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一体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66-03

1 前言

建筑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施工应该满足安全健康、高质量和对环境友好的基本要求。国内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重视并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随后,部分企业又相继通过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但是,在实际推行中,这些企业普遍感到组织实施的工作量很大,不同认证体系的要求各不相同,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对于通过了上述三种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就质量(Quality)、环境(En―vironment)、职业健康安全(Healfh and Safety)进行一体化管理(即:QEs一体化管理)已迫在眉睫。如果能够成功的实现QES一体化管理,将有利于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协调发展;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具有明确的QES的目标及反馈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等。

2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含义

QES是指质量(Quality)、环境(Environment)、职业健康安全(Health and Safety)的一体化管理。它不是三项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高层次的综合管理,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由许多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的、科学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套结构化动态管理系统。从其功能上讲,它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它突出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一。

3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目标的制定

QES管理体系对目标的要求如下:

(1)在内部每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QES目标。制定目标时应考虑如下因素:①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②HSE法律和其它要求;③技术选择;④财务、业务和经营要求;⑤相关方的观点:⑥符合方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即在制定QES目标时,应根据评价出来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进一步考虑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财务和经营要求、方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注意,凡是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都必须解决。在制定目标时必须首先考虑QEs法律和其它要求。

(2)组织制定的目标要尽可能量化,以便监测与测量,量化的要求视具体情况而定。制定目标时应考虑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

3.2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方案的制定

为确保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的实现,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各层次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所对应的管理方案应针对具体的风险及环境影响状况和现有资源配置的能力。管理方案应予以文件化,并包括下列内容:

(1)规定组织的每一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2)实现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也就是说对于确定的环境目标或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有一个管理方案与之对应。一般情况下,完成了管理方案,目标就应该实现,否则应该及时进行评审,修改方案,以实现目标。

3.3 QES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制定

在进行不同管理体系的整合时,就注意不同体系要求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将它们生硬地堆砌在一起。有机结合的基础就是组织世纪存在的活动,我们应将标准的要求分拆、应用到组织的活动,而不是相反。基于此,建立的QES一体化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的建立是以PDCA为框架建立体系的大框架,以组织运作的流程为基础,分析出组织管理体系的大过程,将这些大过程按照PDCA进行组合,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的各自具有不同特点的要求独立编排。这样安排体系结果在整体上具有统一的结构,各管理体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体系的层次清楚,体系文件之间也更容易建立起相互关系,不仅有利于内部运行,也很方便外部机构的审核。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体系的角度看,一方面,不同体系有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就是体系要求、管理职责要求、资源提供要求、测量分析和改进要求,这些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实质就是不同体系对同一事物的要求;这些可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不同体系由于要控制的对象不同,对各自控制对象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图中的产品实现、环境控制、安全卫生控制等,这部分不宜整合在一起。

4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当前,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运作与认证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行业贯标认证工作的一个趋势。QES一体化管理体系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以下阐述几点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的要点。

4.1 结合三个体系运作主线的特点进行系统策划

建立整合型管理体系,主要的基础工作是对三个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以过程控制为主线,环境管理体系是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为主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控制为主线。因此,策划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思路最好依据三个体系的特点逐一展开。

(1)把识别过程与识别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结合运作。其步骤如下:①按照施工流程或管理流程将质量过程及活动识别到位;②根据质量过程和活动的内容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③从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风险中识别其环境影响。

(2)注意识别并确定质量过程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接口关系,包括逐一分析施工、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关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的内在影响,从中辨识出相应的作用和关系,从而为风险或影响评价提供条件。

4.2 围绕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重要过程进行质量过程、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环境影响的评估

以“关键的少数”为原则,从影响施工活动的过程人手分析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和生产的支持性过程也会产生一些不可接受的风险或重大环境影响因素,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适当兼顾。

充分关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外包过程识别及控制要求,充分关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中对分承包方的运行控制要求。在体系整合的策划中关注这些要求,也是建筑行业“总一分包”体制的客观需求。

4.3 合理界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责、权关系

管理职责的合理确定,是确保“三合一”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基础。管理职责应包括两个方面。

