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类学校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

一、“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与培养目标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有关财政、金融两方面基础理论与基本业务的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必修或必选课程。中职类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初、中级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其运作原理,了解财政、金融相关政策;并能够理论结合实际,简单分析一些财政、金融现象,以及相关政策、手段的运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为将来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学情分析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这门课是一门专门研究财政、金融基础知识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内容比较多,并与现实的经济生活联系较紧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对于初次接触这门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这门课理论太抽象,内容太枯燥,难学、难懂 。用学生的话说,自己在看书时只是对书上的字认识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职类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从初中毕业后直接到中职类学校学习的,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尤其对社会经济了解少之又少。他们对社会上的经济现象比较缺少观察,主动思考的精神还需加强。而本课程又与经济社会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不高。另一方面,因为他们较少的社会阅历,较少的社会经济知识,而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所讲的内容又比较宏观,他们就认为这门课程所讲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跟他们的工作、生活没有关系,对财政金融现象在感性认识就是一片空白。因此,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就提不起来。

三、实现该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

根据对本课程及学情的分析,如何让学生将社会生活与该课程内容联系起来,对抽象、枯燥的经济学产生兴趣并学好它,是我们所有教这门课程的老师所要解决问题。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认为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多少、听懂多少、消化多少,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尤其对检查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理论联系到实际,更为欠缺。对于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也会觉得所学内容非常乏味,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使学生能囫囵吞枣地将老师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记下来,也不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老师就要运用实例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讲授的理论与培养运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的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我们教师在“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过程需要激发学生去做的。对于财政金融理论中的一些抽象理论可以采用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如我在讲授财政现象时,问学生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以政府为主体进行分配活动时,给他们举了下面的例子。安徽省某县位于黄河故道两岸,由于自然条件较适宜水果的生长,该县成了全国著名的水果大县。该县某村是全国著名的黄桃和白桃生产基地。但桃树对水分较为敏感,表现为耐旱怕涝。2004年该县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许多果树因水排不出去而被淹死。该村在此次涝灾害中也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一些农民的桃树被淹死。但由于排水不是一家一户单独凭借自己能力能做到的事情,更何况一部分农民也不愿意去做,结果导致大家利益的普遍受损。例子讲完以后,我给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问题?用他们所学的财政理论知论来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进行讨论。学生拿到问题后很兴奋,积极地去找教材中相关的知识,归纳答案。等到让他们回答时,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自己对教材中关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这样不仅回答了问题,还帮助他们理解了教材的知识。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财政金融理论中的一些理论,可以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的实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借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我在讲解财政补贴这一章节时,我就给他们布置作业,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或去调查,他们和其家庭都享受到国家的哪些补贴。同学们通过询问他们的家长,了解到除他们所知道的自己上学享受到国家免学费、领助学金的财政补贴外,他们自己家里还享有国家的其他财政补贴,如所有农村学生的家庭除免交农业税以外还享有农业补贴,有的家庭享有低保补贴,家里有养殖的,享有养殖补贴等。当同学们将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后,我又通过这些例子进一步给他们讲解,财政补贴之所以能够发放的前提是国家财政充裕,国家财政充裕是因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但国家的财政补贴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效性。通过这些学生周围的现象,让学生将自己认为离自己很遥远的经济学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来。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个案的分析和探讨,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一章节时,就让学生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而让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注意问题

使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放在实践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对实践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达到启发的作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所以说,学生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案例则在教学中占中心地位,因此,老师在使用案例时,一定要注意对案例的选择,选择的案例要能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切忌用所谓标准化的答案来束缚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要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然后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使学生将案例与课文相关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2、思想概论: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按照培养目标的组成部分,可将其分为所培养人才类型,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人才去向和人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等方面构成。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三类高校培养目标进行了比较。比较发现,三类高校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共性主要表现在都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这是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差别表现在:

1、所培养人才类型的差异

综合类大学侧重于高级综合型人才,财经类大学侧重于商务应用型人才,理工类大学侧重于复合应用型人才;

2、能力要求的差异

综合类大学侧重于扎实的基本功,财经类大学侧重于较宽的专业知识面,理工类大学侧重于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工科基础。

3、人才的去向的差别

综合类大学多面向各类涉外企业、事业单位和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国际经贸、政策分析等工作等;财经类大学多面向为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等进行实际业务、管理以及宣传策划等工作;理工类大学多面向国内外贸易公司、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政府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等进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

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将高校的课程分为五类,即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性课程。本文按照该分类,对各类课程的学分总数进行了统计并加以平均。结果显示各类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即都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必修课这些基础性质的课程上分配了相对多的课时,为不同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搭建了平台。通过样的课程设置,以期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又全面掌握国际经贸基础理论、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人才,使学生毕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灵活就业。而它们的课程设置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类大学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教育,针对于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学科基础课程课时比重大,凸显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财经类大学注重学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该类课程涉及经济类专业知识较多,从而能起到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的作用。而理工类大学课时总量较大,课程种类较多,学生的学习强度较高,同时课时分布比较均匀。

