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引言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提升,使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和农业从业者素质的提升上。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现阶段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
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1.2 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
尽管近年来推行的农业科技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基本上将农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责、权、利明确区分开来,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仍然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去应付各种行政事务,极大地分散了进行科技服务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各种服务机构、组织之间实行条块管理,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协作,人为设置了农业科技服务的障碍。
1.3 基层农技推广依然薄弱
现阶段我国部分县市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人员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其基本处于半停业状态,在中西部部分地区问题突出。资金匮乏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很多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致使很多员工离职。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不通畅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原因。
2 建设新型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2.1 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单位和农村农民的交流
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研发力量,很多成果需要在大面积推广中进行检验和完善,农民也十分渴求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这2方面的人员交流太少,导致信息不畅。在新型消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应定期组织科技工作者进入乡间地头,了解农民最需要的技术,反馈上一批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2.2 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农技的推广应用效果。传统的农民培训体制已经不能适用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机构,是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还需要创新农民教育形式,丰富和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从农民的生产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民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实行分批次、分阶段的培?手段。既要培养中高知识水平的农业科技带头人,更要重视广大农村青壮年的技能提升。
2.3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各种政府农业补贴的阳光运行机制,让政策的实惠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加大农村信贷的投入,结合每个县的具体情况,建立专门金融机构主导,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信贷体系,降低农村信贷成本;带动农户加大资金投入。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农户得到具体的现实实惠,更要让农户了解未来应用先进农技的效果和可能带来的收益提升,让农户在增加农业投入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2.4 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农业科技快一秒投入使用,农户得到的实惠就多一点,以往的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流通不畅,科技工作者和农户的沟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的使用。在构建新型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例如信息交流平台,专业技术交流QQ群、农业技术推广热线等,减少信息沟通中的壁垒,降低农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成本。
2.5 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结构稳定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队伍建设是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根本,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应本着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建立能上能下、可进可出、合理流动、积极勤奋的农技服务推广人事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和薪资管理制度。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parted government leading that mainly focuses on non-public welfare and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that mainly focuses on public welfare are difficult to timely and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farmers' demand, even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 help can't be given for various reasons.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problems can't be settled targeted. The universities in Shanxi have the provincal advantages in tal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y explores the university-bas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communicate the government's policy to farmers, let the expert team to concentrate on study, let the research personnel go to rural area to guid the farmers’ production, unite the enterprise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improve a series of postpartum services o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These can make up the shortfall of the government-based and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universities of Shanxi and ha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farmers.
关键词: 山西农业科技;高校主导;协同创新
Key words: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based;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26-03
0 引言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往主要以非公益性为主的政府主导和以公益性为主的市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难以及时有效了解农民需求,即使了解也因各种原因不能有效给予帮助,对于农业的一系列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解决。山西高校探索高校主导型协同创新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的政策正确传达给农户,让专家团队集中精力搞研究,让科研人才走入农村现实指导农民搞生产,团结企业推广科研成果,并且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一系列产后服务,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的不足。
1 山西现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其不足
1.1 以政府为主导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从单纯的农业科技推广,各个单项研究成果的应用不断发展为一系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这一套完整的系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既担任了宏观的行政职能又担任了全部的管理职能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急需转型。以往由政府在行驶其管理职能对于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出现了角色定位不清,职能边界权限模糊,大包大揽式的服务模式,造成市场和农户相脱节,农户的需求与服务组织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性,市场上出现的多元的组织服务没有办法相互协调,市场出现了自利性离散服务行为,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服务工作担当主导地位,已经不适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体的发展。政府在主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一条更适合于目前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道路。
1.2 以涉农企业为主导
