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范文第1篇

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冲击,阐述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走出困局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电视新闻记者;困局;策略

一、引言

在新媒体来势汹汹的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如何突破“你说我听、你播我看”的信息传播模式,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冲击

新媒体时代,指的是以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为主体的媒介形式开展新闻信息传播的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来说,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逐步发展转变,涵盖了互联网延伸、无线移动及技术革新的传播范畴。在知识经济逐步深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产业、网络化构筑而成的信息文化,势必会对电视新闻传播带来或正面或反面,或即时或持久的影响。[1]凭借新媒体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可将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归纳为:第一,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以大众传播模式为主,新媒体则具备大众媒体、人际媒体双重优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展人际传播,可促进媒体传播效果的优化。第二,新媒体使新闻有了全新的含义、属性。不同于传统电视的单项传播,新媒体具备全天性、实时性、互动性及传播迅速等特征。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凭借自身优势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构成极大冲击,并以其特征优势一时间抢占了新闻报道先机,给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严峻挑战。[2]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困境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

1.受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受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仍旧存在细微的区别。传统媒体受众是习惯并坚持使用传统媒介工具的中老年受众及部分新媒体受众,传统媒体受众不存在较高的选择需求,只要能够观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便是受众;而新媒体能够更自由地选取受众,通常在领域论坛传播,受众多为业内人士。2.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可理解成一种全面、重复及广泛的传播,就好比报刊、电视等;新媒体则是通过针对、灵活的方式来展开传播。前者是借助传统媒体展开有依据、相对真实的传播;后者是利用互联网信息的繁杂、即时性展开良莠不齐的传播。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处困境

1.传播主体与传播模式缺乏多样性,受众主动性不强。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主体以各级电视台为主,传播模式主要为单项输出模式。这使新闻受众在获取信息期间难以进行更多的互动,受众基于传播载体的主动性、个性不得体现。新媒体的诞生则扭转了该局面,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可以得到更多的权利。这是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相较于新媒体面临的最严苛挑战。2.传播渠道不足,受诸多因素影响。现阶段,电视新闻传播主要是借助卫星、有线两类方式获取信息接收终端,也就是电视机。由于传播渠道不足,现阶段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受到很大制约。电视新闻传播还会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从而使信息传播效果遭受影响。但利用新媒体,该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新媒体能够打破时间、空间壁垒,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效开展新闻信息传播。

四、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走出困局的有效策略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电视新闻记者势必会面临各种困境,实现媒体融合是新闻传播的必经之路。在时代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电视新闻行业要与时俱进,大力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理论,不断优化媒体融合。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想要走出困局,可以从以下策略着手。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

1.强化电视传播媒体交流,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实现宽带通信网、互联网及数字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发展。[3]在全面建设数字化的背景下,应不断丰富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构建起有效的多频道、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构建起有效的电视与广播有机融合的多路型网络电视,构建起有效的交互式电视系统。2.凸显电视本身优势,促进媒体融合。电视新闻传播自身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发展创新期间,应当全面结合电视传播的优势,提升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同时借助媒体融合手段,促进资源优化。电视新闻传播的构成成分包括不同的频道、节目及专题栏目等,在新闻传播期间,可利用这一特征促进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策略

1.加强学习,正确认识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领域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基于全新的媒体发展思想,媒体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形式,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流行媒体融入新闻中,开拓了新闻发展的范围。鉴于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好各式各样的新闻制作手段,伴随电视新闻的转变作出及时调整。2.熟练跨媒体协作,掌握多媒体技能。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的要求不再单一,不仅要求其运用多媒体终端展开新闻稿件写作,还要其学会新闻的制作,从而促进电视新闻的有效发展。

五、结束语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电视新闻记者势必会面临各种困境,实现媒体融合是新闻传播的必经之路。为了让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走出困局,相关人员必须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冲击,清楚认识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强化电视传播媒体交流,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凸显电视本身优势,促进媒体融合”,“加强学习,正确认识新媒体”,“熟练跨媒体协作,掌握多媒体技能”,积极促进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秀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研究——以各省、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改版为例[J].魅力中国,2010(16):162-163.

