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文以戴尔公司为例,简述供应链管理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原由。我们都知道戴尔公司采取的“直销”的模式,那为什么国内在管理上先进的联想做不到呢?在这里“直销”只是表象,在其背后是其强有力的供应链管理的支撑。严格的说,戴尔采取的是“直线”的模式:通过独一无二的高水平的供应链以及与用户保持亲密关系、提供强大支持等方式向客户提供高价值。直线模式与直销不同,直线模式关注的是与顾客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让顾客能够直接与公司互动,其核心在于快速地对采购、生产、配送等环节进行反应。直销可以被模仿,但直线模式却是很难模仿的,这也正是戴尔公司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随便就可以拷贝来的。
与其他公司的生产过程优先于销售不同,戴尔公司采取的是订单生产,在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解后,再生产与顾客需求符合的产品。在这生产销售方式中,供应链管理是其中的核心,供应链系统被很好的解决了,直线模式就能发挥最大的威力,不但使顾客得到最大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积压。戴尔的存货期只有6天,而中国最优秀的电脑生产企业的存货期也要15天,这个对比可以很好地说明直线模式的强势。在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电脑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时代,库存管理几乎成了电脑制造企业的财务生命线。直销模式的背后直线模式是一个听起来非常诱人的管理模式,似乎也非常容易理解,但是要实现这个模式却是非常之难的。怎样正确地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信息需求?怎样把了解到的客户信息迅速传到生产部门?怎样迅速采购到顾客指定的零件?怎样减少材料库存、同时又不降低生产速度?这些都是一条流畅的供应链需要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管理能在收到顾客个性化需求的订单后,立即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材料,迅速转入生产,再交给快递公司分发送货。在整个过程中,戴尔能保证公司的实际材料库存量始终保持在最低水平,从而使产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戴尔的供应链管理有二个难点,一是客户服务,一是物料配送。客户服务要面对面地处理好所有客户的要求,戴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部分的客户建立联系,并且能够和每一个客户都维持一对一的详尽对话,尽可能多地搜集到客户信息和客户要求。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发送各自的订单,提出自己的服务要求。在戴尔的公司内部,有一个专门处理客户信息的系统,它能对不同的客户信息进行分类,对客户的订单进行处理并且自动传递到采购和生产部门。网上订单处理既加快了速度,又加强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为公司下一步的采购和生产做好铺垫。在客户服务这一点上,还要提到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在这一点上,戴尔采取的是外包的方式,并且用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服务品质,控制外包厂商的技术水平,外包可以有效地节约公司成本,对公司的业务重点作出细分。物料配送物流成本每年大概要花费公司运营成本的74%,每年戴尔花在物料上的资金达200多亿美元,这笔费用只要下降0.1%,就能带来很大的收益。为了削减物流成本,戴尔在物流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戴尔公司和供应商建有非常严密的网络,每一个供应商都和戴尔连在网上,通过网络戴尔和上游配件制造商组成了一个虚拟企业,在这个虚拟企业中,供应商变成了戴尔的一个零件提供部门,互相之间联系紧密。当戴尔接到客户从网上发出的购买电脑的电子订单以后,公司的配置中心会把整张订单分解成一张张的零件采购订单,通过网络发给配件供应商,各个供应商在收到订单以后,马上会组织生产,在指定的期限内发货给戴尔,收到零件以后,戴尔公司只需在生产车间进行组装(戴尔的装配车间是唯一不让外人参观的地方),就可以把成品包装发送了。有时戴尔也会面对原料不足的情况,这时戴尔就会和供应商马上取得联系,确认对方是否可能增加下一次发货的数量,如果问题涉及硬盘之类的通用部分,公司会与后备供应商商量。
可以看出,戴尔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已经非常先进,但迈克尔.戴尔说,我们的供应链管理时时都在改进,供应链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简化了商务环节,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管理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据统计,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其总成本大概减少了10%,并且提高了节点企业的按时交货率,大概提高了15%,订货生产的周期也缩短了30%左右。
关键词:疯狂;大蒜;失调;供应链;政府调控
一、引言
本文开宗明义,即透过2009年蒜价疯涨的现实及其个中原因,依据所学“供应链”相关理论,分析、论证与之密不可分的农产品供应链间的失衡、失调现象及其本质,并结合实际提出“政府调控,保证并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健康向上发展”的相应对策。
如果说2009年开始见好的是股市,依然看涨的是楼市,那么,几近疯狂的当属大蒜。事实表明,自2009年春节至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大蒜,其价格一路飙升,硬是由0.8元/公斤上涨到现在的8元/公斤以上。这与2008年春天大蒜最便宜价8分/公斤,形成了太大的反差。如此涨幅,大大超过了同期股市、楼市。媒体报道,山东省济宁市“蒜都”――”金乡县有名有姓的大蒜搬运工因屯蒜而成为百万富翁。当地民间更有顺口溜印证了大蒜市场的火爆之极――“辛苦种得十亩田,不如囤上一车蒜”。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蒜价格疯涨不止呢?
