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GDP 核算实施

一、绿色GDP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它是扣减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的生产活动最终成果,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传统GDP只反映了经济发展,却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给国家进行经济监测、宏观经济分析及各项政策的制定带来诸多的困难。传统的GDP核算可能导致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

研究和实施绿色GDP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第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第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第四,绿色GDP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

二、绿色GDP的核算方法研究

根据对绿色GDP概念的不同理解,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绿色GDP,即扣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之后新创造的国民财富的总量,其理论公式可以表达为:

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成本+环保收益

其中:资源环境成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恶化成本

环境恶化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

(一)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

按照投资主体不同,环境保护成本可分为国家政府投入、企业自筹资金投入、环保民间组织和个人投入。无论是从资金量、投资范围和效果来看,三者直接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应当分别核算。

国家政府环保成本的核算。为正确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发展的环境投入和环境代价,必须将各级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实际投资总额纳入GDP的核算范围。

企业环保成本核算。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发生的环保成本应当分别采用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核算方法。无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环保成本都纳入了日常会计核算,并在GDP核算中得以反映,所以就企业投入而发生的环保成本而言,无须再对GDP作进一步调整和修正。

民间组织和个人环保成本核算。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各界民间环保组织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并不断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民间组织和个人环保成本的核算,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统计估计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环保民间组织有年度工作报告,我们可以从年度报告中获得环保支出情况。

(二)环境退化成本核算

环境退化的成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核算,即生态破坏损失的核算以及环境污染损失的核算。

生态破坏损失的核算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将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到受损害以前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破坏都能得以恢复,或者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能恢复的采用恢复费用法,不能恢复的,采用影子工程法。

环境污染损失的核算可分为直接经济损失核算和虚拟经济损失核算。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的核算可采用生产率变动法和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

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即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虚拟治理成本是相对于实际治理成本而言的,实际治理成本即前面提到的由政府、企业或环保组织投入的环保成本。

(三)环保收益的核算

人们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必定会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尽管这些收益可能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可能是未来的而非现在的,可能是隐含的而非显性的。

三、江西省绿色GDP核算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

江西省的自然资源有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以及能源等多方面的损耗,但是就目前来讲,统计数据很难获得,我们只能核算能源、水、森林以及耕地资源的核算。

因此,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以及江西省资源的具体情况,本文考虑使用自然资源耗减、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灾害损失)以及生态修复收益四个指标核算绿色GDP。其中,自然资源耗减、环境污染损失、灾害损失是扣减项,生态修复收益是增加项。

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以及作者能够搜集到的数据和以上分析的结果,本文采用的绿色GDP核算的计算公式为:

绿色GDP=GDP-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污染成本-灾害损失+生态修复收益

表1 江西省绿色GDP核算指标计算方法

项目 指标 计算公式

能源 能源损耗价值=能源年耗用量*该年每吨标准煤平均价格

自然资 水资源 水资源损耗价值=年用水量*每单位体积价格

源损耗 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减少的价值=森林减少的面积*每单位面积森林价值

耕地资源 耕地面积减少的价值=森林减少的面积*每单位面积森林价值

环境污 污水 实际污水治理投资额/实际污水处理率-实际污水治理投资额

废气 实际废气治理投资额/实际废气处理率-实际废气治理投资额

染损失 固体废弃物 实际固废治理投资额/实际固废处理率-实际固废治理投资额

生态修 新增耕地 耕地面积增加的价值=耕地增加的面积*每单位面积耕地价值

复收益 新增森林 森林面积增加的价值=森林增加的面积*每单位面积森林价值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损耗中的森林以及耕地的损耗计算方法与生态修复收益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因此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可以将他们合并计算,即若是增加值就计入生态修复收益,若是减少值则计入自然资源耗减。

(二)实证应用

(1)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修复收益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用总量乘以单价。自然资源损耗=能源损耗值+水资源损耗=15392490.23万元。生态修复收益=新增耕地收益+新增森林收益=317259.06万元。

