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范文第1篇

 

1合理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使教学的基本工具,不仅是学生在校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6]。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各样的生物统计教材不断出现,每一本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又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尤其在内容的编排上,笔者认为目前尚无符合数学逻辑的较为完美的教材,这也许与生物统计学这门课自身的特点有关。作为一名生物统计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博览群书,归纳、整理和总结各家所长,深切领会生物统计教学内容,透彻把握内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遵循数学逻辑编排各章节教学内容,

 

使学生听起来顺理成章,便于系统理解和掌握。例如:

 

大部分生物统计教材都是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分布和二项分布等编排在同一章,而不同性质资料的显著性检验所依赖的理论分布不同,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的理论依据是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t分布和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其统计量的计算公式来源于正态分布和统计量的分布;计数资料的两属性率的显著性检验的理论依据是二项分布,其统计量的计算公式来源于二项分布的原理。所以,为了便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应该将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的理论分布和检验方法编排在一起讲授,而将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的理论分布和检验方法编排在一起讲授。

 

2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内容相对枯燥和抽象,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做为一名教师必须认真撰写教案或讲稿,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各章节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例如:两样本所在总体均数差异的统计比较,试验设计方法不同,显著性检验所用的统计量的计算方法也不同,这时可采用比较法将成组设计与成对设计两种设计资料的统计比较方法对比起来讲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避免混淆;有时可采用演绎法,例如讲到算术平均数时,先下定义:一个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算术平均数。再加以解释,最后再举例说明;有时可采用归纳法,例如在讲样本平均数分布的基本性质时,如果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证明推导,一方面需要相当好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又很抽象,不便于理解。为此,可模拟一个简单的抽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归纳得出样本平均数分布的基本性质;有时可采用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讲授试验资料的整理、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内容时,在讲清解题思路和分析步骤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Excel表统计分析工具和SPSS、DPS等统计分析软件演示例题的分析过程与结果,并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

 

另外,笔者授课时还注重系统讲授与启发式、讨论式及课堂提问等教学方法相结合,避免满堂灌”。经常在讲课过程中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适当‘设疑”,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在每次课结束前,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以了解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通过答疑及时得到解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记忆,增强学习生物统计的兴趣。

 

在教学的组织上,讲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思维、推测、论证等多项技能,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讲授是生物统计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授课时应注意概念准确,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全面把握课程的深广度,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语言生动、精练,深入浅出;板书简洁、清晰;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根据反馈信息适当调整讲课进度与讲授方式,修改完善授课内容,力求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一致,以提高教学效果。

 

3明确教师职责,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学相长

 

作为一名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积极承担教学任务,以对国家、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认真学习和研宄教育科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注重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始终坚持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宗旨,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正直、诚实,治学严谨,以自己的言行规范同学们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要注意用教师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他们正确做人,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例如,通过介绍本门课程的发展史以及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树立发奋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献身的决心;通过介绍前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堂讲授,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版书设计等方面,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从师素质;通过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和耐心答疑,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由于生物统计学具有数学逻辑性,前后章节联系较密切,通常是上次课讲原理,下一次课接着讲应用,如果原理没有掌握好,具体应用时就会一塌糊涂;另外,生物统计课程内容的编排一般是:先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包括一些常用的统计量,如均方、标准差、标准误等)或常用的实验术语和统计术语,后面直接利用这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或在讲课过程中直接使用统计术语或实验术语,如果这些基础知识没有理解或掌握,听课时就会反应迟钝,影响听课效果,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越听越糊涂,越学越不明白,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准随意旷课、迟到、早退,同时,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顺着教师讲课的思路,认真详细地做好笔记,便于今后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另外,为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可要求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联系沟通,教师也要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只有通过及时沟通,学生才可以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向教师反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清楚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及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安排,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课间交流、作业批改、手机短消息、无记名随堂问卷调查等形式,保持教学互动和师生间必要的交流;通过E-mail等网络交流工具实现师生间在情感、知识等方面的良好沟通与紧密联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效果。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课件因其容量大、展示灵活,而且集图像、音频和视频于一体,为教学创造了广阔的空间[7]。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对比、综合和归纳,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效果。生物统计学概念多,公式多,统计计算过程繁琐乏味。如果在课堂上采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演算,既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又容易出错。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进行人机交流,在生物统计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传授给学生一种应用高科技、紧跟时代步伐的观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在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第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以文字、图形或动画方式直观地展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背景图案、字体颜色、线条、图形、声音、动画等变化多端的形式,来吸引和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授课的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衔接到相关的统计网站或网页,灵活地向学生传递相关的教学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关注并介绍一些主要的统计学网站和论坛给学生,借助网络达到沟通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以计算机为媒介,通过‘网络课堂”模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空间,实现师生间的‘交互”。在网络课堂”模块,按照教师授课的逻辑过程及教学方法,将授课内容进行模拟,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再现,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学习,从而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我学习空间,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在‘网上讨论”界面,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或学生进行讨论,实现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与互动。

