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新时期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迈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新时期,只有不断深化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新时期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的情况,主要受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不断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已融入到世界经济环境中,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但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显著,西方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冲击力,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西方国家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油价上涨都加大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格局和增长模式都有将出现重新调整。

(二)从国内上看,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困难。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就业困难,失业率高,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城乡发展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没有破解,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农村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困难重重。社会分配制度不公平,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制还未完善。我国人口多、资源不足情况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未建立。国内消费品市场拓展空间有限,国内投资增长潜力不强,消费困境暂时无法破解,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广大居民面临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根本就无力消费。

二、目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些体制机制障碍既有体制转轨不彻底,又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一整套的经济发展体制还未建立,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趋突出。经济发展面临不可预知风险加大,可持续发展挑战严峻,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已经过去,中国要使经济再迈新台阶,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任务非常艰巨。

(二)关注民生领域程度不够,没能重视各种利益关系的统筹兼顾和利益关系调整的制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未树立,各级政府贯彻中央的政策不力,各项经济政策落实情况不好,对新时期所面对经济领域困难和问题认识不充分,准备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虽然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但是民生事业总体投入不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迅猛、农村相对发展滞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任务艰巨。

(三)社会建设和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医疗、教育、文化、就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体制存在大量的改革任务。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诸多问题急需妥善解决,群众利益需要政府、社会高度关注,许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尚未解决,制度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未建立,改革发展成果还未最大惠及全体人民。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体制机制还未健全,更好协调国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一直在改革和探索中。

三、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方法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体制为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市场、价格、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合理的现代市场体系。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有效发挥财税调节作用,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二)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调整力度,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政企分开、引入竞争、依法监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利用好国外市场和资源,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

(三)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是重视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协调。深化民生事业改革,推出各项政策促进劳动者就业,分配制度上要重视初次分配,综合处理好再次分配调节,抑制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间收入者比例。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制度、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饶开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四川改革,2008(12).

[2]杜少毅.新形势下经济改革新问题及政策探讨.当代经济,2010(04).

[3]周亚莉.历史角度浅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财经界,2010(11).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第2篇

选题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xx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

(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

(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

(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企改革;产权论;超产权论;渐进式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变革的焦点之一,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学者的关注。关于国企改革的相关研究多是从社会政策、管理学、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等角度展开的。国外的学者着重于国有企业改革所处的特殊经济体制的特征以及在改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和特点,而国内学者则多倾向于对国企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以及提供对策。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的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改革采取了与东欧等国家截然不同的渐进式改革。基于不同于“构建理性主义”和正统经济学的逻辑,刘江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渐进式”道路的原因以及变迁方式的选择机制进行了剖析。刘江会(2001)认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过渡过快,将会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进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其次,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革的主导者,人力资本与制度体系的组合是否和谐至关重要。同时,与其说制度记忆对变迁方式产生影响,不如说制度的路径依赖会左右人们的选择。中国原先没有市场化体制的制度历史,所以要走上市场化道路就更加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对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上,国外学者诺斯、魏昂德等学者认为收益递增以及市场不完全性造成了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依赖现象,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这种路径依赖的外在表现。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国企改革

在对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变迁方式的研究中,杨瑞龙(1998)认为我国国企改革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并且分析指出了政府主导型改革的优点与缺点。林毅夫、蔡(1998)等学者指出国有企业问题的结症是在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下形成的预算软约束,提出以创造国有企业平等竞争条件下预算约束为主要目标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进行改革。文炳洲、牛振喜(2007)两位学者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入手,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是政企难以分开,国家的干预力量过于强大,企业自身的独立空间被压缩,在面临市场化这一重大变革时,又“水土不服。所以应将“政企分离”作为突破口,认为在企业内部狠抓治理结构,在外部营造公平竞争氛围,迫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转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企业。

三、“产权论”与“超产权论”

对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产权论”和“超产权论”两种研究方向。孙继军(2006)认为“超产权论”当中,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是提高绩效改善管理的关键一环,在改革产权的同时,要从多维角度对体制、市场环境、管理方法进行改革。企业应该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兼顾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有序稳步推进国企产权改革。

在“产权论”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造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国有产权制度无法有效解决国企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激励机制。国企的效率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委托人不是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魏杰(2002)认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必须向产权多元化转变,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将产权逐步清晰,产权比例逐步合理化,使产权具有平等性、结构多元化、证券化,实现产权的可交易性。同时使得权比责权更为明确,其组织方式合理化。高尚全(1995)认为应该尽快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企业法人制度,同时他认为资本社会化是私人占有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建立在个人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新型社会资本,以往由政府经营的国家资本已经逐步采取了社会占有方式,以解决资本“非人格化”所导致的“产权虚置”等问题。刘小玄(2001)则坚持国有企业应该进行产权改革以及走民营化。有效的企业改革其实质是产权分立以及资源重新配置,而不能依托政府的政策保护和垄断。