[2]赵靳秋.从BBC的国际电视发展战略试析国际一流电视媒体的主要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6):38-41.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范文第2篇

为严峻。本文对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在全媒体时代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新闻播音主持

一、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在全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1.电视收视率下降

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是受众固定,每一种媒体传播方式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与优势。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开启,各种媒体之间的交融更加迅速,媒体边界变得模糊。手机端、PC客

户端等的使用,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新技术的融入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精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单一,这对传统电视新闻产生了巨大冲击,电视播

音主持面临严峻挑战。

2.播音主持缺少特色

全媒体带来的不仅是媒体形式的改变,也是媒体内容的极大丰富。电视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时事要闻信息或社会资讯,传统播音主持过于模式化,缺少特色,无法吸引受众。不少内

容都是提前录制,很难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模式化的制作方式不利于节目的创新。此外,电视台对播音主持的外形、言谈举止有严格要求,使主持人外在的形象固化,观众容易产

生审美疲劳。

二、播音主持陷入困境的原因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客观因素,也有播音主持自身的主管因素。

1.主观因素

首先,播音主持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在很多情况下,播音主持的知识涉猎领域较为单一,导致其在播报中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特色,处理突况的能力较弱。其次

,要掌握一定的播音技巧。播音主持代表电视台的形象,因此在播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理性,不可擅自夹杂个人情绪或随意表达个人观点。

2.客观因素

从客观角度分析,主要是电视新闻的运行方式使播音主持容易故步自封,缺乏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动力。因为播音人员在播报过程中只负责向受众表达新闻内容,不涉及新闻内容

的收集、撰写等主要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播音人员提高能力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了发展窘境。

三、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应对挑战的策略

1.提升播音主持的个人素质

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要树立危机意识,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媒体行业内容庞杂,播音主持要涉猎更多的领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要学习采编专业知识,做到能够应对各种场合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从个人能力方面,播音主持要了解各种新兴媒体的运营方式,学习更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发

展;从个人心理层面,要更贴近民众的心理,从大众的角度出发,使播报内容更加符合大众的需求。

2.改变陈旧观念

电视新闻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被广大观众所接受,但也由于自身的一些弊端,在全媒体背景下失去了优势。电视新闻播音一般遵循传统模式,主持人只需要整理好自己的发言稿,平

铺直叙地播报就可以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持人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由于电视新闻的播报稿件都是固定的,有时还是录播,主持人与观众缺乏互动,降低了观众的视

听感受。播音主持要注意播报方式,从受众的角度组织信息,以求与观众产生共鸣。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如通过微博等互动平台,快速全面地了解受众心理,为大众提

供更多实用的新闻信息。

3.增强创新能力

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鲜事物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从各类事物中寻找灵感,同时,对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也非常重要,通过多领域的涉猎与补充,进一步开阔思维,增强

创新意识,抓住节目亮点,用更加符合受众口味的内容来吸引眼球,推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事业持续发展。

4.发挥专业性权威性优势

电视新闻播报的一大优势是其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尤其是在信息传播迅速、内容庞杂的状态下,电视新闻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播音主持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注重创

新节目形式,增加互动环节,如连线场外嘉宾视频通话等,增强观众的认同感。

结语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范文第3篇

信息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前,人们获取大量信息的主渠道是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从业者往往被称为“把关人”,他们根据特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后提供给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媒体在操作层面上控制着当时的话语权。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这一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传统媒体越来越难以控制以往时代能够轻易控制的一些信息的存在状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草根阶层的声音日渐响亮,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博客、个人网页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昔日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可以说,互联网正在把传统媒体时代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话语权逐渐交给广大民众,呈现出一种话语权再分配的新格局。

传统媒体中的纸媒体面临着生存危机。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据CNNIC最新的数据资料,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其中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的比例为78.7%。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了解天下事的时候,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纸媒体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例如,号称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读者文摘》日前在美国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仅仅几年前,该杂志在美国本土的发行量仍高达800万册。个中原因当然值得深入分析,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是在信息时代上演的一幕“纸媒体悲剧”。再如,2009年3月16日,具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印出最后一期报纸供17日上市,而后告别“纸质新闻”年代,之后仍将经营网络版,成为美国首家只有网络版的大报。《西雅图邮报》纸媒的消亡,可能有金融危机和该报经营上的问题等因素,但互联网的冲击显然“难辞其咎”。当然,我们不能由此而以偏赅全,草率地断言信息技术即将成为纸媒体的“掘墓人”,但其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体的冲击却是每一个业内人士都能深切感受到的。