(1)最高管理层和一般管理层人员的职责(包括重要岗位员工的职责)。其中,最高管理者(总经理)的职责非常重要,其核心应体现为方针目标的制定和管理评审的实施。建筑企业最好从协调运作的角度建立一个总的管理方针,以此为基础分别设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方针,从而制定整合管理体系运作的目标。目标应有一定的可分解性,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协调一致,以统一的方式。这样做,不仅便于实施,而且便于测量、分析、改进。

(2)结合建筑企业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根据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求确定各级管理层人员的职责。确定职责时,最好以质量职责为主线展开,与质量过程、风险控制、环境因素控制、体系策划相结合,对应各项活动的要求逐一确定职责的内容。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合理授权,科学地协调三个管理体系职责的接口。

4.4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协调性控制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从策划到控制,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协调。应妥善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处理好各类施工策划文件的接口协调问题;

(2)处理好三个体系运行活动的控制内容,包括作业活动中的策划内容和运作方式的协调。其关键问题是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关键或重要过程进行一体化控制;

(3)处理好企业活动中所需要的书面策划与口头策划的关系;

(4)合理安排资源,协调基础设施及人员素质的配置过程:

(5)建立一体化体系运作的响应与反应的协调运作关系。

(6)注意协调现场运行活动的标识管理。

(7)关注各施工工序转序(过程转换)的协调运作,包括各过程的质量结果,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分析,评审及改进的协调性。

4.5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运作的测量分析与改进,应把握管理过程内在的有效性

QES一体化管理体系运作的测量、分析与改进的重点在于管理过程内在的有效性。在实施时,应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和分析人手,确定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式和时间频率,包括测量的内容及分析的重点。其关键问题是寻找适宜的改进方向。

(2)有效地把握一体化体系内审的运作过程。应注意从审核员的培训人手,选择具备三个体系运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内审人员。一方面,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应一体化,最好同时进行三个体系的内审或滚动内审。另一方面,审核人员对不符合项的产生原因应进行分析,针对其原因确定其不符合哪一个体系的标准条款,以便及时改进。

(3)将施工现场的产品验收、工序检验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检查测量有机结合起来实施。重点是关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验收标准与施工活动中的工序活动及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准则之间的改进情况,包括一致性、协调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4)有机运用管理体系的数据分析。应尽量在分析各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改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体系之间(包括目标、过程、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数据的协调性分析。

(5)关注施工现场中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日常检查和测量对象确定的合理性。一方面,应注意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监测重点(如隐、预检,交接检等不可接受风险;重要环境因素控制重点)进行验证,以确认是否有监测漏项,是否有多余的测量功能等。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可能对管理体系发生重大潜在影响的过程,对其进行安全风险及环境因素的监测。这种监测应是动态和协调同步的。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范文第2篇

1.1环境中的大气、土壤和水污染

建筑工程中,在运输、装卸施工材料,平整施工场地、开挖道路等都会产生一定地面扬尘,造成环境的大气污染,从而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与身心健康。建筑场地施工人员平时的生活废水、施工中的废旧材料、用具以及像漆桶、沥青桶、废旧灯管等原料随意的丢弃也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导致附近土壤恶化,水质变坏,施工人员的不注意都容易造成污染。

1.2噪音污染

施工场地有很多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货车等,这些机械在使用当中都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也会影响周边的居民的生活与健康。

1.3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建筑施工中,主要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建筑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1.4桩基挤土与挖土造成的环境影响

由于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地下空间的日益加大,建筑基坑也越挖越大,越挖越深。在基坑开挖时,随着环境的越来越复杂,基坑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比如,遇到降水或者开挖措施设计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基坑变形、流土以及维护体系遭到破坏等,都危及到基坑周边的建筑物。

1.5装饰材料污染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建筑新材料不断的涌现,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也就越来越多,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造成污染的主要有甲醛、苯系物等。

2针对环境管理提出注意和具体措施

2.1环境管理应注意的几点

一是建筑设施资源不足:建筑环境管理的有效实施主要靠的是有关部门和人员承担相应责任,并对各级部门、人员提出任务、职责的明确界限,并予以传达。兵器要求管理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二是预防不力,设备配备不足:要确保建筑项目环境管理有效性的运行,关键在于要素的纠正与预防上,目的在于环境行为的改进。

