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市场营销;地方政府;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竞争主体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国家、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力比较难以掌控。当地政府作为城市的主体,如何使其在城市发展与管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主导地位,地方政府管理能力的高低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城市管理中,传统建设导向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化社会与城市的发展要求,政府应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营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二、地方政府城市管理概述
地方政府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是指地方政府为实现行政目标对城市硬件、软件和城市居民所开展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政府城市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地方政府认识城市、服务人民的程序。地方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其行政的各方面都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同时政府作为城市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一个兼备营销身份的城市经营者。为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需要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实质就是对城市发展机遇、城市生存空间的竞争与较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地方政府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高级管理者,将城市发展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对国际市场和城市经济特点深入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为恰当的包装城市、营销城市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大程度满足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实现最佳的城市管理效果。
三、以营销理念为思想的政府城市管理新思路
(一)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传统建设导向性管理
在政府行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政府机构重建或者政府职能转变等变化,前者主要是体制外在形式的变革,而后者是体制内在的变革。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来讲,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适应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必然之势。
1.转变政府职能方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直接干预和微观控制,毫无保留的释放企业和市场的权利,使社会和市场竞争力主体成为自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因此当地政府应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规范,为市场发展和城市竞争提供公平公正的平台,将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可以使城市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遇,并将这种资源和机遇作为城市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重心
“再造”是对组织流程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是进一步完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组织绩效重要指标的设计过程与结果。在城市管理意愿和热情日渐高涨的背景下,政府城市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实现政府职能重心转变,满足社会公民的更多需求。因此转变政府职能重心,确立新的、合适的、符合市场化需求的职能重心,在政治职能新体系中将经济和社会职能取代政治职能,为地方政府城市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方法与机遇,那么提高城市竞争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提高政府城市管理和营销能力――实现现代化营销导向性管理
当地政府作为城市的主体,承担着实现城市影响的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各区域、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地方政府对城市管理能力和质量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突出了政府在城市营销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政府管理和营销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以人为本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中,个人价值和需求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和尊重,地方政府逐渐开始接受将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和营销工作中,关注城市发展,重拾理性信念,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管理与营销以人为本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因此当地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时,需要遵循营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据利益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最终管理目标,深入经济市场,从而更好的服务市场和人们人民群众,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好的适应城市管理和营销管理的需求。
2.城市定位和战略规划
政府应该将城市特色作为科学合理定位和规划的目标,讲究策略定位,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市场竞争环境、城市消费者需求等,不断探索具有城市精神、彰显城市独特价值的卖点,从而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责任主体,担负着提高城市管理和营销能力的重任,因此政府及其相关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城市理念精神和发展战略的统筹下,做好城市未来发展布局与规划,为城市稳定发展提供精准的目标,这是城市管理和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加剧了国家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当地政府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承担着实现城市布局、规划以及发展的重任,因此政府应加快自身职能的转变,实现营销导向性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为城市的发展与进注入更强劲的活力,从而实现政府行政目标的同时,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凡.我国地方政府营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
[2]胡慧珍.武汉市城市营销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关键字:经济学分析;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解决措施
由于经济适用房政策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原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容易导致寻租腐败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经济适用房的功能,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作用,还需要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制定国家低收入的标准,把经济适用房切实分配到低收入群体中去,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寻租腐败现象的出现。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居民住房的供需矛盾,满足了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要,从而提高了我国整体的居住水平。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
由于经济适用房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政府在监管和规划经济适用房时遇到的问题。下面我们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详细分析一下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
(一)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适用房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为解决城镇低收入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一项工程,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与建设关系到城镇人民的生活状况,因此对经济适用房进行很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经济房的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房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建筑企业的有力合作,然而在当前的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中两者却抱有不同的目的,政府是为完成国家相关政策,建筑行业则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经济建设房的建设靠政府的拨款来补贴建筑费用,建筑企业又要从其中盈利,因此在经济建设房的开发过程中两者都没有从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入手,使得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步履维艰。难以达到国家预期的效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也会出现比较混乱的因素。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在监管和规划经济适用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规划和监管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如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拨放和免收一些税费等,把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权出租给开发商。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所谓的寻租理论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维护既得利益或者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的经济利益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一般都采用一些行政和法律手段对既得经济利益进行再次分配。政府作为这一行为中的主要负责机构,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经济合理的计划,对投标的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进行有力的监管。然而在当前的很多地方政府却没有起到这一作用,他们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从而导致建筑用地较为混乱;另一方面,对相关工程缺乏有力的监管,很多建筑企业在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偷工减料的现象,影响了经济适用房的质量。