二、文献简述与笔者观点
综合相关媒体(《经济参考报》、《齐鲁晚报》、《深圳晚报》、《燕赵都市报》)关于蒜价疯涨的专题报道,可得出大蒜价格疯涨已是不争的事实。汇总其具体现象、成因和本质及笔者观点如下:
供求变化决定价格波动。毋庸置疑,大蒜此轮价格上涨且相对较长周期坚挺,的确是由市场支撑。求大于供!有数据表明,前两年,大蒜市场呈供过于求之势,价格普遍低迷,在相当程度上打击了蒜农种蒜积极性,导致2008年全国各地大蒜种植面积锐减,仅为555.5万亩,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客观造成了今年大蒜供应量的严重不足。如是,价格上涨成为必然。
再从市场需方分析,因有消息称吃大蒜能有效预防肆虐全球的“甲流”,基于此,不仅国内大蒜紧俏,国际市场上也开始哄抢大蒜,价格自然会呈几何级数放大。
供少需多、供紧求渴,正是本文所及农产品供应链中供需失衡、失调的突出表现之一,如囤蒜现象。在此,笔者以供应链图示法简单分析,囤蒜就如同供应链图示中纵坐标反映的时间,即大蒜处于静止状态(囤积惜售)作为库存所耗用的没有任何价值增加却只会增加成本的纵向时间。所以说,表面上看,囤蒜者为自己创造了额外的价值,但实际上却消减供应链其他环节的功效,没有实现整个体系的效益最大化。实质上,在蒜价飙升、大蒜疯狂的背后,在整个大蒜供应链相关环节上还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失衡与失调。形象地说,就是还活跃着许多只足以让供应链失衡的推手。
媒体披露,原本与大蒜从“不相往来”的温州商人、山西煤老板等纷至沓来,恨不能将所有的大蒜收入自己的囊中;那些对大蒜味“不屑一顾”的游资、热钱等“闻风而动”,恨不能把大蒜囤到最高价时才出手……这种对市场的超常敏感与把握,竟将最为传统的“蒜商”、“仓储方”、“运输方”等反衬成市场上的“小弟弟”。当真正的资本大鳄开始在“蒜市”上翻云覆雨,市场被轻易操控便成为可能,价格上涨异常也就不言而喻。
此现状正是致大蒜供应链严重失衡、失调、价格疯涨的关键症结之所在。事实上,针对这一现状,一些国际金融界的权威咨询企业,专门在西方主流媒体上撰文为中国“大蒜”号脉,并断言这是中国经济迈向通胀的一个前奏。如果说支撑蒜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支持蒜价暴涨的直接原因是“甲流推动”,那么,现在刺激炒家又为继续炒高蒜价的“判断”是“通胀”。通胀意味着一切都要涨价,而作为供应链起始端的资源性产品,农产品理应率先涨价。而大蒜,就是吹响涨价号角的先行者。所以,囤蒜绝对有利可图。这不是危言耸听,恰恰是当前大蒜市场供应链失衡、失调的真实写照。
2009年大蒜如此疯狂,似乎形成了蒜商、蒜农和“炒蒜人”多赢的格局,这也使得种蒜和“囤蒜”的热情及实践动机空前高涨。而实质上,从整个大蒜供应链全面、系统、辩证地看,此“多赢”并非均衡,此“动机”也并非协调。种植大蒜的农民没有得到利益,消费者被动接受大蒜“疯狂”的现实,这样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容易产生忽冷忽热的波动,势必会对农产品带来间接或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对我国今后农业生产造成一定负面效应。一是给农民传播一个脱离市场的信息,导致农民盲目种植,从而造成经济受损。农产品的市场信息能够给生产者一定的提示,对明年的种植计划能够提前打算。然而经过“爆炒”后的市场信息就脱离了流通市场及需求市场的规律,人为地制造了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容易导致市场信息不灵通的农民盲目扩大种植,对市场信息的“误判”所造成的影响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消除的,甚至会加剧了农产品市场出现大涨大跌的局面。二是农副产品“爆炒”将进一步推高农产品价格,给我国带来民生压力。尽管大蒜等不是群众餐桌上的主食,但价格飞涨所带来的群体效应不容忽视,从而导致民生成本不断推高。三是尽管我国尚未出现通货膨胀,爆炒农副产品如果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此举将成为物价上涨的“助推器”,从而推高整个价格水平,产生通胀或者通胀苗头。农民生产一般不会将粮食、蔬菜细化,而市民消费亦然。大蒜“疯狂”,有可能连带辣椒“疯癫”,也有可能带动整个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尤其是在诸如今年“甲流”特定情况下会有扩大的危险。如果“甲流”持续扩散导致百姓产生恐慌心理,一个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将带动更多产品价格齐头并进。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有媒体(《齐鲁晚报》)报道,最近,金山县金山乡金一村党支部书记周雪峰以“最有发言权”的名义叫板媒体。他的主要观点有:货物的根本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有一定的资金操作,也很正常,但是有度;2005年的大蒜由于供小于求,至2006年春节后,卖到6元/公斤,历史上有过高价,很正常。
而这一切,也势必会客观地反映到相应供应链的诸环节乃至整体之上。大蒜贱卖的年景不乏其一,很多人付出了血的代价;眼下蒜价疯涨也给人以“见识”。这一切,恰恰说明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有待健全和完善,管理上有待提高和规范;需要政府通过特有的引导与培植、统筹与协调功能,完善健全农产品供应链,强化规范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对其供应链的影响显而易见。起始端的农民会受到伤害,整个产业、整条供应链最终也将受到打击与破坏,这无疑也会给国家的农产品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如何保证农产品供应链均衡、协调、持续、又好又快地巩固与发展?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的功效呢?这亟待我们认真细致地探究。
三、理论与依据
第一,协调是供应链管理的本质与核心。由以上大蒜供应链失衡、失调,我们不难看出协调之于农产品供应链是何等的必要。政府在协调农产品供应链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将继续在不断完善提高中推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并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健康向上发展。
