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范文第1篇

>> 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 《兽医公共卫生学》相关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公共卫生学领域中的应用 基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技能考核的《环境卫生学》技能考核改革 浅谈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兽医公共卫生工作刍议 《卫生学》的实践教学设计 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 浅谈公共卫生监测 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如何提高兽医公共卫生水平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方法 浅谈综合医院中药工作的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公共卫生危机传播中新媒体的运用 浅谈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教学 浅谈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韩杰 尹荣焕 韩小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体系的组要组成部分,也是利用兽医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保障人类健康的综合性学科。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且知识更新很快,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随之不断调整和更新。本文对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兽医公共卫生 教学改革 兽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58-02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学科,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及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预警预防和控制、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一门以兽医领域技术和资源直接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染疫、动物性食品污染造成的人畜共同患病和食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出现,使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着威胁和挑战,并引起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及专家对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关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兽医专业学生将来能够担负起利用兽医领域技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任,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在动物医学专业、动物检疫学专业以及动物药学专业开设了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但由于这门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且知识更新很快,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随之不断调整和更新。本文对兽医公共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一 更新教学内容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该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主要涉及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动物防疫检疫与食品的安全、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四大部分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新发现的疫病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00余种,如1985年英国发现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发现的H5N1型人禽流感,2009年墨西哥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等。同时,旧的人畜共患病如炭疽、布鲁菌病、鼠疫、流感、狂犬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上升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将这些新发和旧发的共患病从发生的病因、症状、病理等方面在课堂上有侧重地向同学介绍,同时还针对SARS的防治引入人医和兽医的协同配合共同防治的事例,增强同学们对兽医公共卫生的深一层认识。针对当前动物性食源性疾病和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在课堂中增加了对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人为加入药物,如“瘦肉精”、兽医药品和不适当的添加药物等,屠宰过程和加工环节人为制假、以次充好等问题的阐述。另外,很多学生对兽医公共卫生学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该课程很多内容着眼于大环境的统筹、标准和法制等内容,缺乏专业技术性,对生产缺乏指导意义而放松了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就学生在此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中增加了课程讲解环节,让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内容虽然宽泛,但知识的系统性、融合性很强,并且代表着时展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二 改进教学手段

在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与生产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如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内容,需要将目前的很多重大环境问题展现出来;在讲授养殖污染与人类健康时,需要将畜禽养殖的现状展示出来,使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和养殖污染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并了解导致污染的原因。这些内容的展示都需要将现实情况搬到课堂当中,借助图片、多媒体视频、音像等进行教学。同时由于兽医公共卫生学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系统庞大,学科跨度广,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

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网络和多媒体已经被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当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趣味性强、信息量大,且具有互动性好、信息反馈及时的特点,通过影像直接展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讲授动物屠宰检疫时,我们借助多媒体图片、网络视频技术展现了屠宰检疫宰前检疫的内容、宰后检疫的具体部位,使同学们对屠宰检疫的理解更加深刻。又如,在讲授食品生产的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系统时,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该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限值、建立CCP的监控体系、建立纠偏程序、建立验证程序和纪录保持程序等分别做出展示,使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网络平台,将教学大纲、教材与参考材料、教学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等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课后充分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最新的与兽医公共卫生学有关的事件、法律法规、标准等内容及时上传并更新,让学生随时了解该门学科的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范围。另外,将一些有争议的热点内容上传至该平台与学生充分地交流和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尽管多媒体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只是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借助这种手段能更好地进行“互动式”的交流,真正尊重学生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传统的理论讲授中增加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教学案例,在教师的案例引导下,随即组织学生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教师与每一个讨论小组进行交流互动,然后,每小组排出一名代表针对案例问题进行发言,表达该小组的讨论意见。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意见进行总结,以此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如针对课堂上讲授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就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个议题进行课堂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个议题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讨论意见,由一名学生代表上台讲述,讲述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就整个讨论环节进行点评,并最终就某些观点进行纠偏。

此外,在教学中注意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最大限度地模拟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在案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在兽医公共卫生教学中,我们将以人医和兽医协同配合共同防控SARS为案例引出当前我国共患病防治中存在的人医和兽医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情况,兽医的重要作用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等问题,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深化。该模式教学过程将学生置于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环境、问题情境中,便能够吸引并维持他们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 结束语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范文第2篇

南京市江宁医院营养科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日常饮食中能量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方法:本文从饮食能量平衡、健康、饮食与疾病的发生以及饮食能量平衡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日常饮食能量平衡对健康的意义。结果与结论:饮食能量平衡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能量平衡;日常饮食;健康

