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市值管理

加强市值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市值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强市值管理

加强市值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由此可见,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一、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就是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根本。近几年,工程质量问题十分突出,建筑物倒塌事故造成的损失在1000亿左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工程质量事故涉及面较广,事故原因从立项、工程招标、报批、施工、设计等各阶段的工作及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等均有关系。重视工程质量,在抓技术的同时,更要抓各方面的质量管理。只有政府部门能胜任这样的“管理”任务。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可以淡化,行政手段已经过时。事实上,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定不移地、强制性地搞好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最根本的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事关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安全。因此,作为建设工程人员,施工企业必须有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落实质量责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目前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注重施工质量管理、着力打造企业品牌。

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质量管理与控制,对项目施工而言,就是为了保证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监控措施、检测、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二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三是“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积极性,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增强人的责任感,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一些失误,想要保证各工序的质量就要保证人的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工程质量;四是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五是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遵守国家的规范、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目前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原有的体制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形成的,多多少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有着政出多门、政企不分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内部监督体系和局部封闭管理,难以实行公正及严格的质量监督,从而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由于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质量验收工作中力度不足

从当前对工程质量的验收中我们看到,各参建方在履行验收职责的时候缺乏责任意识,对其质量验收责任主体地位认识不清,在质量验收中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缺乏参与意识,完全将质量监督工作交由质量监督单位派出的工作人员,导致工作的缺失。《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属于强制性的条文,其中规定任何的建设单位在收到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后,必须要交由建设单位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等位等进行工程的检验,要强化执行的力度。

3、监督不到位

受到工程建设自身的特点影响,周期长,环节多,政府的人力不足以应付日常检查工作,所以政府可以委托认可的第三方,必须要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而其在承担监督职能的同时必须要受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之前的工程质量监管方式的影响,将工作放在监督检查上,但是对违法违规的处理问题不够,甚至等待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对违法情况不够,无法高效实行监督管理职能。

4、施工质量检查马虎了事,管理漏洞严重

管理人员主观上的懈怠和放松、对工程质量检查的不够重视,以及管理部门与各施工部门的复杂关系,也是造成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地重要原因。这个问题的后果同样是非常严重的。许多建筑正是由于质量检查的不严格,其多项指标均达不到国家的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更是相去甚远,严重不符合ISO9001、ISO14000等标准。最终遗留下重大安全问题,给工厂、人民带来严重损失。

四、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加强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在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时,一般情况下是在质量问题出现以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这种方法虽然有效而且有针对性,但它只限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对有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预防性。而对施工现场的预防性管理,就会及时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有效弥补一般质量管理中出现的后期问题解决困难等现象。将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尽量提前避免。虽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复杂而多变,有些问题是无法做到预防性管理,但预防性管理能够将后期的质量问题减少到最小化,也就大大避免了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已经造成,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损失。所以加大施工现场的预防性质量管理,是现阶段的非常可行的施工质量管理手段之一。

2、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严格控制质量。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产品从设计阶段到整个施工阶段都要层层控制。尤其是施工中的有些质量问题,如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要对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施工管理,施工企业提高计划的应用水平,除了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之外,还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高度,通过全面的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上水平,从而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产品,打造精品工程。

3、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实现“零事故”。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要注重细节,尤其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安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信息管理水平

4.1 加强领导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角色就是领导,领导做出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监理公司的决策,因此在领导负责制的信息源方面,要加强实习质量终身责任制。

4.2 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监督横向信息平台的搭建

在监督过程中只要发现有违法违规等行为,就要严格依法处理,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5、解决工程质量检查马虎了事问题的措施

对于这个问题,端正态度还是首要的任务。长期以来,在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中一直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就是认为管理的重点在于施工过程,对于施工后的质量检查环节则严重忽视。很多时候,这种所谓的质量检查仅仅是走一走过场,并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也是目前工民建工程事故频出的原因之一。其次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检查标准和硬性指标。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查的时候应该坚决按照标准执行,发现问题要敢于果断提出、勒令返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时候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是需要掌握的,只有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以及项目投资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谭访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7).