第二,理论上讲,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第三,推而广之,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和控制,形成由农户、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组成的上、中、下游供需网络。当然,国情不同,各个国家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也不尽相同。如日本国内供给不足,大量依靠进口。而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农产品流通量大,且非常频繁。荷兰则是人们心目中“农产品通往欧洲地区的门户”。日本农产品供应链如图1所示,美国农产品供应链如图2所示。
那么,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实际状况及其理论体系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产品供应链水平基本处于原始阶段。尤其是物流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国现行农产品供应链如图3所示。
概括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级政府以及农产品供应链各相关主体、客体的观念意识得以强化,这对于科学地建立健全相应的农产品供应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以体现。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诸如起步晚、起点低、区域间不均、各自为战之类的问题和矛盾非常突出。具体体现在:相关的也是必须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观念和服务尤其是大局、整体意识亟待提高;相关流程不规范、不科学,缺乏相关技术和专业人才等等,不一而足。
同样,在农产品供应链理论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不成体系、说法不一、针对性、借鉴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短腿”现象。可以说,正是这些客观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突出矛盾,以及薄弱环节和“短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发展的前进步伐和应有的功效。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要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农产品供应链自身努力外,同样也需要政府的不可替代的指导、协调作用。这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所要求的,也是农产品供应链的理性发展所决定的。
细言之,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顾客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农产品供应链上。诸如上述所及的大蒜在供应链相关环节上的异常增值就可见一斑。由此不难分析,在整个供应链上一旦有缺失或者失衡、失调,表现在增值利益上的结果便是各环节的相对不均或出现终端价格失常。“疯狂的大蒜”就是明证。
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将链条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整合起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最终达到顾客满意最大化与供应链整体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平衡状态。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具有易腐烂、生长有一定的自然周期、产品易受生物、季节、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原料质量对最终加工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等区别于制造业的特殊属性。因而,农产品供应链有自己相对独特的一面。其实,经验与教训也早就诠释了这一点。诸如往年大蒜贱卖和2009年大蒜价格疯涨等,足以说明农产品供应链更具风险、更为脆弱、更易失调。
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获得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国外经验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障碍来自于组织内部和贸易伙伴间的协调。以往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农业企业所采用的是垂直型组织结构,使得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且独立评估其绩效。而现代供应链管理对传统企业所造成的变革却是跨越职能界限的,传统的组织结构给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更为关键的是,每个成员都过分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而很少从整体角度来考虑共同的利益。这一点,显现在国内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利己”现象相当突出。
透过“大蒜的疯狂”不难发现,“囤蒜”、“炒蒜”者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是不会顾及蒜农、尤其是消费者的得失,在最大利润化的刺激与诱惑下,势必不会按照“供应链管理规则”出牌,导致供应链失衡、失调,从而,也极易造成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不畅甚至混乱。久而久之,农产品供应链也就失去了本有的意义和功效,其管理也是有章难循、有法难依。
对此,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培植等主导作用尤为必要,也尤为重要。不妨单就目前大蒜供应链分析,就足见政府调控的不可替代性。大蒜从种植开始到摆上百姓餐桌,涉及蒜农、蒜商、仓储、运输、分销、甚至深加工、消费者等等,还会涉及肥料、水电、柴油等辅料,还有天气、物价以及其它不定因素。无论是科学有序地良性循环,还是遇到某环节或因素发生变故与异常,其必要的干涉、协调非政府出面不可。那么,政府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保障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管理良性循环呢?