 

第五,多媒体教学使生物统计学教学智能化,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生物统计学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点,而在于树立统计观念,培养学生新的统计学推理思维能力,学会从不确定性和概率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深刻理解统计学基本原理,懂得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处理科学研宄中的信息,并能够应用统计分析软件正确地处理分析试验数据。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黑板、粉笔和教案进行教学,学生被动地做笔记、复习、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这门课程。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利用Excel、SPSS、DPS等统计分析软件演示例题的分析过程与结果,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生物统计软件应用的有机结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5积极开设实验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它独特的地位,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媒介,有利于拓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最重要的应该是通过学习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探索未知世界规律的途径和方法。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来接受信息,不仅容易引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全面观察和积极思维。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电视;教学应用;学习嬗变;教育传播媒介;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25―04

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教育电视,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育信息,延伸了人类的视听感觉器官。教育信息得以在较大地域范围内清晰生动快捷地传递,这适应了工业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种传统的教育电视应用方式是让学习者通过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观摩教学录像进行学习,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师的角色。然而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这种直接教学应用方式的弊端却逐渐显现,教育电视也随之逐渐失宠。网络媒体已经取代教育电视成为第三代远程教育的支撑媒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社会变迁是否对学习的嬗变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是造成教育电视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究竟信息时代的学习发生了怎样的嬗变?教育电视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嬗变所带来的挑战?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诊脉――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看教育电视发展困境

1 临床症状:教育电视被逐渐边缘化

翻看任何一本有关教育技术发展史的书籍,教育电视很可能都是一个被浓墨重笔的重要篇章。这是因为教育电视可谓劳苦功高、地位显赫。起源于20世纪中叶美国大学里的电视教学开启了教育电视发展史的序幕。这种在电视上出现主讲者特写镜头的方式,作为与传统教室相对应的授课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1]时值二战之后,社会百废待举,而教师又严重缺乏。教育电视抓住了这次契机,成为了高效率大范围传递教学信息、培养工业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力量。生动形象的教育电视节目集画面、声音、文字为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无数学习者的青睐,成为了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支柱媒体。[2]其实教育电视的应用领域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远程教育、电大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在工业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强势教学媒体。然而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网络带宽越来越大,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宽敞,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造就了因特网的繁荣,计算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网络很快地成为了学习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新宠。远程教育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双向通信为特征的第三代远程教育阶段。而教育电视却逐渐褪去了曾经的光环,悄悄地退出了远程教育大舞台的中心。一言以蔽之,教育电视陷入了被边缘化的境地,成了“明日黄花”。

2 原因解析:教育电视的应用方式单一无法应对信息时代对学习要求的嬗变

已有不少关注教育电视发展问题的研究从传播渠道视角对教育电视的发展现状、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的说来,这些研究认为教育电视之所以陷入发展困境是由于电视媒体本身在传播渠道上的先天劣势而造成的(最主要的是交互性和个性化选择的缺失)。解脱其发展危机的对策就是教育电视必须走上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道路,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弥补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其实无论电视节目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无法脱离课堂教学情境。因此,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视角切入,以时代背景的变迁出发,分析信息时代的学习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教育电视目前的发展处境是否与之存在联系?