加强市值管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向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个领域。知识型组织是知识生产部门,要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必须加强时知识资源的管理。

一、知识与知识管理

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将知识分为四类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what卜关于原理的知识《know-why).关于如何做的知识(know-how),关于信息、知识来源的知识(know-who)。前两类是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后两类是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记录在各种介质上的知识,如图书、档案、数据库、各种计划、总结、报表等等,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未编码的经验性知识如个人的技术诀窍、直觉、想象与创意等等.隐性知识则难掌握它集中存储在人的脑海里,是人的经验的体现。

知识管理是组织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的管理具体包括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存储、传递、共享、利用以及评价等。目的是促进组织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提高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可以分为以管理技术为主的知识管理和以信息科技为主的知识管理。以管理技术为主的知识管理是以内隐知识为主的管理,着重在激发组织内个人的潜能,使员工愿意奉献知识,为组织创造利润。以信息科技为主的知识管理是以外显知识为主,着重在信息科技的基础建设,包括文件的制作、数据库的应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作业流程的效率等。

二、知识型组织中知识管理的任务

知识型组织是一种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开放、互动的组织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对知识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获取知识生产所需的知识资源同时对已获得的知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使之信息化、网络化便于利用。

1.管理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既有多部门的合作,也有多学科专业的合作知识信息在学科专业和组织、部门间进行文流。因此对于知识型组织来讲,知识管理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内部的知识资源必须沿着各协作联系网络向外延伸,将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纳入管理范围。2.既要管理显性知识又要管理隐性知识。知识生产通常是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知识生产离不开两者的结合。显性知识是知识生产的原材料,隐性知识则是处理这些原材料的工具。缺少两类知识中的任何一类或者两类知识不能结合,知识生产都是不可能的。所以,知识管理不仅仅要管理可编码的显性知识,还要管理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

三、知识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策略

知识是通过文流、结合而发展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结合与交流产生了新的知识。对知识型组织来说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促进各类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1.促进显性知识的文流与共享。发展信息网络,为显性知识的交流奠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显性知识管理比较便利,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信息.以图书资料、论文、研究报告、电子文件之类的形式储存在图书馆、数据库、信息库中.供人们检索、查阅和利用。借助信息网络将可以远距离检索、查阅和利用组织外部信息化的显性知识。

2.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隐性知识在知识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它难以编码的特点阻碍着文流与共享可能成为知识生产的瓶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要重视人的因素。建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措施对具有奉献精神并奉献了知识者给予合理的回报;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生活条件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形成对研究工作执着、热忱并全心投入的氛围。

加强市值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

在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如何才能加强对工程造价在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施工、工程结算等各阶段的有效的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实施的关系

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按建设工程固有的特征,可划分为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阶段、工程保修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工程造价可划分为招标或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的协商确认、工程进度和成本核算、工程结算、维修预(结)算。由此可知,各阶段的工程造价与各阶段的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是紧密相连且统一的,即随着工程项目实施的阶段不同,工程造价的运用方式和内容也不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造价同时也在指导着各阶段的工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二、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的造价管理

1.招标投标阶段管理

这个阶段的管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合理确定项目实施成本。在招标投标中,投标竞争重点之一就是价格竞争,而价格优势的形成要求造价编制人员凭借自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从以往类似施工条件、结构相似的工程中取其实际成本资料及食业内部定额计算出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措施和施工组织方案、生产部门提出的设备配备规模、劳资部提出的各工种结构和人员规模及招标文件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确定工程量清单中各分部分项目的人力、材料、机械等的费用;根据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距离及需调遣的人员设备数量调遣费用、项目部管理人员数量和交通工具、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现场管理费用及本工程应交的税金;再加上招标费用和预计发生的交工后的保修服务费等计算出施工企业承揽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并以此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提供给决策者,从而为企业既能中标又能取得合理赢利奠定基础。(2)根据报价策略,确定投标报价。有了一个项目的成本与造价,施工企业还应讲究报价策略。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对一个工程总报价基本确定的项目,灵活运用不平衡报价法,把某些项目的单价定得比正常水平高些,把另一项目的单价则定得比正常水平低些,但必须避免出现畸型报价,导致废标。