四、对策与结论
首先,国家要强化和树立农产品供应链意识和观念,加大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又好又快地引导和培植“依靠供应链支持和支撑农产品市场营销”的良好格局,在政策上给予与供应链相关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以倾斜,营造“优化流程、技术和专业人员”的浓厚氛围,尤其是加大投入农产品信息化建设,充分挖掘、最大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潜力和作用,真正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反应,提高功效。
其次,微观上,各级政府应将自身的引导、协调、培植等作用,贯穿于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及其始终。比如将供应链上游的广大分散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与处于链条中游的加工、仓储、包装、配送、流通等相关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加快“农改超”和“便利店”进程,以城市连锁超市、大型仓储超市、便利店等为主要消费地点,提供安全、快捷、高品质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业加工产品,打造一条以加工与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从而为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思路。针对客观存在的“利益至上”、“各自为战”等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大引导和扶持的力度,帮助打造高效率、一体化供应链所需要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供应链组织机制,从真正意义上鼓励并规范供应链伙伴成员之间建立信任、诚实和开放的组织合作关系,以获得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再次,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技术,尤其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各方相关人员不但要熟悉工艺流程,而且要熟知管理技术、掌握自身内部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综合管理知识。国家通过在大学或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专业课程等有效形式,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和广度十分必要。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诸如专题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短训班等灵活形式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农产品供应链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动态化不稳定性,政府应人本前瞻性地规范制定包括天灾、物价异常波动在内的一系列应急、应变预警体系。在真正做到“先人后物”、充分体现人本思想的基础上,以确保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根本目的。
最后,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科学、人本和完备的预警体系非常必要。农产品价格起伏是正常现象,但出现如大蒜“疯狂”这样的非正常价格变化,政府则应该及时预警,及早做出应对策略避免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损失。针对不同情况,完全可以适情发挥相应的价格监测、物价监管、临时价格干预、亲情化信息告知、开通绿色通道等政府应急、应变职能。反观大蒜之所以“疯狂”,个中原因一蹴而就。然而,单从政府临时价格干预这一应急职能看,只要作为,大蒜再疯再狂也会被抑制。
一言以蔽之,各级政府之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引导、协调和培植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大蒜辣椒价格飞涨,多种农副产品或遭爆炒[N].经济参考报,2009-12-10.
2、村支书实名贴叫板CCTV、蒜价博弈漩涡中的金乡[N].齐鲁晚报,2009-12-04.
3、“蒜账”到底该如何算账[N].深圳晚报,2009-12-02.
4、菜价飞涨拷问蔬菜供应链[N].燕赵都市报,2009-11-14.