二、针对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任何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政策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出解决办法。针对上述经济适用房政策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改革经济适用房投标体制。在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一些激励约束措施,从而帮助解决经济适用房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在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中应该健全相关的投标机制,采取先进的投标机制,改变原有政府控制的运作方法,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从而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好的促进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政府拥有对经济适用房承包给建筑企业的权利,因此政府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把好质量关,抱着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思想做好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政府应该在保证建筑企业合理盈利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适用房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第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为了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还显得不是十分的完善,有时会表现得捉襟见肘。为更好的解决当前住房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健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让我过的经济体制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健全相关的经济房建设的监督机制,防止在经济房开发和建设过程中的不合法现象的出现,对不合法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制裁,从而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正常进行。同时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稳步前进,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监管力度,在保证不违背我国宏观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让我国的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三、总结: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的决策,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解决相关低收入人民的住房问题,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解决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的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为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新宁;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6年25期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风险;综合数据管理系统
城市房价的变化,不仅引发了社会矛盾,也给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想要规避这些风险,必须了解房地产开发在城市发展中引起的风险,同时利用综合数据管理系统较好的把握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发展变化。
1房地产开发引起的风险
1.1政策风险
就现阶段而言,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已经向着常态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房价可能出现不断攀高的情况,从而导致政府出台政策法律进行城市房价的调整。而政策法规的调整,很容易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承担经济损失。目前,房地产开发可能承担的政策风险包含产业政策风险、住房政策风险和经济体制改革风险等多种风险。出于城市发展的考虑,政府可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也可以实现产业政策、住房政策、环境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多种政策的调整,从而导致房地产开发出现亏损。
1.2经济风险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税收的10%~40%来自于房地产税收。由于房地产开发将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从而带动建材业、钢铁业和化工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继而使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推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将根据城市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和性质的确定,然后综合完成城市土地利用的安排和部署。如果房地产开发并未从城市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仅从自身利益角度进行区位地段的选择,一旦与城市规划产生矛盾,就容易导致房地产开发受阻或失败,继而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承担经济损失。
1.3技术风险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对房地产开发的社会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越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而导致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通过优化技术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以便获得更大的行业竞争力。但是实现技术结构的优化,将导致房地产开发商遭受损失。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将承担技术风险。
2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2.1系统开发需求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影响房地产开发效益的因素有较多。房地产开发商想要确保开发效益,就要从方方面面考虑房产开发问题。但实际上,在房地产开发分析的过程中,想要完成有关城市经济、政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将涉及较大的工作面,并且需要完成大量数据信息的清理和分析,因此较难真正落实。而开发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则能够利用该系统完成有关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的各领域数据信息的挖掘和分析,从而使开发分析工作周期长、信息核准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能够为房地产企业制定决策和规避风险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2.2系统的开发
在开发房地产综合数据管理系统时,需要以交易登记业务系统为核心完成业务数据库、项目数据库和相关信息数据库的构建,然后将房地产开发过程划分为企业规模实力、土地规划、预售前、预售后和项目竣工五个阶段,并以开发项目为主线实施房地产开发的动态管理。为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发展动态,还要实现市场信息和业务数据的相互共享。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完成最基本数据的准确填写,并且引入楼盘表机制,以便使系统数据能够细化到户,继而使所有方式的数据分类汇总统计需求得到满足。此外,还要尽量实现操作简单,以确保系统的可操作性。从数据结构上来看,系统整体将以小区为数据定点,其中包含项目,而项目中则包含单体,土地将作为小区或项目的附属信息,从而使各数据的关联得到加强。
2.3系统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房地产综合数据管理系统时,系统可以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管辖区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拥有的建设开发土地信息,同时也能够提供开发项目信息、项目开工及基础建设信息、工程项目预知信息、工程进度信息、竣工项目信息、交付项目信息、资金概要信息和小区物业服务信息等多方面信息。在利用系统进行房地产市场分析时,则可以通过纵、横交叉集合分析把握市场动态变化,从而及时发现周边经济环境、政策和住户需求的变化,继而为市场风险预警提供可靠的依据。而应用该系统,不仅能够避免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的人员长期进行大量纸质资料的深度审核,还能够为专家型业务人员提供科学的市场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房地产开发商才能够提出科学的和具有建设性的战略意见,从而较好的把握市场发展脉搏,继而更好的完成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3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产开发的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城市发展给房产开发带来的风险,以免因政策变化或与城市规划发展相互矛盾而承受不必要的损失。而实现房地产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则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及时了解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动态,因此能够有效进行风险规避。文章对房地产开发风险及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展开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陈镇,郑举汉,徐磊.武汉市房产测绘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2,(4):15-17+179.
[1]林杰.图文一体化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
>> 浙江省FDI存量与进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研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进出口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动态影响 建筑业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密度、距离、分割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韩国对华OFDI对母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经济集聚对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日本大地震对黑龙江省与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欧美债务危机对河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辽宁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试论当前贸易形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探究当前贸易形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浅谈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毛日升.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6.8.
[4]徐同道.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7.
[5]周申,杨红彦.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省市和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3.
