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经济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作为未来会计的发展方面,会计信息化与传统的会计模式相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决策职能。
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而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子系统充分融合,以及与互联网上的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或网上交易系统充分融合,实现购销存、人财物的统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的一体化管理,实现物资、资金、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市场信息)流通的协调统一,同时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进行财务和决策,及时提供满足经营管理需要的信息,达到对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决策职能。
2、依据会计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组的会计流程。
在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管理为目标的前提下,会计信息化不再是简单模仿手工会计处理事务,或是计算机的延伸,而是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传统手工会计的局限。具体表现为:会计数据的采集是通过网络从企业务个管理子系统直接取得,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供应商、经销商等)相联结,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使会计数据的输入呈分布化和多元化之特点;会计数据处理中人工干预大大减少,从凭证到报表均由计算机来完成,同时整个会计数据处理可即时完成,使其呈集中化、实时化之特点。
3、对于信息输出,信息使用者通过授权直接获取,信息提供既及时又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传统的会计模式使得信息的输出往往滞后于管理者及其投资人的需要。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受通讯技术的限制,远距离的信息获取仍受限制。但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WEB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及时获取使得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有效性。
4、会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
会计信息化的所有特征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不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化的财务软件,也不可能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现实基础,会计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业务——财务——管理”四方面信息高度共享的条件下构筑的。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使会计处理工作在信息存贮介质和存取方式、信息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的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和实务将产生巨大的。由于审计和会计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它们所面临的巨变环境是一致性的。毋庸置疑,会计信息化必将导致新的审计体系和审计技术产生,传统的审计技术模式和体系必将在新世纪、新的环境下进行必要的变革,以适应经济对现代审计的需求。
二
信息化审计,无论是采用的工具、审计的重点、参与的人员,还是审计的以及覆盖面上,较之传统的审计工作,都有其独一之处:
1、审计的所有领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这是指在审计的理论、实务工作、管理模式、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构筑起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审计理论。在实务工作方面,要使审计工作面向“计算机内在审计”和“使用计算机审计”转变;审计人员不再只依赖于纸张记录的会计数据而大部分或全部依赖于磁盘、光盘等介质记录的数据,或直接从网络下载的电子数据,诸如电子商务之类;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及其有关审计档案也全部电子化;审计工作将从定期的现场审计转向实时或定时的在线网络审计,即通过网络分散和实时连续抽取证据进行审计。在管理模式上,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管理责任与风险俱在的审计行业。知识结构上,审计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审计的基本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网络知识等;不仅要会操作审计软件,而且要能根据需要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使所有审计人员都应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
2、明细信息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是未来审计的重点。
在信息化条件下,所提供的最主要的会计信息将是各种明细信息,因此,审计的工作重点在于验证企业内部形成的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审核进入外部的明细信息的安全性。
企业内部形成的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如何,取决于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强弱程度,而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将是证实从数据库存取信息的可靠性。为此,他们应当侧重于验证机内原始凭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如果数据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则应对远程数据的通讯过程进行审计),会计凭证数据库的存取是否得当,以及这些数据被不留痕迹修改的风险有多大等。对于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必须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网络进行安全控制,以保证此信息的安全性。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必须对会计信息进行连续审计,这种审计不仅应延伸到进入企业内部网络的明细信息,而且应延伸到进入外部网络系统的明细信息。
3、机专家参与审计工作。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所面临的会计系统非常复杂,对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要求非常高,审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专家的专业能力进行审计工作。需要计算机专家参与的工作是深层次的、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审计工作,如数据仓库的评价、网络系统的安全评价、实时监控和实时审计软件的开发、信息系统软件的审计等。这些工作,单纯依靠审计人员是难以完成的。审计人员在开展实质性工作前,应与计算机专家交流并拟定专家工作的项目和收集、评价审计证据的索引,以便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专家的工作结果进行3审计判断。
4、审计工作将从原来事后的静态审计转向事中和事前动态、实时审计。