2.2对员工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

2.2.1一是,认识建筑人员环境污染培训的必要性:从建筑的管理角度来说,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与实施,必须依赖所有的施工人员的参与;二是,深化培训: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是纸上谈兵,不同的施工场地有着不一样的环境污染因素,对他们需要针对性的培养。在培训时,要针对具体的需要,制定出培训方案,让施工人员的培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2.2在施工项目中,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列出岗位责任制和承包责任制,建立一套环境保护控制体系。作为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环境保护的第一负责人,也是现场环境保护监控体系的领导者,作为建设项目工程,应当把环境保护的指标作为项目经理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2.3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检查和监控中,应当做好对现场粉尘、废弃物污染的监控工作。要把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文明施工联系在一起。

2.3.1防止大气污染

施工场地应该经常洒水,保持场地湿润,施工项目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粉尘材料扬尘、散落造成环境的污染。除了设置必须符合施工规定以外,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场地焚烧橡胶、皮革、树叶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化学药品加强管理,防止其泄漏、溢出。

2.3.2防止噪声污染

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科学的、合理的选择和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将运用大型机械的时间调整到不影响周边人员生活环境的白天,严禁在夜晚动用噪声过大的机械进行施工。在对施工机械的方面,应做到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对设备惊醒保养,减少机械施工期间因振动、噪音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3.3防止水、土污染施污染

施工剩余的废弃物不能随意倾倒, 应按照管理规定运送到指定倾倒场地。不得在饮水处处理施工机械和化学药品等,应设置隔油池或者沉淀池,防止施工期间的生产和生活废水直接倒入。施工当中的搅拌废水、磨石废水等如果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则可以排入城市管道。存放施工现场的油料的仓库,必须经过防渗处理,防止油料出现跑、漏等现象,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2.3.4加强回收处置和重复利用

对建筑产生的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处理,像塑料桶、盒子、编织袋等都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在搅拌混凝土的地方,建立好蓄水池、集水井等,废水经过一些处理可以用来冲刷或者再利用。在一些大型的施工场地,可以在厕所附近建立处理垃圾、粪便的沼气池,不仅消除了污染,还能够降低用工成本,节约能源。

2.3.5防止装修、装饰对环境的影响

对施工进出场得装饰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严禁有害物质超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尽量采用无污染施工工艺。例如基体与板材连接的方式可以由胶结改为钉接来固定。

3建筑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3.1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进步,人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文明,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生态破坏等。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们意识到了开发自然资源需要尊重自然界得客观规律。环境与发展齐步,走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因此,为了更好的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不被破坏,让建筑施工的经济和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建筑项目施工实行环境管理。

3.2环境管理的发展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范文第3篇

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2月经自治区体改委[1992]58号文批准,由乌鲁木齐市自来水公司等六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乌鲁木齐市首家公用事业类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750万元。近20年来,在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下,经过员工努力奋斗,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股票于2003年12月3日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名称“新疆城建”,股票代码“600545”,公司截至目前注册资本为67578.5778万元,国有股占股本总额26.56%,资产总额达53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公用类事业投入、新型基础材料生产与销售等多项运营业务。

公司具有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房地产开发壹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十余项行业资质。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新疆地区首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国内(BCC)和国际(NQA)认证证书的企业。2006年公司顺利完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融合。

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已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公用类事业投入、新型基础材料生产与销售等四个大城建概念的板块业务。随着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公司将迎来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笔者开展了以下调研活动,对筹建企业技术中心提出相关建议。

二、设立技术中心的必要性

1、集团自身发展的需求

集团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新型基础材料生产各业务板块的进一步拓展,要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做到资源及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得到强有力的技术及研发支撑。第一,打造城建房产绿色建筑、百年建筑品牌,在规划及设计上的需求;第二,新型基础材料板块新产品研发、节能保温砌块项目应用技术研究的需求。

集团新建的节能保温砌块项目的应用及推广,涉及集团“大城建”产业链的全过程,即工厂要生产出合格的各类制品;房产板块围绕产品应用在建筑与结构方面的规划及设计需开展工作;工程施工板块需确立合适的施工方法,此项工作无法由任何单一的业务板块独立完成。

2、集团资质升级的需求

集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现有的市政公用工程或房建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择优申报一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根据建设部升特级资质的具体要求,必须要设立省部级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由此中心统一管理集团科技经费支出、工法、专利、科研课题的申报等工作,使之符合升特对企业科技进步水平的上述要求。