20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是教育电视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光辉年代,也正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年代。而网络媒体的兴起是在90年代以后,这是信息化时代开始飞速发展的时候。因此这里的时代变迁指的正是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变迁。如表1所示,在这个嬗变过程中学习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社会要求教育能够高效率地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知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被人为地“固化”了,被封闭在学生个体和少数人的头脑中,缺少“前瞻性”和“发展性”。[3]学习被认为是“反应的强化”或者“知识的获得”。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传递-接受”式教学。而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大爆炸”引起的知识半衰期变短,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积累的量越来越多。学习者身处这样的信息网络之中,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客观上信息时代对学习的要求已经转向了对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素养的重视。而怎样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最有利呢?答案是建构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特别强调真实情境、社会协商和意义建构。建构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认为这样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对学习者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的学习要求。诚然,教育电视在大范围高效率地传播多媒体教育信息上所具有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快速的传播性、极好的可视性、丰富的艺术性和深厚的人文性等。目前教育电视应用的主要方式是把教育电视作为一种传递和呈现教育信息的媒体。即仅仅让学习者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教学录像,让教育电视代替教师去传达教育信息。这属于典型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工业时代,教育电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但是对于建构式学习,教育电视这种单一的应用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学习者在这种应用方式下,教育电视媒体的交互性缺失、单向线性传播为主、个性化选择缺失等不足之处就会使得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媒体呈现的教育信息,无法完成主动的知识建构,更谈不上与同伴进行合作协商。因此,为了契合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教育电视技术的教学应用方式。

二 开方――从教育传播媒介到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

基于上文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教育电视发展困境原因的解析,以下将从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由来以及实施三个方面逐层深入阐述这剂解决教育电视教学应用方式问题的“良方妙药”。

1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

人类是复杂的有机体,拥有一个依靠感受器和效应器来保持平衡的感觉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人类与外部世界交互时,大多数的信息数据(有的研究指出高达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然而,极为特殊的是唯有视觉系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效应系统,也就是说,人类可以接收视觉信息的输入,却不能将各种各样的想法通过某个输出机制视觉化地表征出来,特别是那些很难与他人分享的思维影像(mental image)以及梦像。而思维影像是意义生成的中介。[4]一方面,人类接收的大多数信息来自于视觉系统;另一方面,人类没有将视觉信息输出的机制。因此,使思维影像在人与人之间清晰地传递和共享就非常地重要。可视化的概念正是来源于此。“可视化”一词,来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见的、清楚的呈现”,也可译为“图示化”,如计算机编程的可视化界面(VB、VC等)。[5]是指把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清楚地呈现出来。顾名思义,可视化学习(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就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清楚呈现而进行的学习活动。推而论之,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是指通过让学习者录制教育视频进行的可视化学习。具体的过程包括前期策划、稿本编写、镜头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展示评估等一系列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这不仅使人类自身难以表达的视觉信息得以在人与人之间清楚地呈现和传递,而且学习者在创作视频活动的过程中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加主动、情境更加真实、也更需要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从而能够在更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由来

如果从媒体发展角度考量,教育电视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确实能逐渐解决电视媒体在交互性不足以及选择空间狭小等弊病。典型的代表如数字电视,通过建立双向交互通道并提供视频点播和数据广播来丰富个性化的视听体验。然而,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建构学习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目前的教育电视媒体实在还不能与网络媒体相媲美。很多反对教育电视的研究认为,学生从电视节目中学习到的东西很少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6]而学生之所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很难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如果节目乏味或者不容易理解,学习者很可能更乐意放弃。这对于解决复杂的教学问题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乔纳森[7]认为,因为观看电视(没有明确的认知目的)本身的主动性或者建构性不强,不足以使学习者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还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应该给他们一个利用电视寻找意义的好的理由;而更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而不再仅仅是观看。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更具建构性、目的性、真实性,而且互相合作。从观看电视节目到创作电视节目,使得教学模式从传递式转变成了建构式。学习者从视频信息的接受者转变成了制作者,在创作视频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以及教师的交互获得知识的建构。本文所述的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正是来源于此。

3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

乔纳森在《学会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一书中提出了技术支持的可视化学习的概念,详细介绍了一些通过让学生录制视频来进行可视化学习的案例。这些案例包括电视记者招待会、新闻编辑室、学生的谈话节目、电视纪录片、电子叙事、个人纪录片、视频戏剧(独幕剧)、视频示范和反馈、教师创建学习境脉、视频会议等电视节目种类。在每个案例中,从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教师角色和评估学习以及所需的视频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案例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但不必严格按照书中案例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和课程目标的不同情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开展多种多样的可视化学习活动。如表2所示,综合分析这些案例并参照George W. Gagnon Jr和Michelle Collay的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框架[8],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活动的一般包括3个阶段、12个步骤:①准备阶段:教学设计、技术准备、分组分工;②创作阶段:稿本编写、视频拍摄、后期制作;③评估阶段:视频展示、教学讨论、学习评估。让学习者动手参与制作视频的学习活动,是着眼于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下通过与同伴的社会协商进行知识建构,促使学习者进行策划、写作、拍摄、剪辑、展示以及演绎等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要承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等多种角色。这就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技术能力以及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学习者也不再仅仅作为教学信息的接受者,而必须主动地参与到视频创作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个人知识。教师必须不断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技术上的支持,学习者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建构的任务。