由于公众对信息质量要求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及时取得和应用,所以对于未来的财务非财务信息的审核和披露,将比传统的报表审计更重要。未来的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将更注重对这些信息的审核和披露。对企业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动态审计,可经常性提供管理审计建议书和其他监控必要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在上市股份公司实时报告的出现时,民间审计机构的事中审计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基本要求。
5、审计的覆盖面将扩大。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对象是以计算机为处理手段的信息处理系统。这是信息技术下的审计区别其他审计的标志,同时这也表明不仅会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审计的对象,其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像企业资源计划ERP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销售与分发管理子系统、物料管理子系统、生产计划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等)也是审计的对象,甚至包括从互联网下载的所有管理信息都是审计的对象,因为这些管理信息将会企业管理者的决策。
6、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了。
1早期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关于科技以及知识因素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的初期,劳动者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用较小。机器是作为劳动力的替代物出现的,因此当时的技术进步是偏向物质资本型的。对于知识、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等早就有所研究。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该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作独立于劳动、资本等常规要素之外的一个单独要素。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总产量的增长。如果总产量增长了,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使得就业人数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长期积极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这是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于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间题,结构增长理论则仅限于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分析,它更加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即通过对若干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种种效应。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库兹涅茨认为,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产业比例产生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某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已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使经济中出现了新的产业部门。由这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的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未必是消极的。
1965年D.J.罗伯逊在《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中阐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川他分析道,采用新技术,只要它意味着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通常只指节约劳动成本而言,而对于资本的节约却被忽视。假定单就劳动成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而且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的。从节约资本来说,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很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第一,技术进步需要采用机器,也就是要生产机器、操作机器、维修机器,这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技术进步中,所减少的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但熟练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人数则是增加的。第三,如果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总产量的增长大于社会人口的增长,那么实际收人会增加,而且工时亦会缩短,从而导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罗伯逊的上述分析价值体现在,考察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不能只就个别企业而言,而应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哈维?布鲁克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技术进步的效果时,不能只看到或者夸大其短期效应,从而忽视其长期的积极效应。在论述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加就业时,他写道:“如果投人物中劳动成本的节约会在产品的消费者价格中反映出来,此种节约就会导致购买力的解放,这反过来将对需求,由此对就业,以致对经济发生作用。
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在于提高了生产率的公司或产业会失去多少工作岗位,而在于由此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于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好还是更坏。”f21布鲁克斯的分析创新之处在于,他是从技术进步释放出的购买力,即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客观效应作出解释。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一些悲观的观点,例如将机器人摆在与工人对立的位置,认为机器人夺走了工人的工作,工人只得接受低的工资。对此,理查德?维德予以驳斥[[3],他指出: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从事单调劳动的工人,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多与对智力的要求”。机器人有时所做的工作还是对人们有危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下来的工人最后会把机器人作为一种解放自己而去做高报酬工作的手段予以欢迎的。可见,机器人的使用实际是对人力资源配置方向的调整。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体现技术进步的机器人的使用,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不是表现在其初次的就业效应,而是表现于二次就业效应,他对此做了举例说明:当一个企业增加一名工人时,每天增加2个产品。如果每个产品价格为30元,那么,该工人一天为企业增加60元收人。但是,如果企业增加一个机器人,每天可以增加5个产品,因此一个机器人每天为企业可增加150元收人。同时,由于企业使用了机器人,就需相应增加修理工。机器人与修理工的产值必然大于原来工人的产值,企业与工人的收人都会增加。这一例子说明了技术因素的二次就业效应,只是理查德?维德在此是就企业内部的岗位而言的。如果推而广之,从全社会众多产业来讲,技术进步、知识作用加大将会拉动一系列生产行业及服务行业,从而使社会的就业人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2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的特征