此外,集团在钢结构工程及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等领域拓展业务,开展资质升级和申报“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工作,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撑。初步计划与“新疆焊接学会”、“新疆大学焊接专业祁文军博士”共同组建“新疆焊接学会新疆城建焊接工艺实验室”(此实验室为申报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之一),祁文军博士负责主持该实验室工作,集团负责提供实验室所需的所有硬件环境,实验室开展的课题及科研成果双方共享。

3、集团公用事业投入板块(如:水厂、垃圾处理厂)及探索节能环保领域所涉及到的技术支撑的需求

开展如:水厂自用水回收、垃圾堆肥技术、垃圾襂滤液净化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对集团今后长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支撑及技术储备等瓶颈的解决,意义重大。

三、调研情况

笔者于2012年上半年,先后走访了新疆地区4家有代表性性的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新疆特变电工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疆金风科技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疆北新路桥技术中心(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乌鲁木齐科发公司技术中心(正在申报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通过与以上四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工作交流,了解到他们成功开展此项工作有一个基础共性—都是在各自企业原有的技术平台(企业中心实验室或企业下设的技术检测机构)基础上,开展技术中心的申报及后期科技管理工作。

此种模式的优势为:第一,可有效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对中心必须具备的限定性指标最低标准的要求:一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每年不低于150万元;二是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25人;三是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四是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第二,有利于后期的复评及考核(成功申报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后,自治区经贸委每两年复评一次,评价不合格将撤销中心资格)。第三,依托此平台,可使集团科技管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及资质升级工作落在实处。

四、调研建议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三种方案,解决技术中心平台建设瓶颈。

1、方案一:重新控股——新疆城建试验检测公司

优势:依托此公司可直接满足“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对中心必须具备的限定性指标最低标准的要求,北新路桥申报自治区级技术中心,就是依托全资控股子公司—北新四方检测公司为平台,一次申报成功。

劣势:鉴于该公司目前的控股方——维泰集团正在积极准备上市,且自身也有“申特”需求,可能存在较多操作障碍。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房屋建筑;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53 文献标识码:A

房屋建设工程质量不仅是攸关建筑企业竞争的生死成败,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居住的适用性及生命财产的安全性。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涉及到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以及建筑产品的开发、生产、供应等多方面的环节,准确有效地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消除关键因素的不利影响是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举措。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发挥良好的约束作用,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随意施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忽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没有将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导致建筑工程的一些隐蔽项目出现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2 建筑工程中对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不够

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目前在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的力度还不够,主要原因是相关制度的和政策还不够完善,造成了相关机构在进行监管时不能实现有法可依,也就不能将监督和管理落到实处,造成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监督不够,防范不够。另外,在施工现场往往缺乏专业的监理人员进行监督负责工作,使得施工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监管不够,对施工工程的安全检查和质量问题管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房屋建造的质量问题。

1.3 材料选择上把控力度不够

社会对房地商在材料选择上把控力度不够,材料质量不达标。房地商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总是将自己的利益至上,他们想尽办法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一旦出现这样的心态那么势必会影响到选用原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是房屋建筑的根本,它直接决定着房屋的整体质量,这种一味强调节约材料、节约成本的做法,必然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4 施工资源配置不合理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所需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资源是非常巨大的,其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不能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施工资源,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还会造成建筑工程资金的浪费,最重要的是难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大房屋建造工程中的监督力度

在房屋建筑的整个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加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监管力度才能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与效率。特别是近年来,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加大监管力度、建造合格的房屋建筑是每个房地商都必须实现的目标。在具体的施工工作中要着实提高施工工人与监督人员的责任感,明确他们的任务,积极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建筑企业来说,要做好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建立健全具体的施工体制,对于建筑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更是要严格把控,树立全局的意识,不给后期的工作留下隐患。

2.2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领用及保管制度,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等。

2.3 必须重视设计工作

工程设计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一份好的设计图纸能够带来一个百年的工程,如果我们在审核的过程中出现了遗漏,那么我们开工之后再发现这一问题就会大大地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所以在我们审查这一关必须要严格,为后续的工程打好基础。

2.4 建立行业项目质量标准

目前跟建筑行业相关的质量体系标准主要有三项,分别是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规范。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取得更大的发展,那就应该形成自己的质量管理系统。首先要从国际通用的质量体系中选取企业本身所适用的,依据这个基础编制符合本企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形成本企业质量标准后,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系列手段及保证措施来贯彻实施,这些手段及措施中必须包括体系构建、责任到人,检查对比,制度落实及奖惩措施等内容。