2.合同签订阶段管理

合同是工程管理的灵魂,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就应将一切工作都放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上,争取更多的权益,减少转移或规避合同风险因素、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合同订立的原则。因此,在合同签订阶段就必须充分结合工程造价管理。合同价款及工程款支付是合同签订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订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可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应区分不同的施工管理模式,依据中标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界定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风险,明确索赔条款,做好项目的事前控制;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量。

3.施工阶段管理

在施工阶段,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1)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目标责任预算。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造价编制人员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控制计划。存中标额的基础上调整预算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即从中标额中减掉间接费用、利润等项目,在确定预算成本中的税金时,如果其数额高于或低于向业主收取的数额时,要按实际应交数予以调整;现场经费中的临时设施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先将中标价中的临时设施费减掉,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产生的费用计入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项目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力、配备及市场发展趋势分别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2)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控制与管理。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材料采购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预算数,实耗数与预算数有差异时,应认真进行分析。关于施工机械费的控制,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同时,还要按月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并要按照目标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

4.工程结算阶段管理

在工程结算阶段,项日经济效益的好坏,还与最后阶段工程结算编制的正确、完整与否息息相关,工程项目做得再好,如少算,漏算那都是白算,包括对前面的一切的成本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一切的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所以最后的汇总也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中标价加上各种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费用便形成了最终结算额。在向业主提出最终结算额前,造价编制人员必须与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如发现实际支付和应收入二者之间有差距,应查明原因。

三、结束语

为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招标投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工程中标后,要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等,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文,丁本信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案例分析[M].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2]吴青青.施工企业管理[J].造价管理与控制,2004,(1).

加强市值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着土建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它不仅能够促进优化设计,将造价控制在建设企业容许的范围内,还能使各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合理而均衡的分配,从而使建设企业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工程建设中,很多企业都存在着浪费资源、浪费资金的现象。乱收费、乱用成本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土建工程造价中,超估算、超预算、超结算的“三超”现象也十分突出,严重导致工程投资失控,工程造价的失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建设企业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因此,认真抓好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当前土建工程造价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建筑行业的支持,我国建筑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的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体系,并且已经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发挥出了突出的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建筑业得到飞速发展的情形下,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工程的造价控制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土建工程管理控制不仅可以根据项目实际编制项目设计,合理估计投资预算,把项目的资金预算控制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而且可以帮助建设企业控制成本,将建设项目资金合理分配到项目中各个分工程以及分单位之间,保证资金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以便建设单位的投资能得到更高的资金回报。而且对于我国建筑业来说可以节约成本,促进行业更好的发展。

2 当前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得到了极大重视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影响着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2.1三超”现象严重

在我国建筑行业,三超”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某些建筑商在项目开始申请立项阶段,为了使项目尽快通过审批,人为造成概算降低,对于工程故意留有资金缺口,压缩工程预算投资。(2)不少建筑商不按照市场行情采购材料和设备,采购价格高出市场行情。而且项目在设计上存在着很多漏洞和缺陷,设计达不到国家的要求规定。(3)一些建筑单位,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临时性的要求,导致费用增多、如装修超标、办公设置面积增加等。

2.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严

设计阶段是整个建筑项目的龙头,设计阶段也是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重中之重,设计阶段是:在确认投资计划之后,将经济与技术有机结合的组合的过程,土建工程造价管理要求在设计施工图以及评估周边环境时,要精确、全面而且严密。但是不少承包商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工程造价控制不严,重视程度不够,没能认真的重视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导致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预算不足。

2.3土建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

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因为对环境的考虑不周而变更设计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部门在设计阶段认真仔细的把关,尽量避免工程过程中更改设计的事情发生,以避免概算因变更而导致的不足,在确实需要变更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变更的幅度。同时,发包商与承包商之间保障双方的平等互利,严格履行合同。

2.4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力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来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筑工程竣工决算,建筑工程竣工决算不仅能反映承包商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而且也能真正体现出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时需要对工程竣工图、各种签证材料等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与整理。但在土建过程中,由于监督管理缺乏力度,造成了在工程的计量和索赔等方面的误差,例如重复计量和过度高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提高工程的整体造价,这也导致工程竣工结算出现重大纰漏。