涉农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生成规模,承担销售和产品的制造,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条件,向社会提供农业商品及一系列农业商品的推广服务,并且具有开拓市场,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能力,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涉农企业的基本职能是市场营销和创新,涉农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消费特点以及当地生产条件,开发,培育主导产品。涉农企业作为交换体系中的一员,必须以顾客及购买方的存在为前提,因为没有顾客就没有涉农企业的存在必要。这充分体现了涉农企业是以盈利、非公益性为目的的性质,虽然在产后推广,商品营销上涉农企业可以很好的发展其基本职能。但往往唯利是图,农民不是涉农企业在创造社会价值时财富的流通者,涉农企业并不在意农民的真正需求,往往忽视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只在乎经济收效并不从农业发展现实状况出发,会违背农业生产规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长久以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 以农业社团、服务站为主导
农业社团、服务站可以扮演好农户与市场的二传手,是沟通企业和政府的中介者,是疏通农户和政府之间、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渠道。这些组织更贴近于市场和农户,一般可以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勤务员、调研和技术推广的组织者。但因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主要还是以政府和市场为主要指导,农业社团、服务站在全国相对离散,不成体系。长久以来政府对其各个部门的组织管理方式陈旧,先进的科技技术都没有投入到农业社团、服务站进行发展。农业社团、服务站内部组织,管理方式有待改革,造成科研和教育落后。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推广和研发生产,农业社团、服务站不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和生产条件,并不适合担任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导重任。且农业社团、服务站等机构多建在农村,放眼农村的经济、教育都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多设在农村的农业社团、服务站并不适合担任主导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的重担。
2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的社会诉求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组织模式的大系统,这一系统必须是适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现实情况的组织模式为主导才会得以发展,其主导模式必须具有较广范围内的可复制性、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功能、能够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可起主导地位的组织需要具备相对的体系独立性;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性,可以全程监督产前、产中、产后所需服务;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主要经营性质需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等基本特征。这就需要一支可以把农业科技科研活动与农业科技服务有机结合,形成科研服务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运行机制。
高校包括大学、专业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且学科类型广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外界支持力量强大,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场所。
2.1 高校主导型的优势
2.1.1 高校主导型的人才优势
高校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从“科技兴农”角度出发,实质性响应了“十”强调的“三农”问题,且在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对待农业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对待教育要深入实施“百校千企”工程,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在对于“三农”问题的倡导中,提出要全面发展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因此要想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教育是关键。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可以为农村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且由高校主导直接与农民对接,可以有效传达农业信息,使我省农业科技服务更环保、更专业。
2.1.2 高校主导型的科技优势
高校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最高境界,代表了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息传播最前沿的通道,高等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一般都会有一个内部的科技成果的推广服务中心,其服务范围以高校为所在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且服务形式充分表现了其科技领先水平,建立了专属的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将省、市、县各级单位,农户联系起来,提供网络农业教学,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的一系列活动。再加上高校本身具有学科门类多,设施齐全,因此高校具有农业科技服务运行机制的源头性代表实力,在“三农”建设中担当重任。
2.1.3 高校主导型的教育优势
高校可以为农民提供合适的,多样的服务,可以以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收为己任,为农民,为农业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使我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更加现代化,便利化并且科技化,是一种体制的创新。高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农业教育、研究以及推广、服务上面具有很大优势,能够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高校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是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以高校为主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制。高校即要提供经营,也要提供公益,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公益性高校农业科技服务。
2.2 高校主导型所面临的问题
以高校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作为一种新畅想,虽已进入实战阶段,但因时间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有一些问题。
2.2.1 已有队伍和基础条件与现阶段要求不相适应
首先在农业科技服务中没一个分支的带头人、科学家不多;其次优秀的技术性人才不多;再次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团对,长期为了研究成果,且肯吃苦耐劳搞研究的人不多,团队更是凝聚力不够;最后封闭式的研究体制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视野,思维不够开阔,局限性尤为严重。
2.2.2 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不符合其理论要求
首先,现行的高校所实施的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普遍以追求课题立项,,专著出版,成果奖项,而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次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层次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并且只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较多,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所研发的成果难以应用,以政府立项课题为主,自由创新课题较少,科技工作者很大精力用于科技项目申请,且为了科技项目不断改换研究方向,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最后高校中学术问题行政化严重,高仿行政化条件下的评估体系导致了学术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2.2.3 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以高校为主导的政策推进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问题是课程的设置多重视专业教育,轻视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式不适合,过分强调教材课堂,教师讲授为重点,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种“要我学”思维模式,学生没有“我要学”意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接受所授知识,难挖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高校对学生评价与以高校为主导的政策思路相背离,学生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思维、个性能力、素质塑造。
3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构建
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大的开放系统,根据协同论原理,系统协同效应的发挥取决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由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等组织而成,要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一系列服务。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运动面临两种转化趋势,一种是变为无序,一种是变为有序。“协同导致有序”是协同理论的主旨,之所以要协同治理,是因为要想使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是要研究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在自己的内部非线性的作用下,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这就要求山西农业科技服务各个子系统,即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等各自发挥职能,协同治理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3.1 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战略协同关系