考察当代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就会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为核心,以均衡为目标,建立在完全信息的假定基础上。它采用生产函数这一基本分析工具,来描述和研究经济增长。该理论把劳动、资本、土地等视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把知识或技术进步视作外生于经济系统的变量。这说明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研究和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先天不足。以罗默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改变了新古典理论的传统,把增长理论建立在了知识内生的基础上。以该理论的观点看,知识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是一种特定商品。它既不同于公共物品,带有私有物品的性质,但是又与一般私有品有着区别,即它具有与人共享的性质。因此,知识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扩散,具有无界增长性,这使得知识具有良好的外部性。由于知识的这一属性,经济增长就出现了报酬递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的情况,而且经济系统也具有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性。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证明,一个长期的、均衡增长是存在的,其增长的发动机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从实际的情况看,根据有关资料[,,从1970-1994年间,在OECD所有国家的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不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与高技术相关的高工资就业增加了20%,中等工资就业下降了20%;按受教育程度分,中学毕业以下的人员失业率为10.5%,而有着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员失业率则仅为3.8%。这种情况说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劳动力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问题。象美、日等经济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困绕,其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例如在现代计算机、电子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与机器大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劳动力出现大量过剩。这些简单劳动力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容易实现互换,而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本身发展迅速,劳动者技能变化较快,劳动力就业岗位就难于象传统工业经济中那样进行替换。这是由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是人类跨人新经济时代初期不可避免的结构失业难题。
2.1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
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产品生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家庭或庄园,生产成果是在家庭以及庄园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者实际上获得的是“制度工资”而非“劳动或就业报酬”,因此农业经济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就业问题。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后,大量采用机器进行生产,通过“资本雇佣劳动”的典型形式,大批劳动者进人工厂从事规模化生产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依附。由此出现了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决定劳动力就业以及相应的收人分配问题。
进人工业化后期,尤其是新经济时代以后,人力资本要素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其就业模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对创新劳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者与资本两要素的相对价格已因供求状况的改变而发生了实质的改变,创新性劳动在与资本的结合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主动的地位,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劳动雇佣资本的局面。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增加的速度与规模,一般须依赖于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与扩张情况。这也就是为何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率仍主要依赖于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原因。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尤其是创新型劳动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工业化就业模式的束缚,反而物质资本在与这一要素的结合中居于从属地位,这些特征在知识创新集中行业已非常显著。
2.2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凸显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主要从事体力或以体力为主的集体活动,此时劳动力在对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居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在新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劳动力个体对就业的依赖程度、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投资。可见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增长,而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消费与投资是经济系统运行以及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方面,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是独立于生产过程的个人私事,而是与投资有了相同含义。广义上讲,劳动者的消费与投资是等价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在W.舒尔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关注人力资本,一位是亚当?斯密,他在当时大胆地把全体国民后天获取的有用能力视作资本的一部分;另一位是H.冯?屠,他进一步主张将资本概念应用于人;欧文?费雪则“明确而令人信服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本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W.舒尔茨充分地研究了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界定了人力投资的范围和内容,他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类资本(指物质资本一一引者注)与收人相对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了。……然而,人力资本则无疑是在按照一个比再生产性(非人)资本高得多的速度不断地增长着。”tz}。经济学家的上述研究思路说明,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是一个历史趋势。