(2)污染成本的计算由于无法得到虚拟治理成本的单价,所以采用实际污染治理投资额/实际污染处理率-实际污染治理投资额来近似计算需要扣减的虚拟治理成本。污染成本=废水虚拟治理成本+废气虚拟治理成本+固废虚拟治理成本=4894.59万元

(3)灾害损失的具体成本可以直接从统计年鉴中找到,所以也无需做具体的计算,直接引用就行。灾害损失=22112258万元。2010年绿色GDP=传统GDP-资源耗减成本-污染成本-灾害损失+生态修复收益=77320216.47(万元)

表2 010年绿色GDP综合核算表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江西省绿色GDP的值为77320216.47万元,低于江西省的GDP的值94512600(万元),并且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耗减的损失所带来的。

参考文献:

[1]许秀真,颜双波.福建省绿色GDP 核算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馆藏文物;文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什么是文物

所谓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和艺术文明。保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有宫殿、寺庙、石窟、遗址等。馆藏文物方面有金属器物、陶器、瓷器、漆器、木器、石器、玉器、纺织品、纸质文物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和结晶,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馆藏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类文物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如金属文物锈蚀、陶器、瓷器破碎,石雕残崩,木器和竹器干裂、皱缩,出土的纺织品、纸张文物腐朽。所有这些历史文物都要进行抢救和修复才能长期地保存下去,这就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所在。意大利人布兰迪在他的《文物修复理论》一书中说道:“所谓修复,是为了维持某件物品物质性上的无欠缺性、为保证其文化价值的保全、保护而实施、处理的行为。” 我国的馆藏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是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为了博物馆能办出高水平的展览,我们应当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发展文物修复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怎样才能做好馆藏文物修复工作

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众所周知,首先要有正确的修复理念,其次是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物本身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再进行实际的修复操作,最后要做好文物修复档案的整理记录。笔者认为其中最应该注意的几点如下:

第一,是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文保工作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文物工作者在接触到文物时,要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心,谨慎再谨慎。另外,文物修复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由于文物的受损情况千变万化,它要求修复人员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结合科学的保护措施,灵活运用。因此,文物保护工作者应具有历史学、考古学、美学、人类学、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充分了解和研究拟修复的文物,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去认识艺术,这是修复的基础。

第二,分析和研究是做好馆藏文物修复保护的重要前提。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多样性、时代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决定了实施保护技术必须万分审慎。如果修复失当,破坏了文物身上的各种历史信息,文化信息,艺术信息,那将是无法挽回的遗憾。为了避免经验主义,以既定的模式干预文物,更为了杜绝文物越保越坏,错误地选择不当的理念、方法和材料,对文物今后的长期保存留下后患,我们必须以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作为馆藏文物保护技术干预的前提和基础。要以可靠性、确定性、持久性的通用标准选择最佳保护方案,不是简单地只对文物表征进行观察,而应更深入了解文物各个方面,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研究。

第三,要特别重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资料的记录存档。

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作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记载了文物上的各种信息,而且还记录了保护修复工作的全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建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需要,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笔者认为一切工作中决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当一件文物拿在手上,如果对它没有清楚的认识,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很有可能好心办坏事,毁灭文物上的历史信息。所以在修复保护过程中,文物工作者应严格遵守“不改变现状”的原则,不能凭主观想象改变原物风貌。对于每件待修复的文物,都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采用先进科技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修复时尽量采用原有制作工艺和方法,不能轻易把不成熟的技术草率地应用在珍贵文物上。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后,制定出最佳的修复方案。然后依照方案来操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保护修复的目的,不给自己和历史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3篇

(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废弃地被园林等产业开发和利用,不但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以原貌为一片工业废弃地的唐山植物园为例,较为详细的阐述经过规划、建设后所带来的价值,希望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改善;利用;价值;初探

1概述

工业废弃地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产生的城市用地结构被调整,大量的工业建筑被废弃、闲置。这不仅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自我修复功能下降,还影响了景观,破坏生态环境。而居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的工厂企业由于污染、噪声等方面的原因也必然会逐渐外迁,更多的工业用地也面临着更新和改造的问题。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就必然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要求利用生态修复学原理,辅以人工设计和工程施工,从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在不断更新的秩序中获得新生,形成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2改善与利用

