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缓解

中图分类号:F279. 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期间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融资难问题,这严重影响到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我国实现繁荣富强的目标。供应链金融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逐步兴起的。

一、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必要性

大多数企业均已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资金分配问题是制约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供货和分销阶段,资金流的抗波动能力和抗风险性能均较低,导致整个资金流容易出现断流现象。当收货款不能及时到账时,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将会受到威胁。这些企业为了能够尽可能的稳定自身的资金流和自身利润,会采用延长偿还债务的时间来实现。由此一来,便出现一个显现与现金流之间的矛盾关系。此时,商业银行可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一整套供应链金融融资财务方案,并适当引进物流企业和仓储、保险公司,以减小融资的风险系数,提高可行性。将企业的物流、配送以及生产等环节融入供应链金融中,对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的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增多。然而,因融资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这些企业的规模难以进行有效地扩大。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对融资进行合理的担保。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的担保将会影响到企业对银行的信用贷款。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这对于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不规范中小型企业来说,很难获得相关银行贷款。另一方面,融资担保不足将会引起中小型企业成本出现偏高现象,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产生产经营。由此可见,融资担保是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1.将中小型企业纳入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

现代物流业的逐渐发展为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基于无力企业在采购、销售、电子商务以及金融等方面的衍生服务,供应链金融在缓解融资难问题方面的可能性得到提高。货币经济时代下,金融服务已成为各种服务业务的中心。由物流企业衍生而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将中小型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纳入服务范围内。在银行的整合作用下,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竞争力得到提高,从根本上缓解了融资困难等的问题。

2.供应链金融银行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充足的经营资金

生产、仓储、运输以及销售等均是供应链金融中的产业链,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业务服务等均有紧密的联系。随着物流企业的逐渐发展,供应链金融也随着得到了成熟。依照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通过利用供应链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充足的经营资金。供应链金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是银行金融服务[3]。银行和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共同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时,可通过充分发挥银行融资的方式来对企业员工进行资金发放,确保企业能够顺利经营。

3.通过盘活中小型企业的资产来缓解融资难问题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与企业之间达成面向所有员工的系统性融资安排。供应链金融可通过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三方面凭链融资来盘活中小型企业的资产,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得问题。采购链融资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首要阶段,一般需要通过生产和销售来实现这一阶段工作的价值。采购链融资主要用于解决采购阶段资金短缺问题,具体操作是让第三方企业进行垫付货款的担保,由银行预付采购资金来缓解中小型企业的货代支付压力,从而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生产链融资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融资,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4]。当中小型企业出现短期的资金流转困难时,可运用保兑仓业务来向银行进行短期预付贷款支付,以缓解当前融资难问题。销售链融资模式下,由中小企业和银行以及第三方债务企业共同参与。整个运作过程中债务企业起着反担保作用,保证了贸易的真实可靠性。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引进使得中小型企业的各种形式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这从根本上缓解了中小型企业融进难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可适当采用先进的标准化流程设计和信息平台,对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中小型企业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融资难问题的发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引进,为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保证。在探究供应链金融是如何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时,必须对融资方案进行不断优化设计,以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志成.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3,9(05):63.

[2]夏泰凤,金雪军.供应链金融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11,15(5):24.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

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和内涵出发,对我国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中种种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国有商业银行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供应链管理风险问题,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管理水平,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链概念和内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形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时间比较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正式提出来,至今发展了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供应链金融管理的概念时间较短,但是供应链金融管理对企业管理和经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供应链金融管理已经深入人心,企业争相把供应链金融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在企业的经营中广泛应用,并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形式,应用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了自身的经营成本,扩大了市场份额,供应链金融管理在实际应用中,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优越性,让企业坚信供应链金融管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资金和货物的控制,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到产品销售。通过一种成体系的网络,将供货商制造商零售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型供应模式。供应链金融管理最初是由生产扩大化这个概念衍生而来的,它分为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例如一些汽车公司将汽车的各个零配件由各个不同的供应商来生产制造,这就是向前延伸,向后延是指企业的供应链涉及到产品和服务方面。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原材料的供应,制造分配销售将企业和客户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