5、杨晓雁.供应链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关键词:物流业;发展史;问题;对策
一、我国物流业的起源及现状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其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美国销售学家帕尔说,“物流是节约费用的广阔领域”。从二战以后到现在,物流业在欧美日等国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各国政府日愈重视物流产业的规制和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物流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8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发展,物流概念与物流意识传入国内,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发展在整体上仍存在四大缺陷,即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物流机构多元化、物流观念落后。这一阶段国内的物流业发展缓慢,主要处于物流新概念的引进阶段,对物流概念的内涵、物流经营的实质、运作物流应具备的要素,以及如何发展我国物流等问题的认识和探讨都不够,从而导致物流发展较为缓慢。
针对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物流业发展十分落后这一极不协调的现状,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动物流在国内的发展。1992年,原国内贸易部提出了《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并在上海、广东确定了试点企业,大中型储运企业发挥设施优势,改造、完善设施,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向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中心转变;小型储运企业向配送中心转变。1996年,原国内贸易部又发出《关于加强商业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同时提出了《商业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草拟了《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规划》。其中,提出了发展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商业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建设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并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总体构想。至此,我国物流真正的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
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政府推动下,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每年以9.14%的速度增长,2002年增长8%,全年经济增长总量首次超过10万亿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了中国,建立配套的产业群,全球零售业、物流业巨头也竞相在中国设点布阵,如沃尔玛、联合利华公司、美国家得宝(Home Depot)等大型的跨国公司分别在深圳特区和上海建立起全球性的物流中心。可见,新兴的物流业在我国原有流通业发展的基础上,正在朝着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呈加速发展态势。从物流区域市场看,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物流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枢纽城市和中心城市,已成为区域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基地。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由于在合理使用和组织各种物流资源等方面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都得到迅速扩展。部分传统的运输、仓储、批发企业,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从物流细分市场来看,发展迅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为服务对象的“第三方物流”,以及部分国有企业在优化内部物流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物流服务需求。上述两部分企业需求将成为支撑我国物流产业发育与发展的主要市场基础。此外,以消费者为对象的物流服务,如商品快运服务、配送服务等也得到快速发展。
二、我国物流业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物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其中仍深藏着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影响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对物流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企业发展战略不明确,企业自身定位模糊。许多人对现代物流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物资管理层面。没有把物流作为价值流对待,缺乏物流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缺乏接受第三方物流的意识,从而在思想认识上禁锢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对本企业的发展方向、自身定位都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这样导致企业不能按照明确的目标去发展,从而处于被动地位。
(二)物流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滞后,影响物流效益。现代化的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还比较缺乏,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往往被动地满足客户需要,在服务项目的开拓、市场反应速度、价值定位等方面都未能实行市场运作。同时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三)物流服务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建设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网络技术发展很快,但物流配送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很多物流企业没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少量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也仅利用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建立企业的网站和网页等方面,使得及时性差,而且出错率高。
(四)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相对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比较落后,从事物流专业研究的机构和大学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各企业只能靠经验来制订物流服务标准,或是仿效他人,使物流服务老套成规,不具新颖性,缺乏活力与竞争。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五)货物运输成本较高。中国的货物运输成本比西方高出3倍,物流费用占了货品总成本多达30%,这个比例比西方高出10%。目前,中国物流费用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7%,而在西方物流费用只占10%。据统计,我国货运车辆的空驶率平均为49%,其中有17.2%的物流企业空驶率达50%。
(六)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我国物流行业管理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比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管理。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
三、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对策
(一)明确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以何种姿态参与市场竞争。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要深刻认清自己在生存环境中的实力和地位,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情况,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合理确定市场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严格执行。
(二)改革物流管理体制,重组物流业务流程。1、制定不同于运输方式下统一的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打破全社会物流市场相对割离、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体制,促进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2、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将企业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人员和组织实施有效剥离,促进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3、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物流管理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物流企业,加快物流市场主体的发育,加快发展以民营企业、多化股权结构为标志的新兴物流企业,积极面向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并在物流经营理念、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尽快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
