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家养老的弊端

居家养老的弊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家养老的弊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家养老的弊端

居家养老的弊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对策

一、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养老需求

随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全民社保的不断推进,退休人员对养老的模式也有了新的要求。作为人们空间和心理上的新的组织形式,社区养老自然而然地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新载体。

据此,笔者对厦门市某街道7个社区的老人及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的7个社区总人口29918人,社区老年人总数3859人,占社区总人口12.9%。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2927人,其中:50岁以下的占0.4%,51~60岁的占32.5%,61~70岁占44.6%;71~80岁占16.7%;81~90岁占7.7%;91岁以上占0.9%。60岁以上的退休1948人占7个社区60岁以上3859老人中的50.5%。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7个社区老年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2.9%,根据人口老龄化的标准,7个社区的人口已步入老龄化并且60岁以上的老人有一半是领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人中,约有九成老人选择在自己家里养老,与子女们生活在一起。而他们给出的理由多是“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目前尚能自理”、“家里人能够照顾”等。在此次调查中,赞成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达95%。另外据统计7个社区有68人重病、33人特困、15人孤寡、7人独居共123人占退休人员总数的4.2%,这部分人倾向社会养老。

随着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被纳入了社会化管理。据厦门市近十年的数据统计,退休人员的死亡率是1.59%,新增率6.8%,也就是说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正以每年5.21%的速度增加,可以看出,把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解决好就把中国城市一多半的养老问题解决了。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作为对居家养老的替代,社区居家养老以所在的社区为载体从物资供养、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慰籍、法律咨询等方面为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以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政府主要是在专(兼)职工作人员工资,办公装备的购置,无偿、低偿、有偿的补帖等方面进行了资金投入,而服务则是由签订服务协议的服务机构提供。具体如下:

1.以社区为依托构建社区养老平台

调查的7个社区都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从服务网络、服务队伍、服务制度、服务设施上部署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已向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投入了六十多万元;7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现有专(兼)职管理人员51人,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12支,共有成员133人,各类志愿者(义工)队伍12支,共有成员574人。

2.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

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与33家服务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提供医疗保健、家政保洁、代购代缴、配餐送餐、家具维修、应急救助、精神慰籍、上门理发、衣物缝补、文化教育、日间照料、法律咨询等多种切合老人实际需求的服务项目;为老人建立了档案,明确社区内享受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的标准和服务提供方式,以规范对助老服务的管理;通过“街道——社区——卫生院”进行共建,建立老人健康档案;与辖区内的诊所进行共建,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巡珍、义珍、上门送药等活动;各社区还设置了一部老年人应急求助电话,实行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都有人员对社区老人的救助进行帮助。

3.取得的社会效果

截至2011年底,厦门全市13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的无偿服务的对象547人,低偿服务对象567人,有偿服务201人,共对31257人提供各种免费的文体娱乐活动及心里援助法律咨询健康讲座等,享受志愿者服务的老人79770人。此次调查的7个社区主要是对71人进行了无偿、低偿、有偿服务,还提供了一些免费活动和志愿者服务。

三、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

调查也显示:社区养老服务还是初步的、粗放的,更多的还是停留给享受无偿、低偿对象发放补贴上。提供的其他服务非常有限,还无法完全通过社区来满足。通过走访和了解,笔者感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社区建设发展滞后

首先,由于我国社区建设起步晚,尽管社区养老服务站已经挂牌,但大多数是工作人员少、经费不足,而且专职管理人员少、兼职人员多、志愿者服务队伍看起来人多,但专业人员少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不仅影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在调查中,很多老人也都反映说,“社区居家养老好,但享受到的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太少”。

其次,由于很多社区在规划建设时,开发商出于对利润的过度追求,没有考虑社区管理场所也没有预留活动场所,使得目前在社区里很难找到合适办理社区养老基础设施的场所。再加上社区养老服务站经费紧缺,就目前很难深度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养老服务流于机构管理

据调查得知,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力主要集中在机构管理建设上,忽视了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往往流于机构管理。另外,以社区为平台组织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太大,社区成员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设参与程度低,无法通过加强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形成大家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居家养老的弊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养老方式选择策略;社会学;养老方式;南阳市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经济及社会保障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使得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数以亿计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而我国传统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养老机构的诸多弊端使得社区养老在养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有了现实基础。