由于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教育的地位将在新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而是指现代整个教育制度,其中包括正规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等。从前面关于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在新经济条件下实现以人力资本为源泉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完善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它保证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剩余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扩张,呈现出递增趋势。由此可见,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通过经济总量增长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率。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教育本身亦将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这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教育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并且教育通过就业进一步影响不同劳动力群体的收人水平。
2.3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特点
众所周知,在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劳动力流动都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大量的劳动力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命题”。然而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一方面仍保持这一基本流动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一些代表新经济特点的行业象信息技术、计算机、高新技术等领域,其劳动力需求尽管也需要从第二产业转移一部分,然而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填充,而不是象过去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那样,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由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来实现〔3;。在新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将充分享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如果劳动者更换就业岗位,不一定严格依赖于就业场所的改变,他甚至完全可以在家里受雇于千里之外的一个厂商,因此劳动力在就业空间上将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3结论
关键词 新媒体;影视传播;传播途径;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21-01
新媒体概念的提出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发展到今天,其受众群体依然庞大。传统媒体较之于新媒体既有其优势,又有不足之处。新媒体指的是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也包括博客、博客等。综合来看,新媒体的概念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变化,重要是与网络相关的延伸,都可将其归结到新媒体中。在数字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影视作品的制作发行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一些新的影视形式在不断涌现。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宽频技术、无线宽带技术的出现,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电影、手机电影等一些新媒体电影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强占传统影视传播产业市场,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革新影视传播思路,是现阶段影视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分析
与传统媒体固定的传播载体相比,新媒体拥有更多的传播载体可供选择。传统媒体在影视传播方面,其传播载体基本都是固定的,如电视机、电影院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的传播载体多样化,在影视传播方面,其传播途径由固定转为移动,去传播方式由强制传输转为互动传输,其传播内容反馈方面,由事后反馈转为实时反馈。总体而言,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基于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所有的新媒体都是与网络相关的延伸,信息化网络成为新媒体传播最主要的载体。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都必须通过连接网络达到传播效果。传统媒体的影视传播途径相对固定,只能透过院线或者购买光盘等方式实现传播。新媒体传播的途径的多样化,使影视传播不再局限于外部环境,可以从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体实现影视传播。另外,新媒体的互动性使个性化影视作品蓬勃发展,有代表性的如微电影等,个性化意识的逐渐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改变,普通受众对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需求,更开始注重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从专业化向大众化发展。
2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
现阶段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主要有传播途径多元化、传播途径融合化、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速度实时化、与受众的高互动化。新媒体依托网络技术,在数字领域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比如数字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使信息接收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变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就影视传播而言,其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途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移动终端方面,受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享受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影视作品,也使影视作品传播的广度扩大。
2.1 传播途径多元化
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多样,可供受众选择的方式多。传播途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的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线性单向传播,其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信息,受众被动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这在影视传播中的表现是,受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可以实时与其他人评论作品的优劣,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动态的传播方式,对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改进都是极为有利的。
