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范文第1篇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价值是引领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仍存在信奉“拿来主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解读、割裂个体完整的生命、忽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等问题。为此,应携手合作,开发有特色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走向他人,以生命体验生命;协同教学,引领学生对生命的反省;外引内培,打造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关键词]

系统思维;大学生;生命教育;反思

当前,社会转型、价值多元、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蔚为主流,传统的价值观瓦解,新的核心价值体系未完全建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容易让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想模糊、信仰缺失、目标虚无、心理浮躁、缺乏进取心等成长困境,更会带来对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质疑。当前生命教育也被一些高校列为通识选修课程。但也要注意到,对生命教育认识的偏差以及思维方式的限制,也会让所谓的“生命教育”徒增一个热闹的“光环”,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实质变化。因此,转化思维方式,反思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切的方法加以引领与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

生命教育源自于上世纪美国学校开展的死亡学与死亡教育。而在我国的不同的省市和地区也已经开展了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工作。台湾自1997年开始推动中等学校“生命教育计划”,1998—199年度全面实施生命教育课程。2004年,上海市和辽宁省先后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2008年云南省全面推动生命、生存及生活的三生教育,引起了全国广泛的共鸣。其中一个基本的困境是:生命教育究竟是什么?如果不能对此做出一个清晰的认识,缺乏彼此之间的对话,闭门造车就不可避免。以台湾生命教育发展为例,由于参与生命教育的学科领域、社会团体或宗教团体对生命、生命教育的诠释不同,生命教育又和道德教育、伦理教育、价值教育、通识教育、公民教育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其定义内涵各有侧重。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台湾生命教育在理念与内涵的形成上由最初的散乱逐步过渡到统整。2008年台湾《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将生命教育定义为“探索生命之根本课题并引领学生在生命实践上达到知行合一之教育”[1]。生命之根本课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生三问”:人为何而活?应如何生活?又如何才能活出应活出的生命?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人生目的与意义的探索、人生应行道路的分辨以及知行合一的修养[2]。生命教育的目标包括:终极关怀与实践、伦理思考与反省,以及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帮助学生深化其人生观、内化其价值观及统整其知情意行[3]。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将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决策,彰显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引起了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在内涵、目标、方法等的研究上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在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理解社会,这将是我国未来生命教育的趋势与研究重点。实际上,没有对个体生命的关注,缺乏对他人生命的理解,所培养的人才只能是一个“畸形儿”。毕竟,“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每个个体生命基础上的”[4]。生命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体现在生命教育内容的完整性、目标的多元性、层次的关联性以及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在横向上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纵向上应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连贯系统,其核心价值即是引领学生迈向知行合一的教育。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然而,研究的视角一旦回到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大学生生命教育仍存在信奉“拿来主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解读、割裂个体完整的生命、忽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等问题。正视问题并厘清思路,这是我们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一)注重借鉴引用,缺乏特色发展

生命教育的借鉴是必要的,在东西方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彼此交流、包容、欣赏与共识中取长补短,为国人生命的安全与社会的祥和作出贡献,这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但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范畴的设定,更不能纯粹地“拿来主义”,还需要结合地域文化、学生现状等进行分析、设计。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决定了生源的多样性,即使同一地域、同一学段学生又有先天资质、成长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因此,生命教育不仅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又要与他们的已有经验、性格等适合,进而设计具有文化适切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差异的学生所遇到的生命问题有的放矢,而不仅仅是方便地撷取他人的“似乎”富有启示的教材,其结果可能导致“水土不服”而无法被学生认同。

(二)注重抽象解读,缺乏真实体验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存在有什么价值?一般而言,对生命的认识主要从自然生命以及超越自然生命而上升至类的层面的、意义的生命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在高校的课堂上,多以概念思维为导向,旨在抽象地、单纯地理解生命的观念与内涵。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每个个体都具有丰富、独特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追求,在当下物质至上、竞争残酷、就业压力大等现实状况的影响下,那种对抽象生命意义的解读显然不能解决大学生理想的苍白、精神的空虚、信仰的虚无、成长的困惑等实然存在的问题。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体验和感悟,在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把握生命的价值,在亲身实践和行动中去理解生命的意义。但我们的生命教育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活动,大多都是预设的,活动的过程往往被简化为道德的授受和服从规范的过程,生命和教育处于游离状态。另一方面,通讯与网络社会的影响,大学生自身也缺乏交流、合作与共享的意愿,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感悟。