一、现阶段城市居民主要养老模式

所谓养老方式就是老年人在面对现有养老资源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养老模式。它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并必然会随着社会生活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这样的概括又难以界定和厘清具体的养老方式。鉴于此,本文结合文献研究,根据城市居民是否接受子女供养和养老依托地,把养老方式分成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方式。

(一)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由先进国家传来的一种新概念。他和传统的家庭养老区别很大,居家养老的家作为一种载体存在,而家庭养老的家则是建立在家庭经济基础之上,其中的涵义完全不同。居家养老的享有独立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拥有独立住房,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大多脱离子女,可以依靠邻里和保姆服务人员等。

(二)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一种较为久远的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和日常生活多由子女照顾。城市居民和子女、家人在情感上的交流较为普遍,且由于家庭成员对老人的习惯和爱好都很了解,所以照顾的会比较周到,经济成本较低,在经济上比较理想。

(三)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分为很多种,他们主要是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和照料等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缓解子女的压力,使老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秩序的生活,并且在养老机构中同龄人较多,老人日常交流娱乐并不受到影响,对老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有益处。

二、养老方式的选择策略优势分析

居家养老在我国城市老人的家庭照顾的负担沉重和机构照顾老人的成本过高、观念未完全接受、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老人社区资源,丰富服务项目,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居民的养老问题,对减轻政府负担、鼓励社会福利社会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居家养老对家庭赡养进行有效的补充,是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仅是由有血缘关系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更具备人性化、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护理和精神养老护理条件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而且它可以有效利用社区闲置资源,节约养老成本。社区养老所需的成本是三种养老模式中最为理想的。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需要支付相当数额的费用,而家庭养老则需要牺牲老人子女的工作时间或是雇佣专门人员给老人提供日常的居家照料,也需要承担不小的成本,因此,居家养老在经济成本方面要比较高,对老人家庭经济资本有一定的要求。

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历史上形成并延续下来的一种养老模式,是指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资金、住所、所需和日常生活照料的一种养老模式。资料显示,虽然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场所可有多种选择,如家庭、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但由于家庭养老具有在提供情感交流和心理需求上的优点以及养老观念等因素的存在,家庭养老仍然是多数老年人的第一选择,是现行养老模式中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完全由赡养人或抚养人承担,具体讲就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里,由老伴、子女或亲属为其提供生活所有的照顾。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中,老年人可以经常看到子女和家人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家庭成员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在生活的照顾上更全面、周到。

机构养老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替代物,而且是一个覆盖范围较广的替代物,因为有很多的老人可以选择它。但是由于机构养老发展的不均衡性,其质量参差不齐,档次差别很大,在高端机构入住的多为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的老人,解决精神上的孤独是他们选择进老年公寓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低端机构的入住者多为家庭发生变故,生活不能自理、丧偶、经济压力等原因。可谓是一种选择较为广泛的养老方式。

三、结语

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养老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自己情况的养老模式,十分重要。家庭养老这种模式抗干扰能力强,经济要求低,在经济资本较弱的状况下,家庭养老的就非常必要。如果有较多的空暇时间并希望从事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功,经济身体状况较好时,居家养老是种较好的选择。身体状况不佳,且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机构养老很适合。而国家则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养老保险改革,提高老年群体的经济能力和健康水平。加大对公共福利设施,为适应社会的老龄化趋势,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应加快建设步伐,对养老机构增加投入,提高它们组织养老资源的能力。最后,政府应当鼓励个人和企业等创建、经营老年服务设施,以灵活政策,形成社会多层面养老的格局。

参考文献

居家养老的弊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社区养老;十分钟养老圈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03402

在我国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也已经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还存在总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如何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武汉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特点

1.1 武汉市基本人口情况(2009年数据)

武汉市2009年户籍人口有835.55万人,其中老龄人口有121.86万人,约占总数的14.58%国际上认定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即为老龄化。武汉老龄人口14.58%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10%,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整体背景,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不言而喻。

