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质量管理 手段与措施

引言

一项工程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好坏是由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决定的,所以,一定要以事前的准备作为重点,以事中的控制作为关键,并且在事后做好验收工作,在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上实施严格的控制;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准备、控制、验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提高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才可以切实的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对于工程技术的管理是整个建筑行业都会遇到并且也是一项不容易解决好的问题。所以,关于如何加强工程技术的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效率的提高具体措施,是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一是质量的高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因素包括材料、机械、设计、地形地质条件、地貌、气象、操作方法、水文施工工艺、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建设周期、投资成本等等,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

二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分项工程的工序之间交接比较多,隐蔽工程多,中间产品多,如果不经行及时的检查本质,等到事后再去看表面的现象,就会产生第二判断错误。换句话说,也就是容易把不合格的产品当做是合格的产品。相反的,如果检查的不认真,测量仪表测出的数字不准,就容易发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把合格的产品当做是不合格的产品。所以,在进行质量的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这点。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优化手段与措施

2.1通过合同化管理加强质量管理意识

工程在安全和质量的目标上要严格根据合同要求和有关规范的标准来执行。企业在严格履行合同的义务的同时,要及时的处理一些合同的变更,将合同的一些法律约束与项目的各方面统一到合同条款上来,再按照已经确定的安全质量目标实行全方位的安全质量设计与规划。一边,我们可以将质量、安全进行区分,然后跟技术难度经行结合,对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的设计出最优质量施工及最优安全的施工方案,这就是所谓的样板施工;另一边,如果样板施工取得了成功,我们就可以根据在施工前指出的有可能发生的质量以及安全事故的地方与成功的样板施工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能够将问题控制于未然。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就是质量意识。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树立起质量意识,要让建设施工的单位从根本上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还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要激发他们的质量责任感。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一个多层次、多部分、多因素的组合整体,所以,必须要从筹建协调到具体实施的全过程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与手段,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2提升专业人员素质加强质量控制能力

工程质量的优劣同样受基建的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所以,要建立起一支业务技术强、政治素质高的基建班底,用来适应形势的需求。高素质的人才,不单单要拥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跟实际的管理经验,还要可以适应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的变化,了解并且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和高科技知识。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不断的提升整体队伍的素质。尤其是必须要认真的学习和掌握施工与验收的规范,并且要书面考试和实测,只有考试合格了以后才可以组织和管理施工,优化人员配置。管理的人员要勇于进行实践,开拓进取,从而总结出实践的经验与知识,并且还要乐于去接受新事物。这样就可以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突破过去的单纯的监视浇捣与验收签证的狭隘范围,扩大到参与全盘指挥、全面管理的领域。施工现场的管理核心就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组合,所以优化现场的全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现场工种和专业和岗位杂乱,导致现场管理复杂,然而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活动与管理工作均由现场的人员去进行实现的,因此就必须依靠现场所有的职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去共同参与管理,从而激发出全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责任感。将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重视现场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2.3通过优化计划编制手段保证质量管理过程

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加强管理,督促施工队伍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起到超前监督,预防质量问题的作用。建筑工程质量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招标与发包、立项与报建、材料的选购、设计与施工、竣工验收等等,而这些具体工作都要按照建筑工程的标准工序进行,才有可能完成预期的目标。有了保证质量的施工制度,实现设备整洁完好、物料堆放有序、道路平整畅通、安全设施齐全、劳动纪律严格、制度标准健全、施工秩序井然等等这一些列目标相对而言也就更加容易实现了。建筑叔公单位要不定期的召开技术例会,反馈施工现场的问题,拟定处理方法,分清责任,加强质量管理。

结语

通过优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手段与措施,建筑施工单位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效率与完成质量,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也为未来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道路、管网线路、标高、工程地质等均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设计施工图要求的基础型式、主体结构、建筑布置、节点构造、给排水管网、线路照明、暖通、通信等均要逐一了解核对。对设计图纸中涉及安全、使用功能、进度、造价、设备选型安装的主要问题和各专业间的冲突或错漏问题,要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因此,必须要通过事前控制协商解决,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其承包施工的工程范围内建立,并统一协调管理。各分包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分包工程的范围、特点,以及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子体系。目前,有的施工单位由于自身质保体系不完善,缺少专职检查人员,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混乱,具体工作没人管,出现互相推诿,最终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亟待扭转。

3、全面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性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对项目施工、保证进度、质量和管理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一些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不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抄照搬其他项目的内容,有的仅有土建施工,没有水电、消防和弱电专业安装的内容,有的只列出项目班子人员名单而没有职责分工,有的缺少施工安全质保管理和文明施工的内容,有的缺少主要工种操作规程,有的对检测要求、建筑设备型号交待不清等等,所有这些都应在编制施工组织时候要充分考虑。还要在监理提出审查意见后,按要求补充、修改完善。

