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干预的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食管癌是我国疾病发生率仅次于胃癌的高发性恶性肿瘤。患病后,患者不仅会因为疾病造成疼痛而感到不安,还会因为对疾病认知不明确而形成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手术开展、术后恢复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1,2]。本文中对我院部分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发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较为显著的良好效果,现将研究观察过程作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作分组观察,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食管癌,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成常规组及干预组。常规组中有43例患者,其中男性有22例,女性有21例;年龄23岁~59岁,平均年龄为(34.87±5.61)岁。干预组中44例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24岁~58岁,平均年龄为(35.19±4.52)岁。使用软件对其性别构成、年龄等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数据可知P>0.05,其间差异不包含统计学意义,可将其进行组间对比。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组 给予该组患者术前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为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手术前后所需注意事项等。
1.2.2干预组 对该组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
1.2.2.1护理人员应积极对患者进行探视,首先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与患者分享其疾病形成因素、手术治疗所能达到的效果、治疗安全性等。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治疗产生一定的信心,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1.2.2.2在患者术前住院期间,考虑到患者可能会因疾病造成疼痛不适感、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对病情影响健康等各种因素而产生不安情绪。在这些不良的情绪影响下,极有可能会对患者的手术、预后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需在此期间以专业、温柔的态度常与患者交谈,解答患者对于疾病的疑问,使其建立起对疾病的战胜信心。
1.2.2.3手术前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详细地说明手术的具体流程、手术具体部位、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并可介绍主刀医师及其食管癌手术成功案例,加强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信心,减轻对手术产生的恐惧感和紧张感,以最大的限度降低不良心理对于手术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本院自制的心理紧张程度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评价表邀请患者进行如实填写,将表间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心理紧张程度调查表的问题包括疾病认知、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其产生的紧张程度影响。问卷满分为10分,将其结果分为非常紧张、紧张、轻松3个等级,(非常紧张+紧张)/小组例数×100%=紧张程度。评分在7分及以上为十分紧张,评分在4分~6分之间为紧张,评分在3分及以下为轻松。
护理满意度评价表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水平、对其的帮助程度等方面。问卷满分为100分,将其结果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3个等级,(满意+非常满意)/小组例数×100%=总满意度。统计评分得70分以下则为不满意,统计评分在70分~90分间则为满意,统计评分得90分以上则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需经软件分析才可作为参考指标,选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时均以卡方值 的形式进行,以(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时以t的形式进行,以结果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紧张程度 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可知,常规组的紧张程度达到81.40%,而干预组的为45.45%,常规组患者的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经分析后可知P=0.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分析可知,常规组的总满意度有76.74%,明显低于干预组的95.45%,且分析其间数据可知P=0.01
3讨论
在现阶段治疗食管癌的方式当中,手术治疗是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3]。但是由于患者入院进行手术期间,会由于身体疼痛、对环境不熟悉、对手术认识不到位,从而产生恐惧、不安、紧张等情绪。据相关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焦虑心态可激发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紧张现象,极有可能会使患者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出现内分泌紊乱的情况,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程度加重[4]。在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使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充分地认识自身疾病知识,并提高对于疾病治疗成功的信心。还能够在密切的交流当中,建立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5]。所以采取该项护理方式,可让患者在术前缓解自身紧张情绪,由心理上的轻松愉悦对生理上形成较为良好的影响,从而有效地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经对数据分析可知,常规组心理紧张程度为81.40%,明显高于干预组45.4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76.74%,干预组94.45%,两项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均为P
参考文献:
[1]李敬娇.食管癌患者行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影响的观察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20):217-218.
[2]侯晓营,邓妍.食管癌病人术前检查流程再造前后的应用及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5,13(36):3697-3698.