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为开展农业协同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由于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农业技术领域的广泛性、复杂性,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政府在农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上,不能只满足于以往单一的政府为主导的方式,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等)进行借鉴,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行使其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督并且充分行使其行政职能,依法保证科技安全,提倡教育影响科技,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山西省借鉴美国先进理念,并且根据我国2015“中央一号”文件、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规定,积极落实党的政策,对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提供行政支持、经济支持、法律支持。政府虽退出主导地位但为了支持新型主导模式进行一系列政策支持,在多元化的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模式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政府与高校的战略协同,政府与企业的战略协同。
3.2 高校与企业融合的协同创新
先进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的思路决定出路。在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日,以及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今,公司处于竞争的压力不得不坚持创新以寻求新出路,此时公司的创新力量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外部,甚至来自于像高校这样的机构领域。企业与高校机构相比,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势在于资金及其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开拓和生产经营的能力,但企业缺乏必要的科研力量。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体现在技术攻关上与企业的全力合作,高校拥有推动技术创新的特点,通过人才联合培养丰富人力资源储备,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例如,在构建2014年山西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山西农业大学项目总结报告上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大同县百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玉米宽行密植、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项目,实施采用“校企联合,建立基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集中培训,落实技术”的技术路线。通过三种不同的株、行距种植试验,找出实现每亩900公斤产量比较好的种植方式,传统种植是在作物收获处低留茬,常规的留茬高度为5-8cm,一般不超过12cm,并且对根行粉碎还田。这种种植方法的缺点是秸秆不足,只有秸秆总量的5%-7%,土壤中的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使地力下降,同时根茬进入土壤层影响播种质量。采用宽行密值倒茬平作技术,留茬高度为30-40cm。增加了秸秆还田数量。每年可使近1/3的秸秆还田,还田量达到2.5-3吨/公顷,每年使耕层土壤的有质含量增加近0.07%。耕地的肥料不断增高,增加了土壤产量。组装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并在晋中地区、临汾蒲县和大同县新荣区示范推广。高校与企业组成一个共同体,一方面可以为各方获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以及缩短新技术从研发到商业生产的时间。特别是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由于工商业的激烈竞争,市场化知识的供给和需求加速提高,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使用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市场的扩张和科学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在新变化的生产竞争环境下,公司所需的科技知识积累需要一个更大的知识生产环境。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将政府、涉农企业、高校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使产学研合作关系趋向长期性,推动双方在资源共享上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是促进企业和高校在风险和利益观念的协同的基础,为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找到了有效途径。
3.3 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
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主要是知识的协同。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本质上是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所需的知识的更新速度超过了单个组织内部储备知识的速度,涉农高校除了专门的农业类院校之外,一些综合类高校中也涉及相关的农业类专业,这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产中的机械使用带来相当大的助力。高校之间及高校和科研院之间各方都迫切需要合力推进知识的扩散,通过整合外部的公共知识来弥补内部的知识落差,构建由多个知识个体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所构成的知识协同。通过网络化的知识协同将各个高校知识交织融汇所形成的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形成知识协同,演变成全新形态的多个子知识库,这些子知识库为产学合作各方所吸收、利用和集成,在扩充自身知识库的同时,通过知识平台进行再一轮的组织间学习,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进行知识的逐步再生,实现产学研知识库的知识螺旋发展,最终完成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所形成的协同创新。
4 结语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发展,各个服务主体必须保证合理的“公平参与机会”,去除对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机构的各种等级制限制制度。这样,即使人们承认各个机构各具优势,绝不可能完全步入从属关系,但因其目标一致,所以会公平的、开放的允许最具优势的高校进行主导其余机制各尽其职的进行协同治理。高校作为主导山西农业科技服务的服务机构虽有优势却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寻找自身不足并且改进的同时,也在寻求一条与其余机制协同治理的道路。以高校为主导的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在我省高校,如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参与实践,雏形已成,未来之路虽不是平坦无痕却也不失光明。
参考文献:
[1]刘东.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创新[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0.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对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改革以来,为了促进科技信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不断加强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目前,整个农业服务体系已经呈现出服务主体和服务模式多样化、信息资源丰富化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化的发展势态。然而,随着系统的扩充,服务体系日趋复杂,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也逐渐降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平衡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提出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理论上,本文研究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实践上,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2.1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简介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实现需要涉及到服务的提供方,即服务主体;服务的接收方,即服务客体;服务的传播媒介,即服务介质和服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即服务环境等诸多要素【1】。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正是由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服务体系,以下简称ASTISS(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servicesystem)。目前,我国存在多种ASTISS,主要包括基于“农技110”平台的服务体系、基于“12316”平台的服务体系和基于“12316”平台的服务体系,以及基于这些体系的创新体系。基于“农技110”平台的服务体系是由浙江省衢州市推出,具备涉农部门与农户交流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各层次和各区域之间的专家资源共享。