二、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结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及先进地区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宜在以下各分部分项工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1、基础工程

(1)常见的质量问题。有些施工单位为减少实际土方开挖量,采用直壁开挖而未采取支护措施,造成高壁塌方。基坑排水处理不当;基坑暴晒时间过长;基坑标高错误,无垫层;深基坑支护方法不当;基坑边坡护壁失稳塌落;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控不当,开裂变形;柱筋、地下室墙壁预留插筋位置不当,直径不符,长度不够等等。

(2)质量管理措施。检查基坑土质是否与勘探一致,基坑支护方案是否安全合理;基坑排水是否通畅;深基坑支护措施必须考虑当边坡或挡墙处有汽车行走时,要另有安全防范措施;深基坑顶部要有观测点,控制坡顶位移;桩基与基础完成后,按规定进行复测标高轴线,如需要移交上部施工单位时要办理交接手续,各方签证。深基坑要及时检查支护结构位移状态,及时做好基坑排水确保基坑稳定,大体积浇灌混凝土时严加控制体内温度变化,施工单位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预留好上部结构的连接插筋,复查插筋、底部锚固钢筋的位置、直径、数量、搭接长度等。

2、梁板柱工程

(1) 模 板

a常见的质量问题。常用钢模和木模两种模板,其中钢模质量较好,木模常常由于周转次数较多,东拼西凑,拼装不严、支顶不牢、变形过大等现象较普遍。主要表现在轴线偏位,标高不准确,模板拼接不严,缝隙过大而跑浆、支顶不牢,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任意拆卸模板;钢模主要是联结不牢模板变形未修整。

b质量管理措施。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封堵措施是否得当,支顶是否牢靠;支撑底部受力是否均匀;模板变形后未经修理不得使用。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模板内侧冲水清洗,清除模内垃圾,严格规定拆模时间。特别是悬挑结构的拆模时间,一般梁板结构可以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模时注意保护好棱角,防止缺棱少角。

(2) 钢 筋

a常见的质量问题。一些工程有使用再生钢材现象,钢筋抗拉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对钢筋制作加工不规范。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焊接长度不够、焊缝不饱满、焊缝高度不符合要求。梁板钢筋搭接位置不当、柱纵筋搭接位置未按规定错开,抗震箍筋弯钩不符合135°要求;柱的纵筋伸入基础内未成七字脚,悬挑阳台板顶面未设置负筋,踩筋严重。板底钢筋垫块不足;板顶钢筋马凳支撑不足;梁内纵筋间距小,不便浇灌。

b质量管理措施。对进场钢筋要查验合格证,严格见证取样制度。不准使用不合格钢筋。钢筋绑扎后要及时查验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焊接点,要按照图纸校核,做好钢筋隐蔽记录,混凝土浇灌前仔细检查垫块、马凳是否垫好,遗漏应补充到位。在板筋上行走应搭设人行跳板;重点检查钢筋骨架十字接头、端部接头的钢筋锚固长度,钢筋间距能否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对有抗震要求的构件要确保梁柱的钢箍弯钩135°,梁柱钢箍抗震间距要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3) 混凝土

a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是土建结构的重点,尤其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高层结构中,应特别注重,它直接影响到安全使用。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是施工管理的首控目标;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很多地区早已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但也有个别商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如搅拌站运送混凝土距离较远,故搅拌过稀,水灰比过大,影响了质量。混凝土施工时,还经常出现混凝土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到位,振捣不密实,凭个人经验操作,对复杂的节点,如遇到钢筋密集,不采取措施,不增加人工插钎捣实,出现蜂窝麻面、孔洞、混凝土柱烂脚等现象。还有在浇灌期间由于运距长,城区交通堵塞,混凝土供应不上,停灌时间过长,形成人为施工缝等。

b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对商品混凝土要随运输距离远近及泵送楼层高度进行调整。根据不同情况,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整搅拌时间,严格控制外加剂,灌注混凝土前要再一次重点核实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对漏放垫块、踩筋偏位、扎丝脱扣等要及时整改;倾倒混凝土落差过大时要采取措施,可用尼龙袋缓冲,落差超过3m时,要设下料串筒,避免混凝土离析。控制好振捣间距,振捣必须确保表面出浆,在钢筋密集处应改用人工插钎振捣或采用带刀片的振动棒振捣,停振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超过时必须留施工缝。当气温>25e时,停振时间不能超过2h~3h,在施工缝处灌注混凝土,必须先将原有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干净后,才能继续浇灌。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要防止过早拆模,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才拆,拆模后要对混凝土及时洒水养护不少于7d。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是保障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场所。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 管理 提升 措施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日益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导致建筑企业声誉受到严重的影响,还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通过采取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就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并获得市场的认可,建筑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也加大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但是相比国外,目前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瑕疵。