1.2 武汉市近10年户籍人口中老龄人口情况

武汉市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2000年,武汉市老龄人口为86.01万人,占武汉市户籍人口11.5%;2009年老龄人口121.86万人,占户籍人口14.6%。近10年来,老龄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呈上升状态。

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1%。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老龄化的问题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武汉市社区养老现状

武汉市各类养老机构只有220多家,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2.23个,也就是说只有2.23%的老人能够到市区养老机构享受养老服务。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帮助家庭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既符合我国老年人心理特征,又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养老难的问题。

武汉市就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出了按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的模式,利用5年时间建成3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以社区为基础,辐射街道的“十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发展思路。

3 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依然处在起步阶段,是缺乏系统支撑和成熟运营模式下开展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已建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存在职能缺失、效用低下、运营困难等问题。

3.1 政府角度:政府的职能不明确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由政府提出并主导建设的,然而随着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深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政府在养老服务领域出现了职责不明确的状况,承担过多事务性工作及费用,开支巨大。目前呈现的弊端是政府过度 “亲力亲为”,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人们对政府的依赖。有些家庭本来有能力进行自我照料但由于政府买单,很多人开始搭便车,这就无形增加了政府的负担,而本来应该去自行购买养老服务的人,不仅没有自己去消费,而且转移到政府开支。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本质: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共同承担责任的一种新机制。政府在进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不是总揽全局,也不可能做到单方运营。所以明确职责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为居家养老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活力。

3.2 市场角度:运行机制发育滞后

尽管在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但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持续扩张的需求远远超前于现有的经验和能够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由于市场的自由能动性和价格竞争导向,很多机制目前是迟滞的、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政策扶持不到位,民间资本参与动力不足。

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机制的形成,第一推动力仍然来自于政府。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政府在政策扶持和配套设施支持等方面,力度还明显不足。明显存在地区资源分配失衡,资源利用的效率、效益不高,存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居家照料的困难给予应有的重视,不仅影响了政府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削弱了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积极性。

(2)有效需求不足,缺乏规模效应。

养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需要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才能从容应对。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理念还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社保制度滞后于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需求能直接促进产品、服务的提供,形成规模直至形成一个健全的市场。不仅如此,现有的一些市场运作雏形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由于缺乏事先整体规划,布局零碎,能以整合,辐射范围超过一两个社区,能够服务的老龄人也相对分散居住,在经济上缺乏规模效益,难以正常运作。由此造成了两个现实的难题:一是养老服务及产品的价格高,老年人承受不起,市场范围有限,无法继续扩大。二是机构的运营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长期亏损经营,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不能长久。

4 对策与建议

4.1 明确政府职责

居家养老是以公共服务为前提的。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政府有责任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运营监督、评估改良等方面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制度的保障。通过建立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对各方投入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使用效果、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和服务质量等,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政府不需要亲力亲为但必须保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地持续、有序运营。

4.2 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调动民间组织的积极性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由政府、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服务人员、老年人等元素构成,缺一不可。其中,民间组织和企业受政府委托、作为具体组织、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市场主体,对整个养老体制的有效运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有效调动民间组织和企业的积极性,是建立良好的居家养老服务市场运行机制的前提条件。

(1)为民间资本留足空间。

第一,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应建立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准入制度及项目管理制度,以“购买服务”、“合同外包”、“委托”等形式,鼓励支持各类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第二要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拨付机制,通过多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业的民间组织和企业提供比较宽松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第三要建立奖励机制,通过对社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服务内容和运营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后,以奖代补,一定的奖惩制度能够更好地激励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

(2)要积极培育民间组织。

在政府和市场这两个主体同时失灵的情况下,此时非营利组织的民间组织往往被视为政府和市场失灵之后的辅衍生物,因为非营利组织(NPO)具有灵活、成本低、效率高、贴近市场的优势,在解决诸多社会问题上具有政府与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培育作为政府和市场有益补充的民间组织,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特殊作用。

(3)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居家养老的弊端范文第4篇

(一)现状。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增长趋势预测如下表:

(二)特点。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预计1950—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增加211%;2000—2050年增加240%。1950—2050年的100年间,世界上新增加的老年人口23%来自我国。二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三是老龄化地区差异大。在内地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12个省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5个省市超过10%,进入了老年型地区。四是老年“空巢”家庭日趋增多。

