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现状 因素 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多样,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责任意识的淡薄。有调查显示,总体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责任的认可程度不高,从分析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在给大学生发放的社会责任意识调查问卷中得出了这样几个结论: (1)在理想最求上,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

(2)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

(3)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现实轻社会责任。

(4)社会公德弱化。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因素

1.自身原因

当代大学生以基本进入90后,没有像老一辈人的经历,缺乏危机意识。阅历少,缺乏自身约束力,不能有效抵挡社会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大学生就像在象牙塔生活的一群孩子。

2.家庭原因

家庭作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第一所学校,对其初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是既要子女有个美好的未来又要光耀门楣,并且对家族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然而这种教育理念导致了子女的早期形成的价值观偏离社会价值。

3.社会原因

(1)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仍存在不足之处。

(2)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带来了新问题。

(3)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以及自身价机制实现造成冲击

(4)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的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社会丑恶现象和正气不足的社会现象,社会责任感缺失。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

责任意识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逐步教育和培养出来的。所以当代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共同付出努力。我们可以先从自身做起。

第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民主、民生、公正、和谐等方方面面的内涵,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时代性、人民性、先进性。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旗帜鲜明地教育当代大学生应当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弘扬什么,尤其应当让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牢记并且贯彻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思想。八荣八耻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重要内涵之一,一个牢记八荣八耻并按照其要求去做的大学生,也就必然是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第二,要多以身边的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正面典型事迹感染学生。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无数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先进人物。比如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退休后,没有忙于享受,而是扛起锄头,义务种树,将无数荒山变成了茂密青葱的森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所周知,我国森林覆盖率并不高,但试想,如果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在校大学生,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义务植树,爱护森林,则何愁祖国大地山不青,水不绿? 在当代中国,像杨善洲这样的同志远不止一个,在其他各行各业,都有着无数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杨善洲,他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地奉献着,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榜样。正如有人指出的“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大学生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时期,可塑性大,正应当趁这个时期以先进人物的高尚事迹来感染,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和净化,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动员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教育与培养形成的。其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宣传、义务助残献爱心、义务献血、帮助灾区重建、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有机会更清楚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从而更加准确清楚地认识自我,让社会与自我、主体与客体之间更加协调,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四,多参加感恩教育。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怀,以及他人无私的帮助。应当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传统的民族,一句古话说得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中国历史也留下过无数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感人故事。但可惜在我们社会的许多人那里,也包括许多当代大学生那里,感恩之心日益淡漠。据报道,湖北襄樊市五名贫困大学生就曾因对资助者态度冷漠,缺乏感恩之心而被取消受资助的资格。更有甚者,某高校有些大学生因为父母没有钱供他们挥霍,竟然和父母断绝来往。这样的故事听来让人倍感寒心,难道这就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吗?常言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很难想像,一个连感恩都不知道的大学生如何回报社会树立起对国家、人民和时代的强烈责任感?因此,作为大学生要多参加感恩教育,决不能让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成为不知感恩的冷漠一代。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是否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一定要努力让新一代大学生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

参考文献:

[1]范永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探讨》[D].佳木斯大学,2012年4月

[2]王朝辉、陈永华.《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2月第5卷第1期

作者简介: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农民工;对策

中国农民工的出现是社会规律与经济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农民工数量的逐年增加,其既代表着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作为在乡镇或城市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怀揣着梦想离开家乡,但是道路却走的异常艰辛。近年来,由于企业对于农民工社会责任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上逐渐显现,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加剧了劳动力流动的同时也使得市场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加大,更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埋下一定的隐患。企业对农民工社会责任的缺失需要企业主体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稳步前进。

一、企业对于农民工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

1.观念理解偏差性大

农民工是企业员工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力量,但是许多企业对农民工的理解在观念上存在较大偏差,比如学历歧视、教育歧视等。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中许多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里生活并非单单的为了挣钱,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想通过在城市工作来开拓眼界,增长本领。但是,由于其学历起点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只会把他们当成单纯劳动力使用,不会对其进行相关职业培训,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企业对于农民工存就业歧视,因其缺乏可塑性或教育成本投入较高而将农民工拒之门外。所以,面对企业这样的用人观念,农民工难以获得学习的机会,增加改变命运的可能。在教育问题上,同样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存在观念和户籍制度上的歧视,使农民工家庭的孩子难以受到良好教育,留守儿童增多、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增多,为社会发展埋下无穷隐患。