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废弃地被改善和利用,唐山植物园就是把工业废弃地变废为宝,实现“化腐朽为神奇”的成功典范。它位于建设南路南湖公园南侧,处于南部采沉区核心位置,总占地面积55.45公顷。几年前这里到处一片荒凉,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恶臭扑鼻。分布了村庄旧址、废弃农田、粉煤灰池、煤矸石场、废墟山等典型工业废弃地,既影响农业生产,也无法兴建建筑,多少年来一直荒芜着,不仅损害城市形象,而且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自2010年开始实施生态绿化修复工程,着力打造一个集观赏、科普、生态、经济、文化,科研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互动式植物园。

一是植物园东部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土壤条件较好,建筑多在此地,经过深翻将废墟深埋后作为专类植物收集区和树木园引种驯化区,按照植物分类系统进行排列,结合植物园的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理念,按照“植物造景”的原则,建设以专类植物收集引种并体现植物文化的专类园,主要包括:海棠园、碧桃园、月季园、牡丹园、彩叶植物园、诗林广场等21个园区,给游人集中欣赏学习的场所。二是针对场地内土壤条件差,煤矸石、粉煤灰和废墟遍布,土层过薄,不能满足树木等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地貌重塑、表土转换、施化学肥料等手法的土壤改良工作,并根据场地及景观的需求建设微地形。三是依山势建筑道路系统,在堆积起龙山山体最高处构建景观平台俯瞰全园,引导游人参观整个园区的立地条件和植物演替的互动过程。四是中部立地类型为淤泥低洼地,规划为水生植物园,引种水生及湿生植物。五是保留原有的大部分树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广泛的栽植。

3再利用价值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还能带来很多潜在的效益,因此修复、改善和利用工业废弃地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3.1历史价值

如今文化遗产的外延不断扩大,从标志性建筑、文化遗产扩大到能体现出审美、科学的建筑或遗产。城市中各个历史时代的各种形式的建筑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城市内涵,它拥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是城市的工业博物馆,是我们了解城市历史的重要途径,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一部分。植物园内老的铁路在园中穿行,煤矸石分布广泛,长期堆存,占用了大量土地,会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基于唐山是一个以煤为根的重工业城市,因此利用煤矸石作为远古化石在园林小品中出现,进行造景,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复恳方式,还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激发游客探索科学的兴趣,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对科研者加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评价工作,对煤矸石的分布、积存量、矸石类型、特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也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3.2经济价值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工业废弃地改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瞩目。目前很多工业废弃地占用了城区中较好的区域位置,对它们进行改造更新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由于建筑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以及废水、废气给周围居民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尽可能保留其遗留的建筑物,建筑物结构坚固而且可利用空间较大,造价又很高,约占其总造价的1/3,在改造时可以建成生产试验区、访客中心、库房等等,这样就减少了大量的搬迁重建的费用。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它的再利用不但为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驱动力,还有利于节约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压力,并且对长时间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工业转型培育出新的工业增长点,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素。

3.3环境价值

环境价值的显现是一个隐形的、间接的体现过程,是无法简单用数字去计算的。长期开采形成的工业废弃地,通过改善治理,恢复原有地貌景观,加大地表植被覆盖,并对原高低不平的地表区域进行规整,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改善复垦区及周边区域空气、水环境,使其与周边土地利用及景观植被相协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唐山植物园经过几年规划、施工和建设,原来的满目疮痍的情景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北方较为少见的“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风格,配以亭、台、楼、榭和千余种园林植物的美丽花园和大氧吧,唐山市民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到具有江南风情的园林花园。

4结语

经过上述做法,唐山植物园已经在几年前的工业废弃地逐渐变成华北第一植物花园 ,这里的空气质量优良,湿度较大,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为唐山市民提供了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将来不但经济效益可观,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算,因此规划制定的发展任务符合发展要求,是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徐秀源.唐山植物园工业废弃地生态景观修复与种植规划[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1).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水系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作为城市水系治理的主要途径,其中主要涉及到湿地建造、植被恢复、河岸生态治理等内容,同时生态修复与湿地规划存在很大的关联,并具有建设目标、方式以及实际措施等方面交集之处。在进行湿地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水系生态修复情况和要求,并将生态学理论知识作为规划指导,结合现有城市水系资源进行湿地规划设计,以构建城市湿地网,进而实现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湿地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的湿地规划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湿地规划设计原则