2.2 传播途径融合化
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的出现,实现了传播途径的融合。信息网络作为媒体传播的桥梁,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分工和界限,催生了媒体之间的融合。其具体表现在可以再网上收看或收听电视广播节目,可以在手机上观看影视作品等,新媒体传播途径的融合是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巨大优势。
2.3 传播行为个性化
新媒体使信息不在是固定者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者,个人意愿或观点的表达成为可能。其在影视传播中的具体表现为微电影的传播等。个性化在充分表现的同时,难免会带来诸多问题。不良信息、不健康信息或视屏的,对保护个人隐私、净化传播内容带来了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为新媒体传播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对受众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提出了更好要求。
2.4 传播速度实时化
网络直播的普遍出现,使信息传播速度达到最快。新媒体的这种优势是传统媒体不能相比的。传统媒体在节目播出之前,要经过前期制作与后期剪辑环节,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成本,而且节目的播出有延迟性。新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现场直播所需要的技术成本与资金成本直线下降。但是,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实时化也有很大的弊端。媒体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在网络直播中,一旦出现失误将不能及时弥补,这也是网络直播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
2.5 与受众的高互动化
与受众的实时互动是新媒体独有的特点。依靠网络技术,新媒体在传播中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传输。使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接收受众反馈,在得到实时建议的同时,更拓宽了信息来源。受众可以很方便地对新闻进行个性化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微博、论坛等渠道新闻,成为新的信息来源。与受众的高互动化在影视传播中的具体表现为弹幕。目前几乎所有的视屏网站与手机视频工具,在观看影视节目的时候,提供弹幕功能,方便受众直接交流,或给影视作品提出意见。
3 手机电影发展
手机短片在手机成为一种媒体之后才在真正意义上出现。网络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成就了手机短片。手机电影是手机短片的一个重要部分。手机电影是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电影形态,手机电影也是电影在诞生一百多年后发生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手机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占领电影受众市场,并成为电影产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手机电影的表现方式、接受方式、创作方式等各个方面,均颠覆了传统意义的电影制作模式。中国的手机用户量超过七亿人,手机电影的发展前景广阔,免费模式是手机电影的最大亮点。虽然,手机电影还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屏幕尺寸,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必将得到解决。显示技术、手机摄像、数据通讯能力的综合发展,使手机在影像创作和播放领域的功能全面整合,手机使用者既创作个人纪录片、剧情短片、个人视角的新闻,也成为这些影像作品的消费者,手机技术延展了摄像机和显示器在生活中的便携性,将以上两种设备的功能加以整合,令消费者卷入影像消费的互动中。
一、网络经济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与中小企业转变成长范式的必要性
在网络经济范式里,中小企业不但能借助网络平台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还能借助网络渠道开展营销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小企业来说,还能以因特网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保证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所有环节都能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实现全方位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特征以及客户的诉求,通过对市场分布的考察和技术的引进,分阶段、分步骤的推进对网络经济的应用。
(一)网络经济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
1、对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对中小企业来说,网络经济不但对其生产经营和组织架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优化组织结构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拉近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使中小企业的运行效率不断提升,经济利益的获取更为直接和快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的经济范式能够强化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联以及信息的融合与共享。这是因为,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这对该类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说具有一定的革新作用。在网络经济中,信息流的流通更为高速,中小企业会借其不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类生产要素,通过获知企业间的行情以及市场诉求,能够在先进技术与尖端设备的支撑下,开展与其他企业的市场竞争。与此同时,竞争越激烈越能使企业对创新更加关注。如此一来,中小企业便在生产、设计、包装、售后服务等环节都引入了网络经济元素,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2、对经营方式的影响。网络经济中的中小企业除了要适应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范式外,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主动优势,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传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多以实体为主,而在网络经济中,其经营方式得到了充分转换,网络化和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身处其中的企业不但能够继续进化传统经营,还能打破市场界限和经营局限,借助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把经营方式延伸到网络世界之中。比如,在网络经济中,中小企业能够结合其他企业共同构建适应经济时代的经营方式,将保险、金融等机构吸引进来,使基于网络的产品交易渠道更为通畅。这样一来,企业的市场信用度不但得到提升,也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3、对组织机构的影响。传统企业的经营范式中,按照企业的发起和成长阶段,需要为其创设不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在初创时期,中小企业的管理力度相对较低,如果机构内部规模较大将会不便于管理,也会导致决策的执行缓慢,决策的实施效率也将处于较低水平。可是,在网络世界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却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经济发展不但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由于在信息资源中能够持续开拓创新,这些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诉求与时展的形势。同时,在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得到了充分简化,组织职责也更加明晰,企业的决策时间、决策绩效也得到了充分优化,一些关键决策和信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执行,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转变成长范式的必要性