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情况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供应链产生一定的风险,这种是无法预测的。这种风险会使得供应链金融最终的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偏差,导致商业银行无法从企业那里收回贷款从而导致坏账和呆账产生风险,从而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充分意识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规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管理风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种是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它包括各种政策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政策性风险指的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国家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一部分企业发展经营状况产生变化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之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从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之前的投资面临严重的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商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企业无法按照原计划生产和销售产品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下滑无法归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导致商业银行面临风险。

另外一种是内在的风险,这种内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的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当中,中小型企业信用的缺失是我国国有银行信用贷款面临的主要难题,这是因为中小型企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技术力量不足,资产规模较小,生产周期短,因此导致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不足,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信息风险指的是,由于供应链将供应商和制造商,零售商分解开来导致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能够顺畅,信息交流中会产生误差从而导致信息风险,供应链上游的企业无法充分了解市场顾客的实际需求从而生产出与市场有所差距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当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通过供应链市场自偿性来解决,一种是通过利用资金来控制风险,另外一种是通过核心企业的带动引入其他合作形式来分散降低风险。

通过对现金的控制来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传统的银行贷款有着重大的区别,这种差别在于对系统性授信理解不同导致的,传统对银行贷款主要是针对贸易资金专款专用的背景下实现。在贸易专款专用背景下,银行可以对企业对利润做出比较充分和明确的预测,从而评判企业还款的风险程度。同时,在这中贸易专款专用的背景下,银行有着比较系统具体的炒作模式和流程,可以对企业对还款进行有效对控制,实现企业对银行对按时还款。因此,在当前供应链金融新发展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金控制,来实现对企业还款对评估和控制。要实现对资金对控制,主要从现金流对管理和资金流向对控制两方面来实现。在对资金流对控制方面,国有银行要控制授信的总量,要对授信人或企业对资产进行详细对了解,还有授信人的还款能力。对企业来说,就是对企业采购和销售能力进行详细对考察。除此之外,银行还有时间周期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现金流对风险控制方面,现金流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保证制造商和供应商、销售商能够在一定对时间内顺利完成物资和资金对交换。

四、结语

供应链金融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供应链金融是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基于供应链来对企业进行授信的过程,这种供应链贷款新模式为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全新的方式,也是银行对自己经营管理进行改革,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虽然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供应链金融对于提升商业银行,提高绩效水平,增强国有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首先回顾了供应链以及供应链金融的有关理论内容,从供应链金融的起源谈起,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意义,着重介绍了有关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点,针对当前供应链金融存在对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并针对这些风险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为商业银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静.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王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郑晓炜.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风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4]马宁.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资采购;外部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12-01

1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等共同构成的一个渠道网络。本文中所研究的企业属于制造商,只是供应链中的一环。基于物资采购的供应链管理建立的则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联系,应通过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企业采购成本的最低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缩短资金周转的时间,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营利润。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服务、规模优化、快捷、节约。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建立科学的供应链管理途径就能够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共赢。

2 物资采购的要点分析

2.1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物资采购的要点之一,成本控制不力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在实践中,物资采购成本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市场的供求情况,当供大于求时,物资采购成本较低;供不应求时,采购成本必然较高。第二,物资采购的时间。当采购时间比较紧迫时没有机会对不同供应商的价格质量进行对比,也就很难采购到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而采购时间紧迫同时也会缩小讨价还价的余地,进一步抬高了采购成本。第三,购买的数量也会影响采购成本。当一次性购买的数量较多时,单件的价格往往比较便宜,购买数量少时就失去了砍价的资本。第四,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运输距离越远运输成本越高,远距离运输采用火车、轮船较便宜,而近距离运输则适合采用公路交通。同时,产品的品牌、付款的方式等对于采购成本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2.2 与供应商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供应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企业要想降低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就必须有一个甚至多个长久稳定的供应商。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要考虑供应商提供的价格,还要考虑其资质、信誉、实力、风险应对能力、物资质量、服务水平、不良历史等众多因素。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如果评估不合格则要尽快寻找新的供应商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就不需要企业留有很大的库存量,这样就缩短了资金周转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在物资供应紧张时,长久的合作关系还能够保证企业物资优先供应。