(三)影响。一是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导致我国劳动力不足。二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三是人口老龄化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国的养老主要是“养儿防老”,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主要模式。但这两种养老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老龄化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家庭养老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家庭结构微型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伴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而使家庭养老变得不现实;独生子女相互通婚形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家庭负担也变得越来越沉重。二是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加大,无暇照顾老年人三是家庭养老难以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

(二)机构养老存在许多缺陷。一是养老机构的收费偏高,致使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二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三是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落后,难以满足老人需求。

三、社区照顾模式是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

(一)社区照顾模式及其优势

社区照顾是由英国人最先提出的。广义的社区照顾包括社区内所有需要照顾的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等的照顾;而狭义的社区照顾专指社区对老人的照顾,这是社区照顾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我国社区照顾养老模式较典型的案例是上海闵行区红旗街道社区照顾养老模式。该社区推出了“9073”养老模式,即90%居家养老、7%托老所养老、3%养老院养老。街道层面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社,为60周岁以上,需生活照料的本区户籍老人服务,首先是对其中低保和低收入的老人、优抚对象服务,为社区孤老和对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老人提供帮助,经评估参加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员是从万人就业项目中招聘并经过一定培训的人员,月工资1200元。所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一是上门为老人家政服务;二是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如定时上门理发、洗浴等。目前有300多个上门家政服务,300多个个性化服务。

实践证明,社区照顾养老模式既是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养老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养老挑战的必然选择。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体现在:

一是可以较充分地满足老人在熟悉环境中享受服务。社区服务使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能够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获得,能满足老年人亲缘、地缘的心态,有利于老年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二是服务收费较低。社区养老服务由于能够有效挖掘和利用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具有花钱少、见效快的特点。三是托老所和上门服务生活照料服务形式弥补了家人照料的不足。四是缓解机构养老的压力,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五是社区照顾养老模式有利于开发社会闲置资源、为下岗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二)社区照顾模式的主要内容、主体架构和层次体系

社区照顾是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会各个方面资源,从而对老人予以养老照顾的一个完整体系。它借助于社区内部力量,但并不排斥政府正式部门、社区专业养老机构对社区照顾养老的支持。一个完善的立体化的社区照顾养老体系应包括三个层面:其一,社区照顾内容的丰富性,不仅要满足老人们基本的生活照料需要,而且还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支援、心理支持与基本的医疗服务;其二,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行动主体也不仅仅是社区内部的初级群体支持网络,而且也还包括正式的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以及以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为主体的社会第三部门的辅助;其三,完善的社区照顾是由“在社区照顾”与“由社区照顾”两大照顾方式层面共同构成的。

1.社区照顾的内容体系。社区照顾主要有四大内容:基本生活照料、物质设施支援、精神情感支持与基本医疗服务等。这些内容基本覆盖了老人生活、休闲、医疗等主要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生存状态、年龄阶段老人们的特殊需要。如在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中,按照老人的居住条件与生活自理程度可分为四种形式: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如下表。

2.社区照顾的主体架构。即以社区照顾为主,正式机构照顾与家庭照顾参与为辅的社区照顾格局。如下图。

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主体架构

社区非正式照顾者是社区照顾首要行动主体。社区居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是社区照顾网络的最终倚靠力量,也是“在地老化”的社区照顾理念的主要援助群体之一。介于政府与个人之间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等是社区照顾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正式的志愿组织是非政府组织中最主要的形式,与政府机构不同,它采用自治性的、志愿的、非盈利的方式为老人提供照顾。他们提供的养老照顾服务或无偿或有偿,但是不以盈利为目标,为老人提供专业性的养老护理照顾。

当然,正式的公共部门养老照顾机构是社区照顾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虽然社区照顾强调非政府行动主体对老人的养老照顾,但是正式的政府公共部门始终是社区照顾行动主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共部门不仅在于提供经费、购买非政府组织的养老照顾服务以及制定养老服务总体规划等方面上,而且也可以直接向社区照顾输入各种各样的服务和支持。

3.社区照顾的层次体系。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可以分为 “在社区照顾”与“由社区照顾” 两个层次。

