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球经济问题

全球经济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球经济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球经济问题

全球经济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全球经济问题范文第2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的分担。在现行的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西方化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保护起来,从而可以分得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

1.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

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对于纺织服装这一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的时间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的配额。

4.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财富自分配的效应)。无论是金融投资还是商品的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的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估计,约70%的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世界上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的。他们往往通过控制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现状,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

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的制度变迁成本。

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的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现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效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竭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冲击。

(一)体制冲击

中国现行的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的结构调整是不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方分割的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适应的。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最后,由于中国的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的开业费用(包括货币的与时间的),限制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

(二)贸易冲击

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东部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并且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储备冲击

全球经济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品牌 文化 销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有销售力的品牌,往往就是将某种精神和生活方式揉进品牌文化,通过长期不懈的演绎,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当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无法估量的,并且这个品牌就将与它所代表的文化共浮沉。而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限制,因此,在开拓新的市场时,品牌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原有基础上对品牌文化进行延伸和扩充,从而适应并满足变化了的消费群体。如国际知名腕表品牌欧米茄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用具有地域性明显、针对性更强的代言人,如在香港分别有首位华裔F1试车手董荷斌、影星任达华等,皆为在香港本地人中耳熟能详,并且形象良好的知名人物;又如针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奢侈品市场,选用今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大增的华人女星章子怡为其代言,不难看出,品牌在制定其销售策略时,融进了更多不同特色的文化内容,从而达到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步进行。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极度丰富的社会,市面上的商品林林总总,消费者必须借助于产品的品牌来识别和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因此一件质量好的商品的品牌要对消费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从而树立购买的决心。而超市的出现给商品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带来新的特点,由于无人售货,消费者完全采取自选的方式购买商品,因此,品牌本身就担当了推销员的任务。

一、销售市场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

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写道:“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全世界正迅速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现在我们恐怕再也不能谈什么美国的经济了,因为它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已经密不可分。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欧洲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或第三世界的经济。”

由此可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劳动力、资本、商品、服务等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比如,美国的公司在日本生产、提供和销售货物与劳务价值,土耳其在伦敦购买韩国股票,非洲成为世界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中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这一切都昭示了世界都属于一个经济体,即新的全球经济体。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在这样的经济浪潮发展下,各大国际知名品牌的国际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蔓延的趋势,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内的世界超级巨型零售企业的跨国销售额,每年都以百亿美元计。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经济共同体,世界,将是未来是最大最有前途的市场,跨国经营也将成为各大品牌商家持续发展并争取市场主体地位的必由之路。

二、销售方向的转移―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品牌文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第一次提出品牌概念。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品牌是一个符合概念,它是由品牌外部标记(包括名称、术语、图案等)、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内容构成。

品牌是作为产品出售给消费者的企业“象征”,也是消费者购买心目中的精神“象征”,品牌属于消费者,而非企业,消费者拥有选择品牌的权利,消费者拥有品牌的体验,消费者拥有对品牌的忠诚,企业品牌推广和维护的一切行为都应该考虑到:如何尊重消费者,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何获得消费者的美誉才是建立品牌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品牌的知名度与品牌的美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品牌认知是推动品牌延伸并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因此,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质量,如此相得映才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文化。相信如果可口可乐没那么可口,我们也不会愿意为了品牌去饮用,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奢侈品的需求,所谓的奢侈品牌也就不会成立。

此外,品牌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广告宣传模式和营销渠道与价格,最重要的是品牌所涵盖的品牌文化。很多学者都将品牌文化定义为凝结在品牌中的价值、情感、观念等文化因素的总和。品牌文化虽由企业组织实施,但由消费者需求决定,不是生产主导而是消费主导,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认同你的文化,并产生购买行动;同时,品牌文化不仅要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也要随着不同文化人群的需求的变化,品牌文化也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这样,品牌文化才有更大的生命力。