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基于“12316”平台的服务体系是由农业部推出,具备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启用农业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整合了农业信息资源,解决了各地农业公益服务号码不统一的问题,为广大农民和企业提供统一、规范、方便和准确的信息服务;基于“星火科技12396”平台的服务体系由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推出,源于“农技110”,重视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以及信息技术的引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的作用,鼓励创新,旨在覆盖全国最大范围的农村地区,形成全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基于这些体系的创新体系类型较多,大多是由地方主体在这些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的具体需求,对体系中的某些要素进行优化和调动所得。体系的发展基于其子系统和要素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之所以得到建成和发展,原因在于体系的子系统及其要素得到了扩充和完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度得到了提升。子系统的扩充和完善表现在信息传播平台、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信息技术、环境和主客体的等子系统的初步形成和发展。如农业数据库的建立、农业公益号码的统一、各部门、层次和区域的参与以及全国农业信息基础化设施的建设等;要素的扩充和完善表现在上述各个子系统内部要素的增加。如多层次的服务方式和整合的农业信息资源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度提升表现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的合作程度得到加强。如政府向其他机构提供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科技局和气象局发挥职能优势服务农业生产,以及信息服务“三农”交流座谈会的开设等。
2.2我国ASTIS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国ASTISS在子系统的扩充和行为主体的合作度方面取得了发展,但是从体系的角度来说,仍然存在下列问题。(1)基础性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地理面积较大,部分地区信息化建设程度仍然很低,缺乏信息的传播和共享等渠道;部分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但是不完善,功能得不到体现如某些地区配备了高性能的农用计算机,但是不能连接互联网,导致其很多功能无法得以使用。(2)体系的协调性差。主要表现在服务体系与环境的吻合,以及系统元素之间的对应上。在服务体系与环境的吻合方面,在我国,各个地方的人文、地理和科技环境都不同,以上三种体系无法满足全国范围用户的需求;在系统元素的对应方面,主要表现在主体、客体、信息平台和服务方式四者之间的矛盾。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已经建立了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缺乏专业的信息服务主体,农业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地传递。或已经配备先进的平台和专业的主体,但客体的知识有限,信息素养很低,不知道如何获取信息,甚至没有这种意识。(3)体系的标准化程度低,不便于规范会管理。主要表现在体系的统一和系统元素的整合上。目前,我国在农业相关领域还没有统一的体系模型,各个地区提供的服务模式比较杂乱,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在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信息服务的方式层次不齐,各个地区所提供的服务方式没有范围界定,不便于互相借鉴。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和客体范围不明确,从而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之间的配合程度较低。(4)缺乏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主体的政策、技术创新和客体的实践创新上。由于缺乏利益驱动和政策引导的创新环境,主客体的参与不够积极,整个服务过程比较被动。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创新方面还是以相关主体对客体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为主。就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较完善的国家而言,其较普遍的特点是强调政府的主导性、协作网络或机构的建立。通过政府主导,可以调控体系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引导主体和客体科学、合法和高效的开发、获取或利用信息;通过利益驱动,可以吸引服务主体和客体积极主动地去开发、获取或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通过协作网络,政府可以统一进行农业科研管理与协调【2】。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依赖政府的主导,但是没有强调或重视政府在体系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的发展政策上和经济上依托于政府机构,发展的动力取决于市场。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在于政府的参与度不够,市场的驱动性未得到激发。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以上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首先,通过政府的投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其次,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协调性、标准化和创新性可以得到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协同理论应用到我国ASTISS建设中,提出了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旨在突出政府的能动作用,以期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3协同ASTISS的构建
3.1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Synergetes)是由德国的HermannHak⁃en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研究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根据协同理论,任何体系的内部都存在一个关键要素,如果关键要素积极地作用于体系,体系会朝着协同的方向发展;如果关键要素消极地作用于体系,体系就会朝着混乱的方向发展,这个关键要素被称作序参量。相关管理者通过找出影响体系变化的关键要素,即序参量,来优化和调控体系中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可以引导体系产生协同作用,使得体系的功能产生“1+1>2”的效果。
3.2协同ASTISS模型分析
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主导的协同ASTISS。
3.2.1协同ASTIS中的子系统和要素的划分根据协同理论,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本文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划分为五个子系统和一个序参量。子系统即主体系统、客体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方式系统和环境系统。序参量是指农业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农业部、科技部和工信部等。序参量游离于系统内外,起着刺激、引导和保障体系运行的作用。主体系统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农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级政府等;客体系统主要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域的服务对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存储和共享操作平台等;信息服务方式系统包括信息咨询、检索、和培训等服务方式;环境系统包括经济环境、地理环境和科技环境等。
3.2.2序参量的功能与任务
序参量的功能在于引导系统的有序化发展。在政府零参与的情况下,系统的发展主要受到市场驱动的影响。但是市场的驱动性是无意识的,系统最终会出现一种无序和紊乱的状态;只有在政府积极参与且参与度达到一定阈值时,体系才能得到序化。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的任务有两点,其一是调控体系,其二是政策支撑。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力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政府通过鼓励和引导行为主体间的合作,参与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调整体系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性,来保证信息以最优的方式配送到受众。调控的措施包括刺激、监督、协调和保障;调控的对象包括子系统本身、子系统内的各大要素以及整个体系与外部环境的作用。
3.2.3序参量对子系统及其要素的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
(1)主体系统的内部要素协同。政府一方面作为主体的要素之一,参与主体要素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作为序参量,对体系进行调控。作为主体时,政府配合其他主体,参与农业信息的生产和供给;作为外部参量时,政府发挥其行政功能,通过授权、命令或政策制定等,来刺激、监督、协调和保障主体系统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来吸引和鼓励企业等主体参与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引导主体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协作与竞争,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信息,如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人力信息、政策信息、解决方案和一些综合信息等;供应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如农业书籍、光碟、网络和电话咨询等。(2)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协同管理。信息资源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核心内容,保证科技信息服务高效进行的关键即在于信息资源的协同管理,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共享操作平台的建立和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及存储等。操作平台的建立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建立,政府可以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各个行政级别的信息中心。