1.1 建筑工程施工的外部环境管理不规范 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具备规范的外部环境。但是就目前建筑行业的外部环境来看,还存在不足,相关建筑市场管理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进入与退出资格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导致建筑市场中实际的企业素质不高。

现在一些施工资质不够或没有施工资质的建筑企业或者团队,因为没有资格独立承包工程项目,它们就会利用建筑市场管理漏洞,挂靠在一些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而具有资质的企业为了获得“额外效益”,他们对此是非常欢迎的。这样的挂靠结果必然会导致其承包的建筑工程质量没有保障。对于此种现象,相关政府执法部门要对其进行查处,也往往因为取证难,导致执行不力。

1.2 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必要的法律观念 建筑企业从事工程建设,是其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也是其履行社会公益的方式。建筑工程涉及到社会多个领域,建筑企业施工的工程质量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此我国法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按照法定的建设程序和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没有法定的从业资格,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等等现象,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都是我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所明确禁止的行为,但是某些企业却将法律规定置于脑后。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某些企业效益至上,对法律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盲区。

1.3 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时,企业既要制定措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也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而,通过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随机采访和调查中发现:有的建筑企业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建立预防机制,更无安全应急预案;不少建筑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不高,自我保护措施缺失;有的施工安全防范设施不到位,不按规范要求对建筑物设置安全防护网;有的安全防护网的材质、抗冲击力、网目密度、阻燃性等不合格;有的防护网超过使用年限后还在使用,导致防护网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功能,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2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2.1 抓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 当前,对建筑企业具有管理权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国家各级政府,因此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首先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切实发挥政府监督与执法的职能作用。

2.1.1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建立规范的建筑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企业和人员市场准入和清出,实行市场准入清出与工程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形成各部门监管合力;实现建筑业企业资质与专业人员执业资格许可管理、施工许可证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动态监管、信用管理等各环节的联动;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维护统一、规范、公开、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对存在企业资质证书违规挂靠以及倒卖行为的建筑企业、单位或个人,政府主管部门要按规定给予严肃查处,责令其停止施工,吊销其企业资质证书,并予以经济处罚。

2.1.2 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加强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的管理。对于工程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肢解工程、违法转包、层层分包等违法行为,政府部门也要依法给予坚决的惩处。

有的建筑企业为了承揽建筑工程项目,他们往往会采取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获取建筑工程的中标,这样的中标价格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而企业在工程招标之后,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他们常常采取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筑材料、压缩工程合理工期、降低工程质量等手段进行施工,往往导致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发现中标价格不正常的,政府部门要履行其职责,进行严格的监管。

2.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抓好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远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行监督。为保证工程质量,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目前,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

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

1.1 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随处可见,拨地而起,智能建筑、通风空调、建筑电梯、建筑节能已广泛采用,内容包含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作业难度越来越大,这样复杂的建筑工程,工程建设的各方必须具有保证质量的行为,否则无法确保工程质量,所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有必要对责任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另外,法律法规也要求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建筑法第十三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各方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建筑工程业绩,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等等。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指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从而确立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因此受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1.2 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管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法制意识普遍淡薄,政府监督实行微观监督是必要的、合理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形式,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实现了从单一的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监督的转变,将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推向质量责任的第一线,政府质量监督实行宏观的监督管理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的责任主体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思想领域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表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暗箱操作、不负责任,工程实体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缺陷,因此,我们在注重监管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监管工程实体的质量。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2.1建立集体监督机制

建立集体监督机制是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按规定要持证上岗。 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两人以上为一执法组。 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组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采取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当中着重严抓前两大环节,在工程开工前由监督组长、栋号监督员召集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召开质量监督交底会,明确监督管理过程的重点要点。 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可控性和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或事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事后控制质量监督机构着重于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把关。竣工验收必须经质量监督机构委派监督组成员到场对验收组的组织形式、执行强制性标准、验收程序进行监督。 工程竣工经各参建各方责任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需及时发出停止使用通知书给业主,情节严重的还要依例对有关责任单位作出相应处罚,以贯切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实施,提高质量监督机构执法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2.2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

2.2.1 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①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给几个施工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格竞标,不得指定分包单位,不得收取质量保证金,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质量,不得要求施工单位以垫资或贷资为条件发包,不应压缩合理工期。

②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等手续。根据工程特点建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并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等工作。在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备案手续。

2.2.2 对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勘察、设计任务。积极参加地基验槽、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在验收记录上签章。在施工过程中,签发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文件,参加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

2.2.3 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①监理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监理任务。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健全,监理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应当按照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监理,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应当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进行审查和检查;对施工单位的设备、仪器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持证情况进行检查。

②监理单位应见证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建筑材料的取样和送检;签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及对整改结果的复查;应当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参与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认真收集、整理监理资料。

