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工降雨对自然的危害

人工降雨对自然的危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降雨对自然的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工降雨对自然的危害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黑土退化 退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S1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97-02

1、黑土土壤退化的涵义及特征

目前大多数土壤退化的研究表明,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潜力,即土壤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包括暂时性的和永久性的)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特征的过程,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退化过程,是土地退化的核心部分[1]。然而,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区间差异明显,土壤类型亦不相同。因此,对与乌克兰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并列世界著名的3大黑土带的我国东北黑土的退化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但目前对于黑土退化问题的机理研究较少,主要是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因此当前黑土退化的研究还是刚刚起步阶段[1]。

2.研究区位置、范围

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见图2-1),长春市的东北部,松辽平原中部,距长春市区78千米。2005年部分乡镇划出后,德惠市面积为3096平方千米(调整前面积为343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910420人。

2.1黑土退化要素指标的选取

根据本研究所需要的指标分析,德惠市黑土退化指标体系选取如下:

物理退化指标: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容重和孔隙度[5]

生物退化指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速效氮、速效磷。

化学退化指标:凋落物含量,有机质含量损失率,生产力降低率,产投比。

3.退化指标分析

3.1物理退化结果分析

黑土侵蚀包括水蚀和风蚀"水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上,由于水土流失的影响造成大面积秃山荒岭,这个问题虽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还处于增加的趋势"风蚀主要发生岗平地上,尤其发生在4~5月的大风期"由于土壤,表土每年都不同程度地被剥走,黑土水分物理性状恶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壤保水能力降低,贮水容量减少,供水能力减弱,透水能力降低,同时物理退化主要是有机质层厚度变薄,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变小通透能力差,土体结构不完整,有效土层变薄、有机质层变薄等等。

3.2化学退化指标结果分析

黑土化学退化主要表现:养分平衡失调以及营养元素含量减少"由于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重视营养元素的投入或投入营养元素比例不合理,造成土壤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在不同作物上养分亏缺表现出差异性,大豆以缺磷、钾为主,小麦缺氮、磷较多,玉米氮、磷、钾都亏缺"长期养分平衡失调,使黑土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从而造成生产能力下降"黑土退化明显特征是养分含量下降。

3.3生物退化指标结果分析

生物退化指标也是衡量黑土退化的重要参数之一。主要通过各项指标的数据的变化,找出黑土退化机理之间的差异性。本文中采取的黑土退化的生物指标主要有凋落物含量、有机质降低率、生产力降低率和产投比。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区的一些地区生物退化比较明显,主要是人为干扰的状态下,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循环出现中断现象致使土地的生产力降低速度较快。

4.黑土退化区域差异机理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我国黑土退化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不利因素,也有人为方面的因素[5]。

4.1自然因素

造成黑土退化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质地及冻融作用等。东北黑土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春季两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充沛地由于黑土区多为农用耕地,植被少,再加上黑土区的地势特点,在春秋季易造成以风蚀为主的土壤侵蚀,而在夏季易造成以水蚀为主的土壤侵蚀。

4.2气候因素

我国黑土区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本区降水集中,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而且雨量大,降雨强度也大,极易产生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据王效科等的研究,黑土区处于中国水土流失敏感地段[6]。受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的影响,这种现象有加剧的趋势。

4.3地形因素

黑土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新构造运动中间上升并受不同程度切割的高平原、台地和阶地地貌多为波状起伏的漫岗,坡度虽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00,但是坡面长,一般都大于500m,最长的可达4000m以上,由于坡面长,相应的增加了汇水面积,使地表径流量,尤其是在降雨集中的夏季,变的很大,对土壤的冲刷力也强,加重了水土流失,造成黑土表层大量流失。

4.4土壤质地

黑土的母质主要是第四纪黄土状粘土沉积物,黑土表层疏松,如果植被被破坏的话,是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的。

4.5冻融作用

冻融作用也是造成黑土退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Edwards et al (1987)证实:在人工降雨的条件下,经冻融交替的土壤比没有经过冻融交替的土壤流失量增加24%~90%[7]。B.Ssharratt等在研究北美黑土带解冻期水土流失时指出:冻土降低了土壤的渗透能力,从而增加了地表径流,在春季解冻时节黑土易受侵蚀,造成黑土地力下降[7]。

4.6人为因素

造成黑土退化的人为因素是很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1)过度开垦和掠夺式经营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使从们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长,为了满足需要,再加上过去“以粮为纲”思想的指导,人们毁林毁草开荒,对黑土资源过度开垦、广种薄收、顺坡耕种、掠夺式经营、重用轻养、种植单一,使黑土区土壤养分不断流失,土壤质量不断下降。

(2)工农业造成的土壤污染

东北黑土区是东北工农业发达的地区。人们为了追求高产,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有机肥的使用量却很少,引起土壤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恶化,造成土壤污染。大量的N、P等营养元素还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污水灌溉,不但加剧了土壤污染,还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有很大的影响。

(3)城镇化扩张及乡村建设不合理侵占黑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9]。城镇的扩张过程中的某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但侵占了许多黑土地,也加重了黑土区的土壤污染问题。乡村建设的扩张也侵占了大量的黑土地,进一步加重了这个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我国的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退化的防治,对于保护我国的黑土资源和黑土区生态安全,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志丹,川西北高寒草甸地放牧退化演替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2004.04.