2.3 信息决定采购的质量

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客户群体定位等都需要在大量的信息分析基础上进行决策。物资采购也是如此,获得越多的信息资源就能够拥有多样化的采购渠道,缩短采购的时间,提高采购的质量标准。物资采购的信息系统主要分为外部的信息系统和内部的信息系统,外部的信息系统主要依赖于互联网的多渠道信息来源。内部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对供应商的信息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决定最适合的供应商。并且企业要建立专门的供应商数据库和企业物资管理数据库,为以后的物资采购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3 物资采购中供应链管理的途径

3.1 以外部资源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

外部资源的管理模式主要针对大型公司的物资采购以及长久合作的供应商,其本质上就是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控制,实现采购企业对采购物资的全过程控制而不仅仅是入库检测。这样不仅免去了入库检测的环节,也避免了入库检测时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尴尬。具体来说,外部资源管理就是物资采购企业参与到物资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与供应商实现同步化运作。这样企业的物资需求可以及时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则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来提供物资。此外,如果企业参与到所采购物资的设计和生产中去,就能对产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美国的思科公司就是与供应商建立了一条网络化的供应链,采取外部资源的管理模式,物资采购后不需要再做专门的质量检测,只需要进行后期的安装与调试即可。

3.2 以订单为采购标准

在传统的物资采购模式中都是以补充库存为目标,这样的采购模式不仅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还占用资金增加仓库管理的压力。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明确企业的产品需求和生产进度,根据实际的需求情况制订相应的物资采购计划,这就是所谓以订单为标准的采购管理。企业只在有订单时才需要生产,才可以运作;只有生产才需要物资,才有采购的必要性。如果没有订单就盲目采购结果只有两种,物资积压或者产品降价,无论哪一种都是资源的浪费。这种实时化的采购方式能够减少企业的库存,也就意味着管理成本的降低和资金占用的减少,最终的结果体现就是企业采购成本的下降,我国家电行业的巨头海尔集团就是靠这种实时化的采购方式每年降低了上亿元的采购成本。

3.3 从买卖关系向战略合作关系转变

传统的模式中供应商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博弈的关系,而供应链管理视角下提倡上下游企业的结盟与共赢,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总体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供应商,双方形成长久性的约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供应商与企业之间要实现信息的共享,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对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制定一个规范标准,一旦出现这样的行为就要按规定进行惩罚。最后,还要制定质量控制的条款。由供应商进行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企业则对质量进行把关。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因此,坚决不能出现将成本和风险转嫁给供应商的行为。双方必须本着诚信互利的原则才能建立更为长久的合作关系。

最后,对于大型的企业来说最好有自己的物流系统,而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最好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大型企业物资采购频繁、采购量大,同时还有大量的产品输出,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能够降低总体的成本。如美国大型超市沃尔玛、中国电子商务巨头京东商城就有自己的物流系统。而中小型企业采购量较小,如果进行单独的运输不能达到规模化的效应,成本较高,中小型企业应该选择将物资的运输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4 结 论

总之,在市场经济变化万千的今天,企业必须将供应链管理引入到物资采购中去,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以订单为采购标准,选择适合的物流方式,最大化地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风险。

参考文献:

[1]蒋丽辉.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之浅见[J].经营管理者,2012(10).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

[Abstract]: China's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is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propeller. In the background of advocating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that drive industrialization, in a commercial society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climax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stack. China's various industries grow rapidly i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drive, large enterprises have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due to manpower and funds are limited, so its information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keyword]: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需不振,使得机械行业市场份额极度委缩,压缩了机械行业的生存空间,加剧了机械行业的竞争,迫使企业在全球市场需求不振的大环境中,为了生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强自身和整体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电子商务营销平台”由此应运而生。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通俗的说,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企业的内联网、外联网、及互联网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及其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营销平台”这一新的营销模式对中小型企业的营销网络来说还是个空白点,也是企业未来营销发展的亮点,它将改变企业的传统业务程序,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庞大的网络资源,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成为企业间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网络在中国大陆的快速发展、普及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的无穷的网络空间。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人们不再因为地域的限制而受到制约,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以一种非常方便、快捷的方式完成过去较为繁杂的商务活动,如通过网络银行能够全天候地存取账户资金、查询信息等,同时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雄厚的信息设施,为电子商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信息化管理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但如果忽视信息化建设,则一定会影响中小型企业的长期发展。没有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因为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持续的竞争力。因此,中小型企业一定要走信息化之路,这不仅对中小型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整体的信息化进程同样意义深远。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的一部分,它的方便、快捷、安全逐渐被中小型企业认可、接受并采纳,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交易方式,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网络交易平台。本文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介绍应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优势,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我公司拥有两台服务器和200多台微机组成的信息化联网系统,其中有对我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还建成了企业宽带局域网、国际销售局域网等,从而使公司信息达到及时化、快速化,准确化,共享化。公司配备了专业维护人员对网络进行维修和维护,这为公司建立电子商务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传统的实体销售网络转向实体+互联网销售立体化模式,打破销售范围的局限性,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快捷化。