传统媒体对敏感性新闻事件的报道难度增加。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数量、范围和角度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种变化一方面的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释放给人们更多的知情权,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和意义。尤其是在一些敏感性事件出现的时候,更是对传统新闻媒体提出严峻的考验。许多敏感性事件往往先通过互联网曝光后才引起传统媒体的注意,还有一些是传统媒体正调查的敏感事件被知情者采用匿名方式在网上先行曝光。无论何种情况,都增加了传统媒体对敏感性新闻事件的处理难度。例如,2008年6月轰动一时的贵州瓮安事件,在事发后1小时左右,便有瓮安网民通过QQ、MSN等网络渠道把现场的照片、视频传到网上,从而给传统媒体的报道造成了一定的被动局面,亦增加了传统媒体的报道难度。可以说,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对新闻事件的快速介入,考验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智慧。

传统媒体面临着越来越多假新闻的干扰。这是互联网技术的另一面。互联网正像一把双刃剑,当人们享受着互联网的便捷服务、在网络平台上快速浏览和转载信息时,可能虚假新闻就随之产生和扩散了。因为面对由数以千万计的博客、论坛、聊天室等渠道发出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目前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和审查机制,当别有用心的谎言或恶作剧式的玩笑出现在把关人缺失的网络平台上时,虚假新闻就可能会像核裂变似的迅速扩散,并且可能会从民间登堂入室进入更高层次的媒体殿堂。曾经的“纸馅包子事件”人们也许还未忘记,它正是借助于互联网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大肆传播。

应对策略

引入信息技术,对传播媒体进行改造和补充。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挑战,各种传统媒体也在想方设法加以应对。一个被广泛认可和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自我改造。相当一部分传统媒体都开办了相应的网站、博客、论坛,也就是所谓的“通过‘嫁接’实现‘滋生’”,以图在新媒体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例如《人民日报》开办了人民网、博客、强国论坛等网络平台。除此之外,一些有条件的媒体也根据自身的实际通过手机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典型的代表就是手机报。还有的则彻底放弃纸介质,转向网络媒体,企图以此来获得新生。前述《华盛顿邮报》即属此列。总之,面临信息时代的种种挑战,众多传统媒体都希望能借助新技术的融合来使自己脱胎换骨,获得新生。这就需要传统媒体的管理者积极地利用新技术来改造自身,争取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能够继续健康发展下去。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信息附加值,加大对新闻事件的挖掘和评论力度。传统媒体往往在各自的领域苦心经营了十几年、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可以说年龄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要大得多,并且拥有专业化的新闻队伍、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这一本来的内容优势在强大的信息技术优势骤然而至时往往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难以招架的错觉,加上近两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致使一部分人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悲观的误判,过分夸大了互联网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其实,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只是一袭华美的外衣,如果缺乏必要的内容,这件外衣也会显得华而不实。信息时代还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因此,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传统媒体就抓住了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法宝,传统媒体未必会像有些人忧虑的那样被新媒体全部取代,处理得好,也许会走上一条和谐共生的大道。

传统媒体的优势往往还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挖掘和处理上。如果说,现实中的原始新闻素材是矿石的话,那么众多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无疑就是点石成金的人,在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解读中,使广大受众更深刻地理解新闻背后的意义,这是会受到受众欢迎的。

扬长避短,细分市场,研究和把握受众心理,凸显传统媒体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造成“狼来了”的危机感。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这只“狼”也许并不会吃掉传统媒体。在电视产生之初,人们预测电视将很快取代报纸和广播,但事实上,报纸和广播迄今依然健在。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做出推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许不会从根本上取代传统媒体。从媒体自身的情况来看,纸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例如,开车时,驾驶员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报纸,不能上互联网,但可以听广播。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可能只是分流了传统媒体的一部分受众,只是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而并非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关键在于,在这个以互联网技术为重要标志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体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来进一步研判和细分市场,确定好适合自身特点的受众群,从而危中寻机,继续健康发展下去。