2.5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结合企业自身施工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鼓励施工技术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强化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施工技能。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6 质量实施主体的素质及工程检测技术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检查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是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主体。他们的质量意识以及生产作业熟练程度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通过举办主要技术培训和生产技术交底培训,能够提高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工程质量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得出最终结果,提高操作人员的检测技术能够强化他们的责任心。

2.7 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真正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在施工建设之前,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能随意改动,真正发挥施工管理体系的约束和规范作用,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3 结束语

质量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追求卓越、铸就经典”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奋斗目标。目前,工程建设领域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遍布各个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已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生力军,每年施工企业所创建的大量国家优质工程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要强化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不断深化和创新,切实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管理小组的有效性,将质量管理落实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强. 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2.

[2] 杨成林.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365-01

1 绿色施工的概念

人口的急剧增加、能源的日渐枯竭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建筑活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同时,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大力发展建筑业,同时又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体现,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追求低耗、高效、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先进施工理念。绿色施工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2 绿色施工的现状

自上世纪60年代保罗・索勒瑞提出“生态建筑”理念以来,尤其是70年代出现石油危机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筑产业要改变大量耗用自然资源的发展现状。节能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先导,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绿色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绿色施工管理正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政府在绿色施工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2003年11月,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负责起草的《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有效地推动了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随着奥运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的完成,建设领域一股绿色施工的热潮已经掀起。

3 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

3.1 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

(1)完善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为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建立有效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建筑施工的评估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除政策扶持以外,同时应加强财政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通过税收调节来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对那些有力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新建或改建建筑物的公司,给予减税、奖励或使其得到更多的建设项目等优惠措施。(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针对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广泛形成对绿色施工的基本认识和主动意识,应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绿色施工意识,挖掘民众对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绿色推动机制。尤其应对建筑工人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强化对承包商的宣传教育,开展绿色施工检查评比活动,推动示范性绿色施工项目及施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3.2 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实施科学管理。企业管理水平低是导致当前我国绿色施工推行进度缓慢、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首先,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施工决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为了社会公众利益、不仅仅在于为了环境保护,实际上它也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投资、质量、进度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密切关系到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不仅要从意识上入手,更要注重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企业应积极参与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认证。作为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ISO14000的基本思想是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使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的环境影响最小化,15014001认证将增加绿色施工的经济性效果。

3.3 减少环境污染,实施节能降耗

(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施工强调绿色环保意识,不断采取改进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废弃物,尽量减少混凝土、砂浆、砖、瓦、砂、石等固体建筑垃圾。尊重基地环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地方文脉,采用现代化的隔离防护设备,实施封闭式施工,减少或者避免减少粉尘、噪声、光、污水等直接对环境或人员的污染,以减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对已经形成的固体建筑垃圾,通过改善管理、分类,并加以回收循环利用和再加工综合利用等措施来实施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有效控制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考虑如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既可降低企业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同时还可通过再回收或重复利用施工材料以减少其消耗量。

(3)节约资源。建设项目一般要耗用大量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绿色施工以确保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前提,以提高工程质量、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为目标,对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赋以实质性的措施。如利用施工废水或雨水等来减少施工期用水量;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建立专人负责的用电岗位责任制,安装节能灯具,采用节电型施工机械节约电能等。

3.4 使用绿色建材,保证绿色验收

(1)绿色建材。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绿色施工的基础,绿色建筑施工中要用到的“绿色建材”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的区别在于,不仅要考虑到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等是否满足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安全及设计的要求,还要求建筑物在完工使用期对使用者及对环境的安全。不仅要在设计阶段选择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更应当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采取各种监控措施,从采购、运输、进场检查验收到存储、加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验收。

(2)绿色验收。绿色施工各环节的控制效果如何,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验收工作来鉴定。建筑工程验收涉及到建筑材料、工艺过程、整体验收等,通过成立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至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绿色施工的工程验收重点在六大绿要素,包括光、水、空气、建筑物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结束语: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为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建筑施工――全面绿色施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胡勤.绿色施工:建筑业实践科学发展观[J].建筑经济,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