三、销售的新趋势―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日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已经摆脱了国货的束缚,眼光已经颇具全球化趋势,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也就是品牌可以显示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而品牌的选择范围更是广泛,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只选择对的,不受品牌文化和地区的限制。而企业市场和投资活动的日益全球化,传统的传播范围、手段和渠道已经远远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品牌文化的传播也势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全球化传播就是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和共享,它扩展了全球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以及共享,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人类互动的一种沟通方式。

我们上网,看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任何信息传播途径,得到的是路虎新款刚刚问世的信息,看到的是爱马仕新款香水上市的消息,看到的是娇兰新款散粉的试用报告,看到的是可口可乐新饮料推出的广告,这些都是全球化传播的成果。我们足不出户,全世界的品牌信息都向我们涌过来。不止是国外品牌对我们的侵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联想、海尔、TCL,联想和IBM的合作,海尔在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的广告,TCL找韩国女星金喜善做代言,这一切都预示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的趋势。

四、总结

品牌形象是由产品的“品质形象”、“价格形象”、“广告形象”、“促销形象”、“顾客形象”和“企业形象”所共同创造的。而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识刚开始是基本着眼于影响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上,如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声誉等。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关于品牌的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要态度。从品牌策略的角度来讲,品牌形象是在竞争中的一种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含义的联想的集合。品牌应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形象,这种个性形象不是单独由品牌产品的实质性内容确定的,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虽然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现在还只是一个愿景。但这些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全球化销售的心趋势,将眼光放长远,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便拥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魏中龙,郭小强编著. 品牌形象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2.

[2](美)玛丽安・罗斯奈・克里姆切克,桑德拉・A・科拉索维克著, 包装设计 品牌的塑造[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全球经济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背景国际技术贸易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b)-0176-02

1经济全球背景下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1宏观管理失控,法律、政治监控不足

经济全球背景中的国际化技术贸易环境非常复杂。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中,我国的市场竞争和政治监控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在建设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出现了缺漏。没有完善的宏观调控建设机制,同时也没有政治监管的配合,使得很多企业在知识产权交易中出现了新问题。没有可靠的宏观管理环境,不法分子可以在知识产权条例中钻别人的空子,真正拥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企业也不能完全保障自身的利益。

1.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国有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环境中的起步还是较晚的,针对这种时代经济背景,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融合相应的保护政策,结合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机遇进行调整与新理念的融合。整体地实现保护意识和资源的运用,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国际技术争端中找到合理的处理能力,并且完成知识产权保护的使命。

1.3自主创新落后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忽视以及知识产权数量的狭小,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生产和科技创新中,我国的企业大多喜欢抄袭。无论是技术还是生产模式、管理流程都呈现在了一种效仿的习惯中。这种习惯已经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持续了好多年。因为,这样的模式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快速地获取经济利益,谋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因此,很多中小乃至大型企业都一直有意无意地采用这种科技发展的模式。

1.4WTO市场争端混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市场的建设已经越来越成熟。在进入WTO之后,中国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起步较晚,生产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都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是为了能够实现经济同步,赶超经济发展国家,就不得不走开放路线,进行经济共同体参与。一旦参与全球化经济市场竞争,就会受到所有发达经济和技术的挤压。当前我国在WTO市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争端很多,也应该针对这些争端进行妥善处理。

2我国应对经济全球背景下国際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策略

全球经济化从某种角度讲提升了贸易的拓展空间,能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在国际化市场大门敞开的环境中,国内市场也可能受到国际市场资本和先进模式的侵犯。这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拓展技术贸易的空间,并且进行资源以及文化的渗透。将国际技术贸易活动融合在活动范围之中。受到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以及健康发展因素的约束,这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没有得到充分普及,在很多环节还没有出现稳定的管理标准和计划的维护。衔接区域和国际贸易技术的拓展,形成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应用效果。体现在国际技术贸易和规范发展之中,需要融合投资环境和交易的产权保护等利益方式,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找到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产权保护的思路和策略。