饮食能量平衡是指日常饮食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营养素相互之间比例适当,食物中所提供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之间要保持平衡。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饮食与健康和疾病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由不合理饮食所导致的疾病逐年增多,例如代谢综合征类疾病,是一类与人们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代谢类疾病,其是导致超重或肥胖、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 的危险因素,据报道美国的患病率已高达21. 80%[1]。本文从饮食能量平衡、健康、饮食与疾病的发生以及饮食能量平衡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日常饮食能量平衡对健康的意义。

1 饮食能量平衡概述

在人们日常饮食过程中,饮食结构要合理,达到既能满足机体代谢的生理需求,又能避免饮食能量失衡所导致的机体不必要负担和近期或远期的代谢紊乱。在日常饮食中,应遵循能量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保证膳食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保持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之间的平衡。在人体生命代谢活动过程中,机体大约需要四十余种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各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水。在人们日常饮食过程中,需要保持饮食能量平衡,保证食物的营养供应满足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饮食能量平衡主要包括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氨基酸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平衡及酸碱平衡,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合理的饮食能量平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饮食能量比例合理,即三大营养物质应保持科学的配比,碳水化合物应占总摄入能量的60 ~ 70%、蛋白质占10 ~ 15%、脂肪占20 ~ 25%。

(2)饮食结构合理,食物应以谷物、薯类和淀粉食品为主,控制糖类制品的摄入。脂肪以植物性不饱和脂肪为主,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控制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为1:1:1。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应保持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占三分之一以上,以保证机体氮平衡。在摄入的蛋白质中,成年人应保证必需氨基酸占20%,10 ~ 12岁儿童必需氨基酸占33%,婴儿必需氨基酸占39%,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2 健康的概述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传统理念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健康不再仅仅局限为身体没有疾病或体质强壮,而亚健康亦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睡眠障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身体疼痛、肥胖等。因此,健康已不再是单纯的机体没有疾病,保健理念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3 饮食与疾病的发生

现代社会,“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和社会的关注,其是一类由饮食能量失衡导致的疾病,例如饮食中钙元素的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缺铁易导致贫血,蛋白质缺乏易导致营养不良,而饮食能量过剩则易导致肥胖症、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其既是活人之本,又是健康的最大杀手。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应当合理膳食,保证饮食能量平衡,防止饮食能量失调或失控,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4 饮食能量平衡与健康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群中肥胖症等能量失衡所导致的疾病人数不断增加,饮食能量平衡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饮食与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饮食健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合理科学的日常饮食习惯,保障饮食能量平衡,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而失衡的饮食习惯,致使营养过度或不足,均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饮食能量过剩易导致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胆石症等疾病,严重者能够诱发结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饮食能量不足则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学习以及工作效率降低,长期能量不足易引发贫血等疾病。在儿童发育阶段,饮食能量不足将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对儿童智力以及身体产生严重危害。饮食能量平衡对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保证饮食能量平衡,才能维持身体健康。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前提,饮食应当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按照生理状况和工作情况维持饮食能量平衡,早、中、晚食物能量比例一般维持在3:4:3 为优。蛋白质是机体所需的最为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机体内的一切脏器,组织,细胞均是由蛋白质构成,体内的蛋白质平均每80 天就要更新一半。因此维持体内蛋白质的平衡不仅是青少年儿童的需求,也是成年人保证健康的基础。科学合理的食物搭配是保证机体获得各类必需营养物质的前提,饮食应当荤素搭配合理,切忌吃荤不吃素以及吃素不吃荤,因为蛋白质、钙、磷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在荤食中含量显著高于素食;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在素质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荤食。荤食与素食应当合理搭配,二者取长补短,保证能量平衡,共同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恩. 饮食在代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展望[J]. 疑难病杂志,2007,6(10):638-639.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范文第3篇

加工肉红肉营养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 2015年10月26日对外公布了一份“致癌物清单”,将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定为1类致癌物,红肉定为2A类致癌物,在全球引起热议。WH0/IARC将致癌物定为5类:1. 1类(易致癌):这类物质在人的研究中有着充分的致癌证据,或在人的研究中缺乏足够的致癌证据,但是在动物实验中有充足的致癌证据,且有明确的致癌机理;2.2A类(可能致癌):在动物实验中有充足的证据但在人的研究中证据不足;3.2B类(有可能致癌):在人的研究中有着有限的证据,在动物实验中也没有充分的证据:4.3类(致癌性不明确):在人的研究中没有充足或少量的证据,在动物实验中也没有充足或少量的证据;5.4类(不致癌)在动物和人的研究中都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不致癌。IARC在此之前曾对外公布称“结,直肠癌和心血管疾病与肉类摄入量有关”。红肉、加工肉摄入与人类健康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人类是否应该信因此奉素食主义?