3 如何有效地控制管理土建工程造价

3.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决策阶段作为合理造价和有效控制的初始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对整个造价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和项目的财务分析等。一般而言,投资估算的确定是将土建工程造价的构成分为了静态和动态投资的两大部分,在土建工程造价中,设备购置的费用以及其他建设费用不涉及时间的变化,属于静态投资;而那些涉及价格、汇率以及税率等发生变动的部分,则是动态的投资。土建工程项目的计算主要包括价格变动带来投资额的增加,建设利息和固定投资方向的调节等。在相应的财务体系中,财务评价则是从资金时间价值和基本财务报表中取得数据来进行衡量,按照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体系,计算并分析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完成决策阶段的合理化造价与控制。

3.2设计阶段的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

设计阶段是指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描述实施意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工程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选法,加快设计进度,提高设计质量,从而降低设计费用。二是对设计概算和施工图的预算进行合理编制,严格依据批准的工程建设条件,对材料进行核实,确定设备和构件的现行价格及其上涨指数,对施工图的预算费用计算准确,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三是要进行限额的设计。按照估算进行初步的设计,再按照初步的设计进行控制施工的设计,通过层层设计限额,体现对投资的限额管理。四是改变设计收费方法,解决设计单位与业主单位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上的对立性。在设计收费方面,可在设计招标文件上依据核准的项目投资估算和现行收费办法,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制约和奖惩制度来实现你节约成本的意图,完成设计阶段土建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

3.3施工阶段土建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

在施工阶段,必须树立正确的投入产出理念,并把这个理论渗透到整个项目建设的投资管理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一是要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单位进行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二是要严格控制工程的变更,合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严格要求通过设计变更来扩大建设规模,对于需要变更的,要做好现场资料的签证,确认变更价款。三是要加强施工责任和施工质量的管理,要求施工工程必须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达到国家验收的标准。同时,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做到经济生产,降低土建工程的成本,完成施工阶段土建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

3.4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整理好工程竣工决算所必须的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签证材料等。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工程结算,保证不漏算、不漏项、不多算,正确套用预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做出一个真实可信的竣工结算报告,将项目的有关造价资料及分析结果汇总并建立数据库,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3.5提高土建造价工程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优秀的土建工程造价人员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保证,建设单位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重视对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实力。同时,造价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也是培养的重点之一。一方面,要求造价管理人员为维护公司利益而努力,切实保护公司的利益,做好自身的工作。还要加强继续学习,密切关注土建领域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为控制造价服务。除业务能力之外,还应加强外语与计算机水平,以适应业务要求。另一方面,造价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警觉性,防止腐败,防止不良诱惑,以身作则,保证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总之,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实质,就是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运用经济手段和技术原理,解决在工程建设中经营与管理,技术与经济等实际问题。工程的造价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收益,其在整个工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项内容覆盖面大,而且较为繁琐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有关部门的极力支持配合与监督下,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在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健全的投资主管单位是核心,优秀的造价管理人是后盾力量,进行合理的设计、建设和施工是实现造价合理管理和控制的必要保证。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翠月.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1(23).

[2]王宇星.经济体制下的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2).

加强市值管理范文第5篇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问题

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的贵、权、利未能到位,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未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的要求相距甚远。

(2)目标管理问题

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3)人员素质问题

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公司,依赖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或者对财务知识缺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约束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4)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很乱不堪。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赔偿;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3)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3加强水利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靠一定的结构支撑,只有在结构合理、功能优化、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建立与健全质量责任制。企业在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应突出质量导向。必须加大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首先,健全监理工作制度,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现场监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督、验收职责。其次,规范、健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分)包人员资格,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审核复验,平行检查的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最后,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3.2 加强成本控制

以科学合理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以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本企业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施工生产环节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必须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必须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须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必须加强上级业务部门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包括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3.3重视安全生产

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对建设各方单位违规及不良行为,给予记载建档和公布,并在有关单位资质审查、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及其它相关资格人的资格审核等方面,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确保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