(三)注重割裂训练,缺乏系统认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许多政治教师的视野里,生命教育就是认知的教育、理性的教育,从课程的设计、知识的选择、教学的设计、考核评价都没有脱离这一认识,他们过多地用机械的理论知识把完整的生命个体割裂开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与培养。由于缺乏系统的思维,课程设计极易陷入零碎化与片面化的困境。如一些学校比较重视专业伦理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学生基本伦理修养的培养。在欠缺基本道德需求素养的前提下就进入专业伦理的探讨,尽管也有一些成效,但却掌握不到道德判断的系统思维方法。这种对生命教育课程整体思维的欠缺,忽视了一个专业人的根本身份是“人”,而不仅仅是专业。亦即专业人员能否坚守专业伦理与其专业伦理知识的多少关系甚微,更在于作为人是否能肯定生命的意义,并能在人格等方面有统整知行的深刻智慧与修养[5]。思维方式的断裂,很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理性有余而人性不足的“单面人”,也扭曲了人的生命的完整发展。

(四)注重自我价值,缺乏理解社会

生命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宗教观、伦理思维和生死观,统整学生的知情意行,提升其生命境界。但这种强调个人价值的观点很可能造成学生会把他人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问题,从而忽视现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对他人、社会层面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就可能会形成认知偏差。一方面,学生会误认为只要我有适宜的反省与觉悟,我就能转化自己的生命。其实,人是社会化的产物,个人的生命与他人、社会结构的变化是有密切联系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他人、社会现象在一些方面是平行而无交集的,特别对于一些“经验的存封”[6],学生是鲜有生活经验去想象的,也缺乏一定的机会去接触他们,这也是造成认知偏差的原因之一。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学生的心智已经比较成熟,除了要关怀自身的生命困境之外,更要去体察、探索人类生命的普遍课题,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主题。

三、系统思维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探索

系统思维要求将认识对象系统化,考察问题注重整体性,综合运用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同时把握系统的内在规定性及外在规定性,并且始终重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7]。系统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整体上认识对象和解决问题,全面协调、注重关系、动态发展,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系统化、持续性和有效性。

(一)携手合作,开发有特色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

我国通识教育的理念旨在培养积极参加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基于地域与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合力优势,挖掘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课等不同课程的生命教育意义,努力构建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当下与未来生命体现的知识,便成为生命教育的重点。开发生命教育的通识课程,要避免盲目模仿和照搬西方或其他地区的形式与内容,不能把开设生命教育通识课程仅仅看作是取悦社会的“应景之作”,而是要真正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切入,调查、了解学生亟需的生命教育内容,并将之与既有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机整合,提出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建构模式。我国高校的多层次性与多元性特征也决定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可能达成共识。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该做些什么?应包含什么教材?该用什么教学策略、资源与活动?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及工具来评鉴课程的成果?其来源也是多层面的:科学、社会、永恒与神圣、知识及学习者等[8]。这就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携手合作,提供丰富多元的关于生命课题的观点。

(二)走向他人,以生命体验生命

个体的生命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有机统一,脱离具体的实践体验,所谓的生命教育就成为一种“无根”的教育。“人就其本质而言并非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回归现实,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因此,鼓励学生由自我走向他人,以生命关怀与生命体验为主题,深入到医院、敬老院、社区、幼儿园,真实地与他人互动交流,将学生的真实感受带至课堂上进行分享与报告。正是这种与他人当下面对面的原初经验(primordialexperi-ence)[10],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有关生命、生命关怀的知识、技能,也不再是靠想象来理解有关的情景,学生在接触到疾病、伤残、老年、死亡、痛苦等生命的脆弱时,他们会有一种与自身生命极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会造成他们感官知觉上的冲击,从而更能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撼动,从而对生命有了较之以前更为深刻的感悟与珍惜。

(三)协同教学,引领学生对生命的反省

当代大学生缺乏人生规划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另外,他们生活在较为富裕的环境中坐享其成,自然容易缺乏生命的斗志而没有生活的目标。实际上是他们还没有看到,也没有认真去寻找生命的意义。鉴于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要挖掘社会其他组织、机构、成员的力量,多角度、多层面邀请具有丰富社工、志愿者、义工等经验的老师、学生或社会人员进行研讨,通过分享他们自身的生命故事,以及在生命里遇到的种种困惑与挫折,这种“现身”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命基本内涵的认识,更能引领学生反思:自身生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此外,正是不同人员的参与,也让学生从与自身世界完全不同的人身上得到多元观点的学习,毕竟,“一个感人的故事所能带给人的感动与启发远胜过长篇抽象的论述。”[11]而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得到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改进完善生命教育的形式、内容与主题,从而持续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这一良性的循环也是生命教育系统性的应有之义。