三 结论

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从传授式教学到建构式学习的转变要求。同时,学习科学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为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支撑。从单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节目到组织学习者通过创作视频进行可视化学习,教育电视的这种创新应用可以契合信息时代的学习需求。然而,新的技术或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总是会受到各种因素与规律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受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的制约,这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特别是基础教育),知识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强调知识记忆和以教为主的传递式学习还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教育电视技术的这种创新应用方式的发展尽管前途光明,道路却是曲折的。希望本文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更多关心教育电视发展的有识之士继续深入研究,比如如何把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如何评估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教师角色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等。

参考文献

[1] 孙祯祥.论网络教育媒体与电视教育媒体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54.

[2] 陈清森,孙祯祥.网络教育视频:web2.0时代的网上教育电视资源库[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103.

[3] 吴涛.从教学技术到学习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8,4:17-18.

[4] D•H•乔纳森著.顾小清等译.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

[5]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

[6]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0-151.

[7]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2.

[8] George W. Gagnon Jr,Michelle Collay著.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A New Perspective of ETV Application in Age of Information: from Educational Media to 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 Based on Video Creation

CHEN Qing-senSUN Zhen-xiang

(Educational College ,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Zhejiang, 321004,China)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诚信 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赵宏伟(1976- ),男,江苏南通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就业创业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72-02

一、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时刻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社会整体的高速发展也带动着网络社会向前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2011年,大专以及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已经达到96.1%,呈高水平状态。其中,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网民中数量最庞大的群体,占30.2%。大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有如此之大的比例,势必增强了网络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网络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展的一种体现,根据现阶段我国网络发展情况,将网络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大学生是网民群体的主体。对大学生来说,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机遇,还有更高标准的道德素质与科学水平要求。诚信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把诚信摆在突出位置,是党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安。”注重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应有之义。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网络诚信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表面上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出现的道德问题,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而网络社会的在线活动依赖于现实社会提供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这种关联依赖性充分表明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样需要诚信品德。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品德修养、文明程度都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针对现阶段网络对大学生的实际影响,强化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诚信教育,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乃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个人素质而言,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诚信不仅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之一,更能对人的个体修养与身心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局限于学识,诚信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网络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时代,诚信与人的长远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大学生应当顺应时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诚信水平,在注重现实世界诚信的同时也能恪守网络社会诚信的准则,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二身份证”,从而创造和谐健康的网络交际环境,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体系的滞后性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与创造者,也是思想道德与文明行为的引导者与示范者。我国教育“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向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教育力度。目前,教育体系的滞后性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不少高校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教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不能及时、敏锐地将网络信息工作与诚信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不能用新的理论知识来拓展自己的视野,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体系在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方面的不足与滞后性。二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在复杂的社会关系、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大学生道德认知也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总体而言,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容易被网络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再加上我国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大学生在网络道德的认知方面处于缺失状态,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

(二)教育监管责任主体模糊不清影响网络环境的净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监管责任主体对网络社会的监管力度不够,受制于现有网络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单位或个体都难以对网络空间实行全方位彻底的监管,使得网络社会在政治宣传和动员中出现混沌学所言的“蝴蝶效应”。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所受的约束较少,而教育监管的责任主体混乱,监管权责又不明确,对我国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恶化了网络社会环境。由此可见,网络责任监管主体的模糊性是影响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信息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举措

(一)结合现代传播体系,创新教育形式

要实现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突破式发展,就必须在教育形式上突破创新,做到“网上”与“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是在“网上”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舆论形成健康的道德信息。同时,积极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站点与网页,加强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熏陶。可以利用“网上论坛”“电子信箱”“交友”“热线服务”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信息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他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二是在“网下”方面,不仅要有相应的信息道德规范用于约束行为,还要有完善的法律作为强力后盾。