首先是国家级农业信息中心,一方面负责引进国外先进思想和技术;另一方面负责对国内各个级别的信息中心进行管理;其次是各个省市级信息中心,主要负责省对与省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学习和创新,对于乡村级信息中心,可以选择在示范村开设信息中心,建成纵向管理,横向整合的服务硬件平台,如图3所示;然后在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建立当地数据库和网络基础设施。在平台基础上,各大信息中心应当大量招募信息和农业等专业化人才,并按照信息活动的过程将人才分成采集类、分析类、整合类和传播类等类型,制定多样化的 信息采集和服务途径,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整合,存入数据库,通过咨询、检索和媒介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3)客体系统的内部要素协同。我国的地理面积大、形态复杂,政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各地区用户分为大型农户和小型农户、发达区农户和贫困区农户以及知识型农户和普通型农户,定期将各个层次的农户邀请到当地的信息中心,举行农业科技交流会议,交换经验,引导用户主动地向信息中心提供需求,如图4所示。当然,目前更重要的一步是制定切实的农户培训方案,提高农户的信息素养,如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定期培训等。(4)服务方式系统的内部要素协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腾讯QQ、新浪微博和BBS等信息交流平台被广泛的应用,信息的传播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各级信息中心可以结合当地环境和农户特点,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和下乡的科技人才等现有资源,为农户提供现场培训、多途径咨询、多途径检索、多途径和接收的综合服务方式,向农户配送全面、准确和及时的农业科技信息【3】。(5)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协同。目前,我国主客体的信息意识普遍不高,政府可以制定宣传、教育和奖励等政策,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让双方在利益的驱动下,主动的交流信息,形成互动的服务模式【4】(见图5)。例如,发挥县乡信息服务组织和农村信息员的力量,组织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示范户,吸引其他农户上门学习和模仿;鼓励农超对接项目,即超市向农户提供农产品需求信息,农户向超市提供生产信息;派遣干部下乡考察,与当地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农情;联合中国电信,降低农村通信和网络费用,吸引农户上网等。(6)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协同。系统中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科技、地理和人文环境等方面,一个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环境要素。在我国,一线地区的科技、地理和人文环境较好,二三线地区的对应环境要素发展较为落后,对科技较发达地域,农户更多需要的是法律保障;对于欠发达地域,农户更多需要的是科技支持等。政府附属机构或政府财政支持的科技院等机构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域,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政策,通过在特定环境的地区开设示范基地,定期进行综合绩效考核,通过对比和分析,动态调整各个地区的体系政策,以增强农业体系对环境的适应性【5】。
3.2.4协同ASTISS的优势功能
协同ASTISS强调政府的农业行政职能管理部门的能动作用,在政府的积极调控下,体系在基础性建设、协调性、标准化和创新性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一一得到解决,朝着协同的方向发展。
4优化协同ASTISS的建议
目前,我国仍然处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建设阶段,为了使我国ASTISS朝着协同的方向发展,政府需要提前营造适宜协同ASTISS建设和发展的环境。政府的农业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是协同体系的序参量,在对体系的建设和调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向政府的农业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和完善体系的基础性建设。基础性建设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方面,一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处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升级和完善现有的信息化设施,如定期引进或开发实用的农业技术和设备。(2)规范ASTISS中的子系统和要素。目前,我国存在多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由于缺乏规范,不同的农业科信息服务体系具备不同系统要素,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传递,政府应针对此问题,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及其要素进行范围界定,使得体系的子系统和要素在数量和类型上具备一定的标准,以方便各级政府将来对体系的规范化管理。(3)重视对体系中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的研究和调控。体系的发展建立在子系统和要素的发展之上,政府应针对子系统和要素所处的环境,分析它们之间的适配度和利益关系,从而调整好子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体系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6】。(4)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引导主客体积极创新。政府应推出一些切实的农业科技信息相关项目,吸引相关主体和客体共同参与。主体和客体在使用体系平台的过程中,向有关部门反馈体系的不足之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寻找问题的原因。(5)健全我国在农业信息方面的法律机制。立法机关应建立并完善农业相关领域的信息立法,鼓励合法竞争,规避非法盗取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等行为,保障主客体的基本利益。只有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体系才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5结语
[关键词]农经本科 社会实践 服务 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31-04
一、引言
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是农、经、管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类,存在较强的实践性特征,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是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技能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并最终实现农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1],在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往往因实践基地不足、经费不够、供需不匹配等原因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基于此,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训练不足,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能力,高校在教学设计以及毕业生就业上均存在明显的非农化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促使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开始更多的关注农商(Agribusiness)问题的研究和人才培养。[2]然而各相关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表现出了与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强的不适应性,如:农经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学生对农经专业认同感不高;农经专业的毕业生不适应区域农业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不愿意从事涉农行业,就业率和质量相对较差等。[1] [3]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经人才需求,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多数高校专门建设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各类实习、实践需要,但不同高校其组织方式和实践效果有很大差异[4],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实现农经专业毕业生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培养目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正在面临转型升级,基于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长期的工业化进程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的同时,也直接导致农村地区的乡镇农业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缺失,广大农村地区急需一批懂得现代农场管理、市场营销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懂得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人才市场需求。因此,围绕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凸显服务农村经济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将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涉农就业、缓解农村人才缺失的重要举措。
二、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主体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是以农商管理知识为基础,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通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涉农就业、服务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它的内涵主要包括:
(一)基于农商(Agribusiness)人才培养的目标