随着火的发明使用,人类开始逐渐终结茹毛饮血的时代,并踏上文明发展的历程。腌制是人类最古老和原始的食品加工和贮藏方法,它可以使多余食物进行分时供应。腌制、加热熟化等都是最基本的食品加工工艺,如果人类禁食加工肉、红肉,那么只能不食肉类,或者仅限于生食白肉。我国作为全球第一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猪肉消费量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猪是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元素;牛羊肉在北方牧区和民族聚集地是居民膳食必不可少的物质和精神寄托。因此加工肉、红肉是人类举足轻重的膳食来源。

加工肉是指对可食内脏或肉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肉制品,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和特征不同通常可分为十大类:火腿制品、酱卤制品、调理肉制品、干制品、油炸制品、罐藏制品、香肠制品、熏烧烤制品、腌腊制品、其他制品。一般“红肉”,是指猪肉、牛羊肉等在加工前呈红色的肉;对应的“白肉”,主要指鱼肉、禽肉、兔肉等在加工前呈白色的肉;而wH0/IARC公布的红肉,主要是源自哺乳动物的肉。

1.加工肉、红肉的营养价值

肉类是人们每日饮食必不可少的食物,它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和优质的全价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物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取1.0~1.2 g/kg体质量的蛋白质,并且一半要源自优质蛋白。肉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0%左右,消化率为94%~97%(植物蛋白质78%~88%),蛋白质的净利用率达到80%(小麦52%、蛋100%),生物价值为0.75(小麦蛋白质0.5、人乳1.0),氨基酸组成和人体极为接近,包含人体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相当高。大量研究表明,适量增加红肉摄入量不但不会增加血脂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压。

人体主要是从肉类获取B族维生素的,特别是vB12,人体无法从素食中获取,并且人体一旦缺乏vB12就会导致生理和精神上的缺陷。人体摄食动物内脏就是获取B族维生素的重要途径。肉类也是生物素、叶酸及VA的重要来源,猪肝中vA含量较高。

人体可通过摄入肉类获取大量矿物元素,动物内脏及红肉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年轻女孩和儿童中缺铁性贫血是普遍的营养缺乏症。红肉与鱼肉、禽肉等白肉相比,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血红素铁。人体红肉摄入量如果低于90g/d,人体缺铁的几率就会增加3倍;红肉摄入量低至推荐限量(71g/d)以下或没有摄入红肉,极为可能影响铁的供应。锌是金属酶类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细胞生长繁殖、增强免疫和骨骼发育都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具备进一步的抗氧化性。猪肉中锌含量较多,并且易被人体吸收,是人体锌的重要来源;羊肉和牛肉组织中锌的含量分别为3.3、4.1m/100g。动物肝脏中硒、铬、钼、钴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高;猪肝中的微量元素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防衰老、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产生等功能。

2.加工肉、红肉摄入对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致病原因

目前,关于加工肉、红肉消费与人类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患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

可能与摄入肉类有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通常有中风、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梗塞。Keleman等引研究发现,红肉摄入会导致心脏病致死率明显提高;Chen等研究发现,加工肉制品摄入量低的人群中风概率低于摄入量高的人群。

3.加工肉、红肉摄入致癌的可能性

近几年来,实验结果支持结、直肠癌与红肉摄入之间存在关系的数据处于优势,特别是加工后的红肉,比如腊肠、热狗、熏肉、香肠、午餐肉及火腿等。Hecke等研究发现,红肉及加工肉摄入量越高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就越高。

Alexailder等通过对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机构近10年出版的关于前列腺癌与肉类摄入量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独立的正相关性。

Farvid等重点关注了肉类摄入量对青春期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表明红肉及加工肉摄入量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相关性在绝经后较低,但因数据有限,仍需继续深入研究。

4.问题与展望

“红肉、加工肉致癌”事件,仅仅是对最近几年关于肉类消费健康风险方面流行病学研究文献的小结,在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方面可以进行参考:但因为尚无系统的确证性研究,因此关于其致癌性结论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韩鹏飞,唐朴.红肉和肉制品摄入增加癌症风险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12).

[2]郑稼琳,滕越.高脂肪膳食与癌症[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05).