三、电子商务的应用,将减轻营销人员的负荷

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简单的例子,比如你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的方式来与客户进行商贸活动,或者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互联网)的方式来与客户完成商贸活动。

传统的营销方式就是公司市场部的业务人员长期进驻在各办事处,通过跑市场、跑业务,拉客户等方式取得合同,逢年过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任务重,压力较大,长期以来身心比较疲惫,如果公司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公司设为总客服,各办事处设立分客服,业务员就可以随时随地打开联网的计算机和全球客户洽谈业务,并完成客户网上购买流程,下定单,支付,物流公司货,对方确认收货、付款,并对公司的产品质量、业务员的服务态度以及发货的速度进行动态打分评价,这些信息会留存在公司网站上,供全球客户参考,所以信用评价就成了企业的生命。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员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的整个流程,为公司获得实体销售和网络销售双赢的局面。

四、电子商务的应用,将加快公司资金回笼

电子商务为互不谋面的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方便而且安全的网上交易方式,我们公司单独建立起支付宝账户或银行账户,客户可以通过支付宝或是信用卡进行支付,客户先支付货款之后,我们再按照对方提供的详细地址,联系物流公司进行上门的配送服务,全国各地一般三至五天就可以到货,对方收到货之后检查无问题之后再付款,货款就直接汇入公司的账户,及时发货,按期付款,从而缩短了货款回笼周期,为公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同时也降低了公司呆坏账情况,减轻了清欠人员的工作量。

五、电子商务与ERP系统交互使用,使公司的信息化更加完善

ERP系统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是企业内部的INTERNET系统,电子商务是将企业及产品信息展示于全球,即企业外部的INTERNET系统,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将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联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出电子商务的优势,使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拓展市场、吸收客户,争得合同,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快速地提供高质量、优服务,低价格的产品,让机械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作者李大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供应链;企业;管理创新

信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更加深入。社会变革的加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迫使企业的运营模式发生改变,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基于物联网供应链管理作为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运营效率、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一、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概述

1.物联网概念剖析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部分之一,有信息产业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美誉。在国际电信联盟对物联网的定义中称其主要是解决物到物、人到物以及人到人的相互联系。通常,人们认为物联网是通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设备将现实世界的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庞大的网络系统。物联网的英文解释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从字面意思上讲,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这其中又有两个方面的包含。其一,物联网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的,互联网是物联网形成与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是物与物相互联系的媒介。其二,其目的是实现任何物体之间的通信与信息交换,实现物品信息管理的网络化。

物联网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将其按功能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通过之间的配合来实现物联网完整的功能。感知层的主要通过二维码、FRID、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现实世界的各种物体的信息采集与感知。网络层在互联网以及各种通信网络的支持先,将感知层获得的信息高效安全的传送给应用层。应用层主要通过信息的提取与处理将其应用到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社会生活领域。

图1 物联网体系构架

2.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综述

供应链通常可以理解为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之间进行商业活动的过程,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和因此产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典型的供应链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典型供应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则是指企业与供应链内的每一个环节紧密联系而形成的一体化线性管理模式。施行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更能有效提升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进一步扩大企业效益。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下,企业更加重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原有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涉及到客户服务、财会核算、人力资源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二、物联网构架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1.商品信息数据库存在缺陷

物联网构架下的各供应链环节之间信息的高效共享和流通是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商品信息数据库并不完善,企业在物联网构架下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与实际的经营管理情况脱节的情况,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更新企业商品信息数据库,更没有专门人员对商品信息数据库进行实时的输入管理,这会导致数据库数据的可信度、信息的类型不能及时的更新,信息的可视性效果差,因而很难被使用者掌和理解,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造成了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