1、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正在成为网络经济的消费主力,尤其在即时通讯工具和移动互联网的双重影响下,这一群体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化网络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产品消费方式。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抓住了这一市场机会,通过个性化定制和大众化审美,不断细分市场,将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网络销售到世界各地。此外,在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设计的诉求不断变化和演变,致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不断缩短,中小企业只有经常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才能不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特殊化,那些只能满足大众化的产品已经无法在市场立足,单纯借助大规模生产模式获得竞争优势的做法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大规模生产正在被大规模定制所取代。
2、在网络经济的冲击下,工业经济正在改变其生产运营模式,以便适应新经济范式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求大求全”的企业发展战略逐渐被“求新求快”的战略思维所取代,“快鱼吃慢鱼”已经取代了“大鱼吃小鱼”的企业经营主张。在网络经济的影响下,电子商务得到了普及,中小企业更是适应了这一时代需要,通过不断缩短生产厂家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供应链距离,不断消减交易费用和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获利空间,一些中小企业能够和大企业一样,在更为公平的平台上进行市场竞争。一些中小企业也借助自身优势和网络优势,在规模效益、范围经济中解脱出来,借助构建由不同规模企业分工协作的供应链参与市场竞争,并将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战略联盟,获取更多的规模效益。此外,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经济会在某种程度上弱化对中小企业规模的影响,中小企业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的新特点
在网络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获取更为长久的竞争优势。同时,为了及时了解市场诉求,一些中小企业不断吸收消费者参与设计,使之成为产品链条中的重要参与者,并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协同设计和共同制造与销售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诉求,降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周期,这对提高中小企业的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都大有裨益。从这个角度讲,网络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成长也就具备了如下特征,即以大规模定制为主,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实体经营”,更加注重企业成长速度,从产品经济转向服务经济转变,如此等等。
(一)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实体经营”。在网络经济中,越来越多的虚拟组织不断涌现,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崭新的企业组织与经营方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所认可,在网络经济的支撑下获得了全新的拓展空间。在网络经济中,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从实体经营转向了实体经营与虚拟经营相结合的形式。其原因在于,国际互联网为中小企业的虚拟经营创造了积极、丰富的物质条件,使中小企业能够借助有限资源,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经济的各项关键功能,在联合、委托、外包形式的作用下,使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结合在一起,在体现市场情况与竞争方式新特点的同时,反映出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
(二)从产品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在网络经济范式中,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明显,并借此代替了竞争,使竞合成为中小企业经营的新思路和新主张。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对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商品进行了重新定义,生产的可重复使用性与产品的不完全排他性,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在差异化竞争的同时更加关注对消费者诉求的满足,产品经济也逐渐向服务经济转变,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移。此外,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小企业通过积极调整自身组织结构,使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而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又使其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甚至有成为主导地位的趋势。此外,我们还应意识到,在微观层面上,网络经济迫使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偏离了原有轨道,成本上的竞争不再成为主流,产品和服务质量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三)以大规模定制为主。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对大规模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数字化网络的作用下,一对多的生产关系被打破,生产者的统治地位逐渐消失,使用者或者消费者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即时双向的交流渠道被重新认识,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能够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信息进行充分了解,甚至能够为此提出反馈意见,并在发出订单之前,按照自身诉求对产品设计提出重要意见。如此一样,中小企业由于产品的个性化能够更好的迎合消费者需要,也会在互联网络的作用下使现实中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也就是说,大规模定制将生产者、商品与服务以及消费者集合在一起,生产链的末端直接关联到消费者,这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使企业生产更加贴近顾客需求,还与中小企业的运作经营模式相适应。
三、网络经济中中小企业成长战略选择