[3]陈坤.国人结直肠癌的病因学及综合防治策略[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04).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范文第4篇

一、人畜共患疾病威胁人类健康

众所周知,历史上曾有多次人畜共患疾病大流行,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如1400年前,罗马帝国因鼠疫大流行造成人口死亡过半,从此一蹶不振。中世纪鼠疫多次在欧洲流行,人的死亡率达40~60%,造成社会的极大恐慌和动乱。

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有的甚至造成社会灾难,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和国际声誉。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知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中,至少200多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实际上人畜共患疾病也许不止这个数,因为目前还有不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还不完全清楚,如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等,就有可能是人畜共患疾病。我国作为养殖大国,人畜共患疾病时有发生。长期存在的动物炭疽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动物。200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养猫的数量大增,使人感染弓形虫病越来越多,有的地区高达80以上;美国人饲养的冈比亚大鼠,已造成了猴痘病毒的传播;国际上又发现艾博拉病、疯牛病、莱姆病,对我国形成新的威胁。我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邻近国家系人畜共患疾病高发地区,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现代社会人与动物之间距离的不断缩小,使动物疾病向人间扩展的可能性增加。人畜共患疾病不仅给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打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人畜共患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

人畜共患疾病之所以越来越严重,一是因为地球上人口增多,人类无限制地开发自然,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往往把动物中的病原带到人群中。如对森林、湖泊、湿地等的过度开发,把出血热带到了人间。二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条件改善,为了满足精神需求,人们纷纷饲养狗、猫、鸟等宠物并密切接触,增加了感染机率。如狂犬病、禽流感等。三是经济生活的不断扩大,加上交通发达,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多种动物及其毛皮、肉类交易增加,如西方国家近些年来出现的因为食用感染脘病毒牛肉而感染疯牛病的势头此起彼伏,疯牛病成为欧洲养牛业的灭顶之灾,使欧洲人谈牛色变。四是随着生物学的进步,各种致病生物的耐药性增加,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更容易造成流行。因此,人们在饲养宠物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同时,必须防止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确保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二、如何科学认识人畜共患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把人畜共患疾病分成五大类。

1.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这类疾病一般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有些病毒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严重,可造成死亡。如口蹄疫、狂犬病、禽流感等。例如狂犬病毒可感染人,犬科、猫科等温血动物最易感。其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发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这些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本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一旦被狂犬咬伤,极易引起发病),动物亦可通过皮肤或粘膜损伤处接触发病或带毒动物的唾液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6个月,短的为10天,长的可达一年以上。临床特征为狂躁不安,意识紊乱,狂犬病毒往往侵袭神经组织,导致神志紊乱,窒息而亡,死亡率可达100%。如猴痘病毒,主要寄生在猴子身上,但其它宠物也可携带,一旦感染人类,可发生热性传染病,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丘疹,迅速发展为水泡和脓疱,类似天花。病毒性人畜共患疾病的种类繁多,较难诊治,预防越来越比较困难,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难题。

2.由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是较病毒形态大,较细菌小的一种致病性微生物,抗菌药物可以杀灭。如鹦鹉热又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家中饲养鹦鹉等鸟类应十分注意,人感染鹦鹉热衣原体会出现发热和肺炎。

3.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其病原细菌可以利用外界营养进行繁殖,能够用一般显微镜观察到,抗菌药物可以控制病情的发生、发展。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破伤风、结核病等。例如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可侵害多种动物,据报道,约50种哺乳动物、25种禽类可患病。主要有三个型:即牛型、人型和禽型结核杆菌。人类或动物可以通过痰液和唾液排除大量结核杆菌,被这些液体污染的空气尘埃就成为传播结核的媒介。结核病不仅可以由人类之间相互传播,也可由饮用带菌乳、食用带菌的肉、内脏而致病,或接触病畜及病畜产品,经皮肤伤口感染,而且还能由猫、犬、禽类等传染给人类。如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中草食动物最易感。城镇皮毛加工点往往是本病的隐患之地。发病出现七窍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脾脏显著肿大等症状。人感染炭疽往往通过接触病畜、解剖和处理尸体或接触染有炭疽病原体的畜产品,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人患炭疽常引起皮肤、肺脏和肠道的急性感染。

4.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真菌是一种比细菌更进化了的微生物,能用抗真菌药物控制,但人与宠物一旦感染这类疾病,根治较为困难,如皮肤真菌病(癣)、曲霉菌、放线菌、隐球菌病等。

5.由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这是一类较为复杂、种类繁多的人与动物共患疾病,主要包括原虫、线虫、吸虫、绦虫及昆虫等。由于其病原不同,其形体、传播途径、寄生对象、发病症状均有所不同,一般可被杀虫药物杀灭,如弓形虫、血吸虫、旋毛虫、绦虫等。