2.1强化宏观管理,实现政法整合

在现代化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中,形成的资源和空间利用,再进行调整,融合技术水平和知识产权的整合,将知识产权的主要思想内容和发展空间的思路进行拓展,结合宏观管理办法,进行政治和法律的规范化和统一。在实现产业政策维护和科技战略方针的应对中实现资源的可行性。宏观管理的力度应该实现政治法律转换,将法律法规的主要方向和规范定位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确认保护对象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应用,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技术背景。找到空间的设定以及对信息资源进行融合,针对新时期的知识产权保护障碍以及对待国际环境中的人才竞争进行建设性调整,完成资源以及空间的再利用。保持对外中国知识产权的绝对性法律保护,将机制延伸到每个交易细节,形成国有自主化的知识产权规范和对外保护的内容。

2.2强化国有企业实力以及对外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理念

在现代经济贸易竞争中,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主要应用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应对内容,根据实际的知识产权需求以及维护知识氛围的建设标准,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及企业发展的格局定位。在实际对外贸易中找到产品营销的理念和知识保护的依据。在对待知识产权以及知识维护中形成新的思想以及建设要求。达到维护知识产权的主要氛围和建设机制的标准,随着国际化市场贸易的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进步,对于知识产权贸易进行维护,依据对外经济约束以及知识理念的可行性和建设性资源进行调整。

2.3强化国有自主能力的创新

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约束,在实际知识产权的塑造以及交流规划中,展示主要的思想内容和科技理念。根据国家建设的标准以及知识产权的主要不同和差距,实现具有现代化意义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实际上是整体国有科技水平的一种衡量标准。只有国家在新型科技中获得了一定的高新科技资源,才能够实现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扩充,在新型的科技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保证国家经济稳定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性。这样维持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大国家科技实力,就能够实现在技术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提升,同时也就掌握了知识产权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只有强化自主创新的实力,才能够真正实现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市场利益。

2.4根据WTO的规范调节市场争端

在世界贸易环境背景中,中国的机遇很大,挑战更多。很多企业由于知识产权的问题不能够实现研发自主化,多如牛毛的知识产权投诉已经阻碍了我国的企业发展与生存。因此,应该对WTO背景下知识产权争端进行调节和处理。如何解决知识产权的争端,就要依据TRIPS协议,以及原则条款的保护进行,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位以及原则落实。针对非关税壁垒进行有效的应对机制改革,维护好相关的人才培养建设以及整体素质的内涵,融合了应对能力和国际贸易的安全性维护。根据我国贸易状态以及知识产权的控制策略,应该进行WTO的市场维护以及市场建设进行完善和主动性调动,保持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调整与优化。

全球经济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专项立法体系

一、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现状

(1)银行业的合作。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以来,大量台资企业投资大陆,两岸均出台互设金融机构及开办相关业务的政策。近年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大陆银行表示将附台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大陆银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两岸经济活动,包括两岸的贸易和项目的投资,主要从事发放信贷和贸易融资。而此时,岛内银行业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了办事处。(2)证券业的合作。自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商谈以及达成两项重要的经济协议,为两岸证券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台湾当局逐步开放大陆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台股,并可以从事证券投资和期货交易,还可以对台湾上市公司股票、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基金等进行投资。而大陆方面也积极做出了回应,实现了“台股直通车”和“陆股直通车”。为了解决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活动中的融资问题,大陆允许台资企业在大陆发行A股并上市。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沪、深两市成功上市,并有许多符合上市规则的台湾企业已在排队等待上市。(3)保险业的合作。随着大陆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及2002年台湾公布的“两岸保险业务往来许可证”,两岸保险业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些台湾保险公司凭借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相同的优势,突破各种障碍进入了大陆市场,而大陆对外资保险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也较高,因此符合在大陆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子公司的仅仅有台湾国泰人寿、新光人寿和台湾人寿这几家台资保险公司。