1.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作为城市湿地规划设计基础总原则,满足人类与自然生态共同发展要求,为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生态原则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在开展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保留湿地本身的生态原真性。

1.2保护原则

城市湿地作为自然生态景观之一,是自然与历史沉淀下的宝贵财富,并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对此,在进行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遵循保护原则,保留湿地系统中各个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湿地系统整体稳定性与协调性,使得湿地系统自然性不受破坏,进而发挥出城市湿地的实际使用功能和开发价值。

1.3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观可以保证城市湿地的长久利益,有效协调人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性,拓展协调时间,进而满足城市发展基本需求,实现城市湿地系统的完善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持续原则要求设计人员根据湿地自然条件,通过对现有土壤、植物、水系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发挥出城市湿地自然美与生态效益,促进湿地系统自然演替与进化,进而使得城市湿地可以适应城市发展整体环境。

2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湿地规划设计方式

2.1完善湿地体系,强化湿地功能

在进行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准确性和可行性,设计人员要根据城市现有湿地体系发展情况,结合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实际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目标,不断完善湿地规划体系,提高城市湿地各个使用功能,进而实现城市湿地规划设计水平的提升。主要措施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构建生态健康系统。第二,强化湿地景观。第三,建设湿地文化。

2.2合理规划内容,实现区域协调

在进行城市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维护湿地系统内部结构资源的完整性,协调湿地系统和周边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设计人员要做好区域协调工作,并将圈层式规划方式应用到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中,将湿地系统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湿地保护区。主要包括湿地原始物种类型、生存环境以及生物链,建立湿地特征区域,促进城市水系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发展,最大程度的保证湿地系统的完整性。第二,保护区。在实际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湿地保护区的实际面积,在保护区周围保留一定宽度的预留区域,并从湿地乡土生物生活环境自然原始性、保护多层级演替阶段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自然发展过程与自然干扰等三方面入手,其中还涉及到火灾过程、旱雨季交替、洪水季节性泛滥等,强化湿地保护区域和周边环境之间的连续性,进而达到湿地保护区的双重保护。第三,周边景观控制区。周变景观控制区主要在保护区的外部,可以对整个湿地景观进行控制与规划,提高湿地周边景观和湿地自身系统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2.3做好空间布局,强化湿地价值

空间布局作为湿地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湿地系统整体景观欣赏性与自然生态性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由于湿地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存在多重联系,结合各个空间要素实现湿地空间布局,构建湿地系统立体多维空间与游览网络空间,形成城市湿地绿色空间体系。[3]其空间布局内容为以下几点:第一,平面公共空间。平面公共空间根据湿地功能与景观特色,对湿地系统各个功能划分到平面范围、平面形状以及平面位置中,以水体为脉,构建多元化空间体系,同时也为湿地系统内各个物种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提高湿地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而促进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发展。第二,立体多维空间。立体多维空间主要针对湿地剖断面采取竖向设计的方式,使得湿地整体呈现立体空间层次,赋予湿地系统形态多变的特点,进而保护湿地系统内部资源的多样性。由于湿地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在进行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水深设置沿岸区、润泽区、沼泽区、深水区,结合水深和植被生存需求搭配植被,进而构建湿地系统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提高湿地水流连续性,保证水域到陆地间的过渡带,使不同水位的湿地都能接触到自然生态的边岸。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水系生态修复中的湿地规划设计研究,从生态原则、保护原则、可持续原则等方面明确城市湿地规划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规划目标,明确设计方向、合理规划内容,实现区域协调、做好空间布局,强化湿地价值等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城市湿地系统,提高湿地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而促进城市水系生态修复的发展。

作者:心 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意农业;发展路径;政府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33-03