居家养老的弊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智能化养老 养老服务

国内外智能化养老模式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一)智能化养老模式的起源

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科技水平也较为先进,较早的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外很多学者对智能化养老研究较早。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倡导“在适宜环境下养老(Aging in place)”的理念,而智能化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它们称其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后来这种理念逐步推广到其他国家,美国将智能化理念引入公寓设计进而顺推到老年公寓,并首提持续照护性质的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CCRCS)(潘卉,2012)老人能享受到智能科技的高质量持续照顾,服务功能齐全的复合式老年社区。国际上也有很多成功范例(见表1)。这些国家都是将科技智能化手段运用于社区或公寓的养老方式,真正从老年群体的特殊情况出发,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需要,构建安全、实用、环保的适老居住环境,追求高品质的人文主义的老年生活。

(二)国内智能化养老发展状况

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智能化养老方式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养老起步较晚。早期智能化养老体现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上,而我国的住宅建筑从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补欠账”的状态,长期供应短缺使开发商根本无需精细化的设计和建造就可以供不应求。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传统的居住观念,客观上对高智能、高品质的养老产生需求。2011年国家出台了《养老去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指导》,根据养老住区建设系统规划、功能规划和建设要求的不同,将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作为评定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等级划分的根据,由此智能化养老应运而生。

结合我国老龄办关于智能化服务的解释,将智能化养老综合定义为: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智能化养老是现代科技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的现代养老模式,代表先进养老方式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的某些城市,智能化、适老化的社区已经初现雏形。目前的初步智能化养老基地的建设与国外的“老年社区”颇为相似,吃住行全部自动化和无障碍。例如武汉的智慧养老(smart home care),武汉市侨亚置业集团(郑明桥,2012)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和引进该养老模式的机构,乔西社区智能养老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以E-脉手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终端和服务平台的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11年湖北武汉市有6863名老人率先享受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老人只需拨通专线服务,就可足不出户预约洗衣、做饭、维修、理发、送米等日常服务(见图1)。四川成都地区的“长者通”呼救机,甘肃宁夏的综合社区服务站设立便民服务卡(韩均,2011),北京丰台区的智能化社区等都是对智能化养老的一种探索。

我国发展智能化养老的客观必然性

(一)应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的需要

联合国通常标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老龄化,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为7%,老年赡养系数0.2。我国于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2022年将进入社会老龄化,届时老年赡养系数将超过0.2,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4.27∶1,2037年我国将进入深度社会老龄化,老年赡养系数将超过0.3,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2.79∶1。从人口老龄化到社会老龄化中国仅用21年,比西方发达国家快了约3倍(杨燕绥,2012)。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亟需创新,智能化养老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虽然处于初步阶段,但能缓解养老困境。

(二)适应传统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转变的需要

我国的家庭结构已明显呈现出空巢化、核心化趋势。截至2012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4亿,2025年将突破4亿,2050年将达到峰值4.83亿。届时,我国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与此同时,2010年我国家庭平均人数为3.1人,2030年将缩小到2.6人,2050年缩到2.51人。独生子女家庭占家庭总数的37%,“4-2-1”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主流(曹煜玲,2011)。养老主体与客体之间严重失调,纯粹依靠过去的家庭人力养老已相当不能满足形势需要,我们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智能化能够大大减少人力,优化资源配置。

(三)满足老年群体客观的生理、心理状况的需要

第一,从生理角度来看,老年人一旦上了年纪,会出现生理衰老,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逐渐减弱,直至生命终止。具体表现在:其一,感知能力退化,老年人感知能力的变化影响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信息的接收。体现为光暗适应能力、颜色知觉能力和敏锐度的下降。其二,神经系统功能退化,这主要由老年人脑细胞减少造成的一种迟钝反应。表现为思考能力降低,记忆力减弱,对新环境的适应认知能力较差。其三,肌肉及骨骼系统的变化,70岁的时候,肌肉只有30岁的一半,骨骼岁年龄的增长逐渐变脆,再生机能变低后灵活度明显下降,所以老人摔跤容易发生骨折,生活场所需要特别注意。其四,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由于新陈代谢变慢,温度、湿度和气候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老年人的促发性疾病,致其丧失自理能力(许畅达,2007)。2010年末,根据世界健康调查(WHS)和国家卫生服务调查(NHSS)2003-2010年的关于失能老人的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老年人的身体较为脆弱,对于客观居住环境要求很高。科学的标准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环境的声、光、热,以及无障碍,智能化设计,对于失能老人的全方位照护,对于半失能老人的身体恢复,对于自理老年人的身体保健都是有很好的帮助。