2.2.4 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①施工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主要专业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施工单位应当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并进行管理;

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置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对进场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预拌混凝土进行检验、试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检验、评定;认真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2.2.5 对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检测单位必须取得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准超越核准的类别、业务范围承接检测任务。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检测单位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必须符合规范;并认真负责出具检测报告。

2.3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没有高素质的企业,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关键又是企业领导班子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不管是手工作业或使用自动化控制设备,都离不开人去操作。操作工人都就经过技术培训,特别是重要工序、关键设备,更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去操作,质量能否把好第一关是我们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建设队伍,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使工程建设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结语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人员,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总结经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牢记验评分离,注重验收,强化手段,过程控制,熟练运用建筑法、质量管理条理、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提高工程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润云.浅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施工质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现代市场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在各项承包工程建筑企业竞争中,工程质量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中标因素。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就需要企业有正确对工程管理方面的认识,加强对新型项目开发。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管理是应对每个阶段的问题。主要对工程建设中每一环节的技术活动进行相应的规划、规范,组织、协调等职能。

一、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走进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效益好坏和管理的总体水平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高低,并且也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同。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利于畅通生产领域间的交流。众所周知,不同领域之间都有很大的互补作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

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要充分体现时代化。广泛地和经济领域及生产领域间搞好互通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其二,有利于完善以及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由于很多建筑企业都是私营模式,加之不断的改革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够完整充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深陷困难,有时会出现违法乱纪、管理不到位、低劣工程以及常发事故等现象,因此要充分加强并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为了经济、高效地建造出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及用户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企业各部门对施工各环节、各阶段所采取的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手段的总称。工程项目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较轻的可能对建筑物使用结构安全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质量问题关系着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对工程维护量的增加,国家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及人民和使用单位生活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强化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手段,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进度水平,确保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才能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

二、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混乱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构成中,有相当数量施工企业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单位.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占了相当比重。对于这类企业,从事施工管理人员结构组成不尽合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无疑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身兼数职,即施工现场指派的技术负责人既要负责工程施工工作,又要承担安全检查工作,还要协调工地现场材料进场与保管事务.二是没有配备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容易出纰漏.即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要么没人管,要么多人重复管。

2、制度执行不力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秩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施工单位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件、规定和管理条例。但是,深入建筑施工生产一线不难发现,这些文件规定和条例大多数是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多数是应付各级各类检查时才想起与之对应的管理条文,而不能够做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觉地去贯彻执行这些条文。

3、安全管理薄弱

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管不力及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和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贫富差距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急于形成政绩,往往对房地产市场违规操作,甚至袒护个别建筑施工企业的不当行为,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埋下了祸根。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素质不高,缺乏对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能力,不能有效地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欠缺.

4、安全保障资金不足

无论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行为,还是落实好施工安全措施,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现实情况是相当数量的工程项目需要由建筑施工企业垫资,然后按工程进度结算款项。一旦甲方拨付进度款不及时或者遭遇物价飞涨导致的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对于一些实力不雄厚的施工企业来说,极易出现资金压力,甚至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没有足够的专项安全措施资金作为支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自然而然地成为空谈。

三、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整个工程的质量的高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建筑的施工一定要注意施工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建筑工程监理体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1.1 落实责任制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监理的最终目标是要确保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就以往的经验来看,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相关责任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理程度不到位,因此,监理体系的完善离不开责任制的落实,完善责任制,是建筑工程监理有效实施的根本。监理单位在入场以后,应根据指定好的监理目标,对各个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确定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并且岗位承担人在上岗之前应签署相应的责任书。除此之外,还应落实相应的工作制度,从而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如会议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等;实现程序化监理,争取做到每一步骤、每一环节监理工作的到位。

1.2 制定有效的监理目标

监理目标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指导,因此在监理师确定承担某工程的监理任务,并且进驻到施工现场之后,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根据建筑工程坚守的具体情况,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业主要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如《建筑法》以及《建筑管理条例》等,制定详细的监理目标,明确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目标、任务以及相关标准。在这一目标中,应充分反工程特点,并且应根据目标拟定相应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2、增强项目工作人员的施工技能

建筑施工项目的首要方针是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应该根据相应的施工安全知识,结合相应的法律制度,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工人的综合技能,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3、管理好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质量安全对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施工队伍一定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监察力度,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概括来说,加强房屋建筑的管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组织的机构和体系。

(2)做好开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专业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好图纸的审核、鉴定工作;企业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控制工作;施工队伍一定要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设计;测量人员一定要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性。

(3)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企业一定要做好对施工队伍、施工设备、数据测量、建材控制、施工技术的控制等工作,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符合建筑标准。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施工质量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只有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得到保证,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地保障居民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名誉。

参考文献:

[1]沈 慧,郭新毅.关于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思考[J].建筑施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