农商(Agribusiness)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伴随着美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农商包含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贮藏加工、市场营销和物流配送等农业全产业链的商事活动,是农产品生产、营销及相关活动的总称。[5] [6]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商(Agribusiness)本科层次的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美国各大学农业经济系最重要的专业方向。[7]一直以来,受我国农村细碎的小规模农业的影响,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类的教学和研究还很少从农业的全产业链考虑。而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不断涌现,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农产品的流通销售环节,均需要一大批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农场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向农商(Agribusiness)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以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应建立基于农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增加农业企业管理类的课程和研究,开展专业和实践教学,逐步形成以农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体系和教学体系。
(二)以现代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为实践载体
随着农业生产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培育现代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了新型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发展。前期的调研发现,无论是发达的沿海省份,还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据农业部统计,截止2014年12月,目前符合统计标准的从事种养业的家庭农场已经超过100万家,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8万户,农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仅为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实习岗位,也向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需求渴望。因而,以现代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为实践教学的载体,可以较好的实现在农业实践中培养学生、学生在农业经营主体中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
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社会实践体系的需要,也是最终完成农商人才培养和实现服务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农业向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无疑存在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问题需要开展研究。转型期的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农业小微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使用新的技术,开拓新的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而农业经营主体短时期内还不具备研发的资金和人力条件,急需通过政府和科研院所来实现农业技术与管理的研发,即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展开农业研究,实现合作收益。基于此,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与相关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小微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既可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要,也能满足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的需要。
(四)以项目和团队的方式展开社会实践内容
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有多种,其中以项目和团队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可以较好的完成相关实践内容,并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项目执行单位的经济效益。农业微观经营主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和实践项目计划,学校根据各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提炼出多个社会实践项目或产学研项目,拟开展实践的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生向学校和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经过双向选择,实现项目和团队的构建。项目团队成员由相关专业的老师及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专业素质等进行综合搭配,力争让项目团队都能发挥其所长并进行高效率的实践工作。学校和用人单位,在能力范围内,提供项目实施的相关条件和资金支持,在实践项目实施结束后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项目完成的效果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给予经济奖励。运用项目团队来完成企业经营任务是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开始具备企业的性质,通过项目和团队的方式展开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教学实践、产学研合作、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服务农村经济的多赢局面。
三、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构建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型农商(Agribusiness)人才需求,急需培养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以实现面向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输出。通过设计多维一体的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在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人才需求中提炼实践项目,以项目和团队的形式实施专业社会实践,从而增加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重要专业知识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如图1所示。
■
图1 农经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逻辑图
(一)建立面向村庄乡镇政府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
在中国农村社会中,村庄、乡镇一级政府一直就是影响农村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多年来中央政府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制度实行对农村社会的干预,以期达到向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人才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由于农村社会逻辑的存在,大学生村官往往难以真正发挥其专业技能,甚至难以获得农民的认同,使得他们不能真正地在农村社会发挥作用。[8]因此通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从村庄治理、乡镇经济发展领域中提炼各地区的实际工作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构建以专业教师带动的学生实践团队,开展实践、实习工作,可以较好的缓解大学生到村镇任职时的茫然,提升农经类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乡镇政府的能力。
建立面向村庄、乡、镇政府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是指通过选派社会实践项目团队,以项目建设的方式到村镇一级的农村基层政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对当地的主要农村经济问题、村镇治理等方面开展实践攻关,以提升大学生服务乡镇政府的能力,为推动大学生村官、选派选调生等中央政策的更好实施提供前期基础和智力支持。具体包括:根据区位和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差异,通过与基层乡镇政府或县域政府部门的合作,面向村庄和乡镇征集社会实践项目,根据项目实际组建由专业教师、农业技术专家和学生参加的项目团队,对项目进行攻关实施;另外也可以通过选派学生到村镇及村镇主要职能部门挂职,担任村长助理、镇长助理等方式,直接参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探索,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积极争取自治区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相关大学生村官扶持政策,探索大学生支持、服务农村的实践与就业通道。
(二)建立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