严把质量关,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切实担负起“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面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强有力的冲击,传统媒体仍须站稳脚跟,冷静观察,深刻和正确地把握新闻报道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当前互联网仍处在一个待规范的状态,活跃于网络平台上的各种消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对于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传统媒体在作出迅速反应的同时也要加强审核,不能因担心落后而听风就是雨,匆忙予以转发或报道。总之,传统媒体还是应该继续切实负起“把关人”的职责,切实担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使命。

树立和强化品牌意识,在受众心里强化可信、可靠的良好形象。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积累,尤其是在社会上和人民大众中间得到了较高的认知度,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优势在新媒体日渐普及的今天仍然需要延续和发扬下去。也许将来传统媒体难免也会走上“变形”之路,但这种品牌意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亦会随之融入到传统媒体的新形体之中。

总之,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媒体除了积极应对、危中寻机,别无选择。无论如何,一个崭新的多样化的传媒时代正在到来。

参考文献:

1.梁航彬:《试论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监督》,《新闻世界》,2009(8)。

2.安玉亮:《网络时代纸质期刊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09(8)。

3.杨树弘:《传统媒体的困境与数字化生存路径》,《新闻导刊》,2006(6)。

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7。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媒体;文化类节目;困境和出路

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便利,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技产品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网络电视、微博和微信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在应用中非常的方便,而且其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非常的便捷,可以产生极大的互动。在新时期,地方媒体在发展文化类节目中如果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突破困境,不断的完善自己,成为地方媒体研究的重点。

一、地方媒体面临的困境分析

智能手机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各类信息中更加的便利,随着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对文化类节目接收的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仅仅采用电视的方式来观看节目,而且不再受到电视排播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爱好自主的选择节目。

(一)收视时间减少

如今,人们收看电视的时间在减少,使用网络终端的时间在增加,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接近6亿,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二)地方媒体受众的年龄偏大

如今,年轻人逐渐远离了电视媒体,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上升,很多年轻人一般会运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观看节目,电视已经成为了摆设。

二、新媒体的优势

在地方媒体发展中,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促进当地文化类节目的发展。

(一)具有较强的选择主动性

在新时期,人们运用新媒体可以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观看,而且可以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电视节目章节,不用再受到电视排播的限制。很多电视节目,人们平时没有时间观看,可以选择在有时间的时候重新观看。

(二)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新时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的使用微信和微博等,这些平台可以实现实时的互动效果,观众可以将自己看的节目分享给朋友,在网络上,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分享收看节目后的心得,并且可以展开讨论,使受众的参与度大大的提升。

(三)具有及时的传播速度

在新时期,新媒体技术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当事件发生后,通过新媒体可以使信息迅速的传播。

(四)储存量大

在新时期,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储存,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及时的获取,人们即使不出门,也可以获取天下资讯。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开办的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平台短短一年时间,粉丝量就达到22万,传播力度比传统媒体更加迅速快捷、广泛。

三、地方媒体播出传统文化类节目中产生的困境

地方媒体在对传统文化类节目播出中,还是沿用传统的媒介,受众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缺乏互动性,只能单向的接收画面和声音,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表达出来。而且受众要被动的接收电视台的排播,如果错过了节目,就不能重新收看。而且地方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播时间长,人们的猎奇心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在地方媒体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他们借助传统媒体并不是一无是处,运用纪录片的形式介绍传统文化,使节目更加具有真实性,提高了节目的公信力。

四、新时期地方媒体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出路

(一)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实施新的策略

在地方媒体播出传统文化类节目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电视的播出,可以将电视和网络结合起来,实现电视节目和网络节目的同步播放。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品牌电视节目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如果时间较短,还是不能见成效,而且很多传统文化类的精品节目在网络上播出还要收费,受众的观看率还有待提高。

在地方媒体制播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应该明确其核心价值,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丰富节目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网络受众。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传统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台》,其获得了好评,这档节目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聘请了相当多的专家学者进行讲解,为人们普及了知识,使人们在娱乐中不断的充实自己。