二、影响两岸金融合作深化的主要障碍

(1)两岸金融合作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台湾的政策。尽管中国已经允许台湾地区金融机构来中国大陆设立分支机构,而且开放的限制和条件逐步降低,但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的政策规制依然不能做到对等互惠,两岸金融交流只能是“单向”、“间接”的形式。所谓的“单向”是指台湾当局依然不同意中国内地的金融机构到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台湾当局对两岸金融往来一直采取禁止的态度。所谓的“间接”是指台湾金融机构和资金流动,不可能直接以台湾金融机构的名义进入内地,只能通过第三方。这种“单向”地,“间接”地金融合作模式使两岸的合作与发展受到相当的阻碍。(2)内地金融法规的不完善。目前内地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没有专项立法,在金融市场上也没有对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汇率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内地方面看,依然缺乏两岸金融合作的法律保障。(3)两岸之间货币无法进行自由兑换。一直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往来主要是以美元作为支付和结算的手段,因此企业需要承担两次兑换的费用和汇率变化的风险,或通过第三地银行进行周转,不但费用高而且更浪费时间,还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也不利于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稳定发展。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大部分的人民币与新台币通过黑市兑换,这些地下金融活动缺乏有效的金融管理,有很高的交易风险,对两岸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4)由于两岸金融监管体制的不统一,导致两岸金融业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海峡两岸金融监管体制本身存在较大的区别。大陆从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建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即“一行三会”,“一行”即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功能监管;“三会”被业界称为“三驾马车”,对金融机构实行机构监管。台湾现行的有组织的金融体系由“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同管理,其中“财政部”主要负责金融行政的监督管理,“中央银行”则完全致力于金融业务的监督管理。因此,两岸金融业在金融监管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监管,给两岸金融业的合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三、进一步推进两岸金融合作的建议

(1)大力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到对方设立分支机构。通过金融机构的设立才能使两岸的金融合作更进一步的进行。因此要大力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到对方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正式生效。在备忘录中规定了两岸双方金融市场的建立及优惠措施,为两岸酝酿已久的相互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其他业务打开了大门。而在2013年1月29日举行的两岸证券及期货监管合作首次会议中,台湾金管会也表示将对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在台湾设立代表处的标准降低。(2)建立对台湾金融机构的专项立法体系。由于大陆和台湾关系是非常特殊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把台资看做内资而不是外资,对台湾金融机构要进行专项的立法,在立法中要积极鼓励台湾投资者对大陆进行投资,通过专项立法,两岸金融监管部门在处理金融事件要协调一致,同时对台湾金融机构到大陆申办金融机构的条件要适当。(3)完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兑换和流通机制。在海峡两岸资金流动的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完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兑换和流通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增加新台币的兑换业务,公开办理新台币兑换,加大对新台币兑换业务的宣传力度,使新台币的汇价更具有市场弹性。(4)建立两岸金融监管合作体系,推动两岸金融业实质性合作。首先应该促进两岸从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为进一步的扩大合作做好铺垫。其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创立两岸金融监管信息网,及时更新两岸金融信息。还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监管,维护两岸金融稳定发展。

2013年1月29日,两岸证券期货监理合作平台首次会议在台北召开。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使两岸金融合作有了新的突破。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给台湾投资者送去了一份“大礼包”。大陆市场对台湾的开放幅度更大,出乎台湾金融业的预期。台湾投资者无须再借道香港“暗度陈仓”,可以名正言顺地直接进行人民币投资业务。大陆与台湾监管层将研究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范围拓展至台湾,并增加1000亿的投资额度。大陆方面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台资持股比例将可以达到50%以上。作为礼尚往来,台湾金管会也针对大陆投资者关心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监管“松绑”。包括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在台湾设立代表处的标准降低;提高大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机制的额度,从5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积极研究放宽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参股台湾证券期货机构的限制;研究允许大陆的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投资台湾资本市场关于大陆地区企业到台湾上市,中国证监会方面表示,目前这一问题并无法律障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岸就开始了经贸往来,但唯独敏感的金融业,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虽然从2009年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和《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到2011年的《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两岸金融交流新气象频现,但离投资者期待中的开放尚有一段距离。

总之,海峡两岸的金融业合作是两岸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两岸的金融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海峡两岸应该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摒除一切人为的障碍,为两岸金融业的全面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