通过梳理以往国企改革的研究文献,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式的“摸着石头过河”。在国企改革这一问题上,一些学者倾向于以政府为主导,要求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放权让利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一些学者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企业经济组织的效益、效率入手,将产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内在激励机制、活力联系在一起,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让企业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生存。而笔者认为,产权改革不是目的,核心是要通过产权改革实现对企业的激励。产权明晰的实质就是改变国有产权的性质。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保障着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味的以效益为首要目标,将会对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造成影响。除了从产权的角度、管理者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来探讨国企改革之外,其更为丰富的理论还尚待发掘。(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江会.为什么是“渐进式制度变迁”――基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种经验分析[J].经济学研究,2001,(3):36―40

[2]杨瑞龙.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J].教学与研究,1998,(2):8―12

[3]林毅夫、蔡、李周.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环境.改革[J],1995,(3):17―28

[4]文炳洲、牛振喜.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对28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反思[J].改革与发展,2007,(1):16―20

[5]孙继军.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依赖及其选择[J].甘肃科技,2006

[6]魏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实现方式[J].上海国资,2002,(5):4―9页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约经济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地区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张玉玲,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马列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3309(x).2010.12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67-02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摆脱数量增长的影响,实现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飞跃。然而中国经济实现集约增长,将面临诸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因素,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处理好以下4种关系。

一、集约经济增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集约经济增长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经济体制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经济体制。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制约、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而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实现集约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经济体制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改革开放32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解决的仅是经济体制浅层次的问题,还未触及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企业的框架设有根本性突破,一些国有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企业与政府出现了两层皮现象,对于企业来讲。风险与收益、权力与责任脱节,这必然导致企业产生内在的扩张冲动,争投资、争项目而不问投资效益的高低,致使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缺少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科技进步较慢;资本积聚缺少后劲,资本集中乏力,联合难、兼并难、收购难,发展规模经济受到体制限制: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

上述分析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妨碍实现集约增长的主要因素,改革旧体制成为实现“十二五”期间集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十二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步伐,建立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以增效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主体。

二、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效率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就劳动力资源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国家,现有13.3亿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未来20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目前,城镇失业率已超过4%,隐性失业者达5000万人。二者合计失业率达10%,若加上农村1.2亿剩余劳动力,总失业率达27%。庞大的人口资源和严重的就业压力在叫‘二五”期间必然为集约经济增长带来沉重的负担。靠加快经济增长的办法扩大就业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实现经济的集约增长与解决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

传统观点认为,集约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促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增多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此,效率与就业是绝对对立的。其实,效率与就业的矛盾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首先,集约经营并不排斥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集约经济增长中都是必要的。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尽管用人多而用生产资料少,但只要产出不变或增加,减少成本。降低总收入,仍然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集约增长。其次,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扩大就业。由于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需求增长,市场容量扩大和投资增大,引起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形成新的部门和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因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特点,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效率与就业的关系。第一,不宜片面、单纯地推行机械化和自动化,过分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因为我国目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且资源紧缺且价格昂贵。第二,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保留并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主要采用节省资本而不是节省劳动的技术,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

三、集约经济增长与现有资源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注意处理好它与现有资源的关系。实现集约增长是我国现有资源状况的客观要求,资源乏与短缺是目前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节约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各国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状况更令人担忧。首先,我国虽有部分种类资源储藏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重要原材料长期依靠进口。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资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综合能源消耗为日本的5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等三材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10-30倍,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倍左右。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工业生产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一年的损失达2000亿元,每年工业“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也近2000亿元。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是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必要途径和应有之义。集约经济增长的实质在于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各种资源),扬长避短,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高速、高效增长。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实现保护资源,减少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因此,实现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协调和统一。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发挥我国现阶段的资源比

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由于我国资源匮乏,必须珍惜、保护现有资源,尽量使用廉价的生产要素,少使用高价的生产要素。“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协调好与节约、保护资源的关系。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应把节约、保护资源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第二,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加强资源立法工作,强化政策导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宏观管理。第三,完善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彻底根治污染。