2.工资发放保障性低

有社会学者认为,当下对于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导致了企业对农民工资的不按时桉数发放。在竞争激烈的氛围中,企业对商品价格波动、产品原料进购等因素都难以掌控,只有在经营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项成本,才能尽量保证企业收益的稳定。企业谋求稳定发展的行为本没有错,但是一旦这种行为超出的法律的规定范围,延误农民工的工资发放,那就会破坏市场秩序,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并逐渐将企业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一些企业钻法律空子、凭借其工作的特殊性变相延长工时,拖延或减少工资发放。据调查,全国72.5%的农民工工资都被拖欠过,全国约有一千亿元的农民工工资尚在拖欠中,没有发放到农民工的手中。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影响了我国企业用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其他社会问题埋下隐患。

3.社会保险覆盖率低

大部分农民工学习经历少,所以大多在城市从事技术性低、连贯性差、危险性高的工作,因此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的合理合法签订对于保护农民工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大多数企业当中,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企业一直不愿意甚至很反感进行农民工的社保工作,他们拿出农民工用工时间短,不固定,或者农民工不愿意投保等原因,隐瞒农民工工资数额,少交甚至不交农民工的保险金。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全国农民工的参保率仅仅30%左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覆盖率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下,农民工一旦有工伤、慢性职业病等现象出现,农民工只能一次性获得商业保险赔偿,难以长久维持伤病之后的生计,严重者工作能力丧失,只能在家乡勉强维持生存。据调查,由于没有失业保险,77.2%农民工在失业以后只能依靠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钱生活,衣食住行不能得到良好保障。14.6%的人由于无法负担城市高昂的生活费用,不得不离开城市,重新回到家乡;由于没有医疗保险,36.4%的农民工体质变差,生病或者经常生病。生病的农民工有59.3%没有钱,或者舍不得花钱看病,抱着忍忍就过去的态度把病扛过去。40.7%的人由于病重,不得不医治,而他们的医疗费用几乎全部来自自己的积蓄,除了工伤以外,用人单位极少负担他们的费用。

4.合同签订合法性低

农民工中存在的合同签订合法性低,也是企业对于农民工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之一。一方面,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合同。据调查,仅有32%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他企业雇佣农民工大多采用口头交流和口头承诺的方式,劳动合法性底,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在已经签订的合同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合同中存在一些“霸王条款”,例如“出现工伤由农民工全权负责”、“机器损坏由农工全部赔偿”等条例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更有条款直接与劳动法相违背,例如对雇用时长不超过的两年的农民工制定“用工第一年为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为正式员工工资的70%”等条例,不仅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破坏了劳动市场秩序。此外,利用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对合同理解力不够,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不了解等情况,在合同中使用意思模糊的词汇和表述逃避对农民工的责任,剥削农民工的权益。

二、应对企业对于农民工社会责任缺失的对策

1.转变理解观念

企业方面应该认识到,农民工不是企业用资金购买来的劳动力,而是企业自身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我国社会基础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保农民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在监督企业对农民工履行社会责任中切实起到作用。建立与当下企业发展状况相符的社会责任履行标准,加强多中小企业的引导,扭转企业传统管理观念,增强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度,从而达到缓和农民工与企业关系的作用。

2.工资按时发放

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一是住建局应该牵头负起责任。身为企业工作第一把关口的住建局必须在企业工程建设之初就核查资金是否到位,工资保障金是否缴纳,从源头上杜绝企业因资金不足,贷款垫付工程资金,后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严格按照《建筑法》的规定,不给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工程项目发放施工许可证。二是劳动监察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审查企业与农民工签订的合同,对企业工资发放制度认同以后合同方可成立。劳动监察部门密切关注企业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按时发放工资,一旦出现少发或者拖欠不发的情况,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施以严惩。三是加大对拖欠工资尤其是恶意拖欠工资的惩罚力度。《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以后,企业必须及时支付工人的工资,支付给工人一笔额外的赔偿金。这项规定在实际上看并没有严格落实。务必加强对企业拖欠工资行为的重视,必要时可以对企业采取刑事制裁。四是为农民工讨薪开通绿色通道。农民工工资不按时发放是个大问题,农民工讨薪难也是个大问题。农民工由于没有多少文化,对法律了解得不够多,除了上访以外找不到更好的讨薪途径。而想要通过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往往遇到法院申请麻烦,诉讼费用太高,法院审理判决迟缓等问题退而却步,使使许多农民工放弃了通过正规渠道维权的道路。因此,有关仲裁部门应该即刻建立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减免或者完全不收取费用,快速有效地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