(四)外引内培,打造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现阶段,由谁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是一个问题,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培训机制的滞后,都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挑战。“从某种角度来看,生命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先是一个思想家,认真严肃地探讨生命问题,并由之建立深刻的生命学问,而后才谈得上‘深入浅出’,以深刻而不肤浅的方式来进行有意义的生命教育。”[12]也可以说,生命教育不能仅靠强烈的热情和价值的灌输就能达到效果,它更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如果教师本身缺乏深厚的生命教育智慧与人格修养,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就不可能成功。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外部专家引进,充分发挥生命教育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基于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的需求,积极为他们创设适切的、安心的工作环境,再结合系统的培训、针对性的学习,尽快让高校的辅导员、通识学科教师成长为“人师”,具有很高的智慧与爱心。如此,才能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来转化学生的生命。总之,生命教育没有终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而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如何探索自己的生命?如何在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与期待中看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诠释者,为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做出负责任的自由抉择,这正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

[Z].台湾“教育部”,2008.[2]孙效智.主编的话[J].生命教育研究,2009(6).

[3]孙效智.生命教育与大学生通识人文素养[A].大专校院生命教育学术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2-3.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

[5]孙效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J].通识在线,2008(19):4-5.

[6]A.Giddens.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台北:左岸文化,2005:226.

[7]杜立英.基于象思维及系统思维对肾藏象理论科学内涵的研究[D].沈阳:辽宁医药大学,2012.

[8]Ornstein,A.C.,&Hunkins,F.P.课程发展与设计[M].方德隆译.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0]江兰贞.生命关怀与体验教学之反思:以一所科技大学生命教育为例[J].生命教育研究,2009(6):88.[11]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命教育 策略探究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所以其应当以生命的方式展开。地理这门学科涉及了自然与人文的知识和内容,主要包含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教学素材,是帮助学生获取生命教育知识、形成良好价值观及生命观的重要途径。为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学物理教学的价值,教师要加强对生命教育在课堂中渗透的重视。

一、遵循相应教学原则是前提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是现代教育改革反思的开端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在中学地理教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就要积极遵循以下几个教学原则:首先,认知情感的相互渗透原则。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即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中学地理教学是十分关注对学生认知变化及情感升华的培养的,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应的地理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借助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认识自然与世界,进而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其次,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以上这一变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改变自己主宰者的地位,让学生走进课堂、把握课堂、爱上课堂,进而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绝不仅是让教师单纯地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就结束了,更应当让学生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实现学以致用,即将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更好地遵循这一原则,教师就要安排学生亲自搜集学习资料,感悟事物的变化规律,体验人类生活的环境对生命的作用,进而切身体会到地理环境对生命活动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与生命有关的知识。

二、有效挖掘教学内容是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挖掘有利于推进生命教育的地理教学内容是十分关键的,具体手段有以下几种:首先,合理运用教材。地理教材本身包含极为丰富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为此,教师就要充分对其进行挖掘,科学地运用教材开展生命教育,如宇宙环境、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等,是蕴含着生命价值的教育内容,同时是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如全球变暖、酸雨、南极空洞等生态问题都是因为人类不保护环境和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教会学生热爱自然,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资源观与生命发展观。其次,实现教材活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用全新的眼光创造性地看待教学、利用教材,充分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努力展现出地理知识的生活性与情境性。如学习“大力的热力作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问道:“为什么晚霞是红色的?为什么霜冻会出现在深秋晴朗的夜晚?为什么地球上的昼夜温差要比月球上的小?”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学实现情境化,使理论知识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与世界的“沟通”过程中,发现生命、生活的意义,进而实现生命教育的高效渗透。最后,进行教材延展。拓展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切实地进行教材的延展,对地理知识进行充分地利用,如我国的基本国情、新闻报刊等,都可以作为课程教学资源,渗透于生命教育之中。