地方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应该完善节目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常常是比较单一的,因此,在这类节目的制作中,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将一些娱乐化的元素加入到节目中,使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媒体应该实现与新媒体的合作,实现全媒体平台的打造。在新时期,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足,如果地方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中只是采用单一的媒体,那么效果甚微。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中,应该实现多媒体的融合,通过打造全媒体平台的方式,可以将节目的内容、运营的方式进行改进,实现各类媒体互补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体和搜狐、网易等网络媒体结合,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

(二)借助新媒体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使受众的关注度提高,并且实现受众与节目组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通过留言的方式,受众可以发表感想,并且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节目组可以通过对受众留言的分析,不断的改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选择一些受众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播出,实现节目的创新和转型,使节目的内容更加符合受众的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

(三)完善自身优势,提高传播速度

新时期,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可以选择更加便捷的方式。在传统的媒体中,可以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地方的传统文化,给人以真实感,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更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地方媒体在对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实现了电视节目的直播感,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地方媒体还可以借助网络,实现直播的转型,使节目中可以播出一些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

(四)精简、节约,提高效率

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中,应该对节目制播的流程重新完善,将那些僵化、脱节的流程直接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创新的形式,将那些重叠和无效的岗位去除,确保地方媒体具有科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组织进行重构。在传统文化类节目制作中,应该节省时间和成本,目前,地方媒体在于传统文化类节目制播的过程中还存在的浪费的问题,在人力和物力的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地方媒体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导致节目的播出方式落后。在流程的再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地方媒体的优势,提高人们在媒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实现高效的信息传播。

结语:

在新时期,新媒体的发展是必然,为了可以使地方媒体的传统文化类节目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地方媒体不仅仅要借助传统媒体,也要充分的运用新媒体,提高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可看性。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应该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起来,提高受众和电台的互动,这样节目的制作组才能更好的了解受众的需求,在节目的制作中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心理,提高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可看性,促进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先国.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突围之路[J]. 新闻战线,2015,05:17-19.

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体整合 传媒属性 舆论宣传 产业链

作为党和国家的主流媒体,以及辽宁省内唯一一家具有播控职能的省级广电播出机构,辽宁广播电视台肩负着“主导舆论、把控底线、占领阵地”的重任。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时不我待;工作中形成一些想法和做法,抛砖引玉供同行们参考。

一、行业现状

1.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各省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有想法、有手段、有结果。代表机构有央视国际、上海文广、杭州华数。这三家机构,依托各自背景,完成在全国的产业布局,创新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力求在2至3年内形成国内领先的全媒体产业链形态。三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全部定位于新媒体发展策略,并形成巨大体量,具备反向兼容传统媒体并融合发展的技术与运营实力。

第二大板块,有想法、有手段、正发展。代表机构有湖南广电、广东广电、江苏广电、中国教育台等。

第二板块的代表均为各省级电视台的新媒体运营机构。与第一板块不同,第二板块在媒体融合发展道路上普遍刚刚完成战略布局,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江苏广电的新媒体布局思路为搭建“一云、两网(新蓝网和蓝天视频)、三集群、四平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从聚合专业资源入手,构建了全国教育电视云媒资,对教育类视频资源整合并推动大数据应用服务。

湖南电视台从独播战略入手,实现品牌、内容IP化,构建全国节目分发网络,形成包括PC、电视、手机等多屏分发平台布局。借着湖南卫视优秀IP资源价值飙升的机会,转型为打通纵横两线的新芒果TV,即多平台、多产品和独播、自制。

第三大板块就是全国其他省级电视台,目前尚处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初始有想法阶段,有的也在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此外,广电行业的区域媒体也在积极拥抱新媒体,着眼于探索智慧城市和O2O模式,借此打消区域藩篱,形成精准营销的产业链。当然,目前这些省级台主要面临战略定位不清晰、资金缺乏、专业团队缺乏、体制制约等因素困扰,有待进一步发展。