[3]高淑华.术前综合护理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5(05):1630-1631.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保健;社区综合干预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25-03
青少年在整个人生阶段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生理上,青少年迅速长高,体力、知识和能力增强,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孩子,逐渐产生了“我是大人”的意识;在心理上,面临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自身的自尊感水平略有下降,但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高,评价系统并不牢固,因此自尊心还不稳定[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已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4]。医学的进步使青少年生理上的病症得以改善,人们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上[5-6]。因此,采取何种方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保护和辅导,是众多心理、医护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应是综合的、全方位的,而社区综合措施干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采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对社区内青少年提供有效与规范的心理保健服务,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现在将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10日于本市某初中选取一年级学生进行一般健康问卷(GHQ)初筛、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一步筛选,选择其中被评定有心理问题(GHQ > 5分,SDS、SAS其中之一粗分 > 40分)的72例学生作为社区综合性干预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平均年龄(13.49±0.79)岁。
1.2 方法
对筛选出的72例初中生干预措施的制订遵循“综合、有效、针对”原则,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开展专题讲座 分析青少年目前在心理与行为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思考对策并制作成教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初中生及其家长、在校教师进行讲授。题目如“抵制不良诱惑”、“反抗期的‘软着陆’”、“另眼看世界”等。注意讲座的形式应尽量生动,语言尽量通俗,辅以个案或历史故事,以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2.2 深入社区、现场宣传教育 制作精美海报,以宣传展板形式在社区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现场派发传单,扩大心理干预措施在社区内的知名度。
1.2.3 对学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教师有时在教育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通过健康教育方式让教师认识到过往的忽略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可增加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性。
1.2.4 家庭辅导 采取家访、家庭咨询和家长会等活动与学生家庭建立积极的干预关系,并对一些具有不良教养方式的家庭进行干预,增强家长对综合干预措施的信心和支持度。
1.2.5 学生个体心理辅导 根据具体情况,由社区的专业心理医生对干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通过心理咨询、沙盘游戏等方式开展。个体心理辅导通常以5、6次为1个疗程,每次时间为40~60 min。
1.3 效果判断
采用GHQ、SDS和SAS作为评定工具,在综合性干预前及干预后均进行测评;干预前后对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GHQ-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表明一般健康状况越差。SAS与SDS均有20个条目,分4级评分,信度、效度良好。以我国常规的上限为界,标准分 > 53分,表明有焦虑或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n(%)]
注:与干预前比较,*P < 0.05
2.2 干预前后GHQ评分比较
干预后学生一般健康状况明显改善,GHQ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综合干预前后GHQ各因子分级总分比较(x±s,分)
2.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社区综合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2.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
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在此两方面均有所改善。见表4。
表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n(%)]
3 讨论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问题。所谓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7]。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人们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潜能,建议人们给予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以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的关注,以令其自我发展。龚建华等[8]认为,家庭环境对个人的身心发育会产生最基础与最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素质、父母教养方式等。
在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已不仅在医院中展开。以社区作为平台的综合干预手段由于其综合、有效、全面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发展。社区综合治疗的核心不仅只关注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还对个体周围的环境,如学校、家庭、所在社区进行综合性的干预,以期通过改变环境与个体本身的认知,持续的对具有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帮助,使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实施了综合干预措施之后,GHQ、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后,老师对接受干预的初中生进行了评定,发现其在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上都有所改善。笔者考虑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后,能将重心与注意力放在学习生活上,学习成绩提高;②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中有针对在校老师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其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刘敏贵等[9]在深圳对儿童开展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社区综合性干预措施后有所提高,说明综合性干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可以增加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帮助其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性干预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十分有效,值得在今后进行推广。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综合性干预是一项长久的措施,应该持之以恒地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陈萃,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2010,48(3):159-162.
[3] 秦红,赵鹏.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33-1834.
[4] 陶恭亮,张伟波,刘虹.运用心理疏导、综合干预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11-12.
[5] 张文.某大学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09, 11(11):1989-1990.
[6] 李香梅.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2):116-117.
[7] 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8] 龚建华,张馨尹,杨衡文,等.深圳市4~5 岁儿童行为问题及有关家庭因素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4):303-305.
关键词:大学生 幸福感 调适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38-01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将要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无疑加大了压力,再加上父母对他们的高期望,很多大学生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些都降低了大学生的幸福感。通过教育调适策略,提高大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
1 学习上体验幸福
1.1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考试成绩
在学习活动中,把仅关注学习结果转入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转变旧的观念,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的过程,尤其关注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如考试或检测,旨在了解某阶段或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应找存在的问题,便于今后学习,绝不能对考试夸大其辞和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
1.2 注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努力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功,又有助于学生很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下列调控手段:(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克服为分数而学习的消极思想,建立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学习的主动学习态度。(2)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防止学生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以增强学习自信心。(3)引导学生多看到自身的优势。对自己要充满信心,相信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获取好成绩的。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4)组织优秀的同学在班级介绍学习方法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分析这些成功方法,鼓励学生平时多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多学习他们身上的长处,如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3 正确认识大学,对自己未来有份期待
大学是过程,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大学生应更多的把大学理解为只是工作的筹码。随着现在就业压力加大,使学生变得茫然,对读大学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等等一系列不幸福体验。有些学生会为自己逃避学习找到很好的说法,如比尔盖茨虽退学但也成功了等等。我们应该让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比尔盖茨的不同:比尔盖茨是由于自己知识远远超过了一定水平,学校已经满足不了他了,而绝大多数同学正处于获取大量知识的最佳阶段。
2 人际关系上体验幸福
幸福的人更喜欢与别人交朋友,幸福的人愿意主动接触胜任,愿意为他人服务,更关心他人。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大学生会体验幸福。几乎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在就业压力下,需要与朋友共同面对,倾诉不良心态,缓解内心压力,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较好的人缘,然而大学生对自己的友谊状况不满意的人格外多。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指导大学生学会关心、理解别人;学会肯定别人;学会真诚待人。大学生不再是在家里的宠儿,处处需要别人的礼让,照顾。相反,通过关心、理解照顾周围的人才能更好的得到大家的关心和理解。
2.1 学会倾听
要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学会倾听很重要。任何人都需要倾听对象,当人们在生气、悲伤、愤怒、忧愁或兴奋、激动时,都希望有人来和自己交往,希望有人细听他们诉说衷肠。因此,耐心地听朋友讲话,尊重朋友的情感和态度,既体现了你的个人涵养,又表达了你对朋友的关心。
2.2 做一个守信的人
做一个让别人相信的人比做一个让别人提防的人,得到好处要多得多。只有诚信,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2.3 正确选择朋友
选择朋友很重要,要想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你周围的朋友就知道了。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告诉我们要交志同道合、真诚、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朋友,交这样的朋友往往能与之相处非常融洽,才能在学习和做人各方面彼此促进相得益彰。选择进取型的朋友,选择与那些你以之为榜样的人做朋友,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跟上那些榜样朋友的脚步,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成长、进步。
2.4 老师也可当“朋友”
老师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学生调试学习生活上的不幸福感,与老师做了朋友之后,当学生不小心犯了错,这个“朋友”不会严厉的批评你,而会像其他同辈朋友一样给学生保留足够的面子。
2.5 学会理解父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增多,他们往往比其它学生内向,敏感、冷漠。首先要教育学生,心怀感恩。父母给了他们以生命,才使他们有机会到人世上走一遭,不能以他们后来的选择而否认了他们的恩情。另外生命属于了自己,就应该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地让生命之花绽放得热烈璀璨,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坚强地生活。
3 生活上体验幸福
3.1 父母要正确对待子女的生活问题
既然家庭教育会影响大学生的适应生活的进展,因此,学校应重视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学生有心理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家长,要求家长配合,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其子女做正确引导,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们的信息反馈,准确得知学生在家的思想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2 引导大学生学会积极自我暗示及放松训练
大学生幸福感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消极自我意识习以为常。在最初阶段,老师要及时体察到学生的幸福低心理问题程度,引导学生安静下来,改变消极的自我意识,对其进行相应的调适。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调适负面情绪,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要教会学生去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防松方法。
3.3 课余时间锻炼能力
大学除了学习,还要有丰富的课余时间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要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帮助大学生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
3.4 引导学生相信世界是公平的
在现今大学生中,有太多的同学忘记了自己需要成长,从而变得懒惰、无聊和平庸,感受不到应有的幸福,不乏有的大学生家境富裕,要买手机、电脑,父母都会满足他们,他们在得到的一瞬间会感到很快乐,但这份快乐只会是一瞬间的,因为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所以不懂得珍惜,而生命中最美好的就是珍惜得到的东西,珍惜的前提必定是因为你得来不易。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3):56-59.
【关键词】 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091-02
慢性心力衰竭为常见疾病,为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后的终末时期,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明显下降,直接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生活质量,加重身体负担及家庭负担[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有较长的病程,极易出现焦虑及抑郁情绪,甚至出现绝望等心理,影响到临床治疗。可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心理及生理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78岁,平均(63.8±6.1)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5例,中专及大专9例,本科以上6例。病程1~15年,平均(5.6±1.2)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2~76岁,平均(62.1±6.3)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3例,中专及大专13例,本科以上4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肝功能不全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及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症状,具体讲解其发生原因及缓解方式,从而降低其不适感。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消除患者悲观情绪。多鼓励患者,指导患者积极与医生配合,提高治疗信心。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多与其交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帮助,根据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1.2.2 健康指导 对患者、家属加强宣传心力衰竭相关知识,可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专题讲座等途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力衰竭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目前有效治疗方法等。让患者及家属均对心力衰竭有清楚的认识,意识到坚持服药,保持规律作息,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3 药物指导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药物为主,在患者用药期间,需要说明用药的目的及用药方式,帮助患者正确服药,了解药物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例如洋地黄类药物在使用期间,用药量及中毒量较为接近,每位患者均有不同差异,因此,需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作肝功能检查,调整用药方案。指导患者最好在早晨使用利尿剂,控制利尿剂用量,以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1.2.4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合理膳食,针对患者BMI指数,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保持低糖饮食。每日限制钠盐量摄入。膳食中,控制脂肪摄入。多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摄入新鲜瓜果及蔬菜,保证镁、钾的足量摄入。多根据患者口味给予食物,保证机体营养供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2.5 音乐疗法 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较长,多次入院的痛苦让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及绝望等情绪,甚至会拒绝配合治疗。睡眠不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精神高度紧张也会加重病情发展[3]。采取音乐疗法,多播放患者喜欢或者舒缓的音乐,可以让患者保持情绪放松,转移注意力,消除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从而缓解不良情绪,有利于病情改善。
1.2.6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每日作自我监测,主要针对水肿、体质量、血压、血糖等水平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作详细记录。告知患者复诊时间,根据患者情况作治疗方案调整。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1.3 观察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患者情绪变化进行监测,SAS总分为100分,75分以上为重度焦虑,50分以上为中度焦虑,50分以下则为轻度抑郁;SDS总分10分,0分为无抑郁,10分表示重度抑郁[4]。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HL)评分,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主要有21个问题,包含社会、情绪及体力、症状限制的相关项目,0分为最好,5分最差,各维度为综合积分[5]。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HL评分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MH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HL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满意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后终末期表现,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等,其具有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效果差等特点,是对老年人群生存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晖[6]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心力衰竭发病率达0.98%。大多数患者因病程长,反复住院,经济负担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临床护理的主要目的为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改善,阻止病情发展,降低患者心功能恶化率及病死率,缓解患者痛苦。
大多数患者因病情严重,存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痛苦,长期的不适感会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情绪,拒绝配合治疗。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针对患者情况,加强其对疾病的了解,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为患者提供实际需要的指导,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具有重要价值。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缓解痛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HL评分在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起到降低焦虑及抑郁程度的作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小容,王绚璇,龚勋,等.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5(20):5854-5855.
[2]南兴建,于芳,丁仕文,等.全程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 CRRT 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8(10):80-81,86.
[3]田甜,魏金玲.强化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2(7):1691-1693.
[4]刘辉,郑豫珍,杨丽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61-1066.
[5]郭欣,陈S,施雁,等.心力衰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147-150.
[6]于晖.强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识以及症状缓解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2(5):1146-1148.
[7]张川林,张泽菊,牟绍玉,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55-58.
当我们谈论面是什么时候出现时,就不得不谈到点的轮廓,因为当点变大或者线变粗时,当线延侧向移动形成轨迹时,当线首尾相连接时,面便出现了。平面构成学为面做的定义是:面是占有二维空间的范围依靠轮廓线决定的形态。所有的面都是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可以是规则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规则面,也可以是无目的的不规则面。
如果从最基本的方形说起,它的构成由我们最熟悉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构成,那么它的冷暖状态便可想而知了,当水平线长于垂直线时,图形偏冷,是种退隐是柔和的,一旦垂直线长于水平线,便是出挑的黄色,是强烈的。但是无论怎么变,这种方形在本质上任然是静的,因为它的诞生于两种冷静的元素。而三角形和圆形则像一对反义词一样,是对立的,从对角线,锐角都不难看出,三角形是热烈的,积极地想要冲出阻碍,给人的感觉是冲突和激烈,在黄色领域控制之下,而圆形则是由曲线和钝角演变而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成熟的个体,圆润谦卑,似乎总是躲在画面里面不肯出来,怪不得人们把那些为人处世面面俱到的叫圆滑,这样无论是为人处世,还在构图中都不容易发生冲突。它在青色的控制范围内,冷静且成熟。
综上所述,每个单一的点、线、面都是具有自身的性格,冷暖和颜色,在人的情感认知中对其个体认知一目了然,但是点线面毕竟只是构成的元素,我们不能说何种点线面是美的,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冷暖的配合和重量以及大小的配合来达到一种和谐,就像各种音响组合到一起重音和轻音配合好了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整体的画面才能达到之中和谐,我们说这才是美的。这就是对点线面个体抽象概念探讨的原因。
在景观中面的物化形态是大范围的,由相同基质构成的景观元素,例如草地、森林、水面等,通常范围广阔,对于空间内的景观区起到了最大控制作用的元素,在景观设计之初,大范围的空旷土地也可称之为面,如何将面进行合理的分割,成为设计的关键所在,面的物化在景观中通常作为大空间的背景,处于从属的关系,用于衬托主景。有时候点与面的关系很微妙,它们在不同范围内所描述的可能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同一层面来谈点与面时,就能够很好的区分开来。从面在整体空间所占的比重来说,基质的面积应超过所有任何其它类型的总和,或者说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而斑块的面积占总空间比重不到10%。在空间的连接性上基质有高度的通达性,块面的划分仅仅是一线之隔,而斑块则不同,两个斑块之间相隔较远,需要线路进行连接,空间的通达性不高。面的物化形态中可以是多个单独个体的重复,森林或是沙滩,都可以组成面。其对斑块镶嵌体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有控制作用,平衡各个斑块体之间的比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平衡整个空间的能量。
面是线条围合的空间,具有轮廓,我们将树林、草坪、水面等有具体形状的景观归纳为面,也可称之为场地景观,面在景观中创造动感,寻求构图的动态均衡,具有扩张性。在植物种植中是树木的丛植和片植所达到的效果。方形的面由垂直线构成,给人以庄严、安定以及规则感,经常用于广场和纪念性意义的园林。例如天安门广场和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均是以方形作为广场的形状,不仅如此,就连天安门广场内部的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广场两边的花坛的基也都采用的是方形的形制,采取的是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圆形的面在设计中给人以冷静和成熟之感,但是正圆形却有孤立外界的嫌疑,在西方古典园林中对正圆的使用颇为广泛,庭院内喷泉、花坛,甚至直接将园林设计成一个正圆形,园区内的景观以主体建筑为圆心,发射状围绕在主体景观周围。但现代园林对于正圆的使用已经渐渐变少了,这是因为过于完美的园会与现代景观格格不入,所以经常将圆形变换成椭圆形或是几个正圆的相互重叠以打破正圆形缺少变换的遗憾,经常用于广场花坛、装饰物等的设计,使得画面饱满充实,具有动感。在North Burnham Park at Soldier Field(中文名: 位于士兵场体育馆的北伯纳姆公园)的设计中,就是各种圆形的大集合。在景观中运用圆作为设计的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交、包容、或是互不关联,当它们都结合到一起的时候画面和谐了,大圆充溢饱满,像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小圆小巧可爱,像是一群正在母亲怀里打闹嬉戏的孩子,画面充满了温馨,又动感十足。
正三角形的面在设计中被视为是最稳定的结构,给人以稳定感,而其他的钝角、锐角、直角三角形却给人的是活跃感,在园林中三角形面的设计也将带给人最醒目的标识。如在上海浦东的Dancing Triangles Public Space(中文名:“疯狂的小三角”城市公园),白色道路将公共绿地进行分割,形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三角,这样的设计会给人造成视觉误差,感觉整块地具有起伏感,其中由多个有棱角的锥形突起,多个三角形的共同顶点就是突起的制高点。跃动的小三角成为了景观中产生动感的要素,这些三角形的边是由斜线组成的,就如同斜线一样会带给我们的上升下降的起伏感。同时也为居民(主要城市年轻白领)提供一种强烈的中心感标志,非常的醒目,只要当人们从几百米之外看到的第一个小三角起就会感受到公园的存在。
自由形是由不规则的曲线及直线组合而成的,是非秩序的设计,灵动、柔和、更具有人情味,其洒脱和随意的性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最为广泛。自由形的存在,使现代景观设计拥有了除规则形以外的更丰富的设计语言,景观设计有了创新的依据。
构成面域的介质在肌理上,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这些介质可以是土地,是草地,是水面、是灌木丛,乔木丛,可以是单位面积上相同介质的总和。善于利用不同形状不同质感的面域的造型艺术才是设计园林的关键。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土地是景观设计的最基础的基质,也是形成面域的基本。
景观中土壤用来培育植物,那么那些没有肥力特征的颗粒是否就是不能被使用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也许把沙漠看做是贫瘠,但是在景观设计中那些沙粒被我们视为柔软,沙粒的触感是如丝绸般的轻柔,儿童尤其喜欢这样触感的物质,在一些公共景观中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嬉戏的场地,会专门开辟一块地做人工沙场。在水岸边同样也有沙粒,这里的沙粒是硬地质和水质的过渡区域。大块的砂石和卵石同样也可组成肌质,这样的面域是由大颗粒的坚硬石块组成凹凸不平,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令人不安的。在纪念馆的广场上就有这样一片大块砂石组成面域,一片不毛之地,让人的心情低沉。在园林设计中围合沙地和砾石的形状各不相同,形成面域带给人的心理感觉也不尽相同,儿童乐园的沙地通常被设计成圆形或是椭圆形,正如上文所谈到,圆形和椭圆形饱满活泼,配合上沙地的质地,让儿童乐园充满了童趣,儿童也更乐意到这样的环境中玩耍。而方形或是边角锋利的直线形让人联想到的是运动比赛的沙坑,这样的造型会让人联想到危险和紧张。充满砂砾和岩石的粗糙质地的面域确时常用方形作为面域界线,可以使得紧张程度升级。
水面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将建筑、小品、假山、树木看做是实体景观,硬质景观,那么我们将水体视为软体景观,在风水学中山为阳水为阴,阴阳调和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景观,水的直接触感影响到了我们的视觉触感,看到水会让我们联想到母亲的子宫,身处其中会让人觉得非常的舒服,站在水岸边心情也会无比舒畅。水面形状的设计根据园林的设计要求各不相同,中式的园林中水面的形状通常是自由的造型,水岸线是柔软的曲线,如同水是阴性的,曲线相较于直线也同样是阴性的。这样的形状更加符合中式园林中道家思想对于园林设计的影响。而在西方园林设计中通常是规则式的构图,但这样的面域造型也通常是正圆或是椭圆,这样的形状也更符合水的特质,方形的水池会带给人庄严安定及规则感,和水的性质并不符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和周围景观及设计理念相匹配,不能孤立的做设计。
草地是园林设计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元素,草地的形成是由不同品种的草覆盖之后形成的,这些草有高有矮,形成的草地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对应的设计的面域也不尽相同,但草地相较于沙地和水面局限性没有那么多,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也可以是方形,草地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柔软厚实的,使用和它相匹配的圆形等曲线形形状能够强化这一特性,而使用方形或三角形时,这一特性将会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