三、实践教学的比较

为了比较各类高校在实践教学的侧重,本文将实践教学的内容分为即基础知识实践内容、专业性实践课和实习等内容,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比较发现,三类高校在实践教学也存在着共性和差异。共性主要体现在均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内容都包括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实习等几个部分。通过这些环节的安排,使得学生能掌握本专业从基础能力到专业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差异性则表现在三类高校对实践教学内容侧重有所不同。综合类大学实践性教学且更加注重对理论结合实践类型的课程设计。财经类大学实践性课程总学时比较适中,且比较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开设各种类型的岗位模拟以及商务能力运用的实践课程比较多。理工类大学实践性教学总学时最高,且课时较均匀分配于三种类型的实践课。另外从开设的课程上可以看出,理工类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比较注重实际动手能力操作的课程,如各种贸易实务的模拟,以及计算机应用和金工实习等,这些实践内容有利于学生多样性科技知识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特性。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可根据自身不同类型技能优势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四、启示通过比较,三类高校国贸专业培养模式各有各的特色以及侧重点。面对新的外贸人才需求形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需要找到合适的专业定位,从自身专业建设特点出发,改善目前的专业建设情况。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高校需要结合目前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情况进一步调整各自专业培养目标,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培养特点。综合类大学,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要求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明确自身培养的人才对基础知识结合实践能力的运用的要求;而财经类大学,则可从培养目标上对学生需要具体侧重对哪些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宽掌握进行规定,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面的拓宽;理工类大学则可凸显学生的对复合类型知识的掌握,并加强对工具性应用知识的掌握。

2、调整课程设置在确定了培养目标后

课程设置方面也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体现高等院校对于经济、国贸、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的系统性特点,而且要紧跟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对不断出现的新贸易技术、新规范等给予及时的介绍和讲授。三类高校可依据培养目标对各自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对综合类大学来说,它的课程为了实现其“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设置,在学生基础知识的加强上,可相应的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类型的课程以及数理工具等类型的课程,并对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能力进行强化;而财经类大学,则可采取必修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主修专业课程与兼修专业相结合,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提供多种类型的知识课程供学生选择,从而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对理工类类大学,除了要强调学生对不同科目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外,可加强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应用型知识的课程的授课。

3、进行有差别的实践教学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深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国际经贸专业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按照这一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可见,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去优化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先弄清专业课程体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依据

美国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曾经指出:“课程选择决定于目标设定”。这就是说,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国际经贸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国际市场趋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适应外经贸行业岗位群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③那么,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呢?让我们转向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会通过它所决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影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而且最终会直接影响该专业课程的选择与结构。

首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外贸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对准岗位设课程”是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而要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为此,我们考察了三百多家进出口企业的外贸岗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最后将外贸岗位群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确定为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WTO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合同商订等共14种专业知识技能模块。但是,这些知识技能的有效运用将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关联知识技能作为支撑。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希望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能与外贸岗位对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能独立胜任外贸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约有83%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还有二分之一的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说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外语知识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外贸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当寻求与此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教育等课程的支撑。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学生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对1400多名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91.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来高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课程的设计与优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教给学生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常使其就业经常变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5年内有37%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而不是简单地调换工作岗位。美国劳工部最近的研究预测表明,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就业的经常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的选择,这就向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关注明日择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仅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而且应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甚至向更高层次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与能力,以增强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基于这些考虑,适当扩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写作、数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技能和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将十分必要。

再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考虑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并且呈现技术走向综合化、精确化等特征。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必定会直接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变迁。工作现场技术的持续更新会不断地促使传统低技术岗位的消亡,高新技术岗位的增加。而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精确化特征又必然促使职业知识技术含量普遍上升,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国际贸易的方式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外贸岗位技能的变化,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促使外贸单证无纸化,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管理信息化,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外贸岗位实践能力的形成日益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尤其是高技能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高技能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跨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持续迅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的缓慢增长或停滞不前),并逐步取代工业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产业中心。商业、贸易、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房地产和咨询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会引起该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如2001年以来美国纽约的全部就业者中,90%从事第三产业,而且会引起该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行业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职业岗位结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化会使得社会的某些职业岗位大批地消失,又会有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增加。如美国近5年有7000多个职业岗位消失了,但又新增了8000多个职业岗位。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第三产业持续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1,738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居全球第三位。2007年的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8%),同比增加19.5%,首次超过美国的11,63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标志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行业的岗位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岗位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外向型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化,外贸岗位群出现了综合化与细分化双重趋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由于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因而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设计符合各类企业的多重需要。