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各地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因农业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从事的工作都是与农民、土地打交道,农林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往往不愿意到农业企业工作。而一直以来农业企业仍然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问题,一些在边远农村的农业企业更是缺乏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林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到农业企业工作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为了扭转农业企业人才缺乏,调整农经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提升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服务农业企业的能力,重构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就是通过与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合作,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项目的形式提炼社会实践课题和产学研项目,组建项目团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并开展产学研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项目团队组建过程中可以吸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派遣老师和学生到企业担任实际职务,或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运销项目。在项目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对实践项目进行完整的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在企业第二课堂中的生产、教学、研究、就业的一条龙实践体系。通过构建面向农业企业的社会实践体系,让学生学习现代农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培养能运营现代农业的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实现部分学生到农业企业工作、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另外,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也可以进一步发挥教师从企业发现创新的能力,为提升并改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教学内容和修订课程标准提供依据,增加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提炼科学问题,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三)建立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社会实践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合作社仍然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更是非常缺乏。[9]合作社是否具备一个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是否拥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或职业经理人,对合作社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影响较大。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各类人才、特别是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到农村合作社创业、立业将对合作社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建立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社会实践体系就是通过与区域内从事种植、养殖、运输、销售等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从合作社人才需求的角度提炼社会实践项目课题,如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财务管理、进出口贸易等实践项目,组建项目团队,派遣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每年不定期的向农民合作组织征集人才需求计划和实践项目,根据各合作组织的运行现状,以项目工作组的方式派遣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业经营实力。另外,也可以直接派遣学生和学生团队到合作社担任职业经理人,或者担任理事长助理,深入合作组织开展实践实习,在共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社会实践内容。
(四)建立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实践体系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农民以家庭为基础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产物。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组织体系的基础,为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生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政策支持等均还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中,这就使得家庭农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持。在培养职业农民,发展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建立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实践体系,可以帮助家庭农场快速成长,实现实践教学和家庭农场成长的共赢。
通过与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合作,从家庭农场发展的角度,以家庭农场的农场管理、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为主要内容,提炼能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完善家庭农场管理的项目课题,组建项目团队,派遣学生到家庭农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研,根据各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实际,以项目课题的形式,派遣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家庭农场开展实践活动,为家庭农场直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家庭农场的生产项目相对单一,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学生在参与农场管理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各环节,家庭农场将成为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农商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微平台。
四、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实施措施
(一)适当增加农商类理论基础课程
农商(Agribusiness)课程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在国外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际上已经具备较系统的课程体系。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可借鉴国际上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引进部分国际上的农商课程,并渐进开发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农商课程体系,以增加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农商类理论基础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
(二)对于社会实践的各环节给予相应学分
学分制的大学培养管理方式是当前各大高校的普遍教学管理模式。为了让实践教学能更加深入,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学分量,并适当调高参与农村社会实践项目的学分权重,根据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具体任务量设置不同的学分级,并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成效,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
(三)给予一定的实践项目配套经费支持
以服务乡镇基层政府、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为主体内容的农林经济管理类社会实践项目是从现代农业发展中提炼出的产学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项目,项目执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依靠被服务单位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学校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实践实习经费、地区人才支持计划等多种途径来对实践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鼓励教师到农业企业、基层政府部门挂职锻炼
培养服务农村经济的农商人才的关键是拥有一支优良的农商教师队伍。教师通过到企业、下基层挂职锻炼,可以培养并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通过到企业、下基层挂职可以快速补充教师的农商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快速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发现科学问题,提炼产学研项目,实现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搭建产学研与实践教学的交流平台
通过搭建农业企业家论坛、村官论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事长和家庭农场主论坛等为载体的交流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农商企业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共同参与交流研讨,探讨现代农商管理理论与方法、人才培养、现代农业发展等问题,共同促进社会实践体系完善与服务农村经济能力的提升。
(六)优化实践项目管理的考评体系
实施新的社会实践体系后,通过知识考查、实践报告、项目验收的方法评价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的成效,听取学生、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基层政府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实践项目的设计、管理、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改进,不断优化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社会实践体系。
[ 注 释 ]
[1] 郭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9-21.
[2] 陈风波.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及对中国农经学科的借鉴[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4):454-460.