(三)构筑物流企业运作平台,实现物流提速。1、借助ERP(企业资源规划)实施,开发应用物资编码结构和基础编码软件系统,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数据信息网上传递;2、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掌握物资需求情况,实行网上竞价采购,并对配送、库存积压等物流信息实时进行监控,以降低采购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3、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处理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梳理出来,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提高综合竞争力。
(四)开展供应链管理,增强企业物流竞争能力。供应链是以满足顾客需求变化为中心,将生产商、供应商、零售商和顾客相互连接,实现更多的技术和资源共享的一种管理方法。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处理好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应充分运用供应链思想为下游服务,为最终用户服务。加速企业供应链建设,可以使成本降低,使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市场,服务于用户。
(五)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规范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政府要不断完善物流行业规范,建立相应的法律条款,保护物流行业协调、健康发展;建设一批专业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开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提供迅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企业要完善货运站场功能,增添现代化设备,提高办公效率;要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共享。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建设;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中小企业运营模式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企业通过开展网络建设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各项工作的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在网络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预期目标不一致,对整个网络的前进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此需要进一步做好分析工作,确保网络建设顺利进行,这样才能有力促进中小企业更快发展。
一、中小企业网络建设的意义
(一)宣传企业形象
数字化信息时代下,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建设已经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宣传自己的产品,如将产品信息与服务发到网页中,便于用户查询和反馈信息。此外,网络下中小企业宣传手段也更加多元化,如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电子名片、三维产品演示和360°环绕效果等,将企业与产品的风采全方位展示出来,让用户能够了解企业简介、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现阶段经营状况等。
(二)提升内部效率
中小企业通过网络建设,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减少中间环节,让管理更加规范,有利于节约管理费用。借助互联网低廉的通讯成本、统一开放的技术平台、简单实用的前端截面,并将内部管理应用放到网上,让企业管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如中小企业应用的网上进销存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等,通过应用这些软件,让企业与分支机构、客户、供应商以及政府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
二、中小企业网络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建设目标
中小企业网络建设工作涉及面大、事项复杂,可以看成是一个管理的过程,主要在先进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支撑下,对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并完成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共享工作。中小企业网络建设水平,可以通过信息质量与数量、传递效率和共享范围等体现出来。中小企业在网络建设中,先要将目标确定下来,如在建设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时,将财务电算化作为首要目标,这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这样可以加强对资金流、物流的控制,最终让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得到控制[1]。在建设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后,可以逐步建立其他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内部管理中,将相关资金、物资、人才及技术信息流整合起来,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二)构建网络平台
一是建设网络硬件平台。现阶段局域网主流技术包括ATM、FDDI、Ethernet等,尤其是Ethernet网因为价格比较便宜,使用非常方便,故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Ethernet网而言,速度包括10M、100M和1000M三种类型,还有共享网络与交换网络的区别。中小企业要注意适用性原则,通常在有图像和多媒体应用的时候,要选择100M的网络,不能过于追求最尖端和最高档次的技术,这样会出现不必要的浪费[2]。对于其他网络产品的选择,也要结合自身需求,坚持适用性原则,合理进行选择。二是建设网络软件平台。因为网络系统一般使用网络技术,所以要将TCP/IP协议作为基础,选择HTTP为传输协议,中小企业全部信息都要以HTML格式进行Web。三是网络方案设计拓扑图,具体如图1所示。
(三)设备选型
(1)汇聚层采用三层交换机,选择CISCOWS-C3560G-24TS-S,功能较全面,稳定可靠,接口丰富。可以在其上配置ACL,控制各部门访问的权利。实现流量的汇聚。(2)核心层的路由器选择CISCO2911/K9,内置了防火墙,但防火墙主要还是应用华为赛门铁克USG5320(4GE/AC),支持VPN。优点是业务多重,智能管理,安全性高,集成多业务路由器均提供嵌入式硬件加密加速、支持语音和视频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插槽、可选防火墙、入侵预防、呼叫处理、语音信箱以及应用程序服务。(3)防火墙选择华为赛门铁克USG5320(4GE/AC),网络吞吐量为2000Mbps,支持VPN,可以抵御大流量的DDOS攻击,甚至达到每秒数百万包以上的DDOS攻击,还能提供病毒流量的识别和防范能力。防火墙应连在核心层的路由器上,作为病毒进入企业网络的第一层抵御,保护企业的网络不被破坏,数据不丢失。
(四)开发应用系统
因为每个中小企业状况不一样,应用系统也不相同,主要分为MIS系统、OA系统、财务核算系统、CAD/CAM等类型。对于这些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Intranet环境,优先运用Web技术与三层开发技术,这样可以与Intranet环境融合起来。此外,Intranet还开发了其他日常任务,如网页的开发与维护,对Intranet而言,基本上是即利用Web信息。中下企业信息处于不断变化、更新的状态,手工维护和静态的网页无法让Intranet的要求得到满足,要利用CGI、ISAPI与ASP实现动态网页。
(五)网络安全保护
首先,要在硬件上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中小企业网络建设中硬件有交换设备、NAS产品和服务器等,这些对网络安全影响很大。在硬件上保证这些设备的安全,可以为中小企业整个网络安全奠定基础。其次是在软件上加强网络安全保护[3]。软件有Windows系统内各项应用软件、linux系统内各项应用软件、路由交换设备内设置的各种软件等。最后,还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安全保护。如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要合理规范,全面做好系统防护工作,并长期坚持下来,适时作出相应变化。
三、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要重视网络建设工作,这是提升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的有效有段,能够确保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力度,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小企业各方人员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对网络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规范,加强各方的协调与配合。通过参与到网络建设工作中。这样才能发挥出网络建设的作用,为中小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陈湘东 单位:郴州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佘伯明.基于信任网络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J].征信,2016(0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