3.完善社保制度

农民工的社会落实要靠法律落实。为了让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切实为农民工服务,一方面,需要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重新审视有关农民工社保制度的条例,将失业保险、社会救济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条例做适当的修改,使之明白准确,利于操作,方便企业落实,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督察。另一方面,除《劳动法》中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以外,出台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对农民工的失业保险、社会救济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细节作出更具体准确的规定。同时,人事、民政等部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档案,将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等保险制度纳入正规的运行体系。基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实现社会保障档案的信息共享,保障这些制度的准确、快速落实。

4.合法签订合同

企业应当认真履行社会保险缴纳义务和合法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对农民工的负责不仅仅是提升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这么简单,还要按时履行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代扣和缴纳义务,合理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对农民工该项义务的切实履行,不仅仅是企业安全稳定运营的保障,还是维护农民工个体利益的人道主义行为。企业与政府以及农民工个体共同努力才能够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对农民工等底层公民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够在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为企业争取良好的社会竞争环境,解决社会矛盾,促进企业与社会同步发展。

当下与农民工有关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增多、慢性职业病范围扩大、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都是与农民工相关的,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目前农民工问题的存在大多数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有密切关系。因此,企业对农民工社会责任的履行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问题的基础,假如企业作为责任主体不能够切实起到化解社会矛盾作用的话,那么大部分与农民工相关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和恶化,甚至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只有加强企业对该问题的认知程度,增强企业自身的自律,提升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走出低效率处理农民工问题的困境,在实现企业效益合法增长的过程中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莹,屈荣.河北省百强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及对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1(08).

[2]陈桂香.企业社会责任与农民工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3]韩长赋.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儿点认识和思考[J].求是杂志,2006(9).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上市银行;员工;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思想发端于20世纪初的美国。而英国人Sheldon(1923)是最早启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学者。但Sheldon在其著作《管理哲学》中首次使用该概念之后,30多年间,学术界对该概念的研究并不多(Carroll,1999)。20世纪60年代,该领域的文献开始增多。到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在学术界得到广泛关注,在企业界也受到普遍重视。在“财富500强”企业中,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目标核心组成部分的大约占90%(Boli & Hartsuiker,2001)。

近30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学术界主要有利益相关者、企业公民和契约论三大理论视角(刘学平、孙燕青,2014)。其中,我国学者比较认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张洁梅,2013)。该理论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股东、员工、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等广大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是对他们利益要求的关注与维护(金建江,2007)。该理论观点修正了“股东至上”的价值思维,相对清晰地界定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持该理论观点的学者普遍认为,作为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员工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应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刁宇凡,2013)。在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方面,国外研究者主要关注平等雇佣、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的意义性、工作与家庭平衡等,也有少数学者考察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问题;在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具体途径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主管理、劳资协商、丰富工作内容、制定守则、实施管理项目等展开(黄蕾,2007)。而国内学者对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主要从履责依据(欧阳润平、黄蕾,2009;陆玉梅等,2014)、保障员工权益(葛锦林,2007;赵涛等,2008)和提升员工素质(孙建华,2006;于欣,2007)等角度展开。从国内现有文献来看,在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方面,研究范围仍需进一步拓展,研究深度仍有待加强。因此,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同时,由于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盈利能力、经营环境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也必然存在明显差异。但现有文献在分行业的研究方面相对匮乏。银行业作为我国经济运行体系的核心参与者和行政垄断的受益者,承担着资源配置、经济调控以及风险管理等诸多职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引导、支持和带动作用。鉴于行业的特殊性,不少学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考察。但现有文献大多着眼于社会责任的内涵、意义、作用、目的以及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萧松华、邵毅,2014)。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员工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成果还相当匮乏。2006年,浦发银行了我国银行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此后,披露社会责任报告逐渐成为银行业的例行之举。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考察其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一、 研究方法

