的植物景观,在修复、营建时,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小品等,形成群落稳定、季相丰富,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和谐有序,且能互益的生态系统,使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融合,达到生态上具有科学性、布局上具有艺术性、功能上具有保健性的景观效果。
滨河绿化带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对于处在扬州城市居民区附近的内河,如邗沟、漕河、二道河等,规划设计首先考虑为附近城市居民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在河道风光带公共绿地空间中,临水面安排适量的小型广场、水上廊桥、观景廊架、亲水平台、河滨散步道、河滨自行车道、设置较舒适的座椅,以此形成“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景、因水成园”的构架,拓展水岸的艺术空间,让市民、游人与水亲密接触,满足人们对亲水性的要求。整治后的古邗沟、漕河、二道河、宋夹城河等都已成为广受市民和游客喜爱的休憩空间。
4.2.4保护、修缮沿河两岸历史人文景观
扬州是历史名城,又是文化古城。许多特色建筑散落在寻常街巷、河网两岸。如在运河城区段就有普哈丁墓、大王庙、长生寺、卢氏盐商住宅、吴道台府邸等建筑和景点,在漕河岸边有宋高丽驿馆遗址、乾隆皇帝御舟通过的迎恩桥等,在二道河有来鹤桥、绿杨城郭、影园遗址等景点……在城市水系整治中,充分挖掘、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保护、修缮现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并将它们与河滨景观相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宜居、宜游、独具魅力的景观。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结语
城市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达到水上扬州与文化扬州相得益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章广明.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2] 潘宏图.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生态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3] 杜良平.生态河道构建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 陈明曦,陈芳清,刘德富.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城市河道生态护岸[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