一、创意农业的起源与概念解读

创意农业的提出与创意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创意产业又名创造经济,发源于英国。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小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根据英国政府对于“创意产业”定义的界定,共有13个行业部门包括在内:广告、建筑、艺术和古玩市场、工艺品、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电视广播等。进入本世纪以来,以文化艺术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全球快速发展,其概念被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调整采用。创意产业为各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发展浪潮也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

在中国,发展创意产业与中央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是一致的。进入本世纪以来,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高地。发展创意产业,特别是发展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而诞生的高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浪潮和文化时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民革中央在2008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发表提案,主张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国应走创意农业之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在此之前,一些专家已对创意农业的概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创意农业是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这“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他们把创意农业定义为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和文化创意相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1~2]。

创意农业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维创新,把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并举,实现“双创”战略,使科技和文化成为驱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两大引擎;二是模式创新,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通过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联结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创意农业可以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园区为核心,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产业群,如此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让人们充分享受农业价值创新的成果;三是功能创新,创意农业以优美的自然农业生态为依托,以高效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依归,从而构建出经济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3]。

二、创意农业的典型经验与发展路径

尽管创意农业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但创意农业的实践却由来已久。纵观现代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成就,无一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晶,其中也不乏文化创意。其精彩案例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种类型,也是七种不同的创意角度和发展思路。

1.农业资源替代

针对本地的农业条件,用充裕资源替代紧缺资源,或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取得资源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创意理念,可以适用于任何国度任何地区。

以色列的设施农业与节水灌溉,是农业资源替代的典型案例。以色列国土面积窄小,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沙漠地带。即使在地中海海岸的狭长地带以及几个内陆山谷极有限的肥沃地区,也有约一半的可耕地必须使用灌溉供水。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大漠文化的背景下,以色列人运用现代科技替代了珍贵的农业水土资源,用温室减少水的蒸发,用无土栽培技术替代了农业对土壤的需求,用微灌与滴灌技术减少了对水的需求,创造了设施农业与节水灌溉的世界奇迹。如今,以色列的温室遍布许多国家,适合于温室内生长的菜椒、黄瓜、西红柿等园艺作物种子、温室内的灌溉设备及耕作机具等配套产业更是渗透到世界各地。

2.农业过程利用

把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有趣的一面(或有感官刺激、或有教育意义的一面)剥离并展示出来,供城市市民和游客参与,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浙江省千岛湖有机鱼休闲观光园区推出的巨网捕鱼项目,应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千岛湖拥有80万亩水面,87种淡水鱼,湖面宽的地方达4 000余米,湖水最深地方达100余米。巨网捕鱼,先派经验丰富的“渔老大”去找鱼场,鱼场选好后,捕捞队两条大船后面各挂有二十多条小划船,像两条巨龙在湖面游迤,驶向渔场,形成第一道亮丽景观。

渔工到达渔场后,先在渔场两头约3公里处各设一道栏网,栏网一般70米高,3 000~4 000米长,渔工们称它为“封锁线”。这时,登高望去就像在碧绿的湖面上笔直地画上了两道白色线。栏网下好后,渔工们又选择鱼儿最容易逃跑的水中设立一个进得去出不来的畚斗网,也叫“埋伏圈”。然后渔工们便各自坐上装满渔网的小划船,在两道封锁线之间间隔有序地投下三层挂网,鱼儿碰到这些网受到刺激,拼命逃跑,最后都进入了埋伏圈。在渔工们投放三层挂网时,数十条船如同在这个水面大舞台上翩翩起舞,天女散花,就像一台大型的“水上舞会”,成为“巨网捕鱼”的第二道景观。

当鱼儿都进入“埋伏圈”后,渔工们便开始收网,七八十名渔工发出一阵阵雄壮有力的号子声,巨网在渔工的合力起拉下,渐渐缩小。网中的鱼儿“预感”到大祸临头,纷纷狂蹦乱跳,顿时,水花飞溅,形成“巨网捕鱼”时群鱼狂舞的壮观景象。