[6]李应振,李玉举.劳动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
关键词:经济结构;失衡原因;具体表现;对策研究;矛盾
一、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
(一)居民收入和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我国总体经济趋势还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增长的速度已经趋于缓慢。同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近十年的相关经济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速,居民收入占我国GDP的比重也呈现下行趋势。反观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我国的政府,这两者的收入却超过GDP的增速,这就说明“钱不能为民所用”,国家在进步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在退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不利于缓解国家内部的矛盾。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同时,居民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也在下降。之前的经济危机加上持续走高的房价和物价,致使居民消费水平增长,而当这一风波过后,人民的生活又恢复正常,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正如《2012年中国薪酬报告》所指出,2011年中国居民收入同比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比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低0.7个百分点。2012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了22.5%,企业收入增长了18.5%,都大大超过中国居民收入增长9.6%的水平。
(二)诸多产业投资过度,造成产能过剩
产业过度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产业盲目投资,盲目投资产业直接造成我国的产能过剩。这不仅不会带来经济增长,还会浪费我国的自然资源,破坏我国的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是有很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我国的钢铁产业,国内的实际产量明显大于需求产量,即使能够向国外出口,也不能完全消耗所生产的钢铁量;而我国的水泥产业产能过剩更是高得离谱,大约有将近3亿吨的水泥富足量。2012年钢铁业的产能已经高达9亿吨,仍然在建的还有1亿吨以上,而国内目前能够消化的最多7亿吨。与此同时,国家为了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新能源开发,这也会造成更大的产能过剩。盲目投资会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政府只注重开始而忽视了过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
(三)巨额经营项目盈余及其低效利用
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国家开始制定多种政策刺激国内民众消费,以此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现阶段,政府应该解决巨额经营项目的相关问题。我国在2009年经济危机时,外贸出口量超乎想象的跌落,并在2010年10月份出现了首次贸易赤字。这说明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巨额经营项目的利用效率极低。
(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资源超限开发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环境资源却相对紧缺,而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2010年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中,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75%以上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很多民众都不能保证自己正常的生活,这种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
重视投资、轻视消费、重视增长、忽略过程,这样的增长方式会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同时也会破坏地方的环境。政府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忽略了中部、西部城市的开发,以局部带动整体的发展方法也显示了我国的经济战略调整滞后。
(二)相关部门市场化改革滞后
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是我国的经济主体,但是由于国有银行内部体制的原因,其面对经济变化所提出的改革政策仍是处于落后阶段,而且其解决问题方式也过于单一。而我国的自然资源部门的改革也相对落后,政府的政策支持,导致了我国的廉价自然资源被浪费,在破坏环境的同时却没有回收相应的成本。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8月19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人类花光了2014年地球整年的生态“预算”。从这天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始“透支”,“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
(三)经济发展制度体制改革滞后
城乡经济体制不健全也是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大原因,城市凭借其工业及居民消费引领城市经济发展,而农村还是依靠传统的经济收入引导经济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就越大。
(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力度不够
产业创新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转型。目前,我国应该将创新利用在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能耗上,但还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人才去监督上述过程。
三、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对策研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及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一)实施长短结合的政策组合
我国的经济体制创新能力太差,导致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均衡,致使我国的很多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和谐的基调。结合相关问题,我国应该实施长短结合的经济政策。在短期方面,应该稳定现有的局势,避免国内矛盾进一步被扩大,同时还要保持我国的经济增长;在长期方面,国家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在现有的体制上进行创新,应该结合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平衡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也能让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光发热。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既然引入了市场经济,我国就应该将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地发挥。经济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于我国的过剩产业,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利用法律、国家政策等手段对其进行调整。因此,要想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完善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同时还应统一全国的市场,避免地方垄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法律对地方市场的保护力度,建立统一的市场经营规则。
(三)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构建战略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失衡现象,政府更应该借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意见,以此建立更为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十八届山中全会的精神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因此,政府应该处理好自身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不是让政府掌控经济发展动向,同时政府还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制定相关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经济的动态调整。
(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政府应该放宽对中小企业的经济限制政策,鼓励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发展,同时还应该让国家的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限制政策,让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府还应该转变自己的工作职能,市场体制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主要起引导和调节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五)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创新体制与环境
经济发展需要我国政府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改革,企业改组难、申请资金难、企业金融风险大,这些阻碍企业发展的种种原因都与体制和环境有关。这需要政府多出台经济鼓励政策,简化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此创造和谐的环境。
(六)促进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和政府的有效管理作用
改革现有的投资体制,让我国的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加强我国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可以完善现有的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以企业投资为主体,赋予企业更多的投资权力;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团体进行投资,放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我国政府还应该规范现有的投资行为,规范现有的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投资资金的管理机制,优化现有的投资结构,让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不应该一味地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而是应该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充满活力,才能让国家更为强大,人民生活更为富足。
参考文献: