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电子实践教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范文第1篇

1.1实践教学应试性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到位

尽管目前大多数航海类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对船舶电子电气员船上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明显增加一些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但是很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在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很多院校存在着侧重理论知识、实践内容的训练方面薄弱,侧重固定的评估考试题卡、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分析故障、排除故障能力的系统规划。加之马尼拉修正案要求船舶上强制增设船舶电子电气员岗位,很多航海类院校需要根据公约对船舶电子电气员岗位培养的要求改变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被进一步被动改变,很多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无法做到和船上实际情况相符。这些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的专业理论与海事局评估实训要求脱节,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分析解决实际故障能力不强[2]。

1.2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欠缺

目前国内的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普遍的做法是,在实训授课中,教师首先会把与实训题卡相关的理论知识讲给大家,以此来做铺垫,然后授课教师会将题卡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再给大家实际操作进行演示,最后把完成题卡需要注意的问题、评估考点,甚至包括每一评估题卡评估考官可能提问的问题都讲授给学生。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完全是在教师指定的情况下,机械地完成题卡内容,学生缺少或者说根本不需要主动积极的思考。然而评估考试时一旦考官提出与题卡相关但教师上课并没有涉及的问题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其结果只能是学生的独立思考性被日渐消蚀,动手能力较差。

1.3主管机关对电子电气员评估体系建设不完善,教学难度大

从海事局电子电气员评估体系来看,很多评估项目不注重营造实训创新的环境,没有制定新的针对性强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而航海类院校现在采用的评估体系,是一种以评估成绩合格认定为满足岗位适任要求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2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2.1借鉴电子电气员IMO示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中的薄弱环节

IMO示范课程实训部分更侧重电气控制、电子技术的应用与修理,对通信导航技术在实训中对设备的维护修理提了要求,而实训大纲中对通信导航系统的要求偏高偏多。IMO的规定与实际船公司对电子电气员的要求更贴近一些。传统实训方式下电子电气员所掌握的实际解决故障能力已经难以满足航运企业对电子电气员的要求,因此了解当前航运企业对电子电气员的具体技能要求并针对要求更改实训内容是电子电气员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适当修改实训大纲,加强电子电气、电力电子、船舶电站、甲板电控设备的实训、船舶计算机及其网络等的教学和培训,适当减少通信导航设备的课程。加强中压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适当调整通讯导航的原理实训,使之更侧重维修与保养操作。

2.2合理规划认识性实习,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总体把握

认识实习是实践教学计划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并为以后专业课学习拓展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认识性实习应主要了解船舶总体结构、各主要电气设备和系统及相互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安排学生到实船上进行认识实习,所以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证认识实习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认识性实习前应该根据实纲编制实习任务书,使学生了解需要重点进行的一些基本电气设备维修和设备操作技能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认识实习兴趣,并布置学生每天写实习日记,最后完成认识实习报告,通过实操训练了解作为一个电子电气员在船上大致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提高指明方向[3]。

2.3划分实操训练功能模块,采取项目化模拟情景教学

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和船舶轮机模拟器及驾驶台模拟器的组成特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与主干专业课程相关的功能模块,如主机工作站、辅机工作站、船舶电站、架机联系与集中报警工作站、通讯导航工作站等训练模块。学生通过对每个模块的训练,对比模块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提高对该模块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训授课过程中,将实训题卡进行“项目化”教学,进行情景模拟,使实训更真实。如在船舶电站模块的实训中,通过设置“自动电站的手动操作”和“常规电站发电柴油机机械故障导致全船失电的应急处理”等具体项目现实工作情境的模拟训练。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项目”是由小组通过分工协作来共同实现,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电工电子学 探究式教学 实践

电工电子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既涉及到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实验设计方案等理论知识,又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国家提出的对高职高专的基础性教育的改革的要求,本文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和课程的特点,对探究式教学加以研究,并提出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探究式教学,又叫作发现法、研究法,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概念和理论时,老师只是给学生一些问题和引导提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读书、听课、观察、思考、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事物的特性,发现事物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可预测性的结果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找出其中的联系与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有很多优点,例如,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师生互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营造了动态开放的学习氛围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多数比较适合小班教学,在大班级实施时难度较大;耗时比较长,在课时比较少的学科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只能够选择性应用。探究式教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应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二、在高职高专电工电子课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

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而传统的教学理念以课程讲授为主,根本无法适应时代对其提出的超高要求,因而传统教学模式亟需被探究式教学模式替代。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灌输为主,实行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陈旧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的考虑,缺少人文关怀,也缺少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而探究式教学则一反传统教学模式的常态,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遇到问题时还有老师从旁指导,并且经过实验得到的真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具有可信度和信服力,更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开放、自主、活跃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考虑问题全面、周到,敢于并擅于做实验研究与总结。

三、高职高专电工电子课程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3.1形成以实验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的过程逐渐被教师的讲述所替代,实验课的生动和趣味也付之东流,学生对实验课也逐渐失去新鲜感和兴奋感,因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实验课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汇报实验成果。

3.2增加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实训机会

理论的知识是刻板的、僵化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变通地、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高职高专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所以要增加实验探究环节,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显示器的扫描电路、电源电路等进行实验研究,然后让学生根据相同的原理对半导体器件、二极管电路、放大器、集成放大器、反馈放大器等进行实验研究,设计实用功放、设计直流稳压电源,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加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实训机会。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电工电子课程中,探究式教学必不可少。只有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才能使学生更好掌握概念理论知识,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 考 文 献

[1]李静.探究式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工电子课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96-01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便是以项目的形式来进行一个教学的行为,此属于一种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而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某个教学内容的知识和技能。目前的行为引导型教学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基础,转换为一种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新型教育模式。此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团体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学生做主角,教师做配角。强调学生在电工电子课程中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在这个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合作精神,营造企业氛围,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并且具有社会实用价值,为真正走入社会做出准备。

如此好的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是怎么样呢?其实际效果是否理想呢?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项目教育法在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几处需要留意的地方。

1 学生的适应性

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并非注重它的新潮、灵活、颠覆,而是在于学生的“学”。此乃教育之本,无论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好,项目教育法也罢,学生永远是主置,他们是教育成果的体现。如前面所提及,项目教学法非常适合电工电子课程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本身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能够看到学生存在几处问题。学生学习观念和方法显得有些不适应,甚至是束手无策。此处可以理解为长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应试教育和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必然脱离实际,所运用的方法也呆滞。如此一来,教学中的启迪没有转化为学生的启发,无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也到了一种形同虚设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到的是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营造一种紧张的企业生产的氛围,非常重要。让学生拥有了逼迫感和真实感,使项目真正成为一个项目而不是一个“游戏”。去除学生为学而学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其所长。

2 学生的启发性

在电工电子课程中实践项目教学法,学生非常积极主动,适应能力也非常强,能够马上担任课堂中主角角色。即便如此,是否就能够发挥到项目教育法的作用呢?有以下几点影响了作用的发挥,导致根本无法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效果。

2.1 教育的模式固定

项目教学法在电工电子课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板块,或者说被看成“走形式”。因为教育上的模式固定化,通常流程如此,传授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学生实践,最后任务完成。此教学的确是采用了“教、学、做”的教学实施路径。但是在大量的教育课程中,学生是复制教师操作,模拟模仿操作。此时学生的启发性收到限制。要避免以上种种,务必不能急于讲解。改变教学流程成为“做、学、教”。

2.2 鼓励与惩罚行径

如果说项目教学法与过去的实验教学法有区别之处,那便是其更加强调探究和实践的能力。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技能,解决一个项目。在不断的强化中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不能让项目教学法沦为简单的实验教学法。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甚为重要。在操作平台上,为了方便学生,所以只会提供项目用到的工具。但不能避免的是,学生实践时有另外的发散性启发,毕竟这正是项目教学法中的做中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在做偏离项目的实践时,教师不应该做出喝令或者制止,甚至能够做出鼓励,学生从中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收获。项目教学法注重的并不是产品的形成,而是制造产品中或者产出别的产品的过程。

在学生独立操作的时候,教师会进行调控和激励。但必须减少激励的次数,让学生独立承受产品失败的成果,这同样是项目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2.3 时间的限制

职业教育为突出技能的培养,总课时不仅不增加反而减少,从而造成主观上重视电工电子课程操作技能。客观上,增加了课程学习难度,以至于“驱不动”、“启不发”和“做不学”的三个尴尬局面。

3 教师的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具有跨专业课程的特性,它依托一个“项目”的形式教学,这个项目中包含着多门课程的知识,但由一个教师进行指导。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从一个教授者转变成为一个指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探索操作、讨论等活动。要求教员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专业知识面广、心理素质强和尊重个性发展。在制造电子产品项目中,教员甚至应该符合工程师的要求。

教员需要自编教材,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材注重的是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作为项目教学,就要求以课程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所以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教员同时也应该具备自我归纳学习指导方法的能力。

4 场地的配备

项目教学法需要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也就是意味着需要一个容纳其同时进行的场所。这个条件可谓是必备的。教学场所的配置可以说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分开场所,理论课在理论教室完成,实验课在实验室完成,那么将会造成一个明显的分割界限,破坏了整个教学法的效果。所以一个项目教学法的场所需要有理论讲授区、配备必须的实践器材的实践操作区和耗材存放区。学生能够在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耗材,这同样是一个教学的过程。在一个完备的场所中,能够做到现场教学,体验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安装技能技巧以及实际调试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到现场实际,将教学与工作岗位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能够看到项目教学法对于电工电子课程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形式和强制的模板,它的实践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调制,更需要在实践中更多的探讨。如果能够不断完善项目教学法,那将使项目教育法在电工电子课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惕,王建国.高职《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 2007(6).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工电子学》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电工电子学》课程是我校机械大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课程内容涉及电路基础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电工电子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知识的学习和今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对于机械大类专业学生如何通过《电工电子学》教学提高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电工电子学》教学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电工电子学》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基本技能训练。但电工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课时数较少,涉及的知识面广,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及与电机及其控制等内容。相对来说,机械大类学生电方面的知识较薄弱,且该课程是多门学科的压缩,内容多学时少,系统性较差,存在随意压缩学时行为,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其次,该课程是一门公共专业基础课,涉及全校专业门类多,且无后续课程,与专业联系性不够紧密,在非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较弱,没有相应的学习氛围和公共交流平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该课程还具有涉及专业多、教学力量分散薄弱的特点,且各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存在差异,课程建设与教学手段已经跟不上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电工电子学》教学改革探究

由于机械大类专业电工电子学内容多学时少,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整合非常重要,要做到教学要点少而精、点面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一些内容的要求不必如电类专业那样专业,一些内容要整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适应专业应用需求为最终目的。为了让教育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让学生顺利地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改变教育理念。

1.教学内容改变,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能力为主。

教学必须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智能、培养能力为主。任课教师除了要注意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分析应用能力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这些教学要求外,还要在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等方面下工夫。

2.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逐渐改变实践教学的“教辅”验证定位,强调实践环节,不仅通过实践消化理论,更要强调对动手实践能力、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改变与专业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的现状,与学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定位相适应。在实验内容上,适量地压缩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上。

3.教学方法改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增强教学效果,除教学内容外,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所以好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听课,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自然大大提高。为此我们在教学时会在课前、课后布置一些任务式的内容,让学生完成,达到综合掌握知识的目的。

4.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实行科学、公平、规范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案。

本课程主要改革将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课程论文或者专题调研、专题讨论、课程论文的环节,并将传统的平时考核成绩加以细化如课堂互动情况(主要包括主动提问、被动回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独立完成或者抄袭)、考勤等。重点加强对《电工电子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关注,通过实验课程解决先修课程中学生本应掌握,但尚未掌握的理论及构造知识问题,实验教学的考核采用对已做实验的故障分析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本文针对机械大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学习的困局,立足“电工电子学”的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相关课程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持续改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使电工电子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工科非电类专业更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利.应用实例提高“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效果[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5):106-108.

电工电子实践教程范文第5篇

针对传统生产实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切实贯彻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方针政策,我们对传统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及其内容进行了改革探索,努力开辟出了一条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使生产实习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1建设校内生产实习基地

保证生产实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要有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考虑到目前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对学生的接纳性和容纳性,在保持原有企业合作单位不变的前提下,将校外生产实习基地仅作为学生生产实习课程中参观浏览的一部分,通过参观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通过建设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在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完成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部分任务。因此,为了完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培养目标,提高生产实习的效率和效果,建设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势在必行。基于此,我校专门建立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模式的生产实习基地,将原有的实验设备重新进行了调整,并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新的设备,使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由于校内实习基地的仪器设备装置是非生产性的,学生可以进行多次、反复的观看和接触,动手操作,可以观察设备的运行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并能够从直观上对各种设备的工作机理、作用进行判断。通过实习,学生可对本专业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主要仪器设备和技术管理有进一步的了解,见识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接触更多的技术知识领域,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完成生产实习,在组织、计划安排和管理上更容易把握,实习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更容易落实,在实习项目和要求上与校外实习相比更容易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调整。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不但满足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习任务,也为我校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也为教师提供了实训和展示的平台。

1.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严把考核关

保证生产实习高质量完成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实习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严把考核关,将生产实习的过程科学化、规范化。要想生产实习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从生产实习教学大纲的制定,实习教材的编写,实习的时间、地点、进程安排,实习现场教学内容与要求,学生实习纪律,管理制度,实习报告的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方方面面,形成一套完整的专业生产实习体系来确保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生产实习规程,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使培养的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要求。在生产实习的实纲、实习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将实际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熟悉并熟练掌握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组装及维修调试的整个生产流程。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并充分理解其以往所学理论知识的用途。考核是整个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实习获取知识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过去,生产实习的成绩只根据实习报告评定,无法全面体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程度,无法充分调度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助长了学生抄袭、不认真对待实习的坏风气。为了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客观情况在成绩中得到全面的反映,我们将考勤纪律、电路板焊接、调试与测试时各步骤的情况、产品成品率、实习报告各部分综合考虑给出生产实习的最终成绩。

1.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造适应学生能力

培养的教学模式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造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师在生产实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生产实习圆满完成的总舵手。生产实习要求指导教师不但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保障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注重对青年指导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在提高自身理论修养的同时,加强对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将生产实习的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在生产实习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相信学生想做好,能做好,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习教学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和专业教材中的各个结论,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在学生大三的第一学期开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相继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等课程。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的目标在于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业应用中的生产管理流程及检验流程。在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中,总结、复习、巩固过去两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为以后的计算机接口技术、可编程逻辑设计及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实行教学新模式后的具体内容如下。(1)理解产品模块的基本功能和原理,查找相关资料。(2)进行生产相关软件的学习及芯片下载练习。(3)按照焊接说明进行电路板的生产焊接。(4)电路板的调试。根据调试说明完成单个样机的功能。要求生产产品达到指标的要求并且稳定可靠,填写调试记录。(5)生产过程检验。对单个产品进行验收。(6)小批量测试过程。对单个产品进行分组测试,认真填写测试记录,要求成品率不低于95%,并撰写小组总结报告,报告要求包括合格率,不合格问题说明,并给出建议解决方案。(7)大批量测试。指导教师抽检,在成品中要求全部合格。(8)扩展功能实现。可通过修改软件扩展电路板功能。(9)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包括生产实习的目的、任务、所做工作、生产的过程及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心得体会。为了达到生产实习的最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安排了4个学时的电子产品生产知识讲座及额外的操作演示环节,对系统设计方案做技术引导,对原来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对一些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实现的原理。纵观整个生产实习过程,学生们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认真地完成了实习的各个环节。采用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生产实习的质量,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有很多收获,实现了生产实习课程开设的预定培养目标。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