[2] [93]史德明,梁音. 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的评估与保护[J ] . 水土保持学报,2002 ,16(1) 6~10.

[3] 刘良梧,龚子同,全球土壤退化评价[J],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4] 刘良梧,关于土壤退化图的编制[J],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3.06.

人工降雨对自然的危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环境保护 课堂教育 GEOGRAPHY 环保知识 课堂渗透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要想进一步达到有效地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寻求思想上的转变,并大胆创新,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充分引导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达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学校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大舞台。同学们在学校期间也是培养一个人是否形成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关键时期。因而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利用好教材,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让学生自学养成环境保护意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一堂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上好新学期第一次课,可以为接下来的教与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内容安排和实施步骤上,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会给接下来的整个学期甚至将来更长时间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第一堂课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的40分钟课。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新学期第一课”就以追求“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为前提、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为途径、实现“深刻准确把握课堂内容”为目标,构建出别开生面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

一、如何从第一节课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笔者认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应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所以把所要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学习的相关知识隐藏在“GEOGRAPHY”这一组字母中。GEOGRAPHY就好比一组密码一样,它的每一个字母都蕴藏着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G:Great(神奇的、伟大的),E:Earth(地球),O:Old(古老的),G:Grow(发展、壮大的),R:Real(真实、实在),A:Anywhere(无处不在),P:People(人类的),H:Hopeful(有用的、有帮助的),Y:Yourself(你们亲自学习)

1.认知、感知地球

地球是神奇的,古老的,伟大的。

1.1G:Great(神奇的、伟大的)。同学们的第一节课都有很高的兴趣,因而这时的教育效果是非常好的。第一课先让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知道的神奇的、伟大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教师作适当补充,主要是通过图片展示补充。景观不要都详细介绍,挑一个侧重就行。

1.2.E:Earth(地球)。学生能介绍的自己说,教师做补充。不要让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生存的环境是有限的。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已有45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1.3.O:Old(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概称,分别是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来源于梁启超提出的“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但与其原意并不相同。这种说法只在中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因为这个说法只能代表文明发源地的文明中心,并不规范。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

2.认知、感知人类

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且不断发展、壮大。

G:Grow(发展、壮大的)。通过图片、数据介绍人口增长之快,城市发展壮大之快。让学生感觉到人与环境之间矛盾日益明显。

3.认知感知人对自然的影响

3.1.R:Real(真实、实在)。让学生们自己说一说他们知道的环境污染的知识,学生们很积极,都说出了很多。就问我们身边有没有环境污染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学生们都积极发言、争论,该怎样做等。最后提示大家,要让我们身边的环境优美,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教室、学校,让它们清洁、卫生,进而爱护其他的环境。

3.2.A:Anywhere(无处不在)。人类的诞生、成长和生存也都需要大自然的存在。没有了大自然,人类也就无法生存下去,整个人类文明也将烟消云散。正因为这种唇亡齿寒的关系,人类有理由对环境施加正面影响。并且难能可贵的是人类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4.认知感知人类对自然环境保护作出的努力

4.1.P:People(人类的)。今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环保主义者。保护大自然的呼声耳听能熟,保护大自然的行动也是司空见惯。比如:1:黄河千年泛滥成灾,是人类不断改造、修护,才制止了环境的恶化;2:长江三峡,高峰出平湖,世纪壮举,化水灾为水利;3:三北防护林,抵挡风沙,绿化沙漠;4:澳大利亚蜣螂的引入,净化环境;5:人类改良土壤,创造了新品种;6:人工降雨,改善气候环境;7:建立自然保护区;8:建立种质库,保护稀有濒危物种;9:退耕还林还草;10:消灭有害物种,减少疾病传播

4.2.H:Hopeful(有用的、有帮助的)。让学生提建议如何能做环保小卫士,建议如下:1:节约用水;2:用肥皂洗手,最好用无磷洗衣粉;3:节约用电,随手关灯;4: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减少家长用车接送;5:珍惜纸张,回收废纸;6:买环保电池,回收废电池;7:不用一次性筷子;8:超市购物,少用塑料袋,并回收废塑料;9:拒食野生动物;10:植树护林;11: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

4.3.Y:Yourself(你们亲自学习)。一个全球的活动“地球一小时”(Earth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中国也将是这活动中的一员,全球携手关灯一个小时以应对全球变暖,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而有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场劳民伤财的环保秀。那么人类的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呢?我们生而为人,面对我们的是人类发展至今的高度文明和环境的满目疮痍,我们不禁思考:人类活动到底是保护了环境还是破坏了环境。课余时间,同学们把收集来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找时间让同学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当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能靠一节课,所以还需要后续坚持。

二、上好典型课,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内容比较多。新教材开始就是有关人与环境的知识,这是进行培养同学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一点,这此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

三、注重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

此类课涉及环境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结合有关森林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同时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