2.辽台现状

辽台的发展正面临着“上挤下压,内忧外患”的困境。“上挤”就是以央视和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强势媒体,依托自身积累的品牌和资金优势形成对我台生存空间的挤压;“下压”就是以区域媒体和大量自媒体为代表的草根势力,依靠自身的“地利”与“人和”,不断蚕食省台的市场份额。而“内忧”则是指广电系统内部,特别是外省广电利用新媒体技术,跨越地域壁垒快速推进,对辽宁传统媒体形成正面冲击;“外患”则是指大量的电信和互联网企业携技术、人才、体制、机制等优势资源,对我们传统的“内容、平台、渠道、终端”产业链开展分割包围式的全面渗透。

二、主要思路

要破解广电媒体当前的难题,我认为,首先要从全面、正确认知媒体的“二重属性”入手,只有了解了传媒的基本属性,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科学、全面地认识传播媒介的经济属性,一方面要认识到它的客观存在性,自人类传播产生开始之日起媒介就具有经济属性,是永恒的属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它一直存在并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我们要看到,传媒媒介经济属性的实现,完全是为了实现其政治任务所做的准备。经济基础,任何政治活动作为上层建筑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周鸿铎教授的分析,我国传媒经济之所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存在,是因为:首先,商品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形成的前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传媒机构不再能获得充分的财政拨款,需要学会经营,从市场中拿到所需的各种费用。其次,信息经济的形成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产生的基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作为信息经济组成部分的传媒经济必然会有很大发展。相应的,相关理论也就产生了。虽然还未成熟,但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点告诉我们,阶级、政党和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亡。当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民族内部一部分人有可能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产品的时候便产生了阶级。传播的政治属性,就是指它的阶级性。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完全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存在。因此,人类传播,肯定要充分体现政党的意志,这是阶级利益的最高体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宣传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国家的作用。传播的政治属性既然是由阶级、政党和国家所引起的一种属性,当这些根源消失的时候,也就是传播政治属性不存在的那一天。因此,传播的政治属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科学、全面地认识传播媒介的政治性,不仅需明确传播媒介的政治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得承认所谓政治性是由经济性派生出来的,必须为其经济性的实现提供服务和保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对于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传媒经济。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传媒的功能、理清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方向、解决现存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觉得一个可行的操作思路是“一体两翼、双轮驱动”。“一体”是指媒体整合这个中心体,它是目标和方向;“两翼”是指“宣传”和“产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宣传上,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布署,严格实行“线上线下一个标准、一个底色、一个声音”,新媒体发稿也要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台里定好规矩和红线,操作部门实行“三级审稿”,时刻坚持导向意识,守住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产业上,改变广电传统的单点盈利模式,打造“一云、多屏、全链”的媒体融合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融媒体产业升级。其中,“一云”是指辽台自主设计、建造的新媒体平台“北斗云――辽宁广电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多屏”是指包括电视、手机、PC、PAD、车载、可穿戴设备、楼宇、地铁等多类型、多样态屏幕;“全链”是指包括内容生产、终端制造、运营平台、大数据分析、渠道销售、品牌授权、资本运作等全产业链布局。通过“一云、多屏、全链”实现“五多”,即多内容生产、多渠道分发、多元化经营、多模式发展、多用户构成。

“多通道分发”就是要实现:从单一广电网络传播方式向多网络传播方式变化;从单一直播向点播、推送等多样态传播方式变化;从单一电视终端覆盖向多类型终端传播方式变化。

“多内容生产”就是要内容生成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具体包括:自主采制――主要通过台内专业频道、新闻中心和媒资中心二次加工获得;合作分享――主要通过云媒资联盟和版权联盟获得;用户上传――主要由网友通过移动端或互联网直接上传获得。

“多元化经营”就是要秉持“掌握注意力――掌握用户――掌握消费主动权――掌握行业”的理念,通过广告付费、内容付费、产业化发展等多种方式经营创收。

“多模式发展”就是要采取政府投资、战略投资、自有资金投入、上市融资和企业化运营等多种方式积累资金,实现快速发展。

“多用户构成”就是要强化“用户”概念,一方面以开发、共享等方式扩大用户规模;另一方面以类型化用户为核心人群开发定向用户,不断扩大辽台可管、可控、可经营的用户规模,实现个性化的消费,最终实现辽台最大化的收益。

辽宁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的发展,是全国省级广电媒体的代表和缩影。虽说目前初步形成了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新格局,为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国家对新型媒体集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