三、怎样防治人畜共患疾病

防止人畜共患疾病,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普及科学知识,加强法制管理

搞好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不但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义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人畜共患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电子显示屏等形式,结合科教进社区、科技“三下乡”和“3.15”等活动,向广大群众广泛开展人畜共患疾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科学防范知识的科普宣传和科普讲座,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2.及时为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接种疫苗,主动保护

如对狂犬病高危人群定时使用二倍体疫苗,对幼犬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时进行初免,以后所有的犬每年用弱毒疫苗加强免疫一次。动物疫苗和人类疫苗有所不同,动物接种疫苗必须由农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犬类免疫工作,切勿乱用。使用免疫血清及康复者血清是应对紧急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已受传染病威胁、处于潜伏期的发病者,可以进行被动免疫接种。

3.消毒、杀虫、除四害

针对不同病原,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药物,注意避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4.注意检疫、隔离

当动物患某种人畜共患疾病时,能通过饲养、屠宰、加工、运输以及烹调和食用等环节,使人感染同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必须加强从动物的饲养、屠宰、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监控,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卫生监督与检疫及无害化处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早诊断、早治疗,严防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相互接触,对于无治疗意义的动物立刻捕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确保消费者健康和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

5.与宠物“亲密有间”

宠物由于与人接触密切,且流动性强,一旦染疫,特别是人畜共患疾病,必定会直接危及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人畜共患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平常和动物接触要有分寸,不少动物体内潜藏有各种病毒和有害细菌,可以通过和人体的密切接触,如亲吻、扶摸、共寝等传播给人,许多动物携带病毒并不发病,而一旦传染给人,就可能发病。

6.杜绝滥食野味

不少从深山老林中捕捉的野生动物,身体中很有可能潜藏不知名的病毒,一旦误食,可能导致新传染病流行。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畜共处的环境中,一定要树立“地球主人翁”思想,发扬“地球主人翁”精神,保护野生动物,造福子孙后代,处理好人和动物的关系,即:

一是素取与保护的关系。生物链中,人是受益的索取者,吃的肉、喝的奶、用的毛皮、骨骼等,都是从动物那里索取的,如果任意乱捕、乱吃、不加保护,必然破坏生态,最终将自食恶果。

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民的营养健康状况并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的改善,甚至一些指标方面呈现相反趋势。近年来慢性病的迅速增长以及营养不良造成的营养问题严重威胁着21世纪人类的健康,而乳制品是世界公认的可以显著改善国民体质的最佳食品,它对保障国民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特殊意义。

为此,笔者请于小冬教授作了进一步阐述。

乳制品是营养功能性食品的理想载体

于教授认为,21世纪在吃饱吃好、讲究色香味形的同时,发现了新问题,即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购买能力的显著提高,人们在有条件充分实现对美食的追求和感官享受之后,却很遗憾地发现健康水平并不总是伴随着生活的富裕而提高。一方面贫困地区居民营养摄入不足,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居民营养不均衡,表现在少年儿童发育时期就出现如肥胖等不正常现象,成年人下午易疲劳、睡眠质量差等亚健康状况,以及高血压等营养型慢性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事实证明,由营养不良引起的儿童成长发育问题和慢性疾病,依靠“手术刀加药片”解决的效果十分有限,更难以根治。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又转回到食品上。既然是食品和营养“闯的祸”,还得由食品和营养来解决。当前,以维护健康为目标的营养功能性食品在全球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营养强化食品、膳食补充剂、低脂低糖食品等应运而生。由于这些食品并不以牺牲口腹享受为前提,又顺应了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因而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发展非常迅速。

于教授强调,乳制品也是非常理想的可提升为健康功能性食品的载体,如添加益生元的功能性乳制品。益生元是低聚木糖的一种,有益人体微生态平衡。人体内有400多种细菌,有好的有坏的和不好不坏的(中间态菌),进入人体内的废气、水、食物残渣及农药残留、抗生素的滥用,造成坏细菌占上峰,而益生元是好细菌的粮食,能帮助好细菌生长从而战胜坏细菌,排除肠道毒素。益生元可添加在乳制品、饼干等食物中。

提倡奶蛋白和大豆蛋白结合摄入

于教授指出,按照2007年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奶类制品300克、大豆及其制品30~50克。

奶制品和大豆制品、粗粮、杂粮对营养均衡很重要,牛奶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500毫升牛奶的优质蛋白可满足人体一天的必需氨基酸需求量。

现在包括农村在内,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很少吃大豆制品。大豆含有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钙等,不含胆固醇,营养等同于动物蛋白,但能避免动物蛋白带来的慢性疾病;且其含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等有益健康的物质,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更年期妇女极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