(一)借助技术更新进行产品创新。无论是在实体经济中,还是在网络经济中,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一般较小,与大企业之间进行竞争不存在显着优势。加之其销售渠道狭窄,要想获得生存机会必须借助技术更新完成产品和服务创新,将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推向市场,以持续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此外,对中小企业来说,还需不断拓宽其销售市场,而这一市场的赢得同样需要借助技术创新完成。尤其在买方市场上,要不断寻找现有产品的真空地带,采用大众化和个性化的营销策略,不断渗入到已经饱和和接近饱和的市场,同时通过开拓新市场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中小企业还应对原材料市场加以特别关注,围绕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挖掘产品的原材料市场,使之更具竞争力。
(二)借助引导需求开发潜在市场。大量的经验表明,中小企业要想在网络经济中获得生存可能,就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现与预测潜在需求,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潜在市场做出更多准备和努力,借助营销策略不断制造需求和制造新的市场。这样一来,中小企业便能够构建起更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固行业壁垒,向潜在的进入者设置进入障碍,以此形成垄断能力,进一步维持中小企业的垄断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借助虚拟经营模式获取更多资源。经验表明,虚拟经营的关键在于把有限的资源放在具有附加值高的功能方面,同时把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进行虚拟化,以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的获得和利用。在网络经济中,中小企业应该借助虚拟经营模式获得更多资源,以助力自身的成长。比如,通过弹性化经营管理,以适应变化越来越快的市场,这些中小企业也要培养敏锐的市场预见和反应能力,通过改革传统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使资源的配置方式呈现垂直化和立体化,对一些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大量建立与收购生产线,以此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与风险成本。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进行企业内外部的大规模的流动与资产重组,最大限度地降低机器设备的闲置该类,促进中小企业群体的快速发展。
(四)不断细分市场和发展专业市场。在网络经济中,社会发展与顾客的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小企业只有适应这一必然趋势,才能逐渐拥有市场主动权,才能在不断细分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竞争优势。为此,网络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应不断细分市场和发展专业市场,逐渐细分成不同的部分,减少大公司控制市场的可能性,增加中小企业参与竞争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将自己有限的资源和能力集中在特定的细分市场层面上,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过发挥自己经营特色和多种产品经营不断分散市场风险,发挥自身优势。
四、结束语
特点一:仍处于成长初期
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起步,并于2007年以240%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一个新的增长高峰。但相对于国内市场潜力及国际上相对成熟的市场规模,目前的行业规模还非常小,仅为12.5亿,甚至不到全球金融信息服务行业规模的1%。可见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成长空间还很大。
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竞争者不多,尤其经交易所授权可以提供level2、Topview服务的企业仅共有22家。鉴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较高的收益水平,今后将有更多企业加入其中,也包括国际知名的企业。
特点二:机构客户与个人用户的“长尾定律”
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券商为代表的机构客户和个人用户。而来自个人信息服务的收入占到整个行业的70%。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证券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85%以上的交易量来自个人投资者;中国有1亿股民,2.5亿互联网用户,6亿的手机用户,构成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庞大的个人消费潜在市场。目前国内关注金融信息的网民超过1.1亿,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假设每人每月消费5元用于订购金融信息服务,将形成超过66亿元人民币的市场潜力:而包括券商、银行、基金、保险、QFII、信托、VC在内,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金融机构客户约1200家,即使每家每年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方面投入100万元,也仅有12亿的市场潜力。可见个人市场的容量要远大于机构客户市场。这便注定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是符合“长尾定律”的。
问题一;成长性与稳定性存在矛盾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特点,使得企业的成长性与收入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单纯的个人业务会具有较大的波动风险,单一的机构业务则易受到发展空间的限制。因此,如何使自身的主营业务具备核心竞争力、产品线更为全面、业务结构更为合理、协调好成长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是业内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和未来发展前景。
问题二:产品策略不够灵活
产品设计方面,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功能类似,个性化,人性化的创新设计较为匮乏。如多数的财经网站仍旧沿用web1.0页面风格,大量堆砌信息,缺少个性化的定制功能以及用户间的有效交流,导致用户粘性较低;数据信息服务以及行情交易系统也普遍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管理层面,Topview产品的界面、功能需要上交所批准,成为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原因之一。
此外,市场存在部分企业抄袭或破解正规企业的正版软件及收费产品和服务。给正规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使得正规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研发成本,并降低了其创新意愿。
产品定价方面,由于市场主流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加之核心的数据信息服务须经交易所授权,产品定价由上交所监管,因此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价格趋于同化,用户在选择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大部分高价值的产品功能及内容不可拆分选择,并多采用按年或按月收费,导致产品价格较高,提高了新用户的购买门槛。
针对中国互联网财经信息服务行业的特点和问题,赛迪顾问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结合自身优势,优化业务结构。巩固机构业务,尤其在当前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保障收入的稳定性;重点拓展个人业务,尤其是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以及其他未被发掘的创新业务,令企业在今后能够高速成长。而企业的发展思路也应跳出行业和地域限制,力争在服务对象、产品内容等方面逐渐向其他行业和国际市场扩张。