三、优化地理教学方案是保障

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将学生的情感感受、学习态度等看做教学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并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实际教学内容为主要依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享受到生命体验。中学地理教学其实就是学生与教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地理教学的快速发展,教师就要切实地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优化,如开展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或结合与地理关系密切的活动、节日等,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到实践的快乐。如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活动,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践行爱护环境行动;或是在“世界水日”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爱水”为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演讲互动中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进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像这样,对地理教学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发挥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求知欲的调动下,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地理教学改革的号召下,开始回归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生命的教学,这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同时是教学目标的最终体现。

四、结语

关注生命、提高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积极地将生命教育渗入其中的教学趋势,无论是从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角度去说,或是从时代对生命的呼吁来讲,都是势在必行的。为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地理教学与生命教育的价值,教师要切实地找准生命教育的着手点,使地理教学能够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关键渠道。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命 意识 途径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即关于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的,在他的《生命教育》一书里,探讨了教育的真谛――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生命教育的定义上,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统一的看法,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尊重生命及其价值、培养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

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陶冶情操,让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认识世界,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确立生命教育意识

生命教育的内涵很广,由于既没有“生命教育”这门课,也没有一门课可以单独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态度、能力和观念作完整的传授。因此,地理与语文、化学、生物等学科一起,成为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要求每一位老师,将生命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在日常的课堂上进行启发、体验、探索和陶冶。

1.地理学科特点要求教学必须关注生命教育

高中地理课程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学科。地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更应强化生命教育意识。

2.地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意识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每个生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内在价值,是平等而高贵的存在。不论是大马哈鱼生殖之旅还是美洲旅行鼠的死亡之旅,也不论是威风凛凛的非洲狮还是笨拙可爱的大熊猫,每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珍爱。因此,地理教学肩负培养学生对生命尊重敬畏意识的重任。

3.高中地理学科有进行生命教育的有利条件

地理学科有进行生命教育的独特的有利条件。(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地理学科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2)由于地理学科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在地理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中地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3)高中地理教材为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如寻找地外生命、灾害的防治、可持续发展等。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1.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1)运用教材,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教材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开展生命教育最直接的资料来源。高中地理教材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几乎贯穿每一章节。例如,宇宙中的地球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爱护地球,就是珍爱生命。“农业生产”的教学可以介绍惊世骇俗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坡度大多在25度以上,甚至达到75度,层层叠叠,有的一座山上就可有3000级)就与哈尼人热爱生命,对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密切相关等等。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涵,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注重教材的生活化,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生命教育

地域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之一,南方与北方民间活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对于南方的学校来说,鼓励学生学会游泳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合适内容之一,除了可供娱乐外,还可于紧要关头多一条生路。南方水乡多雷雨天气,湖南省的一个小山村1975年以来已有大大小小12人被雷劈死,指导学生科学避雷也就成为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森林的开发与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少寄一张贺卡,少吃一次烧烤,积点“口福”,给子孙多留一片绿荫。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存能力

(1)学习有用的地理,提高生存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合学科内容,可以很轻松地培养学生野外辨别方向、寻找食物、寻找清洁水源的能力,提高生存能力。

(2)共享师生生活体验,珍惜生命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生命教育理念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生命教育理念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联性;以湖北科技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近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并从生命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认为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地方院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中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数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及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实施等方面存在主客观因素的缺憾,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地方院校 大学体育课程 思考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变革,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当自我的期望值与现实社会形成落差时,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表现为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2009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上海高校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起,在事故死亡的24名大学生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占年度死亡人数的54.17%[1]。近十年来,湖北科技学院等地方院校的大学生自贱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学校及广大的师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警示。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显得尤为地重要和迫切。而生命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目前,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将其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2]。所以,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身体在动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将是我们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绩,但是今天,我们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改革与创新,发现其中有着许多的缺憾,本文试图以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正视这些缺憾,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去,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绽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新亮点。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与相融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所蕴涵的理念各有特色,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后,大学体育所倡导的是“终身体育、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理念。它有五个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核心是人的健康,即“健康第一”,是以人的生命运动为载体来实现人的身体、身心、社会适应性等多维健康理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注重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其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充满生活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过程[3]。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生命,即“生命第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4]。一个人生命的不完整说明了身体与灵魂的不协调即不健康。两者所追求的都是身心整体和谐发展。而大学体育课程的本源就是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和大学体育是相通、相融的。特别是现阶段针对青少年因各种心理疾病而诱发的残贱生命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显得尤其地重要与紧迫。