[3] 胡宜挺,祝宏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72-74.
[4] 牟格格,任艳梅,周悦,徐凯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调查及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4):5-9.
[5] 陈风波.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及对中国农经学科的借鉴[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4):454-460.
[6] King R P.Agri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0(2):554-570.
[7] Heiman A.The increasing role of agribusiness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J].Journal of Agribusiness,2002(1):1-30.
关键词 县域经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45-02
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农业大省,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民双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科技无疑是首要的支撑力,其中如何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
1 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1.1 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在寻求建立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长效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尤其是在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改革和探索农村科技服务的新模式。如湖南省双峰县创立农村科技合作社;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农业科技传播站,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的形成。此外,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服务港、农技专家大院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在成都地区,当前正采取各种措施构建“梯度”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1]。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在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和对相关公开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当前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农民对科技服务的思想认识不足,参与热情不高。这与农民整体素质有关。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而留守农田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较弱。虽有农村科技合作社,但多数农户受传统耕作观念禁锢,主要靠传统的经验和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市场化观念淡薄,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2)基层农科站、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存在“线断、网破、人散”的窘况。一些地区的乡镇农科站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业务经费极为紧张,难以维持人员基本工资的发放,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机构设置单一,服务方式滞后,特别是各种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滞后,难以应对农户技术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而“农民有需求,专家就上门”的农业科技服务显得相对被动。
(4)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科技成果的引用、转化、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有些地方由于财政困难,对农业科研、试验、技术成果推广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特别是乡镇一级的投入更少[2]。一些农业新技术项目的试验、推广和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服务功能弱化,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整体水平的提高。
1.2 原因归纳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农村现行管理体制问题,各级政府部门与农技推广部门特别是乡镇农科站的关系有待理顺,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和配合,工作效率低,整合示范服务能力差。二是经费短缺,科技服务职能弱化,服务渠道不畅。三是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农业、网络技术等专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明显薄弱。
2 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
2.1 创新是当前农村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不再是单纯地满足温饱,而是转变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农村产业结构由以粮食生产为主,调整为农、林、牧、渔、生态环境、旅游业综合发展;规模化和区域化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优势产业初步形成等,都标志着四川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市场引导为主的新时期,已经初步建立省、市、县逐级分布、相对齐全的各种科技服务机构,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历史贡献。但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现行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亟待变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农产品深加工实现难是阻碍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建设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就成为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
2.2 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改革——以成都市为例
近年来,成都市立足实际,对统筹城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做出很多积极的尝试,大力推进科技推广体系向多元化发展。2009年8月,《成都市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正式,目的在于建立“全域成都”的农村科技公共服务“高速公路”。按照该方案的进度,到2012年,成都市将实现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全域成都”的广泛覆盖,初步建成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组建10支产业技术创新专家服务团队,建立50个特色产业区域科技服务站,农村科技信息员将达到1 000人[3]。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2012年将覆盖成都全域,实现路径是政府—平台—服务团队—服务站—信息员,基本形成上下联动的新型“梯度”现代农村科技服务链,构建“全域成都”的农业科技立体服务网。
综合分析,成都市统筹城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正在打破区域限制,立足成都并走出成都,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前所未有的跨区域农业科技服务联动机制,让市域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资源,与统筹城乡农村科技服务需求实现无缝衔接。成都市的做法实现了3个转变:由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向全面的农村科技服务转变;由自上而下的单项推广向双向互动的科技服务转变;由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技推广体系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转变。不仅如此,为畅通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渠道,成都市统筹城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与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等国家级科技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模式,通过这些国家级平台,成都市的农业市场、技术需求,可以适时与全国需求对接,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专家、成果、技术、人才资源共享[4]。
2.3 创新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能忽视对新型产业和农民素质的培育。应该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穿针引线”的作用,培养一批乡土科技人才,其来自农民、服务于农民,民众认同度高,可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
(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现有的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站点资源等整合,健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首席专家服务制度,延伸科技服务的“触角”,构筑农村科技社会化公共服务有效载体,让农业需求更好地与政府、科研院所以及市场对接[5-7]。
(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既要体现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又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政府服务与市场服务、公益与赢利的互补互利。政府引导是保证,对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下放或委托部分农村公共服务职能,把农民弱势群体组织起来,落实支农政策。
3 参考文献
[1] 刘宗敏.试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J].甘肃农业,2009(2):36-37.
[2] 吴开松,刘琪.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研究——以内蒙古农牧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82-84.
[3] 缪琴.农村科技服务网2012年覆盖全域成都[N].成都日报,2009-08-04(A1).
[4] 农业科技服务“高速路”实现村村通[N].成都日报,2009-12-23(2).
[5] 万永东,李传健,屈彦明.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服务问题[J].农业与技术,2009,2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