(二)突破固有教育地域限制,扩展教育场所

教育场所的局限性是制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仅仅依靠现实课堂中的灌输教育是远远不足的,要突破陈旧的教育局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目的地延伸教育场所,将课堂理论、案例由单向式的静态教学过渡到动态的在线互动式参加引导;二是逐渐摒弃传统的模式化灌输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积极与大学生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活动,创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平台,从而激发教育活力;三是高校相关部门和学生家庭紧密联系,深化沟通,积极合作,提升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文化软实力,拓展教育时间与地域空间,结合多渠道诚信教育,注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工作,达成社会、高校、家庭在培养学生网络诚信品质上的共识,最终形成适应网络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道德教育机制。

(三)提升教育文化辐射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网络道德上呈现出来的问题,高校应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网络技术和规律、了解大学生思维特征和网络思想状态的高素质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网络诚信宣传教育,加强网络道德诚信问题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共同开展诚信共铸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文化辐射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

(四)构建大学生网络信用体系,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现实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诚信的缺失。网络社会的诚信缺失和现实社会的诚信缺失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与表现,更是一个制度性问题。因此,构建健全的大学生网络信用体系是加强规范网络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1.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切实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强对互联网的网络舆论环境维护和管理,制定网络社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和法律的强制约束作用,探索新的网络控制管理方法。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大学生的信用征集、评价和共享系统,推行网络实名制,进而解决大学生网络信用记录缺失等问题,打造面向全社会的网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全社会网络信用联防机制。从网络虚拟性的根源着手,仔细剖析大学生上网虚拟化心理,以校级为单位,严格上网流程的考核把关工作,切实抓好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审核、录入以及后期的信息追踪工作,并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道德教育的系统规划。通过发挥网络实名制的有效作用,加快推进网络信息的清晰化与制度化进程,从而实现自律与他律、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监管方式,为大学生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

2.落实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规范网络诚信档案制度建设。一方面,把个人诚信档案作为衡量个人诚信水平的基础依据,通过构建完备的信用档案体系,在形式多样的现代交易活动中体现个人自身的信用与记录,扩展个人诚信档案使用者的交易空间,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多成功交易的机会,从而将个人的诚信行为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为个人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站登记的备案工作、介入服务等基础资源管理,探索规范域名和IP地址管理,确保网站登记备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要加强对大学生常常访问的社交网络与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应用的管理监督。同时,还应该关注“翻墙”技术等互联网破解技术的发展,坚持积极利用和加强管理并重,形成行政监管、技术保障、主体自律、制度规范、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诚信管理体系。

3.加强网络道德阵地建设,推动网络诚信体系发展。教师应施行以辨识为主、辨识与灌输相融的道德教育方法,大力推行广泛而丰富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高校教育应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协同进行,齐抓共管,达成社会、高校、家庭在培养学生网络诚信优秀品质上的共识,形成适应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机制,从课内与课外、为人处世与学术创作等方面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此外,抓好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的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带头表率作用,有利于形成诚信和谐的校园环境,进而营造良好的网络信用氛围。

[参考文献]

[1]向欣.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2]刘新奇.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4]苗耀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分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 

0 引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类在进化;观念在更新,世界在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个人电脑为操作工具,互联网为运行平台,数字化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时代。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到:“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外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后方法时代:当代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下文简称itc)的发展在全球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热潮。在这种宏大背景之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外语学界也不例外,英语教师更是首当其冲。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对其进行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信息素养已成为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专家重要的研究课题。zurkowski(1974)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定义,他强调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普遍认可的“信息素养”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能力。 

1 理论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理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地改变美国公民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柯有安,200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不但是“信息高速公路”理念的倡导者、也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之一、更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的坚定支持者。(eliot,1994/2007)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总统克林顿根据“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的调查建议,从美国信息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大了政府投资的力度,支持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方面的长期技术研发工作(the white house of the press secretary,1998)。新世纪以来,“信息高速公路”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与认可,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信息化的传播与发展,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作为一个新元素,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了自然界三大要素,“相应的有三类学科:物质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郭广灿,2005:116)。信息化对于新时期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显然是一个挑战。 