1. 研究样本。目前,我国共有16家上市银行。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为国有控股银行,其余11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收集到这16家上市银行的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并将其作为分析资料。同时,各上市银行截止2014年末的资产总额如表1所示,本文根据资产规模情况将16家上市银行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个类别。

2. 研究方法与程序。本文主要用定性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上市银行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本文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16份社会责任报告的研读结果,将我国上市银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归纳为履责意识、履责内容、履责效果等3个方面。其次,通过对16份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分别从上述3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国上市银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最后,总结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

二、 研究结果

1. 我国上市银行的履责意识。一方面,16家上市银行均将员工列为需要履责的对象之一,均披露了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基本情况,这说明她们均认可“企业应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这一观点。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写入企业使命,一些银行则在企业文化或企业战略中描述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还有一些银行在社会责任愿景或理念中阐述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另外一些银行则只是在介绍年度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时才阐述其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这显示出不同银行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一。其中,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写入了企业使命,显示出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见表2)。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在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中描述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显示出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较高重视程度。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宁波银行则分别在责任愿景、责任理念和责任观中阐述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说明其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一般。其他上市银行只在年度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介绍中阐述其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说明其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够。

2. 我国上市银行的履责内容。首先,保障员工权益是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基本要求。从上市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除了南京银行之外,其他15家上市银行都披露了员工权益保障方面的内容。其中,15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平等雇佣方面的内容;除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之外的13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员工保险福利方面的内容;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宁波银行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达100%;中国银行将全行5.8万名劳务派遣员工全部转换成合同工,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劳务派遣用工全员转换的国有企业;除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之外的10家上市银行均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则通过员工座谈会、员工访谈、员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员工的利益诉求。

其次,促进员工职业发展是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从上市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16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促进员工职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其中,16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员工培训方面的内容,除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平安银行之外的13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或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方面的内容。

再次,认可员工价值是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从上市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除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之外的11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员工价值认可方面的内容。其中,除南京银行之外的10家银行均披露了薪酬方面的内容;工商银行开展了感动工行员工评选活动,工行苏州分行还以优秀员工的名字命名理财工作室;农业银行、南京银行开展了选树先进典型活动;宁波银行进行了敬业榜样人物的评选与宣传。

最后,员工关怀也是企业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从上市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16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员工关怀方面的内容。其中,除中国银行之外的15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员工健康与安全保障方面的内容;除民生银行之外的15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关心员工生活方面的内容;除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之外的13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帮扶困难员工方面的内容;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大力推进员工维权,成为金融系统中唯一一家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的机构。

3. 我国上市银行的履责效果。上市银行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了其满意度,降低了其流失率。从上市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披露了员工满意度方面的数据,分别为76.01%、大于80%、97.25%;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披露了员工流失率方面的数据(见表4)。

同时,履行员工社会责任也树立了上市银行的良好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及本文对各种“最佳雇主”排行榜的检索结果,我国上市银行入选最佳雇主榜单的情况主要如表5所示。

三、 结论与启示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目前,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银行业的例行之举。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对其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一,一些上市银行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各上市银行比较注重保障员工权益,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和开展员工关怀,但在认可员工的价值方面做得不够;很多上市银行没有进行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和员工流失率的统计,或者是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但是没有再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相关数据。同时,从三大“最佳雇主”榜单来看,我国上市银行入选榜单的数量较多,说明上市银行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整体情况较好。

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是上市银行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率,进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因此,我国上市银行要进一步增强对履行员工社会责任的认识,采用多种方式认可员工的价值。同时,要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银行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意见,通过员工流失率的统计分析了解员工流失的原因与规律,进而明确改进的方向和管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吕景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经济学动态,2006,(8).

[2] 李国平,韦晓茜.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度量与经济后果――基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2014,(8).

[3] 刘学平,孙燕青.近30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三大视角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6(2).

[4] 张洁梅.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述评[J].道德与文明,2013(1).

[5] 金建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解读企业社会责任[J].财经科学,2007,(11).