3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思路

根据上述三种需要,结合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根主线、”“两个强调、”“三个突破”、“四个加强”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应以语言、写作、数理、计算机和哲学等基础知识技能为重点,基础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应适当加强,特别是应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应以金融、投资、会计、管理等关联知识技能的教育为重点,并应当适度拓宽其口径,应选择关联性、针对性与应用性较强的,淘汰较弱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的口径不宜过窄,应针对外贸业务岗位群而不应针对某种外贸岗位设置,经济学、贸易学和计量学等专业基础必须夯实,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口径可适当放宽,并增设一些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择业机会;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把职业道德、态度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技能的课程设置之中,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合在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德、智、能、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合格的国际贸易高级应用型人才。“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专业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知识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根据上述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我们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取舍。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我们适当提高了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和哲学的授课学时;在关联课程中,舍弃了《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课程,增设了《投资理论与实务》,并把《会计学》、《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和《金融学》等课程重构为《会计原理与实务》、《管理知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对《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学》中的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避免了教学中的简单重复,并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整合到《国际贸易学》中,将《WTO概论》重构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增设了《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含前沿理论、前沿政策和前沿实践)和《反倾销知识》等课程,以支撑该专业学生把握国际贸易前沿动态和应对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商品学》、《商务心理学》、《社交礼仪学》、《国际经贸地理》、《经贸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增加了《通关实务》、《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与保险》、《国际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必修课程的授课学时;在选修课中,我们增设了《中外文化比较》、《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等人文知识课程和《创新方法论》、《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在此基础上,精心构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两翼,职业道德、态度教育贯穿全程,基础、关联和专业三大课程结构优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国际贸易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全新整合课程体系(参见图1)。同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比较,该整合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合课程体系设有基础、关联和专门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三个模块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4∶3∶3优化为3.6∶3.1∶3.3。每个模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它与其它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各个模块之中;

(2)整合课程体系不是针对国际贸易业务的某个具体职业岗位,而是面向国际贸易这个专门的行业岗位群,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

(3)整合课程体系设有理论知识课程、应用知识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各层次之间的课时(学分)结构由原来的5∶4∶1优化为4∶3∶3,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渐次提高各种能力;

(4)整合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有实践技能的训练。在基础课程模块中,有英语交流、计算机应用、公关协调和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的训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在关联课程模块中,有会计实务、管理实务、金融实务、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在专门课程模块中,有进出口业务、国际电子商务和国际市营销等技能训练,而且每种类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设有若干技能实训项目,如进出口业务技能又分为国际商务流程模拟操作、通关实务操作和外贸单证操作等技能实训。整个课程系统的专业技能实训都与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并与相关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实现对接。

(5)整合课程系统是开放的,具有专业拓展的灵活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关联知识技能课程基础上,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的不同类别知识技能课程,以适应外贸行业不同岗位就业的需要,或适应向相邻职业岗位升迁的需要。

参考文献

金融科技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高专;金融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况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趋势

金融业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该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也对金融工作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行业发展变化快,催生新的金融人才需求

金融行业发展变化快,新型金融业态出现、发展迅速。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时,我们除了

考虑传统金融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新型金融业态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分析文章指出,全球经济迎来消费经济时代,虚拟的金融服务非常适合在互联网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业务,消费金融也成为近两年来各路机构竞逐的领域,行业人才稀缺。

2.金融业综合化经营,需要综合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金融业态已发生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完全混业,经过分业经营,目前已经通过金融

控股公司和相互参股方式,以及局部业务和产品的交叉经营,实质上形成了和英美类似的综合经营,但程度上低于英美等国。我国金融机构除了在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监控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之外,还缺乏综合经营的人才。金融综合经营既需要复合型人才,更需要投资理财等专业能手,否则综合经营难现活力。目前我国金融业虽吸纳了大量专业人才,但还很难适应金融综合经营和监管的需要。实现金融综合经营应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经营和监管能力,为综合经营提供发展源泉。

3.金融体系国际化,要求金融人才“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就是懂得要多,要广,不仅仅是银行、金融、保险,还包括政治、经济等等,还要有国际的视野,以适应现在全球化以及同国际接轨的信息时代。金融业人才须具备渊博的经济、法律知识,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相关知识,也要求金融业人才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具有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

二、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产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历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在金融行业对中高端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高职高专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又该尽到哪些责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与资格。”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对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三、明确自身定位,打好基础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金融人才属于熟悉金融业务基本流程、金融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懂英语、会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根据调研报告,企业更喜欢毕业生具备一些实际的操作技能。例如,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时代,金融人才不但要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应用,还要不断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应用。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由知名金融组织、机构举办的各类比赛。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比赛过程中加强对于金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院校学生的交流,还可以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发现人才,增加学生展示自我,获取就业岗位的机会。

四、关注企业需求,做好对接

产教融合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关注政府、行业、企业对于人才规格、层次、能力、素质的需求,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也就是要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机制,使人们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个体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育和培训。学生离校后,不一定就完全脱离和学校的关系,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继续获得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毕业后依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够帮助其向着中高级专业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发展。当然,这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关注国内发展,放眼国际

在金融体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我们应当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和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要达到这个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与国外同层次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师生互换、夏令营、冬令营交流学习活动、学者互访、联合办学等。此外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现已开放的金融课程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外语传授的金融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金融行业知识最新的发展动态。

六、结语

教育界和产业界加深产教融合,在“共建、共赢、共荣”方面下功夫。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具备专业素养、具有良好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业务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尊重个体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规律,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