2 大学英语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的学生群体,作为语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成败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英语教师能有效地将ict与英语教学结合,创造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语言的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信息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能力(critical literacy for the 21 century)(bruce 2008:7)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教育兴国的国策,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2002年以来,教育部分别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旨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两个教学改革项目明确提出了“立体化”、“分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此,无论是从教学改革发展和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3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内涵 

doyle(2008)在《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最终报告》中指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备分辨、获取、评价、组织、整合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余胜泉(2004:18)指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工具的使用、识别和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可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的信息能力:获取、处理、整理、沟通和研究精神。 

3.1 获取能力:是指运用ict获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信息的检索和下载。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源,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这些资源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能力。google并非只是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它还是一个资源检索工具、语言学习工具、词典、资源库,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老师,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google的高级搜索技巧。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必须学会通过一些专题性教学资源网站和一些相关软件或工具获取并下载相关英语教学资源。

3.2 处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进行加工的能力。因为大部分语言教学素材是非语境化的,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加工,将其转换成符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素材,如加工后图像、音视频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更贴切、真实的输入,使学生对此更感兴趣,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更为明显。为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如microsoft word、cool edit、total recorder、total video converter、photoshop等,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加工。

3.3 整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储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对网络资源的获取、管理与应用水平已成为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适应时代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管理。除了传统的资料保存工具,如移动硬盘、u盘和dvd光盘等,网络硬盘、网络收藏夹、网络笔记本等,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3.4 沟通能力:是指运用ict与专家、同行及学生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沟通交流的能力。网络交流打破了地域或时间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简单、快捷。利用ict进行的跨时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掌握的技能。目前,网络交流软件或平台包括qq、msn、bbs、博客等。 

3.5 评价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热烈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3.6 研究能力:是指运用ict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能力。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完成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外,还需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所以,研究型也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的特色,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现代化的高速快捷的信息与交流技术,要不断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此外,不断跟踪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会议,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程体系的修改提供依据,使自己成为掌握现代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专家型、通才型和智慧型人才。 

4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是指运用ict的能力,即获取,处理,整理,沟通,评价和研究能力。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信息化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证,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反思实践、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全面掌握和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当然,随着网络技术、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黄维跃.信息时代高等教育须着重提高学生信息素养[eb/ol].pep.com.cn/xgjy/gdjy/gjyj/xxh/200807/t20080704-482677.htm,2009-03-14. 

[2]zurkowski p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m].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1974.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 网络道德 学校教育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愈来愈强烈。本文分析了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原因,从两个维度对学校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作了初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的网络,其具有数字化、多元化、全球化、虚拟化、交互性和即时性的特征,使网络传播的触角渗人到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正在成为现实。网络的日益普及所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也向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川表明,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达10300万,其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数占15.8%,18-24岁占37.7 % , 25 - 30岁占17.4%。在所有网络用户中,学生人数最多。由此可见,由于网络用户大多是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无疑是十分迫切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网络道德概念

网络道德,是指人们在线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道德的延伸。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网络虚拟环境下所遵循的规范和操守也应属于现实中的道德范畴。现实中的道德又是网络道德的继续,以网络为手段进行的活动都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因此,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信息时代所赋予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失范”主要体现于以网络不文明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网络道德的失范”,具体表现有:

1.人格冲突突出,有双重人格的倾向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许多人都试图变成心目中所理想的另一种类型,于是表现出“双重性格”。平时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在CBS或聊天室里污言秽语、脏话连篇。在网络开放、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极易放纵自己,丧失道德感。

2.人际关系冷漠化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交往的空间,使身处异地、互不相识的人们能够频繁交往。然而,这种交互方式使得人们从传统的“人一人”交互变成“人一机一人”交互。人与媒体的亲近使得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社会接触的机会,最终将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疏远,人与人之间越发冷漠,极有可能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3.价值冲突更直接,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开放性、隐藏性等特征,致使传统的校园道德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并迅速传播,对学生道德判断、选择和批判的能力是一个考验。

4.网络文化侵略

英语强势文化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冲击很大。众所周知,民族语言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它不仅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且是特定文化的载体。学校教育的一大使命,就是传递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然而,当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都是美国人的发明,互联网上90%的信息是英文,使得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英语强势文化。这种英语强势文化挟裹着特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新殖民主义”或“文化霸权”的一种表现。这对于我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5.网络犯罪