因为巨网捕鱼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几乎每个参观的游客看后都激动不已,它很快成了千岛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据报道,一年游客能看到的巨网捕鱼次数达到150次上下,公司仅船票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同时,该公司的鱼也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热销产品,订单不断,效益显著。

3.农业环境利用

利用农业生产所特有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旅游甚至休闲度假的服务。此类创意在大城市郊区普遍适用。

上海奉贤菜花节就是典型一例。每年4月上旬前后,上海奉贤农村的油菜花一片金黄,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当地政府不失时机地举办菜花节以强化对美丽环境的利用。在2008年的菜花节中,他们除了观赏“油菜花海”外,还推出了田园爱情派对、菜花写生、奉贤农副产品展销等24项主题活动。游客来去自由,无须门票,真正感受到田园闲趣。在菜花节期间,每日的常规体验活动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菜花插花与编织,可以让游客现场观看菜花搭配出的各种插花,以及丝网花、剪纸、小蜜蜂、小蝌蚪等农家旅游纪念品;在菜花田旁边的作坊内,菜农还展示如何将油菜籽榨成菜油,游客可以亲自参与。

风靡很多国家和城市的植物迷宫(如美国的玉米迷宫)也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它是利用农作物或其他植物生长形成对视觉阻隔的环境,设计迷宫,供游客娱乐参与。此举利用了农业生产的环境,又不影响正常的生长,故而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4.农业废弃物利用

将农业或生活的废弃物,通过巧妙的构思,制作成实用品或工艺品,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此类创意作品甚多。如用废弃的鱼骨作画;用农作物秸秆作画;用秸秆编织草鞋、手提袋、动物、宠物篮、杂物篮等;用树叶或树枝粘贴写意画;用鸟蛋壳或禽蛋壳做工艺品(花盆、彩绘、蛋雕等);用树根作根雕等;用贝壳做各种造型的工艺品;用核桃壳、杏核、桃核等做雕刻工艺品;用玉米苞叶、松果、棉花壳等做干花等。

此类创意农业的历史十分久远,如麦秸画在隋朝时期就是盛行的宫廷工艺品。如今,麦秸画已经成为不少地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麦秸工艺画一般需经过十几道工序的技术处理,作品内容可包括人物、动物、花卉、亭台楼阁、风景古迹等。由于这一画种古朴典雅,传神多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可以装饰宾馆、饭店、家庭住宅,可以提高环境品位,成为馈赠亲友的珍品。

此类创意农业不仅可以在大城市郊区的观光农业园内发展,在远离城市的农业主产区也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构思与开发,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形成批量,降低成本,创建品牌,在把农业废弃物转变为致富资源的同时,可以产生大量的劳动岗位和有价值的商品,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5.农产品用途转化

农产品用途转化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目的是在尊重农产品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它的多重特性与其他功能,以提高它的经济价值。一些农产品原有的价值可能十分有限,但转变用途之后,其商品价值可能戏剧性地增长。如通常用来食用的各种豆类,可以用来制作画、小饰品,如手机链、项链、手链、脚链、门帘等;通常长在田间可供食用的果树或蔬菜,可以将其微型化,做成观食两用的盆果、盆菜,如朝天椒、彩色西红柿、彩色茄子、五彩椒、盆栽草莓等;通常用来治疗疾病的中药材,可以用来做画;经过剖光和防水处理的五谷谷粒,通过巧妙的构思,粘贴在一起,则可成为一幅精美的图画;木材做木炭画等。

山西省和顺县的中药画就是典型一例。该县是一个盛产药材的地方,当地的农民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将中药材进行开发,使它的用途拓展。如今中药画已经开发出人物画、山水画、装饰画三大类15个品种,现已销往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城市,并出口国外。这种独特的创意给农民带来了一条致富之路。据资料介绍,一般10元左右的中药材,做成中药画以后,至少可以销售几十元到100多元,高价位的可以达到1 000元~3 000元。据分析,消费者购买中药画,或取其药材的保健功能,或取装饰或收藏功能,其用途多作为礼品或旅游纪念品。

北京大兴区将农业与艺术、高科技相结合,研发并制作了玻璃艺术瓜、贴图瓜、造型瓜等系列唯一性农产品,丰富了该区都市观光农业的内涵。这也是农产品用途转化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使瓜的用途由食用转向观赏。