四、集约经济增长与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处理好实现经济集约增长与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事实。导致差距存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部地区历来是商贾云集的地区,工业集中。商晶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自古以来以农矿产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经济格局,非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相对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以资源生产为主,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尽管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在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过程中,各有优势和劣势。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资金比较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劣势: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短缺,而且价格在不断上涨;中西部地区尽管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管理水平低,但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价格低廉。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只要各地区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实现集约增长,而且在集约增长中逐渐缩短地区间差距。首先,实现地区间产业重组,将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目前,中西部农村大约有8000多万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剩余大幅度减少,他们的边际收益开始上升。其次,“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放开资源价格,实现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投放。目前,由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中部崛起等政策的鼓励扶持,将投资重点西移、北移。近来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巾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我们必须依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客观环境,科学地制定集约经济增长战略,积极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决反对不顾国情特点盲目冒进、单打一的错误作法。要做长远打算,充分认识到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03

经济学家迪顿(Deaton),曾对对消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这样论述到:“人们不喜欢冒险,喜欢规避风险,那么就不得不付出相应的代价,他们希望能够在一生中平滑进行消费。因此,想让他们改变其消费偏好和储蓄欲望,是需要很大的刺激的。”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指的是在消费者偏好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

1 新古典经济学对消费行为的分析框架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消费行为因素分析的假设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设定,主要包括:消费选择自由、价格充分弹性、预算约束,没有流动性约束、未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关于消费行为的内在设定,主要包括:理性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规避风险和时间偏好。具体如表1。

2 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2.1 农村居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

2.1.1 农村消费者选择自由程度加大,但仍然有限

1992年后,社??商品的生产、价格开始由市场决定。社会商品日益丰富,商品流通和经营业态也开始多样化,基本上大多数商已是买方市场,消费者可以通过方便的渠道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中国的城镇居民基本上符合新古典经济学下的情境设定,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商品。但是农村市场发展迟缓,大多数商品的生产厂商没有把商品的销售和流通顾及农村市场,农村商品市场流通体系落后,农村消费渠道和网络不畅通,导致农村市场商品仍是供给有限的状态。此外,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不仅导致厂商无法在农村建立销售网点,更是制约了农民对那些依靠公共品供给才能实现消费的家庭耐用品的选择。所以,农村消费者的自由选择程度加大,但仍为有限。

2.1.2 绝大部分消费品价格具有弹性

除少数特殊消费品外,中国商品价格基本上遵从市场规律,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跌;反之,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农村消费市场也是如此,不过农村市场上还是存在部分商品短缺的情况,会影响价格的完全弹性。

2.1.3 存在预算约束

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名义收入在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8年分别为191.33元、397.6元、686.31元、1577.74元、2253.42元、4760.62元。2008年的实际收入是1990年的三倍左右。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民消费需求,消费仍然受到很大的预算约束,这也是农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2.1.4 流动性约束得到缓解,但仍存在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情境下,是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但是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国农村,流动性约束的制约还是很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虽然也开始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主要集中在生产消费信贷上,再加上农民本身的传统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借贷消费,以及各金融机构并不愿意对收入较低、风险较大的农民进行贷款业务。据统计,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无法获得贷款。这些方面使农民面临着较强的流动性约束。

2.1.5 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增大了,生活改善了,但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却更强了,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内容和重点。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民的收入不仅要面临自然风险,还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加上中国近年来加入世贸组织,农民收入还会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使收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而在消费上,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来的是一系列教育、医疗等制度改革,大学教育、医疗收费也开始市场化。使得农民不得不面临日益增长的教育、医疗开支,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

2.1.6 制度变迁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一定影响力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情境下,假设消费者所面临的制度是稳定的,消费者不需要为适应制度而进行消费行为的调整。而在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史无前例的,制度本身就是变化的,也是具有不确定性。此外,农业政策也是根据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而逐步变化,对农村消费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力。

2.2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变化

2.2.1 居民逐渐趋于理性主体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上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变化,商品日益丰富,甚至很多商品已变成买方市场,价格根据供需具有弹性。随着市场化改革,中国消费者,包括农村消费者基本是趋向有限理性的经济主体。

2.2.2 追求效用最大化,并具有时间偏好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消费开始由生存型转为发展型。温饱解决之后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开始和普通理性经济人一样,追求效用最大化。并且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农民的周期性消费等等原因,农村居民的消费会根据收入和消费等各种预期来选择是即期消费,还是在未来消费,追求有时间偏好的效用最大化。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由即期向跨期转变,由追求即期效用最大化向跨期效用最大化转变。

2.2.3 强化了不确定性预期和时间偏好

中国经济体制进入转型时期,制度变迁给居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并且在农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要大于城市,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未来的风险意识,其消费行为开始具有时间偏好,并更多地愿意进行预防性储蓄以防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