2.供应链管理技术有待加强

打造物联网供应链需要较高的成本费用,中小型企业资金匮乏,实力有限,很难单独完成。再者,有很多企业意识落后,并没有打造、完善物联网技术下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想法,这就导致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很多企业技术水平低下,根本不能适应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现状;另外,同行业的企业存在利益冲突,在竞争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排他性,对各自核心的技术都进行了产权保护。此外,企业内部管理的不统一造成企业间在物联网供应链技术上的独立性与封闭性,进一步导致物联网在供应链系统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受到阻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3.供应链管理技术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为适应这种趋势,企业在物联网构架下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动态联系。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对信息资源平台进行完善,物联网从建立、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中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成员之间没有制定统一的实行标准,彼此之间没有实现完全的透明化,严重制约了物联网构架下的供应链的发展。

4.利益最大化与最优化不能兼顾

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存在很严重的封闭性和独立性,企业间的互通交流很少。而同行业的企业间往往会有业务关联,也难免存在利益矛盾,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间的互斥性。而物联网构架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各环节的企业间良好互通,目的是达到供应链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而不是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效益最大化,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与最优化不能兼顾,制约着企业物联网构架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

三、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及影响

将物联网与企业供应链管理进行融合,建立物联网构架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高效的追踪定位任一物品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使管理更加透明化。将物联网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使系统的各个环节具有高度的集成性,以实现管理效率在各个环节上的提高。

在运输环节上,用EPC标志给货物和货车做标记,在运输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标记对货物进行准确的定位,及时的向供应链下的每一个环节提供真实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并可以对货物、车辆进行准确的追踪。这样就可以实时掌控货物的位置,预测货物的到达时间,更有利于车辆的调整调度,为生产、运输的规划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在仓储环节上,通过对EPC标识的识别可对原材料、零部件进行精确的查找,以及盘点和出入库等操作的管理,大大提高仓储空间的利用率,使企业实时了解库存,并能够给生产提供相应的参考,大幅提高企业效率;在生产制造环节上,物联网的应用将准确识别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并对其进行跟踪,有序的实现材料的调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错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在配送分销环节上,通过商品EPC标识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库存量,控制输入与输出,在使库存达到最优化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配送速度,降低配送成本和配送过程中的出错率;在零售环节上,货架中装配嵌入式扫描器,以对商品进行监控,掌握商品动态流动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控防盗的作用。对货架上每个种类的数量情况精确掌控,能及时的对数量不足的商品进行补货。

四、物联网构架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相关建议

1.提高商品服务质量

企业应用物联网构架下供应链管理模式,使之对市场反应的灵敏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能否及时、快速的满足客户日益丰富的需求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占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升服务质量是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物联网应用于企业供应链的管理使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得到直观的体现,更容易通过比较获得趋势性的信息,提升服务质量。再者,管理的透明化使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利用,能对客户的需求做到低成本的高速响应,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2.优化供应链成员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紧密联系,并因此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环节的数量和类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链的管理效率。物联网应用于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可实现高度的集成化,使信息在各个环节间高速流通和共享,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实现各个环节成员间的和谐发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对物流、供应商、经销商等各个环节的合作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评估,选取更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合作伙伴,促进长期合作。同时,实时监控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全面提升所有合作企业的利益,稳定合作,通过规划使库存达到最优,防范风险。

3.实施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构架下的供应链管理涉及的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人工的过多介入将导致环节间差错率的上升,影响管理效率。目前,物联网构架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大幅的提升空间,实施智能化管理是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更加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管理将大大提升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运作效率,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4.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物联网构架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根本上是为了提升企业效益。要想完成这个目标,只针对技术改革和硬件提升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往往过度注重采购、生产和物流等环节,而忽略了客户的需求、满意度反馈,不能对反馈后的情况及时的整理,不能以反馈的情况为参考进行改进提高。企业应及时的知晓客户需求变化和满意度情况,将信息反馈给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针对客户的需求需要进行生产规划,不断进行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在发现弊端、改正弊端的道路上不断发展。

五、结语

在信息化日益深入的新世纪,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已经很难适应当下社会高效、高速的要求。将物联网引入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当中,建立物联网构架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系统中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降低了各个环节的出错率。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商品服务质量,优化供应链成员,加强管理过程的智能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继续完善创新,以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为脉络,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乔瑞芳.基于物联网的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赵萍,王清华,何亮.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及发展趋势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