6.农业节庆开发

开发节日和庆典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地方政府提升地方知名度、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常用手段。乡村节庆开发应是创意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节庆活动的组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在本地掀起旅游农业的,促进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南京农业嘉年华就是成功一例。

南京农业嘉年华以“农民的节日、市民的盛会”为活动定位,每年在南京市的白马公园举办一次。活动期间,各区县农业精品和休闲服务在会上亮相,市民来此品尝、体验、购物、接受最新的农业信息。此举大大促进了南京市的城乡互动,促进了市民与农民的交流,已经成为南京市休闲农业的一个品牌。据比较研究,2006年南京市农业旅游景点接待游客282万人次,总收入9.75亿元,与首都北京同年度1 500游客的12亿元旅游收入相比,总收入是北京的81.25%,但游客人均消费是北京的4.3倍,达到了346元,反映了南京市民农业旅游消费的支出与北京相比,存在结构性差异,南京观光农业已经在休闲餐饮和购物方面前进了一大步[4]。这与南京农业节庆活动的开展关系很密切。据调查,南京的农业旅游在市民中的知名度达到94.6%。全市有各类农业节庆近20个,比如螃蟹节、梅花节、葡萄节、黑莓节、西瓜节、雨花茶节、森林节等,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以农业节庆促进农产品销售和提升农业旅游地知名度的发展道路。

7. 农业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使部分或单独受损的生态系统达到相对健康的状态。到目前为止,生态修复已经广泛应用农业、林业、水利、环境等领域,在我国的不少地区都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是全国首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自2005年实施生态修复工作以来,累计投入了1.6亿元,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13家科研机构、高校合作,采用挂网喷附、保育基培养、植生袋、无土碎石边坡灌浆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重点对煤矿废弃地、采石场、旧灰窑、砂石坑、边坡、湿地等六大区域实施了生态修复试验工程,修复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恢复景观和植被后,先后建成休闲公园、果园和特色种养殖基地,初步实现了生态修复与改造环境、发展经济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5],成功地将生态修复的公益性向区域发展的推动力方面扩展,实现了生态修复向生态产业的转变。

三、政府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展创意农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与组织。根据上述对创意农业发展思路的分析,政府大力支持创意农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6]。

第一,统筹规划。如采用资源替代的思路,政府必须组织资源调查,并针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宏观上进行规划,制定鼓励资源替代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

第二,以观光农业园为抓手。农业过程利用和农业环境利用这两种发展思路,都与当地的旅游农业关系十分密切。政府应主导观光农业园的统一规划,并在协调经营方面给予指导,例如,规划、制定并推荐合适的观光路线,避免市郊观光农业园的低水平重复,要求一条路线上的不同园区在服务项目上错位经营等。此外,要鼓励城市居民以各种方式与农民合作,实行城乡互动。

第三,构建产业链。农业废弃物利用和农产品用途转化这两种发展思路,都涉及到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发展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品的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政府应充分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创意农业园区、创业基地、创意农产品的建设和开发,将其转化为规模效益,形成产业,同时形成地方品牌。

第四,主办节庆活动。农业节庆活动是地方经济的一张名片,政府出面主办和市场化运作都可能会成功。但无论如何运作,政府都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则,积极动员、组织农民和市民踊跃参与,鼓励民间艺术、产品、服务参与节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第五,着重培育创意农业人才队伍。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意农业人才,是创意农业的生存之本,壮大之源。因此,发展创意农业就必须把创意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大任务。政府应鼓励属地企业和事业单位,通过多种渠道柔性化地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同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定向地培养创意农业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秦向阳,工爱玲.创意农业的概念、类型和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29-32.

[2]任荣,刘树.北京需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J].投资北京,2008,(2):80-82.

[3]厉无畏.发展创意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上海创意农业(奉贤)论坛,2008.

[4]王树进,翁利根,周林.论观光农业与一村一品[J].唯实,2008,(6).

[5]中国环境生态网.我国首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揭牌[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