以互联网为核心,开辟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如指南针与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台作,利用其流量优势以及现有的呼叫中心销售Topview产品,不仅拓展了指南针的业务,同时也增加了网站的盈。利,形成双赢局面。而社区、即时通讯等,也都是较好的产品营销渠道。企业自身的网站本该是用户了解、购买产品的重要渠道,但目前多数企业的自建网站水平普遍不高,模式较为落后,不具备全面的电子商务功能。此外,券商为代表的机构客户手中掌握着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主要目标用户群体,因而企业应加深与机构客户的合作,充分挖掘机构客户渠道的潜力。
产品定价、推广策略需更加灵活。金融信息服务的个人用户则普遍对小额消费需求更高,但当前市场上的产品定价不够灵活,不符合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使用习惯和消费心理,提高了用户使用门槛。建议企业改进定价策略,丰富支付手段。例如为个人用户提供固定帐户,用户可利用电话、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渠道进行任意额度的充值,并按产品使用次数缴纳费用。
由于市场上的产品差异化较小,而定价却较高,因此针对新用户的宣传营销尤其重要。依照国内的用户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免费、低价、优惠等手段通常是产品普及和推广的主要手段,此外体验式营销则可以有效的帮助用户深入了解产品,消除顾虑。
IBM提升在华保险服务业务
许 宁
全球IT业巨头IBM公司日前针对其在华保险服务市场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引发的诸多负面因素正使保险服务市场形势愈加严峻。对此,该公司了包括以客户为中心在内的三大方向,希望以此提升其在华保险服务业务部门应对当前挑战的能力,并促其实现进一步发展。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天羲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正在加深和蔓延,虽然危机未对保险行业产生直接冲击,但很多负面的因素已预示更加严峻的局势。因此,作为IBM保险服务客户的中国保险企业需要在此期间积极发现新业务模式,运用创新流程和方法把业务模式发展开,同时加强风险管控,并打造IT基础以支撑创新业务模式发展。
IBM中国区金融事业部保险行业总经理罗国兴表示,IBM在华保险服务业务部门将着力引导客户在以客户为中心、风险管理和法规遵从、卓越运营等三个方向进行发展。他强调,当前形势下,开展“智慧的保险”己成为任何保险企业必须要做的事。
IBM认为,虽然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对中国的保险行业产生直接冲击,但很多负面的因素已经显示了未来更加严峻的局势,保险企业业务发展侧重点应该从增加收入转移到成本控制,同时研究潜在的并购机会,在新的业务领域内重新考虑业务
流程外包等。
安邦保险喜获“2008中国最佳联络中心新锐奖”
许 宁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于2004年9月30日获准开业。安邦保险实力雄厚,股东包括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Corp)等“世界500强”企业。
在不久前揭晓的“2008中国最佳联络中心及CRM评奖”结果中,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呼叫中心在来自金融、保险、电信、航空、消费品等15个行业的近300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中国最佳联络中心新锐奖”,这标志着安邦财产保险在“呼叫中心和客户关系管理”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本次评选由中国惟一的全国性呼叫中心行业协会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产业联盟(CNCBA)、呼叫中心与BPO行业资讯网(51Callcenter)、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共同主办,代表着中国接轨全球最佳联络中心评选标准,是工信部唯一支持的国内最高规格行业评选活动。安邦财产保险凭借着合理的运营管理机制、良好的客户服务理念,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首肯,获此殊荣。
向客户提供便捷和卓越的客户服务是安邦客户关系管理的宗旨。安邦呼叫中心在2007年1月正式投入营运,中心职场位于杭州市。现有台席量1,500个,每月话务处理量超过60万笔。
在平台建设方面,安邦在国内保险业内率先采用BPO合作模式,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合作,借助其在软硬件的领先技术手段和资源优势,并与企业内部业务系统能够进行高效的集成,形成以电话中心为调度中心、整合不同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实现全国统一报案受理、理赔查询、投诉处理等服务,成为客户关怀的闭循环业务处理平台,95569电话服务交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作为市场调研、车险、安邦俱乐部、车贷险、理财险的电话销售的平台,使它不仅是安邦与客户互动的重要门户,更成为企业创收的重要渠道。
博朗软件测试白皮书
许 宁
博朗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16日白皮书,着重讨论如何最优化软件测试能力从而赶超并逐步替代自动化软件测试产品的使用。博朗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的专为欧美公司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的IT公司。
在如今客户期望值日益增高,日益缩短的时间周期以及全球激烈的竞争态势下,软件测试已然成为了科技、商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而,许多软件外包公司发现软件测试的交付速度及支付模型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业续,因此这些公司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从而确保公司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受影响。
因此如今在软件测试环节中,许多企业面临着一些难题,诸如:测试环境和自动化的产品已经跟不上基于网络的产品部署的快速发展。此外,为了保留满意的测试范围,同时还要确保在全球环境下降低风险。使得软件测试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博朗“软件测试不只技术层面:如何最优化软件测试能力”的白皮书着力关注目前企业正面临的测试问题,即自动化测试产品使用的局限性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软件测试力。
科技部2009年将深化科技保险试点
许 宁
2009年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促进政策的制订和落实以及深化科技保险试点等七个方面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据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介绍,2009年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这些政策措施具体包括:
一、研究制定设立科技支行的政策;研究提出在银行设立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和在审贷委员会设立有表决权的科技专家的机制:继续对设立科技银行共同开展研究和推进工作;对银行开展股权投资进行研究,落实软贷款和特别融资账户政策,争取以创业投资和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为试点开展股权投资。
二、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将积极创新。
三、开展科技担保体系建设,与科技支行相配套,集成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和国家高新区的科技担保机构的资源优势,形成科技担保网络:研究建立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担保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贷款进行的担保给予补助。
四、深化科技保险试点,近期将重点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管理研究和科技保险新险种研发,重点拓展高新技术企业对外合作保险和国内推广高新技术产品应用保险等险种,
五、继续开展科技债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