第二,从老人的心理角度看,传统观念认为老人只需要能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就行了,吃饱穿暖就谓之孝。然而孔子有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为现在的所谓孝子,都说能奉养父母就行了。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心存孝敬,那和饲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往往忽略老人的高层次需求。老年人因社会角色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迁及生理机能退化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有更强社交归属需求,但凡事很怕给子女添麻烦,想尽量依靠自己,而自身条件又受限,长期会产生自闭情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同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社会认可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自身的社会经验应该得到尊重。智能化养老可以弥补传统机构养老的缺陷,因为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很多身边的问题,而不是麻烦子女,智能化设施会成为生活好帮手。不给子女添麻烦,本身也是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减轻负担。智能养老服务实际上是在远程科技的体系上建立的一个支持家庭温情养老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其它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完善,不仅解决了我国家庭养老资源弱化的问题,也符合我国一向提倡的“孝”文化。

(四)弥补我国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需要

养老护理服务由于其特殊性,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又高于一般的服务行业,生存在这样一种夹缝中,利润空间有限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亏损,民营养老机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为 353.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有19.1张,离30‰的标准相差甚远。同时,我国存在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与急需的矛盾,目前我国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更不足10万人(石峥,2012)。如果建立社区智能化养老服务,智能化会降低人员需求,只需要少数人观测监控老年人的动态,在需要的时候调配人员,而不是挨家挨户走访,就可以较大地节省人力成本,整合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尤其对于家庭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也更为方便,大大缓解养老机构的床位紧张。

我国发展智能化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成本是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最主要的瓶颈

目前老年人保守的消费理念是养老服务的一大阻力,多数老年人还是不愿把自己毕生的积蓄花在养老方面,所以目前养老产业多是叫好不叫座。养老建设成本费用很高,除了公益性政策性养老机构外,政府要起到支撑拖底作用,给予政策上税收上的倾斜,在智能化养老建筑产业给予扶持,社区和机构统一配置智能化养老的设施(,2012)。

(二)老年服务风险管理政策法律不健全

老年服务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完善的可供参考的老年服务的法律法规。智能化养老虽然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的安全,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老人自身造成的意外,例如老人在养老院意外跌倒,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这个权责界定不清晰,会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对现在的养老社区和机构。所以,要注意老龄群体的特殊性,规范其发展,以免使产业陷入利益化陷阱,老人无法从中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养老产业的发展应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养老服务标准不完善

近年我国先后颁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历研,2012),初步形成了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一定程度上了推动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发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完善、协调统一的社会服务标准。养老标准涉及建筑、设备设施、医疗、饮食、服务、精神等多个层面,但这些层面的规范零散的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所以让养老服务的工作者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社会服务的具体方向和标准。其次,针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6项(李华楠,2012),就设置标准的类型而言,多数是以机构设置、设备设施、辅助仪器等建筑设施方面为标准,而真正意义的针对性、可测评的软服务标准还较为缺乏,造成目前各种模式自成一派,老年服务质量偏低。智能化养老在推进的时候可能会无所适从。

智能化养老在未来养老服务中的展望

(一)智能化养老将融入养老主流模式

我国未来长期模式,仍然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如今居家养老纳入智能化居住区规划突破了传统家庭养老只注重关注老年人自身问题的局限,这种依托社区构筑的智能化居家养老新形式是一种在传统聚居观念和老年社区之间寻求的一种平衡,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可以使老人感受家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专业照护,尤其是高龄老人、空巢和失能老人对此表示更强的认同感(窦玉沛,2012)。智能化养老系统也可以通过对老年人的家庭智能化的改造,更好让居家老人享受智能化的便捷养老服务,通过对整个社区的智能化建设,使智能化养老系统覆盖到每个家庭、每位老人,改善社区服务的弊端,提供高质量服务;还可运用于老年服务性质的机构,使机构能够提供更完善、先进的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