[6] 刁宇凡.民营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的战略定位及实施绩效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学位论文,2013.

[7] 黄蕾.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学位论文,2007.

[8] 欧阳润平,黄蕾.不同理论视角下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责依据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9,(4).

[9] 陆玉梅,陆海曙,刘素霞.民营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内生机制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4,(10).

[10] 葛锦林.从员工休息权透视企业社会责任[J].交通企业管理,2007,(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6BGL105)。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目标;社会责任;相关关系

一、针对企业目标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但这种观点有以下几种缺点: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例如今年获利100万和明年获利100万元,哪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2.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数额的关系。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用每股收益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同样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取得的时间。2.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的风险。每股收益最大化没有考虑股利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增加股东财富是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指企业通过合理经营,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策略,在考虑货币时间与风险价值的基础上,为股东增加尽可能多的财富。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的总财富可以用股票市场总额来代表。这样,当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最高时,就说明企业实现了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但是又同样存在一些缺陷:1.它只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而相对忽略了与企业相关的其他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2.股票价格的升降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企业自身所能完全控制。3.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适用与上市企业,对大量的非上市企业则难以适用。

(四)现代财务目标---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采取恰当的财务政策,树立货币时间、风险与报酬均衡观念,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实现企业未来价值最大。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其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树立风险与报酬均衡理念,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并且它可以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培养稳定型股东。该观点以和谐为基础,关心企业员工利益,加强与债权人的沟通,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以客户利益至上,注重客户价值,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保持销售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除此之外,该观点还重视诚信建设,维护企业信誉,关注企业形象。

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当承担与之相关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争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应履行的义务。与企业存在和运营密切相关的股东之外的利害关系人即: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等都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承担对社区、国家、生态环境的责任。(保罗·R.伯特尼.2004)

当今社会中,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企业不可能单纯得为追求价值最大化而不顾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财务目标的内容之一。社会责任的承担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企业资金的支出,从表面上看似乎会减少企业利润,进而影响企业价值。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其性质本身已经决定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自觉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且,社会责任的承担也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最终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正如德国最大的上市企业之一VIBA公司认为的一样,“始终把股东的利益放在企业政策的首位,同时又不忽视企业的顾客、职员、债权人和社会等方面的利益。”

三、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长远来看,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整体利益应该一致,财务目标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企业财务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冲突,二者应是一种共荣的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从表面或短期来看,社会责任的承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东财富,而逃避社会责任,甚至伤害社会利益,反而会提高企业的价值。譬如,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企业的有害行为主要表现为利己行为和短期行为。利己行为主要表现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顾及自己的利润,而不考虑环境代价或环境成本,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其根源在于,对企业而言,利润归自己享有,环境代价却由社会承担。企业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注重眼前利益,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眼前利益,如把相对稀缺的资源用于低收益生产,破坏稀缺资源的持续利用等,企业短期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虽是潜在的,但有时却是巨大的。

许多学者针对企业财务目标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如Preston和O’Bannon(1997)通过相关利益者和ROA、ROE、和资产报酬率之间个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管财务业绩和社会责任的先后,这个结论都是适合的。沈洪涛(2005)选取了1997-2003年在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同时采用会计指标和市场收益指标来衡量公司财务业绩,从相关利益者角度来选取社会责任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从上面各位学者做的研究显而易见的看到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是密切相关的,企业不应当只看到当前利益而不承担社会承认,承担的社会责任会对长期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虹,邹秀华.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有关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1,9.

[2]陈玮.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系统科学的视角[J].会计研究,2006,4.

[3]雷新途,李世辉.不完备契约与财务目标的状态依存及其边际修正[J].会计研究,2007,4.

[4]靳笑梅.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关系探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2.

[5]陈祚.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9,7.

[6]余芬,刘青.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研究综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时代金融,2011,11.