网络“黑客”和“病毒”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的。不容忽视的是,造成网络安全失控的“元凶”基本上都是青少年,其中大多数为在校学生。根据江苏科技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对黑客的认识存在误区,在他们学校有18. 26%的同学非常想成为黑客,甚至已经尝试过;有43. 91%的同学虽然还没有尝试,但表示想成为黑客,两者相加高达62. 17%;只有29.57%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想成为黑客,因为这不道德;有高达41. 3%的同学很欣赏黑客,认为他们是了不起的网络英雄;有23. 91%的同学认为他们不简单,两者相加达65. 21 %;表示很讨厌、认为黑客是网络幽灵的有9. 13%;表示很反对、认为黑客是网络罪犯的有21.3% 。

造成网络失范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虚拟性、瞬时性和超时空特征似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必然地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失范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其次,传统的德育方法简单陈旧,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要形式,忽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同时,传统的德育方式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容易使高年级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学生身心特点是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上的断乳期”,接受事物、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差。尤其是现在独身子女较多,他们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强,生理与心理成熟滞后,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无法抵抗各种诱惑。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青年时期道德修养的薄弱阶段。由于网络交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方案中,认为所谓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该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认为,“学会共同生活”是这四种能力的基础。强调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就是强调要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在现实社会中,道德的维系主要依靠传统教育、社会舆论以及国家法律的保障,而在网络社会中的自由和信息共享的观点,使得网络社会更多依靠网民的自律来维护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也是现今道德教育内容延伸的选择。如何在信息时代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当代教育研究的新主题。

笔者认为,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

1.纵向上应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

目前,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呈低龄化的趋势。小学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思维判断依据自己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根据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从他律到自律的规律,在小学阶段的网络道德教育不应该“一刀切”,应该遵循儿童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学和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道德修养的薄弱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网络道德教育与小学阶段的教育又有所不同。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应尽早抓起,从小树立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同时遵循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的各自侧重面以及教育关键期的一般规律,使他们在生理成熟与最佳学习期中接受网络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从他律道德走向自律道德,具有判别是非的网络道德观念,合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横向上应坚持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课堂内

①更新、扩展教育内容

网络道德作为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根据2003年对江西省南昌、忧州、鹰潭、景德镇四个城市的中学生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来看,60%的中学迄今未对学生开展过网络道德、网络文明和行为规范诸方面的教育,而希望能接受此类教育的学生却高达66%。因此,在新形势下,应把中小学的德育课和大学的两课教育中的内容进行延伸,将网络道德教育包含进来,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应积极开展网络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教育。中小学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放在与之并重的地位。

②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要使网络道德教育真正达到有效引导、约束、规范网络行为的目的,必须注意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使个体的价值观内化到认同、升华阶段。为此,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时,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建构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前面所述,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必须改变原先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低年级儿童,由于其模仿性强,可通过榜样示范、教导、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订出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和规则,教儿童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教他们在适当场合表现适当行为。而当学生进人青年期以后,其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会引起对自我在社会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会不断加深对人生观的思考,会经常把社会中所接触到的现象提高到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上来衡量,并为此不断地开展争论。因此,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宜采用创设问题情境、主动探究和讨论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讨信息道德、文化以及社会问题方面的兴趣。

(2)课堂外

①组建网络道德教育宣传队伍:建立两支网络道德教育宣传队伍,即教师队伍(包括思政工作者和青年教师)和学生队伍(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学校应帮助他们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他们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开设网上答疑,在线交流等栏目,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此外,教师还可以以平等的身份进人BBS、虚拟社区与学生进行探讨各类问题。

②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促进师生交流与沟通。

对于各个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可以通过班团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如举办辩论赛、各类讲座、网络文明安全月等活动,创建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特点,在学校的网站、学生组织建立的网站的主页上,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这个渠道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反馈机制。BBS是言论的集中地,也是学生最活跃的场所。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对BBS的信息的组织、对网上用户的管理,建立论坛的正确的舆论导向。虚拟社区是思想意识交流最迅速的地方,已经成为网上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虚拟社区中主要的目的除了学习、交流和讨论之外,还有就是沟通思想。我们可以在虚拟社区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讨论,培养道德意识。学生则可以抒发内心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教师在了解学生深藏在内心的想法、困惑以后,可以有的放矢地答疑解难,尽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将人际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了,还避免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情感抵触情绪,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③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