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范文第5篇

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习家华特士提出,自从华特士创立生命教育理念以来,备受教育学界重视。从概念来讲,生命教育提倡以生命为核心,通过现代教育手段,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思想道德水平。近年来,生命教育不断推广,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而言,生命教育更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主题和要素的教育形式,从内容来看,生命教育包括生命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包括对于生命意义的领悟,旨在通过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志能力和道德水平,提高个人综合修为与素养,进一步理解生命的内涵,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有机统一的思想认知体系[1]。很多著名学者对于生命教育都有过深入的探讨,举例来说,学者吴兰说道:“生命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对生命关切与理解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轨道,进而感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从以上学者论述可以得知,生命教育是一种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从社会实践来看,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更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各种消极思想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问题。本文认为,生命教育包括多个维度,首先,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理解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对待事物变化,理解生老病死中的自然运转规律,进而强化自身认知水平,第三,要明确生命真正的价值,积极追求和探索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基于此,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要从生命本质、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生命规律等多个角度入手,引导大学生充分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用正确的生命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为社会贡献应有力量的同时,获得生活的乐趣。

2.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教育实践来看,虽然我国大学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极容易产生生命困惑,造成消极心理影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轻生等极端现象。透过现象反观问题,这是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本身存在的严峻问题。

2.1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缺失

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最为重要和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设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的必修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台湾地区,很多大学也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但是,在我国高校内,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很多学校都没有配备专门的老师,教学内容一般都被安排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当中,不具有针对性,也没有一起充分的重视。这样的课程安排存在明显弊端,很多思想政治老师认为,生命教育不属于其教育体系内容,进而忽视了专门生命知识的讲解,很多老师都是政治学、教育学出身,没有经过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讲授内容也缺乏针对性,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于生命知识的渴求。

2.2 生命教育缺乏有效的载体

在大学校内开展生命教育,要依托有效的载体。很多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单纯依托专业课程,讲解内容缺乏专业性和实效性,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从国外教育实践来看,开展生命教育要与校园活动有机结合,但是我国高校明?@存在这方面的缺失,很多校园活动都围绕专业知识展开,很少与生命教育知识有机结合。此外,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目标都过于功利,重视物质层面东西,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要素,在开展校园活动的时候,一般都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素质训练,对于生命知识等精神要素重视程度不足,这样的做法,让大学生生命教育失去了可以依托的有效载体,不利于大学生生命教育总体水平的提升。

3.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在新时期,要想发挥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必修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通过系统化教学,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对现有教育格局进行改革,将生命教育从思想政治课程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提升课程的综合性与专业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生命教育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看待生命,科学认识生命运转规律[3]。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要构建立体化的课程结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将课内与课外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适度配比专业知识课程与实践课程,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人文特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网络社会特点,根据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质量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离不开高素质教师的支撑,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可以通过专题教学的方式,让不同教师发挥自身优势,针对自己的教学强项开展工作,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总体水平。

3.2 注重生命教育校园文化的营造

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要注重营造校园文化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高校范围明显出现功利化趋势,对于生命意义与生活内涵的思考越来越少,要想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水平,必须注重校园文化的营造,提升对生命教育的重?程度。此外,大学生生命教育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单纯通过学校课堂教育来开展生命教育,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由于正处于叛逆期,对于生命教育课程讲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要注重关于生命教育校园文化的营造,提升生命教育的趣味性,充分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涵,引入关于生命知识与生命主体的思考,营造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文化氛围。

在大学生社团活动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文化与道德社团的比例,从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构建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强化生命文化活动的宣传工作,让更多学生走进这些文化团体,共同开展活动,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提升个体对于生命知识理解。通过科学合理配置校园文化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3.3 开展生命教育要注重感恩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感恩教育。在开展感恩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大学生明确自身在校园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感恩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灌输感恩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个体思维和个体意识,强化换位思维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意识。

举例来说,由于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长对于学生比较娇惯,很多学生都没有做家务活的体验和经历,学生也体会不到家长做家务的辛苦。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入手,对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循循善诱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一方面能在劳动过程中取得愉悦感,另外一方面,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家庭,体验父母的辛苦,强化其在家庭中的感恩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提升感恩思维。在这样的生命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激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够让学生从家庭角度更深刻发现自身的角色定位,提高对生命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