[7]张涛.财务管理学[M].山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范文第5篇

在品牌制胜的时代,社会责任已经逐渐作为一种展现企业风貌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这个企业或者公司的品牌资产。有一种提升企业品牌资产的方法就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公司或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将有利于企业强势品牌的建立。

二、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1.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

(1)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人Oliver Sheldon在1924年提出。直到1970之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中才涉及到了“利益相关者”的相关理论。企业社会责任被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具体定义,指出其中的三个方面为:①实现经济职能有效运行而产生的基本责任,包括产品的安全、就业和社会经济增长等问题;②企业以国家期望的方式执行经济职能的责任,如环境保护、雇佣关系等;③尚未明确但已经出现的责任,如贫困、社会环境改善等问题。

国内许多学者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综合来看,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因地域文化、定义重点等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随着时间变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越来越具体清楚,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外延也逐步扩大。在广义的社会责任概念下,企业社会响应、企业社会表现、企业公民等概念相继出现。

(2)企业社会责任构成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维度,学者们也展开了大量研究。Carrll在企业社会表现模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四类,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意义深远。在他的模型里涉及6个CSR维度:①用户;②环境;③种族/性别歧视;④产品安全;⑤职业安全;⑥股东。

2.品牌资产相关研究

(1)品牌资产内涵

品牌资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按照研究对象和测量方式的不同,可以从企业市场层面和顾客层面两类视角对品牌资产的内涵进行描述。

基于企业市场层面的品牌资产研究主要集中在了品牌为企业带来的附加市场或财务价值,例如现金流、市场所占的比重、收入等。Brasco提出,预测未来盈利折现值与现阶段盈利之和就是品牌资产,在企业财务报表上被列为无形资产。基于顾客视角的品牌资产研究主要聚焦于基于品牌名称顾客所产生的心智模式。于春玲和赵平提出什么是顾客对公司营销活动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差别化反应?答案就是品牌资产。

目前,对于品牌资产内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基于企业市场层面的品牌资产研究旨在量化品牌资产,为企业内部品牌管理提供依据。基于顾客视角的品牌资产研究旨在为企业营销策略活动提供有利工具。

(2)品牌资产构成

Haker认为品牌资产由品牌忠诚、品牌意识、可见质量、品牌联想和其他品牌资产等五个维度组成;并于1996年细化了五个维度,提出品牌资产五维度十要素模型,即: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度、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状况。

学者们基于不同角度对品牌资产构成维度进行了描述分析,由于对品牌资产的概念研究存在分歧,关于品牌资产的构成维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3.社会职责、品牌资本与资产关系、消费者的研究

(1)消费者与公司社会职责

公司最重要的利益关系者就是消费者,常常利用观点态度和购买行为影响企业绩效。Bhattacharya(2004)构建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权变架构,其中大量文字阐述了消费者的态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尤为重要。周延风(2007)从成立慈善基金会、友善的对待职工和保护环境入手,对公司责任行为和消费者反应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其结果可知,这几个区域的行为全部对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许多的实证研究等都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具有溢出效益或者光环效应,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绩效对消费者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消费者与品牌资产

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模式聚焦在了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质量关系评价视角论证品牌资产,是现阶段品牌资产研究的主要方向。Blackston(1992)认为,在品牌关系研究范式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品牌所代表的产品、服务等要素表现体现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并为消费者主观感知。

基于消费者与品牌资产关系视角的研究对企业品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部分学者已经对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进行了初步探究,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

根据学者品牌研究成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Brown & Dacin以Creyer & Ross的研究结论为基础,更一步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评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评估存在正相关关系。辛杰(2013)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的正向影响效应。

三、文献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发现:第一,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多学科交叉并且具有多样性的新兴概念,由于有大量的文献和多学科交叉观点,对其概念和维度构成的阐释,众多学者歧义颇多。第二,因对品牌资产研究视角的差异,有关品牌资产的概念仍存在分歧,品牌资产的构成维度划分体现多样性。第三,通过许多的研究可以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消费者响应具有溢出效益或者光环效应,部分学者也已经对消费者与品牌资产的依存关系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细致的论证,一些涉及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还是不太成熟。并且企业社会责任在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信誉度等方面的结论或者实证研究特别少。第四,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公司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之间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与绩效,到消费者响应,再到品牌资产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必要深入探究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与产品的品牌资产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能够明明白白的确定消费者的公司责任期望和公司的责任战略重点。(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Bowen H 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 man[M].Harper Press,1953.

[2] 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中的概念解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6(1):10-13.

[3] 许正良,古安伟.基于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驱动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10):109-118

[4] 周延风.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J].消费经济,2007,(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